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光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高校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和研究场所,它的室内环境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还要体现创新性和美感。
因此,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需要注重装饰的创新性,以营造一个舒适、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思维。
首先,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需要注重色彩的创新。
色彩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色彩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感受。
在高校图书馆的室内环境设计中,可以运用明亮、清新的色彩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力,比如适度的淡黄、浅绿和蓝色,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和愉悦;同时,在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图书馆中,设计师可以运用深沉、高贵的色彩,来体现尊严和庄重。
例如,在古籍阅览室中可以使用黄色和棕色来包容和烘托氛围,营造出古风的氛围。
其次,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需要注重造型的创新。
图书馆是一个以纸质书籍为主的学习场所,而书的载体就是书架。
因此,书架的造型设计的创新会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的整体感觉。
在设计书架时,设计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造型和结构设计,既能满足实用性,同时也能体现出创新性和美感。
例如,设计师可以把书架嵌入到墙壁中,让图书馆的空间更加开放,同时也让看书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文化。
再次,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需要注重材料的创新。
材料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其实用性和环保性,还应该考虑到材料的创新性和美感。
例如,设计师可以使用独特的纹理、材质,来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家具和装饰品。
比如,在阅读区域中加入一些自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等,可以增加空间的温馨感和自然感,同时也提升空间的艺术价值。
最后,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需要注重技术的创新。
利用新颖的科技元素,可以使图书馆的室内环境更加智能化、舒适化和便捷化。
例如,可以在图书馆馆内设置数字屏幕、全息投影和数字地图等高科技元素,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服务。
总之,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深入探索,不断地扩大创意,并将其融入到实际设计中去,才能打造出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学习空间。
某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和光环境设计分析某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和光环境设计分析摘要:本文对某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及光线的合理利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空间;合理分割;光线;利用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空间的合理分割对于室内设计来说,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空间的合理分布。
布不合理,会浪费很多资源,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布合理,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基本的任务。
一个设计师要勇于探索时代和技术赋予空间的新形象,不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意识。
我认为,室内整体空间中所必须具备的建筑构件,如柱子、墙面等,一定要结合功能的需要来加以装饰,共同构成室内环境的美观。
某院图书馆设计中,利采用办公桌椅、灯具、多媒体设备等一些具备实用功能的组件,利用它们相对地可以脱离界面布置于室内空间里的特征进行设计布置,使它们成为整个设计的一部分。
取得了实用和观赏的双重作用,都极为突出。
它们尽管有些时候并不是处于室内最中心的位置,比如灯具,但是由于实用的关系,一定在视觉中处于显著的位置,直接与人进行打交道,所以对图书馆整体环境的构架和文化气氛的烘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门是一个建筑物的最重要的位置,它对建筑物的重要性,相当于脸对于人的重要性。
