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东部新城核心区总体规划(2013—2030)
- 格式:ppt
- 大小:19.30 MB
- 文档页数:17
浅析六安市东部新城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规划六安市东部新城倡导以水为载体的城市建设新模式,将水融入城市,通过对水系的梳理和整治,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构建安全、生态、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健康河流水系,打造“全国生态水利建设示范区”。
根据现状和规划水系的功能分析,提出“分区优化,雨洪调蓄,环形连通,河湖分离”的规划思路,供同类工程借鉴。
标签: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六安市东部新城1、前言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是大别山地区的商贸流通及旅游服务中心,省会经济圈副中心城市,安徽省加工制造业配套基地之一。
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60km2,人口约60万人。
经多年发展建设,六安市城市面貌、区域经济环境、对外交通条件和自身实力有了很大改善。
随着国家提出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泛长三角经济圈”建设的相关举措,以及安徽省“合肥经济圈”的构建,六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六安市在第三次党代会上以科学发展观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提出“东部新城”的宏伟设想。
六安市东部新城位于市区以东,距市区20km,规划面积315km2,规划人口规模45万人。
2、东部新城水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东部新城地处江淮之间北部,属亚热带北部边缘的东亚季风气候,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100mm,四季分明,雨量适中,但时空分布不均。
规划区内水系主要包括:小(1)型水库2座,小(2)型水库6座,淠史杭灌区灌溉渠道5条,天然河道3条、排水沟2条,此外,区域内散布着小沟渠100余公里,塘坝400多口。
区域水系复杂,天然河流、人工渠道纵横交错,地形上岗冲相间,起伏多变,洪涝灾害频繁,长期以来未进行统一规划治理。
天然河道狭窄、行洪能力不足;灌溉渠道淤积严重,部分堤防断面、高程不足,存在渗漏、管涌等险情;渠系建筑物老化失修,防汛管理设施欠缺;区域排涝标准低,排涝能力不足;建成区生产生活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河道,造成河流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区域生态状况较好,但景观效果单一,随着开发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可避免。
目录前言 (1)第一章概述 (2)1.1前版燃气规划综述 (2)1.2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2)1.3规划依据及编制原则 (3)1.4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4)1.5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的原因及必要性 (4)1.6燃气专项规划的设计原则 (5)1.7规划目标 (5)1.8主要规划指标 (6)第二章城市概况 (7)2.1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人口 (7)2.2自然条件 (7)2.3社会经济 (7)2.4大气环境状况 (8)2.5城市规划介绍 (8)2.6城市能源现状 (9)第三章气源规划 (11)3.1气源选择 (11)3.2气源组分和参数 (14)第四章天然气用气量预测 (16)4.1天然气利用方向分析 (16)4.2各类用户耗热指标 (16)4.3各类用户天然气用气量预测 (18)4.4储气调峰 (23)第五章天然气输配系统规划 (25)5.1输配系统总述 (25)5.2天然气次高压管道布置 (25)5.3天然气中压输配管网布置 (27)5.4天然气管道穿越、跨越障碍物 (30)5.5管道防腐 (31)5.6已建中压管网利用 (32)第六章天然气场站规划 (33)6.1场站规划 (33)6.2LNG储存气化站 (33)6.3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 (34)6.4天然气汽车加气站 (36)6.5天然气储配站 (40)第七章天然气综合管理系统 (41)7.1天然气综合管理概述 (41)7.2SCADA系统 (41)7.3GIS系统 (42)7.4MIS系统 (42)第八章液化石油气规划 (44)第九章安全供气保障 (45)第十章安全防火篇 (47)10.1规划依据 (47)10.2工程概述 (47)10.3火灾爆炸危险分析 (47)10.4防火、消防以及安全生产措施 (47)10.5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49)第十一章环境保护 (54)11.1概述及编制依据 (54)11.2工程概况 (54)11.3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54)11.4主要防范措施 (55)第十二章节能专篇 (57)12.1编制依据 (57)12.2能耗状况和能耗分析 (57)12.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57)第十三章组织结构、劳动定员和后方设施 (60)13.1组织结构 (60)13.2劳动定员 (60)13.3后方设施 (60)第十四章主要工程量及建设实施计划 (62)14.1六安市主要燃气项目工程量 (62)14.2建设实施计划 (62)第十五章投资估算 (64)15.1编制范围 (64)15.2编制依据 (64)15.3项目建设投资 (64)15.4资金筹措 (64)15.5其他说明 (64)15.6附表 (64)第十六章效益分析 (67)16.1经济效益 (67)16.2社会效益 (67)16.3环境效益 (67)第十七章结论和建议 (68)17.1结论 (68)17.2几点说明 (68)17.3建议........................................................... 68 附件:附件1:关于编制燃气专项规划的委托书附件2:六安市燃气专项规划评审意见前言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9′,北纬31°46′。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正文:----------------------------------------------------------------------------------------------------------------------------------------------------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试验区、示范园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六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毕小彬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现将《报告》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结合实际全面贯彻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以市“两会”精神为动力,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加快幸福六安建设而努力奋斗。
2015年1月30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月20日在六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六安市人民政府市长毕小彬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幸福六安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091亿元,增长7.5%;财政收入142.1亿元,增长11.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78元,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4元,增长11%。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强化政策落实,稳定经济增长。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安排财政专项资金3.88亿元,减免缓抵各项税费17.2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户、总数达1010户;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0亿元,增长10%。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六安市区域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六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07•【字号】六政办秘[2013]41号•【施行日期】2013.04.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六安市区域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六政办秘〔2013〕4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试验区、示范园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重要区域发展政策,切实做好全年工作,市发改委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起草了《2013年六安市区域发展工作要点》。
