日本投降书全文【组图】
- 格式:doc
- 大小:20.28 KB
- 文档页数:13
日本裕仁天皇《终战诏书》全文日本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全文(中文版):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公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服膺者。
往年,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交战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己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
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且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安亿兆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
至于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
今后帝国所受之苦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
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其所难忍,耐其所难耐,以为万世之太平计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
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
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
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未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
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裕仁日文版:朕深く世界の大势と帝国の现状とに鉴み、非常の措置を以て时局を収拾せむと欲し、兹に忠良なる尔臣民に告ぐ。
朕は帝国政府をして米英支苏四国に対し、其の共同宣言を受诺する旨、通告せしめたり。
抑々、帝国臣民の康宁を図り万邦共栄の楽を偕にするは、皇祖皇宗の遗范にして朕の拳々措かざる所、曩に米英二国に宣戦せる所以も、亦実に帝国の自存と东亜の安定とを庶几するに出て他国の主権を排し、领土を侵すが如きは固より朕が志にあらず。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夏,德国法西斯已经灭亡,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但是,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执迷不悟,继续负隅顽抗。
据此,盟国决定对日实行摧毁性打击的最后一役。
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
8月9日,苏联出兵我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
同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我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在全国各地向侵华日军发起强有力的攻势。
至此,日本法西斯的全面失败已成定局。
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4分,日本政府、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9时8分,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中、美、英、苏等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
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南太平洋地区和太平洋诸岛的300多万日本军队,陆续向盟国投降。
其中,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于9月9日在南京举行。
日方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同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
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始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一共经历了企降、洽降、签降三个阶段。
1945年5月8日,德国圞法圞西圞斯被圞迫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为了巩固这一胜利和早日结束对日战争,同年7月中旬至8月初,苏美英三国首圞脑在波茨坦举行了会圞议。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又发表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并重申“开圞罗宣圞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但日本法圞西圞斯企图负隅顽抗,7月28日,日本政圞府公开拒绝了《波茨坦公告》。
这样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当时仅有的两颗原圞子圞弹,将这两座城市夷为废墟;中国军民在中国战场展开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决战。
国际形势的这一重大变化,迫使日本政圞府不得不考虑投降问题。
