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价格的例子
- 格式:ppt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14
案例分析:需求、供给及均衡价格案例(1)减少香烟需求量的两种方法公共政策制定者常常想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
政策可以努力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两种。
减少吸烟的一种方法是使香烟或其他烟草产品的需求曲线移动。
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都是旨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减少香烟需求量的政策。
如果成功了,这些政策就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此外,政策制定者可以试着提高香烟的价格。
例如,如果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高价格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较高的价格鼓励吸烟者减少他们吸烟的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量的减少就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到价格更高而数量更少的点上。
吸烟量对价格变动会有多大的反应呢?经济学家试图通过研究香烟税变动时出现的情况来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发现,香烟价格上升10%会引起需求量减少4%。
还发现青少年对香烟价格特别敏感:香烟价格上升10%使青少年的吸烟量减少12%。
——转引自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案例(2)1988年旱灾对供给的冲击1988年,美国中西部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当年的玉米产量比原来雨季下降35%,黄豆产量下降超过20%,小麦产量下降超过10%,有必要对其后果作出预测,以便供政府参考,制定有关应变措施。
而他们的预测依据并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手段和理论,而是有关供求关系的基本法则。
首先我们确定一件事,即这场旱灾已经大幅度减少了谷物的产量,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
因此这场旱灾可以看做是将谷物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在需求曲线一定的前提下,供给曲线大幅度左移应该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
具体而言就是当年夏末时节玉米价格已经迅速上升80%,黄豆价格也上升了接近70%,而小麦价格则上升50%。
由于谷物是许多其他产品(尤其是畜牧产品)的基础,经济学家同时运用供求关系模型预测这场旱灾对其他产品的供求状况的影响。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需求价格弹性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部分弹性,它对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案例来具体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完全弹性的需求价格案例。
假设某地区的市场上有一种普通的日用品,比如盐。
如果盐的价格上涨了,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选择其他替代品,比如食用盐或者其他调味品。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盐的需求是完全弹性的,他们对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甚至可以完全放弃购买盐这种商品。
因此,对于完全弹性的需求价格,市场供求关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急剧下降,而价格下跌则会导致需求急剧增加。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完全不弹性的需求价格案例。
医疗保健是一个典型的完全不弹性需求的例子。
无论医疗保健的价格如何变动,人们都会尽可能地购买医疗保健服务,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健康。
即使价格上涨,消费者也很难找到替代品或者减少消费。
因此,对于完全不弹性的需求价格,市场供求关系不会受价格变化的影响,价格上涨也不会导致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也不会导致需求增加。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部分弹性的需求价格案例。
汽油是一个典型的部分弹性需求的例子。
当汽油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长途驾驶或者选择更节能的车辆,但是对于短途出行和日常生活,他们仍然需要购买汽油。
因此,对于部分弹性的需求价格,市场供求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价格变化的影响,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减少,但并不会像完全弹性那样急剧下降,价格下跌也会导致需求增加,但增幅也会有限制。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需求价格弹性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了解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也可以帮助政府进行市场监管和政策制定。
因此,对需求价格弹性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读者们能对需求价格弹性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这一概念。
举例说明五种需求价格弹性
专业班级:保险学 1 班学号:姓名:刘洋
【注:公式(需求价钱弹性=需求量改动百分比/ 价钱改动百分比)】
一、弹性等于 0 (完整无弹性的需求)
比如:当生活必要品盐的价钱提升时,人们对其的需求量不变,所以需求改动百分比为0,
所以依据公式可得需求价钱弹性为0.
