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体楷书间架结构口诀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10
柳体书法口诀《柳体书法口诀一:基本笔画》小朋友们呀,要写好柳体字,先把笔画来认清。
横画呢,就像一根小扁担,要写得平稳又有力。
起笔轻轻顿一下,就像小蚂蚁停下来歇脚,然后慢慢地向右行笔,到了结尾呀,再顿一下,就像到了目的地又歇会儿。
竖画像个小柱子,直直的,起笔也要顿,像小火车出发前加油,向下行笔时要稳稳当当,不能歪。
撇呢,就像一把小梳子的齿,从粗到细,轻快地撇出去,捺画就像小滑梯,捺脚要舒展,像小脚丫用力踩地。
点就像小雨滴,轻轻落下,可要有小顿笔哦。
掌握了这些基本笔画,就像搭房子有了小砖头,这可是写好柳体字的第一步呢。
《柳体书法口诀二:笔画顺序》小朋友们,写柳体字有个笔画顺序的讲究呢。
一是先横后竖,就像盖房子先搭横梁再立柱子。
比如说“十”字,要先写横,这横就像小床的床板,平平稳稳的,然后再写竖,竖就是床腿,把床板撑起来。
二是先撇后捺,就像小鸟张开翅膀,先左边的小翅膀(撇),再右边的大翅膀(捺),“人”字就是这样。
三是从上到下,就像小猴子从树上往下跳,一层一层的,像“三”字,先写最上面的一横,再中间的,最后下面的。
四是从左到右,像小朋友排队,从左边开始排起,“林”字,先写左边的“木”,再写右边的。
记住这个笔画顺序呀,字就写得又快又好看啦。
《柳体书法口诀三:结构之重心》小朋友们,柳体字的结构里重心很重要呢。
重心就像小娃娃站在地上,要稳稳当当的。
比如说写“中”字,中间那一竖就像小娃娃的身体,要写在正中间,就像小娃娃站在跷跷板的正中间,这样字才不会倒。
如果重心偏了,字就像喝醉了酒的小老头,歪歪斜斜的。
再看“田”字,四个小方块要分布均匀,中间的十字交叉点就是重心的位置,就像四个小伙伴手拉手围着一个中心点。
我们写柳体字的时候,心里要想着这个重心,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扎实、稳定。
《柳体书法口诀四:结构之对称》小朋友们,柳体字好多结构都是对称的呢。
就像蝴蝶的翅膀,两边是一样的。
比如说“日”字,左边和右边就像照镜子一样。
柳公权楷书间架结构92法,值得收藏!
在唐朝楷书书法史上,与颜真卿之“筋书”相反的,当首推柳公权的“骨书”,所以书史上将颜真卿与柳公权的楷书并称为“颜筋柳骨”。
这两种书法风格代表了唐代两大楷书的基本特征。
柳公权跟颜真卿相比,应该在书法时间的体验上更多。
因为颜真卿在当时为太师,是安史之乱中叱喝风云的人物,而柳公权的官位却是一个并不算高的侍书学士。
从书法上看,颜真卿介入书法应只是业余,而柳公权却应该属于专职,因为他是以书为官的。
据宋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说:“穆宗时,柳公权以夏州书记入奏”,皇上一见到他就说:“朕长于佛庙见卿真迹,思之久矣。
”于是就拜他为右格遗侍书学士,不久又改其为右司郎中弘文馆学士。
柳书正因为倍受帝王的赏识,所以在当时,其书法就极其珍贵。
于是,这样一来向柳公权求学求书的人就更多了,更有甚者,“当时大臣家庙碑志,非其碑,人以子孙为不孝”。
不过,在历史上,对柳公权书法的评价,历代书家则褒贬不一,各有说法。
比如宋朝大书法家米芾就认为古法到了欧阳询、虞世南笔下已经丧失殆尽,而柳书又远不及欧、虞,故而斥责其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公始有俗书”。
但在另一个层面上,米芾又认为以钟王法度衡量柳公权书法,虽为俗书,但柳公权在用笔的气息与作品整体风神的把握,却又值得称赞。
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的评论较之米芾可以说是比较客观的道出了柳书的美学与历史价值的。
他说:“柳诚悬书,极力变右军法,盖不欲与《禊帖》面目相似。
所谓神奇化为臭腐,故离之耳,凡人学书,以姿态取媚,鲜能解此”。
柳体楷诀百韵歌河南安阳袁红战《楷诀百韵歌》歌诀共316句1580字,全面系统的用歌诀形式归纳了楷书最基本的运笔、结构、章法上的基本规律。
《楷诀百韵歌》毛笔书法入门教程,已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引言柳书溶欧颜,唐楷开新面;欧紧颜宽博,柳书具得兼。
