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论文-通信网络综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33.00 KB
- 文档页数:24
网络通信论文网络通信论文(精选5篇)网络通信论文篇1摘要:民办高校在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不断的探索和培养出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文章基于对本校以及同等类型的民办高校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民办高校通信专业现阶段较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改革方向。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随着民办高校应用性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专业如何将专业培养出建设成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各大高校教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通信工程作为工科电类专业的专业方向之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不断的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作为民办高校,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随社会的发展对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要适应企业的需求。
一、课程设置改革传统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方向不够明确,各个方向的课程均有开设,但没个方向都学不深,没有专业特色和学校特色。
每门专业课程虽都安排课内实验,但实验主要是以一些验证性实验为主,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理论和实验没有很好的衔接和联系,实践课程开设学时数较少,学生只学习理论知识,无法系统的将所学知识用到通信综合实验中,达不到通信的实际实践能力,大部分民办高校由于资金问题,在实验室的投入上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的通信实验条件,在培养应用型通信专业人才下首先必须将课程优化,每所民办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确定学生主要的发展方向而优化课程的设置,通信方向的知识更新得比较快,几乎没两年就应该更新教学的教材和知识,下面列举调研中做得比较好的同等学校开设的通信专业方向比较有代表性的课程设置。
1.1理论课程的设置:通信工程专业的方向很多,但从从事的企业工作大方向分,主要分为通信方向的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网络规划。
而硬件开发主要需要学生掌握数字电路、模拟电路、FPGA、单片机以及嵌入式系统应用等硬件方向的知识。
从事软件开发的需要掌握C语言、单片机编程语言等,而网络规划只有有相关实验室或者到企业才能进一步的学习,据调研,有些实力雄厚的民办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已经建立了网络规划的实验室,为企业培养相关的应用型人才。
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1000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一:.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各种网络终端的出现、工业控制的自动化和家庭的智能化等都迫切需要一种具备低成本、近距离、低功耗、组网能力强等优点的无线互联标准。
一些大公司为开拓市场和应用领域,也在积极研究和制定一些新的无线组网通信技术标准。
当今最流行的当前流行的无线技术有Bluetooth(蓝牙)、CDMA2000、GSM、Infrared(IR)、ISM、RFID、UMTS/3GPPw/HSDPA、UWB、WiMAX Wi-Fi和ZigBee等。
1.Bluetooth(蓝牙)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便是更加方便快速的信息传播,正是基于这一点技术人员也在努力开发更加出色的信息数据传输方式。
蓝牙,对于手机乃至整个IT业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而是一种概念。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
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蓝牙”技术属于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连接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语音和数据无线传输的开放性方案。
蓝牙技术产品是采用低能耗无线电通信技术来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其传输速率最高为每秒1Mb/s,以时分方式进行全双工通信,通信距离为10米左右,配置功率放大器可以使通信距离进一步增加。
蓝牙产品采用的是跳频技术,能够抗信号衰落;采用快跳频和短分组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同频干扰,提高通信的安全性;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以便在远距离通信时减少随机噪声的干扰;采用2.4GHz的ISM (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以省去申请专用许可证的麻烦;采用FM调制方式,使设备变得更为简单可靠;“蓝牙”技术产品一个跳频频率发送一个同步分组,每组一个分组占用一个时隙,也可以增至5个时隙;“蓝牙”技术支持一个异步数据通道,或者3个并发的同步语音通道,或者一个同时传送异步数据和同步语音的通道。
通信工程论文(5篇)通信工程论文(5篇)通信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1、预防为主在进行通信网络施工的过程中,必需在施工前进行预防,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纳的方案,以及施工原料等都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施工质量。
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格的工序要准时进行停工整顿,避开消失在工程竣工以后消失质量问题,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2、严格坚守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根据施工设计进行,对施工中的质量的尺寸等一切涉及到详细数据的项目都必需根据数据要求进行,不能为了便利而转变尺寸等。
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进行监督检查,全部的项目都必需根据实际数据进行。
这样的施工工程质量才会有所保障。
3、坚持职业道德规范在通信网络施工的过程中,任何一位工作人员都必需严格坚持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根据科学的数据进行施工,并且在监督以及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公正,杜绝不良风气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二、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掌握的方法1、提高管理者的责任心在通信网络施工的活动中,必需要提高施工管理者的责任心,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对工程进步、质量以及平安掌握都提到工作日程中。
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有所了解,要知道通信网络施工质量不单单对现代人们的生活有重要联系,同时也是国家以及社会进展的重点。
这是一项为全部人民服务的工作,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切都根据要求和标准进行。
