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试题(二号)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2024北京朝阳初三二模语 文2024. 5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学校公众号开设了“文化中华行”专栏。
请你协助编辑小组的同学,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公众号主编撰写的开栏语。
请你帮助润色修改,完成(1)-(3)题。
(共5分)行走于中华大地,文化的印记无处不在。
无论是北方的粗犷豪放,还是南方的脉脉温情,无论是东海之滨的广阔无垠,还是西城边塞的神秘莫测,每一处都迷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这些文化印记不仅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更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这个夏天,让我们共同奔赴一场时光穿梭之旅——探访古老村落,在古韵街巷中徜徉,探寻历史古迹和文化瑰宝,让文化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文化中华行”,作为专栏标题。
(1分)(2)有同学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作出判断。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脉脉温情”中的“脉”和“血脉”中的“脉”都读作“mo”。
B.因为表达的是“充满、布满”的意思,所以“迷漫”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融合”的意思,所以“融入”中没有错字。
D.“奔赴”在这里的意思是“奔向目的地”,其中没有错字。
(3)同学们想把画线句改写成一个节奏匀称的句子。
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2分)()A.探访古老村落,徜徉古韵街巷,探寻历史古迹和文化瑰宝B.徜徉于古老村落和古韵街巷,触摸历史古迹,探寻文化瑰宝C.探访古老村落,徜徉古韵街巷,触摸历史古迹,探寻文化瑰宝D.在古老村落和古韵街巷中徜徉,探寻历史古迹和文化瑰宝2.下面是编辑为公众号撰写的文字稿。
小学艺术与文化测试题传统文化与艺术常识检测测试题一:传统文化知识1. 什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答: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
答: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是指中国古代的绘画和书法艺术。
绘画包括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而书法是以汉字书写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墨的运用和线条的变化。
3.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四合院是什么样的?答:四合院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一种典型形式,通常由四个独立的房屋围合而成,中间有一个天井。
四合院以平房为主,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门厅、正厅和后厅,构成一个开敞而统一的空间。
4.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
答: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指中国古代的戏剧表演形式,主要包括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
这些戏曲通过表演、唱腔、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测试题二:艺术常识1. 请列举五种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
答:油画、水彩画、素描、版画、雕塑。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器物艺术。
答:中国古代的器物艺术指的是以陶瓷、玉器、银器等材料制作的艺术品。
这些器物凝聚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才华,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审美品味和生活方式。
3. 请列举三种音乐表演形式。
答:独奏、合奏、合唱。
4. 请简要介绍现代舞蹈艺术。
答:现代舞蹈艺术是一种较为自由和个性化的舞蹈形式,注重舞者的身体表达和情感传递。
现代舞蹈通常以自由舞姿、独特的编排和丰富的舞台效果为特点,能够体现当代社会和个体的情感表达。
测试题三:艺术与文化常识1. 世界著名的音乐剧是?答:《猫》。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传统音乐。
答: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族音乐和宫廷音乐两个部分。
民族音乐以不同地区的民歌和乐器演奏为主要内容,宫廷音乐则是皇帝和贵族们的音乐表演。
3. 请列举三种不同节日的传统艺术表演。
答:春节的大型庙会、中秋节的月饼赏月会、端午节的龙舟比赛。
4. 请简要介绍中国传统的戏曲角色类型。
答:中国传统戏曲角色类型包括文、武、丑等。
2024北京大兴初三二模语文2024.05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美文8一、基础·运用(共13分)一曲骊歌,一季别离。
在即将离别母校、踏上新征程之际,学校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国风礼韵,雅颂韶华”毕业季主题活动,请你完善活动方案。
活动一穿越古今毕业礼——簪花送远行行检查,其中有误的一项是(2)A.【甲】处“风华正貌”的“貌”错误,此成语意为“风采、才华正盛”,应写作“茂”。
B.【乙】处冒号需改为句号,该句总领了下文“唐”“宋”“清”三个句子的内容。
C.【丙】处的“坊”读 fāng或fáng,读一声时意为街道里巷,所以此处应读:fāng。
D.【丁】处成语“炙手可热”使用正确,能够形容新科进士气焰很盛,仕途顺利。
2.结合语境,给文段画横线处补写过渡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一仪式与其说是对毕业生的美好期许,不如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浪漫传承B.这一仪式与其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浪漫传承,不如说是对毕业生的美好期许C.这一仪式不仅充满了对毕业生的美好期许,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浪漫传承D.这一仪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浪漫传承,也充满了对毕业生的美好期许3.为了凸显簪花古韵作为毕业礼的美好寓意,需要从以下材料中选择一项作为补充材料,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A.《梦溪笔谈》记载了“四相簪花”的逸事,王安石等四人插花后果真成宰相。