二、弹性小于1(缺少弹性的需求)
比如:当汽油的价钱高升时,在必定的期间内,汽油的需求量会稍微减少,可求得其需求
改动百分比小于价钱改动百分比,所以依据公式可得需求价钱弹性小于1
三、弹性等于1(单位弹性需求)
比如:当花生油价钱高升时,它的代替品需求量增添,花生油的需求量就会相应减少,其
需求改动百分和价钱改动百分比趋于相等,所以依据公式可得需求价钱弹性等于1
四、弹性大于1(富裕弹性的需求)
比如:当豪侈品黄金的价钱高升时,黄金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减少,可得需求改动百分比
大于价钱改动百分比,所以依据公式可得需求价钱弹性大于1
五、弹性无量大(完整有弹性的需求)
比如:当挪动和联通的套餐资费同样时,花费者将定制任何一种数目,所以依据公式可
得需求价钱弹性无量大。
经济生活中关于商品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需求规律,即其他条件不变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比。
但生活中却存在一些相反的情况,需求量与价格呈正比的商品,我们叫“吉芬商品”。
吉芬物品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超过了它的替代效应。
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原因。
我们生活中也存在“吉芬商品”的例子,比如昂贵的珠宝文物字画,这类商品越贵需求量越大,因为这类商品的价格已经成为消费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拓展资料:
1.我们承认理论上的吉芬商品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叠加的结果,那我们就是承认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理论吉芬商品是可以存在的。
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或无差异曲线(偏好特征)的特性造成的。
在商品集合为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无差异曲线严重斜向一个坐标轴,即其斜率的绝对值达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理论上的吉芬商品。
而当年吉芬发现的现象并不是纯粹的吉芬商品现象。
2.现实中纯粹的吉芬商品现象当然是非常稀少。
第一,在极端灾荒年份,在当时给定收入条件下,会出现吉芬商品。
第二,对于极高档商品和特殊新产品,会出现吉芬现象,如一种新产品,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了解,这时如果以较低价格作为普通替代
商品(如自动铅笔替代普通铅笔)则需求有限,但是如果以较高价格作为一种高档品出现,则会有更多需求,人们购买它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所以,同一种商品,对一部分人是吉芬商品,对另一部分可能是普通商品。
这说明,分析经济问题,对变量的变化要清楚明确考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市场三要素的现实例子市场是一个个体和集体之间进行交换的地方,其中包含了市场三要素:需求、供给和价格。
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和资源配置。
下面举例说明市场三要素的现实例子。
需求:1.在手机市场上,智能手机的需求一直很高。
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受到了新技术的影响,比如更快的处理器、更高分辨率的屏幕等。
由于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和先进功能的需求,手机制造商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满足这一需求。
2.在餐饮市场上,对于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更多人开始选择健康食材和有机食品。
因此,餐厅和食品生产商也不断调整他们的供应,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健康食品。
供给:1.原材料供给是市场的基础。
例如,石油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物质市场之一,原油供给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原油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取决于供给量的变化,如产油国的政治稳定性、供应中断等。
2.在劳动力市场上,工人供给与市场需求有关。
在其中一地区出现大量职位空缺时,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可能导致工资水平下降,因为雇主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廉价劳动力。
相反,当工人供给不足时,工资水平可能会上涨,以此吸引更多的劳动力。
价格:1.商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例如,在房地产市场上,当房屋需求大于供给时,房价可能上涨。
而当房屋供给大于需求时,房价可能下跌。
2.汽车市场上,当其中一款汽车热销时,需求上升会导致价格上涨。
相反,如果汽车销量下降,供给量大于需求,价格可能会下降。
总结:以上例子说明了市场三要素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相互作用和影响。
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会导致价格的波动,而价格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需求和供给。
通过这种相互关系,市场能够自行调节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理解和应用市场三要素对于个体和企业在市场中做出明智决策以及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供给和需求的案例案例一:口罩在疫情期间的供给与需求。
你知道疫情刚来的时候吗?那口罩的事儿可太典型了。
需求方面。
突然之间,大家都意识到这个病毒很厉害,不戴口罩就跟在外面“裸奔”似的,超级危险。
所以呢,全世界的人都在找口罩。
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那些医护人员,都急需口罩来保护自己。
