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规范零件图作业的标准化
- 格式:doc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8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空调器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写及使用规范。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东芝开利合资公司家用空调的所有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
2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制要求2.1图纸技术要求编制的一般内容:➢几何精度:尺寸精度,表面结构、形位公差、结构要素;➢加工、装配和工艺要求: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提出的工艺要求;➢理化参数:是指对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方面的要求;➢产品性能及检测要求:是指使用及调试方面的要求;➢其他要求;2.2机械图样的技术要求编制的内容:➢对材料、毛坯、热处理的要求(如电磁参数、化学成分、湿度、硬度、金相要求等);➢视图中难以表达的尺寸公差、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对有关结构要素的统一要求(如圆角、倒角、尺寸等);➢对零部件表面质量的要求(如涂层、镀层等);➢对间隙、过盈及个别结构要素的特殊要求;➢对校准、调整及密封的要求;➢对产品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如噪声、耐振性、自动、制动及安全等);➢试验条件和方法;➢颜色要求。
如为外观通用件,为了增强图纸通用性,图纸技术要求中不需要增加颜色的描述,只需在PDM 构件名称中进行描述;➢其他说明。
注:上述几方面,对于每一个图样代号的零部件图或装配图,上述几个方面并非都是必备的,应根据表达对象各自的具体情况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
2.3编制图纸技术要求的注意事项:➢条文用语力求简明、规范、或约定俗成,切忌过于口语化。
在装配图中,当表述涉及到零部件时,可用其序号或代号(即“图样代号”)代替。
➢在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中已明确了的技术要求不必重复描述;➢引用验收方法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时,应给出标准编号(不需标注年份代号)和标准名称;➢对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的具体要求应在技术要求中予以明确。
当企业标准或企业其他技术文件对未注公差已有明确规定时,则在图样的技术要求中可略去不写;➢对于图纸中零部件已经有企业标准的,必须引用企业标准,要求与标准中一致的,则不需在技术要求中列出,要求与标准有出入的,则需单独列出并注明不引用企业标准中的X款X条(*注);➢对于图纸中零部件没有企业标准的,必须在技术要求中逐条列出重要技术参数和要求;➢技术要求中引用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必须为最新的版本。
机械图纸的规范在机械设计制图中,机械图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件,是机械制造的基础。
因此,机械图纸的规范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机械零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那么,机械图纸的规范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机械图纸的格式规范机械图纸的格式规范是指机械图纸的标准化布局,其目的是为了使读者能够快速和准确地理解图纸内容,方便生产制造。
首先要规范注释文字的大小、字体和线条粗细,注释的文字必须清晰易读,且不得杂乱无章,注释线条的粗细要与图形相适应。
其次,还要标明图纸名称、图幅规格、纸张方向、比例尺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归档。
第二,机械图纸的尺寸规范机械图纸的尺寸规范是指机械图纸中所包含的几何尺寸的规范化,其目的是为了使机械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的变化符合生产制造的要求,保证其相互协调,方便生产加工。
在制图中,应该遵守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尺寸标注应该放在图形的外部且不与图形相交,同时指明公差等级。
第三,机械图纸的符号规范机械图纸的符号规范是指机械图纸中所包含的符号和标记的规范化,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机械制图的统一性和标准化,消除可能产生的误解。