2、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在通信网络施工的过程中,有许多施工数据都是要经过大量的测量以及计算的,因此在进行计算以及测量的过程中,必需要保证全部数据的精确性。
在应用测量工具的过程中,保证工具的正确应用,同时也保证工具的精确性。
同时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能为了自己的便利而在测量的过程中偷懒,削减工序,导致测量结果不精确。
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规定进行,在测量以后,还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3、对施工相关文件进行检查在通信网络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许多报告以及施工项目的标准、施工设计、方案等,这些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以及检查。
摘要本文结合“10/100M以太网交换芯片”这一课题,对交换式以太网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以太网交换芯片帧引擎和搜索引擎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首先对交换式以太网进行了介绍,并在详细讨论以太网交换原理的基础上,对交换式以太网的关键算法进行了研究。
论文还对实现帧引擎和搜索引擎的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给出帧引擎和搜索引擎的仿真波形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本设计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利用VHDL语言进行功能描述,并通过EDA软件进行了仿真和综合,结果证明设计正确。
关键词:交换式以太网帧引擎搜索引擎ABSTRACTThispaperisoriginatedfromtheproject“10/100MEthemetswitchchip”,ItStudiesSwitchedEthemetandgivesthedesignandrealizationofFrameengineandSearchengineofEthemetSwitchChip.ThispaperfirstintroducestheconceptofSwitchedEthemet,ThenOUthebasisofthethoroughunderstandingoftheprinciplesofEthemetSwitch,furtherresearchisdoneOnthekeyalgorithmofSwitchedEthernet,thepaperalsodiscussesallthefunctionmodulesoftheFrameengineandtheSearchengine.Finallythesimulationwaveformisgiventoverifythedesign.ThisdesignisprogrammedinVHDL,whichcandescribethefunctionofthesystem.SimulationandsynthesisofthedesignisdonebyEDAsoftware,andtheresultprovesthatthisdesignisright.Keyword:SwitchedEthernetFrameengineSearchengine知识水坝@pologoogle为您整理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作者谭思维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号0604040215指导教师席在芳二〇一〇年六月二日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 (签名)年月日学生姓名: 谭思维学号: 0604040215 专业: 通信工程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2010 年3 月 1 日开始至2010 年 6 月 2 日止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1)通信原理教程樊昌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Simulink通信仿真教程李贺冰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3)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邵玉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现代通信系统分析与仿真-MATLAB通信工具箱李建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1)Simulink的基本知识(2)MATLAB通信工具箱的构成及功能(3)现代通信系统(4)运用Simulink模块设计通信系统并仿真比较(5)结论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1)毕业设计以论文形式提交(2)一律用word排版(3)严格按照湖南科技大学的本科设计(论文)的格式要求(4)图纸符合工程制图规范6 发题时间:2010 年 3 月 1 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指导人:(签名)年月日指导人评定成绩: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名)年月日评阅人评定成绩: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日期:学生:学号:班级:题目: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2 设计(论文)图纸共页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委员:(签名)(签名)(签名)(签名)答辩成绩:总评成绩: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内容,包括通信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MATLAB中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的相关概念。
通信工程毕业设计论文1 引言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无线技术在无线电通信、雷达、跟踪、精确定位、成像、武器控制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被认为是未来几年电信热门技术之一。
1990年,美国国防部首先定义了“超宽带”概念,超宽带无线通信开始得到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2002年4月,美国FCC通过了超宽带技术的商用许可,超宽带无线通信在民用领域开始受到普遍关注。
目前“超宽带”的定义只是针对信号频谱的相对带宽(或绝对带宽)而言,没有界定的时域波形特征。
因此,有多种方式产生超宽带信号。
其中,最典型的方法是利用纳秒级的窄脉冲(又称为冲激脉冲)的频谱特性来实现[1]。
超宽带无线电是对基于正弦载波的常规无线电的一次突破。
几十年来,无线通信都是以正弦载波为信息载体,而超宽带无线通信则以纳秒级的窄脉冲作为信息载体。
其信号产生、调制解调、信号隐蔽性、系统处理增益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能够在密集的多径环境下实现高速传输。
由于脉冲持续时间很短,多径分量在时域上不易重叠,多径分辨能力高,通过先进的多径分离技术或瑞克接收机,可以充分利用多径分量。
目前,典型的超宽带无线通信调制方式以TH-PPM、TH-PAM为主,本论文中,介绍超宽带无线通信中的调制技术,主要讨论TH-PPM、TH-PAM的基本原理,并且对比调制技术的优缺点,性能的好坏,并进行动态的仿真,从仿真图中较清楚的研究调制方式,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细致的研究超宽带无线通信中的调制技术。
关键字:超宽带调制方式 PPM调制 PAM调制 OFDM调制2 概述2.1 总述近几年来,超宽带短距离无线通信引起了全球通信技术领域极大的重视。
超宽带通信技术以其传输速率高、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成为短距离无线通信极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
