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孟姜女
- 格式:docx
- 大小:21.70 KB
- 文档页数:2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歌曲《孟姜女》的演唱诠释及情感表现孙 瑜(临沂市公安局出入境,山东 临沂 276000)【摘要】孟姜女是非常著名的民间故事,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其中,歌曲《孟姜女》为一首民间小调,因为1981年李谷一老师把此歌曲收录在专辑《凤阳花鼓》中而广为流传。
这首歌曲通过四季的形式表达了孟姜女的故事和人物情感,其节奏委婉动听、紧密,在延长的高音中结束。
因此,本文针对歌曲《孟姜女》的演唱诠释及情感表现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歌曲《孟姜女》的背景、歌曲《孟姜女》的演唱诠释、情感表现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有益于我国艺术形式的丰富发展。
【关键词】孟姜女;演唱诠释;情感表现【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识码】A一、歌曲《孟姜女》的背景孟姜女来自于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爱情故事,讲述了在秦始皇时期,孟姜女思念自己的夫君,在跋山涉水找到丈夫时,却得到了丈夫死去的消息[1]。
孟姜女伤心痛哭,感动了天地,顷刻间长城崩塌。
该故事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在唐宋时期之前便已经形成,在宋元之后逐步形成了时调小曲。
该曲目对说唱以及戏曲音乐、乐器等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音乐家以现代人的创作手法以及形式,对其进行了重新编改,使其成为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歌曲。
二、歌曲《孟姜女》的演唱诠释这首歌曲的音域非常宽广,对于场景以及情绪的变换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戏剧性,为一首难度较高的曲目[2]。
在对这首歌曲进行演绎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我国传统戏曲、说唱以及民歌的演唱技巧掌握以外,还要会利用一些西洋唱法当中的气息,混合共鸣、泛音以及声区等技法,以便将声音当中的纤细、泼辣以及轻柔宽厚等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更加灵活地塑造作品当中的形象,注重对其中意蕴的展现。
这便需要演唱者做到神情兼备,达到动人真切的目的,将各个场景当中的人物内心表达出来。
在对歌曲进行演唱之前,对于人物的情感以及内心世界要有深刻的理解,思想情感要真实并且细腻,利用朴实婉转的语言,将孟姜女内心柔软、无助以及凄苦的情感诠释出来。
歌曲《孟姜女》及其艺术表现孙俊钰【摘要】家喻户晓的《孟姜女》曲调是我国民歌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曲调之一,在我国各地都有不同的民间变体在流传。
刘麟作词﹑王志信根据江苏变体编曲改编的《孟姜女》,可谓是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改编后的《孟姜女》是一首集民歌﹑戏曲于一体的大型民族声乐艺术歌曲。
对于这样一首歌曲,作为演【期刊名称】《内蒙古艺术》【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3页(P81-83)【作者】孙俊钰【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1家喻户晓的《孟姜女》曲调是我国民歌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曲调之一,在我国各地都有不同的民间变体在流传。
刘麟作词﹑王志信根据江苏变体编曲改编的《孟姜女》,可谓是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改编后的《孟姜女》是一首集民歌﹑戏曲于一体的大型民族声乐艺术歌曲。
对于这样一首歌曲,作为演唱者究竟应从哪几个方面把握这首歌曲的艺术表现呢?本文将结合自己学习和演唱的体会,对《孟姜女》歌唱技巧﹑情感表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民间“版本”与创作“版本”《孟姜女》这首民歌,取材于民则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秦始皇修筑长城,强抓新婚民夫范杞良,妻子孟姜女历尽千里迢迢北上寻夫,却发现丈夫已死于工地。
孟姜女痛苦万分﹑放声哀哭,长城为此被哭倒,只见丈夫白骨。
据顾颉刚先生的考证,孟姜女故事是从二千五百年前的杞梁妻故事演变过来的。
大约在唐代以前就产生了以孟姜女千里寻夫为内容的民间口头文学,到了宋元以后,孟姜女这个民间故事开始以民间时调小曲的形式流传在民间。
九十年代,由词作家刘麟和曲作家王志信在这首民歌的基础上编词﹑编曲,完成大型声乐作品《孟姜女》。
该曲运用现代作曲思维和创作手法,打破了原来民歌单乐段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歌谣体曲式结构,根据主人公的感情脉络来揭示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对整个作品作了重新安排和裁剪,把它改编成一首以单二部曲式与分节歌相结合的歌曲作品。
浅谈新民歌《孟姜女》艺术处理及情感表现作者:王小露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23期【摘要】在声乐演唱艺术中,有些演唱者往往忽视了情感表现对作品表达的重要性。
本文从歌曲的历史文化背景、创作特点简要介绍新民歌《孟姜女》的艺术处理及情感表达。
【关键词】文化背景;创作特点;艺术处理;情感表达艺术歌曲《孟姜女》是由我国国家一级作曲家、指挥家王志信作曲、刘麟作词的现代民族声乐作品。