从8月9日上午10时开始,日本政圞府连续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圞议、内阁会圞议和御前会圞议,研究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的问题。
因政圞府内部意见分歧,争执不休,僵持到10日凌晨,裕仁天皇不得不出面“圣断”,表示在保持日本“国体不变”的前提下,同意接受公告。
日本政圞府遂据此表示正式接受公告。
但是,在它发给盟国的照会中,却提出“投降”是有条件的,即“不包含任何有损于天皇陛下君权的要求”。
对此,美国复照坚持“天皇和日本政圞府统圞治圞国圞家的权力将服圞从于盟军最高司令”,“日本政圞府的最终形式根据《波茨坦公告》按日本人圞民自圞由表达的愿望建立”。
由于10日当天,日本陆相阿南还发表了一份《告全军将士》的训令,鼓吹“圣圞战到底”,因此,盟国对日作战仍在继续。
8月14日中年12时,日本天皇在皇宫地下室亲自召开御前会圞议,研究盟国的答复。
鉴于日本战败的形势已无法挽回,天皇表示“同盟国的答复是可以接受的”,即同意无条件投降,并要求内阁立即起草停战诏书。
会后,日本内阁马上在铃木总圞理大臣的官邸召开圞会圞议,一致同意天皇的决定。
下午7时,内阁会圞议通过了停战诏书的定稿。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书一、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已向联合国最高统帅无条件投降二、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三、吾等在上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及辅助部队之将领愿率领所属部队向蒋委员长无条件投降四、本官当立即命令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海陆空军各级指挥官及其所属部队与所控制之部队向蒋委员长特派受降代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及何应钦上将指定之各地区受降主官投降五、投降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暂留原地待命所有武器弹药装具器材补给品情报资料地图文献档案及其他一切资产等当暂时保管所有航空器及飞行场一切设备舰艇船舶车辆码头工厂仓库及一切建筑物以及现在上第二款所述地区内日本陆海空军或其控制之部队所有或所控制之军用或民用财产亦均保持完整全部缴于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指定之部队长及政府机关代表接收六、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日本陆海空军所俘联合国战俘及拘留之人民立予释放并保护送至指定地点七、自此以后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日本陆海空军当即服从蒋委员长之节制并接受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颁发之命令八、本官对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以后对投降日军所颁发之命令当立即对各级军官及士兵转达遵照上第二款所述地区之所有日本军官佐士兵均须负有完全履行此项命令之责九、投降之日本陆海空军中任何人员对于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嗣后所授之命令倘有未能履行或迟延情事各级负责官长及违犯命令者愿受惩罚奉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命签字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陆军大将冈村宁次昭和二十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分签字于中华民国南京代表中华民国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并为对日本作战之其他联合之利益接受本降书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分在中华民国南京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
下名ハ茲ニ合衆国、中華民国及「グレート、ブリテン」国ノ政府ノ首班ガ千九百四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ポツダム」ニ於テ発シ後ニ「ソヴィエト」社会主義共和国聯邦ガ参加シタル宣言ノ条項ヲ日本国天皇、日本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営ノ命ニ依リ且之ニ代リ受諾ス右四国ハ以下之ヲ聯合国ト称ス下名ハ茲ニ日本帝国大本営竝ニ何レノ位置ニ在ルヲ問ハズ一切ノ日本国軍隊及日本国ノ支配下ニ在ル一切ノ軍隊ノ聯合国ニ対スル無条件降伏ヲ布告ス下名ハ茲ニ何レノ位置ニ在ルヲ問ハズ一切ノ日本国軍隊及日本国臣民ニ対シ敵対行為ヲ直ニ終止スルコト、一切ノ船舶、航空機竝ニ軍用及非軍用財産ヲ保存シ之ガ毀損ヲ防止スルコト及聯合国最高司令官又ハ其ノ指示ニ基キ日本国政府ノ諸機関ノ課スベキ一切ノ要求ニ応ズルコトヲ命ズ下名ハ茲ニ日本帝国大本営ガ何レノ位置ニ在ルヲ問ハズ一切ノ日本国軍隊及日本国ノ支配下ニ在ル一切ノ軍隊ノ指揮官ニ対シ自身及其ノ支配下ニ在ル一切ノ軍隊ガ無条件ニ降伏スベキ旨ノ命令ヲ直ニ発スルコトヲ命ズ下名ハ茲ニ一切ノ官庁、陸軍及海軍ノ職員ニ対シ聯合国最高司令官ガ本降伏実施ノ為適当ナリト認メテ自ラ発シ又ハ其ノ委任ニ基キ発セシムル一切ノ布告、命令及指示ヲ遵守シ且之ヲ施行スベキコトヲ命ジ竝ニ右職員ガ聯合国最高司令官ニ依リ又ハ其ノ委任ニ基キ特ニ任務ヲ解カレザル限リ各自ノ地位ニ留リ且引続キ各自ノ非戦闘的任務ヲ行フコトヲ命ズ下名ハ茲ニ「ポツダム」宣言ノ条項ヲ誠実ニ履行スルコト竝ニ右宣言ヲ実施スル為聯合国最高司令官又ハ其ノ他特定ノ聯合国代表者ガ要求スルコトアルベキ一切ノ命令ヲ発シ且斯ル一切ノ措置ヲ執ルコトヲ天皇、日本国政府及其ノ後継者ノ為ニ約ス下名ハ茲ニ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営ニ対シ現ニ日本国ノ支配下ニ在ル