FCC(美国通信委员会) 对超宽带系统的最新定义是:相对带宽(在- 10dB 点处) (fH - fL)/fc 20 %(fH ,fL ,fc分别为带宽的高端频率、低端频率和中心频率) 或者总带宽BW 500MHz。
通信原理实验范文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调制解调实验,了解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掌握调制解调的实际操作。
实验器材:信号发生器、调制解调器、示波器、音频放大器、示波器探头、电缆等。
实验原理:调制是指根据原始信号的特点,将其与高频载波进行合成,形成调制后的信号,使其适合于在传输介质上进行传播。
解调是指在接收到调制信号后,还原出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
实验步骤:1.将信号发生器与调制解调器的输入端通过电缆连接。
2.将调制解调器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的输入端连接。
3.将示波器的输出端通过音频放大器放大后连接至扬声器。
4.打开信号发生器和调制解调器,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使其与调制解调器的输入匹配。
5.调节调制解调器的参数,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例如调幅、调频或调相。
6.观察示波器的显示结果,根据示波器的输出调整调制解调器的参数,使得输出信号达到预期效果。
7.调节音频放大器的参数,使得通过扬声器传播出的信号清晰可听。
8.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设备,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电气安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2.调试设备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设备。
3.调节设备参数时要小心操作,避免造成误操作导致的不良后果。
4.在实验过程中,及时与实验指导老师沟通,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完成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观察到示波器的输出结果,根据输出结果可以判断调制解调器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如果输出信号与预期不符,则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改善输出效果,直到达到预期目标。
此外,通过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我们还可以分析调制解调的调制方式是调幅、调频还是调相。
总结:通过这个基于模拟调制解调的通信原理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不仅可以增加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实验经验对于我们今后从事通信工程方面的工作将提供重要帮助。
lora无线通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下面是店铺整理的lora无线通信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lora无线通信技术论文篇一近代无线通信技术【摘要】越来越多数字电子产品借着新科技提升本身的性能和实力。
以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消费性电子产品将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指标,一是使用蓝牙技术这类开放技术,以无线,局域网络,可携带式设备成为网络体的延伸。
另一项则是内存规格的统一,加密以及轻量化应用。
蓝牙(Bluetooth)最初的设计目标是取代现有的掌上电脑、移动电话等各种数字设备上的有线电缆连接无论您喜与否,“蓝牙计划”这个名词几乎已经无孔不入,不论是商业财经台还是一般大众电视台,都不只一次报导过蓝牙相关继续和这个计划的进展。
但很少人了解“蓝牙计划”的原意与来龙去脉,只知道有这样一个计划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且声势浩大、似乎充满无限希望。
【关键词】蓝牙(Bluetooth);近距离无线通信1.蓝牙的起源与发展蓝牙是1998年5月由东芝、爱立信、IBM、Intel和诺基亚共同提出的一种近距离无线数据通讯的技术标准,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
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通信,使数据的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
蓝牙的支持者从最初的五家企业发起的蓝牙特别兴趣小组(SIG)发展到现在近3000个企业成员。
蓝牙从实验室进入市场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年底到2002底):蓝牙产品作为附件应用于移动性较大的高端产品(如移动电话耳机、笔记本电脑插卡或PC卡等)中,或应用于只要求性能和功能且对价格无要求的特殊场合。
第二阶段(2002年到2005年):蓝牙产品嵌入中高档产品中,如PDA、移动电话、PC、笔记本电脑等。
蓝牙的价格进一步下降,估计其芯片价格在10美元左右,而有关的测试和认证工作也初步完善。
移动通信原理结课论文题目:移动通信原理论文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任课老师:班级:成绩:目录移动通信原理结课论文 (1)目录 (2)一、移动通信概述 (2)二、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3)三、移动通信的特点 (4)四、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5)4.1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5)(一)信道编码 (5)(二)各种移动通信系统所采取的调制方法 (5)(三)信源编码作用: (6)(四)信道编码分类: (6)(五)性能指标: (6)4.2调制技术 (6)4.3、分集技术 (7)4.4蜂窝组网技术 (8)4.5、多址接入技术 (10)参考文献 (13)一、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
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采用的频段遍及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台、移动交换局组成。
若要同某移动台通信,移动交换局通过各基台向全网发出呼叫,被叫台收到后发出应答信号,移动交换局收到应答后分配一个信道给该移动台并从此话路信道中传送信令使其振铃。
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1) 空间系统;(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
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
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
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
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
哈工程通信原理范文
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哈工程通信原理主要包括信源、信道、调制与解调等内容。
其次,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
信道可以是导线、光纤、电磁波等。
在信道中,信息会受到各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
因此,在通信原理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来抵抗干扰和降低噪声。
在通信原理中,我们通常将信号调制为与信道特性相适应的形式进行传输。
调制是将信源信号转换为与之对应的调制信号的过程。
调制有很多种方法,常见的有调幅、调频、调相等。
