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36.01 KB
- 文档页数:2
模拟教学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二级学科,且实践性极强,急诊工作环境复杂,风险高,临床教学困难,因此,新的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临床带教中已被广泛摸索。
模拟教学是基于运用各种模拟设备包括标准化病人、模型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模拟患者和临床真实情景,从而代替床旁临床带教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技能动手能力,效果良好,在急诊医学教学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急诊医学;模拟教学;教学方法Application of Medical Simulation on theTeaching of Emergency MedicineHUANG Changbao1, XUE Xiang1, GONG Nengkai1, XUE Cheng1, WANG Weihua1, JIANG Jinghan21.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Yijishan Hospital), Wuhu, 2410012.Department of General Practic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Yijishan Hospital), Wuhu, 241001Abstract: Emergency medicine is a burgeoning secondary discipline which requiring strong practical competence. And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is complicated with high riskleading to difficulties in clinical teaching. Therefore, new teaching mode has been widely explored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emergency medicine. Medical simulation teaching based on the use of varioussimulated equipment including standardized patients, kinds of manikins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simulate patients and clinical real scenario to carry out clin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stead of traditional bedside clinical teaching.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positivity, cultivate their clinic ideation and clinical practice skills. Simulation is recognized as a valuable tool that should widely popularized in emergency medicine teaching.Key Words: Emergency Medicine; Medical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是一门新兴的临床二级学科,主要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及重症监护室三部分[1],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急诊科建设取得十足的进步,并承担着医院大部分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线抢救、护理与治疗工作。
模拟护理实训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模拟护理实训在护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具有多重意义。
模拟护理实训可以提供学生们一个真实的场景,让他们在模拟环境中接触各种疾病和情况,提高实践经验。
通过模拟护理实训的方法,学生们可以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正确的护理技能,提高护理质量。
在内容设计方面,模拟护理实训应该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涵盖各种常见疾病和护理技能。
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效果评估可以帮助教师们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未来发展方面,模拟护理实训将逐渐成为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模拟护理实训在护理教学中的价值将在不断探索中得到更好的展现。
【关键词】模拟护理实训、护理教学、应用、意义、方法、内容设计、案例分析、效果评估、未来发展、重要性、价值。
1. 引言1.1 模拟护理实训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模拟护理实训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护理场景,帮助护理学生提高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在护理教学中,模拟护理实训可以有效弥补实际临床实习机会的不足,提供安全、标准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接受指导和反馈,培养扎实的护理技能和判断能力。
通过模拟护理实训,学生可以在模拟设备和模拟病人的实践中熟练掌握护理技能,提高应对急救、麻醉、手术等特殊场景的能力。
模拟护理实训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模拟护理实训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它为护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他们成为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护理人才。
2. 正文2.1 模拟护理实训的意义模拟护理实训的意义在护理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模拟护理实训,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接触真实的临床情境,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护理实践能力。
这对于培养护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至关重要。
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共121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一个班级总共60名学生为观察组,引入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另外一个班级61名学生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
一个学期之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考试成绩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
结果:观察组的基础知识考试成绩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引入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
标签:情景模拟演练;急救护理学;教学效果;满意度急救护理学是以护理学专业理论和现代医学科学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主要目的是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1]。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学科,而传统的教学法只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的实验操作机会少,救护应急水平低。
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急诊护理学的教学需求,所以本院特别引进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模式,来提高护生的急救操作能力。
具体的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总共121名护生,性别均为女生,年龄19~20岁,平均年龄(19.35±0.67)岁。
其中随机选取一个班级总共60名学生为观察组,另外一个班级共6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
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文化课基础等方面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学生都参与《急救护理学》的学习,其中理论学时为24课时,实验课学时为12课时,时间为一个学期。
1.2.1 对照组理论课堂选择传统的教学模式。
总体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巩固练习为辅。
1.2.2 观察组观察组引入情景模拟演练模式,具体的过程:1)设置情景:代课老师根据教学内容预先设置急救情景。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探究目的则是急诊科临床实习带教当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价值。
采用的方法则是将某医院60例急诊科医学生随机分为研究教学组和实施教学组,其中研究组运用的是常规带教方法,另外一组则采用的是情景模拟教学方法。
对这两组有关急诊科的理论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对比。
最终获得的结果则是实施组教学满意度比研究组高。
