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1
- 格式:pptx
- 大小:3.93 MB
- 文档页数:23
提起傅雷先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身上的许多头衔,诸如“伟大翻译家”“艺术评论家”之类。
但除去这些头衔,我们更应意识到,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父亲,是一位怀揣着对子女的满满爱意与嘱托的家长。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期间写给儿子的家信。
在儿子出国留学间,傅雷夫妇用一封封家书教会儿子做人处事的道理1、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
这是儿子傅聪在1954年出国留学临行时,傅雷唯一的叮嘱。
不管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能有多大成就,好好做人是许多父母对子女唯一的要求。
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只有拥有了健全的人格,孩子才可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
2、做最坏的打算,抱最高的希望。
生活从不缺乏挑战,我们能做的就是抱最高的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对困难与挑战,抱最高的希望,自信勇敢,不惧困难,怀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乐观应对的同时,也要在心理上重视,做好万全准备。
3 、人的一生,总是在高潮和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起起伏伏是生命的常态,有起有落才叫人生。
高潮与低潮相交替,恰恰说明你是个在意生活,有目标有追求的人。
普通人无法像圣人一般得到超脱,但我们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感波动,以平稳的心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4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术上的——打击。
人的潜能无穷,一个人能获得多大的成就并不在掌握之中。
对父母而言,也并非你想让孩子有大成就就可以培养出大成就的。
只要孩子能坚强面对人生,在挫折面前不胆怯、不退缩,那他就是成功的。
5 、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里着眼,马拉松赛跑才好。
你原是感情冲动的人,要更抑制一些。
生命是一切的源头,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生命有限,真正智慧的人不仅不会虚度时光,更不会过分损耗自己的精力。
作文傅雷家书300字(精选12篇)作文傅雷家书300字篇1《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其子傅聪和傅敏的家信摘编。
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傅雷夫妇呕心沥血的培养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因此傅雷夫妇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在这本书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傅雷对儿子深深的爱。
无论是在谈及艺术,对待情感还是待人处事,无不体现着傅雷对儿子的爱意。
有人说“父爱如山”傅雷正是如此。
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傅聪:“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
”细心叮嘱傅聪:“谦虚是很重要的,要学习非谦虚不可,谦虚才是聪明人。
”反复勉励傅聪:“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傅雷曾还对儿子深深的忏悔,说自己对待儿时的傅聪太过于严厉,为此傅雷主动提出要成为儿子知己,为的是与儿子的关系更加亲密。
傅雷也常常教导儿子要时刻努力,加强自我的管理,不可迷茫的度过一生。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傅雷时时刻刻都让我们体会到“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
身为人父,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子女龙飞凤舞。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
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
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
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
面对已经接触社会生活的傅聪,傅雷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径。
这同样也是天下父母的想法。
作为青春期的我们,应该放下叛逆的心情,用学习来回报父母的恩情,听从父母的教训,理解父母的苦心。
这不仅是为了父母好,也是为了自己好,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更加轻松、更加快乐。
作文傅雷家书300字篇2打开《傅雷家书》,就是走近一位父亲,聆听他“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诲”。
名著阅读:《傅雷家书》考点梳理及练习(附答案)名著阅读:《傅雷家书》考点梳理及练习(附答案)作者简介傅雷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名著简介本书是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暨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辑印在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
傳雷在给傳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下面摘录两段家书: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晚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即使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傅雷家书1至16章读书笔记6篇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捧起《傅雷家书》。
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及严格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
它让我感觉像戏曲那样给人以脱俗的氛围和无穷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
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是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
每当亲朋赞扬我取得的成绩时,总不忘夸夸父亲这个“大功臣”,而父亲满是沟壑的苍老的面容上总会现出幸福的笑容。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开始在我耳边“唠叨”,大概就是些人生哲理,处事方法。
那时,不明事理的我总觉得不胜其烦,常常敷衍了事。
不知道傅聪有没有排斥过这种“唠叨”?不过想来是没有的。
他完整的保存了父亲的书信,保存着这笔精神财富。
如今,我逐渐读懂了父亲,也逐渐重视父亲的谆谆善诱。
虽然父亲的说教我无法以书信的形式保存下来,但是在我心中,那永远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父亲依然忙碌,依然“唠叨”,依然用期待而严厉的目光注视着我。
不经意间看见父亲头上有银光闪过,仔细一看,发现父亲头发又白了几根,眼角的皱纹又深了几分。
每当这时,我都想说:“父亲,您辛苦了大半辈子,该歇歇了。
”可愚笨的我始终开不了口。
