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现代顺风耳——电话》(人教)-1
- 格式:docx
- 大小:8.81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1.1《现代顺风耳──电话》同步练习(含答案)1. 发明电话机的科学家是()A. 爱迪生 B . 伏特 C. 赫兹 D. 贝尔2. 关于电话机的听筒和话筒的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话筒将声信号变成光信号B. 话筒将电信号变成磁信号C. 听筒将声信号变成电信号D. 话筒将电信号变成声信号3. 下列关于打电话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打电话时,有时出现“占线”现象说明对方的话机一定在使用B. 甲电话与乙电话在相邻的两间办公室内,甲呼乙时不通过交换机C. 利用电磁继电器接线的交换机就是程控交换机D. 只有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的交换机才有“来电显示”服务业务4. 关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模拟信号容易丢失一些信息,造成图像和声音的失真B. 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C. 数字信号一般只包括两种不同的状态D. 现代电话信息的传输和处理过程已经全部使用数字信号5. 现在的电话交换机之间传递的信号是_______,电报是利用______来传递信息的。
(填“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达标训练6. 现代社会,电话已成为人们使用最广泛的通信工具,最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听筒和电源组成,它们应______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其中______的主要元件是电磁铁。
7. 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A. 热效应B. 化学效应C. 磁效应D. 三种效应都有8. 电话机话筒里的炭精片和碳颗粒,相当于一个 ( )A. 开关B. 变阻器C. 电磁继电器D. 电磁铁9. 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描述: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与说话情形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强弱按声音的振动而变化的电流.合理的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④③⑤C. ①②③⑤④D. ②①③⑤④10. 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正确的说法是:()A. 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B. 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联C. 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D. 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11. 如图所示,其中是利用数字通信进行传输信号的是()A. B.A B C D13. 现代通信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而不用模拟信号,究其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模拟信号传输不方便 ②模拟信号容易丢失信息 ③模拟信号容易失真 ④模拟信号保密性差A. ①③④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4. 如图所示,家住上海的小红正在聆听表哥小军给她描述国庆60周年阅兵式盛况.其中,小军使用的是电话机的_____筒,小红使用的是电话机的______筒.(填“话”或“听”)15. 如图是碳粒话筒的结构图,话筒可以把_____转化为变化的电流.当加在话筒两端的电压为3V 时,电路中的电流在0.04~0.06A 的范围内变化,则碳粒的电阻变化范围为______.16. 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现代电话已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下10.1现代顺风耳——电话同步提高题课后拓展:演练基本题型1.(易错题)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A.热效应B.化学效应C.磁效应D.三种效应都有2.(创新题)电话机话筒里的碳精片和碳颗粒,相当于一个()A.开关B.变阻器C.电磁继电器D.电磁铁3.(易错题)在打电话时,能量在电话中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话筒内,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在听筒内,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两人通话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两人通话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回机械能4.(多选题)陈小刚同学“五一”放假期间,给远在北京大学读书的表哥打电话,当他正确地拨完电话号码后,发现听筒中传来短促的“嘟、嘟”声,他就放下了电话,过了一会儿,他又拿起电话重拨,在听筒中传来的还是短促的“嘟、嘟”声,对于这种现象,他有以下几种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A.表哥一方的电话机一定正在通话中B.“五一”期间一定是交换机的电话线不够用C.表哥一方的电话机可能正在通话中D.“五一”期间可能是交换机的电话线不够用5.(2007年陕西省模拟)提起电话,大家不会陌生.电话的话筒可以把声音变化转换为变化的电流.图10—1—2所示是碳精话筒的结构.当加在话筒两端的电压为3 V时,电路中的电流在0.06 A~0.05 A范围内变化,则碳粒的电阻变化范围__________。
6.(开放题)人类互相传递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请你举出两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比较好的是第_______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7.(探究题)为了探究电话的碳粒话筒将声音转化成信号电流的原理,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电源、小灯泡、两根碳棒连成图10—1—3的电路,把一根碳棒水平地架在另一根上成十字形,这时灯泡发光,表明电路接通.②将手将上边的碳棒往下按,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将碳棒按的越紧灯泡越亮.则:(1)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2)该实验与实际碳粒话筒的工作原理有哪些异同?8.(探究题)(1)图10—1—4中_______图表示电话话筒的原理图,_________图表示电话听筒的原理图.(2)为了探究电话话筒的原理,做如下实验:①将电源、碳粒话筒、电流表串联起来.用手摇动碳粒话筒,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变化,这说明碳粒话筒受到振动后,电阻值_________.