制图中所使用的符号和标记应该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如:公差符号、表面质量符号等,并要求注释明确、简洁、易懂。
第四,机械图纸的线型规范机械图纸的线型规范是指在机械图纸中使用的线条的规范化,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和属性,易于辨认。
制图中所使用的线型应该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比如:实线、虚线、点线等,同时每种线型的使用范围应该明确、易懂。
总之,机械图纸的规范化对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机械设计师要牢记规范制图的重要性,严格遵照图纸所规定的标准,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机械零件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在做产品图册时,无论是图纸的图幅、标注的字体,还是各个零件图之间的配合、每个尺寸的规范,都存在一个有据可查的标准。
若是没有执行这些标准化,各个技术员画出来的图纸杂乱无章,所设计出来的产品也必然问题重重。
由此可见在产品设计中标准化的重要性,通过最近对IATF16949 和网上资料的学习,总结如下。
1、标准化是提高产品性能的有效手段。
1.标准是先进技术的结晶,正是标准的不断更新引导着产品设计的不断发展。
只有认真及时地贯彻最新的标准,才能获得性能不断提高的新产品。
在一些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和企业正是遵循这一规律向前发展的,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和企业,积极采用国际的先进标准,则是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条捷径。
2.产品性能的先进与否,不仅取决于某一技术指标的高低,必须实行多项指标综合考核。
标准既是综合指标的技术准绳,又是成熟可靠的技术规范。
因此,产品设计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可以充分保证新产品性能可靠、质量优良。
3.产品性能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工作的程序好坏。
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工作接受标准化的管理、标准化的审查,大力推行设计管理和设计方法的标准化,从而可达到设计工作的科学化和程序化,进而大大提高设计水平和产品质量。
二、标准化是提高设计效率的关键因素。
1.标准化是产品设计要素单纯化。
包括术语符号标准化、图幅样式标准化、尺寸公差标准化、材料标准规格化、零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以致各个产品系列标准化、典型化,可使整个产品链单纯化,最终达到设计的效率提高。
2.标准化使技术储备得以活用。
产品设计是活用和继承以往的技术储备,通过选择、交换、组合,创造出新的产品。
若没有标准化的执行,许多技术便会丧失,最后重复研究就会浪费人力物力。
3.标准化使思考方式定型化和规律化。
通过把技术工作程序化、模式化,可以把个人自由思考的设计方式转变为有组织的、具有部门技术和经验的集体思考的设计方式,最终达到设计工作的高效率。
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是指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对机械设计图纸的内容、格式、符号、尺寸等进行统一规定,以便于交流、传达和使用。
标准化的机械设计图纸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
本文将就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内容主要包括图纸的编制、图幅的确定、图样的分类、图纸的抄写、图形符号和标注的规定等。
图纸的编制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包括图幅的确定、图样的分类、图纸的抄写等。
图幅的确定应根据图纸的内容和尺寸来确定,一般包括A0、A1、A2、A3、A4等不同规格。
图样的分类应根据机械零部件的性质和用途来确定,包括总装图、零部件图、工艺图等不同类型。
图纸的抄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包括字迹的工整、线条的清晰、符号的规范等。
图形符号和标注的规定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包括尺寸标注、表面粗糙度标注、公差标注等。
其次,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的机械设计图纸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
标准化的机械设计图纸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
