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20
班班幼儿园第四章解说本文将对班班幼儿园第四章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解说。
第四章是班班幼儿园课程设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该章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学习目标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评估与反馈等。
本章的目标是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索能力、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一、幼儿园教育特点幼儿园教育是指为2-6岁的幼儿提供的早期教育教学工作,是中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幼儿园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游戏性教学:在幼儿园,游戏是幼儿通过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和体验世界的重要方式。
幼儿们通过游戏学习,培养自己的语言、认知、社交等各方面的能力。
2.综合性发展:幼儿园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包括智育、体育、美育、德育等方面。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个别化教学:幼儿园教育注重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通过个别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配置,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二、学习目标及核心素养的培养班班幼儿园第四章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知识。
2.社交能力的培养:通过情感教育、合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逐渐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3.创造力的培养:通过启发式教学、艺术体验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核心素养是指在学习和生活中必要的素质和能力。
在幼儿园第四章的教学中,班班幼儿园注重培养以下几个核心素养:1.身心健康:通过体育运动、艺术欣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心理健康,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流利地运用语言。
第四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模式课题名称: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模式概述(此节内容可作为选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教育活动模式即课程模式;2.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两种基本模式;3.比较两种基本模式的区别,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比较认识过程模式和目标模式的特点教学准备:参考《幼儿园活动教程》等相关资料课题名称:第二节学科课程模式与综合课程模式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学科课程模式和综合课程模式的含义及特点;2.理解两种课程模式的目标、内容,掌握两种课程模式的组织3.适应幼教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
重点/难点:学会组织幼儿园分科课程教学活动和综合主题活动教学准备:参考资料《幼儿园活动教程》《幼儿园语言、计算、常识、音乐、体育、美术分科教学法》相关资料课题名称:第三节游戏课程模式与活动区课程模式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游戏课程模式和活动区课程模式的含义及特点;2.理解游戏课程模式的目标、组织形式;3.了解活动区的创设和活动区活动的指导。
4.提高学生观察幼儿的能力和教育组织管理能力。
重点/难点:幼儿游戏和活动区活动的组织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去幼儿园见习,观察记录幼儿的游戏活动、活动区活动;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游戏和活动区的相关资料。
课题名称:第四节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快乐与发展课程的含义;2.理解快乐与发展课程在不同年龄班实施的特点;3.阅读学科期刊杂志,搜集资料,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体会在活动中体现“快乐”和“发展”的目的教学准备:师生课前阅读《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等学科期刊杂志,搜集有关的资料。
课题名称:第五节蒙台梭利教育模式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主要思想和内容;2.理解蒙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蒙氏教具的特色和蒙氏教学法;3.学习蒙台梭利对教育的贡献,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幼教事业,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第四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模式
课题名称: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模式概述(此节内容可作为选学)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教育活动模式即课程模式;
2.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两种基本模式;
3.比较两种基本模式的区别,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比较认识过程模式和目标模式的特点
教学准备:参考《幼儿园活动教程》等相关资料
课题名称:第二节学科课程模式与综合课程模式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学科课程模式和综合课程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2.理解两种课程模式的目标、内容,掌握两种课程模式的组织
3.适应幼教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
重点/难点:学会组织幼儿园分科课程教学活动和综合主题活动
教学准备:参考资料《幼儿园活动教程》《幼儿园语言、计算、常识、音乐、体育、美术分科教学法》相关资料
课题名称:第三节游戏课程模式与活动区课程模式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游戏课程模式和活动区课程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2.理解游戏课程模式的目标、组织形式;
3.了解活动区的创设和活动区活动的指导。
4.提高学生观察幼儿的能力和教育组织管理能力。
重点/难点:幼儿游戏和活动区活动的组织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去幼儿园见习,观察记录幼儿的游戏活动、活动区活动;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游戏和活动区的相关资料。
课题名称:第四节快乐与发展课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快乐与发展课程的含义;
2.理解快乐与发展课程在不同年龄班实施的特点;
3.阅读学科期刊杂志,搜集资料,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体会在活动中体现“快乐”和“发展”的目的
教学准备:师生课前阅读《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等学科期刊杂志,搜集有关的资料。
课题名称:第五节蒙台梭利教育模式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主要思想和内容;
2.理解蒙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蒙氏教具的特色和蒙氏教学法;
3.学习蒙台梭利对教育的贡献,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幼教事业,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重点/难点:蒙氏教师的特质和蒙氏教具的特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蒙台梭利生平事迹及著作、《蒙台梭利教育研究》
课题名称:第六节瑞吉欧的教育课程模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瑞吉欧的教育课程模式的目标、内容;
2.了解瑞吉欧课程模式(方案课程)的特点;
3.理解瑞吉欧课程倡导的理念,在幼教态度和方法上适应幼儿教育的发展。
重点/难点:掌握方案课程模式特点
教学准备:《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11期潘月娟《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向瑞吉欧课程学习什么》、意大利瑞吉欧课程模式的相关资料
课题名称:第七节多元智能课程模式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多元智能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2.把握全面提高幼儿的智力,提高优势智能的重要原则;
3.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多维评价观,在幼教态度和方法上适应幼儿教育的发展。
重点/难点:开发幼儿智力潜能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准备:《学前教育研究》杂志2006年11期王身佩《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蕴》
课题名称:第八节亲子教育模式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亲子教育模式的形式及内容
2.会根据亲子活动的教育目标设计亲子游戏活动
3.培养关爱婴幼儿的职业情感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掌握亲子教育的目标、内容与组织者应具备的素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备注:本章教案作者:魏崇菊(山东济宁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