结体松紧宜,笔法较露显;端庄杂流利,入门更捷便。
运笔运笔讲节奏,如音贵婉转;平淡匀无变,少趣形呆板。
提按别轻重,快慢连顿转;方圆宜兼施,曲直粗细变。
起笔多逆藏,折锋出劲健;笔走中锋线,力存留驻间;回藏或出锋,齐力聚毫端。
运笔贵适度,分寸须细掂。
一、点柳点分方圆,点中有折转。
顶点要居中、上下排弧线、左右有向背、脚点叉腿站、多点聚一心、四点左右看。
二、横横画不宜平,势斜求动感;短粗长细挺,方起收稍圆。
短凹两头翘,长凸似挑担;辅横体灵活,左尖或右尖。
三、竖竖起连三折,头方力彰显。
收尾如垂露,或者似针悬。
边竖有向背,中竖不倾偏;短竖体内斜,左右对脸看。
四、撇柳撇挺似箭,头方尾巴尖;偶有尾带钩,个别把头弯。
斜撇起中右,平撇居高端;竖撇左边站,或者把横穿。
五、捺捺壮起笔按,顿笔是关键;出锋提方角,尾巴稍长宽。
平捺有三折,斜捺步矫健;反捺似长点,意在求形变。
六、钩体劲钩含蓄,回锋鹅头显;出锋宜带下,竖钩分直弯,横钩鸟视胸,斜钩似撑杆,卧钩向心挑,弯钩势包揽。
七、折柳书善用折,棱角宜突显,折前有提笔,顿挫出方肩。
横折如关节,内方外带圆;竖折和撇折,左行再折返。
八、提提画又称挑,短小势精悍;起笔藏锋稳,出锋迅且尖;长短和平斜,方位要周全;出锋要避右,专找空子钻。
间架结构总规律一、重心平稳稳中求活竖直横平稳,字正挺腰杆;合体比例匀,独体守中线;布白宜匀整,左右多照看;主笔稳全局,穿插避松散。
横细竖粗壮,撇低捺伸展;腿长字灵动,呼应气韵添;左右多错落,上下不等宽;稳活相统一,静中求动感。
二、布白均匀匀中求变间距留白匀,落笔先计算;横竖匀分割,撇捺角中穿;交叉求等分,点提找空钻;以匀定比例,简窄繁多占。
楷书间架结构口诀82法一、引言楷书,作为汉字书法的重要门类之一,以其端庄、优美的形态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一直备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追捧。
楷书的良好结构是其美感的基础,而楷书间架结构口诀82法则是一套用于指导楷书结构的经验法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楷书间架结构口诀82法的内容和应用。
二、楷书间架结构口诀82法概览楷书间架结构口诀82法是通过对楷书字形的观察总结出来的一套经验法则,以81名单独的字为基础,加上一个总结性的法则,共82个法则。
这些法则囊括了楷书结构的方方面面,从整体到局部,从直线到曲线,从横向到纵向,全面而深入地指导了楷书的结构安排。
下面,我们将对这82个法则进行分类介绍,并给出一些实例,以方便读者理解和应用。
三、法则分类第一类:间架整体法则(1-12)1.南延法则:上、下横向必延长南北;2.两点一线法则:上下相应点构成线段;3.其他点法则:较稍后出现的点给较早出现的点以呼应;4.南北相剧法则:南北相距愈远,构图愈完整;5.东西相对法则:东、西向的元素要有相对应或呼应;6.自由统筹法则:间架总体要有自由统筹,不能呆板刻板;7.纵横协调法则:纵向和横向的构图要协调统一;8.周而匝章法则:周而复始地整体构图;9.串联起笔法则:必须能将各部分统筹起来;10.莲座心形法则:楷书字帖的结构形似莲花座;11.门廊式结构法则:整体形似门廊结构;12.对角线尽形法则:尽量采用对角线的结构形式;第二类:字形变体法则(13-46)13.入色转化法则:入和“口”结构相似,可以互相转化;14.次水性法则:次和“水”结构相似,可以互相转化;15.龙物长法则:凡参与虬结的部分必然延伸;16.羊相闯法则:羊字的右侧形似闯字,可以互换;17.匠匹相似法则:匠和匹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18.林并方法则:林和并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19.凡奢俱庞法则:凡、奢、俱、庞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20.松忐邪犬法则:松、忐、邪、犬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21.圣贡庸法则:圣、贡、庸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22.