调制后的信号可以更好地适应信道特性,并且能够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在接收端,需要对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进行解调操作,将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源信号。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需要根据调制信号的特性,将其还原为原始信号。
解调技术的选择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除了信源、信道、调制与解调外,通信原理中还涉及到编码、解码、差错控制等内容。
编码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编码信号的过程,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解码是将编码信号恢复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差错控制是在传输过程中对误码进行检测和纠正的技术,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总结起来,哈工程通信原理涉及到信源、信道、调制与解调等核心内容。
了解并掌握通信原理对于设计和实现通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理解通信原理,并灵活运用其中的技术手段,才能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通信概论论文【对通信概论的认识】所谓通信,最简单的理解,也是最基本的理解,就是人与人沟通的方法。
无论是现在的电话,还是网络,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实际还是人与人的沟通.现代通信技术,就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何采用最新的技术来不断优化通信的各种方式,让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为便捷,有效.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不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是如此,这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通信就是互通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信在远古的时代就已存在。
人之间的对话是通信,用手势表达情绪也可算是通信。
以后用烽火传递战事情况是通信,快马与驿站传送文件当然也可是通信.现在一般所指的通信,指的是电通信也就是由电来传输信息的通信。
现代通信技术,一般是指电信,国际上称为远程通信. 随着电信业务从以话音为主向以数据为主转移,交换技术也相应地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给予分株的数据交换和宽带交换,以及适应下一代网络基于IP的业务综合特点的软交换方向发展. 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以及图像通信.现代通信—-网络作为快捷的通讯方式,越来越让人接受。
像邮箱,只要轻点鼠标,几秒钟之内好友就会收到你发的邮件。
又如像QQ、MSN这些聊天工具,也被人接受,同时存在因为以需礼数字传递为基础造成这种传递方式漏洞百出越高新越容易信息崩溃,即使常备份也抵不住数据外溢黑客攻击,同时因为其传递速度快捷也容易使错误的不安分的信息快速传播。
纵观通信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在这一阶段,通信方式简单,内容单一。
第二阶段是电通信阶段。
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机,并设计莫尔斯电报码。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机.这样,利用电磁波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传输语音,由此大大加快了通信的发展进程。
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设备,从而开创了无线电通信发展的道路.第三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从总体上看,通信技术实际上就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技术。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3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较大的作用呢?以下是美丽的编辑给大伙儿整编的通信工程毕业论文【较新3篇】,仅供参考。
铁道信号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一1、CTCS应答器信号与报文检测仪-控制主板软硬件设计2、基于ACP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若干问题研究3、全电子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接收器的硬件研究与设计4、实时断轨检测系统中信号采集与通信子系统研究5、基于模型的轨旁仿真子系统验证及代码自动生成6、基于全相位FFT的铁道信号频率检测算法研究7、基于机器视觉的嵌入式道岔缺口检测系统应用8、铁路信号产品的电磁兼容分析与研究9、铁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10、铁道信号电子沙盘系统整体规划及设计11、基于Web的高职院校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2、铁道信号沙盘模拟显示系统研究13、联锁道岔电子控制模块的研制14、基于ARM的故障监测诊断系统设计(前端采集和通信系统)15、客运专线列控车载设备维修技术及标准化研究16、驼峰三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计算方法研究17、CTCS-2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动态检测的研究18、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9、铁道信号基础设备智能网络监测器设计20、基于光纤传感的铁道信号监测系统软件设计21、铁道信号基础设备在线监测方法研究22、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轨旁控制器三相交流转辙机控制模块的研究23、基于故障树的京广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24、站内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计轴检查设备设计与实现25、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建设26、客运专线信号控制系统设计方案27、铁路信号仿真实验室的硬件系统设计及其信号机程序测试28、基于C语言的离线电弧电磁干扰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及底层控制的实现研究29、铁路综合演练系统的开发与实现30、大功率LED铁路信号灯光源的研究31、牵引供电系统不平衡牵引回流研究32、CBTC系统中区域控制器和外部联锁功能接口的设计33、城轨控制实验室仿真平台硬件接口研究34、ATP安全错误检测码与运算方法的研究与设计35、LED显示屏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在铁路信号中的应用36、客运专线列控系统临时限速服务器基于3-DES算法安全通信的研究与实现37、基于动态故障树和蒙特卡洛仿真的列控系统风险分析研究38、物联网环境下铁路控制安全传输研究与设计39、轨道交通信号事故再现与分析平台研究与设计40、铁路强电磁干扰对信号系统的影响41、基于LTE的列车无线定位方法研究42、列车定位系统安全性研究43、基于CBTC系统的联锁逻辑研究44、无线闭塞中心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45、职业技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46、光纤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数据前端设计47、LED大屏幕在铁路行车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48、基于微机监测的故障信号研究与应用49、语域视角下的人物介绍英译50、