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源故障分析及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中频维修实例一、中频电源无法启动1.晶闸管击穿,万用表测量,电阻几乎为零。
2.水冷电缆断裂,可以用电线剥去两头接于电缆两头,如果可以启动就表明电缆断裂,注意的是不要拉高功率,避免应大电流烧断电线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3.中频变压器烧坏,测量1000V档电阻,应该在70Ω左右。
4.中频输出烧结,因中频输出线过小,功率已热能损耗掉。
5.电流互感器的谐流电阻烧坏。
6.逆变脉冲变压器有问题。
7.电热电容器烧坏,卸去铜排用1000V绝缘电阻表检查或用万用表看充放电。
8.熔炼炉穿炉,用万用表测量钢水与感应线圈的电阻。
9.中频控制板有零件击穿老化,更换板子。
二、中频炉经常烧逆变可控硅应重点检查那些部位1、主要是大电流和大电压失控,引起的1高电压失控:中频电压升到一定的值时,逆变器颠覆,无法在高阻抗情况下运行,元件的耐压降低或冷却效果不好,系统的绝缘性能降低,中频电压升高时机器对地短路,检查中频电容和炉子。
干扰也可能引起,逆变触发线要离主电路远一些,2大电流失控,中频电压的反压角过小,触发电路是否有接触不良,另外还要注意关断时间的一直性。
2、现在由于元件的质量已经过关,如果工艺良好,可靠性已经非常高。
逆变可控硅管相对来讲是比较薄弱的部件。
如果频繁地损坏,必然有原因。
应着重检查:1)逆变管的阻容吸收回路,重点检查吸收电容器是否断路。
这时,应该采用能够测量电容量的数字万用表检测电容器,仅仅测量它的通断是不够的。
如果逆变吸收回路断线,极易损坏逆变管; 2)检查管子的电气参数是否满足要求,杜绝使用不合格厂家流入的元件;3)逆变管的水冷套及其他冷却水路是否堵塞,虽然这种情况较少,但确实出现过,容易忽略。
4)注意负载有无对地打火的现象,这种情况会形成突变的高电压,造成逆变管击穿损坏。
5)运行角度偏大或偏小,都会引起逆变管频繁过流,从而损伤管子,容易造成永久性的损坏。
6)在不影响启动的情况下,适当加大中频电源至炉体的中频回路接线电感,可以缓解因逆变管承受过大的di/dt造成的损坏。
浅析常见中频电源故障及排除摘要: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与各行各业都进行了深度融合,这也促使中频电源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针对此种情况必须要对其故障以及排除方法进行研究,以此来提升中频电源的使用效率。
中频电源自身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变频设备,其对于电能的负载能力十分的强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存在电子元件数量庞大电流通过不稳定的情况,进而造成中频电源故障的出现。
一旦出现电源故障那么整个线路的运行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将会大大折扣。
笔者将会在本文的论述中对中频电源进行应用的概述,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故障种类以及故障排除方法的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促进我国中频电源使用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中频电源、使用故障、排除建议、优化措施中频电源作为一种在生产车间以及电网系统中常见的变频设备,因为较强的实用性所以使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在金属的加工处理中都会使用到中频电源。
中频电源的工作原理也是较为简单,首先是使用三相桥式整流电流设备能够将原本电网所输送的的交流电转变成为较为稳定的直流电,然后再电路中进行电抗器设备的应用,从而能够使其输出的电流更加稳定,为整个设备系统的运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标准的输出频率的范围为三十千瓦到四千千瓦之间。
因为中频电源有着较高的复杂能力,可以在机械生产、农业生产、道路施工的各个领域中都进行试用,所以需要通过故障的研究与排除来提升中频电源运行的稳定性。