②用嘴对着话筒前边吹气或大声喊话,可以观察到电流计示数发生变化.声音越大时电路中的电流_________(填“越强”或“越弱”),说明电流随着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以上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解析:我们首先要搞清听筒的工作原理,听筒里有一个永磁体,它的两个磁极上套着螺线管,在磁极前面有一个薄铁片.由于永磁体的吸引,薄铁片稳定地弯向磁极.通话时,听筒和对方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里,当从话筒传来大小按声音而变化的电流时,磁体对铁片的吸引力也发生强弱变化,使铁片振动起来,发出和对方说话相同的声音.2.B解析:从构造来看,话筒里有一个金属盒,里面装满了碳颗粒,上面盖一个碳精片,碳粒之间的接触不紧密,它们的整体电阻随碳精片的形变程度而改变,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薄片振动,薄片忽松忽紧地挤压碳粒,使电阻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因此电路中有了随声音变化的电流,所以话筒中的碳精片和碳颗粒相当于一个变阻器.3.BD解析:在话筒内,声波转化成电流信号,声波实际上是介质的振动,所以在话筒内应当是将振动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在听筒内,与话筒相反,将信号电流转化成声波,当信号电流流过电磁铁时,引起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从而使膜片发生振动,产生声音.所以在听筒内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两个人通话时,信息要经过从声音到电流又还原到声音的过程,所以能量也是从机械能转化到电能最后又转化回机械能.点拨: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声音)振动→电流的变化→振动(声音).要把握好听筒和话筒中信号电流与声音振动的转化过程,这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4.CD5.50Ω~60Ω解析: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得:R=U/I,当电流I1=0.06 A时,电阻最小,即R最小=3 V/0.06 A=50Ω;同理可求得最大电阻R最大=3 V/0.05 A=60Ω.6.①寄信②打电话②快速、直接、方便(等等)7.(1)两根碳棒压的越紧,灯泡越亮,表明接触电阻越小,电流越大,所以此实验说明改变碳棒接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2)该实验是将压力转化成变化的电流,碳粒话筒是将声音转化成变化的电流.二者都是利用碳与碳之间的松紧程度的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从而将外界的变化转化成变化的电流.8.(1)乙甲解析:碳粒话筒又叫送话器,主要部件包括:前电极,连在前电极上的振动膜,后电极,前、后电极之间的碳粒.听筒又叫受话器或耳机,主要包括:振动膜片,永久磁铁,绕在永久磁铁上的线圈.(2)①发生变化②越强声音话筒通过声音引起内部碳粒电阻的变化,从而将声音转变成信号电流。
现代顺风耳—电话1.关于电话机话筒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直接送到收听方的听筒B.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信号C.话筒的作用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转化成声音D.话筒的作用是把电流信号转化成声音信号2.在电话听筒里发生的能量转化主要是()A.电能转化成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成电能C.内能转化成电能D.电能转化成内能3.电话传递声音的物理过程是()A.振动→电流→振动B.声音→电流→声音C.振动→电流→声音D.声音→电流→振动4.话筒把声音变成_________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__________传到远方,在另一端,听筒把_____________变成声音。
5.老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声音的振动使话筒中的_______振动,膜片使碳粒___________,碳粒的电阻___________,电路中的____________忽强忽弱,从而将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6.上海的张先生给北京的朋友打电话,信号的传递过程是:从张先生的电话上通过电话线传到___________的交换机上,再从_________的交换机上传到_______________的交换机上,最后到达________的电话机上。
7.程控电话除能按用户所拨的号码自动话机外,还有许多功能,如_______显示、____拨号、_______回叫、呼叫_________、________通话。
8.下列部件中装在话筒里的有__________,装在听筒里的有_________。
A.永磁体B.螺线管C.碳粒D.用炭精片制成的振动膜E.用薄铁片制成的振动膜参考答案1.B2.A3.C4.变化;信息;变化的电流5.膜片;忽松忽紧;忽大忽小;电流6.上海;上海;北京;朋友7.来电;缩位;遇忙;转接;三方8.CD ABE初三物理学习方法指导物理被很多同学认为是最难学的,好多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听听懂了,看看明白了,做做不会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同步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电话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A.莫尔斯B.法拉第C.贝尔D.奥斯特2.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固定电话的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电话能将声音沿着导线传至对方B.电话是通过导线将携带信息的电流传到对方的C.话筒中变化的电流使膜片在磁场中振动,发出声音D.听筒中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3.使用电话交换机能A.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B.把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C.直接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接通D.提高线路的利用率4.北京的小明给海南岛的叔叔打电话,可电话“占线”,则下面说法中不可能的是A.叔叔正在给小明家拨电话B.叔叔的同事正在通过电话和他研究工作C.有其他人正在给小明打电话D.北京和海南岛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5.电话机话筒里的碳精片和碳粒,相当于一个A.开关B.变阻器C.电磁继电器D.电磁铁6.关于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计算机能加工处理的是数字信号B.电话的模拟信号是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产生的C.用不同数字的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D.模拟信号容易失真甚至丢失二、多选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长途电话时,两台交换机之间若有许多用户要通话,它们之间的电话线不够用了,这时便会出现“占线”现象B.数字通信在长距离传播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容易使信息失真,严重时使通信中断C.数字信号可以很方便地用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D.电话的模拟电流信号“模仿”着声音的“一举一动”,所以不会失真三、填空题8.电话机听筒的工作原理:当电路中的电流____时,听筒中的电磁铁对薄铁膜片的吸引力也发生____,使薄铁膜片____起来,发出相应的声音。