尤外是法则:尤和外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23.困小绝日法则:困、小、绝、日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24.故寻斜法则:故和寻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斜和“十”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25.衣廷次法则:衣和廷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次和廷也可以互换;26.屈给序风法则:屈字的上右部分形似给字,可以互换;屈和风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屈和序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27.丑归贝法则:丑和归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归和贝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28.孔众母法则:孔和众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母和众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29.靠累欠法则:靠和累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靠和欠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30.危都鬼法则:危和都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都和鬼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31.吏如冤法则:吏和冤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吏和如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32.其人交法则:其和人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其和交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33.刀分路法则:刀和分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刀和路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34.亦向老法则:亦和向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亦和老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35.曱精震法则:曱和精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曱和震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36.陆陟隹法则:陆和陟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陆和隹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37.考抱耒法则:考和抱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考和耒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38.示必禾法则:示和必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示和禾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39.有殷尼法则:有和殷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有和尼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40.习亚口法则:习字的上右部分形似亚字,可以互换;习和“口”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41.尝毛聋法则:尝和毛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尝和聋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42.胜肖本法则:胜和肖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胜和本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42.千千初法则:千字和千字形似,可以互换;千和初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43.夂及泉法则:夂和及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夂和泉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44.即吾缓法则:即和吾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即和缓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45.妄杞竖法则:妄和杞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妄和竖的形态相似,可以互换;第三类:横线曲线法则(47-71)47.曲线随突:曲线随直线相随与相对;48.出岔与入垂:出岔线和入垂线应相间;49.入曲先出:入曲线应先出再回;50.岑陟停走:岑陟停步再走;51.走十多线:十上显示走多线;52.多密走曲:多行走曲线显密集;53.显交乱行:交叉且乱行为要点;54.上线弯劲:上行线条应呈弯曲;55.横交少走:横线交叉少走曲线;56.横劲多弯:横线显示多弯曲;57.四线起行:从一点四线随行;58.上交墙住:上交线应住墙行走;59.中心左侧:字形中心左侧构架;60.加加绵长:长眉加绵有加加;61.上行离尖:上行线尽量离尖;62.南北上起:自北向南线逐上;63.心左增长:心部在左增纵横;64.逼停无量:对角线逼停无量;65.上下起行:线条从上下出发;66.水掷离开:水字横行不掷离;67.十下下鱼:十下方鱼在下;68.曲凸全程:曲线与凸线全程;69.毛走对线:两毛钩分别走对线;70.剪水而动:剪水行走而有动;71.出口多来:线条构造出口多来;第四类:遇线方线(72-82)72.忽出与林:忽和出字面有林;73.一知出巨:一点知字出缓巨;74.头遇末触:字头遇到字末触碰;75.屈头遇头:屈字头部遇到头部;76.大遇小形:大形字遇到小字;77.替现而形:替顶现字而形成;78.遇持竖线:遇字持竖线构成;79.遇邀头点:遇到邀字头部要点;80.林触下末:较后出现的林触到下末;81.释逢替首:释字遇到逢字的首部;82.杞未与兹:未干的木架杞兹;四、结语楷书间架结构口诀82法是一套对楷书结构进行准确指导的经验法则,通过遵循这些法则,可以更好地构建楷书的结构,使作品更具艺术价值。
楷书间架结构歌诀
结构均匀写满框,满而不塞穿插让;多笔要收少笔放,靠边直画往里让;重复笔画有偃仰,有长有短有露藏;画长要瘦短宜胖,有缩有放不走样;纵腕曲劲横腕圆,卧勾要弯戈勾长;三撇起笔对上腹,三点似弧紧连上;笔画之间要呼应,虽断似连莫要忘。
左右相等双胞胎,平分秋色礼相让;右小下齐左靠上,左右若瘦突中央;上下对正有收放,上下三部扁缩放;斜中取正靠主笔,相同部件弟与长;右耳宜肥在右下,左耳瘦小靠左上;覆托之笔要伸展,其余笔画须相让;左竖要垂末竖悬,同是直画不一样;横长撇短亦相反,横竖交叉法同上;堆叠宜为正三角,内叠匀密外叠方;虽是中国方块字,有斜有正有扁长;牢记例字触类通,举一反三细思量。
笔画形态歌诀
写好笔画很重要,笔笔能显字风貌;
横像拱桥中微弯,平衡一字要记牢;
竖如立柱顶千钧,挑向右上似尖刀;
折若关节连两骨,点如空中落冰雹;
钩像鹅头喙有力,撇似刀来捺如扫。
字形短者宜肥,字形长者宜瘦;疏者宜丰,密者宜匀。
