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指南》
- 格式:pdf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72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标准化施工1 施工准备1.1 一般规定1 路面工程施工前应做好路基、桥梁及隧道等工程的验收和移交工作。
2 路面工程施工期间,每一结构层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该结构层施工。
1.2 机械设备准备1 每个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面(SMA路面除外)压实设备最低配置要求:26吨以上轮胎压路机3台、12吨以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4台、小型压路机1台。
SMA混合料严禁使用轮胎式压路机进行碾压。
2 复合式隧道路面水泥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必须配置三轴式整平机或滑模摊铺机。
1.3 材料准备1 各结构层正式施工前,材料储量应满足连续施工需要。
2 出厂前采用可靠、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对采购的基质沥青及改性沥青进行检测;进场解封卸料时应逐车检测;施工过程中沥青宜按“多指标、多层次、高频率”的原则进行检测。
1.4 下承层验收与准备1 路面施工单位应参加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组织的路基、桥梁、隧道等工程的验收。
2 应加强对已验收路床的保护,铺筑路面结构层前采用18t以上振动压路机复压,如发现含水率偏低、表面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含水率偏高,出现“弹簧”现象,应采取翻开晾晒或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
2 石料开采、集料加工与储运2.1 一般规定1 石料开采、集料加工与储运等过程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安全等规定;石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或施工单位自行加工。
2 不同岩性、不同料源的石料不得混杂开采、加工;不同宕口、不同岩性、不同规格的集料不得混堆、混运。
3 集料破碎场地要统一、合理规划,不同规格集料要分开堆放在硬化、无污染的场地上,场内应排水良好。
4 雨雪天不得进行集料加工。
2.2 石料开采1 料场爆破作业应取得当地公安机关的批准,特殊工种人员应持证上岗。
2 材料开采完毕后应进行清理,防止水土流失,表面应覆盖不少于30cm厚的土,以便恢复植被,并应符合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要求。
2.3 集料加工1 集料加工生产能力应满足工程需要。
关于印发《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2007年修订版)》的通知浙江省交通厅文件浙交〔2007〕75号各市交通局(委)、义乌市交通局:《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浙交〔2006〕10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实施一年来,对规范全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此期间,我厅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与管理陆续出台了一些新规定,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新经验,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需要加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为使《指导意见》在现场的施工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中能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我厅组织有关人员对《指导意见》进行了修订,充实、完善了相关内容。
现将《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2007年修订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函告厅质监局。
附件一:指导性意见(2007年修订版)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主题词:公路质量管理意见通知抄送:省公路局,各市质监站(局),各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浙江省交通厅办公室2007年3月26日印发修订说明2006年3月,我厅出台了《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浙交〔2006〕10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实施一年来,对规范全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此期间,我厅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与管理陆续出台了一些新规定,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新经验,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需要加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为使《指导意见》在现场的施工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中能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我厅组织有关人员对《指导意见》进行了修订,充实、完善了相关内容。
由于时间及水平所限,本《指导意见》修订版仍可能有不妥之处,希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认真总结,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向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局反馈。
浙江沥青路面修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工程位于浙江省某市区的主要交通路段,涉及的路面破损较为严重,需要进行及时的修补以保证行车的安全与舒适性。
工程目标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施工将采用先进的沥青路面修补技术,确保修补后的路面平整、耐久,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施工准备与计划施工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破损路面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包括沥青混合料、砂石料、压路机、摊铺机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设备性能良好。
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时间节点,合理安排人员与设备的投入。
三、破损区域评估与清理对破损区域进行准确的测量与评估,确定修补的范围和深度。
清理破损区域,去除松散的沥青、砂石和其他杂物,确保修补区域干净、无油污。
四、底层填补与夯实在清理后的破损区域,采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底层填补,确保填补材料与原有路面的结合紧密。