9.佛山市的电视信号已全部实现了“数字信号”。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一、单项选择题1.〔2021·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以下信息不属于人类特有的信息的是〔〕A.语言B.味道C.符号D.图像【答案】B【详解】语言、符号、图像是人类特有的信息,而其他生物也通过味道来传递信息,因此,味道不属于人类的特有信息,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应选B。
2.〔2021·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机的听筒是根据以下哪种原理制成的〔〕A.电磁感应原理B.电流的磁效应C.电流的热效应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答案】B【详解】当随音频变化的电流通过听筒的螺线管时,螺线管的磁性发生变化,通电螺线管和永磁体之间的磁力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带动铁片振动发出声音,即机的听筒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原理制成的。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应选B。
3.〔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以下不属于数字信号的特点是A.形式简单B.是由不同符号组合而成C.可以编码加密D.信号传递时容易失真【答案】D【详解】根据数字信号的定义和特点来判断,ABC都正确.应选D.4.〔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我国是全世界用户最多的国家。
关于,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B.听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C.作振动用的电动机利用了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D.周围没有磁场不会对别的磁体造成影响【答案】C【详解】A.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B.听筒即喇叭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C.作振动用的电动机利用了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故C正确;D.中的电动机及喇叭中都有磁体,所以周围有磁场,会对别的磁体造成影响,故D错误。
应选C。
5.〔2021·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2021年6月9日,持续绕月9个多月的“嫦娥二号〞卫星加速离开月球,并继续进行深空探测,如下图,A、B为卫星的两个喷气发动机。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不发声的物体肯定不动C.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2.电话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变成_____________变化的____________。
听筒的作用是把___________变化的___________通过电磁铁转化成薄铁片的_____________。
答案:强弱电流强弱电流振动3.电话分____________信号和___________信号两种。
___________信号在传递中容易失真,___________信号的抗干扰能力特别强,而且可以用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还可以进行加密,故成为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
解析:电话分模拟和数字两种。
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通常的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答案:模拟数字模拟数字4.图10-1-1甲图中是两个小朋友用“土电话”通信,乙图中是一位同学在用现代电话机与人交谈,这两种电话的传声原理相同吗?为什么?图10-1-1解析:这两种电话机的传话原理不一样,“土电话”机中的声波在绷紧的绳子中传播,到达“听筒”时引起空气的振动再传入人耳,因此传播的距离有限。
现代电话应用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的原理传声,通话的距离可不受限制。
答案:这两种电话的传声原理不同。
“土电话”是通过绷紧的绳子传声,而现代电话是利用变化的电流传声。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听筒将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B.话筒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C.听筒内部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D.话筒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工作的解析:电话的话筒中有一个装有碳粒的小盒子,当你对着话筒讲话时,振动的膜片使碳粒电阻发生变化,经过碳粒的电流也发生变化,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现代顺风耳——电话1.最简单的电话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它们是_______联在电路里。
2.电话机中听筒的作用是A.碳粒电阻随声音强弱变化,使电流随声音强弱变化B.将声音转变为电阻C.使线圈的磁性随电流而变化,使薄铁片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D.使电流直接转变为声音3.电话机中话筒和听筒分别相当于A.电源B.开关C.电磁铁D.可变电阻4.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A.热效应B.磁效应C.化学效应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话筒和听筒是电话的两个组成部分,人对着话筒说话,话筒将声音的大小转化成的电流,电流流经听筒,听筒又把它转化成_______使人听到声音。