左半笔画多者左雄,右半笔画多者右伟,左右笔画多者中欲小,中间画多者中欲大,上占地步者听其上宽,下占地步者任其下阔,天覆地载各随字形。
让左者左昂右低,让右者右伸左缩。
长横为主者横宜长,中竖为主者竖宜正,戈笔为主者最忌微弱。
横画短者撇宜长,横画长者撇宜短,横短竖长者撇捺宜伸,横长竖短者撇捺宜缩。
上下有横,宜上短下长,左右有竖,宜左短右长。
左旁小者宜平上,右旁小者宜下齐。
三连撇者宜下撇的头顶上撇之腹。
水点旁,下点的出锋尖处与上笔的驻笔相呼应。
分享举报。
【收藏】100句间架结构小口诀,从此学习楷书有依据王羲之碑帖第一法:十字在上横抗肩,竖笔上粗细下端,竖笔书写带撇意,位置写在中心线。
第二法:厂字作头横抗肩,横撇不连更美观,撇如柳叶中间宽,撇笔长写字舒展。
第三法:布字头部横笔长,先撇后横是传统,笔顺来自篆书意,楷书行书都响应。
第四法:左字头部横笔短,横笔短了撇笔长,先横后撇不写错,笔顺和篆写法同。
第五法:三框包围上横短,上横短了下横长,上横与竖不连接,竖笔垂露更健康。
第六法:卜字在上点作横,竖笔垂直上端粗,在下在右点下斜,竖笔必须用垂露。
第七法:立刀短横为垂露,位置写在中上部,竖钩垂直向右弯,衄挫挑钩如发弩。
第八法:冈字框部左垂露,左右两竖必垂直,左短右长分阴阳,两竖向背有弹性。
第九法:八字在上要写大,撇低捺高是妙法,八字在下捺变点,撇高起笔点稍下。
第十法:人字之头撇捺展,撇捺下端不水平,撇低捺高分阴阳,下部结构往里送。
第十一法:单立人旁独站立,撇如牛角竖垂露,竖笔上细下端粗,竖画尖接撇之肚。
第十二法:勿字折钩向左曲,如同凳子侧腿立,凳子侧立凳不倒,衄钩斜度重心笔。
第十三法:儿部变化多在撇,在左在中为竖撇,儿在下部为斜撇,写好浮鹅钩笔画。
第十四法:几在下部横抗肩,撇为竖撇钩伸展,几在外沿如古钟,左右对称是关键。
第十五法: 京字之点可竖点,点笔落在中心线,侧点与横相脱离,下部窄了横笔展。
第十六法:两点之水要呼应,中心靠拢不离散,首点起笔稍靠右,提锋遥指点右边。
第十七法:秃宝盖点如露珠,横细抗肩钩饱满,钩锋遥指下笔首,宝盖窄了下部展。
第十八法:硬耳旁钩不可大,横笔宜低不宜高,竖笔接横用垂露,和左写平如上吊。
第十九法:左耳旁部耳廓小,耳廓上宽下边收,竖笔必须用垂露,向左稍弯为避右。
第二十法:右耳旁部耳廓大,耳廓写3不美观,横笔宜低不宜高,竖笔垂直向下展。
第二十一法:凶字底框分阴阳,左竖稍短右竖长,横笔抗肩呈凸状,两竖下端平线上。
第二十二法:刀部在下不要宽,钩锋遥指横左端,挑钩宜短且饱满,折笔角度是关键。
柳体正楷书法口诀
柳体正楷书法口诀
柳体正楷书法是一种以柳叶状的曲线形状为特征的书法,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仍然在当今世界蔚然成风。
柳体正楷书法的书写的口诀大致如下:
1. 圆一偏右撇,把一心圆圆;上斜横反折,把一心剔细;
2. 圆十要聚落,顶头反结紧;中间留洼谷,两边平集聚;
3. 叉十不加笔,茶英先见底;上叉结紧折,左右平拔高;
4. 竖叉张双谷,斜叉把细笔;上斜左右折,反斜绕缠是;
5. 撇点加上一,朗朗上口唱;回斜穿一折,圆正略横弯。
正楷书法的写法有很多细节,这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把它的入门记忆起来,日积月累,熟记于心,便可更正熟练。
书法是一门文化,不仅能够练习书法,还能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透视古人思想,学习古人文化,拓展视野,提高美感。
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柳体字帖漢字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前言《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是在唐初四大書家之一歐陽詢《結字三十六法》及明代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基礎上系統、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漢字結構組合規律,歸納總結出九十二種漢字結體書寫的方法,並各有典型例字。
《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較為完整、實用的法帖,更對後世書者影響巨大,不僅適於初學書者臨習,也可供書法愛好者參考欣賞。