就像大家突然发现了一个保命的法宝,人人都想要,需求一下子就像火箭一样蹿升。
我记得那时候,我身边的朋友到处打听哪里有口罩卖,甚至有人愿意出好几倍的价格去买。
这需求简直是嗷嗷叫,感觉就像一群饿狼看到了一块肉。
供给方面。
可是呢,口罩的生产可不是说变多就能变多的。
正常情况下,口罩厂就按照平时的量在生产,库存也没多少。
这一下子需求暴增,供给就有点懵圈了。
就好比你本来每天就做10个馒头,突然来了100个人要买馒头,你哪有那么多呀。
而且,生产口罩还需要原材料,像熔喷布这种,刚开始的时候也供应不上。
所以在疫情初期,口罩的供给少得可怜,和那巨大的需求比起来,就像小蚂蚁和大象。
这就导致了口罩价格疯涨,有些不良商家还想趁机大赚一笔呢。
不过后来啊,随着政府和企业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很多企业都转行开始生产口罩了,原材料的供应也跟上了。
供给慢慢增加,这价格也就慢慢降下来了,市场才逐渐恢复了平衡。
案例二:网红奶茶店的供给与需求。
你有没有见过那些网红奶茶店门口排着老长的队?这也是个供给和需求的有趣例子。
需求方面。
现在的年轻人啊,对奶茶那是爱得深沉。
特别是那些网红奶茶,打着独特的口味、新鲜的食材,还有各种炫酷的包装旗号。
大家都想去尝尝鲜,感觉喝了这个奶茶就能跟上潮流似的。
而且社交媒体上到处都是这些奶茶的照片和推荐,就像一阵风,把大家都吹到奶茶店门口了。
我有个朋友,为了喝一杯某网红奶茶,专门坐了一个小时的车去排队,你说这需求是不是很疯狂?就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大家都想去买一杯。
供给方面。
这些网红奶茶店呢,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没预料到会这么火。
一家店的产能是有限的呀,做奶茶的员工就那么几个,设备也就那么多。
供求原理的应用的实例1. 导言供求原理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描述了市场上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供求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通过一些实例来解释供求原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是供求原理的一个典型应用领域。
当需求大于供应时,房价上涨;当供应大于需求时,房价下跌。
下面是一些具体例子: - 需求上升导致房价上涨:某城市政府引入了一家大型公司,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前来定居。
这导致了对住房的需求增加,而供应量没有及时跟上,从而推高了房价。
- 供应增加导致房价下跌:某区域开发商大量修建新房,供应量相对于需求过剩,房源竞争激烈,使得房价出现下跌。
3.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也是供求原理的应用场景之一。
供应劳动力的人数和能力决定了工资的水平。
以下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些实例: - 高技能工人供不应求:某个行业需要大量高技能工人,但供应不足。
由于供应不足,雇主不得不提高工资来吸引人才,从而导致了高技能工人工资的上涨。
- 低技能工人供过于求:某个行业的低技能工人过剩,供应量大于需求量。
这会导致雇主有更多的选择,从而使得低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下降。
4. 商品市场商品市场是供求原理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下面是几个商品市场中供求原理的实例: - 季节性需求变化:一种产品在特定季节有更高的需求。
例如,在夏季,空调的需求会增加,因此空调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 资源供应的紧缺:某种商品的原材料供应量减少,这会导致该商品的价格上涨。
例如,原油的供应减少会导致石油价格上涨。
5. 股票市场供求原理在股票市场的应用也非常明显。
下面是一些股票市场中供求原理的实例: - 投资者对某个公司的需求增加:如果有大量的投资者对某个公司的股票感兴趣,股票的需求就会上升。
这会推动股票价格的上涨。
- 公司业绩下滑导致供过于求:如果某个公司的业绩不佳,投资者对该公司的股票的需求下降。
这会导致该股票的供应过剩,从而使股票的价格下跌。
供求定理的生活例子供求定理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上的供应和需求。
当供应和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商品的价格也就确定下来了。
这个定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例子。
1.房价上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导致房价的上涨。
一方面,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土地资源有限,建设新房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供应量无法跟上需求量的增长。
因此,房价就不断上涨,直到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2.食品价格波动食品是人们日常必需品之一,其价格的波动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当供应充足时,食品价格就会下降;当供应不足时,价格就会上涨。
例如,当水果季节到来时,供应量增加,价格就会下降;而在节假日等特殊时期,供应量减少,价格就会上涨。
3.汽车市场价格变化汽车市场也是供求关系的体现。
如果市场上汽车供应充足,需求不足,那么汽车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如果需求增加,供应不足,汽车价格就会上涨。
例如,当汽车厂家推出新款车型时,供应量增加,价格就会下降;而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的购车需求增加,供应不足,汽车价格就会上涨。
4.人才市场薪资变化人才市场也是一个典型的供求市场。
当某一行业的需求量增加,而供应量不足时,该行业的薪资水平就会上涨;反之,如果供应量增加,需求不足,薪资水平就会下降。
例如,在高科技行业,人才稀缺,需求量大,薪资水平就会相应上涨;而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人才供应量增加,需求减少,薪资水平就会下降。
5.奢侈品市场价格变化奢侈品市场是一个供需关系十分特殊的市场。