某图书馆的主体建筑基本上是一个长方体形状,因此,作为这个建筑一部分的大门,要与它相协调。
出于这个考虑,设计者将它的入口设计成长方形。
这道门共分为四层,每一层都采用规格和尺寸一致的条状造型,其中一条嵌进建筑墙面,三条突出来。
突出的三条门柱在原本平面的建筑墙面中形成一个凸起,显得很引人注目。
这三个造型柱没有承重的功能,不具备实用性,但是使整体建筑不显得那么平板,有视觉上的审美怠义。
读者通过大门时,尤其是在有阳光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光线从每一个造型柱的空隙中照进来,好像是通过重重的大门遨游知识宝库,但是进入宝库的过程并不显得单调,反而十分美好。
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和阅读的主要场所,其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对提高学
生的学习氛围和阅读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图书馆的色彩搭配、空间布局、
家具摆设等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
高校图书馆的色彩搭配应该注重舒适、温馨和睦的氛围。
在色彩选择上可以采用柔和
的色调,如米色、淡蓝色、淡绿色等,这些颜色能给人带来一种舒适的感觉,有助于读者
放松心情,并更好地进行学习和阅读。
可以采用深色和浅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搭配,使得
整个图书馆的色彩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给人一种清爽明亮的感觉。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要考虑读者的舒适度和隐私性。
可以将整个图书馆分为不同的
功能区域,比如阅读区、自习区、小组讨论区等,每个区域都应具备相应的功能和特点。
阅读区应该静谧舒适,可以设置舒适的椅子和桌子,还可以在周围设置一些绿植或者花卉,增加空气湿度,使得阅读环境更加舒适。
自习区则可以设置一些单人学习室,给有需要的
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小组讨论区则需要一些可以灵活移动的桌椅,以满足不同
大小的小组讨论需求。
高校图书馆的装饰要具备创新性和个性化。
可以在墙壁上悬挂一些书画或者摄影作品,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还可以设置一些展板或者宣传栏,展示学校的文化和历史,增添一些学术氛围。
还可以在图书馆内设置一些阅读角,供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推
荐书籍,增加交流和互动。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光环境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光环境一、概述本次研究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大学图书馆,以及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等进行光照度测试,并进行光曲线分析、室内光环境分析,希望可以提出改进方法,解决同学所关心的照明问题,同时为以后的各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的低碳环保的角度考虑建筑设计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想法。
以下就以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7楼、8楼阅览室为例进行说明分析。
二.室内光环境数据分析以黑龙江科技学院为例:2.1、桌面照度分析:以下是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7层和8层的自习室的桌面照度分析。
2.2、测试条件:分天然采光,白昼辅助照明,夜晚人工照明,三种情况的水平照度。
并尽量达到全阴天要求, 选择光气候为阴, 多云。
数据有可分析性及参考性。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8层位置1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8层位置2注:[ ]:20000lx天然采光, 未开灯,时间:2011.9.7am: 9:05 天气:晴室外照度: 12600lx;( ):2000lx, 昼光辅助照明,开灯,时间:2011.10,27 pm: 15:27 天气:阴室外照度:8400lx;{ }:200lx, 夜间人工照明,开灯,时间:2011.9.7 pm: 19:30天气:晴室外照度:12600lx。
0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7层注:[ ]:200lx,天然采光,未开灯,时间:2011.9.9 am: 8:00 天气:晴室外照度:12600lx;( ):2000lx,昼光辅助照明,开灯,时间:2011.10.27 pm: 16:13 天气:阴室外照度:8400lx;{ }:2000lx,夜间人工照明,开灯,时间:2011.9.9 pm: 20:45 天气:晴室外照度:12600lx。
三.测量评析:自习室平均照度3. 1 天然采光计算点实测值与设计采光标准比较:实测平均照度:89.35( lx ),采光标准照度:150( lx)注: 室外临界照度取5000 lx, 哈尔滨可为4000- 4500 lx3. 2昼光辅助照明昼光辅助照明的照度水平通常应不低于300~ 500 lx 。