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自身职能,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实施步骤,狠抓任务落实。
2013年4月7日附件:2013年六安市区域发展工作要点2013年是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也是推进科学发展、加速跨越崛起、建设幸福六安的关键之年。
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区域发展扶持政策,发挥区域政策叠加效应,加快发展步伐,现就2013年全市区域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入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1.加快产业承接步伐。
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和优惠政策,不断改进考核、激励机制,整合招商资源,围绕重点区域,紧盯重点客商,突出重点产业,充分发挥产业招商小组、驻外联络处以及各类协会和商会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和引凤还巢;全面落实招商引资项目预审、洽谈、考察、签约、服务等环节的各项工作,注重提高项目履约率。
力争全年示范县区(包括开发区、示范园区和新桥国际产业园)实现招商引资突破300亿元。
2.提升平台承载能力。
围绕我市合六工业走廊和舒三工业集聚区、新桥国际产业园“一轴双翼”产业承接布局,示范园区、开发区要以管理体制调整为新起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东部新城”的目标,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发展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招商、高效率推进,着力建设产业新城、生态新城、示范新城;抢抓省关于开发区转型发展、国家和省推进开发区清理整改前期工作等机遇,进一步规范园区运行,积极推进开发区转型发展、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村庄布点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六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29•【字号】六政办[2012]108号•【施行日期】2012.10.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村庄布点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六政办〔2012〕10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试验区、示范园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根据《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六发〔2012〕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村庄布点的需要,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村庄布点规划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2012年10月29日六安市村庄布点规划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皖政〔2012〕97号)、《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皖政办秘〔2012〕148号)、《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导则(试行)》(建村〔2012〕191号),突出村庄布点规划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结合六安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全面转型、跨越发展、富民强市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治为突破口,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点、突出特色,着眼长远性,注重操作性,确保美好乡村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目标任务(一)村庄布点规划于2013年3月底完成审批和备案,充分体现布点科学易实施,一村一品秀特色的规划理念。
(二)自然村总量减少,到2016年全市自然村总量减少比例:皖中片区(寿县、霍邱县、舒城县、叶集试验区、金安区、裕安区)25%,皖西片区(金寨县、霍山县)15%;到2020年减少比例:皖中片区48%,皖西片区38%。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6.14•【字号】六政办秘〔2023〕55号•【施行日期】2023.06.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六政办秘〔2023〕5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6月14日六安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方案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对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为认真贯彻《安徽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皖发改规划〔2023〕69号)、《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皖办发〔2023〕9号)、《安徽省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皖城融组办〔2023〕2号)、《“一县(市)一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重点举措》(皖城融组〔2023〕1号),加快落实《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23年远景目标纲要》(六政〔2021〕17号)、《六安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六发改综合〔2022〕194号)有关部署,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发展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到2025年,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能力不断提高,农村人口不断向条件较好、发展空间较大的城镇、特色小镇和中心村相对集中居住,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1、城市性质六安市的城市性质为:大别山北麓中心城市,安徽省省会经济圈副中心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安徽省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具有滨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2 、城市职能(1)大别山北麓的中心城市(2)省会经济圈副中心城市(3)区域性交通枢纽(4)安徽省加工制造业配套基地之一(5)六安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 、规划期限近期:2008—2015年中期:2015—2020年远期:2020—2030年4、城市规模近期:至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68万,建设用地规模为70 km2;中期:至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80万,建设用地规模为82 km2;远期:至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20万,建设用地规模为120 km2。
5、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研究层次。