一、中频电源常见故障诊断就一般情况而言,中频电源故障的发展诊断依据主要是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完全不能够启动以及能够启动但是不能够正常工作,以以上两种类型作为诊断工作的方向能够极大地提升诊断效率,并且进行相对应的解决方法的应用。
(一)电源无法正常启动在进行电源启动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的按照工作准则来进行故障的排除作业,首先需要目标电网进行断电处理,确保检测环境安全之后在进行检查工作,按照中频电源的机构组成部分进行细致性的故障排查。
晶闸管中频电源的常见故障及排除一、整流部分1、晶闸管损坏原因及处理方法:(1)冷却水管堵。
检查水管是否结垢、进杂物或水管打弯。
(2)阻容吸收故障。
清理晶闸管阻容吸收部分灰尘,若有备件可以更换阻容吸收来判断是否是阻容吸收故障。
(3)整流脉冲故障造成晶闸管误导通。
用示波器测量整流脉冲输出,看输出脉冲是否正常。
(4)干扰信号造成晶闸管误导通。
用示波器测量是否有干扰信号,若有采取以下措施:增加晶闸管控制极与阴极之间并联电容器的电容,一般可增大0.47~1uF(4)快熔选用不合适或快熔质量差,不起保护作用。
可用手感触的方法检测,若温度烫手,快速熔断器熔片易烧断,若感觉不到温度,快熔熔片不易熔断,不起保护作用。
(5)晶闸管质量差。
启动的瞬间就击穿或负载增加时晶闸管击穿。
2、快速熔断器熔断原因及处理方法:(1)中频电源输出铜板或感应线圈有短路或对地短路的地方。
检查铜板和感应线圈有无短路打火的地方。
(2)整流桥一个桥臂的上下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烧断快速熔断器熔片。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晶闸管有无击穿。
(3)快速熔断器质量不合格或选型偏小。
3、直流电压波形不正常。
而晶闸管和快速熔断器没损坏。
原因及处理方法:(1)整流触发脉冲缺失。
整流触发部分故障.用示波器测量有无触发脉冲。
(2)整流脉冲有,但幅值低或脉冲太窄,不能触发晶闸管导通。
先用示波器测量找到没触发导通的晶闸管,再用示波器测量其触发脉冲与其它的触发脉冲进行比较。
(3)晶闸管控制极回路断开。
4、整流桥无直流电压输出原因及处理方法:(1)主电路空气开关没闭合或接触器没吸合。
合上空气开关或启动接触器后测量其输出是否有电。
(2)整流触发电路部分无脉冲输出。
整流触发电路或功放电路无直流电源电压。
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测量整流触发电路部分和功放电路的电源电压。
(3)功率调节的电位器坏。
断电后用万用表分别测抽头电阻。
(4)保护电路动作。
检查是否有故障指示灯亮。
排查故障后复位。
5、直流平波电抗器异常原因及处理办法:(1)压紧铁芯的螺栓松动,电抗器有“嗡嗡”的冲击声,铁芯发热。
中频电炉典型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中频电炉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金属加工等领域。
在使用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故障,本文将对常见的中频电炉故障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故障1:电源接触不良或断电分析:由于电源接触不良或断电,中频电炉无法正常工作。
处理方法:1.检查电源线是否插紧,如果松动则重新插紧。
2.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查看电路是否短路,如果短路则修复电路。
3.如果电源供电正常但中频电炉仍不工作,可能是控制板损坏,需要更换或修复控制板。
故障2:中频电炉无法启动或停止分析:中频电炉无法启动或停止可能是由于控制系统故障造成的。
处理方法:1.检查控制面板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有显示错误则尝试重新启动控制系统。
2.检查控制系统的连接线是否松动或断裂,如果有问题则重新连接或更换连接线。
3.如果控制系统仍然无法正常启动或停止,可能是控制器损坏,需要更换或修复控制器。