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信号发生器设计通信技术毕业论文题目篇二1、基于OFDM的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2、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研究3、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电表研制4、基于Android手机摄像头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5、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6、智能家居系统安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7、基于DVB-S2的宽带卫星通信技术应用研究8、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蓝牙配对模块的研发9、多点协作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10、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11、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12、水声扩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13、基于协作分集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14、数字集群通信网络架构和多天线技术的研究15、通信网络恶意代码及其应急响应关键技术研究16、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宽带通信技术研究17、大气激光通信中光强闪烁及其抑制技术的研究18、卫星通信系统跨层带宽分配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19、星间/星内无线通信技术研究20、量子通信中的精密时间测量技术研究21、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的研究22、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工程应用研究23、可见光双层成像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24、基于可见光与电力载波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25、车联网环境下的交通信息采集与通信技术研究26、室内高速可调光VLC通信技术研究27、面向5G通信的射频关键技术研究28、基于AMPSK调制的无线携能通信技术研究29、车联网V2I通信媒体接入控制技术研究30、下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31、物联网节点隐匿通信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32、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33、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大规模MIMO关键理论及技术研究34、OQAM-OFDM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35、基于LED的可见光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36、CDMA扩频通信技术多用户检测器的应用37、基于GPRS的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38、近距离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39、矿山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与开发40、基于信息隐藏的隐蔽通信技术研究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三1、高移动无线通信抗多普勒效应技术研究进展2、携能通信协作认知网络稳态吞吐量分析和优化3、协作通信中基于链路不平衡的中继激励4、时间反转水声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5、散射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影响分析6、无人机激光通信载荷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7、数字通信前馈算法中的较大似然同步算法仿真8、沙尘暴对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影响分析9、测控通信系统中低延迟视频编码传输方法研究10、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与前瞻11、城市通信灯杆基站建设分析12、电子通信技术中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运用13、关于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进展与展望14、城轨无线通信系统改造方案研究15、无线通信系统在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中的运用16、分析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17、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与新技术应用研究18、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机房监控系统设计19、短波天线在人防通信中的选型研究20、机场有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简析21、关于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见解22、机载认知通信网络架构研究23、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24、论无线通信网络中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25、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方法与模型26、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功率和转发器增益联合优化算法27、HAP通信中环形波束的实现及优化28、扩频通信中FFT捕获算法的改进29、对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思考30、关于数据通信及其应用的分析31、广播传输系统中光纤通信的应用实践略述32、数字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33、关于通信设备对接技术的研究分析34、光纤通信网络优化及运行维护研究35、短波通信技术发展与核心分析36、智慧城市中的信息通信技术标准体系37、探究无线通信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情况38、卫星语音通信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39、通信传输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发展40、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41、浅谈通信电源的技术发展42、关于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研究43、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44、数能一体化无线通信网络45、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协同传输技术46、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分析47、实时网络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48、浅析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49、通信网络中的安全分层及关键技术论述50、电力通信光缆运行外力破坏与预防措施51、电力通信运维体系建设研究52、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空间信息采集方法的应用与研究53、长途光缆通信线路的防雷及防强电设计54、电网近场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及实例测试55、气象气球应急通信系统设计56、卫星量子通信的光子偏振误差影响与补偿研究57、基于信道加密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58、量子照明及其在安全通信上的应用59、一款用于4G通信的水平极化全向LTE天线60、面向无线通信的双频带平面缝隙天线设计。