九十二法對初學者瞭解間架結構有指導意義,是初學者的啟蒙導師。
在清末及民國初年達到了家喻戶曉、人手一冊、學書之人案頭必備的程度。
本書版本以黃自元《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為藍本,增加了註釋,調整了部分範字。
1,天覆者凡畫皆冒於其下上面是寶蓋的字,其餘筆畫應帽於其下。
注意,是蓋住下面的主體部分。
宿宝骞党2,地載者有畫皆托於其上下面有底托狀的字,其餘筆畫應托於其上。
如托盤穩穩地托起上面的重量。
坠盥盘盐3,讓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為主的字,左邊要高,右邊要低。
励劝即勤4,讓右者右伸左縮以右半部為主的字,右邊要長,左邊要短。
绩蜡读蚁5,橫擔者中畫宜長有橫擔的字,中橫應該寫得長些;喜吾安娄6,直卓者中豎宜正有豎筆貫中的字,中豎應正直不歪。
甲平牟午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橫折鉤為主筆,且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多的字,橫折鉤宜長直而挺,折角正方。
特別要注意的是,被包圍部分要左置上靠。
葡萄蜀胸8,勾衂法,不可直長其勢以橫折鉤為主筆,且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少的字,橫折鉤宜稍短而右傾,折角內收。
勿匆忽曷9,畫短撇長橫短撇長,先寫橫後寫撇;左在尤存10,畫長撇短橫長撇短,先寫撇後寫橫;右有布什11,畫短直長橫畫短、豎畫長的字,上部筆畫收縮,撇捺伸張。
木本朱东12,畫長直短,撇捺宜縮橫畫長豎畫短的字,撇捺應縮短為相背的點,兩相呼應。
乐集筑栾13,橫長直短在一個字中,橫長則豎宜短,橫長而細挺,豎短而粗健。
十上下士14,橫短直長在一個字中,橫短則豎宜長。
橫短略粗,豎垂直下挺。
书法间架结构顺口溜句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书法间架结构顺口溜30句-------古晴滩小学书法指导篇1、坐姿端正握好笔(肩平背直,离桌一拳远,头略低)2、眼观六路善运气(上下左右中超前)3、提按顿挫习功底(学会横竖撇捺点勾提)4、间架结构数第一(大小肥瘦适宜,令人舒意)5、字在格中排整齐(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涨不疏,中间立)6、前紧后松不压抑(上紧下松,左紧右松)注意:1-6句为书法要领7、横平竖直多练习(正、王、生、共、里、立、京、亭、季、堂、常、案)8、横多各异二三一(青、喜、吾、要、孝、卓)9、横长撇短,横短撇长,横长竖短,横短竖长有奇异(有、布、龙、灰、杀、杂、古、士、而) 10、以点代捺用顿笔(契、矣、奖、英、奂、奕)11、左撇右竖要有力(州、升、异)12、两撇勿平行,两捺有变异(彼、侈、衫、反、友、发、食、黍、焚、逢、速、进、远、近、逍、遥、逼、随、返、逃、迢、边、还、迎、逗、迈、辽、这、迷、连、迂、邀、选)13、繁字要紧密,小字要大气(辙、懈、鹦、瓢、餐、赢、橘、小、刀、力、王)14、竖多中长悬针笔(市、中、串、事、申、巾)15、天复地载要牢记(室、学、宫、宗、宝、孟、盍、灵、皇、悬、显)16、盖下撇捺平衡力(俞、企、命、合、含、全、春、墓、幕、暮、奢、奉)17、左右平分如人立(朝、朗、韵、韩、颓、颗)18、左宽右宽分肥细(引、形、副、到、剩、制、何、物、洗、绘、楼、漆)19、左长右短见高低(和、私、杜、积、弘、红)20、左小偏上并列齐(唯、堆、唬、晓、峰、谚、林、弱、兢、羽、赫、朋)21、让左让右错位比(即、勤、都、勘、郭、部、读、绮、端、旗、碎、蜻)22、上平下齐要留意(既、理、短、野、跟、舒、款、颖、叙、故、鼓)23、三字合成匀称比(粥、糊、缎、梆、脚、柳、做、凝、激、鸿、鹏、瞅、搬、澎、擞)24、上宽下宽,上小下大三角立(资、普、紫泉委、总、表、晨、最)25、中宽构成六边形(景、察、畜、蕾、喜、蕃)26、两段三停三叠异(留、望、需、雷、梨、禁、竞、意、紧、累、翠、革、晶、众、森)27、两面包左斜竖笔(句、勾、匈、旬、勿、匀)28、左上包下,右上包左,右下包部首(原、度、历、压、武、咸、惑、通、建)29、三面包上、包下、包右要紧密(凶、函、画、同、周、冈、阅、区、匠、匿、幽)30、四面全包需内移(团、因、园、围、国、固)7-30句均含字的间架结构技法,要背熟记牢会应用。
