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入境和国内游客的空间聚集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0.08 KB
- 文档页数:4
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水平
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是影响入境旅游规模的重要因素。
山西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但是仅有资源不足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包括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还包括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提升,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到山西旅游。
二、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对于入境旅游规模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山西省拥有着许多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如五台山、云冈石窟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吸引外国游客来山西省旅游非常重要。
同时,山西省还需要不断地开发和更新旅游资源,以满足外国游客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
三、旅游政策
旅游政策对于入境旅游规模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为入境旅游提供便利和优惠,同时政策的稳定性和可信度也很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入境旅游的发展,包括推出相关的优惠政策、在海外加强宣传推广等。
四、宣传推广
宣传推广是对于入境旅游规模非常关键的一环。
山西省必须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以提高外国游客对于该地区旅游的认知度。
同时,宣传也需要有力度和针对性,比如针对不同的市场目标制定特定的宣传策略。
综上所述,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宣传推广等是最为关键的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的全面提升,山西省的入境旅游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山西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及转移分析
李娜;孙虎;刘宇峰
【期刊名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1)004
【摘要】山西是全国旅游资源大省之一,拥有众多品位极高的旅游资源,但强大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很好的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些年入境旅游业绩一直位居全国中下游.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使山西入境旅游业得以加速发展,分析研究其市场状况就是很有必要的了.本文借助市场竞争态模型对2000年~2002年和2003年~2005年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竞争态势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山西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进行动态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拓展山西入境旅游市场的几点建议.
【总页数】6页(P103-108)
【作者】李娜;孙虎;刘宇峰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
【相关文献】
1.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分析 [J], 李景宜;甘枝茂;徐春迪
2.河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分析 [J], 崔建凤;张健
3.基于市场竞争态模型的广西入境旅游城市竞争力分析 [J], 张莉莉;卢青
4.基于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模型的入境旅游市场研究——以广西为例 [J], 韦福巍;甘永萍
5.内蒙古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分析 [J], 李景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政府政策也是影响入境旅游规模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和支持入境旅游业发展,如合理调整签证政策、提供各类优惠政策等。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山西省旅游。
国际形势和经济环境也会对入境旅游规模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形势稳定、经济发展良好的时期,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国际游客有能力和意愿选择山西省作为旅游目的地。
而当国际形势动荡、经济下滑时,国际游客的旅游意愿和能力会受到限制,从而降低入境旅游规模。
目的地的安全和稳定也是影响入境旅游规模的重要因素。
游客会考虑到目的地的安全因素,包括治安、恐怖袭击等问题。
如果山西省能够保持良好的安全状况,提供给游客一个稳定和安全的旅游环境,将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访。
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宣传和推广、政府政策、国际形势和经济环境以及目的地的安全和稳定等。
通过积极改善这些因素,山西省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促进入境旅游规模的增长。
“一带一路”背景下山西省入境旅游市场格局研究作者:张亮亮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10期依据2014年到2018年《山西统计年鉴》中入境旅游人数以及入境旅游收入数据作为基础,通过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具体分析,为山西省旅游业未来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建议。
一、研究区域概况及方法(一)区域概况山西省总体来看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GDP增长势头迅猛,但是还有一定的缺陷不足之处,尤其体现在旅游业。
随着全省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旅游的需求也随之上升,人们旅游所花费的费用在总的支出费用中的比例不断扩大,旅游业在全省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高。
(二)文献综述赵磊对我国国内入境的旅游收入和整体旅游经济收入之间的差异,采用区域经济学差异的研究方法从时空角度进行分析,并对其结构进行解析。
王凯等对 1991-2010 年各年间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差异从时空的角度进行分析。
赵梦元,师谦友对近年来陕西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时空格局的演变级规律,采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和整理国内和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在2013“一带一路”提出以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区域差异的研究以及提出以后国内外学者对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区域差异的研究。
2.数据分析法:通过对2014-2018年山西省入境旅游人数以及旅游收入的统计处理,对入境旅游人数变化以及市场进行分析。
3.图表分析法:通过2014-2018年山西省入境旅游人数以及旅游收入分析,得出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更好的了解其市场的现状。
二、入境旅游市场分析2.12014-2018年入境旅游人数变化分析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山西省接待的旅游人数中,从多到少依次为国内游客、国外游客、港澳同胞,台湾同胞。
其中占比最大的为国内游客,2018年接待国内游客为70378万人,占到总人数的99.9%,年平均增长808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2.6%。
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特征的动态分析作者:曹鸿魁王国梁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第7期曹鸿魁王国梁文章运用旅游学、地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以2005-2014年山西省入境旅游市场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年际集中指数等方法,对近些年来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空演变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山西省的入境游客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且客源市场渠道多元化,东亚、东南亚、欧洲、北美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在时间上,年际集中指数除日本、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外,其他国家普遍较高,客源市场较不稳定;在旅游者消费结构方面,住宿、餐饮、购物、长途旅费在旅游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普遍较高。
一、引言山西省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不仅有风景怡人的自然景观,并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物资源,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据2014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13山西省共接待海外游客人数为 21.263万人次,占全国接待海外旅游总人数的1.65%,在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入境旅游人数及外汇收入的排名中十八位,这与我国入境旅游快速发展的大环境是极不适应的,也与山西省旅游资源禀赋状况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极不协调。