一切ノ聯合国俘虜及被抑留者ヲ直ニ解放スルコト竝ニ其ノ保護、手当、給養及指示セラレタル場所ヘノ即時輸送ノ為ノ措置ヲ執ルコトヲ命ズ天皇及日本国政府ノ国家統治ノ権限ハ本降伏条項ヲ実施スル為適当ト認ムル措置ヲ執ル聯合国最高司令官ノ制限ノ下ニ置カルルモノトス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二日午前九時四分日本国東京湾上ニ於テ署名ス大日本帝国天皇陛下及日本国政府ノ命ニ依リ且其ノ名ニ於テ重光葵日本帝国大本営ノ命ニ依リ且其ノ名ニ於テ梅津美治郎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二日午前九時八分東京湾上ニ於テ合衆国、中華民国、聯合王国及「ソヴィエト」社会主義共和国聯邦ノ為ニ竝ニ日本国ト戦争状態ニ在ル他ノ聯合諸国家ノ利益ノ為ニ受諾ス聯合国最高司令官ダグラス、マックアーサー合衆国代表者シー、ダブリュー、ニミッツ中華民国代表者徐永昌聯合王国代表者ブルース、フレーザー「ソヴィエト」社会主義共和国聯邦代表者クズマ、エヌ、ヂェレヴィヤンコ「オーストラリア」聯邦代表者ティー、ユー、ブレーミー「カナダ」代表者エル、コスグレーブ「フランス」国代表者ジャック、ルクレルク「オランダ」国代表者シェルフ、ヘルフリッヒ「ニュー、ジーランド」代表者エス、エム、イシット吾等奉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之命,并兹代表彼等接受美利坚合众国、中国、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以及随后加入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长于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于波茨坦发表之宣言规定,此四大国以下简称同盟国。
日军无条件投降书全文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日军投降书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只宣传9.18日军侵华而不宣传8.15日军投降,不让国民看看日军投降书?难道仅仅是因为文中多次出现:日本陆海空军及其辅助部队向蒋委员长投降。
或者是因为受降落款是: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5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远东苏军将继续对日攻势作战。
”此段时间,由于日军的敢死队出动,导致苏联伤亡颇为惨重。
战事直到8 月23日苏军占领旅顺港口才真正结束。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
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正式结束了。
投降书的内容如下:一:日本帝國政府及日本帝國大本營,己向聯合國最高統帥無條件投降。
二:聯合國最高統帥第一號奉命規定在中華民國(東三省除外)臺灣與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地區內之日本全部陸海空軍與輔助部隊,應向蔣委員長投降。
三:在上述區域內之全部日本陸海空軍及輔助部隊之將領,願率所屬部隊向蔣委員長無條件投降。
四:本官當立即命令所有上第一款所述區域之全部日本陸海空軍各級指揮官及其所屬部隊與所控制的部隊向蔣委員長特派受降代表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及何應欽上將指定之各地區受降主官投降。
五:投降之全部日本陸海空軍立即停止敵對行為,暫留原地待命,所有武器彈藥裝備器材補給品情報資料地圖文獻檔案,及其他一切資產等當暫時保管,所有航空器及飛行場一切設備,艦艇船舶車輛碼頭工廠倉庫,及一切建築物以及現在上第二款所述地區內日本陸海空軍或其控制之部隊,所有或所控制之軍用或民用財產,亦均保持完整,全部待繳于蔣委員長及其代表何應欽上將所指定之部隊及政府機關代表接收。
蒋中正先生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一系列投降仪式照片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在日本皇宫防空室举行御前会议,讨论无条件投降的诏书问题。
日本天皇裕仁考虑国内外形势和“彼我双方的国力战力”,表示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决定发出停战诏书。
同日,日本天皇发布了由各国务大臣副署的《停战诏书》,说:“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以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己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同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的《停战诏书》正式播发,宣布无条件投降。
一: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日本天皇裕仁发布诏书文本: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 欲採取非常之措施, 收拾时局, 兹告尔等臣民, 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 愿接受其联合公告。