6.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几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磁体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和对方说话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②①④③⑤D.①②③⑤④7.一个地区有10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10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通话,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若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需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8.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_______、_______的变化情况跟_______的_______、_______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音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_______。
9.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_______。
10.模拟信号在长距离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_______、_______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参考答案:1.话筒;电池组;听筒;串2.C3.CD提示:话筒工作原理:当对着话筒讲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电阻随之发生改变,在电路里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即话筒相当于可变电阻。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几句话,正确的排序是 ()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炭粒;②人对话筒说话时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电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和对方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②①④③⑤D.①②③⑤④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听筒将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B.话筒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C.听筒内部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D.话筒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工作的3.湖南省新晃县的电视系统全面关闭模拟信号,将县城2万用户转化为数字用户,使新晃县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电视数字化的县城。
下面的表示中,是模拟信号的是()A.~~B.100 101C.…——D.0761;13264.暑假期间,小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到了北京,他准备在街上的电话亭向济南的家里打个电话告诉家人他已平安到达北京,可电话在“占线”,请你帮助小明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情况是()A.有人正在给小明所用的电话打电话B.小明的家人正在用电话C.北京和济南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多选)关于电话交换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提高线路的利用率B.不能提高线路的利用率C.降低线路的利用率D.它是节约材料的好办法6.电话的话筒可以把声音的变化转化为电流的变化。
炭精话筒的结构如图虚线框内所示,炭精盘和振动膜之间充满了接触不紧密的炭粒。
声音使振动膜振动,改变炭粒接触的紧密程度,使炭粒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如果炭粒的电阻能在45~55 Ω的范围内变化(电路中其余电阻忽略不计),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3 V时,则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为()A.0~0.067 AB.0~0.055 AC.0.055~0.067 AD.0.55~0.67 A7.我们不仅可以用点和线,还可以用长短不同的,长短不同的,甚至可以用电压(或电流)的有无,磁体的或“0”“1”两个不同的数字,来组成各种信号,用来传递丰富多彩的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一选择题1.发明电话机的科学家是()A.爱迪生B.伏特C.赫兹D.贝尔2.电话机话筒里的碳精薄片和炭粒,相当于一个()A.开关B.变阻器C.电磁继电器D.电磁铁3.关于电话机的听筒和话筒的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话筒将声信号变成光信号B.话筒将电信号变成磁信号C.听筒将声信号变成电信号D.听筒将电信号变成声信号4.以下关于电话交换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电脑按照输入的程序“见机行事”的B.一台程控交换机只能同时转接两部长途电话C.打电话“占线”说明对方的话机一定在通话中D.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由用户手机设定的,不需要程控交换机去完成5.关于数字信号的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点和画进行不同组合作为数字信号B.可以利用声音的长短进行不同组合作为数字信号C.可以利用电流的有无进行不同组合作为数字信号D利用磁体的南北极无法组合得到数字信号6.有关电话机的原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流信号→声音信号→电流信号B.声音信号→光信号→声音信号C.声音信号→电流信号→声音信号D.光信号→声音信号→光信号7.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固定电话的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电话能将声音沿着导线传至对方B.电话是通过导线将携带信息的电流传到对方的C.话筒中变化的电流使膜片在磁场中振动,发出声音D.听筒中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8.关于电话的工作原理,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膜片时紧时松地压迫炭粒②人对话筒说话时,声音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电磁铁对膜片的吸引忽大忽小,使膜片振动,振动的情形和对方说话相同,发出声音⑤在电路中产生强弱随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②①④③⑤D.①②③⑤④9.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正确的说法是()A.