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60.42 KB
- 文档页数:5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2,⼀个充分条件假⾔判断,只有当前件( )⽽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为"这⼀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否定联项 (4)以⽐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P (2)可能P(3)必然⾮P (4)不可能⾮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 (1)违反同⼀律的要求 (2)违反不⽭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 (1)反对关系 (2)⽭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类⽐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个⼈共同犯罪。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
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
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
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
”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不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 、人贵有自知之明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A 、B 、C 、 D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A 、q p ∧B 、q p ∨C 、q p →D 、q p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7、“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A 、可同真,可同假B 、不可同真,不可同假C 、不可同真,可同假D 、可同真,不可同假8、以MAP 为大前提,SIM 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A 、SAPB 、SEPC 、 SIPD 、SOP9、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A 、同一律B 、矛盾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10、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 、论据虚假B 、预期理由C 、循环论证D 、推不出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符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
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
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
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
”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不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 、人贵有自知之明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A 、B 、C 、 D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A 、q p ∧B 、q p ∨C 、q p →D 、q p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7、“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A 、可同真,可同假B 、不可同真,不可同假C 、不可同真,可同假D 、可同真,不可同假8、以MAP 为大前提,SIM 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A 、SAPB 、SEPC 、 SIPD 、SOP9、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A 、同一律B 、矛盾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10、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 、论据虚假B 、预期理由C 、循环论证D 、推不出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符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成心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成心).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根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认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以下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根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成心犯;这个行为是成心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认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1) p→g (2) p∨g_ _ _ _(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那么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以下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根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 2 分,共 20 分)1,在 " 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一性判断中的常是有的⋯⋯不是⋯⋯,是犯罪 ,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 ,它才是假的 ;在其它情况下 , 它都是真的 . 3,普通基本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 " 刑法就是定犯罪和刑的法律 "一定中 ,被定是刑法 ,种差是定犯罪和刑 ,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每小 2 分,共 20 分)1.概念外延的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即称又B. 称但非C.非称但D. 即非称又非2.在性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
A.主和B. 主和量C.和D. 量和3.“正当防不是犯罪行” 个判断的主、周延情况是( A )。
A. 主、都周延 B. 主、都不周延C. 主周延,不周延D.主不周延,周延4.运用法和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D )。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罪不是故意犯罪”等的判断是( A )。
A.所有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的判断是( 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 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 真,(C)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比推理和不完全推理的相同点是( D )。
A. 从个到一般的推理B. 从个到个的推理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中,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案率都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案率都高,由此可,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案率低的原因。