故障3:电炉加热不均匀分析:电炉加热不均匀可能是由于电炉内部绝缘层老化或加热元件损坏造成的。
处理方法:1.检查电炉的绝缘层是否完好,如果发现有破损或老化的情况,需要更换绝缘层。
2.检查加热元件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有元件损坏或断裂,则需要更换加热元件。
3.如果以上两点都正常,可能是电炉内部散热不良,可以增加或改进散热系统来提高加热均匀性。
故障4:中频电炉温度过高分析:中频电炉温度过高可能是由于电炉内部冷却系统故障或控制系统失效造成的。
处理方法:1.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包括冷却水是否供应充足,水泵是否正常工作等,如果有问题则修复冷却系统。
2.检查控制系统对温度的控制是否准确,如果控制器失效,则需要更换或修复控制器。
3.如果以上两点都正常,可能是电炉内部散热器堵塞,可以清洁或更换散热器来降低温度。
故障5:中频电炉产生噪音或异味分析:中频电炉产生噪音可能是由于电炉内部零部件松动或磨损,而产生异味可能是由于电炉内部材料燃烧或气味挥发造成的。
中频炉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及相应现场处置预案一、中频熔炼炉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一)炉底化穿1、长期低温保温形成黑盖+功率过度。
2、炉衬过薄+铁水太满+功率过度,静压加动载综合结果。
3、急冷裂纹,加料后填缝,急热钻入铁水。
(二)炉体中部漏炉1、筑炉分层,倒净停炉,热胀冷缩。
2、感应炉材料中混入铁磁物质。
3、局部炉衬过薄化穿。
(三)铁水溢出1、铁水太满+盖盖+全功率+抽风。
2、炉嘴修得不好,倒铁水时溢出。
(四)爆炸1、废钢中掺进密闭容器、油桶、爆炸物品。
2、湿料。
3、事故时将铁水倒入有积水的炉前坑。
4、废钢中混入润滑油。
二、中频熔炼炉常见事故现场处置预案(一)爆炸事故处理1、对回收物料进行随机抽样破碎检查,强化废料把关检查的管理。
2、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撤出人员,防止事故扩大。
3、切断熔化电源;监控冷却水。
4、炉子稳定可控后,逐步处理善后工作。
(二)漏炉事故处理1、为了避免漏铁液事故对设备和人身造成的损害,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重炉子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2、如果在开炉之前发现有漏电电流,应该仔细巡视炉体周围,检查是否有铁液泄漏的情况。
一旦发现漏出的情况,必须立即倾炉,将铁液全部倒掉。
3、如果已经发现了漏铁液的情况,必须立即疏散人员,并将铁液直接倒入炉前的坑内,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风险。
4、漏铁液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炉衬的破坏情况有关。
实际上,炉衬越薄,电效率越高,熔化速度也越快。
然而,当炉衬的厚度磨损到小于65毫米时,整个炉衬基本上都由坚硬的烧结层和极薄的过渡层构成,缺乏松散层。
这导致炉衬在急冷急热的作用下容易出现细小裂缝,进而导致整个炉衬内部破裂,从而引发铁液泄漏的风险。
5、一旦发生漏炉现象,首要考虑的是确保人身安全。
在考虑设备安全时,主要应该保护感应线圈的完好。
因此,在发生漏炉情况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并确保冷却水通畅,以防止事态恶化。
(三)停电事故处理1、停冷却水的应急处理(1)电炉控制室的配电总柜中双电源开关应保持在自切换档位,当主电源停电时,安保电源会自动切入,然后马上再次启动炉体水泵;(2)在主电源和安保电源同时停电的情况下,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立即通知值班电工,并准备启动应急发电机,以确保炉体的小水泵能够正常运行,从而维持炉体冷却水的流动。
中频电炉原理是什么?中频电炉常见故障检修方法有哪些?中频电源在运行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我们可以把故障分成几个部分加以区分。