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B.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联C.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D.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10.电话机的听筒里发生的能量转化是()A.电能转化为动能B.动能转化为电能C.内能转化为电能D.电能转化为内能11.住在上海的小丽家里刚刚装上电话,她想给南宁的姑妈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可电话在“占线”,请你帮她分析一下,下列哪种情况能造成这种现象() A.有人恰好正在往小丽家打电话B.小丽的姑妈正在用电话C.上海和南宁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二非选择题1.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是由_______和____组成。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课标引领1.电话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特征。
基础运用1.最简单的电话由和组成.话筒把声音变成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传到远方.在另一端,听筒把变成声音.2.早期,如果有5部电话,每两部间就要有一对电话线,共要对电话线才能保证5部电话间可以相互通话,如果电话较多,则需要大量的电话线.这样做不仅极为不方便,而且线路成本很高.因此人们发明了,通过它的作用,5 部电话通话只需对电话线就行.3.春节期间,深圳的小红用电话给住在北京的爷爷拜年(双方都使用家里的固定电话).小红的声音信号的传递过程是:从小红家中的电话通过电话线传到的交换机上,再从这个交换机传到的交换机上,最后再通过的交换机传到爷爷家的电话上.4.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叫做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叫做信号.5.电话分为和数字两种.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采用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只是在交换机和用户之间一两千米的距离上,还在使用模拟信号.6.现在所讲的数字电视机,其实在电视信号的传递过程中用的是,只是在电视机内部应用了部分的.只有电视台用传输的电视才是真正的数字电视.7.1876年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A.爱迪生 B.伏特 C.赫兹 D.贝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电话是因为固体比气体传声快B.电话的话筒和听筒是串联的C.电话的话筒和听筒是并联的D.在电话中不能区分不同人的声音9.小丽家住荆州市,他想给远在郑州的姑妈打电话,可电脑提示电话“占线”,请你帮忙分析一下,下列哪种情况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A.有人在给小丽家打电话B.荆州和郑州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C.小丽的姑妈正在用电话D.以上均有可能10.通信系统一般由通信网络和通信终端组成.下列关于通信系统的网络和终端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电话机是通信系统的网络部分 B.电话交换机是通信系统的终端部分C.电话线是通信系统的终端部分 D.电话交换机是通信系统的网络部分11.在学校运动会上,小强负责统计本班运动员的总积分,每项比赛的第一名得5分,第二名得3分,第三名得1分。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一课一练一、单选题1.下列是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运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是()A.电饭煲B.动圈式话筒C.电磁炉D.扬声器2.电话机中听筒的作用是()A.碳粒电阻随声音强弱变化,使电流随声音强弱变化B.将声音转变为电阻C.使线圈的磁性随电流而变化,使薄铁片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D.使电流直接转变为声音3.学了本章知识后,同学之间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展开了讨论,以下四个结论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由于模拟信号是以电流传递的信号,因此在长距离传输中性能好,而且稳定性强B.数字信号还可以用不同的编码进行加密C.在现代的电话通讯中,无论是远距离或短距离通讯,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因为数字通讯较为稳定D.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4.图中是动圈式话筒的构造示意图,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音使膜片振动,与膜片相连的线圈字磁场中运动,产生随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下列设备与动圈式话筒原理相同的是()A.电灯B.电饭锅C.电动机D.发电机5.关于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数字通信可用“·”和“-”或“0”“1”组合代表各种信息B.数字通信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方式C.模拟信号经多次加工和放大,信号不易丢失D.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6.下列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A.电磁铁B.话筒C.磁悬浮列车D.电话听筒7.关于信息的传递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手机既能接收电磁波,也能发射电磁波B.卫星通信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人类认识到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性的.所以必须节约能源D.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有限,因此,未来的理想能源是太阳能、水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8.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铁是利用图甲的实验原理工作的B.电动机与图乙的工作原理相同C.如图丙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D.如图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9.下列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A.B.C.D.10.假设没有电话交换机,要使四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话机能互相通话,需要电话线数为()A.4对B.5对C.6对D.8对11.