” 是求因果系的( C )。
A.求同法B.求异法C. 求同求异并用法D.共法10.在程中,如果反“ 据的真性不依的真性来”的,就会犯( C )的。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精品文档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 2 分,共 20分)1,在 " 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一性判断中的常是有的⋯⋯不是⋯⋯,是犯罪 , 故意 .2, 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 _ , 它才是假的 ; 在其它情况下 , 它都是真的 .3, 普通基本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 在 " 刑法就是定犯罪和刑的法律" 一定中 , 被定是刑法 ,种差是定犯罪和刑 , 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每小 2 分,共20 分)1. 概念外延的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 即称又B.称但非C. 非称但D.即非称又非2.在性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
A. 主和B.主和量C.和D. 量和3.“正当防不是犯罪行” 个判断的主、周延情况是( A )。
A.主、都周延B.主、都不周延C.主周延,不周延D. 主不周延,周延4.运用法和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D)。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罪不是故意犯罪”等的判断是( A )。
A. 所有罪都是故意犯罪B.所有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有些罪是故意犯罪D.有些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的判断是( D )。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 真,( C )真。
A.某甲必然是凶手B.某甲可能是凶手C.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比推理和不完全推理的相同点是( D )。
A.从个到一般的推理B.从个到个的推理C.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中,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案率都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案率都高,由此可,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案率低的原因。
” 是求因果系的( C )。
A. 求同法B. 求异法C.求同求异并用法D. 共法10.在程中,如果反“ 据的真性不依的真性来”的,就会犯( C )的。
法逻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法律逻辑学中的“逻辑”指的是:A. 形式逻辑B. 辩证逻辑C. 非形式逻辑D. 应用逻辑2. 下列哪项不是法律逻辑学研究的内容?A. 法律推理B. 法律论证C. 法律规范D. 法律实践二、填空题3. 法律逻辑学是研究_______的科学。
答案:法律思维过程中的逻辑问题4. 法律逻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三、简答题5. 简述法律逻辑学在法律实践中的作用。
答案:法律逻辑学在法律实践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法律工作者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规范,提高法律推理和论证的准确性;促进法律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强法律文书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四、案例分析题6. 某案件中,原告主张被告侵犯了其财产权,要求赔偿。
被告则辩称自己并未实施侵权行为。
请运用法律逻辑学原理,分析原告和被告的主张是否符合逻辑,并给出你的观点。
答案:在分析原告和被告的主张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双方的主张是否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
原告主张被告侵犯了其财产权,这是一个明确的主张,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来支持。
被告则否认侵权行为,这同样需要证据来证明其主张。
根据法律逻辑学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来检验双方主张的逻辑性。
如果原告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告的侵权行为,且这些证据之间逻辑上相互支持,那么原告的主张就具有逻辑性。
反之,如果被告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其并未实施侵权行为,且这些证据同样逻辑上相互支持,那么被告的主张也具有逻辑性。
最终,我们需要根据证据的充分性和逻辑性来判断哪一方的主张更为合理。
五、论述题7. 论述法律逻辑学与普通逻辑学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法律逻辑学与普通逻辑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区别在于,法律逻辑学专门研究法律领域内的逻辑问题,关注的是法律思维过程中的逻辑规则和方法,而普通逻辑学则是研究一般思维过程中的逻辑规律。
联系在于,法律逻辑学是普通逻辑学在法律领域的应用,两者在逻辑原理和推理方法上是相通的。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1) p→g (2) p∨g_ _ _ _(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 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 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1) p→g(2) p∨g_ _ _ _(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 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3) p→q(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模拟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属概念与种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和()的逻辑根据。
2.“法是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定义犯了()错误。
3.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4.根据模态判断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杀人犯”真,可推出“某甲可能是杀人犯”为(),“某甲必然不是杀人犯“为()。
5.论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A可以分为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B和C的外延一定是()。
A.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交叉关系D.属种关系2.“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经过一番奋斗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A.SAP B.SEP C.SIP D.SOP3.“某甲有作案时间”和“某甲没有作案时间”两个判断具有()。
A.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下反对关系D、差等关系4.下列性质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中,错误的是()。
A.SAP→PISB.SEP→PESC.SIP→PISD.SOP→POS5.与“并非被告既收受贿赂,又玩忽职守”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
A.被告既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玩忽职守B.被告或者收受贿赂或者玩忽职守C.被告或者没有收受贿赂或者没有玩忽职守D.如果被告没有收受贿赂,那他就是玩忽职守了6.既断定SAP假,又断定SEP假,则()。
A.违反同一律B.违反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对概念限制错误的是()。