柳体楷书间架结构口诀一、整齐平正1、平正:间架布置要平正,笔画长短要参差,要求平正为主。
如正、主、生。
2、中正:中竖要写在正中,上点和下竖应垂直,力求保持平正。
如定、帝、常。
3、横断:左右二横虽中断,但应力求平正安定,不失重心。
如垂。
4、竖断:上下二竖虽中分,但应垂直,以求平正,避免偏侧。
如平、年、辈。
5、让横:横画多者,务求长短各异,宜使中横较长,求其平正。
6、让竖:竖画多者,中间直竖要长,并应垂直勿斜,才能平正。
如寺、奉、喜。
7、偏正:结构正者,横画不宜过平,应稍倾勿侧,所谓正者偏之。
如天、安、其。
8、偏侧:结构斜者,务求斜中取正,勿失中心,所谓偏者正之。
如乃、勿、方。
二、上下平稳1、天复(上广下狭):天复者,要上面盖尽下面,宜上广下狭,求其平稳。
如守、宗、宇。
2、地载(下广上狭):地载者,要下画载起上画,宜下重而上轻。
如且、丘、皇。
3、上宽(上大下小):上占地步者,要上宽而画清,下窄而画浊。
如掌、学、聲。
4、下宽(上小下大):下占地步者,要下宽而画轻,上窄而画重。
如表、慕。
5、二段(上下均分):二段者,分为两半,校其长短,微加调整,力求上下平稳。
如思、昔。
6、三停(上下三分):上中下三部等分者,上下宜略宽,中部宜略窄,求其平稳。
如素、慈、累。
7、中宽(中占地步):中宽上下窄者,中间略宽,上下宜略窄,使其均匀平稳。
如崇、壹。
8、中窄(上下占地步):中间窄而上下宽者,上下宜略大,中间宜略小,以求平稳。
如囊、鴐、孁。
三、左右均称1、平分(又名分疆):左右平分者,如两人并立,左右宜均,尽力避免宽阔。
如股、顾。
2、三均:左中右三部合成者,中间部分要平正,左右务求均称。
如街、御。
3、左右占(左右占地步):中窄左右寛者,左右两部宜略宽而长,中部宜略宽而短。
如仰、柳。
4、中间占(中占地步):中宽左右窄者,中间宜较宽大,左右宜较疏而略小。
如徽、微。
5、长方:字形长方者,四角要齐平而稍长,并使左右均称。
如同、固。
6、短方:字形偏方者,两肩要上开而下合,力求左右均称。
如口、曰、白、田。
7、四方:字形四方者,上两肩要平,下两角宜齐,力求左右均称。
如门、问、闻。
8、浑圆:字形浑圆者,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应力求均称。
如亦、赤、香。
四、轻重平衡1、左占(左占地步):左宽右窄,要左大而画较瘦,右小而画较肥,使能轻重平衡。
如数、断。
2、右占(右占地步):右宽左窄者,要右大而画较瘦,左小而画略肥,如此即可保持平衡。
如提、练、埔。
3、让左:左重右轻者,要左高而右低,右边应让左,使其平衡。
如都、郇。
4、让右:左轻右重者,要右高而左矮,左边应让右,使其平衡。
如睁、璃、端。
5、左上平:左小右大者,应使小者齐上,大者中心移左,使能保持平衡。
如场、雄。
6、右下平:左大右小者,应使小者较矮而与左部之脚齐平,如此既能保持平衡。
如弥、教。
7、偏右:上部偏左者,应使下部偏右,如此才能保持平衡。
如左、名、有。
8、偏左:上部偏右者,应使下部偏左,以便保持平衡。
如威、藏、载。
五、分布均匀1、宽:分间寛者,笔画宜肥,形态宜短勿长,力求布白均匀。
如西、而、尚。
2、窄:分间窄者,笔画宜瘦,形态宜长勿瘠,俾使布白均匀。
如目、自、月。
3、疏:间架疏者,笔画不宜瘦而宜丰,分间布白,宽窄宜均。
如大、丈、天。
4、密:间架密者,笔画不宜肥而宜瘦,分间布白远近宜均。
如藩、慕。
5、单:结构孤单者,笔画宜肥勿小,横画要长而遒劲。
如十、万、五。
6、复:部首重叠者,宜瘦勿过大,分间布白,远近宜均。
如露、警。
7、简:笔画少者,宜肥勿瘦,间架要正,直画宜短,点需近上。
如上、下、士。
8、繁:笔画多者,宜瘦勿肥,粗细轻重,分间布白疏密宜均。
如囊、寵。
六、对比调和1、长短合度:笔画排叠要疏密停匀,参差不齐,力求长短合度。
如其、真。
2、肥瘦调和:笔画排列应有阴阳之分,粗细之别,务求肥瘦调和。
如福、锺、3、大小合宜:两字相合,小则化疏为密,大则化密为疏,力求大小合宜。
如端、瞻。
4、疏密停匀:两字相合,疏者宜小,密者宜大,力求疏密调和。
如何、情、得。
5、避密就疏:笔画排列要随字形变换,力求避密就疏,避远就近。
如既、粒、理。
6、穿宽插虚:字画交错者,欲其疏密长短大小停匀,务求穿宽插虚。
如滞、佛、第。
7、左右相应:左右简复不同者,要相生相让,避险就易,力求左右相应。
