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教学目标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教学目标

发表日期:2010-11-24 21:31:52

"三维”,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从这三个维度来拟定的教学目标,称为“三维教学目标”,或直接称为“三维目标”。

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概念,是对我们中小学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升华,是对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的借鉴和创新(布卢姆、加涅等都有一系列的学习目标分类,国内目标教学也提出要在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有机融合知识、技能、情感领域的学习目标)。

但从当前的新课程实验来看,大家对三维目标本身含义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清晰。

如:知识与技能维度,知识的概念是什么?如果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概念,知识包括三类: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技能主要属于程序性知识。再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概念是并列的,还是递进的、还是包含的关系?过程与方法,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知识观点看,方法可能主要是策略性、程序性知识。

对知识学习的分类,有学习水平分类,如布卢姆,如高考大纲;有认知层级的分类,如加涅等。过程与方法有没有科学、系统的分类?学一个知识点或感受一个情境、或参与一个学习活动,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过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教学过程有哪些类型?方法有哪些种类?情感可否分类,如按喜、怒、哀、乐、爱、恶、欲(惧)?态度按照积极、肯定、

中立、否定、厌恶?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吗?学校教育、学科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是学校教育决定价值观,还是社会实践决定价值观的形成?

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三维教学目标”直接移植于新课程总目标的“三个维度”的做法,忽视了课程目标体系与课程资源,这是对新课程总目标的简单迎合。

教学目标应在“三个维度”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学段目标、课程资源的特点以及学

生的具体情况而确定,而不是直接根据“三个维度”这个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而确

定。

“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一种教学目标拟定思路,自出现以来,就存在着很多讨论,对其概念的定义、如何实施等方面的争议也颇多。本

文试图通过对“三维教学目标”的产生、各种意见的描述,以及对其成因的分析,

对它做出一个基本判断,并对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拟定提出建议。

一、“三维教学目标”对“三维目标”的误读

新课程实施后,出现了以“三维”来定位课堂教学目标的现象。所谓“三维”,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从这三个维度来

拟定的教学目标,称为“三维教学目标”,或直接称为“三维目标”。“三维教学

目标”与“三维目标”原本是含义不同的两个概念,混用这两个概念,说明新课程

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对“三维目标”这个课程目标设计思路的误读。

“三维目标”并非特指“三维教学目标”,它原本指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初见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这份文件在“课程标

准”部分指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

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1]这句话指的是要在上述三个方面来拟定课程目

标,至于某门课程怎样根据这三个方面来拟定课程目标,当根据本门课程的任务与

特点而定。另外,《纲要》也没有指示某一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包括“三个维度”。

《纲要》和各门课程标准也没有使用“三维目标”一词,课程改革的官方文件没有将课程目标以“三维目标”加以概念化。目前广泛流行的“三维”一词,是《语

文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缩写。《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

说,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

计。”其中的“三个维度”后来演化为“三维目标”,用于泛指新课程各门课程目

标的设计思路。

“三维目标”显然比“三个维度”更加直观,然而,它也带来了另外一种结果。

在新课程的教学研讨中,原本指“课程目标”的“目标”一词,被赋予了“教学目

标”的含义,于是就产生了“三维教学目标”这样一种提法和设计现象。令人深思

的是,人们在使用“三维目标”这个概念时,常常忽略其“课程目标”这个原始含

义,更多地赋予其“教学目标”的含义,因而也就出现了“三维教学目标”对“三

维目标”误读的现象,即把“三维目标”理解为“教学目标”。

二、关于“三维教学目标”的争论

如果“三维目标”的最初提出者略加考虑,在“目标”前面加上“课程”一词,即“三维课程目标”,把“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混同的现象也许将大为减少。然而,为时已晚,把“三维目标”误读为“教学目标”所引起的争议一直持续至今。

“三维教学目标”的最初形态,是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项目,我们可称之为“分项模式”。如一份中学语文《秋颂》教学设计的目标定位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背诵文中的妙词佳句;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描绘、表述等方法赏析妙词佳句,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对秋的独特感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秋之美。这种分项的“三维教学目标”,允许将“三个维度”分列,允许在教学中将其分别处理。

“分项模式”后来遭到了质疑。批评者认为它过于形式主义,“知识技能”扎扎实实,“过程方法”热热闹闹,“情感态度价值观”轰轰烈烈。“分项模式”也没有得到教学实践的有力支持,它多出现在教研活动中,平时教学中并不多见。“分项模式”的批评者认为,“三个维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存于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中。如一篇谈论科学课程的网络原创文章说:“三维目标不是简单把三个目标叠加,而是要树立‘以知识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中。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2]这种意见强调将“三维”整合在同一个教学任务中,我们可称之为“整合模式”。这种“整合模式”在综合课程,特别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表现明显;在学科课程内,比如语文、数学的综合性学习、小课题研究中,也有不俗的表现。但对学科课程的许多内容来说,如识字、数学运算等单项能力或技能的培养,存在着老师们在设计中找不到“三维”的困境。因此,“整合模式”只适于部分教学内容,而不能对新课程所有教学内容概而论之。

另一种观点试图从学习的心理过程来理解“三个维度”与“三维目标”。余文森指出,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不是三种目标。[3]“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和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这种观点指出了同一学习过程所存在的三个心理维度,为我们理解新课程的“三个维度”提出了心理学依据,很有启发性。但遗憾的是,同一学习过程中的三个心理维度并非教学目标的维度,我们不能因客观存在着学习的三个心理维度,就一定要把教学目标定位为“三维目标”。

无论是“分项模式”还是“整合模式”,都假定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一定存在“三个维度”,这样,有关“三维教学目标”的争论,由于“三个维度”的捆缚,显得令人痛苦。参与者为怎样落实这个目标开出各种各样的药方,却忽视了对症下药。从其原始意义上来说,“三维目标”原本是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而诸多药方都是针对教学目标这一教学实施的准备环节所开具,于是,药方越来越多,困惑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