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 同享万邦公荣之乐, 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 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前者, 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 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 侵犯他国之领土, 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 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 百官有司励精图治, 一亿众庶克已奉公, 各尽所能, 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 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 频杀无辜, 惨害所及, 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 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 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赤子, 陈谢于皇祖皇索之神灵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 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 殉于职守, 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 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 蒙战祸, 失家业者之生计, 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固非寻常, 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 然时运之所趋, 朕欲忍所难忍, 耐所难耐, 以为万世之太平。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 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 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若夫为情所激, 妄滋事端, 或者同胞互相排挤, 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 失信义于世界, 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 子孙相传, 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 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 笃守道义, 坚定志操, 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 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 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裕仁(印)昭和二十年八月十四日内阁大臣签名二:密苏里号受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无条件投降后,麦克阿瑟决定,日本的投降仪式于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侵华日军南京投降仪式及降书作者:
来源:《初中生·博览》2013年第09期
悦读提示: 1945年8月15日中午,侵略国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波茨坦公告以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并向中方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维护世界和平,是每一个国家的责任与义务。
多行不义必自毙。
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多以失败而告终。
因为他们以掠夺为荣,违背了人类崇尚和平的主旨,必将遭到被侵略国和全世界人民的迎头痛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945年"密苏里"号上日本签订投降书(图)2014年03月07日 16:25 来源:湖南日报1中国代表团在“密苏里”号上。
右一为徐永昌,右二是杨宣诚,右三为朱世明,右四是王之。
(本文均为资料照片。
)“密苏里”号上签字仪式现场。
2月27日,全国人大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专家认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是并没有履行法律上的投降程序,因此,当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家签订投降书,才算履行完毕投降的所有法律手续,也才是战争结束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和国务院分别在1951年和1999年明确了9月3日为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
而这一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在法理层面上更加明确,更加权威,更加制度化”。
这让人想起69年前的“9·2”。
1 6个人,代表团“半壁江山”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日军在各国投降的高清记录日军投降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首先在投降书上签字。
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
签字结束后,上千架美军飞机从东京湾上空呼啸而过,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投降书的签署,正式宣告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日本投降文件特写日本签署投降文件的人员。
香港,中国,1945年10月。
日本内阁日本本州1945年9月日本本州1945年9月地,尾道,日本本州1945年9月美国海军陆战队走过被炸弹破坏了的栗原海军基地。