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采光和照明标准一、学校照明的要求学校照明的目的为学校教育的视觉工作提供良好的光照环境,满足学生和教师的视觉作业要求,保护视力,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学校以白天教学为主,也应考虑到晚间上课和自习活动等。
教室除自然采光外,还必须设置人工照明。
这些照明设备按分区进行开关控制,使之有效地弥补自然采光的不足。
在晴天时,由于直射阳光照进教室,为保护视力健康,应设置窗帘或百叶帘等。
学校照明除应满足视觉作业要求外,还要做到安全、可靠、方便维护与检修,并与环境协调一致。
二、普通教室的照明(1)照度标准学校用房的照度标准,可按表5-1选取。
但供成年人晚间上课的教室,高等学校的普通教室,其照度标准可提高一级。
教室黑板为垂直照度,其垂直平均照度不低于200LX,并且在教室平均照度之上,均匀度在0.7以上。
(2)光源教室照明推荐采用GUIHAI T5或T8直管型荧光灯,其光效高,光色好,亮度低,易满足照度均匀度的要求。
(3)灯具的选择宜采用有一定保护角、效率不低于75%的GUIHAI开启式配照型灯具,或采用GUIHAI蝠翼型,能减少光幕反射区及眩光区的光强分布,降低了眩光,特别是光幕反射的干扰;增大了有效区的光强分布,使灯具输出光通的有效利用率大大提高。
不宜采用带有高亮度或全镜面控光罩类的灯具。
普通教室面积不大,宜采用GUIHAI单管或双管荧光灯具,较容易做到照度均匀和节能。
(4)灯具的布置灯具的布置视教室的大小和课桌的排列方向来定,一般灯具的长轴方向与学生视线方向平行布置,它有如下优点:a) 照度均匀,光幕反射轻;b) 对保护角小的灯具,可减少直射眩光;c) 设置灯光与天然光的投射方向一致,作为辅助照明效果好,并能避免产生阴影;d) 灯具方位与学生视线方向相同,空间方向感好,并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黑板上;e) 亮度分布要均匀合理。
灯具挂高对照明效果有一定影响。
为了保证均匀度,应使距高比(L/H)大于所用灯具的最大允许距高比(A-A、B-B两个方向均应分别校验)。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6月第27卷第6期J Environ Health,June 2010,Vol.27,No.6【实践与分析】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环境学院(江苏苏州215011)作者简介:陈亢利(1963-),男,教授,从事环境物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文章编号:1001-5914(2010)06-0539-02某大学图书馆室内光环境调查陈亢利,周军,韩婵娟摘要:为了解某大学图书馆室内光环境质量,于2009年4—5月,对该大学3个校区图书馆的一般阅览室、自习室和电子阅览室进行光环境实地测量,并用问卷的方式对图书馆室内照明系统使用的满意程度及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
3个校区图书馆的3类区域的照明功率密度指标达到了相关标准。
但反映人工照明结果的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均远低于相关标准的要求。
影响该大学图书馆照明环境质量最主要的原因是灯具布置不合理和灯具损坏严重。
关键词:室内光环境;照度;照度均匀度;灯具布置;灯具损坏中图分类号:X820.2文献标识码:C笔者于2009年4—5月对某大学3个校区图书馆的室内照明环境进行现场监测,并对图书馆室内照明系统使用的满意程度及出现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1材料与方法1.1监测地点本调查选择在具有3个校区的苏州某大学进行,每个校区仅有一个图书馆。
调查3个图书馆所有的一般阅览室、自习室和电子阅览室的光环境。
本研究的实地调查均在晚间进行。
实地测量中首先确认灯具开启时间已超过40min ,并已要求工作人员打开所有未损坏的灯具,等待灯具照度稳定后,开始测定作业面的照度。
1.2监测方法以TES -1332A 型数字式照度计(泰仕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皮尺作为测量仪器,照度计测量范围为0.1~200000lx 。
实地测量包括研究现场的空间数据和光环境的相关数据,空间数据主要包括室内作业面的高度、灯具到作业面的距离、灯具的数量和空间布置等,光环境数据主要包括各作业面监测点的照度。
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高校图书馆一直是学生和教师学习、阅读和研究的重要场所,而图书馆的室内环境设计对于提升学习和阅读体验至关重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学生需求的变化,高校图书馆的室内环境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从装饰创新性的角度探讨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相关内容。
高校图书馆的室内环境设计应该注重学习和阅读氛围的营造。
传统的图书馆设计一般以安静、整洁、朴素为主,但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则更加注重在保持安静的前提下,增加一些温馨舒适的元素。
可以在阅览区域设置舒适的沙发和茶几,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也能找到放松的空间。
可以通过绿植、艺术品等装饰元素来增加图书馆的温馨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高校图书馆的室内环境设计也应该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和信息化的特点。