由于奢侈品供应量本身就很少,而需求量又很大,因此奢侈品价格往往异常高昂。
同时,奢侈品市场的价格也受到品牌和稀有度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某一品牌的奢侈品供应量很少,但是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很高,那么该品牌的奢侈品价格就会相应上涨。
总之,供求定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关于旅游与服务业需求价格弹性的实际例子某动物园1.动物园的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从动物园自身的需求弹性看,由于游客对象的特殊性,无论动物园价格高还是低。
动物园总是孩子们出游的首选,需求缺乏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动幅度。
2.涨价对动物园的直接影响。
入园的家长和孩子们对动物园的直接贡献体现在门票收入上,当我们为增加收入而提高动物园的门票价格时,假设门票价格由原来的6元提高到10元。
价格的上涨幅度是67%,按照价格机制的作用,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使需求量下降,但由于该旅游景点的需求缺乏弹性,所以需求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并不大,始终小于价格上涨的幅度。
假如价格的上涨使入园人数由原来的100人次减少到80人次,需求量下降了20%,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原来的100人次能创造门票收入600元,现在的80人次能创造门票收入800元,涨价使门票的直接收入提高了200元。
3.涨价对动物园的间接影响。
入园的家长和孩子们对动物园的贡献除了直接体现在门票收入上外,更多的还体现在关联产品如餐饮业和娱乐业上的贡献。
在这儿我们做个合乎情理的假设:进入动物园的人除门票消费外,用于吃、喝、玩等其他方面的人均消费为20元。
当门票价格由原来的6元提高到10元时,入园的人次也从原来的100人减少到80人。
此时对餐饮及娱乐等关联方的收入影响是:由原来的200 0元,降低到1600元。
4.涨价对动物园的综合影响。
在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涨价虽然使门票收益增加了200元,却使与之关联的餐饮、娱乐收益减少了400元,综合来看,总收益减少了200元。
如果实际情况中的关联效益更高和入园人次的下降幅度更大,对总收益产生的减少影响就远远不止于此。
从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考虑了该景点自身的需求弹性基础上,涨价本来可以带来收益的增加,但由于对关联效益产生了相反的辐射影响,使得总收益反而减少。
马歇尔需求函数例题马歇尔需求函数是经济学中常用的概念,它用于衡量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市场需求时,马歇尔需求函数具有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道关于马歇尔需求函数的例题。
例题: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 200 - 10P,其中 Q 为需求量,P为该商品的价格。
求该商品的弹性系数及市场的价格与供求关系。
解题步骤:1. 求出该商品的价格弹性系数:根据弹性系数的公式,可得:η = (dQ / Q) / (dP / P)即:η = (dQ / dP) * (P / Q)在这个例子中,Q = 200 - 10P,带入可以得到η = (-10P / (200 - 10P)) * (P / (200 - 10P)) = -P / (20- P)弹性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越容易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
当弹性系数为-1时,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比例关系,即为完全弹性需求;当弹性系数大于-1但小于0时,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即为较强的弹性;当弹性系数等于0时,需求量不受价格变化的影响,为完全不弹性需求;当弹性系数小于1但大于0时,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敏感,即为较弱的弹性。
2. 求出市场的价格与供求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共同确定市场均衡价格。
假设该商品的供给函数为:Q = 10P,则市场均衡可以表示为:200 - 10P = 10P解方程得:P = 10当价格为10时,需求量为200 - 10P = 100,供给量为10 * 10 = 100,市场达到均衡。
此时,消费者的总支出为100 * 10 = 1000,生产者的总收益为100 * 10 = 1000。
结论:通过对该商品需求函数的分析,我们得知了该商品的弹性系数以及市场均衡价格和供求关系。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实际分析中,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分析都至关重要,只有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市场现象。
谷贱仿农用需求价格弹性解释
1.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其衡量的是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我们知道价格的变动会带来需求量的变化,通常价格高需求会减少,价格低需求会增加。
对于不同类型的商品来说,价格变化后带来的需求变化的幅度是不一样,弹性就可以理解为变化的幅度。
比如甲、乙两种商品,甲商品涨价后需求从100变成1,相差99;乙商品涨价后需求从100变成90,相差10。
需求都变少了,甲变少的幅度远大于乙,所以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或者说富有弹性,乙商品需求弹性小,即刚需。
2.常见例子
需求弹性大的商品意味着价格变动后,需求变化的很剧烈,一般来说奢侈品、具有替代品的物品及消费者不急需的物品弹性比较大。
奢侈品本身价格高,能买得起的比较少,从消费心理来说自然是愿意追求奢侈品的,降价后会较明显刺激消费。
具有替代品的物品意味着消费者有较多选择,如某种商品涨价,我们可以不买它,而去选择其他物美价廉的替代品,该商品需求变化幅度就比较大。