标准化的机械设计图纸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
标准化的机械设计图纸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
最后,要实现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需要加强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图纸编制的技能和水平,加强图纸的审核和审查,建立健全图纸管理制度,加强对图纸标准化的宣传和推广,不断改进和完善标准化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图纸标准化的宣传和推广,不断改进和完善标准化工作,提高图纸编制的技能和水平,加强图纸的审核和审查,建立健全图纸管理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
生产标准化作业流程这个标准的目的就是指导标准作业,就是给操作者的一个详细的、同步的、可能连续性就是最好的基本的工作手册。
目录1.定义与目标2.一个好的标准作业的关键因素3.节拍与客户需求节拍时间4.工作定额5.表格6.执行7.车间标准作业8.更新9.日常工作的应用10.流程图1 –定义与目标标准作业就是给操作者的一个详细的、同步的、连续性可能就是最好的工作手册、它包括周转与操作控制,可也包括移动与其它必要的步骤的节拍。
标准作业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详细说明。
因此标准作业的模式经常需要与客户需求的变化相协调一致。
标准作业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安全、质量、生产效率与交付的绩效目标,在生产线中表现在:减少危险操作操作、重复工作的具体控制的要求正确使用工作量基于客户的要求识别并消除浪费操作者进行训练与评价2 一个好的标准作业的因素一个低变差的过程、它要求每个步骤就是可重复的、相同的、连续的基本操作、例如, 工位不同就是节拍变差的一个原因,那么返工的完成应该在相同的设备上完成。
因此设备必须就是可靠的并且不能造成太多的质量缺陷、产品变差的管理、在相同的线上会得到不同的产品的情况, 这个变差必须被识别、分析与减小(如果可能就排除)。
每个产品必须定义标准作业。
人与机器的作业评价须分离、操作者的工作时间必须要与设备运转时间分离。
防止产生与客户需求节拍不一致的动作。
低频率的操作、她们造成操作者节拍的变差: 操作者必须避免不属于工作循环中的拖延的操作,可就是一些特殊的情况就是必要的(如:用叉车撤离工装,最终检验员进行的长时间的返工…)快速有效的处理合理化建议的过程、操作者如果提出一个改进的建议,必须快速修改标准作业,就应该鼓励她们加入改善小组。
3 –节拍与客户需求节拍时间客户需求节拍时间特性(在单元时间) 客户期望我们交付的产品的数量、节拍就是描述在标准作业中分配给每个操作者去完成的操作的顺序。
4 –工作定额工作定额(生产一个件的时间总额) 就是每个工作站获得一个完整的好的产品所有基本工作消耗的时间的总与。
零件图的工艺要求
零件图的工艺要求是指在绘制零件图时需要符合的一些制图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清晰性和易读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艺要求:
1. 符合尺寸标准:零件图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尺寸标准,如ISO标准等,以便与其他零件图进行配合和交流。
2. 符号和标记的正确使用:零件图中应正确使用标准化的符号和标记,如直径符号、深度符号、孔位偏差符号等,以便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理解。
3. 文字和标注的清晰可读:零件图的文字和标注应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确保图纸的可读性。
4. 正确的比例尺:零件图的比例尺应选择适当的比例,以便在图纸上能够准确表示零件的尺寸和形状。
5. 材料和加工要求的明确表达:零件图应明确表达零件的材料和加工要求,如材料类型、表面处理、加工工艺等,以便制造部门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
6. 图纸布局的合理性:零件图的布局应合理,包括零件的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和剖视图等,以便清晰地展示零件的各个面和细节。
7. 图纸的完整性:零件图应包含完整的信息,如零件号、零件名称、制图日期、制图人员等,以便识别和管理。
总之,零件图的工艺要求是为了确保制图的准确性、清晰性和易读性,以便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零件二维图纸的规范标准随着制造业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二维图纸在机械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制造过程中,二维图纸是唯一联系设计和生产之间的媒介。
图纸必须精确、清晰、详细地传达设计者的意图,以最小化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损失。