A.判断限制为概念B.演绎推理限制为三段论C.论证限制为论题D.复合判断限制为负判断2.当SAP和SEP皆为假时,S与P之间可能具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3.一个演绎推理,如果推理无效,则()。
A.推理形式错误B.结论肯定虚假C.结论可能虚假D.前提不真实4.根据规范模态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从“必须依法办事”可以推出()。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C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B. 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D )。
A.主项和谓项B.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A )。
A. 主、谓项都周延B. 主、谓项都不周延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D )。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A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 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C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D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题目一:概念辨析1.请解释法律逻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法律逻辑学是对法律规则及其逻辑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的学科,是法学的一门重要分支。
它主要研究法律中的逻辑问题,包括法律规则的形式逻辑和实际逻辑,法律推理的规则和方法,法律论证的过程等。
研究对象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条文等法律规范性规定。
2.请解释法律逻辑学与法学逻辑学之间的关系。
法律逻辑学与法学逻辑学是密切相关的两个学科。
法学逻辑学主要研究法学中的逻辑问题,包括法律语言的逻辑结构和法律推理的逻辑规律等;而法律逻辑学主要研究法律规则及其逻辑关系等法律领域的逻辑问题。
因此,法律逻辑学是法学逻辑学的一个具体应用领域。
题目二:逻辑推理1.在法律论证过程中,为什么要运用逻辑推理?逻辑推理在法律论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逻辑推理能够帮助我们从已知的法律规则或事实出发,运用逻辑规律进行推理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逻辑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规则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法律规则的适用性以及解决法律争议等问题。
通过运用逻辑推理,可以使法律论证的过程更加严密、合理,并提高论证的效力和说服力。
2.请解释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归纳推理是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从已知的个别案例或事实中归纳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例如,某一法院审理了几起相似案件,都是基于某一法律条文进行判决,从这些具体的案例中可以归纳出该法律条文的适用范围和规则。
演绎推理是通过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利用已知的普遍规律或前提,推出特殊的结论。
例如,已知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得饮酒”,某甲被发现饮酒,那么可以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即该甲违反了法律规定。
题目三:逻辑谬误1.什么是逻辑谬误?请列举并解释5种常见的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是指在逻辑推理中出现的错误。
以下是5种常见的逻辑谬误:–陷阱问题:利用一种错误的推理方式来误导他人,例如诱导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或得出不合理的结论。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逻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法律条文的制定B. 法律条文的解释C. 法律推理的方法D. 法律案例的分析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法律逻辑学中的基本推理形式?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溯因推理D. 统计推理答案:D3. 在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推理的判断标准?A. 形式正确B. 内容真实C. 结论必然D. 逻辑一致答案:B4.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演绎推理的特点?A. 必然性B. 有效性C. 可靠性D. 创造性5.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归纳推理的特点?A. 必然性B. 有效性C. 可靠性D. 创造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法律逻辑学中的推理类型包括哪些?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溯因推理D. 类比推理E. 统计推理答案:ABCD7.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推理的有效性?A. 推理的形式B. 推理的内容C. 推理的前提D. 推理的结论E. 推理的过程答案:ABC8. 在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基本原则?A. 同一律B. 矛盾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答案:ABCD9.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些是推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A. 偷换概念B. 以偏概全C. 因果倒置D. 循环论证E. 无关前提答案:ABCDE10.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有效性判断方法?A. 形式有效性检验B. 内容有效性检验C. 结构有效性检验D. 逻辑一致性检验E. 实证检验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法律逻辑学中的推理过程必须遵循逻辑规则。
(对)12. 法律逻辑学中的推理结论可以是任意的,不受前提的约束。
(错)13. 法律逻辑学中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都是必然推理。
(对)14. 法律逻辑学中的溯因推理是一种从结果推导原因的推理方式。
(对)15. 法律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式。
11211012345220 12345678910816 12954 123456311012345220 12345678910210 11352312345412345512345931233912339 123525123455411012345220 1234567891021012345612 12742 1234566512012345678318 12345610301238321122345 46220220 1.2.4.5.7.8.10.三、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A.并非有的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
B.所有故意犯罪是盗窃罪。
C.所有非故意犯罪不是盗窃罪。
2.“受贿罪是渎职罪,贪污罪不是受贿罪;所以贪污罪不是渎职罪。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20P Q以上真值表的情况表明A和B两个判断。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子。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112343241123323 12312 31 2 3 4521101.234220146891081612954123456311012342201234567891021011321233124124523491 3123391233分,共9分) 1p 要么q 要么r 。
