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结构的总体影响与区域差异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751.75 KB
- 文档页数:11
收入·消费-144-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7期(总第507期)1 研究背景在经历了30多年高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包含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即经济发展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创新驱动。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既是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依托,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文启湘,2005)。
由于国际环境的复杂化以及国内供需结构的转化,目前我国消费正在逐步取代投资与出口,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因此,“新常态”下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居民规模庞大,据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0.4%,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总体消费水平却偏低,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约为乡村居民消费水平的2.55倍。
农村消费市场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但市场潜力却尚未被激发,如果这部分人群的消费水平得到提高,对于促进向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保持中国未来较长时期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最深厚的底蕴(张晓山,2015),政府也为激发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不断提供政策支持。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农村消费市场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政策实施目标,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2019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方改革扩大消费。
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运用何种方式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丰富,本文将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一定的梳理。
2 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目前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方向较多,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本文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收入、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新兴科技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我们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为政策制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村居民收入分析1.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21元,比2018年增长了8.9%。
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7.9%、9.2%、12.5%和8.6%。
2.收入结构优化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逐渐优化,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
2019年,工资性收入占比为54.3%,经营性收入占比为34.2%,财产性收入占比为5.7%,转移性收入占比为5.8%。
这表明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收入,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
3.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2019年达到19143元;中部地区为14383元;西部地区为13415元;东北地区为12411元。
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农民收入来源广泛。
二、农村居民消费分析1.消费水平提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3327元,同比增长8.5%。
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比为31.6%,衣着消费支出占比为7.1%,居住消费支出占比为23.7%,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占比为11.1%,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为10.2%,其他消费支出占比为16.3%。
2.消费结构升级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渐升级,生存型消费需求逐步满足,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需求逐渐增加。
在食品消费中,粮食消费占比下降,肉类、蔬菜、水果等多样化消费需求逐渐上升。
在居住消费中,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和舒适度。
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作者:刘宛晨胡永翔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20期内容摘要:消费结构主要是通过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等中间变量来影响产业结构的,为了定量分析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利用PVAR模型,对我国200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先进行整体参数估计,然后分东、中、西三个区域分别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消费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中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而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有负向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断优化消费结构以及推行差异化政策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差异性 PVAR模型引言及文献综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从固步自封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这些年来我国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参与国际分工,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费情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56.9%下降到2012年的36.2%,下降近20.7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由1980年的61.8%下降到2012年的39.3%,下降近22.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有了很大不同,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30.2%下降到2012年的10.1%,第二、三产业之和占GDP比重由1980年的69.8%上升到2012年的89.9%。
这些数据说明我国30多年来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这样背景下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在国内,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经济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已有的研究成果一般都认为,消费结构的升级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变换。
傅家荣(1997)认为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