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
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长道路。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写给儿子的家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关于写这些家书的目的,傅雷先生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曾这样说过:“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的。
傅雷家书原文摘抄(优秀9篇)主题思想:篇一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
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爸爸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傅雷家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
是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
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审查”,也用不着担心“批判”。
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
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挚朴。
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做势。
《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
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纵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未知能有几人,因为这确实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学贯中西,儿子也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在相互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默契。
傅雷家书的精彩语句篇二1、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2、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
傅雷家书每一年概括
傅雷家书的每一年内容包括:
1. 1921年:傅雷家书的第一封信于1921年写给了儿子傅聪。
这
封信中傅雷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着重培养儿子的品德和知识。
2. 1922年:傅雷给儿子的信中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对家庭的关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信念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
3. 1923年:傅雷写信给儿子,强调了爱与责任、知识与人生的关系。
他鼓励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并指出人生的风险和
挑战。
4. 1924年: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着重强调了勤奋和努力的重要性。
他鼓励儿子克服困难,培养毅力和恒心。
5. 1925年: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分享了他的见解和思考。
他提到
了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儿子追求知识和智慧,同时也提到了真正的
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与别人的关系。
6. 1926年:傅雷给儿子的信中涉及到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他鼓励儿子从失败中学习,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且提醒儿子要保持谦虚和学习的心态。
7. 1927年: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谈到了自我反省和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他提醒儿子要珍惜时间,善待自己,并且鼓励他积极面对挑战。
以上是傅雷家书的每一年的概括,每一封信都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教育意义,旨在帮助儿子成长为有品德和情操的人。
傅雷家书每章内容概括《傅雷家书》是2018年译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雷、朱梅馥、傅聪,编者是傅敏。
《傅雷家书》每章概括1、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
父母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
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
作为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报答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2、傅雷对儿子的鼓励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作了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
并且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
既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
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前进的路线。
3、傅雷的嘱咐面对社会千变万化,该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
希望用自己走过的经验,告诉儿子少走怨路。
父母走的弯路,都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他们都希望子女能比自己过得更好。
4、母亲的关心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
要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母亲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哪里。
5、傅雷爱子心切离别之时,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太过严厉。
傅雷反思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
傅雷只是想“严父之下出才子”罢了。
傅雷简介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
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其有两子傅聪、傅敏,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
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
傅雷家书主要内容介绍(通用27篇)傅雷家书主要内容介绍(通用27篇)《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以下是傅雷家书主要内容介绍,欢迎阅读。
傅雷家书主要内容介绍篇1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
《傅雷家书》获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