这首歌的曲调来源于传统民歌小调,以我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之一的《孟姜女》为背景,结合现代民族声乐的特点创作而成。
歌曲旋律优美、舒缓、哀怨、凄婉、愤恨,但又不失酣畅、大气,生动表达了孟姜女哭倒长城、千里寻夫的生动场景。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对《孟姜女》这首歌曲的题材背景、创作特点、艺术处理及情感表现等方面的解读与分析,来奠定更深的理解基础,从而更好地掌握该歌曲及其演唱方法。
一、民歌《孟姜女》的历史文化背景歌曲是由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演绎而来的,也是我国民歌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传统民歌之一。
相传秦始皇时期,统治者为抵御外敌入侵,征调民夫筑建长城,孟姜女的新婚丈夫范杞良(又名范喜良)被迫去修建长城,孟姜女思夫心切,历尽艰辛万苦千里寻夫送寒衣,在关卡被守关士卒百般刁难无法过关,孟姜女就把自己的悲惨身世编成一首小调献唱与士卒,最终感动士卒,随之通关放行。
孟姜女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丈夫修筑长城的工地,却得来了丈夫坠亡悬崖的噩耗。
她悲从中来,痛哭长城下,长城为之崩裂,顷刻间,新砌的城墙轰然倒塌,露出范杞良的尸骸,孟姜女在绝望中投海而亡。
二、新民歌《孟姜女》的创作特点此曲是根据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曲调改编而成,把原来以十二个月为序单一反复哀婉凄楚的表现方式改为以春、夏、秋、冬四季情感上的变化来刻画,把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弱女子孤苦无依的悲叹相思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四部分每个部分又都有四句,其中前两句都是对该季节景物的生动描写,继而后两句就是借景抒情,让主人公触景伤情,推起其感情波澜。
民歌《孟姜女十二月歌》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民歌《孟姜女十二月歌》原文及赏析【导语】:正月梅花独占先,家家户户过新年。
艺术研究民歌《孟姜女》的演变及其影响耿家林一、《孟姜女》的形态特征《孟姜女》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传统民歌,歌词采用的结构形式有按月结构的,有按季结构的,旋律采用歌谣体的小调形式,短小,方整,一曲多词。
优美动听,适宜吟唱,因此,世代相传,流唱至今。
《孟姜女》演绎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相传吴地万喜良被秦始皇抓去筑长城,民女千里寻夫,哭塌长城,发现爱夫尸骇,她悲痛欲绝,投海自尽。
故事情节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民歌曲调跌宕起伏,婉转缠绵,表现了民间忠贞爱情和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
由于《孟姜女》的歌词情节曲折生动,曲调流唱上口,因此传唱全国,产生了不同的变体。
从所有《孟姜女》的演唱形态看,哪一首是形成最早的母体呢?笔者翻阅了有关民歌资料都没有发现定论,但从民歌旋律发展的规律看,从歌词内容到地方特色看,下面这首民歌可以认定是所有《孟姜女》的母体:根据有二:其一、《孟姜女》所涉及的两个人物相传都是苏州人(万喜良为苏州元和人,孟姜女是松江人)而这首民歌又具有浓郁的苏南风格。
其二、这首《孟姜女》的旋律节奏最单纯,音调最简练,符合民歌从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规律。
这首源自苏南的《孟姜女》在旋律形态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民歌采用五声徵调式,音域九度。
以大二度,小三度连结的级进为主,中插纯四度上行小跳,乐句之间采用“鱼咬尾”的平行过渡,所以曲调总体给人委婉的感觉。
2.乐句方整,全曲有四乐句构成,每句乐句由两小节构成,每小节由四拍构成,充分表现出偶数性的节拍特点。
节奏以平稳组合为主,中插切分和附点组合,使节奏在平淡中蕴涵着动力。
3.乐段结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突出的标志是第三乐句的转折形态非常鲜明,另一种认为是典型的复对应结构,即每两句构成了小乐段,突出乐句的结音分别是re、so、la、so。
民歌的流行除了歌词内容的吸引力外,节奏简洁,音调平易,乐句方整,结构清晰更始重要原因,以此深受民众喜爱,广泛传唱。
浅谈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孟姜女》作者:殷俊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05期摘要:《孟姜女》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传统民歌,上世纪80年代作曲家王志信先生在民歌基础上融入我国戏曲、曲艺的元素,以及丰富多彩的节奏变化,加入了一些外来音乐元素和时尚元素,将一首普通的民间小调改编成为一首大型的声乐作品,改编后的《孟姜女》在保持民歌韵味的基础上,充满着新时代的气息,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欣赏习惯。
关键词:王志信《孟姜女》民歌王志信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1942年生于河北乐亭县,1958年作为民歌手进入中央歌舞团,198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干部进修班学习作曲,此后开始了作曲工作,他主要的成就就是在传统的民间音乐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经他改变创作的有《木兰从军》、《蓝花花》、《孟姜女》等大型声乐作品。