使用压路机对填补区域进行夯实,提高底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五、中层填补与压实在底层填补并夯实后,进行中层的填补工作,采用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铺设。
使用压路机对中层进行压实,确保混合料的密实度和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
六、面层修补与平整在中层压实后,进行面层的修补工作,确保修补后的路面与周边路面颜色、纹理一致。
使用摊铺机对面层进行平整,确保路面的平整度符合要求。
七、施工后养护与检查施工完成后,对修补区域进行养护,避免车辆和行人过早通行,确保修补材料充分固化。
在养护期满后,对修补区域进行检查,确保其平整、无裂缝、无松散现象,符合质量要求。
八、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设立专门的质检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措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和周边群众的安全。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规范施工操作,防止因施工操作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关于切实提高我省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的实施意见浙交〔2005〕164号为切实提高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针对当前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实际情况,在总结和吸取省内外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就切实提高我省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一、严格控制路用材料质量,把好源头关。
(一)沥青和改性沥青1.高速公路沥青应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上面层和中面层推荐使用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质量应符合A级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
2.道路石油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60℃动力粘度、蜡含量、闪点、溶解度、密度、针入度指数PI等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3.沥青材料须均匀统一。
在同一路段,沥青应选择各项指标稳定的同一品牌产品,切忌多品牌产品混用。
4.改性沥青须符合设计要求,建议采用Ⅰ-D类改性沥青。
当采用Ⅰ-C类改性沥青时,应适当提高软化点和弹性恢复指标。
5.供应商在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报告时必须提供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报告和沥青样品。
(二)粗、细集料1.粗、细集料应从源头做到洁净、干燥。
粗集料的压碎值、磨光值、吸水率等指标应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细集料洁净程度、表观相对密度、坚固性、棱角性等指标均应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2.路面面层粗集料应规格和均匀,轧制要求采用反击式轧石机。
须确保料源石料的均匀性。
推荐使用现场加工碎石。
3.粗、细集料应严格分档配制拌和,确保均匀性。
对于路面面层使用的集料,必须采用3档以上的规格料分档配制,集料分档不得重叠叉档配置。
4.面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满足规范要求等级,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不到要求,应掺加消石灰,同时可掺加具有耐热、耐水、长期性能好的抗剥落剂;未掺加之前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得低于3级。
5.为提高粘结性,上面层细集料建议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
6.上面层粗集料的吸水率大于1.5%时,应延长烘干时间。
7.细集料如采用石屑,采石场在生产石屑的过程中须具备抽吸设备。
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杭段第L11合同段(K0+000-K21+000)AC—1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开工申请报告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杭段第L1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九年九月三十日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市至杭州段路面工程《合同文件》、《招标文件》2、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市至杭州段路面工程《施工图设计》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申嘉湖杭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指南》6、《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二、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为L11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21+000,路线全长21公里。
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120km/h。
本合同段共有枢纽一处,互通2处,Sup-20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共计703747m2。
2009年9月25日我合同段进行了AC-1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的铺筑,并在9月29日完成了验收工作,及时进行了总结工作,确定了合理的机械组合方案和碾压工艺等参数,现根据年度计划要求,我合同段定于2009年9月30日进行AC—13沥青上面层施工。
三、施工部署我合同段沥青施工由二工区负责施工。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混合料集中厂拌运至现场摊铺的方法,其人员及机械设备配备见下表:1、正式施工主要人员组成情况及分工职责常务副经理:应军志负责总的施工及管理工作副经理: 盛军伟负责进场材料和安全安排副总工程师:李亿龙负责总的技术工作工程科长: 刘新华负责路面施工技术质检科长:白丽辉负责质检工作工区主任:王卫平负责工区内外场协调工作及施工计划安排质检员: 叶伟忠负责碾压、平整度、离析处理等质检员:王佳辉负责温度、压实度等控制测量员:石刘磊负责现场测量和放样资料员:周含赟负责沥青施工段落资料整理试验室负责:钱斌负责标准试验及现场的取样试验现场试验员:周海波负责现场标准试验及现场取样试验内场试验员:褚长征负责混合料配合比、沥青含量等控制内场施工员:赵杨华负责内场拌和生产工作现场施工员:郑如生负责现场施工及安全工作2、正式施工机械设备情况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一览表计划开工时间:2009年9月30日,计划完工时间:2009年11月15日四、AC-13型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情况1、目标配合比为1#(9.5—16mm):2#(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