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学粪便检查(1)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3
总结归纳常用粪便检查虫卵粪便检查虫卵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诊断人体内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
虫卵检查可通过观察和鉴定粪便样本中的虫卵,帮助医生判断寄生虫的种类和感染程度。
本文将总结和归纳一些常用的粪便检查虫卵方法。
一、直接涂片法直接涂片法是最常用的粪便检查方法之一。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新鲜的粪便样本取一小块,放在玻璃片上。
2. 用玻璃棒或者玻璃杆将粪便涂开,形成薄片。
3. 将涂有粪便的玻璃片放在显微镜载物片上,用盖玻片盖住。
4. 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观察,寻找虫卵的存在。
二、浮选法浮选法是一种常用的虫卵检查方法,适用于一些虫卵较小、密度较轻的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粪便样本放入容器中。
2. 加入一定量的饱和盐水或者浓热盐水。
3. 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使粪便样本中的虫卵浮到液面上。
4. 将液面吸取一定量到显微镜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5. 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观察,寻找虫卵的存在。
三、离心沉淀法离心沉淀法是一种虫卵检查方法,适用于一些虫卵较大、密度较重的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粪便样本放入离心管中。
2. 加入一定量的浓盐水,并充分搅拌均匀。
3. 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一定的转速进行离心。
4. 离心后,将上层液体倒掉,只留下底部沉淀的物质。
5. 从沉淀中取一定量到显微镜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6. 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观察,寻找虫卵的存在。
四、浸渍法浸渍法是一种虫卵检查方法,适用于一些虫卵比较困难观察的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粪便样本放入容器中。
2. 加入一定量的浓盐水或者浓硝酸。
3. 充分搅拌均匀,使粪便样本中的虫卵溶解。
4. 用吸管吸取一定量的溶液到显微镜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5. 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观察,寻找虫卵的存在。
通过以上总结的常用粪便检查虫卵方法,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粪便检查虫卵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能够帮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寄生虫病学粪便检查寄生虫病学粪便检查一、概述粪便检查是蠕虫病生前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为绝大多数的寄生性蠕虫都是寄生在消化道内的所以它们产生的卵、幼虫或节片也都是随着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的。
二、实验目的1、学会用涂片法、沉淀法和漂浮法来检查粪便中的蠕虫卵和球虫卵囊等。
2、在显微镜下辨别虫卵和卵囊并且能与粪便中的非寄生性物质相区别。
三、实验方法及器材方法:1、在显微镜下辨别虫卵和非寄生性物质 2、直接涂片法 3、饱和盐水漂浮法 4、水洗沉淀法 5、离心沉淀法 6、尼龙筛淘洗法器材:双目显微镜带虫卵的羊粪带虫卵的牛粪玻片盖玻片四、操作过程 1、在显微镜下辨别虫卵和非寄生性物质用工具挑取一粒绿豆或者黄豆大小的粪便置于玻片上涂匀盖上盖玻片直接低倍镜辨别虫卵和非寄生性物质 2、直接涂片法:滴水(在载玻片上滴上1-2滴甘油水或清水)--取样(用工具挑取一粒绿豆或者黄豆大小的粪便)--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将粗的粪渣拨去--摊匀(厚薄程度以能透视下面的字体为宜)--镜检(三片以上)优点: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且不需要很多仪器设备对各种虫卵都有检出的可能。
缺点:捡出率很低。
甘油水:甘油:水=1:1 3、饱和盐水漂浮法(1)、原理:应用比重较虫卵大的溶液作为漂浮液使虫卵或卵囊等漂浮于液体表面以便于我们收集。
(2)、优缺点:优点:操作简便特别是对大多数的线虫卵及球虫卵囊等比重较轻的虫卵本办法具有特别的效果检出率很高。
因此在兽医预防和诊断的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缺点:对比重较大的虫卵(如吸虫卵、棘头虫卵)检出的效果很差。