如没、诸、族。
8、补其空处:字欲四满方正,空处宜补,使与整体相称。
如盛、载。
七、连续各异1、连点:各点相连,力求上下应意连,切勿似棋子。
如清、滔、深。
2、连挑:各挑先后连挑,力求互变各异,切勿相同。
如篆、等、蔡。
3、连横:各横上下连续,长短要参差,间距要均匀,形态要各异。
如言、重、事。
4、连竖:各竖左右连续,高低要参差,形态各求各异。
如門、開。
5、连撇:上下两撇连续,形态应有不同,下撇之首,宜置于上撇之胸。
如家、象。
6、连捺:上下两捺先后书写,务变其一,以反捺代正捺。
如逢、飬。
7、连钩:各钩先后书写,形态务求各异,如果相同,则必形俗。
如淺、练。
8:连厥:各厥前后书写,形态务求各异,如或相同,则必形丑。
如蜀、驾。
八、反复变化1、重并:左右重复并列者,彼此应有区别,宜左促而右舒。
如禁、梵。
2、重叠:上下重叠者,应上小而下大,三叠者上大而下小,各有不同。
如器。
3、重横:横画重复者,上下不可相同,一般上短下长,各部相同。
如三,王。
4、重竖:竖画并列者,左右不可相同,而应左瘦右肥。
各有不同。
如川、利。
5、四横:四横重复着,上下二横要异向,中二横宜相顺。
如自、贵。
6、四竖:四竖并列者,左右二竖要上开而下合,中二竖宜相同。
如而、尚。
7、排点:四点并列者,要各有变化,不可排列呆板如棋子。
如照、然。
8、聚点:点挑相聚者,要互相照应,力求生动,不可像砌石。
如彩、爱、海。
九、内外相称1、四面合抱(四围包裹):囗字写时,应据内包简复,决定外围高低窄宽,力求内外相称。
如固、国、圆、团。
2、三面抱上(即下抱上):ㄩ字写时,先考虑外围形势,而后写内包,务求内外相称。
如山、出、函、幽。
3、三面抱下(即上包下):ㄇ字写时,如内包简要上开而下合,内包复,则旁宜直。
如而、尚、雨、南。
4、三面包右(即左包右):匚字写时,左旁用向竖或背竖或垂直,应视内包形势而定。
如巨、臣。
5、二面抱左(即上右包):ㄅ字写时,如内包简单用斜包,若内包繁复用竖包。
如刀、句、蜀。
6、二面包右(即上左包):厂字写时,应依据内包简复大小,决定外围宽窄高低。
如原、床、唐、磨。
7、左下抱右(又名横腕):乙字写时,横腕不宜短,如太短不能容物,务求内外相应。
如也、已、色。
8、右上抱左(又名纵腕):乙字写时,纵腕宜长,但不可太宽,以免散漫,勿使内外相称。
如凡、风、气。
十、形象自然1、肥:间架疏而笔画肥者,勿露肉而应力求遒劲丰艳。
如玄、安、若、寺。
2、瘦:间架疏而笔画瘦者,须勿露骨,而应力求流丽清秀。
如其、骨、肩、贵。
3、长:字形长者勿瘦,务求丰艳秀雅,力避长似春蚓秋蛇。
如目、自、月、背。
4、短:字形短者勿肥,务求精悍修劲,力避短矮如踏死虾蟆。
如额、断。
5、大:字形大者,不可过大,宜促令小,力求自然,疏密得宜。
静、罐。
6、小:字形小者,须略放大,力求自然宽绰丰满得宜。
口、日、白、百。
7、斜:字形偏者,形势力求平稳,不失重心,使其自然。
如多、分、为。
8、正:字形正者,四面不可呆板,形态务求自然。
如不、中、来、奉。
十一、气象生动1、想向:左右相迎者,应各回避,各不妨碍,力求生动。
如政、欲、既、妙。
2、相背:相背者,应各照顾,气势贯通,力避呆板。
如非、犯、施、张。
3、顺背:左右相顺者,应顺势排列,各不相依,以求生动。
如礼、现。
4、俯仰:上下相閤者,应顺次照顾,各自盖藏,力求生动。
如定、超、逢、遍。
5、刚劲:刚劲的字,点画要体圆而笔方,力求遒劲。
如之、道、者。
6、圆润:圆润的字,点画要圆浑无棱角,力求姿态妩媚。
如之、道者。
7、秀丽:秀丽的字,点画要体方笔圆,形短而书长,使风度英俊。
如之、道。
8、端庄:端庄的字,点画要方正,结构要精密,气魄大方。
如门。
十二、格调统一1、风格一致:笔画的岂止和转折,必须体式相同风格一致。
2、前后均匀:分间布白,上下左右大小疏密,力求前后均匀。
3、彼此顾盼:一笔为一字的规范,上下前后,力求彼此顾盼,互相呼应。
4、首尾相应:一字为终篇的准则,上下前后力求首尾相应。
5、前后管领:一行之间,要以上领下,以前领后,力求前后管领,不失位置。
6、上下相当:下一字应守上一字管束,肥瘦,大小,力求上下轻重相当。
7、左右相称:下一行应受上一行管束,宽窄,疏密,力求上下左右相应相称。
8、神气一贯:每字结构体裁、用笔锋势,力求神气一贯。
柳体楷书间架结构口诀庙湾中学王宏康永芳孔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