因此,制定零件二维图纸的规范标准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二维图纸必须遵循各种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如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ASME)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
通过统一的标准,工业界中的人们可以共同理解和解释二维图纸信息。
这意味着不同的零件可以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生产。
这也降低了错误和不必要的变更的风险,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而,即使有了标准,制定一个有效的二维图纸仍然需要注意细节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符号的选择图纸中使用的符号必须符合相应的制定标准。
符号的预定义意义不能改变或重新定义,以防混淆和误解。
此外,符号和文字的大小和清晰度也很重要。
符号应足够大,以便在放大和缩小图纸时依然清晰可见。
2.尺寸的选择尺寸必须正确且精确。
正确的尺寸是明确和详细的,并定义了零件的尺寸、形状和特征。
必须注意的是所有零件的尺寸必须在相同的零件图和装配图之间保持一致。
3.符号的排列符号的排列必须具有一致性。
零件图符号的碎片必须相互关联并准确地展现它们的形状、位置、特征和几何尺寸。
所有符号排列应该引导视觉焦点,并使读者能够轻易地上下扫描查找信息。
4.说明的添加必须全面添加图纸说明来确定部件的尺寸,表面质量,并对所有细节和特征进行定义。
说明必须准确、清晰、具体,以便所有人理解和应用。
总之,一个有效的零件二维图纸需要考虑细节,遵循标准,并确保易于理解和应用。
通过遵循图纸标准,制造过程变得更加清晰、简单、高效。
这种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可以为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好处。
通过遵守二维图纸的规范化标准,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时还可以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一章标准化概述1.1标准化基础知识简介1.什么是标准?标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我国的国家标准通过审查后,需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给定标准编号并批准发布。
第一章标准化概述2. 标准化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3.基本原理:统一、简化、协调、优化。
只有按这四条基本原理制定和实施标准,才可能建立最佳的秩序,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标准的编号和名称标准代号及属性标准顺序号引导要素主体要素(必备)补充要素标准名称标准编号GB/T 17451-1998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①GB-标准级别标准级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②T-标准属性"T"表示"推荐性标准",无"T"时表示"强制性标准"。
第二章制图的基本规定1.制图基本规定概述“基本规定”有两层含义:一是通用性,无论是机械图样还是建筑图样,只要是技术图样都使用。
二是与投影法、画法和注法无关。
包括《图纸幅面和规格》《比例》《字体》《图线》《剖面符号》等。
一、图纸幅面与规格1 、图纸幅面绘制机械图样时,优先采用5种规定的图纸基本幅面,分别是:A0、A1、A2、A3、A4。
必要时,也允许选用所规定的加长幅面。
加长幅面的尺寸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
2、图框格式:统一使用公司规定的最新图框在图纸上,图框线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其格式分为不留装订边和留有装订边两种,但同一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一种格式。
二、标题栏和明细栏标题栏的内容、尺寸和格式应遵守GB/T 10609.1-1989 《技术制图标题栏》的规定。
图纸标准化设计要求1.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产品时,应按照使用要求,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及外购件;并考虑互换性、公益性、结构要素的统一性,材料的合理选用,达到性能可靠、质量保证、制造经济,使用和维修方便。
2.产品图样包括哪些内容;产品图样与设计文件一起,应能表达产品的完整概念。
如产品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并应包括产品试验、制造、检验、保管、使用和维修所必需的全部尺寸、数据和技术要求。