电话的话筒可以把声音的变化转化为电流的变化.炭精话筒的结构如图所示,炭精盘和振动膜之间充满了接触不紧密的炭粒.声音使振动膜振动,改变炭粒接触的紧密程度,使炭粒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如果炭粒的电阻能在45~55Ω的范围内变化(电路中其余电阻忽略不计),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3V时,则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为()A.0~0.067A B.0~0.055AC.0.055~0.067A D.0.55~0.67A12.摘录小明同学“学习笔记”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电话在导线中传递信息靠电磁波B.流体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C.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二、填空题13.电话可以分为_______信号和_______信号两种,其中_______信号在传递过程中容易丢失信息,造成图像和声音的失真,_______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14.话筒的作用是: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话筒里振动膜做相应振动,使金属盒里的_______发生忽松忽紧地挤压变化,它的________也就随之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这时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________.15.电话通信与网络通信(电子邮件)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图所示,两图表示出两种通信的工作原理,比较两者可以发现:(1)电话通信中电话机相当于网络通信中的________ ;(2)电话通信中电话交换机相当于网络通信中的________;(3)电话通信中通信线路相当于网络通信中的________ .16.如图所示是两个小朋友用“土电话”通话的情形。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一课一练一、单选题1.电话机的听筒是根据下列哪种原理制成的()A.电磁感应原理B.电流的磁效应C.电流的热效应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B.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D.普通电话的听筒内绕有线圈,它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工作的3.下列是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运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是()A.电饭煲B.动圈式话筒C.电磁炉D.扬声器4.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固定电话的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电话能将声音沿着导线传至对方B.电话是通过导线将携带信息的电流传到对方的C.话筒中变化的电流使膜片在磁场中振动,发出声音D.听筒中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5.下列关于模拟信号和模拟通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话的模拟信号是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产生的B.电话的模拟信号是在话筒将变化的电流转换成声音时产生的C.使用数字信号通信的过程中肯定没有模拟信号D.模拟信号与声音的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所以现代通信多采用模拟信号6.以下关于电话交换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电脑按照输入的程序“见机行事”的B.一台程控交换机只能同时转接两部长途电话C.打电话“占线”说明对方的话机一定在通话中D.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由用户手机设定的,不需要程控交换机去完成7.在1876年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A.爱迪生B.贝尔C.奥斯特D.法拉第8.在现代信息传递中,电磁波扮演了重要角色.下列信息传递方式利用了电磁波的是()①有线电话,①移动电话,①无线电广播电视,①卫星通信,①网络通信,①光纤通信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9.小林从广州给深圳的表哥打电话,听筒中传来忙音的信号,电话“占线”了,这是因为()A.表哥家的电话没放好B.表哥正在跟别人通话C.广州与深圳之间有太多用户在通话中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0.1876年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A.莫尔斯B.爱迪生C.奥斯特D.贝尔11.下列关于听筒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听筒振动膜的振动情况与话筒振动膜的振动情况基本相同B.听筒里螺线管的电流变化引起磁铁对振动膜的吸引力大小变化C.听筒里螺线管的电流变化跟话筒电路中的电流变化不同D.听筒里有一个永久磁铁12.电话机中听筒的作用是()A.碳粒电阻随声音强弱变化,使电流随声音强弱变化B.将声音转变为电阻C.使线圈的磁性随电流而变化,使薄铁片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D.使电流直接转变为声音二、填空题13.扬声器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通过扬声器的________大小将会影响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大小.14.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都有________,俗称喇叭.15.现代社会,电话已成为人们使用最广泛的通信工具,最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听筒和电源组成,它们应______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其中______的主要元件是电磁铁.16.小丽和小华正在通话,此时小丽在对着话筒说话,小华在听.请回答以下问题:(1)对于小丽来说,电话机正在工作的是________,它将_______转化为变化的________,所以_______的实质是_________.(2)对于小华来说,电话机正在工作的是________,它将_______转化为变化的________,所以_______的实质是_________.参考答案:1.B电话的听筒是应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而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测试题
1.________和________是电话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甲的________和乙的话筒________在一个电路中.