1)整流部分的故障 2)逆变部分的故障 3)保护部分的故障。
下面我们将介绍这三个部分,特别是老的中频电源装置(包括其他厂家的中频装置)出现的几种典型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供大家参考。
1.1整流部分的故障1. 设备在运行中直流电抗器发出嗡嗡声。
故障原因是整流桥输出不平衡造成的,排除方法是调整电位器W7,W8,W9使整流桥输出的六个波头平衡即可。
2 .老中频装置在运行中直流电抗器发出较大的嗡嗡声。
故障原因是整流桥六只可控硅的一只不导通造成的,用示波器可以看到如图17(b)三相整流桥的输出波形。
大部分是触发脉冲到可控硅导线接触不良或断线引起的。
用万用表R1Ω挡测量主控板触发脉冲输出端的正向电阻值是否在20Ω左右,如大于40Ω可能是接触不良,阻值很大就是断线。
但也不排除可控硅控制极内部断线及老化的可能。
此种故障从仪表可以看出中频电压和直流电压的比值很高。
在检修中要和其它近似现象加以区分,防止走些弯路3.设备在运行中突然电流增大直流电压降低中频电压比直流电压高出很多,直流电抗器蹦的厉害。
故障原因;1)三相电缺相,2)快速熔断器烧毁,3)控制回路电源烧保险使同步电源缺相,4)电力变压器高压保险烧毁造成的。
恢复后即可正常工作。
4. 设备在开机时,功率电位器旋动就是最大功率,没有小功率。
此故障突出表现在老中频装置中,最容易出现。
原因是功率电位器内部断线所造成的,更换新的电位器即可恢复正常工作。
1.2逆变电路出现的故障1. 中频功率上不去1)中频装置只能在低功率下工作,当直流电压Ud调高时,过流保护动作。
故障原因是负载交流等效电阻偏小。
尤其是炉子到了后期炉衬厚度减小,启动后往往是直流电压小,电流大,中频电压也小,换流比较困难,逆变器容易颠覆,功率升不上去,此时适当加大tf,即调大电流信号瓷盘电位器。
烘炉一段时间后,停机不好启动故障现象:对新熔炼炉或打结的透热炉,在开始烘炉可以启动,电压可以升高达到最大值,但烘炉一段时间后,停机后再也不好启动,起来后电压也升不高,有时自己停振或过流。
故障分析及处理:这种故障多数是感应器匝间有问题。
a.对刚打结好的熔炼炉,由于打结料在烘炉时会产生大量的水分,故使感应器匝间聚集了大量的水珠,造成匝间绝缘降低,此时烘炉电压不应很高,待烘干后再提高电压。
b.有的感应器线圈没有浸绝缘漆就直接用打结料打结,这种炉子更要注意烘炉时的水分多少。
c.有的打结的透热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打结料会出现微小的缝隙,此时如果感应器绝缘没有处理好,就会有少量的氧化皮进入感应圈的匝间,造成匝间短路,易产生过流现象。
最好感应器线圈用云母带缠绕再浸漆、烘干,最后打结电抗器声音大、沉闷,升压时不稳定,颤抖故障现象:设备可以启动,但电压升不高,电抗器声音特别大、沉闷,电压升起时很不稳定,有颤抖。
不时有过流或过压故障,有时甚至烧坏逆变管,但断开逆变电路整流部分是好的。
故障分析及处理:这种故障多数是电抗器有问题。
a.电抗器的电感量比正常的大,出现磁路饱和,起不到续流滤波作用,也不能隔开交流和直流端的电流,电抗器线圈匝数比正常的多。
b.电抗器气隙板比正常的要薄,电感量变大,此时要加厚气隙板。
c.电抗器的线圈匝间有渗水、匝间绝缘降低出现打火放电现象。
设备可启动,但电压升不高,易产生过流过压故障故障现象:设备可以启动,但是电压升不高,易产生过流或过压故障,同时可以观察到缺相故障灯一闪一闪。
故障分析及处理:这与上面3号故障有相似处,但又不同。
这是三相进线电源有问题。
a.进线接触器有一个触头接触不好,在加电压时,衔铁吸力减弱,造成缺相。
b.大功率的电源,进线断路器有一个触头接触不好c.从4号、6号、2号整流可控硅引入的同步信号线K4、K6、K2线接触不良。
d.高压端有触头接触不好,有拉弧放电现象。
直流电压升到500V以上后,直流电压反而下降故障现象:启动和运行正常,当直流电压升到500V以上后,直流电压反而下降,出现波动,甚至过流,有时烧断快熔。
中频熔炼炉常见故障中频熔炼炉是一种常用的熔炼设备,但由于使用的时间较长,使用频率较高,故障也经常出现。
本文将介绍中频熔炼炉常见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故障一:电源问题中频熔炼炉的电源负责提供电能,因此电源的问题极易引起设备的故障。
常见的故障表现为电流偏小、电压不稳、电感过热等。
解决办法:应及时联系设备厂家或专业机械维修人员对电源进行检查和维修。
若无法确定问题所在,建议更换整个电源。