B.《水浒传》中浪子燕青“鬓畔常簪四季花”,于绚烂夺目中尽显其侠骨柔情。
C.“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写出太守欧阳修春游插花,与民同乐。
D.“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描绘了皇帝寿诞上人人戴花的名场面。
活动二文人雅趣书香宴——书卷留记忆5.“鹿”在古代寓意祥瑞;“鹿鸣”出自古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发现美食发出“呦呦”叫声招呼同伴。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学情质量检测(一)语文(部编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总分核分人题号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一二得分第一部分(1~3题13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的历史,如同一幅画卷。
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中国姑娘吕伟(líng kōng)一跳,博得观众的赞叹;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juān kè)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líng kōng)________________(juān kè)______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披靡_____________殚精竭虑_________________2.学校开展“阅读新闻,感受国潮”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5分)(1)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繁花似锦”手镯、“凤栖梧桐”吊坠、“青山叠影”戒指……记者在连日的走访中发现,“国潮”类黄金珠宝首饰在年轻人中逐渐走俏,并占据北京各饰品商家的“C位”。
古典诗词、京剧、书法……中华文化成为首饰设计师们的创作源泉,他们纷纷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创意灵感。
与此同时,独具匠心的中华传统工艺,如珠化、金筐宝钿、錾刻、花丝等,跨越千年,在当下仍大有“用武之地”。
植根于传统,与当代美学有机融合,是让“国潮”黄金珠宝首饰流行起来的密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冀同学认为,国潮舞蹈太过传统,难以受到中学生欢迎。
2024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基础知识综合下面是第一集《嵯峨》的片首语,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秦岭被誉为中华民族祖脉。
它以滂礴之姿,巍然于天地。
它自成气候,携着万千山河,模贯东西,书写神话,见证历史,助力华夏以遒劲的姿态,漫颜千年春秋,形成鼎盛之势....巍峨的太白、险竣的华山、厚重的骊山,不过都是秦岭涌起的浪花。
1.请确认片首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1)横贯(A.heng B.heng)(2)漫溯(A.su B.shud)2.校对片首语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1)涉礴(2)险畛二、名句名篇默写3.下面是第二集《神韵》的解说词,请补充完成。
漫游三秦,避近文人墨客,探访古今先贤,感悟人文情怀:(1)我们登上潼关古城,眺望群山,凝视黄河,张养浩笔下",”(《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壮观景象浮现眼前;(2)与友人漫步西安古城墙,感受都市繁华,憧憬美好未来,吾辈坚信",”(《行路难》其一);(3)远望古蜀之地,同挚友道别,一起为友情高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告别长安,坐高铁,穿秦岭,达汉中,拜谒武侯祠,诸葛亮出师北伐时铿锵的誓言——“攘除奸凶,,还于旧都”(《出师表》),依然萦绕在耳边;(5)“,再回延安看母亲!”(《回延安》)心中无数次默诵着贺敬之的诗句,乘飞机由陕南奔向革命圣地延安,畅饮延河水,拥抱宝塔山。
三、综合性学习下面是第三集《超越》中的一段介绍性文字,请修改完善。
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研制的“信鸽”仿生飞行器续航时间突破3小时。
②此项研究①刷新了扑翼式无人机芋注至申飞行时间吉尼斯世界纪录。
③这是他们在该领域长期深耕的结果。
④20多年来,该团队从鸟类、与的内在机理研究入手,突破了仿生飞行器设计中的多项关键技术。
⑤据该团队首席科学家介绍,此次续航时间的大幅提升即为验证了飞行器的性能,引四使小型化仿生飞行器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有助于该类飞行器早日走向实际应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部分(2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培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义务教育课程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三类。
以_____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
3.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______”学制或“_____”学制安排。
4.______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初中阶段可选择分科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学)。
5.______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设置,原则上在部分年级开设。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部分(8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_______、_______课程。