其急诊科的专科理论成绩和临床技能成绩比研究组高,这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
最终得出的结论则是急诊科医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有效将科室医学生临床实践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同时还能将这些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加强。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法;急诊科;医学生;运用价值1基本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将某医院60例急诊科医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实施组,每组人员分别有30例。
其中实施组男性有18例,女性有12例。
研究组的男性有15例,女性有15例,这两组人员的基本资料统计P>0.05。
1.2方法研究组所采用的方法是常规带教法,实施组开展的是情景模拟教学法。
第一,分组。
将急诊科医学生随机分为几个小组,这些医学生在到达急诊科的第一天,教师可以先向这些医学生介绍一下环境以及物品的摆放方法以及位置,同时要向这些人员介绍有关科室规章制度,使其能够对科室应急工作内容以及流程等进行初步了解。
对这些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创建相应的诊疗场景,提前将教学期间需要用到的设备准备好。
第二,开展多媒体讲座。
使用多媒体图像创建不一样的情景模拟急诊科教学,使这些医学生能够对这个科室的诊疗技术大概了解。
第三,开展情景模拟教学。
急诊科医学生在完成实习阶段的前提下,然后对其进行情景模拟教学。
对抢救进行模拟过程中,可以使医学生单独对角色进行演练,在此阶段中,可以使医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患者以及护士、家属等,这样更有利于医学生对这个科室的临床诊疗共性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理技能培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种模拟训练是通过模拟真实的急救场景,让护士们在虚拟环境中练习和应用急救技巧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和决策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1.提供实践机会:急救情景模拟演练为护士提供了实践应用急诊护理技能的机会。
通过模拟真实的急救场景,护士们可以亲身参与实际操作,练习急救技巧,熟悉常见的急诊护理程序,提高护理水平。
2.促进团队合作:急救情景模拟演练需要护士们团队合作,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们需要相互合作、协调配合,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3.培养决策能力:急救情景模拟演练让护士们在压力下做出决策,并执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通过演练,护士们可以学会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分析和评估病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错误纠正和反思:急救情景模拟演练为护士们提供了在虚拟环境中发现和纠正错误的机会。
在演练过程中,护士可能会出现操作不当或处理不当的情况,这时可以及时纠正错误,避免对真实患者造成伤害。
同时,演练后还可以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护理水平。
5.培养紧急情况应对能力: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可以帮助护士们培养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在演练中,护士面临的是虚拟的急救情景,但是他们需要像面对真实情况一样迅速反应,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通过反复练习,护士们可以在真实环境中应对紧急情况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6.创造学习氛围: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可以为护士们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演练中,护士们可以主动参与讨论,分享经验和知识,相互学习和借鉴。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护士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急救情景模拟演练是急诊护理技能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模拟真实的急救场景,护士们可以实践应用急救技巧,提高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培养紧急情况应对能力。
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在急诊护理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急诊护理学生的教学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急诊护理是护理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为了提高急诊护理学生的教学效果,教师们通过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将从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的教学原理、方法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的教学原理案例分析法是指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或虚拟的病例,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
情景模拟法是指通过模拟真实的医疗环境和患者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操,提高自己的护理操作技能。
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的教学原理就是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提供真实或虚拟的病例给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模拟真实的急诊护理情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操能力。
1. 选择适当的案例:教师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要求,选择适当的急诊护理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可以是真实的护理案例,也可以是虚拟的病例,但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2. 案例分析:教师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方式,分析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评估风险等。
3. 情景模拟:根据选择的案例,教师们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模拟真实的急诊护理情景。
可以通过模拟急诊护理场景、模拟患者症状、模拟护理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操。
4. 教师辅导:教师们在进行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辅导和引导。
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的过程中,给予实时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护理技能。
5. 效果评估:教师们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效果评估。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听取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考核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等方式进行效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和实操能力。
基于osce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基于OSCE(客体化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
OSCE是一种以场景为基础的考试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在急诊护理实践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常见的急诊情景,比如心肺复苏、创伤处理、急性呼吸窘迫等。
学生们在模拟的急诊环境中,扮演护士的角色,对于不同的急诊病人进行评估、干预和处理。
这种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护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其应对急诊情况的能力。
在OSCE模式下,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情景和任务,学生需要根据情景要求进行全面的评估、护理干预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急诊评估:学生需要通过模拟病人的观察和询问,快速而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和疼痛程度等。
同时,学生需要运用相关的护理知识确定优先处理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护理干预:学生需要在模拟情景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急救技术等。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操作。
