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7我国用户信息需求与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322.49 KB
- 文档页数:4
2012年1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December2012 第23期总第273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23T o tal N o.273近年来我国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综述丘 政(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图书室,江苏南京 210093) 摘 要:从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服务观念、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读者和图书馆员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我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研究进展。
并指出随着云环境的到来,将其应用到数字图书馆读者服务,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资源与服务的整合,提高读者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关键词:读者服务;数字图书馆;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23—0123—03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也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网络环境促进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拓宽了信息服务渠道,扩大了服务范围,对读者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面对新的信息网络环境,如何更新服务观念,改变传统服务模式,拓展新的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层次,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全方位、高效率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所以,为更好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笔者通过对CNKI中国全文数据库的有关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文献进行调研,对读者服务研究论文进行了分析,揭示读者服务研究的热点、发展情况。
1 网络环境下的读者服务1.1 信息载体多元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现实馆藏; 虚拟馆藏。
现实馆藏信息资源包括传统馆藏和数字馆藏两部分,即以印刷型实物载体的形式存在的图书、报刊等文献和经过数字处理,存储在磁带、光盘等载体上的电子文献。
虚拟馆藏是指数据库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1.2 信息获取网络化网络环境改变了传统面对面、一对一的服务方式,用户足不出户就可通过联网查询、浏览、下载所需信息,而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图书馆工作中的用户研究与需求分析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服务读者的重要场所,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图书馆需要进行用户研究与需求分析。
本文将从用户群体、研究方法、需求分析等角度,探讨图书馆工作中的用户研究与需求分析。
一、用户群体图书馆的用户群体非常广泛,包括学生、教师、研究人员、社区居民等。
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和使用行为存在差异,因此在用户研究中需要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特点。
1. 学生:学生是图书馆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他们多数时候需要通过图书馆来获取学习资料和文献。
他们对图书馆的要求主要包括书籍数量、资源丰富度和方便借还等方面。
2. 教师:教师主要关注学术研究和教学需要,他们常常需要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源。
他们对图书馆的要求更多地关注于图书馆提供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和研究支持等方面。
3. 研究人员:研究人员需要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对于图书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学术论文、数据库和研究工具等方面。
4. 社区居民:图书馆也是社区居民获取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他们对图书馆的要求主要包括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阅读推广和社区服务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为了了解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并发放给用户,收集用户对图书馆服务和资源的满意度、需求和建议等信息。
问卷可以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用户的需求。
2. 访谈:通过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体验。
访谈可以采用个人访谈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获取用户更具体、个性化的需求信息。
3. 观察:通过观察用户在图书馆内的行为和使用情况,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习惯。
观察可以采用实地观察和视频记录等方式,对用户行为进行客观分析。
三、需求分析通过用户研究,图书馆可以获取到用户的需求信息。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整理和归纳,明确用户的核心需求,并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需求优先级的确定。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综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服务也逐渐向数字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与研究的重要资源中心,其个性化信息服务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之一。
本文将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基于用户需求和偏好进行定制化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
在高校图书馆中,个性化信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文献传递服务。
用户在图书馆搜索相关文献时,可以选择个性化的文献传递服务,将符合自己需求的文献传递到自己的邮箱或者个人文献管理系统中,提高文献获取效率。
2. 馆藏查询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高校图书馆提供的馆藏查询服务,在不同场景下查询到自己需要的图书馆馆藏资料。
比如,通过电子资源检索系统查询到具体的数据库或期刊,或者通过在线预约系统查询到馆藏书籍的可借阅情况等。
3. 个性化推荐服务。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根据用户的阅读记录、搜索记录等信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书目推荐服务。
推荐的书籍可以基于对用户读者类型、阅读兴趣、学科特长等维度进行推荐。
1.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图书馆用户需求分析图书馆用户需求分析是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基础。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需求与使用习惯,以及用户对各种服务模式的认知与接受程度。
1.2 个性化检索算法研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个性化检索算法研究,通过对用户阅读行为等信息进行分析,提高文献相关性的判断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文献推荐服务。
研究成果主要以算法优化、效果评估等方面为主。
1.3 个性化推荐系统开发针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信息推荐服务,开发了一些个性化推荐系统。
这些系统主要基于协同过滤、机器学习等算法,通过挖掘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为用户提供符合他们兴趣爱好的文献、数据库等资源推荐。
2.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与实践国外研究者首先从概念上对个性化信息服务进行阐释和界定,同时也进行了实践研究,比如通过问卷或者访谈的方式了解用户需求和接受程度,从而在此基础上提供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