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兴起,图书馆不再仅仅是纸质书籍的储存和借阅场所,而是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服务中心。
室内环境设计需要结合现代科技,提供给学生和教师更加便捷、高效的阅读和搜索体验。
可以在图书馆设置数字化借阅设备和电子阅读区域,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料。
还可以利用大屏幕和投影设备展示学术讲座和数字资源,丰富学习和阅读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图书馆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进行交流和思考的场所。
图书馆的室内环境设计还应该兼顾文化艺术的表达和推广。
图书馆作为文化和知识传承的重要场所,应该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融入一些文化艺术元素,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在图书馆的装饰中可以悬挂一些学术和文化类的画作或摄影作品,举办一些文化艺术展览和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感受不同的文化形式。
也可以在图书馆的装饰中体现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特色,让学生对学校的文化和精神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高校图书馆的室内环境设计还应该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和环保理念的体现。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增强,图书馆的室内环境设计也需要跟上这一潮流。
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图书馆空间光环境设计分析摘要: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为人民大众提供阅读服务,在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提高图书馆光环境设计质量可以为民众创造和谐的阅读环境,所以图书馆设计应该高度重视采光的应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图书馆设计综合应用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的情况,研究了不同环境应用不同采光设计的策略,希望有利于创建高效阅读环境。
关键词:图书馆;天然光;人工照明;空间氛围现代图书馆为读者设计的空间主要包括阅览区、藏书区、电脑使用区等几个部分,为了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其室内设计中的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的合理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室内照明质量,防止光污染。
1阅览区采光阅览区需要综合应用天然光源与人工光源,因为天气因素对自然光源具有决定性影响,其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一味依靠自然光源不能创建合理的光环境。
而如果全部采取人工光源则需耗费大量能源,引起一定的环境污染,所以阅览区的光环境要综合应用人工光源与自然光源。
1.1自然光在阅览区的应用自然光有着较强的自然性,而且照射均匀、质量好,可以带给人真实的感觉。
阅览室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方向选择最好背北向南,避免周围出现高大建筑物。
为了有效利用自然光可以增加采光口,如天窗与侧窗设计。
天窗采光:在屋顶可以设计大面积的窗户,通常应用于楼层的顶层。
可以充分引入自然光、同时不影响书架设计,可以提高四周墙壁的利用率,开拓更为宽广的阅览空间。
但需防止出现透光过强的现象,如夏季太阳直射光强烈,室内环境温度则会过高,所以在设计天窗时需要考虑到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
侧窗采光: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采光方式,在设计书架与阅览桌时应该与窗面垂直,避免书架遮挡阳光进入。
阅览区应该有着较大的空间,要求设计较大的采光面积,才能创造明亮的阅读空间。
所以如果能够综合应用天窗与侧窗采光的做法则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1.2人工照明在阅览区的应用阅览区的照明设计有着严格要求:光源变化要少,光度要足,光线分布要均匀,最好与日光相近等。
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休闲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室内环境设计对于提升学习氛围、改善学习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往往显得单调乏味,缺乏新意和创新性。
本文将就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往往以简洁、明亮为主,大面积使用白色和浅色调的墙面和家具,缺乏个性和灵感。
这种设计理念虽然符合学习和阅读的需求,但长期以来也让图书馆显得过于单调和呆板。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可能会感到乏味,缺乏动力。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室内设计缺乏对于多功能空间的合理规划,往往无法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学习场景。
