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锐和诺和灵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诺和锐30强化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诺和锐30强化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9例。
甲组患者应用诺和锐30强化治疗;乙组患者应用诺和灵30R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前,甲、乙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分别为(11.24±4.09)、(10.54±4.32)mmol/L;餐后 2 h血糖(2 h PG)水平分别为(17.04±5.24)、(16.68±6.07)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甲、乙两组FPG分别为(6.17±1.62)、(7.64±1.68)mmol/L,2 h PG水平分别为(7.76±1.82)、(9.83±2.04)mmol/L,两组患者的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且甲组控制效果优于乙组(P<0.05)。
甲组治疗过程中有4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6.78%;乙组治疗过程中有12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20.34%。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诺和锐30强化与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诺和锐30强化的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诺和锐30强化;诺和灵30R;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2型糖尿病占本病群体的95%。
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1]。
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不需要胰岛素维持生命,但当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出现口服药物使用禁忌时,仍需要使用胰岛素,以控制高血糖,并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2]。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满足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1]。
强化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共计60例,均经过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来自于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
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给予强化诺和锐30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
结果治疗前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指标均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强化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诺和灵30R,更加能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诺和锐;血糖控制;临床疗效2型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致病机制也非常复杂,可能与患者肥胖、高脂饮食不规律作息等都有着显著的关系[1]。
患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血糖异常升高,甚至可能引起患者消瘦或肥胖等。
关于该疾病治疗,目前也并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疾病主要是以口服降糖药物,稳定血糖,从而达到抑制疾病进展的效果[2]。
但是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此时,则临床会采用胰岛素注射进行治疗。
诺和灵和诺和锐都是临床上常见的注射药物,为了探讨这两种药物临床治疗的疗效,下面本文以60例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都来自于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整理具体的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
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的39岁,最大的77岁,平均年龄(60.50±3.00)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10.50±0.50)年;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的42岁,最大的79岁,平均年龄(60.50±3.50)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10.50±1.00)年。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的疗效对比作者:张秋萍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21期[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总结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0例资料,按照用药种类不同分为两组:选择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的20例资料为观察一组,选择诺和灵R(生物合成胰岛素)进行治疗的20例资料为观察二组,治疗后分别按照文章统计指标进行统计,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
结果观察一组门冬胰岛素平均用量为(36.8±1.9)U/d,血糖达标平均时间为(4.6±1.1)d,出现低血糖症状者4例(20%),数据指标明显优于观察二组(P[关键词] 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妊娠糖尿病;诺和灵R[中图分类号] R71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7(c)-0090-02妊娠期糖尿病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患者,排除在妊娠期已知的糖尿病患者。
目前,妇科临床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大,该类患者可能会引起羊水过多、死胎以及流产等后果,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健康[1-3],为了探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治疗初诊妊娠糖尿病(G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笔者回顾性总结该院2011年10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GDM患者40例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该院收治的GDM患者40例资料,年龄范围24~38岁,平均年龄为(28.9±5.1)岁,孕周范围25.4~27.6周,平均孕周为(26.9±1.7)周,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40例资料临床诊断结果符合以下标准:一是患者有2次或者2次以上的空腹血糖值含量为>5.8 mmol/L,二是根据患者进行的糖尿病负荷实验结果(方法为在妊娠25~28周时候进行50 g的葡萄糖负荷实验,对于结果异常的患者在7 d时间内再进行75 g的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空腹血糖含量以及在服用糖后3 h的血糖检验值为5.3 mmol/L和7.8 mmol/L。
诺和灵30R及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差异分析发表时间:2015-10-29T16:55:46.0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作者:杨帆[导读] 南部县人民医院相较于诺和灵30R,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更佳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杨帆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300摘要:目的:分析诺和灵30R及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差异情况。