一、王志信的改编曲《孟姜女》和民歌《孟姜女》的对比王志信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和词作者刘麟一起合作,将我国一些有特色的原生态民歌进行改编,由于他本人是作为民歌手出生,会演唱几百首中国民歌,后来又和刘麟一起到全国各地采风,积累了大量的民歌资料。
王志信改编后的《孟姜女》不仅在歌词结构上将十二月浓缩为四季来表现,在曲调上也做了较大改动,民歌中的十二段曲调一致,但改编后的四段就有四种表现形式。
在旋律线条和速度上改编后的《孟姜女》和民歌都差不多,都属于慢板。
改编后的《孟姜女》的节奏从原来的2/4拍改为4/4,3/4,2/4,不仅节奏变化丰富,还加上了休止和延长音。
和民歌相比,改编曲的加花明显增多,同时在民歌五声性级的基础上,改编曲扩展为七声性级,使歌曲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在歌曲篇幅上,民歌的篇幅长是因为歌词段落多,改编后的歌曲由原来的四小句扩展为四个乐段,两次转调,具有明显的调性色彩对比。
二、王志信的《孟姜女》艺术上的特点王志信改编后的《孟姜女》在艺术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既有体现民歌特色的部分,也有戏剧效果的成分。
从前奏开始,整部音乐作品就像戏剧一样来展开情节,步步推进。
2021-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民间奇葩。
,浅谈浙江民歌的艺术特点与传承发展———以《孟姜女》为例冯莉云(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安庆246000)摘要:随着生活背景和环境的改变,处于浙江的传统民族音乐衍生出了属于她自己的音乐文化。
由这些音乐文化组成了浙江民族音乐文化,深深的烙印在了浙江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浙江人民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通过对浙江民歌进行创新式的发展与继承,有助于促进浙江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加强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促进传统音乐源远流长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孟姜女》的故事是中国最著名的神话故事之一。
本文以浙江民歌《孟姜女》为研究对象,结合浙江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通过研究浙江民歌《孟姜女》的歌词,音乐,演唱,来研究浙江民歌的基本特征。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孟姜女及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介绍浙江民歌的起源和历史。
第三章以浙江淳安民歌《孟姜女》为载体,通过研究浙江民歌《孟姜女》来对浙江民歌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性介绍。
第四章是对浙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关键词:浙江民歌;《孟姜女》;多元化传承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7-0157-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7.075一、前言本章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了中国神话故事《孟姜女》和浙江民歌《孟姜女》的故事。
然后介绍了本文的总体安排。
孟姜女的故事在中国是最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从古至今,它一直以歌曲,舞蹈,戏剧的形式广为流传,在中国的各个省份,各个民族影响极大。
孟姜女的故事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故事也从最初的记载到后来慢慢的对其内容进行了部分神话,使得在人们心中有成为信仰。
故事最早记载在春秋时期由左丘明编写的《左传》。
故事介绍的部分的内容为:齐国侯要攻打莒国,杞梁被杀。
民歌——孟姜女
导读: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孟姜女哭长城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出现了各种文化形式,以下是江苏民哥《孟姜女》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人家丈夫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造长城。
二月里来暖洋洋,燕子双双到南方;燕巢造的端端正,对对成双歇画梁。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家家坟上飘白纸,喜良家的坟上冷清清。
四月里来养蚕忙,姑娘双双去采桑;桑篮挂在桑枝上,揩把眼泪采把桑。
五月里来是黄梅,黄梅发水泪满腮;家家田里黄秧插,孟姜女的田里草成堆。
六月里来热难当,蚊子飞来嘴逢长;宁可叮我千口血,莫叮我夫万喜良。
七月里来七秋凉,家家防冷做衣裳;皮棉单夹都做到,孟姜女的家中是空箱。
八月里来雁门开,北地先凉冷信来;喜良身上衣单薄,并无雁足带书来。
九月里来是重阳,家家饮酒菊花香;满满筛来我不饮,毫无心绪赏重阳。
十月里来稻上场,牵笼打米纳官粮;家家都把官粮纳,孟姜女家
里身抵挡。
冬月里来雪花飞,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前面乌鸦来领路,走到长城冷凄凄。
腊月里来过年忙,家家户户祭祖先;人家都有猪羊杀,孟姜女家中空荡荡。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