GSM-R原理及应用论文班级:姓名:学号:专业:信息网络与平安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CTCS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 大体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系统的大体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工作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 应用品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系统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工作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3系统体系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CTCS的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第四代(4G)移动通信系统二级学院:应用电子系专业班级:通信3070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一○年四月二十八日摘要在21世纪,移动通信已成为当代通信领域发展潜力最大、市场前景最广的热点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向着高数据率、高度移动性和大范围覆盖方向发展。
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4G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
关键词:4G移动通信,OFDM技术,智能天线,ITU目录引言 (1)第一章4G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 (1)第二章4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 (2)(一)4G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2)(二)4G移动通信系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1. 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2)2. 实现真正的无缝漫游 (2)3. 高度智能化的网络 (2)第三章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3)(一)OFDM技术 (3)(二)软件无线电技术 (3)(三)智能天线(SA) (3)(四)MIMO技术 (4)(五)全IP技术 (4)第四章4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进程 (4)标准化组织对于4G的技术研究情况 (5)结束语 (7)参考文献 (7)引言在移动通信领域,每10年就发生一次革命性变化。
80年代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和90年代的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用于话音业务和支持电路交换类型的业务,这两代系统的空中接口速率只有几百kbit/s。
将在21世纪初投入使用的3G系统IMT-2000在室内环境下能提供2Mbit/s的速率,在车载情况下速率至少为144kbit/s。
移动通信已成为当代通信领域发展潜力最大、市场前景最广的热点技术。
当今移动通信系统正向高数据率、高度移动性和大范围覆盖方向发展。
尽管3G系统标准比现有无线技术更强大,但也将面临竞争和标准不兼容等问题。
无线通信原理结业论文学校: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姓名:移动通信系统特点及发展综述摘要: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及发展历史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TDMA CDMA FDMAAbstract: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development of historyKey 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DMA CDMA FDMA一、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1.1、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者移动用户和固定用户之间进行的通信,即移动通信的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处于移动中。
1.2、移动通信的特点①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环境恶劣。
②多普勒频移会产生附加调制③移动通信受干扰和噪声的影响④频谱资源紧缺⑤建网技术复杂⑥由于移动环境恶劣,对设备的可靠性和工作条件要求高。
1.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制(同频单工):通信双方使用相同的工作频率的按键通信方式。
通信双方设备交替进行接收和发射,即发射时不能接收,接收时不能发射优点:移动台之间可直接通话,不需基站转接;收发使用同一频率,不需要天线共用装置;由于收发信机是交替工作的,发信机工作时间相对较短,耗电较少,设备简单,造价便宜缺点:由于收发信机使用相同的频率,当附近有临近频率的电台工作时,就会造成强干扰,要避开强干扰的信道频率,就要允许工作信道的频率间隔教宽;当有两个电台同时发射时,会出现同频干扰;操作不方便半双工制(异频单工):收发信机分别使用两个不同频率的按键通话方式。
这种方式的移动台不需要天线公用装置,适合电池容量较小的设备,基站和移动台分别使用两个频率,基站是双工通话,移动台是按键通话,因此成为半双工优点:受临近电台干扰较小;有利于解决紧急呼叫问题;可使基站载频常发,移动台就处于杂音被抑制状态,不需要静噪调整缺点:按键操作不方便全双工制:通信双方收发信机同时工作,任一方发话的同时,也能收到对方的语音,无需PTT按键。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论文旨在探讨通信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展望。
通过对通信原理、网络技术、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分析了通信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为引言、通信原理与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结论与展望。