(1)市域范围:包括金安、裕安两区,寿县、霍邱、舒城、金寨、霍山五县以及省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县级)。
用地面积为17976 km2。
(2)规划区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和新安镇、徐集镇、三十铺镇、城南镇、苏埠镇、城北乡、中店乡、分路口镇、韩摆渡镇、先生店乡、椿树镇10个乡镇以及横排头风景区。
规划区面积为1096.8km2。
(3)中心城区范围:北至合武高速,南至宁西铁路,东到三元河,西到商景高速。
包括现状城区10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范围、以及与之相接的三十铺镇、新安镇、城南镇的部分用地,总面积约120km2。
6、城市发展方向“向东主动推进,向北积极延伸,向西跨河拓展,向南逐步完善”,构建未来六安中心城区的整体空间结构,将城市的发展重心向东、向北转移,适当向西发展,从空间结构上保障城市布局的合理性,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7、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综合考虑中心城区范围内用地的区位、交通、用地条件、自然生态现状及基本农田的分布等多方面因素,将中心城区的空间划分为四类区域进行管制,即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六政[2013]2号【发布部门】六安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02.06【实施日期】2013.02.0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六政〔2013〕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试验区、示范园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和市“两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市政府确定了40项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并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牵头领导、牵头责任单位和协同配合单位。
各项重点工作中的牵头责任单位,要商协同配合单位,尽快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明确工作措施,经牵头领导审定后,2月25日前报市政府办公室备案并组织实施;协同配合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配合,形成合力。
各县区政府和管委会也要对照相关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认真组织落实。
市政府将适时对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强化调度,年底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严格问责。
一、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一)提升投资和项目工作水平年度目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
项目前期工作效率和水平得到提升。
主要措施:启动实施重点项目建设“253工程”,争取更多项目进入省“861”行动计划。
加快首矿大昌铁矿深加工、华电二期、华润啤酒∕水饮品双百万吨、江淮电机产业园、圣农石斛产业园、创凯电子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推进亚夏汽车财富广场、博微长安科技园、应流特种高端装备制造、金日盛矿业云母深加工、索伊电器二期、武钢产业园、金寨钼矿开发以及寿西湖行洪区调整、济祁高速六安段、合六南通道等国省干道建设早日开工。
加强项目谋划,抢抓中央政策机遇,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城市基础设施、民生工程、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领域,积极谋划、编报一批重大项目。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02•【字号】皖政秘〔2024〕48号•【施行日期】2024.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六安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报请批准〈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六安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六安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地区,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落实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六安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26.8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42.1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837.8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不超过561.46平方千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1%;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超过25.23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不少于60%;水域空间保有量不低于219.03万亩。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以三条控制线为刚性约束条件,构建“一屏三带三区”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使命,提升合六同城化发展水平,共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加强与周边城市空间协同。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本级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六政办秘[2014]7号【发布部门】六安市政府【发布日期】2014.01.22【实施日期】2014.01.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本级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六政办秘〔2014〕7号)金安区、裕安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示范园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六安市本级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已经2013年12月17日市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分解任务,细化节点,加强配合,全力做好年度投资项目计划的实施工作。
2014年1月22日附件:2014年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表(一)项目管理单位项目实施单位建设依据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地点建设起止年限总投资截止2013年底预计完成投资当年市本级计划完成投资县区配套备注合计167680028010049000098700续建122950028010035050090000畅通工程106100246006360001龙舒路市重点局示范园区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7800m×45m=351000㎡一元大道--兴邦路2011年3月--2014年6月940065002900竣工2新阳大道市重点局示范园区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6285m×60m=377100㎡规划支路—长江路2012年5月--2014年6月1220080004200竣工3西城路市重点局市重点局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3422m×24m=82128㎡南屏路—淠河南路2013年11月--2014年10月51005004600竣工4嵩寮岩路(北段、南段)市重点局市重点局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南段(龙河西路-G312)2580m×30m=77400㎡(其中佛子岭路-G312段宽度为50m);北段(淠河南路-大别山路)810m×30m=24300㎡312国道——龙河西路;大别山路—淠河南路南段:2013年9月--2014年6月;北段:2013年12月--520014003800