_____与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_____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语文课程围绕__________,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4._____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综合体现。
6._____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7._____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8.____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9._____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压轴卷(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号;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整洁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座古建筑往往是某一地域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其一木一瓦一柱均记录着历史的更迭,蕴含着古老的智慧。
同时,不同地方的古建筑各具特色,反映了各地的气候环境、地域文化。
沿海地区长期受海洋环境影响,其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海洋特色,如福建土楼、广东客家围屋都是沿海地区建筑的代表。
北方的古建筑又是另一种风貌,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庄严肃穆的孔府孔庙便是其中的代表。
那么,如何用音乐讲述古建筑的故事,表现古建筑背后的文化?跟古建筑一样,民族民间音乐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同一个地方的民间音乐与古建筑,它们背后的地域文化是相同的。
因此,创作中,有的音乐家会以人们熟悉的民间音乐为基础,通过现代音乐语言表达人们对古建筑的独特感知,赋予古建筑特殊含义。
比如,由北京民族乐团打造的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以北京特色曲调为音乐语汇,让听众在变化的节奏与音韵中,感受钟鼓楼、永定门、神武门等古建筑背后的人文韵味和文化内涵,进而领会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所承载的厚重历史。
音乐作品与古建筑在结构上有相通之处。
除了选用极具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作为表现手段,音乐家还会根据古建筑与音乐在结构布局与节奏韵律上的相通性来建构作品,以音乐结构的布局展现古建筑的布局。
取材于福建土楼的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就通过对称性的调性结构布局展现土楼铺展开的扇形对称建筑结构。
同时,作品还将个性化的声部结构与灵动的旋律结合,运用《新打梭镖》《唔怕山高水远》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客家山歌独唱、树叶独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在现代交响乐丰富的音色变化中展现土楼的层次感与色彩感。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评试题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语音,用“√”标出。
(3分)屠苏.(shūsū)蔡.伦(cài chài)咖.啡(jiākā)拱.桥(ɡǒnɡɡònɡ) 防疫.(yìyù) 摊.贩(nán tān)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三、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4分)(xiān) (xiǎn)(zuō) (zuò)(shènɡ)(chénɡ)(lónɡ)(lǒnɡ)鲜花()朝鲜()工作()作坊()一乘轿()乘客()笼头()笼罩()四、比一比,再组词。
(8分)异()导()县()且()术()木()借()惜()五、选词填空。
(4分)(方便)(轻便)1.蔡伦造的纸既( )又好用。
2.这种书很笨重,使用起来很不( )。
(创举)(创造)3.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 )了美丽的世界。
4.万里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 )。
六、按要求写句子。
(8分)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修改病句)2.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缩句)3.张择端画的画很传神。
(改为感叹句)4.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用加点词语写句子)七、古诗训练营。
(11分)1.默写《清明》。
(5分)清明,。
?。
2.第九课《古诗三首》分别写了、、三个传统节日,我还知道一些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比如、、。
(3分)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 写的,诗中“ , ”这句被誉为思乡的千古名句。
(3分)八、对号入座。
(填序号)(4分)①棋 ②砚 ③闻 ④菊 ⑤琴 ⑥墨 ⑦兰 ⑧切(文房四宝): (雅人四好):(花中君子): (中医四诊):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分)(一)(8分)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zhuǎ zhǎo)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将选择题(9、10、11、12、13、15、18、21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题号里;将非选择题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2. ,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坎坷,但时刻要保持“,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要在沉郁中奋发振作。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新奇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中央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王湾在《次北固山下》诗中所描绘的那一幅景象:“客路青山外,。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我们青少年应该志存高远,要有“”(《望岳》杜甫)的理想抱负。