相反,必需品、缺少替代品的物品及消费者急需的物品弹性比较小。
刚需商品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是比较稳定的,不大随着价格波动而剧烈变化。
粮食就是典型的刚需。
3.丰产未必丰收,谷贱伤农
粮食的需求比较稳定,丰产即产量增加,市场供给扩大,而需求稳定会导致供给大于需求,粮食价格会降低,农民的收入可能更少,农民收入减少又会影响种粮积极性,影响农业发展,所以说“谷贱伤农”。
但是粮食又是最基本的生存消费,价格过高影响民众基本生活。
怎么办?实行粮食收购保护价,在政府调控下使粮价合理稳定,既不影响民生,又维护农民收入,从而稳定农业生产。
一价定律举例以一价定律举例为题,我们来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经济学原理。
1. 超市促销活动:超市经常会进行促销活动,比如打折、买一送一等。
根据一价定律,超市会根据商品的需求和市场价格来决定促销的力度,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商品。
2. 拍卖会:在拍卖会上,买家会根据自己对商品的需求和价值进行竞价。
卖家会根据买家的竞价来确定最终的交易价格,以实现最大化的收益。
3. 租房市场:在租房市场上,房东会根据房屋的地理位置、面积、装修等因素来定价。
租客则会根据自己对房屋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来选择适合的房源,并进行租金协商。
4. 股票市场:股票的价格往往会受到投资者的需求和供应的影响。
投资者会根据自己对公司的评估和预期来决定是否购买或卖出股票,从而影响股票的价格。
5. 二手车交易: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上,卖家会根据车辆的品牌、车况、使用年限等因素来定价。
买家则会根据自己对车辆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合适的二手车,并进行价格谈判。
6. 旅游市场: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常常会根据季节、节假日和游客的需求进行调整。
旅行社也会根据旅游线路的热度和市场竞争来制定旅游产品的价格。
7. 餐饮行业:餐厅的菜品价格会根据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口味、预算和用餐环境来选择合适的餐厅。
8. 教育培训市场:教育培训机构会根据教师的水平、教学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来定价。
学生和家长则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经济实力来选择适合的培训机构。
9. 电子产品市场:电子产品的价格常常会受到供需关系和技术更新的影响。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品牌偏好和性价比来选择购买电子产品。
10. 药品市场:药品的价格会受到疾病的严重程度、药效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患者会根据医生的建议、药品的疗效和价格来选择购买药品。
以上是一价定律的一些实际例子,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往往是由供需关系和消费者需求共同决定的。
列举身边的经济学的例子
以下是一些身边常见的经济学例子:
1. 供需关系:当某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时,它的价格往往也会上涨,而当需求量降低时,价
格则会下跌。
2. 通货膨胀:当经济中的货币供应增加时,通常会导致物价上涨,从而降低货币的购买力。
3. 垄断市场:当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供应商占有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时,他们通常可以控
制价格和产量。
4. 外汇汇率:当一个国家的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或贬值时,会对进出口贸易和旅行
产生影响。
5. 机会成本: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指的是进行某项活动所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选择。
6. 边际效益:当进行某项活动时,边际效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所获得的额外效益。
7.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中正在寻找工作但没有找到的人数占劳动人口的比例。
8.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
9. 债务与利率:当个人或机构向银行或其他债权人借贷时,利率是债务的重要因素。
10. 消费者选择:消费者对不同商品之间的选择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常被用于分
析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
价格故事:一场关于价值的博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价格无处不在。
从我们购买的食物、衣服,到我们使用的电力、交通工具,甚至是我们享受的服务和娱乐,价格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价格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行为,还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生产成本、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
本文将通过一些有趣的价格故事,探讨价格背后的价值博弈。
一、苹果与橘子的故事在一个遥远的果园里,有两种水果分别是苹果和橘子。
苹果树和橘子树分别生长在相邻的土地上。
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两种水果的生长速度和品质有所不同。
苹果树每年可以结出100个苹果,而橘子树每年只能结出50个橘子。
然而,这两种水果的价格却相差甚远。
一般来说,苹果的价格要高于橘子。
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苹果比橘子更有营养价值,更有口感。