竣工2014年8月5磨子潭路扩建市重点局市重点局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1015m×50m=50750㎡佛子岭路——312国道2013年11月--2014年6月22005001700竣工6六舒三扩建市交通局市交投公司六发改审批〔2012〕148号8800m×25m=220000㎡南山——312国道2013年6月--2014年6月18700540013300竣工7寿春路及相关路桥市重点局市重点局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11230m×45m=505350㎡;及寿春路三源河桥(80m×36m=2880㎡)、寿春路瓦西干渠桥(150m×36m=5400㎡)、寿春路淠河总干渠桥(240m×36m=8640㎡)寿春路1、2标:2013年10月--2014年12月;3标:2014年1月--2015年2月;4标:2013年12月--2015年2月2870080010000主体工程施工,三源河桥:2014年1月--2014年12月;瓦西干渠桥、淠河总干渠桥:2014年1月--2015年7月8凤凰西路市重点局市重点局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4400m×25m=110000㎡淠河南路-南屏路2013年11月--2014年10月58005005300竣工9G312国道北侧辅道市交通局市交通局完善配套设施需要6600m×15m=99000㎡,桥梁两座长度合计210米磨子潭至商景高速2013年11月-2014年11月60005005500竣工10G312国道升级改造(三期)市交通局市交投公司六安市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6.4km一级公路改建经三路——磨子潭路2013年11月--2014年11月1280050012300竣工治污工程17800118006000011凤凰桥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市城投集团市城管局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处理规模4万吨/日城西凤凰桥、城西南新建道路2013年9月--2014年12月1200070005000竣工12六安市城北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市城投集团市城管局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日处理8万吨污水厂升级改造解放北路2012年9月--2014年4月580048001000竣工活水增绿工程790001900047000013苏大堰、大雁河河道治理工程市城投集团市城管局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河道治理工程,总长16.5km,包括河道清淤、护岸、绿化、亮化等苏大堰、大雁河周边苏大堰: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大雁河:2013年11月--2015年12月32000400015000主体工程施工14淠河右岸新安大桥至合六叶高速公路段防洪工程市水利局六安市治淮工程建管局十二五规划新安大桥~合六叶高速公路段右岸堤防加固、护坡护岸、防汛道路等金安区2013年2月--2014年5月12000110001000竣工15河西景观带延伸段市重点局市重点局生态建设和水源保护的要求绿化面积32.5万平方米。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实施37项民生工程的通知正文:----------------------------------------------------------------------------------------------------------------------------------------------------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实施37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六政〔2013〕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试验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13〕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决定2013年在省确定的33项民生工程外,新增4项民生工程,合并实施37项民生工程。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继续实施21项民生工程继续实施计生奖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型农民培训、就业技能培训、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廉租房与公租房保障、城乡医疗救助、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贫困残疾人康复、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沼气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等21项民生工程,按《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六政〔2012〕10号)规定执行。
二、省、市新增10项民生工程(一)省统一实施的民生工程1.建设美好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奖补。
2013年,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总体目标,以村庄建设、土地整治、产业富民、环境整治、农民素质和管理服务“六大提升工程”为重点,重点培育建设231个中心村。
2.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
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加强流浪救助机构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和救助能力;开展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对散居、集中供养孤儿分别按每人每月600元、1000元标准补助生活费。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生态强省建设2013年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正文:----------------------------------------------------------------------------------------------------------------------------------------------------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生态强省建设2013年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六政办〔2013〕1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试验区、开发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生态强省建设,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强省建设201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皖政办〔2013〕19号)要求,现将我市2013年生态强省建设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请各县区、各有关单位对照任务分解表,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六安市贯彻落实生态强省建设2013年工作任务分解表序号重点工作任务承办单位1编制生态强市实施行动计划 9月底前完成编制并印发实施市环保局、市发改委2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
市水利局加快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
市住建委、市城管局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治理工程建设,争取环巢湖生态治理工程涉及我市相关项目。
市环保局 3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使用新型控失肥、缓释肥,2013年推广面积670万亩。
市农委推进2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项目建设。
市农委、市环保局推进14700口户用沼池工程建设。
市农委 4空气清洁工程强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市环保局加强对细颗粒物(PM2.5)等新增指标的监测,每个县(市)建设1-2个省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市环保局全面开展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工作。
市环保局强制报废老旧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