7.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日出而林霏开,”两句分写山中朝暮之景,形成对偶,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
8.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时期。
作为一名中学生,要心怀天下,心系未来,在国家危难之时,应该有“只解沙场为国死,”的雄心壮志。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liàng)缄默(jiān)妖娆(ráo)振聋发聩(kuì)B.憔悴(cuì)矗立(chù)踌躇(chóu)殚精竭虑(dān)C.襁褓(qiáng)摇曳(yè)静谧(mì)吹毛求疵(chī)D.炽热(zhì)亵渎(xiè)叱咄(chù)强聒不舍(guō)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九江市稳派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北京中轴线创始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乃至近现代,历经700余年,全长约7.8千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
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这条纵贯南北、穿越古今的城市中轴线,与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古都发展史一脉相承。
东周时期《周礼·考工记》提出“以中为尊”的城市规划理念。
在青铜文明极盛期,这一筑城理念成为王朝统治阶级的共识,但在连年征战的背景下难以实现。
曹操营造的邺城,出现中国最早的城市中轴线,沿线建筑已经具有礼仪性与等级性。
东晋建康城中轴线进一步升华,以西南牛首山两个山峰为“天阙”,将城市中轴与自然相融,相映成趣。
北魏平城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打造都城,形成以朝堂宫区、中阳门为轴线的中轴线规制。
唐朝人对都城中轴线的礼制作用已经形成清晰的认知,但面对地理环境约束时,并不强求中轴对称。
其理念播散影响至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城市营建,到了北宋东京,御街同时具有中轴线和宫廷广场性质,宽达300米。
元大都作为一座全新规划的都城,拥有笔直的城市中轴线和规整的结构布局,严格遵循了《周礼·考工记》对于理想都城的设计要求,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时光流转,北京中轴线被推荐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它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历史进程,也寄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传统文化试题(二号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
1.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中,以的形式,委婉的预示了小说主要人物的命运和结局。
2. 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唐诗、宋词、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白朴就是元曲中的代表作家。
3. 白朴题为《秋》的小令的特点是意象的构成和。
4. 《红楼梦》,《________》,《西游记》,《水浒传》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5. 唐人陆羽精于茶道,被后世誉为________。
6. 宋代诗人黄庭坚《宿黄山》,写的是夜晚的黄山;拂晓时的黄山是宋代诗人笔下的黄山。
7.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苏轼的《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9. 庐山“__________”,是我国道教和佛教中心之一。
10.《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是唐代大诗人_________描写黄山的著名诗篇。
11《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
12.传说农历五月五日是______投汨罗江殉国的日子,每到端午这一天,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等习俗。
13.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________,因而又叫“团圆节”。
14. 到_______初年,中秋节已成为固定节日。
15.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_________”。
二、选择填空(每小题3分,共15分)
( )1.农历九月九日为___________。
A.端午节
B.重阳节
C.元宵节
D.中秋节
( )2.登高赏菊是我国传统节日________的习俗。
A.端午节
B.重阳节
C.元宵节
D.中秋节
( )3.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是___________。
A.庐山
B.嵩山
C.黄山
D.泰山
( )4.被后世誉为茶神的是__________。
A.陆羽
B.阮籍
C.顾恺之
D.李世民( )5.宋祁的《九日置酒》是写__________的诗
A.端午节
B.重阳节
C.元宵节
D.中秋节
三.翻译句子(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4.九州人共养,千载鹤来还。
符答案
一,填空题:1.曲子 2.元曲 3.语言的运用 4.三国演义 5.茶神6.郑震 7.题西林壁 8.黄山 9.道释同尊 10.李白 11.茶经12.屈原 13.团圆 14.唐朝 15.秋思之祖
二。
选择选择: 1.B 2.B 3.C 4.A 5.B
三。
翻译句子:
1、传统节日端午节从何而言,自古传说都是为了纪念忠魂屈原。
2、今夜中秋佳节,人人都在望着这轮明月,只是不知道这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
3、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并峙。
4.神州大地人人敬仰,仙人驾鹤千年间来来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