除了阅读和借阅书籍外,学生可能还需要进行小组讨论、学术交流、休息放松等活动,而传统的室内环境设计则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对于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与需求。
如何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室内环境设计,成为了当前高校图书馆装饰设计的重要课题。
二、创新点探讨1. 融合现代科技,打造数字化智能图书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主流。
图书馆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数字化智能图书馆,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环境。
可以引入智能借阅和还书系统,提供数字化图书资源,配备独立的电子阅读区域等,使图书馆更贴合学生的需求。
2. 突破传统的室内设计风格,注重个性和创意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室内设计往往以简洁明亮为主,缺乏个性和创意。
装饰创新性可以从室内设计风格上进行突破,引入更多的个性化装饰元素,如个性化家具、装饰画、植物等,打造出更加有韵味的室内环境。
同时也可以融入学生喜爱的互联网元素,引入网络流行文化,让图书馆也成为时尚的学习场所。
3. 多功能空间规划,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4. 注意文化氛围营造,提升学习体验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还需要注意文化氛围营造,提升学习体验。
可以在图书馆内展示学术文化和书籍相关的展览,举办学术讲座和文化活动,打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
图书馆空间设计中光环境的研究摘要:图书馆是一座学校历史文化底蕴得以体现的所在,是重要的文化场所,是学生追求知识的殿堂。
我国从古至今留有众多的藏经楼(今称图书馆),自然对图书馆的空间设置也就留下了很多的成功点例。
而在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中光环境的设置是尤为重要的,光环境的设置布局直接影响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和文化氛围。
而我们今天就来分析探讨一下光环境在空间布局中的作用。
关键词:空间设置;空间分割;光环境;合理利用引言:要想对图书馆中光环境进行研究,首先要对图书馆的空间分布、空间分割、空间资源有明确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方能更好的研究光的作用,即对光的布局、强度、颜色对图书馆的作用。
在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中我们要大胆的打破以往的的空间布局,改变以往的空间意识,结合空间中的各种资源的功能,营造出一种新的印象。
如在图书馆设计中利用一些墙面、办公桌椅、多媒体设备在灯光的映衬下使其进行多功能的组合。
既能脱离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布局,又能是空间设置联成一体,获得使用和观赏的的多重作用。
一、图书馆空间的设置1.1空间的分割空间的分割顾名思义就是将空间合理的划分成小空间,也就是将一个总的系统综合分解成个小系统。
我们对光环境和图书馆空间设置进行探讨研究时,必须对图书馆的空间进行准确的认识和分割布局。
我们现在大多的图书馆除了藏书区域外还应有单独的阅览空间,各类阅览楼层,休息区,公共区域等。
其余的空间分布不仅要符合图书的分类整理还要符合各类读者阅读习惯、休息思考。
除了这一些大的空间分布格局外,一些平常并不重视的灯光、映光装饰也可能对图书馆的整体环境和读书氛围产生重要影响。
如在公共读书领域进行隔断设计是再加以暖色设计,给读者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进行思考学习。
如在图书馆的读书区摆放一些植物、在茶室或咖啡区用相应的壁纸进行装饰,那么自然会渲染一种气氛,使读者对图书馆留有好的印象。
1.2空间设置的“风水意识”各类图书馆设计时多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古代的“风水意识”这种现象的含义即是外部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
基于非视觉效应的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天然采光设计研究作者:马毓来源:《河北科技图苑》2020年第03期摘要:随着对人体非视觉通道研究的深入,天然光与人体生理节律的密切关系被更多地证实,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中天然光环境设计亟需重新审视和思考。
文章对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天然采光设计进行展望:在考虑外部环境的天然光条件下,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应优先考虑设计东朝向的采光口,其次为南朝向;应充分利用采光中庭,多选用正方形的空间形状;分区式和夹层式空间布局更利于提高侧窗天然光线的射入量;多立面采光幕墙、天窗采光和室外阅览区域能让阅读环境天然光线丰富立体;考虑到读者的个人感光史可利用遮阳系统和采光辅助系统进行微调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非视觉效应;天然采光中图分类号:G258.9 文献标识码:ADOI:10.13897/ki.hbkjty.2020.00521 研究背景自2002年Berson[1]发现视网膜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人们开始关注人体对光的非视觉生物性反应,即非视觉效应(Non-visual Effect)。