故障二:水冷系统问题中频熔炼炉的水冷系统主要负责对设备进行冷却,若水冷系统出现问题,设备的温度会过高,导致设备运转不正常。
水冷系统的故障表现为水流量异常、水温过高等。
解决办法:及时检查水冷系统的水流和水温的情况,并修理或更换不正常的部件。
故障三:电缆问题中频熔炼炉的电缆主要负责将电源的电能输送到设备内部,若电缆出现问题,则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常见的电缆故障表现为外壳破损、接头脱落等问题。
解决办法:建议定期对电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避免电缆长时间使用而没有更换,导致设备的故障。
故障四:熔体质量问题中频熔炼炉通过提高熔融金属的温度来使其熔化,因此熔体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转。
常见的熔体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金属的化学成分、杂质含量等方面。
解决办法:对测试出的熔融金属进行分析,看是否符合设备要求标准。
如有问题,建议更换原材料。
故障五:设备损坏问题中频熔炼炉由于使用的频率过高,长时间的运行时间也会导致设备损坏或磨损。
较常见的损坏形式包括感应炉管烧损、电源变压器烧坏等。
解决办法: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的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的完好性,发现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总结中频熔炼炉的常见故障主要集中在电源、水冷系统、电缆、熔体质量、设备损坏等方面。
若发现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以保证熔炼炉的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
中频电源的故障检查及原因分析晶闸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是利用晶闸管将三相工频交流电能变换成几百或几千赫兹的单相交流电能。
具有控制方便、效率高、运行可靠、劳动强度低的特点,广泛用于铸钢、不锈钢或合金钢的冶炼、真空冶炼、锻件的加热和钢管的弯曲、挤压成型、工件的预热、钢件表面淬火、退火热处理、金属零件的焊接、粉末冶金、输送高温工质的管道加热、晶体的生长等不同场合。
在我厂,中频电源装置主要用于铸钢、不锈钢和青铜等的冶炼。
中频电源的工作原理为: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经电抗器平波后,成为一个恒定的直流电流源,再经单相逆变桥,把直流电流逆变成一定频率(一般为1000至8000Hz)的单相中频电流。
负载由感应线圈和补偿电容器组成,连接成并联谐振电路。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中频电源的故障按照故障现象分为完全不能起动和起动后不能正常工作两大类。
作为一般的原则,当出现故障后,应在断电的情况下对整个系统作全面检查,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电源:用万用表测一下主电路开关(接触器)和控制保险丝后面是否有电,这将排除这些元件断路的可能性。
(二)整流器:整流器采用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它包括六个快速熔断器、六个晶闸管、六个脉冲变压器和一个续流二极管。
在快速熔断器上有一个红色的指示器,正常时指示器缩在外壳里边,当快熔烧断后它将弹出,有些快熔的指示器较紧,当快熔烧断后,它会卡在里面,所以为可靠起见,可以用万用表通断档测一下快熔,以判断它是否烧断。
测量晶闸管的简单方法是用万用表电阻挡(200挡)测一下其阴极阳极、门极阴极电阻,测量时晶闸管不用取下来。
正常情况下,阳极阴极间电阻应为无穷大,门极阴极电阻应在1050之间,过大或过小都表明这只晶闸管门极失效,它将不能被触发导通。
脉冲变压器次边接在晶闸管上,原边接在主控板上,用万用表测量原边电阻约为50。
续流二极管一般不容易出现故障,检查时用万用表二极管挡测其二端,正向时万用表显示结压。
中频电源故障分析及处理
