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管理
1、加强监测
常规的监测有:血压、氧饱和度、心电图等是必 不可少的。
使用经食道的超声心动图(TEE)直视通过心房的 栓子。 还有人强调在高龄病人中常规使用有创血流动力 学检测及漂浮导管,对反映骨水泥对机体影响的严 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2、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目前仍没有统一认可的麻醉方式,但患者基础疾病复杂, 选择联合麻醉仍然是比较合理的选择。我院目前对近两 年 500 多例大于 70 岁的患者运用神经刺激器下腰丛神经 阻滞复合食管引流型喉罩全身麻醉的经验证实效果确切, 更容易控制及维持循环稳定。腰丛效果的确切能明显减 少全麻药的用量及维持良好的术后镇痛。
一、发生机制
BCIS的发生机制有:
骨水泥中特定成分(甲基异丁烯酸酯)对心肌的 毒性作用、直接抑制心肌作用 组胺释放引起外周血管广泛扩张
脂肪、空气和骨髓颗粒栓塞
术中扩髓过程中组织促凝血酶原激酶的释放
1、对心肌的毒性作用、直接抑制心肌
可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减弱或传导系统异常,出现 心输出量下降或心律失常。 有实验发现,应用骨水泥组术后心肌酶 AST 、 CK-MB数据是升高的。
3、术中扩髓过程中组织促凝血酶原激酶的释放
髓腔内操作如扩髓腔和假体植入形成的巨大压力, 以及扩髓腔后形成的大量扩张的毛细血管创面,均 可导致骨水泥、脂肪滴以及碎骨屑等快速进入血循 环形成微栓或因产热使气体膨胀进入血循环形成气 栓。
4、促进血小板聚合,激活凝血系统
部分研究发现,骨水泥单体可促使血小板聚合。 而Dahl等人发现,骨水泥单体大量入血可激活凝血 系统,使肺毛细血管床凝血酶(thrombin)产生的 可能。骨水泥的植入激活凝血酶原成为凝血酶,诱 发 DIC ,致肺内弥漫性微血栓形成。凝血系统激活 后,释放出5-羟色胺,可使肺血管收缩,引起肺血 管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呼吸顺应性下降和动脉 氧分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