鉴于此,对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有利于及早发现我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存在问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快入境旅游发展,促进我省旅游业崛起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二、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一)海外旅游市场客源的地域构成从海外方面看,亚洲客源所占的比重最高,但增长速度较慢,欧洲客源的增长速度较快,入境旅游客源分布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由表1可知,近十年来,山西省接待亚洲游客的数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后半叶以来,亚洲是全球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由于这里华人数量众多且地理上与中国山水相连,自古便于中国有频繁的交流与合作。
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规模预测
刘宇峰;孙虎;原志华
【期刊名称】《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卷),期】2008()1
【摘要】近年来,山西海外入境旅游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
本文根据山西省1996至2005年海外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变化的时序数据,分析了海外旅游市场的现状特点,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方法及借助Lotus1-2-3软件,建立了山西省海外入境旅游市场的GM(1,1)动态预测模型。
同时,对山西入境游客规模进行的预测表明,山西入境游客数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针对今后海外入境游客增长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展海外入境客源市场的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山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及市场规划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113-117)
【关键词】旅游市场;灰色理论;预测模型;山西省
【作者】刘宇峰;孙虎;原志华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3
【相关文献】
1.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开发战略 [J], 李贝贝
2.基于GM-Markov模型的旅游客源预测——以中国入境旅游客源为例 [J], 翁钢
民;郑竹叶;刘洋;张晓娜
3.山东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预测 [J], 鲍克飞;刘养洁;王国梁;冯君玲
4.杭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发展预测 [J], 胡雪君;闪媛媛
5.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旅游客源预测模型——以中国入境旅游客源为例 [J], 朱晓华;杨秀春;蔡运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山西省作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省份,拥有着众多的旅游资源和景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随着国际旅游的兴起,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一、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利于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如放宽签证限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业扶持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落实,为山西省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升了入境旅游规模。
二、文化因素山西省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如平遥古城、壶口瀑布等。
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游客前来参观,促进了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的不断增加。
三、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境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外国游客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兴趣也在不断提升,这些因素都为山西省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影响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山西省需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到访。
五、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山西省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资源,如五台山、太行山等,这些自然景观对国外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有利于促进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的不断增加。
六、交通因素交通因素是影响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山西省与国内外各地的交通联系日益便利,这为更多的国外游客到访山西省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入境旅游规模的扩大。
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政策、文化、经济、市场、自然环境、交通和安全因素都对入境旅游规模起着重要作用。
2001—2013年山西省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分析作者:康丹刘敏车云凤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4期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位序-规模度、地理集中指数、竞争态分析等指标对山西省的21个客源国入境旅游市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发展逐渐趋于均衡状态,且客源国位序-规模分布稳定,旅游市场空间结构从相对集中趋于相对分散,市场竞争态中瘦狗市场所占份额较大。
近年来国内学者就山西省入境旅游市场进行了大量研究,涉及到很多方法和技术。
如周成从时空演化角度出发,对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两大系统的时空结构进行全面地、动态地分析;李彬彬采用相关的地理分析法和GIS技术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入境游客数量时空变化进行研究;耿娜娜运用亲景度和竞争态模型对山西省入境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高楠、马耀峰运用游客到访率、年际集中指数、动态度、地理集中指数对山西省的国内和入境游客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对山西省入境旅游市场客源国的首位度、位序-规模度等旅游市场特征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采集2002-2013年《山西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对山西省的21个主要客源国进行研究,以兹为山西省未来的旅游发展和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港澳台及侨胞,另一类是外国旅游者,因港澳入境旅游数据欠缺,并考虑到研究类型的一致性和科学性,文中将第二类入境旅游市场作为研究对象。
数据来源于2001-2013年《山西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以山西省接待外国旅游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法,采用位序规模度、标准差(VOC)、变异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n)、首位度(S)、地理集中指数(G)、游客集中度系数、竞争态等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二、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分析(一)市场规模特征分析本文对山西省接待外国旅游者的市场规模主要从旅游规模差异变化和旅游位序-规模分布变化两方面进行分析。
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影响因素分析一、旅游市场需求随着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全球范围内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旅游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高端化等发展趋势。
针对国际旅游市场需求趋势,山西省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和文化差异,开展差异化的旅游推广活动,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创造更多的高品质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国际旅游客源。
二、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产品创新是提高入境旅游规模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适应旅游市场转型、满足旅游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关键。
山西省需要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尤其是深度游、文化游、休闲游等产品的创新,打造原汁原味的山西特色旅游产品,以及创新性和独特性更强的旅游产品,提高山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是支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山西省需要加大对旅游交通的投入,积极建设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尤其是注重加强旅游景区周边的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打造更加便利、快捷、舒适的交通条件,为国际游客提供更好的交通体验。