关键词:通信工程;通信原理;网络技术;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通信技术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信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通信工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章通信原理与网络技术2.1 通信原理2.1.1 信号与系统2.1.2 信道编码与调制2.1.3 信号检测与估计2.2 网络技术2.2.1 网络拓扑结构2.2.2 网络协议2.2.3 网络性能评价第三章无线通信技术3.1 无线通信技术概述3.2 第二代无线通信技术3.2.1 GSM3.2.2 CDMA3.3 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3.3.1 WCDMA3.3.2 TDSCDMA3.4 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3.4.1 LTE3.4.2 5G第四章光纤通信技术4.1 光纤通信技术概述4.2 光纤传输原理4.3 光纤通信系统4.3.1 发射机4.3.2 传输线路4.3.3 接收机4.4 光纤通信应用4.4.1 宽带接入4.4.2 传输网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 结论本文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通信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5.2 展望(1)更高速、更稳定的通信技术(2)更智能、更灵活的网络架构(3)更广泛的应用领域(4)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1] ,. 通信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赵六. 无线通信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3] 孙七,周八. 光纤通信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4] 陈九,刘十. 通信工程发展趋势与展望[J]. 通信技术,2020,(2):110.[5] 郭十一,李十二. 通信工程法律法规与标准[J]. 通信技术,2021,(3):1520.通信工程毕业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编号:通信网络综合实训实训 (论文)说明书题目:通信网络综合实训院(系):信息工程系专业:通信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丘学勇江明珠周斌2016 年06 月29 日摘要现代通信网络实验平台包括程控交换平台、光传输平台、宽带数据平台、E-bridge 实验系统以及终端设备等五大部分,是华为公司最新一代SDH光传输设备,采用多ADM 技术,根据不同的配置需求,可以同时提供E1、64K语音、10M/100M、34M/45M等多种接口,满足现代通信网对复杂组网的需求。
通过2M业务配置,ETI业务配置,将三台SDH设备配置成一个完整的STM-4的链形传输网络。
关键词:程控交换; E-bridge实验网管系统;以太网设置;SDH;2M业务;ET1业务;STM-4的链形传输网络。
abstractModern communication network platforms include the controlled exchange platform and light transmission platform, and broadband data platform, e - the terminal stage and wait for five major parts, Huawei Technologies is the new generation of SDH optical transmission equipment, modern communication network experimental platform, which uses a multi ADM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requirements while providing E1, 64K speech, 10m / 100M, 34M/45M etc. a variety of interface, can satisfy the demand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complex network. through combined with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to operate,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he eti 2m business and services configuration, three sets of equipment is configured to sdh stm -4 link form of transport networks。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MATLAB/S IMULINK的简介 (1)1.2通信技术的介绍 (2)第二章课程设计的要求、目的及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要求 (4)2.2课程设计的目的 (4)2.3课程设计的内容 (4)第三章设计原理及介绍 (5)3.1BPSK的调制原理 (5)3.2BPSK的解调原理 (6)3.3倒Π现象及实现方法 (7)第四章 SUMLINK模型的建立和仿真 (9)4.1编程设计 (9)4.2抽样定理的仿真 (14)4.3BPSK调制系统仿真设计 (16)4.4数字幅度调制的抗噪声性能 (18)第五章总结与心得 (22)参考文献: (23)第一章绪论1.1 MATLAB/Simulink的简介MATLAB,取自矩阵和实验室两个英文单词的前三个字母,意即“矩阵实验室”。
它是一种以矩阵作为基本数据单元的程序设计语言,提供了数据分析、算法实现与应用开发的交换式开发环境,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
Matlab是一种解释性执行语言,具有强大的计算、仿真、绘图等功能。
由于它使用简单,扩充方便,尤其是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不同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不停的在自己的科研过程中扩充Matlab的功能,使其成为了巨大的知识宝库。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哪怕是你真正理解了一个工具箱,那么就是理解了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知识。
科研工作者通常可以通过Matlab来学习某个领域的科学知识,这就是Matlab真正在全世界推广开来的原因。
目前的Matlab版本已经可以方便的设计漂亮的界面,它可以像VB等语言一样设计漂亮的用户接口,同时因为有最丰富的函数库(工具箱),所以计算的功能实现也很简单,进一步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欢迎。
另外,,Matlab和其他高级语言也具有良好的接口,可以方便的实现与其他语言的混合编程,进一步拓宽了Matlab的应用潜力。
可以说,Matlab已经也很有必要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掌握这门工具对学习各门学科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也是目前在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方面应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
确切的说,Simulink是一个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包,它支持线性和非线性系统,连续、离散时间模型,或者是两者的混合。
系统还可以使多种采样频率的系统,而且系统可以是多进程的。
Simulink工作环境进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术和工业界用来建模和仿真的主流工具包。
在Simulink环境中,它为用户提供了方框图进行建模的图形接口,采用这种结构画模型图就如同用手在纸上画模型一样自如、方便,故用户只需进行简单的点击和拖动就能完成建模,并可直接进行系统的仿真,快速的得到仿真结果。
它的主要特点在于:1、建模方便、快捷;2、易于进行模型分析;3、优越的仿真性能。
它与传统的仿真软件包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建模相比,具有更直观、方便、灵活的优点。
Simulink模块库(或函数库)包含有输出方式、输入源、线性环节、非线性环节、连接与接口和其他环节等具有不同功能或函数运算的Simulink库模块(或库函数),而且每个子模型库中包含有相应的功能模块,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和创建自己的模块。
用Simulink创建的模型可以具有递阶结构,因此用户可以采用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结构创建模型。
用户可以从最高级开始观看模型,然后用鼠标双击其中的子系统模块,来查看其下一级的内容,以此类推,从而可以看到整个模型的细节,帮助用户理解模型的结构和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定义完一个模型后,用户可以通过Simulink 的菜单或MATLAB的命令窗口键入命令来对它进行仿真。