3. 多学科协作:急诊护理涉及多学科的合作,因此在OSCE模式下,可以模拟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与沟通。
学生需要与医生、技师等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紧急情况管理:在模拟情景中,学生可能会面对一些紧急情况,如突发的心脏骤停、大出血等。
学生需要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防止患者病情恶化。
通过基于OSCE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法,学生能够在真实而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护理实践教学,提高其应对急诊情况的能力和技巧。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实际工作时更加自信和熟练。
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在急诊护理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急诊护理是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教学涉及到实际情况的模拟和应对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方法对于急诊护理学生的培养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在急诊护理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研究实际案例来获取经验和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急诊护理学生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急诊护理学生在接受案例分析教学时,需要通过分析案例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理解病情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提升对急诊护理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案例分析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急诊护理中常见病症和问题,培养学生对于急诊护理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1.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急诊护理学生在接受情景模拟教学时,通过参与模拟实际急诊护理情况的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情景模拟法能够通过模拟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团队中发挥作用,提高团队处理急诊护理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在急诊护理学生教学中,结合两者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通过案例分析法,学生能够理解理论知识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通过情景模拟法,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况中,并提升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结语: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在急诊护理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通过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应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急诊护理工作的需求,为急诊护理学生的教学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20T14:55:05.8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作者:蔡慧
[导读] 急诊护理带教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效果良好,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 221000
摘要:目的:研究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急诊护生40例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
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急诊护理带教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效果良好,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提高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法;急诊护理带教;应用
情景模拟教学法主要是由带教老师根据某一个特定的教学目的,创设出具备情感、基于形象主体的具体场景,帮助护生可以获得理想的态度体验,加强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水平与能力,帮助护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因此,此次研究将详细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急诊护生40例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当中男性2例,女性18例,年龄为18-24岁,平均年龄为(20.2±1.1)岁;观察组当中男性1例,女性19例,年龄为18-25岁,平均年龄为(20.1±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先介绍护理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展开课堂示范,比如心肺复苏、溺水等多方面操作提供实习指导,之后指导实习生展开模拟练习。
观察组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
1.2.1入科培训
将实习生分成小组,带教组长在护生到急诊科的第一天,为护生介绍急诊科室的环境、物品摆放方法和位置等,为护生介绍急诊科的规章制度,让护生初步了解到急诊工作的具体内容、流程以及工作的紧迫性。
综合护生的具体情况与教学内容,创建急诊抢救情景,把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三角巾、担架、夹板、除颤器和敷料等物品准备齐全[1]。
1.2.2多媒体方式讲课
通过利用多媒体影像的方法来创设出不同的情境,模拟急诊直观教学,并且带教老师提供适当的介绍,让护生对急诊情景、抢救过程有大概的了解。
1.2.3情景模拟教学
经过带教老师示范,护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为护生提供情景模拟教学。
模拟抢救中让实习护生展开分角色演练,让护生分别担任病人、家属、护士、医生,轮流演练之后互相交换角色。
模拟场景结束后带教老师对护生提问,让护生对常见急诊护理重点有更深的认识。
带教中让参与实际抢救的护生提供理论提问与介绍抢救心得[3],综合模拟抢救发现存在的差异,让护生可以熟练掌握好操作技巧,加强护生的心理素质,强化护生的理论知识。
急救模拟中,让护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在实践中更牢固的记忆理论知识,获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1.2.4情景控制与评价
结束模拟之后,带教老师要及时为护生模拟操作情形展开正确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一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护生也需要针对自我表现情况展开自我评价,进而提高自身的能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来进行数据分析,采用P<0.05来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
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具体见表1。
3讨论
急诊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更加能够锻炼护生,让护生可以更直接的接触到各种急难问题。
临床教学过程中,模拟情景教学可以利用模拟现场情景让实习变得更真实,获得显著的锻炼效果。
模拟当中,护生能够扮演各种角色来处理应急情形,锻炼护生的思维模式,主动思索应对方法[3]。
此种模式冲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更加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更能够良好的提高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让护生更好的掌握临床操作技巧,保证护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良好的转化为实践能力。
模拟教学能够大大调动起护生的学习积极
性,综合使用资源,良好的推进护生的进步。
本次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急诊护理带教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效果良好,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提高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小英.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2):128-129.
[2]刘金恒,傅若蓝,陈丽霞.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2):144-145.
[3]郑丽君.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1):1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