因此,即使橘子的产量较低,但由于其品质较高,价格也相对较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价格并不仅仅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还受到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认识和评价的影响。
在这个例子中,消费者更愿意为品质更高的苹果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就是所谓的“品质溢价”。
二、石油与煤炭的故事在20世纪初,石油和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来源。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寻找更加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在这个过程中,石油和煤炭的价格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特别是在1973年的世界石油危机之后,石油价格暴跌,导致煤炭作为替代能源的地位上升。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石油和煤炭的需求量再次上升。
在这个过程中,石油和煤炭的价格也逐渐回升。
这说明,价格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在这个例子中,石油和煤炭的价格波动反映了市场对能源需求变化的反应。
三、口罩与消毒液的故事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口罩和消毒液成为了市场上的稀缺资源。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人们对口罩和消毒液的需求急剧上升,导致这两种产品的价格飙升。
然而,随着疫苗的研发成功和疫情的逐渐得到控制,口罩和消毒液的需求量开始下降,价格也随之回落。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以下是一些需求价格弹性的案例:1.烟草产品烟草产品通常拥有弹性需求。
当烟草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减少购买,而当烟草价格下跌时,消费者会增加购买。
这是因为烟草产品属于非必需品,对价格变化敏感。
同时,由于烟草产品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健康问题,一些消费者可能会通过提高价格来减少吸烟。
2.奢侈品奢侈品通常拥有不太弹性的需求。
例如,当高端品牌的价格上涨时,一些消费者可能没有相应的替代品选择或者对品牌有忠诚度,仍然会购买这些产品。
因此,高端品牌的需求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
3.食品和日常用品食品和日常用品属于必需品,因此通常具有非常不弹性的需求。
即使价格上涨,消费者仍然需要购买这些商品以满足其日常需求。
尽管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减少一些奢侈品或稍微延迟其购买,但他们通常不能完全避免购买基本的需求商品。
4.旅游业旅游业的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高。
当旅游目的地的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其他更便宜的旅游目的地或者延迟旅行。
而当价格下跌时,消费者会更愿意选择该目的地进行旅行。
此外,旅游业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性因素、交通状况等。
5.公共交通公共交通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价格弹性。
当公共交通价格上涨时,一些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如步行、自行车或私家车。
而当价格下跌时,更多的消费者可能会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
此外,公共交通价格的变动还会影响到家庭经济,因为交通费用通常占家庭预算的一部分。
以上是一些需求价格弹性的案例。
根据每个行业或产品的特点,需求价格弹性会有所不同。
了解需求价格弹性对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和市场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经济学原理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下是一些例子:
1.供需关系:当某种商品供应不足时,价格往往上涨。
这是因
为需求大于供应,买家争相购买,导致价格上升。
相反,当供应过剩时,价格往往下降,因为卖方竞争出售商品而降低价格。
2.边际效用递减:当我们经历一段时间后,对于同样的活动或
物品所获得的满足感逐渐减少。
比如,第一块巧克力可能带来很大的满足感,但吃了几块之后,满足感就不再那么强烈了。
这可以解释为边际效用递减。
3.机会成本:做出某个决策通常会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
当我
们决定花时间学习时,就放弃了可能用来娱乐或工作的时间。
这种放弃的选择成本被称为机会成本。
经济学原理认为我们会在不同的选择之间权衡利弊,选择带来最高的效益。
4.比较优势与贸易: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个人在生产某种
商品或服务上具有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不同国家或个人应专注于自己的比较优势领域并进行贸易。
通过贸易,各方可以获得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提高整体福利。
5.收入效应:当个人收入增加时,他们的消费模式可能会发生
变化。
这是因为个人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购买更多或更昂贵的商品和服务。
这种消费模式变化被称为收入效应。
这些经济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并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从市场行为到个人决策,从物价波动到贸易关系等。
它们提供了一种框架,帮助我们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并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