2p 并且q 。
3p ,那么q 。
5分,共25分)123455分)(p 并且q) B 判断的逻辑形式::非p 并且非q p Q 非p 非q 并非(p 并且q ) P 并且q 非p 并且非ABCBACBCAq真真假假假真假真假假真真假假假真真假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假真4答案1分,共10分)1.属种;2.A、E ;3.假、真、假;5.P(E)M4.下反对;M I SO)P2分,共20 分)1.B ;2.C ;3.B ;4.B ;5.B ;6.B;7.C ;8.A ;9.A ;10.C2分,共10 分)1A、C ;2.A、B ;3.A、C ;4.A、D ;5.B、D6分,共12分)127分,共42分)1"否定前件必然否定后件"。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一、填空题1.“只有年满十八周岁,他才有选举权”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其中,逻辑常项是,逻辑变项是。
2.若p取值为真,q取值为假,则“p或者q”取值为。
3.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AP取值为,SIP取值为,SOP取值为。
4.论证是由、和三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B. 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B.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B. 主、谓项都不周延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 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B.求异法C. 求同求异并用法D.共变法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法律逻辑学模拟卷及参
考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法律逻辑学》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属概念与种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和()的逻辑根据。
2.“法是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定义犯了()错误。
3.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4.根据模态判断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杀人犯”真,可推出“某甲可能是杀人犯”为(),“某甲必然不是杀人犯“为()。
5.论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 分)
1.若“A可以分为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B和C的外延一定是()。
A.矛盾关系 B. 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属种关系
2.“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经过一番奋斗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A.SAP B.SEP C.SIP D.SOP
3.“某甲有作案时间”和“某甲没有作案时间”两个判断具有()。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
4.下列性质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中,错误的是()。
A.SAP→PIS B.SEP→PES C.SIP→PIS D.SOP→POS
5.与“并非被告既收受贿赂,又玩忽职守”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
A.被告既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玩忽职守
B.被告或者收受贿赂或者玩忽职守
C.被告或者没有收受贿赂或者没有玩忽职守
D.如果被告没有收受贿赂,那他就是玩忽职守了
6.既断定SAP假,又断定SEP假,则()。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 分)
1.下列对概念限制错误的是()。
A.判断限制为概念 B.演绎推理限制为三段论
C.论证限制为论题 D.复合判断限制为负判断
2.当SAP和SEP皆为假时,S与P之间可能具有()。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一个演绎推理,如果推理无效,则()。
A.推理形式错误B.结论肯定虚假
C.结论可能虚假 D.前提不真实
4.根据规范模态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从“必须依法办事”可以推出()。
A.允许不依法办事 B. 不允许不依法办事
C. 允许依法办事
D. 不允许依法办事
5.如果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就说明()。
A.足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 B. 对方论题不能成立
C.对方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D.对方论题有待进一步证明
四、图示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A.强制措施B.逮捕C.取保候审
2.设S真包含于P,M与P交叉,M真包含S,用欧拉图表示S、M和P之间的三种外延
五、分析题:(每小题9分,共45分)
1.“受贿罪是渎职罪,贪污罪不是受贿罪;所以贪污罪不是渎职罪。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某企业财会科大量现金被盗,经侦查后发现只有两人具备作案的条件,或者是李某所为,或者是赵某所为;现已有材料证实李某盗窃该企业财会科的现金,所以不可能是赵某所为。
”这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3.“只有从死者尸体内检出砷的残余物,死者才是服砷中毒而死亡的;今死者尸体内检出了砷的残余物,所以,死者是服砷中毒而死亡的。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4.同时断定“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
5.分析下列案例中的论证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某村发生一起枪杀案,被害人的妻子说:“凶手一定是李某,因为我丈夫被害的那天晚上,张三很晚才回家;而且他当过兵,枪打得很准;加上我丈夫过去当村长时批评过他,有旧仇,所以,一定是李某报复害死我丈夫的。
法律逻辑学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概括限制 2.定义过宽; 3.肯定全称; 4.真、假;
5.论题论据论证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 分)
1.B 2.A 4.D 6.D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
1.AC;2.BC ; 3.AC;4. BC; 5. CD
四.图示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
A
B C
2.
M S P
五、分析题(每小题9分,共45分)
1.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
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的规则,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
2.这个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
违反了“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的规则,犯了“由肯定到否定”的逻辑错误。
3.这个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
违反了“肯定前
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犯了“从肯定推否定”的逻辑错误。
4.“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是矛盾关系,同时断定为真,违反不
矛盾律;同时断定为假,违反排中律。
5.这个论证不正确。
违反了“论据与论题之间要有内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的规则,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因为被害人的妻子所列的论据还不足以断定李某是该案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