A、取粪样(5-10g)置于容器内--加少量的饱和盐水--搅拌成糊状--再加盐水(约10-20倍)搅拌均匀--过滤--静置(30-40分钟)用铁丝圈沾取粪液上浮膜--镜检。
4、水洗沉淀法 1)原理:寄生虫虫卵的比重比水重可自然沉于水底。
因此可利用自然沉淀的方法将虫卵集中于水底便于检查。
沉淀法多用于比重较大的虫卵如吸虫卵和棘头虫卵的检查。
寄生虫感染的诊断1临床诊断:A病史、症状、体征 B物理诊断:X线、B超、CT、MRI 2实验室检查:A病原学方法:粪便检查;血液检查;排泄物分泌物检查;其他器官组织检查B免疫学方法 C分子生物学方法(一)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法;浓集法;毛蚴孵化法;肛门拭子检查法;钩蚴培养法;虫卵计数法;定量透明法;带绦虫孕节检查法。
粪便检查是诊断寄生虫病常用的方法。
要取得准确的结果1)粪便必须新鲜,送检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4小时; 2)盛粪便的容器要干净,并防止污染与干燥; 3)粪便不可混杂尿液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取材部位:尽可能取病变部位。
直接涂片法:用以检查蠕虫卵、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
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但检出率相对较低。
一般要求连续作3次涂片,可提高检出率。
⑴蠕虫卵检查:方法:一般在低倍镜下检查,如用高倍镜观察,需加盖片。
应注意虫卵与粪便中异物的鉴别。
虫卵都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卵壳表面光滑整齐,具固有色泽;卵内含卵细胞或幼虫。
⑵原虫检查:1)活滋养体检查:方法同查蠕虫卵。
注意事项。
2)包囊的碘液染色检查:方法同上,以一滴碘液代替生理盐水。
若同时需检查活滋养体,可在用生理盐水涂匀的粪滴附近滴一滴碘液,再盖上盖片。
涂片染色的一半查包囊;末染色的一半查活滋养体。
3)隐孢子虫卵囊染色检查:目前较佳的方法为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
对于新鲜粪便或经10%福尔马林固定保存的含卵囊粪便都可用此法染色。
染色过程是先用金胺-酚染色,再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复染。
厚涂片透明法(改良加藤法)取约5mg粪便,置于载玻片上,覆以浸透甘油-孔雀绿溶液的玻璃纸片,轻压,使粪便铺开(20×25mm)。
待粪膜稍干,即可镜检。
玻璃纸准备:将玻璃纸浸于甘油-孔雀绿溶液中,至少浸泡24小时,至玻璃纸呈现绿色。
使用此法需掌握粪膜的合适厚度和透明的时间。
如粪膜厚,透明时间短,虫卵难以发现;如透明时间过长,则虫卵变形,也不易辨认。
沉淀法:原虫包囊和蠕虫卵的比重大可沉集于水底,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肠道寄生虫粪便病原学检查肠道寄生虫有不同的发育阶段,当其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就可以在粪便中被检测出来,例如:蠕虫的虫卵、幼虫、成虫和节片,原虫的滋养体、包囊、卵囊或孢子囊还有一些节肢动物的成虫或幼虫,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寄生虫检查方式,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肠道寄生虫粪便病原学的检查手段。
一、粪便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首先,取样时应以含脓、血、黏液的部分为重点,尽量做到多部位取材,样本取材量应为5—10g,但若做自然沉淀或血吸虫毛蚴孵化检查法,取样量则需达到30g以上。
另外,蠕虫成虫及绦虫节片的检查则要留存患者24小时内的粪便样本。
其次,保存粪便样本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取样后要进行密封保存,以免受到水、尿液、粉尘、药物或泥土的干扰,容器以硬纸盒为最佳,并在容器外贴好标签,用以识别。
最后,粪便样本要在采集后的24小时之内送检,送检后的半小时内完成检查,或可在35—37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保存,以确保检测到新鲜的粪便样本,尤其是在检查运动的滋养体时,例如:阿米巴、鞭毛虫、纤毛虫。
二、肠道寄生虫的粪便病原学检查方式第一,直接涂片法。
此法操作简便,检出率高,常用以检查蠕虫卵、原虫的包囊、滋养体以及卵囊。
可分为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直接涂片染色法。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是指滴适量生理盐水在载玻片的中央,然后使用竹签取米粒大小粪便样本与其充分混合,而后继续用竹签将混合物涂成膜,制成涂片后再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重复此操作三次,分别进行观察,以提升检出率。
直接涂片染色法一般使用碘液进行染色,只需将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中的生理盐水换成碘液即可,同样需重复涂片观察三次。