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诺和灵30R治疗,研究组采用诺和锐30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12周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HbA1c、BMI、不良反应率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诺和灵30R,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更佳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诺和灵30R;诺和锐30;2型糖尿病;胰岛素;低血糖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Novolin 30R and NovoMix 30 difference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efficacy.Method:select 2012 May to 2014 September in a hospitaltreated 100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ake theisometric random sampling method is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ing Novolin 30R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sulin aspart 30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Results: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insulin dosage,HbA1c,BMI,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12 weeks 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 < 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Yunuoand Ling 30R,insulin aspart 30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better and high safety,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Novolin 30R;insulin aspart 30;type 2 diabetes;insulin;hypoglycemia2型糖尿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胰岛素抵抗或细胞功能衰退引起的一种代谢紊乱疾病,并且该病症具有典型的遗传敏感性[1]。
诺和锐与诺和灵-R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对比发表时间:2018-05-06T16:32:53.6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作者:王莉[导读]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患者妊娠期首次发生或者首次发现出现糖尿病指征以及糖耐量异常症状。
云南仁爱医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诺和锐与诺和灵-R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诺和灵-R治疗,观察组采用诺和锐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次数、餐后2h血糖值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诺和锐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诺和灵-R。
【关键词】诺和锐;诺和灵-R;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患者妊娠期首次发生或者首次发现出现糖尿病指征以及糖耐量异常症状。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后易出现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难产、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也可增加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的风险[1]。
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对于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院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诺和锐与诺和灵-R治疗,相比之下诺和锐的治疗效果更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告院内伦理委员会同意且备案。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26~36岁,平均年龄(30.57±4.29)岁,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6例,平均孕周(27.29±4.29)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31.28±4.64)岁,其中初产妇18例,经产妇4例,平均孕周(26.48±4.37)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产次等方面比较,组间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诺和灵30R中所有30%的短效人胰岛素(RI),70%的中效胰岛素(NPH、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诺和灵30R一般都是早、晚二次注射的,早餐前半小时注射后,其中30%短效R控制早餐后血糖、而70%中效N控制午餐前后血糖;晚餐前注射后分别控制晚餐后和凌晨、空腹的血糖。
诺和锐®30是一种可溶的门冬胰岛素和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的双相释放剂型,是胰岛素类似物的混合体,其中包括30%的门冬胰岛素,70%的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
可溶的门冬胰岛素可被迅速吸收,从而满足餐时胰岛素的需求,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释放缓慢,作用时间长,能满足基础胰岛素需要量,所以说诺和锐30具有模拟正常生理状态下餐时胰岛素释放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更接近生理胰岛素的效应。
原因是人胰岛素是6聚体,它在体内发挥作用要分解双体,再分解成单体,然后发挥胰岛素作用的,起效时间长。
而门冬胰岛素是双聚体,所以只要一步分解成单体就能发挥胰岛素作用,起效时间快。
人一般在餐后1.5小时血糖升高到高峰,和诺和锐的高峰时间一致,所以诺和锐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更少引起严重和夜间低血糖事件。
在应用上,诺和灵30R起效时间长,所以需要餐前30分钟注射。
诺和锐30起效时间快,可以餐前立即注射,并且不易出现低血糖,大大增加了病人对治疗的顺应性。
一句话作个小结:诺和锐30是诺和公司开发将来取代诺和灵30R
的产品。
与人胰岛素30R比较,诺和锐®30显示了:更快的吸收;更高的血浆胰岛素浓度;更快和更强的降糖效果。
糖尿病诊断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于1996年制定了修正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ADA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凡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 1.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并有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
• 2.随机血糖≧11.1mmol/L (≧200mg/dl)。
• 3.糖耐量试验(OGTT)中2h血糖≧11.1mmol/L(≧200mg/dl)。
糖尿病病情的分型:
(1)轻型:老年或40岁以上,病症轻或不明显。
空腹血糖<11 mmol/L,病情较稳定,一般不发生酮中毒,多数患者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物控制满意;少数患者需用胰岛素,用量少,以后可撤掉。
(2)中型:成年或青年患者症状比较明显,空腹血糖为11~16.5 mmol/L,病情基本稳定,特殊情况下可以波动,偶有酮中毒,治疗以口服降糖药物有效,需用胰岛素治疗,剂量在50 u/d以内。
(3)重型:多为青年人或消瘦中年人,症状明显,空腹血糖>16.5 mmol/L,病情不稳定,对胰岛素、活动、饮食及情绪非常明显,易发
生酮中毒但较重,口服降糖药无效,饮食控制下必须使用胰岛素,用量>50 μ/d,对胰岛素敏感易使血糖波动,引起低血糖。
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糖尿病症状消失,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 h血糖<10mmol/L。
治疗方法
1)饮食治疗原则在满足总热量恒定下,采用高糖、高纤维、中蛋白、中脂肪饮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的患者比单纯糖尿病的饮食控制要宽,糖一般占50%,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5%~20%,且有30~40 g纤维素。
因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饮食以粗粮、豆类、水果、蔬菜等为主。
2)降糖药物
(1)轻型:在饮食疗法的同时,口服:①磺脲类。
优降糖,因其可以引起致命性低血糖,因此老年患者慎用。
剂量从每次1.25~2.5 mg,每日1~2次,逐渐调整剂量,可达5mg/次,每日3次,饭前服用。
②双胍类。
二甲双胍,每次0.25~0.5 g,每日2~3次,饭前服用。
(2)中型:饮食疗法同时除了口服优降糖,二甲双胍外加用阿卡波糖,开始50 mg,每日3次;以后增为100 mg,每日3次,饭前服用。
仍血糖控制不良改为胰岛素,每日用量40~50 u,分2~3次,皮下注射,使血糖较好控制。
(3)重型:饮食疗法同时使用胰岛素治疗,每日用量>50 u。
胰岛素剂量
在具体使用中,胰岛素剂量可以根据体重和病情轻重来估计。
一般小剂量开始,
轻型病例按0.3U/KG体重计算,中型病例按0.4U/KG体重计算,重型病例按0.5U/KG体重计算,每次胰岛素剂量调整,应小于原剂量的20%,且观察3-4天后再进行调整,老年患者一般每3-6天调整一次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