这种反应对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和与之关联的生理节律系统有着直接影响,即生命体征波动、警觉度、紧张感、睡眠质量、情绪等。
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作为读者在图书馆内利用书刊资料学习研究的主要场所,其服务效果自然与空间的天然光环境密不可分。
当前,国内学者对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天然采光设计的研究绝大部分从天然采光的视觉效应出发,以实地调研、计算机模拟、读者主观评价的方法对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天然采光环境进行定量评价。
刘孟哲[2]对山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天然采光利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存在窗墙比例小、天然光照利用率低、靠窗阅读眩光严重等问题,提出对于开间进深较大的内部空间可采用中庭或天窗采光方式,为避免眩光使用窗帘及以天然光影配合合理的人工光源等采光优化办法;倪蔚超[3]依据采光系数(DF)、全天然采光百分比(DA)等衡量视觉功效的采光环境评价指标,以Desktop Radiance和Daysim为光环境模拟软件对图书馆典型阅览空间的天然光环境进行实地的典型时刻静态模拟和全年采光时段(8:00-18:00)动态模拟,分析得出高校阅览空间合适的朝向、不同侧窗采光方式下的空间尺度、窗地面积比及玻璃透射比;尚葛婧[4]以深圳市八所高校图书馆为样本,对读者和管理员针对阅览空间光环境的舒适性、使用偏好、照明灯具使用情况进行深度访谈,提出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天然采光设计应充分考虑用户使用情况,注重满足读者差异化需求的建议。
校园图书馆的灯光营造的温馨氛围“哇,这图书馆的灯光好温暖呀!”一进学校图书馆,同桌就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
我抬眼望去,可不是嘛。
那灯光昏黄却不黯淡,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轻柔地洒在一排排书架上,书架上的书仿佛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边。
我和同桌轻手轻脚地走进图书馆,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管理员李老师看到我们,微笑着冲我们点点头,小声说:“来啦,今天又有不少好看的新书哦。
”我兴奋地搓搓手,拉着同桌就往新书区跑。
我们在书架间穿梭,周围的同学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有的眉头紧锁,像是在思考书中那些深奥的问题;有的嘴角微微上扬,肯定是读到了有趣的情节。
我看到小刚正趴在桌子上,眼睛紧紧盯着书,那认真的模样就像一只盯着猎物的小豹子。
我拿起一本童话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同桌坐在我对面,我们俩都没说话,可心里都美滋滋的。
我翻开书,那纸张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字里行间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个神奇的故事。
突然,同桌小声对我说:“你知道吗?这灯光就像妈妈的手,摸着特别舒服。
”我愣了一下,然后用力地点点头。
“真的呢,每次在这灯光下看书,我就觉得特别安心,就像在家里一样。
”我轻声回应道。
这时候,邻桌的小美凑过来说:“我觉得这灯光像星星,好多好多小星光照着我们读书呢。
”我们几个听了都笑了起来,笑声很轻,在这图书馆里就像一阵微风轻轻吹过。
我看着周围的一切,心里满是欢喜。
在这灯光下,书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有生命的精灵。
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位老朋友,在这温暖的灯光下等着我去和它聊天。
我又想起有一次,我在图书馆里不小心把书弄掉了,正手忙脚乱地捡呢,旁边的同学二话不说就帮我一起捡。
当时那灯光就照在我们身上,感觉特别温馨,就好像我们是一家人。
这校园图书馆的灯光呀,它不仅仅是用来照明的。
它就像一个魔法棒,把我们这些爱书的孩子聚在一起,让我们在这个小小的角落里,享受着书带来的乐趣,感受着彼此之间纯真的友谊。
在这里,不管你是开心还是难过,只要坐在这灯光下,翻开一本书,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光环境研究
一、概述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环境的日益优化,图书馆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效果倍受大学生们得广泛关注。
对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光环境的研究不仅可以提出改进方法还能解决同学所关心的照明问题。
而光线太强、照度过大时,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加重使用者的眼疲劳,增加不适感觉,同样损害视力,影响学习效率。