具体内容如下,1)总图;以砌体(炉衬)为主要绘制内容,对炉墙、炉顶、炉底的材质组成和结构尺寸应详细标注。
应尽量化出炉子的主要附属构件,如;炉架、炉前管道、炉用机械等的结构式以及相互间的安装位置、尺寸。
在总图上除有标题栏、明细表外,还有技术性能表、施工说明等。
2)部件图;部件图反映了炉型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属于装配图。
在部件图上要标注各零件间的装配尺寸及公差配合代号,焊缝符号焊条种类,并编出全部零件的顺序号,填写相应的标题栏和明细表,传动件参数及技术说明等。
3)零件图;零件图是炉子最基本的制造图,要求图面清晰,视图正确、齐全,尺寸准确无误,选材合理可靠且便于加工制造。
在零件图上必须注出加工符号(表面粗糙度),公差值等。
特殊零件的参数及技术要求。
标题栏必须填写完整。
a)零件一般均需绘制零件图。
特殊情况下允许不绘制,如型材切断和板材裁切后既已成型的,但须注明尺寸。
b)零件在装配过程中加工的尺寸,应标注在装配图上。
在零件图标注有关尺寸时注明“装配做”等字样。
c)两个相互对称的零件,如必须画在一张图样上时,应标明不同代号,必要时可加文字说明。
d)成对的或成组使用的分切零件必须必须整体加工时,允许绘制一张零件图,标注一个代号。
视图上切割部分的空隙用双点划线连接。
4)安装图;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轮廓的图形,表示其在使用地点进行安装的图样。
包括安装时所需要的数据、零件、材料与说明。
5)地基图;产品及附属设备的基础图。
插件元件剪脚成型加工标准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1、目的:规范元件成型方式与尺寸,使之标准化作业。
2、适用范围:适用于茂硕科技元件成型工艺文件;如果客户有其它或高于此规范的特别要求,一律按客户要求执行。
3、职责:工艺拟制者负责按本规范操作。
工艺审核人员负责对规范进行对工艺的全面审核。
工程部经理负责本规范在工艺拟制者中有效执行。
4、程序内容:操作规范:收集和确认客户最新资料,文件(如:ENP的ECO,BOM线路图,元件位置图等),产品样板,空PCB板,元器件材料。
对客户资料,文件进行研究,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描述清楚。
对关键性的加工事项和图形示意图,材料加工要求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确认。
前加工易出错的工序要求特别注意,并加注到生产工艺中。
在成形过程中,除特殊情况下,手工持取元器件一般是持取元器件本体,禁止持取元器件引线,以防止污染元器件引线,从而引起焊接不良。
对于电阻、二极体、电容等非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其本体一般没有金属散热器,可以直接持取本体;对于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如IC,手工持取本体时,禁止触摸其散热面,以免影响散热材料的涂敷或装配。
工艺制作软件统一用EXCEL2000。
工艺规范依据主要参照IPC-A-610C标准,元件两引脚间对应于PCB板两焊盘间(W),在PCB板间焊点免除零件脚长即元件焊接后深处的高度为L(mm),如各项目对于元件管脚伸出长度由特别要求时,以客户的要求为准。
元件成型方式大致分为立式成型和卧式成型两种,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分为三种:(1).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板厚(T)(2).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板厚(T)+抬高于PCB板面高度(H)(3).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板厚(T)+抬高于PCB板面高度(H)+元件本体高度(b)元件成型尺寸标注和要求,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生产线操作的可行性,另外对于元件本体损伤的可能性也加以充分考虑,确保加工出来的元件符合IPC-A-610C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图纸规范标准图纸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设计和制造工作的基础。
图纸规范标准是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制定图纸的一些准则和规范。
这些规范不仅影响到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也影响到设计和制造的成本,所以图纸规范标准的制定非常重要。
一、图纸的类型图纸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制造图、工艺图、装配图、标准件图等。
制造图是指产品的零件制造图,包括所有的尺寸和标注信息。
工艺图是指产品的加工工艺图,通常包括加工步骤、加工工艺等信息。
装配图是指产品的装配关系图,通常包括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顺序等信息。