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间的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是可以使我们更好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
对我们学生来说,更值得一读。
《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对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推荐。
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在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因此这些家书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不管是傅聪去波兰留学、获得国际大奖,还是之后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不是给予指点,个性是经常给他邮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有关绘画、雕塑等艺术理论方面的书籍,鼓励他多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精选31篇)经典的作品,最是具有用永恒的魅力,它们就像一位博学的智者,谆谆教导的老师,而《傅雷家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精选31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篇1《傅雷家书》第一版1981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我手边的是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的新版,较之旧版新增了三十四封家信,增添部分多数为傅雷夫人朱梅馥所写,话题集中于家庭,婚姻,对远方儿子的挂念,平淡而深挚,可见挂肚牵肠的天下母亲之心。
全书最后是傅雷与朱梅馥遗书的影印件,时间定格于1966年9月2日夜,就在当夜,二人双双自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昭天地。
那是中国文化史上惨痛的一页,也许对于身处在那个时代惊涛中的人,它只是众多悲剧中的一幕,无数无辜灵魂的呼号与呐喊,也无法唤醒深沉的夜。
而对于傅聪,傅敏而言,他们在一夜之间失掉了一个世界,永远失去了抚养他们,教育他们,指引他们,督责他们,慈爱而高尚的双亲。
弥拉(傅聪的儿子)还穿着奶奶亲手编织的毛衣,却再也不可能亲眼见到他的奶奶。
1958年傅聪自波兰出走英国后,傅雷和自己的儿子就被意识形态的深深大洋所隔绝,现在他们真的被隔绝在两个世界了,一个是阴,一个是阳,永无相见之期。
我们已经无法分辨,究竟哪一种隔绝才是乐章中最悲怆的段落。
多年后,陈村写过一篇叫《死》的文章,他和傅雷住在同一条江苏路上,生命中有十二个年头和傅雷的生命重合,然而始终没有见过傅雷。
陈村曾在图书馆借阅《欧也妮?葛朗台》,但那本书没有封面和扉页,没有译者的名字,他也不知道在离他很近的地方,就是译者的家,小小的花园内曾种满怒放的月季。
在书房里,傅雷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孜孜矻矻,勤勉不辍,翻译《幻灭》,翻译《艺术哲学》,用精致端整的楷书为儿子整日抄写整章《艺术哲学》,写几十万字的家书。
所有的一切都在那一夜停止了,花园内的月季被粗暴的手连根拔起,书房内的山水画和条幅撕成碎片,践踏在无知的脚下。
傅雷家书主要内容50字
傅雷家书是中国现代散文名著之一,由傅雷所编纂。
书中主要
记录了傅雷与妻子朱湘的家书往来,内容涵盖家庭教育、人生感悟、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傅雷在书中倡导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
品德和情操,强调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学校。
他还分享了自己的人生
体悟,对于生活、艺术、文学等领域有着独特的见解。
傅雷家书中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仅是一封封家书的抒发,更
是一部家庭教育的宝典。
傅雷在书中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
认为孩子的品德和情操的培养是家庭的责任,而不应该完全寄托于
学校。
他提倡在家庭中注重孩子的品德修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
责任感,这些都是现代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
此外,傅雷家书中还包含了傅雷夫妇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他们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对于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理
解和感悟,这些内容不仅展现了他们的艺术修养,也为读者提供了
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生感悟。
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涉及了家庭教育、人生感悟、文学艺术等
多个领域,这些内容都体现了傅雷夫妇对于家庭、教育、艺术的独
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通过阅读傅雷家书,读者可以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到傅雷夫妇对于人生、家庭、艺术的独到见解,受益匪浅。
因此,傅雷家书不仅是一部家书集,更是一部家庭教育的宝典,一部生活智慧的汇集,对于当代家庭教育和人生哲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八下专练08《傅雷家书》【易失分点解读】【易失分点“避雷”】【注意事项】主题思想用现身说法,教儿女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人物形象傅雷:长者的形象,人生阅历丰厚,善于说教,慈祥仁爱,爱子深切,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
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热爱音乐、执着追求理想,热爱祖国,不断努力奋斗的年轻艺术家的形象。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艺术特色家书中涉及的艺术领域相当广泛,谈到了美术、音乐作品,及谈到一些表现技巧,艺术修养,整个的家书真情流露,表现了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文字生动优美、感人至深。
【对点过关训练】1.按要求完成问题。
【家书传情】《傅雷家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集。
(1)下图是某出版社设计的《傅雷家书》封面,请结合本书内容,说出你对封面的解读。
(2)同学们围绕着“父子情深”这个主题进行选择性阅读,制作书摘,请你根据摘录内容,完成批注。
阅读《傅雷家书》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联想到演奏家大多沉浸在音乐中和过度的工作中,或许是有害处的。
追求完美的意识太强太清楚了,会造成紧张与疲劳,反而妨害原有的成绩。
你灌唱片特别紧张........,原因也在于此。
所以我常常劝你劳逸要有恰当的安排,最要紧维持心理的健康和精神的平衡。
②一切做到问心无愧,成败置之度外,才能临场指挥若定,操纵自如。
切勿刻意求工,以免画蛇添足,丧失了真趣;理想的艺术总是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风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然有的也是势所必然的境界。
一露出刻意雕琢的痕迹,就变为庸俗的工艺品,而不是出于肺腑、发自内心的艺术了。
③我觉得你在放松精神一点上还大有可为。
不妨减少一些工作,看看效果如何。
别老说时间不够;要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事情上——特别是梳洗穿衣等等,那是我几年来常嘱咐你的——节约时间,挤出时间来!要不工作,就痛快休息,切勿拖拖拉拉在日常琐碎之事上浪费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