摘要:阐述JP2—500型中频电源的结构,并就日常生产中常见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频电源;故障分析;处理方法
JP2—500型中频电源装置是一种利用可控硅把三相工频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滤波器及逆变器变换成中频交流电的设备,它广泛应用于感应加热熔炼金属,煅造钢球、煅造铸件,铬合钢材等。
由于其是由可控硅组成的静止“变频电路”,没有旧式中频发电机组体积大、噪声大、维护困难等缺点,它具有噪声小、结构简单、没有机械振动、维护方便,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因而是生产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电力电子设备。
1 工作原理
JP系列中频电源主回路组成:三相工频电源、三相全控整流桥、滤波电抗器、逆变桥、LC组成负载。
基本原理:通过三相桥式可控硅整流电路,直接将三相交流电整流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经过直流电抗器滤波、逆变、单相桥式并联逆变器、由逆变器将直流电再变换为中频交流电供给负载,是一种交
流—直流—交流变换系统。
2 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
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浏览更多信息
JP系列中频电源结构虽然简单,但由于其二次控制回路较为复杂,常见故障多为逆变失败、过流保护动作、控制回路元件烧损或集成块损坏等等。
现就实际使用中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及应采取处理方法简述如下。
2.1 整流部分直流电压升不到额定值
原因分析:工作电压不能达到所需值;采用带尖脉冲正弦波作为同步电压的装置,其尖脉冲位置偏右或尖脉冲基部宽度过大;工频电网电压低于额定值。
处理方法:调整工作电压达所需值;调整尖脉冲形成电路中的RC微分电路参数或前一级RC移相参数;调整供电变压器的分接头到适当位置使电网电压升高到额定值。
2.2 逆变电路无法启动
原因分析:启动可控硅管已击穿,造成主电路不完全短路。
因为不完全短路点会随着振荡电压的增加,而变成完全短路,产生大电流,从而造成过电流保护动作。
处理方法:调整过电流保护整定值。
在脉冲触发板的信号输入端,并联等值电容以使逆变触发器免受干扰。
2.3 整流部分主回路快速熔断器熔断
现象:快速熔断器的红色标柱弹出。
直流电压波形异常,直流电压表指示值减小,直流滤波电抗器有连续异常声音。
原因分析:整流桥中已有晶闸管损坏或有干扰脉冲或硬开通造成相间短路,保护电路动作时拉逆变失败。
处理方法:停机。
用万用表检查管子的阳-阴极电阻,判定出晶闸管已短路时,则应更换。
也可用示波器观察管子的电压波形,若是一条直线,则说明管子已损坏。
检查拉逆变时的整流控制角是否α>150°,应重新整定140°<α<150°。
从供电变压器到中频电源的供电系统中三相开关是否有触头拉弧、接触不良等现象。
2.4 长时间不开机易造成可控硅击穿现象:无法正常开机,装置发出沉闷的蜂鸣声。
原因:长时间运行,温度很高,元件难免老化引起参数改变。
尤其在冻炉情形下启动电源,逆变器槽路电流很大,中频电压很低,因而中频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电压也很低,整流二极管正向电阻增大,电容器的电容量减少,若此时调高主回路直流电压,则逆变后的中频电压亦升高,于是电压叠加于可控硅上将其击穿,亦即是阻容保护过热造成。
处理方法:选用正向电阻小的可控硅,另在电容器上并联一只等容量的新电容,故障可消除。
由于中频电源装置是电力电子设备,其故障范围涉及面广,既有动力电源方面故障,又有电子线路及控制回路方面故障。
来源:输配电设备网
本文仅对JP系列中频电源在冶炼钢球及铸件实际应用中遇到一些典型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中频电源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中总结出一套快速检测故障的方法,只要遵循遂级检测方法,必能很快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