标准件图是指标准零件的图纸,通常是由产品的设计者按照相应的标准来制定。
二、图纸的标准化图纸的标准化包括制定相应的标准文件和规范,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
标准文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规范化有助于设计和制造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
三、图纸的尺寸标注尺寸标注是指各种零件的尺寸标注,是图纸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注尺寸需要遵循相应的规范,包括标注形式、标注顺序、尺寸精度等。
正确的尺寸标注可以避免制造过程中的误差和浪费,保证零件和产品的尺寸和工作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四、图纸的符号和字母符号和字母是图纸上用来表示各种材料、工艺、加工等信息的标记。
符号和字母需要规范化,以保证各种工艺和材料的标记符号统一标准,各方互相配合更加顺畅。
五、图纸的通用性图纸的通用性是指不同企业、不同生产商之间的图纸可以进行交流和使用。
这需要制定相应的图纸标准,规范化尺寸和标注,并确保各种工艺和材料可以进行通用。
总之,图纸规范标准对产品的质量、成本和制造效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通过宣传和推广,提高图纸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水平,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在任何一个行业中,标准作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安全生产。
而一个完善的标准作业必须包含三个要素,标准化、流程化和规范化。
首先,标准化是标准作业的基础。
标准化就是制定一套统一的操作标准,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操作。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质量问题,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在生产车间,对于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工艺应该有统一的标准,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成品的包装,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详细的操作标准。
只有通过标准化,才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
其次,流程化是标准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程化就是将生产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操作步骤,并且规定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这样可以使复杂的生产过程变得清晰明了,每个员工都能够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比如,在一个装配车间,对于产品的装配过程应该有清晰的操作流程,包括零部件的配送、装配工艺、质量检验等,每一个步骤都应该有详细的操作流程。
只有通过流程化,才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
最后,规范化是标准作业的重要保障。
规范化就是对标准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严格按照标准作业进行操作。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员工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质量问题,也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比如,在生产现场应该有专门的监督人员对员工的操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且对于操作不规范的员工应该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
只有通过规范化,才能够确保标准作业的执行效果。
综上所述,标准作业的三要素,标准化、流程化和规范化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够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标准作业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和提升标准作业的质量,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规范零件图作业的标准化