旅游市场营销是提高入境旅游规模的重要手段。
山西省需要加强对海外旅游市场的宣传推广,多渠道发布宣传信息,扩大宣传范围和渠道,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研究和洞察,及时调整旅游产品和旅游宣传策略,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到山西。
综上所述,山西省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提高入境旅游规模,包括积极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旅游市场营销等。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和国家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山西省的入境旅游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更多的国际游客将会来到山西省,开启一段美好的旅游之旅。
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梁红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01期摘; 要:山西省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在入境旅游规模上远小于陕西等毗邻省份。
因此本文运用2000-2016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业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与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入境旅游;影响因素;PVAR模型;脉冲响应一、引言旅游业消耗资源低,提供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被誉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绿色朝阳产业”,也是战略性产业。
山西省虽素有“三晋大地”的美称,旅游资源丰富,然而在全球11亿人次的国际游客中,山西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这毫不符合山西“华夏文明主题公园”的美称,入境旅游是山西旅游业的短板。
“十三五”时期,正是山西省借助旅游业进行转型的好时机,入境旅游不仅能够提高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知名度,更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如何补齐入境旅游这个短板,从而提高山西旅游在国际旅游中的地位,各级政府应重视起来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文献回顾国外对于定量分析入境旅游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且较为宏观,如Akira Sos-hiroda(2005)分析了日本入境旅游政策的演变对不同城市入境旅游规模的影响和差异;Joanne Connell等(2009)分析了新西兰的旅游发展策略,认为旅游政策对入境旅游规模和发展的持续性有显著的影响。
相比国外研究着眼于国家宏观层面,国内从国家、跨区域、省域三个层面对入境旅游规模进行研究。
国家层面,陈刚强等(2014)运用残差空间自回归模型、地理权重回归模型及基尼系数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经济效应及其空间差异变化。
跨区域层面,唐睿等(2017)借助DEA-面板Tobit方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入境旅游市场效率进行研究。
省域层面,学者们考察了河北、新疆、山东、浙江、江苏、河南、福建、陕西、山东、湖北等入境旅游规模差异。
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山西省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是吸引入境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景观以丹霞地貌为主,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质奇观,如五台山、日光岩、云冈石窟等。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有着独特的地质形态和自然风光,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尤其是对于国外游客来说,他们往往更加喜欢探索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山西省的丹霞地貌和文化景观能够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因此自然风光是影响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山西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吸引入境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
山西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灵岩寺、古代长城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展示了山西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尤其是对于国外游客来说,他们往往更加喜欢深度游和文化体验,山西省的历史文化底蕴能够提供给他们丰富的学习和体验空间,因此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影响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山西省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也是影响入境旅游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减免门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使得游客对山西省旅游的便利程度得到了提高,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从而推动了入境旅游规模的增长。
山西省还积极开展国际旅游交流合作,与国外旅游机构和国家签订旅游合作协议,拓宽了国际旅游市场,为入境旅游规模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山西省在旅游服务与设施建设方面的不断完善也是影响入境旅游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山西省不断加大对旅游服务与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备度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山西省通过加大投资修缮景区配套设施、改善交通路网、提升酒店住宿服务品质等方式,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观光,进一步推动了入境旅游规模的增长。
山西省入境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摘要: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又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给这片黄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神奇的造物主更是赋予了山西秀丽的自然风光,可以说山西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省。
近十年来,山西依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特别是入境旅游业的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距国内旅游发达省份还有很大差距。
本文分析了山西入境旅游得以发展的原因,然后立足未来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指出山西入境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为促进山西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入境旅游;发展特征;原因分析;对策从2000年——2010年,尽管山西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国家政策倾斜,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扶持,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旅游企业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密切相关。
一.山西省入境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原因(一)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在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上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每年拿出1.5亿元的专项基金扶持旅游业的发展。
在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我省文化底蕴深厚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构建旅游服务体系,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政策上的倾斜及旅游业远大的发展前景吸引着社会各界兴办旅游业。
目前,山西省旅游业基本上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投资,招商引资”并举的多元化投资模式,为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到2009年末,全省建成旅游交通干线设立旅游交通标识牌429块,建立旅游星级厕所70个,建成游客服务中心42个,宾馆、饭店、招待所、疗养院、度假村等各类旅游接待设施3998个,比2005年增加了508个。
此外省际间的高速公路建设成就突出,京大、大运、长邯、晋焦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景点(区)的道路也明显改善,可进入性提高。
航空、铁路旅游交通也日益好转。
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的明显改善是增加客源、推动山西入境旅游业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因,也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刺激消费、增加外汇收入的基础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