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诊治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55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5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多发生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后2个月内,目前对DEACMP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主要有脑循环障碍理论、细胞毒性学说、神经细胞凋亡学说、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1]。
当前国内外通常采用高压氧为主,辅助脑细胞活化剂、自由基清除剂等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主要目的为纠正脑组织缺氧状态,平衡脑细胞有氧代谢,从而改善脑细胞因缺氧而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脱髓鞘,提升微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
高压氧的临床应用使DEACMP 治疗有效率大幅度提升,本次研究就针对高压氧在防治DEACMP 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DEACMP 的发病机制目前关于DEACMP 的发生机制主要有脑循环障碍理论、细胞毒性学说、神经细胞凋亡学说、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自由基学说、免疫反应学说等,但通过以上学说不难发现,DEACMP 的主要病理学基础为大脑白质弥漫性脱髓鞘,脑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与脑神经递质代谢异常。
临床研究证实,ACMP 后脑组织处于缺氧状态,大脑因血管吻合支少,使代谢受损最为严重。
脑水肿为DEACMP 的主要病理过程,脑衰竭为DEACMP 共同的危重结果,三磷酸腺苷是体内组织细胞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在缺氧状态下迅速消耗殆尽,钠泵缺乏转运能量而无法正常转运导致钠离子蓄积于细胞内,进而诱发脑细胞内水肿。
微血管壁内皮细胞发生肿胀与变性,脑内酸性代谢产物不断蓄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诱发脑细胞间质水肿。
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从血管壁渗出或淤血于静脉内,形成闭塞性血管内膜炎与血栓,而后导致脑细胞坏死,脑白质脱髓鞘样改变。
目前尚未研究发现有可预测DEACMP 出现的临床指标,且因DEACMP 这种疾病病情严重,无针对性预测标志物,对该病的关键在于早期防治,因此,当ACMP 患者入院时,应迅速纠正缺氧状态,防治脑水肿,促进脑细胞快速代谢,努力预防并降低DEACMP 发生的可能性。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诊治由于事故和人为的原因,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CO)中毒(CO poiscning,COP)成为世界性中毒性急救的第一位原因[1]。
在美国,每年约近千万人因COP住院,是致死性中毒的首要原因[2]。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人体的感觉器官难以识别,凡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一氧化碳,人体吸入CO后,CO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机体急性缺氧,临床上称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
由于许多急性中毒患者可出现严重的迟发性神经精神后遗症,尤其是迟发性中毒性脑病,严重影响了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许多慢性COP患者被漏诊和误诊,但是,我们在诊断慢性COP时常常遇到困难,对DPE的治疗,还缺乏有效手段,本文就此进行深述:1病因(1)生产性工业生产合成光气,甲醇,羟基镍、苯等都含有一氧化碳,天然瓦斯和石油燃烧或燃烧不完全,炼钢,炼铁,炼焦碳等,如防护不周或通风不良时以及煤气管道泄漏[3]均可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2)生活性家庭使用的煤气炉或煤气热水器排泄废气不良时,每分钟可逸出的一氧化碳约0.001立方米.北方的燃煤炉烟囱阻塞时,逸出的一氧化碳含量可达30%,一氧化碳返流导致2次急性CO中毒[4]是造成生活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因素。
2中毒作用机制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机体,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以极快的速度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分压越高,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百分比愈大,到达饱和度的时间也愈短,如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115毫克每平方米时.接触1小时后血中碳氧血红蛋白为3.5%,8小时可达到12.9%,35毫克每平方米下接触1小时,血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为1.3%,8小时可达到4%,空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如达1%,则60%的血红蛋白将于1分钟内转变为碳氧血红蛋白,活动时肺通气量增大,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增多,可比静止时高3倍,吸收后的一氧化碳绝大部分以不变的形式由肺排出,进入血中的一氧化碳除与血红蛋白结合外,还有10%-15%与含铁的蛋白如肌球蛋白等结合,而被氧化的一氧化碳不足1%。
2012年12月第19卷第12期收稿日期:2012-08-05修回日期:2012-10-06作者简介:常新荣(1969-),女,广西兴安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神经内科疾病基础与临床,E-mail:lgyycxr@163.com。
·综述·生活和生产环境中广泛存在着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CO)。
急性CO中毒在中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占职业危害的第一位,同时急性CO中毒也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因为它是一个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最严重因素[1]。
急性CO中毒可导致多个器官的病变,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为主。
经急救治疗,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病人症状恢复后,经一个似乎正常的时期(2~60天),即假愈期后,会再次出现异常神经精神,其临床症状表现出大脑皮质局部、锥体及锥体外系功能障碍以及精神意识障碍,其中以急性痴呆为主,因此在临床上该综合症被称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 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10%~30%,一氧化碳重症中毒的50%病人会发生DEACMP[2]。
尽管针对DEACMP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出了其发病机制的多种理论,然而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临床上也尚无特效疗法,因此DEACMP的伤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早期的防治非常重要。
本文就DEACM P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断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DEACMP的发病机制虽然目前关于DEACMP的发生机制尚无统一理论,但是通过研究表明其发生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学说。
1.1缺血缺氧学说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因此由CO造成的缺氧被认为是诱发DEACMP发生的首要因素。
一氧化碳比氧相比,更加容易结合血红蛋白,通常血红蛋白结合CO的能力是其结合氧能力的200~250倍,因此一旦结合就难以分离,这将直接严重地抑制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导致其运输氧的能力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