9月右屋顶)日本东京1945年9月年9月日本军官准备投降,栗原海军基地尾道,日本本州1945年9月日本军官准备投降,栗原海军基地尾道,日本本州1945年9月9月日本裕仁天皇访问美国大使馆和麦克阿瑟将军。
日本1945年9月东京,日本本州1945年9月阅读日本投降的消息。
华盛顿特区,美国1945年8月哈里杜鲁门(R)美国密苏里大学校友会honarary成员。
华盛顿特区,美国1945年11月[记者在白宫外等待日本投降的消息。
华盛顿特区,美国1945年8月年8月14日祝日本的投降。
中国重庆1945年9月日本投降宣布后,在时代广场快乐水手即兴亲吻护士庆祝。
月中共领袖毛泽东和中国蒋介石将军祝酒时彼此庆祝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重庆1945年9月蒋介石签署的同意日本投降书蒋介石身穿军装在人群中。
重庆1945年9月日本投降中国人民在庆祝抗战胜利。
中国重庆1945年9月。
配乐:夕阳箫鼓(琵琶曲)E-mail资料源自网络文化传播网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决战决胜阶段:5月德国法西斯投降;8月6日、8月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30万红军进入我国东北攻打日本关东军;我东北抗日联军展开大反攻;8月9日,中共中央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
裕仁宣读《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在8月6日至8月15日十天中,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经历了垂死挣扎。
“六要员”中主降与主战派曾以3:3博弈难以决断,更有顽固少壮派发起过反投降政变,但最后天皇裕仁还是不得不于15日发表投降诏书,宣布330万日军无条件投降。
16日向全体日军发出停战令。
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
当天,舰上飘扬的星条旗,是一面非同寻常的国旗——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那天,她飘扬在华盛顿国会山的旗杆上,后来随着美军到过罗马,去过柏林,目睹过德意轴心国的投降,今天将要见证日本的投降!9月2日早七点刚过,包括日本记者在内的二百四十多位各国记者,就已经站立在密苏里战列舰指定的位臵上了。
令所有记者嫉妒不已的是两位苏联红军摄影记者,他们仗着不懂英语,在舰上信步闲逛,随意拍照。
密苏里号水兵和摄影师在甲板上的关注,从始至终见证了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日本投降仪式。
当天的密苏里战列舰,上上下下可谓人山人海,舰上的美国海军官兵舰员,加上各国记者和各盟国相关人员把甲板和舰塔的各层挤得水泄不通。
但是有个奇怪现象是:“密苏里”舰上的所有美军官兵,上至五星上将,下至普通水兵,虽说军装簇新,却都是制式衬衫的军便装,不系领带,不佩勋章,全然不是出席正式场合的常服或礼服。
原来美军决定,以此形式表达对日军的轻蔑。
当日天气阴霾。
此刻,在靠近舷梯的甲板上,盟军官员及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相关人员,正在等待着日本代表团的到来。
日本投降1945年夏,德国法西斯已经灭亡,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但是,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执迷不悟,继续负隅顽抗。
据此,盟国决定对日实行摧毁性打击的最后一役。
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
8月9日,苏联出兵我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
同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我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在全国各地向侵华日军发起强有力的攻势。
至此,日本法西斯的全面失败已成定局。
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中、美、英、苏等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
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这时起到9月中旬,远东、东南亚各国、南太平洋地区和太平洋诸岛的300多万日本军队,陆续向盟国投降。
其中,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于9月9日在南京举行。
日方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同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
天皇广播“投降诏书”的时候
佚名
【期刊名称】《下一代》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1945年8月15日正午时分,日本裕仁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听到广播里传来的严肃而拘谨的日本“终战诏书”,东京市民如梦初醒,抽泣声、嚎啕声、呼天唤地声冲破城市的溽热氤氲。
在南京,冈村宁次带领侵华日军总司令部的全体人员,集合在广场前聆听天皇“玉音”。
直到广播结束,这些在中国土地上曾骄横一时的侵略者们还目光呆滞地站在烈日下。
【总页数】2页(P42-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313.46
【相关文献】
1.裕仁的《终战诏书》只字未提投降
2.日皇发布"投降诏书"始末
3.历史驿站——《波茨坦公告》《停战诏书》《日本投降书》
4.天皇宣布日本投降(英文)