1.目的:規範零件圖作業的標準化。
适用範圍:全體設計人員。
(2D繪圖使用Autocad2000軟件,其快捷鍵統一使用制定標準)
2.尺寸標注操作規範:
2.1零件圖的視圖擺放:
2.1.1視圖採用第三角畫法,按視圖關係展開投影面。
2.1.2主視圖應擺放在圖紙的中央位置,在主視圖中應盡可能的表現出零件的特徵,不應使過多的特徵在圖中是虛綫。
2.1.3各零件視圖在圖紙上的比例選擇要恰當,標注尺寸線閒隔一般應不要小於1mm。
對形狀較爲複雜的零件比例可盡可能放大,以使圖形清晰。
2.2基本規則:
2.2.1基準角及標注方法:根據本公司多年經驗及慣例對模仁(尤其是較大且複雜的)、模板標注時均要注明裝配基準所在,基準方向參照模座基準。
2.2.2零件圖尺寸標注基準選擇
對如手機、打印機、相機、電池蓋等較大且複雜以及3D面多的模仁在標注時應以產品的中心為X-Y-Z方向標注基準,並用細紅色中心線表示。
而如齒輪類模仁則可按設計模仁中心標注。
2.3樣板圖及標準件的選擇
新模設計樣板圖需從Data-Sinyon2→新永設計部標準文件導入。
標準件形式必須採用樣板圖中所訂形式。
2.4尺寸形式及標注設置:
2.4.1 尺寸標注設置必須與樣板圖一致,不得隨意變更。
設置形式見圖例。
其中的公差及圖紙比例以標注實際要求而作相應改動。
2.4.2尺寸標注要清晰,尺寸、箭頭不能與零件的輪廓線重疊。
2.4.3視圖中尺寸較多時應採用坐標標注,坐標原點的四個方向均需標出,
尺寸線拉出零件輪廓外,尺寸標注要整齊,拉倒輪廓外的尺寸線盡量平齊,根據需要不要出現尺寸線與0.00尺寸線交叉的情況,同一方向的尺寸線不可出現交叉。
2.4.4如有尺寸線與0.00尺寸線很近的情況時則要在該尺寸上加標(+)或
(-)前綴,以免加工單位判斷錯誤。
2.5.零件圖標注方法:
2.5.1 模板標注以模座中心(0.0.0)為基準分中標注,並注意基準方向。
2.5.2 所有零件必須標出最大尺寸,最大尺寸必須捕捉到最高點,否則飛料時容易使料偏小,導致該料報廢。
(對由UG中轉出來的3D面複雜的模仁尤其注意)。
2.5.3 產品上標有公差的尺寸均需在模仁相應處表示出來,並且對於產品
上標注有N A+
-0、N0+
-B
、N A
B
+
-
及N±0.05尺寸的則在模具設計時,對模仁相應成型
處要向金型可修正方向調整。
N±0.1及以上則可不用。
2.5.4對重要成型尺寸在標注時要以前綴“*“注明。
並以產品公差的20%標注模仁公差。
2.5.5對重要成型尺寸在3d模型中應用紅色面表示,CAM組在畫電極時會將加工電極精度調整為N±0.1。
2.5.6所有的圓孔、柱位方形槽和具有對稱形狀的等要畫上中心線。
2.5.7 對於水孔、支柱孔、拉杆孔、螺絲孔等直徑及位置尺寸均以小數點后一位小數(.0)來表示。
2.5.8 對於插破面,需要重點標注大端或小端尺寸及斜度,並用文字注解方
式寫出插破。
2.5.9零件中若有斜度小於1°的斜面,則應根據需要在該斜面上下端尺寸后加注(UP)or(Down)。
2.5.10 若設計螺釘孔尖點距水道、氣道和膠位比較近時,則需要標注螺絲深度、底孔深度(要標注尖點)尺寸,否則只需標注螺紋深度。
2.5.11.標注尺寸時對於非中心對稱的要單邊標數。
2.6.標注中容易出錯的地方:
2.6.1 (A)UG18轉DXF or Dwg 檔時有些圓孔會看不見,再重新生成時注意不要將φ值畫錯。
(可用NX2.0進行轉檔,圓孔均在)
(B)在標注較復雜UG轉檔時,有些線並沒有相交,在抓點時易抓錯。
2.6.2 在使用3D,2D設計時,應保證2D与3D圖檔一致,如模仁厚度,長寬尺寸等。
2.7注解、注釋:
2.7.1 技術要求和特別說明根據需要寫在圖紙的右下角,字體采用樣板圖中的HZ字體。
2.7.2 標注模仁時建議給出基準角。
2.7.3 零件圖中的尺寸相近的孔根據需要標注P1,P2以便區分。
2.7.4 零件上的頂針應根據直徑大小標注EP1,EP2……區分。
2.7.5 靠破、插破面除注意尺寸外應加注釋指明是插破、靠破,並標注公
差。
2.8.圖檔整理:
2.8.1 當一套模具圖設計OK后,應刪除圖檔中多餘的部分如改過的圖面,不要的圖框、標準件等。
2.8.2 應使用Filter及Purge命令去除,多餘的層設置,以達到減小圖檔大小的目的。
3.設計基本原則:
3.1模架所設計頂出導柱的直徑值應等於或大於該型號模座回針的直徑。
3.2模板為x*300及以上時應設計垃圾釘,在垃圾釘設計時回位銷後一定要加,以防止頂出板變形。
3.3設計直徑<φ2.00mm的頂針必須使用雙節形式,並且盡量使底部粗段長些。
3.4模具設計中畫組立圖時對圖中的螺絲應以S n來注明方便讀圖及拆模板。
公模側S1、S3、S5……母模側S2、S4、S6……
3.5對某些有特殊外觀要求的模仁如鏡面、咬花、噴砂等都需要注明所留加工餘量。
4.圖面公差表説明:
4.1對部品圖面上未注公差而有兩位小數的則按±0.02來管控。
4.2部品圖面有公差管控的則模具圖面按其20%來管控。
4.3部品上如肋位,盜肉槽或孔等則用±0.05來管控可。
5.設計變更及修模注意事項:
5.1無論是設變或是修模都必須在圖示注明變更理由、變更者簽名及日期。
並將記號標示餘變位置、或位置尺寸。
所下發圖面則用彩筆做標示。
5.2 設計變更或修模後要完成以下幾點工作:
(1).更新設計電腦數據及模具卷宗,並唯一完整保留。
(2).將CNC-FILE下對應工號下的舊數據刪除,置入最新data, 並保證唯一. (3).若是設計變更,則完成後必須在卷宗里設計履歷表上注明:設計者、時間大致内容等。
6.組立圖標準畫法:
5.1繪圖標準調用已經制定設置標準。
5.2規定樣條線見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