因此,高校图书馆光环境优劣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本次研究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大学图书馆,以及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等进行光照度测试,并进行光曲线分析、室内光环境分析,希望可以提出改进方法,解决同学所关心的照明问题,同时为以后的各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的低碳环保的角度考虑建筑设计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想法。
以下就以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7楼、8楼阅览室为例进行说明分析。
二.室内光环境数据分析
以黑龙江科技学院为例:
2.1、桌面照度分析:以下是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7层和8层的自习室的桌面照度分析。
2.2、测试条件:分天然采光,白昼辅助照明,夜晚人工照明,三种情况的水平照度。
并尽量达到全阴天要求, 选择光气候为阴, 多
云。
数据有可分析性及参考性。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8层位置1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8层位置2
注:[ ]:20000lx天然采光, 未开灯,时间:2011.9.7am: 9:05 天气:晴室外照度: 12600lx;
( ):2000lx, 昼光辅助照明,开灯,时间:2011.10,27 pm: 15:27 天气:阴室外照度:8400lx;
{ }:200lx, 夜间人工照明,开灯,时间:2011.9.7 pm: 19:30天气:晴室外照度:12600lx。
0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7层
注:[ ]:200lx,天然采光,未开灯,时间:2011.9.9 am: 8:00 天气:晴室外照度:12600lx;
( ):2000lx,昼光辅助照明,开灯,时间:2011.10.27 pm: 16:13 天气:阴室外照度:8400lx;
{ }:2000lx,夜间人工照明,开灯,时间:2011.9.9 pm: 20:45 天气:晴室外照度:12600lx。
三.测量评析:
自习室平均照度
3. 1 天然采光
计算点实测值与设计采光标准比较:实测平均照度:89.35( lx ),采光标准照度:150( lx)
注: 室外临界照度取5000 lx, 哈尔滨可为4000- 4500 lx
3. 2昼光辅助照明
昼光辅助照明的照度水平通常应不低于300~ 500 lx 。
据此以低标准为参考, 所测结果统计:大于300 lx 的点小于300 lx 的点达标与未达标比例
大于300lx: 自修室32(个) 小于300lx:自修室55(个)
3. 3 夜间人工照明
照明方式为一般照明, 主要应满足:
( 1) 照度水平( 2) 分布质量
照度水平参考照明设计照度标准, 可为低标准, 中等标准, 较高标准。
分布质量考虑照明均匀度, 即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
情况对照如下:
实测平均照度:58.86( lx )
实测照度最小值:1( lx )
实测照明均匀度:0.01
照明设计照度标准:200-300-500( lx)
要求照明均匀度:>0.7
对上述检测数据的分析表明,未达到最低标准。
明显原因是日光灯安装密度不够大,灯的距离过大,且坏损的灯管比较多。
3. 4对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以及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图
书馆自修室数据分析表明,天然采光都达到了标准,昼光辅助照明能达到最低标准,但夜间人工照明的平均照度基本都达不到最低标准。
由此可发现在图书馆建筑中良好的朝向是获取自然光线的一个重要前提。
四:结论
学习场所的光环境未达到应有的标准,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的“功能第一”为重,却忽视了人的因素, 忽视对光照度的需求。
管理问题: 使用管理未能保证光环境的正常稳定。
随意拆卸日光灯管, 改变安装。
灯具破损严重。
采光罩积尘污染严重。
对于当今图书馆数字化理念指导下的大跨度建筑空间来说仅靠侧窗采光是不够,需要灯光的辅助照明。
因此强光下的位置常常无人坐或是需要挂上窗帘中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受强光照射的时间段中阅览室内全部采用人工照明是一种浪费能源的做法因而在照明设计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控。
五.建议
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阅览桌的位置、高度,灯的布置以及阅览室的空间大小,按照使用者阅读时所能获得的最佳照度设计高校图书馆,从而为使用者构建一个科学的、适宜的照明环境。
定期检查是否有破损的灯管并即使更换及清洗灯罩。
读者在阅读中容易产生眼疲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桌面颜色过深所致。
对于选用桌面颜色较浅的阅览室日来说则获得了更理想的
效果。
因此在阅览桌面的选择上宜选用反射系数大约为30%的暖灰色作为背景色,可采用颜色不要过深的亚光漆桌。
尽量采用混光照明,即日光灯或节能灯与白炽灯或卤钨灯混合使用,做到光色合理搭配,这样能够降低光源的频闪效应,有助于保护视力。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