5.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广播全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投降书全文【组图】日本投降书全文【组图】2012-09-25 13:49:10| 分类:历史|字号订阅●从《开罗宣言》到台湾光复“废除《马关条约》!收复台湾!”———中国人民的心声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了日本。
虽然国土沦丧,但中国人民时时刻刻都在盼望收复台湾。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曾照会各国:“中国前政府与外国政府、公司及个人所订立之不平等条约及协定,既无存在之理由,国民政府于最短期间内废除之。
”这个照会使国人一度看到了废除《马关条约》、收复台湾的希望,但这一美好愿望很快随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出笼化为泡影。
从沦陷之日起,台湾人民一刻也没有泯灭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8年在上海成立了由谢雪红等人领导的台湾共产党。
此后几十年间,台共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1938年,台湾同胞李友邦、张毕来等在大陆创建了“台湾义勇队”,在周恩来和国民党爱国将领黄绍的支持下,投身抗日战争和台湾解放的事业中。
1940年4月初,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董必武、张澜等人联名向国民政府提议:废除《马关条约》,收复台湾。
这份提案表达了海内外四亿五千万中国人的心声!●《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日)1942年4月,国民政府在重庆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收复台湾运动。
为配合这场运动,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创办的《新华日报》和重庆各大报纸都出版了“台湾光复专刊”。
《新华日报》还专门聘请冯玉祥将军和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孙科撰写专文,呼吁台湾同胞“更加精诚团结,切切实实为收复台湾而努力”。
●“台湾当然归还中国!”———罗斯福的战略考虑1942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威尔基访问重庆。
在与威尔基的会谈中,蒋介石向盟国提出了被日本侵占的我国东北和台湾在战后归还中国的问题。
同年,宋美龄赴美会晤罗斯福,罗斯福向其提及了自己对战后中国问题的设想:台湾、东北和琉球群岛归还中国;香港主权归还中国,由中国划为自由港。
次年2月,罗斯福总统再次向蒋介石的驻美大使魏道明表示:“台湾当然归还中国!”1943年初,颇具战略眼光的罗斯福开始考虑战后的世界秩序问题。
罗斯福希望在战后出现一个强大而亲美的中国,以填补日本战败后远东地区的权力真空。
虽然他从派给蒋介石的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和美国驻重庆大使高斯的口中,早已知晓蒋介石集团是一个极其腐败的统治群体,但美国人当时在中国没有其他的选择。
罗斯福希望通过促成台湾、香港等地的回归拉拢蒋介石政府,使之成为美国在战后遏制苏联的可靠盟友,因此极力促成中、美、英、苏四大国首脑会议,希望借此提升蒋介石政府的国际地位。
●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苏美英的庄严承诺1943年下半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已发生重大转折,反法西斯盟国的胜利已初露端倪,此时大国首脑们开始聚会,商讨国际局势。
1943年10月底,罗斯福先后两次电邀蒋介石,到埃及开罗与英美首脑进行会晤,并派出特使赫尔利专程来华邀请。
是年11月18日,蒋介石夫妇与随行人员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商震、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董显光等人前往尼罗河畔出席三巨头会议。
中美英首脑抵达开罗的第二天,会议便进入了有关中国问题的讨论。
会议涉及中国战场的议题有三项:一是关于协调中美英三国在对日作战中的共同军事行动;二是战后日本的处置问题;三是三国首脑和参谋长就一些具体军事问题进行的协商。
在会谈时,中美双方同意,在抗战胜利后,将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琉球群岛由中美双方共管。
对于香港,罗斯福建议由中国在战后收回,然后将港岛与九龙半岛合并宣布为自由港。
但后来由于英国的极力反对,香港回归的计划最终搁浅。
开罗会议结束后,罗斯福与丘吉尔飞赴伊朗首都德黑兰,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会晤。
11月30日,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间的一次便宴上将开罗会议的内容告诉斯大林,并就《开罗宣言》中有关日本归还其占领的中国领土一事询问斯大林的意见。
斯大林表示,“完全”赞成“宣言及全部内容”。
12月1日,白宫将《开罗宣言》向新闻界公布,宣言正式发表。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再次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并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现”,“(战后)日本之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确定的小岛之内”。
不久,苏联也加入了《波茨坦公告》,台湾回归祖国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的共识。
●中国政府为接手台湾做准备《开罗宣言》发表后,神州大地一片振奋。
随即,中国政府开始了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