菜单方式对于交互工作非常方便,而命令行方式对于运行仿真的批处理非常有用。
1.2 通信技术的介绍通信就是克服距离上的障碍,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和交换消息。
消息是信息源所产生的,是信息的物理表现,例如,语音、文字、数据、图形和图像等都是消息(Message)。
消息有模拟消息(如语音、图像等)以及数字消息(如数据、文字等)之分。
所有消息必须在转换成电信号(通常简称为信号)后才能在通信系统中传输。
所以,信号(Signal)是传输消息的手段,信号是消息的物质载体,相应的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但对受信者有用的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也即信息(Information) 。
消息是具体的、表面的,而信息是抽象的、本质的,且消息中包含的信息的多少可以用信息量来度量。
通信技术,特别是数字通信技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信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实现信息传递功能的一门科学技术,它要将大量有用的信息无失真,高效率地进行传输,同时还要在传输过程中将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抑制掉。
当今的通信不仅要有效地传递信息,而且还有储存、处理、采集及显示等功能,通信已成为信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出现与普及、无线通信迅速发展。
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和光导纤维等现代技术成果的问世,通信技术在以下几个不同方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微波中继通信使长距离、大容量的通信成为了现实。
(2)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出现,使人们随时随地可通信的愿望可以实现。
(3)光导纤维的出现更是将通信容量提高到了以前无法想象的地步。
(4)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将通信技术推上了更高的层次,借助现代电信网和计机的融合,人们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5)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通信终端的体积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低,范围来越广。
例如,2003年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首次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到2005年底移动电话用户近4亿。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正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宽带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技术会不断地应用于通信领域,各种新的通信业务将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到那时人们的生活将越来越离不开通信。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要求、目的及内容2.1 课程设计的要求(1)熟练掌握通信基本知识(2)熟练使用MATLAB进行程序编写、编译、运行调试(3)熟练使用SIMVLIN软件绘制仿真图并进行仿真2.2 课程设计的目的使学生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通信仿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有较全面的理解,能应用技术仿真软件进行设计仿真,同时掌握MATLAB语言进行编程。
2.3 课程设计的内容(1)数字双相码的编程设计(2)密勒码的编程设计(3)信号反转码的编程设计(4)低通抽样定理的仿真设计(5)调用了程序进行BPSK调制系统仿真设计第三章设计原理及介绍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特性而不能直接传输基带信号。
为了使数字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使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以使信号与信道的特性相匹配。
这种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
数字调制的两种方法:(1)利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去实现数字式调制,即把数字调制看成是模拟调制的一个特例,把数字基带信号当做模拟信号的特殊情况处理;(2)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取值特点通过开关键控制载波,从而实现数字调制。
这种方法通常称为键控法。
图3-1 BPSK信号时间图3.1 BPSK的调制原理如果两个频率相同的载波同时开始震荡,这两个频率同时达到正最大值,同时达到零值,同时达到负最大值,它们应处于“同相”状态;如多其中一个开始得迟了一点,就可能不相同了。
如果一个达到正最大值时,另一个达到负最大值,则称为“反相”。
一般把信号振荡一次作为360度。
如果一个波比另一个波相差半个周期,我们说两个波的相位差180°,也就是反相。
当传输数字信号时,“1”码控制发0°相位,“0”码控制发180°相位。
载波的初始相位就有了移动,也就带上了信息。
BPSK信号可以表述为一个双极性全占空矩形脉冲序列与一个正弦载波的向城:E2PSK(t)=s(t)cosw c t (1-1)这里s(t)为双极性全占空矩形脉冲序列。
BPSK信号的调制原理框图如图3-2所示。
与2ASK信号的产生方法相比较,只是对是S(t)的要求不同。
在2ASK中S(t)是单极性的,而BPSK中S(t)是双极性的基带信号。
图3-2 BPSK信号的调制原理图3.2 BPSK的解调原理BPSK信号的解调方法是相干解调法。
由于BPSK信号本身就是利用相位传递信息的,所以在接收端必须利用信号的相位信息来解调信号。
下图3-3为BPSK 的相干原理图。
图3-3 BPSK的相干原理图图3-4 BPSK信号相干解调各点时间波形3.3 倒π现象及实现方法倒π现象:如果采用绝对移相方式,由于发送端是以某一个相位作基准的,因而在接收端也必须有这样一个固定基准相位作为参考。
如果这个参考相位发生变化,则恢复的数字信息就会发生0变为π或π变为0,从而造成错误的恢复。
考虑到实际通信时参考基准相位的随机跳变时可能的,而且在通信过程中不易被发觉。
比如,由于某种突然的干扰,系统中的分频器可能发生状态的转移、锁相环路的稳定状态也可能发生转移。
这样,采用BPSK方式就会在接收端发生完全相反的恢复。
这种现象,常称为BPSK方式的到π现象。
2DPSK方式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载波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
即用前后两个码元之间相差来表示码元的值“0”和“1”。
例如,假设相差值“π”表示符号“1”,相差为“0”表示符号“0可以看出2DPSK的波形与BPSK的不同,他们的同一相位并不对应相同的数字信息符号,而前后码元相对相位差才表示信息符号。
这说明,解调2DPSK信号是并不依赖于某一固定的载波相位参考值,只要前后码元的相对相位关系不破坏,则只要鉴别这个相差关系就可正确恢复数字信息,这就避免了BPSK中的倒π现象发生。
实现方法:绝对相移是利用载波的相位直接表示数字信号的相移方式。
二进制相移键控中,通常用相位0和π分别表示“0”或“1”。
就模拟调制法而言,与产生2ASK信号的方法比较,只是对s(t)要求不同,因此BPSK信号可以看做是双极性基带信号作用下的DSB调幅信号。
而就键控法来说,用数字基带信号是s(t)控制开关电路,选择不同相位的载波输出,这时s(t)为单极性NRZ或双极性NRZ脉冲序列信号均可。
BPSK信号属于DSB信号,它的解调,不能采用包络检测的方法,只能进行相干解调。
可见,BPSK信号实际上是以一个固定初相的未调载波为参考的,因此,解调时必须进行极性比较的过程,故常称为极性比较法解调。
由于BPSK信号实际上是以一个固定初相的未调载波为参考的,因此,解调时必须有与此同频同相的同步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