2.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11-49,在括号内填上字母所代表的电话部件名称:
图11-49
A()、B()、C()、D()、E()
4.下列部件装在话筒里的有________,装在听筒里的有________.
A.永磁体B.用碳精片制成的振动膜C.螺线管D.用薄铁片制成的振动膜E.碳粒
5.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A.热效应B.化学效应
C.磁效应D.三种效应都有
6.话筒内与滑动变阻器有类似作用的是
A.膜片B.金属盒
C.碳粒D.碳粒整体
7.甲的话筒和乙的听筒要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为什么?
8.听筒内的铁芯是软铁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听筒话筒听筒串联
2.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
3.膜片碳粒薄铁片螺线管永磁铁
4.BE ACD 5.C 6.D
7.当从话筒传来随说话声音的振动而强弱变化的电流时,磁体对铁片的吸引力也会发生强弱变化,使铁片振动起来,发出和对方说话相同的声音,如若不是串联在一个电路中就不能保证说话声和听到的声音相一致.
8.听筒内铁芯是永磁铁而不是软铁.当对方话筒传来的电流过强或过弱时,软铁构成的电磁铁就会突然变化,而永磁铁则在强电流时,磁性影响不太大,弱电流时它能进行补偿.。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1.如图所示,电磁技术广泛应用于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圈式话筒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B.手机无线充电效率不可能达到100%C.转动风扇,灯泡亮起来,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D.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且电流越大,偏角越大2.下图是一种可以代替话筒使用的动圈式扬声器的示意图。
人对着扬声器的锥形纸盆说话,声音使纸盆振动,与纸盆相连的线圈也会随着振动(线圈放置在一个永久磁体的磁场中),这时线圈中就会产生随声音变化的电流。
下列选项的实验示意图中,与动圈式扬声器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 BC D3.小明在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微型电扇结构之后,设想利用微型电扇和电流表制成简易风速计:当风吹动风扇叶片时,电流表指针偏转,且风速越大,电流表示数也越大。
下列选项的装置中与这个简易风速计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电动机B.动圈式话筒C.电磁继电器D.扬声器【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对着话筒说话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振动,与膜片相连的线圈也跟着一起振动,线圈在磁场中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其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A正确;手机无线充电存在能量的损失,效率不可能达到100%,B正确;转动风扇,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灯泡发光,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C正确;电流表指针偏转,是因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流越大,偏角越大,D不正确。
2.【答案】C【解析】动圈式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A图是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不符合题意;B图是奥斯特实验,即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不符合题意;C图是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符合题意;D图中,闭合开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导体会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图,不符合题意。
3.【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当风扇叶片转动时,会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因此风速计的原理是利用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
《现代顺风耳一一电话》同步练习
1•暑假,小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到北京,他准备在街上的电话亭向济南的家里打个电话告诉家人他已平安到达北京,可电话在占线”请你帮助小明分析一下,下列哪种情况能
造成这种现象()
A. 有人正在给小明所在的电话亭打电话
B. 小明的家人正在用电话
C. 北京和济南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 下面是模拟信号的是()
A. ——
B. 101001
C. -.-.-.
D. 0761;1326
3. 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正确的说法是()
A. 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
B. 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联
C. 甲的话筒和听筒、乙的话筒和听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
D. 甲的话筒和乙的听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话筒和甲的听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4. 关于数字和模拟信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模拟信号容易丢失一些信息,造成图像和声音的失真
B. 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C. 数字信号一般只包括两种不同的状态
D. 现代电话信息的传输和处理过程已经全部使用数字信号
5. 电话听筒的作用是( )
A. 将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B. 通过碳粒电阻的变化,使电流发生相应的变化
C. 线圈的磁性强弱随变化的电流而变化,
使铁片振动而发出声音
D. 使电流直接转换为声音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听筒将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B. 话筒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
C. 听筒内部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
D. 话筒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工作的
7. 电话交换机是用来自动连接通话双方电话线路的装置,它可以提高线路的
8. 现代人使用电话已十分普遍,最简单的电话由 __________
和 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A
3. D
4. D
5. C
6. C
组成。
7. 利用率
8. 话筒;听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