1944年夏,国民党中央设计局筹组“台湾调查委员会”,由行政院秘书长陈仪担任主任委员。
委员会成立后,立即投入工作,布置收集台湾的政治、军事、经济、文教、卫生等各方面的情报。
随后,又开办了各类专职训练班,从在职公务员和大中学生中遴选学员,培养接收人员。
在随后的一年里,调查委员会多次开会,对搜集的情报进行认真研究分析。
1945年3月,调查委员会拟定了《台湾接管计划纲要草案》。
此外,该委员会还编辑了台湾行政制度、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材料出版,翻译台湾法令150余万字,绘制五万分之一琉球地图、十万分之一及一百万分之一台湾地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此时,饱受日寇蹂躏的台湾民众,急切盼望回归,满腔热情地作迎接回归的准备。
由于日本割占台湾后强制推行“皇民化运动”,禁止讲汉语,现在回归在即,台湾的男女老少争相学习汉语,识写中文,又家家户户赶制中国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以致台湾市面上的青白红布价格骤涨,商家不得不用厚纸印刷来应市。
●日本签署投降书,台湾光复1945年8月26日,中国战区受降主官、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宣布,陈仪为接受台湾地区日军投降主官,受降地点在台湾的台北。
9月14日,中国空军第一路军司令张廷孟率员飞往台北,接收台北机场。
张廷孟所乘坐的飞机抵达台北时,先围绕市区低飞一周。
飞机降落后,张廷孟下令降下机场上的日本国旗,并撤去所有日本殖民机构上悬挂的日本国旗,中国国旗在台岛上空冉冉升起。
当时,在台湾的日本军人、警察有20余万。
一些日本官兵不甘战败投降,叫嚣宁死勿降与台湾同归于尽。
更有少壮派军官,联络了一批汉奸头目,策动“台湾自治运动”,鼓吹台湾独立,阻止台湾回归。
有鉴于此,蒋介石决定派遣6个师、20艘军舰、2个飞行大队赴台湾接收,弹压胆敢妄动的“台独”分子。
10月17日,中国陆军第70军第75师,由军长陈颐鼎率领,浩浩荡荡开进基隆港口。
在75师从基隆乘火车开赴台北的路上,难以计数的台湾同胞立于道旁,绵延不断。
火车进入台北时,30万市民夹道欢迎。
10月24日下午4时许,陈仪率部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
10月25日清晨,满怀回归喜悦的台湾各界人士,扶老携幼拥向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受降典礼将在这里举行。
公会堂门口高大牌楼上写有“庆祝台湾光复”六个大字,大厅台上高悬孙中山先生遗像。
8时55分,陈仪进入大厅,他身后跟着中国的另几名受降官员。
大钟敲响九下,全场肃静:中国战区台湾省接受日军投降典礼开始。
日方投降代表,在中方人员引导下,低着头鱼贯而入,到受降席前站成一排,向中国受降官鞠躬行礼。
陈仪命令他们在投降席上坐下,随即高声宣读受降书。
讲毕,日军投降代表在受降书上签字。
最后,陈仪发表广播讲话:“……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国民政府主权之下,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本人特报告给中国同胞及全世界周知。
”受降典礼结束,全场掌声雷动,600万台湾同胞共相庆贺,日本对台湾长达51年的占领从此成为了历史。
受降典礼的当天下午,台北各界召开庆祝大会,次日又举行环城大游行。
许多家庭还举行了隆重的家祭,把台湾回归的特大喜讯告慰列祖列宗。
为永远纪念台湾从日寇统治下重回祖国,国民政府决定,以10月25日举行台湾省接受日军投降典礼的那一天,为“台湾光复节”。
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日,全台各地都要以各种形式,隆重热烈欢庆台湾光复,并放假一天。
●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这是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简介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
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
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他的同意。
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和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
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
●详细经过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亦称《波茨坦宣言》。
波茨坦会议期间,中国、美国和英国于1945年7月26日发表,苏联于同年8月8日加入。
公告是在法西斯德国已经投降,日军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屡遭失败、行将彻底崩溃的背景下产生的。
当时,美国由于原子弹试爆成功,认为不借助苏联的力量促使日本投降的条件已经具备,便由早先急切希望苏联对日作战,转为担心苏联对日参战会影响其独占日本及在远东的战略地位。
在此情况下,美国总统H.S.杜鲁门与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就美陆军部长H.L.史汀生起草的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备忘录进行协商修改,并在电请蒋介石签字后,以三国政府公告形式发表。
公告的发表使日本统治集团十分恐慌。
同年8月6日、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9日,苏联对日作战。
日本政府被迫于10日通过中立国瑞士向中、美、英、苏发出乞降照会。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联合发表了一份公告《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