第二,浮聚法。
当原虫的包囊或虫卵处于比自身比重更大的溶液中时就会出现上浮并集中于液体表面现象。
可分为饱和盐水浮聚法、硫酸锌离心浮聚法、蔗糖离心浮聚法以及氯化锌溶液浮聚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此法多应用于检查钩虫卵,这是因为饱和盐水的比重为1.17-1.19,而钩虫卵的比重为1.085-1.09。
1临床诊断:A病史、症状、体征 B物理诊断:X线、B超、CT、MRI2实验室检查:A病原学方法:粪便检查;血液检查;排泄物分泌物检查;其他器官组织检查B免疫学方法 C分子生物学方法(一)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法;浓集法;毛蚴孵化法;肛门拭子检查法;钩蚴培养法;虫卵计数法;定量透明法;带绦虫孕节检查法。
粪便检查是诊断寄生虫病常用的方法。
要取得准确的结果1)粪便必须新鲜,送检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4小时; 2)盛粪便的容器要干净,并防止污染与干燥;3)粪便不可混杂尿液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取材部位:尽可能取病变部位。
直接涂片法:用以检查蠕虫卵、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
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但检出率相对较低。
一般要求连续作3次涂片,可提高检出率。
⑴蠕虫卵检查:方法:一般在低倍镜下检查,如用高倍镜观察,需加盖片。
应注意虫卵与粪便中异物的鉴别。
虫卵都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卵壳表面光滑整齐,具固有色泽;卵内含卵细胞或幼虫。
⑵原虫检查:1)活滋养体检查:方法同查蠕虫卵。
注意事项。
2)包囊的碘液染色检查:方法同上,以一滴碘液代替生理盐水。
若同时需检查活滋养体,可在用生理盐水涂匀的粪滴附近滴一滴碘液,再盖上盖片。
涂片染色的一半查包囊;末染色的一半查活滋养体。
3)隐孢子虫卵囊染色检查:目前较佳的方法为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
对于新鲜粪便或经10%福尔马林固定保存的含卵囊粪便都可用此法染色。
染色过程是先用金胺-酚染色,再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复染。
厚涂片透明法(改良加藤法)取约5mg粪便,置于载玻片上,覆以浸透甘油-孔雀绿溶液的玻璃纸片,轻压,使粪便铺开(20×25mm)。
待粪膜稍干,即可镜检。
玻璃纸准备:将玻璃纸浸于甘油-孔雀绿溶液中,至少浸泡24小时,至玻璃纸呈现绿色。
使用此法需掌握粪膜的合适厚度和透明的时间。
如粪膜厚,透明时间短,虫卵难以发现;如透明时间过长,则虫卵变形,也不易辨认。
沉淀法:原虫包囊和蠕虫卵的比重大可沉集于水底,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粪便检查(版本一)粪便检查是兽医临床上了解消化系统病例变化的一种辅助方法。
除了本书在粪便检查中所论述的粪便的感观检查(第五章第五节)之外,还需进行粪便的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
一、粪便的化学检查(一)粪便酸碱度测定一般是用PH试纸测定粪便的PH。
粪便酸碱度与饲料成分及肠内容物的发酵或腐败过程有关。
草食动物的正常粪便,呈弱碱性反应,但马的粪球内部常为弱酸性。
当肠管内糖类发酵过程旺盛时,粪便的酸度增加,当蛋白质腐败分解过程旺盛时,粪便的碱度增加,见于胃肠炎等。
(二)粪便潜血检查粪便中混有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出来的少量血液叫做潜血。
整个消化系统不论那一部分出血,都可使粪便含有潜血。
所以粪便潜血检查对消化系统少量出血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粪便潜血检查的原理与胃液潜血检查相同。
青草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因此,草食动物的粪便应加热,以破坏酶的活性,防止干扰检查结果。
肉食动物应禁食肉类植物3天。
所用的玻片、试管应经洗液侵泡,以防器材上所粘附的血液而产生阳性使判断失误。
阳性结果,见于出血性胃肠炎、牛创伤性网胃炎、真胃溃疡、马肠系膜动脉栓塞、犬钩虫病以及其他能引起胃肠道出血的疾病。
二、粪便的显微镜检查由粪便的不同部分采取少许粪块,置于载玻片上,加少量生理盐水,用牙签混合并涂成薄层,以透过书报字迹为宜,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如果粪便稀薄如水样,应置于试管内让其自行沉淀或是低速离心片刻,然后用吸管吸取沉渣,涂片镜检。
粪球表面或是内部肉眼可见的异物,如血凝块、浓汁、脓块、肠粘膜及伪膜等,仔细地挑选出来,置于载玻片上,加适量生理盐水,涂成薄层,加盖玻片镜检。
在检查中,应特别注意观察下列成分。
(一)寄生虫及微生物的检查见家畜寄生虫学及微生物学的有关章节。
(二)饲料残渣饲喂混合性饲料时,可见少量的植物细胞、沉淀颗粒及脂肪滴等。
植物细胞及植物组织,见有厚而光泽的细胞膜及叶绿素。
粪便中的脂肪滴多成圆形,颜色淡黄,可被苏丹III染成红色。
粪便中出现过多的脂肪滴为消化障碍,脂肪吸收不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