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与Oeko_Tex_标准对比
- 格式:pdf
- 大小:168.81 KB
- 文档页数:3
国内外纺织品生态标签
纺织品的生态标签是指对纺织品进行生态环境和健康安全方面
的认证和标识,以确保产品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国内外对纺织品的
生态标签有不同的认证体系和标准。
国内,中国纺织品生态标签是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制定的,
对纺织品进行环保、健康等方面的认证。
该标签包括“绿叶”、
“蓝天”、“白鹭”等不同级别,分别对纺织品的环保性能、健康
安全指标等进行要求和认证。
国外,国际上比较知名的纺织品生态标签包括Oeko-Tex标准100、Global Organic Textile Standard(GOTS)、Bluesign等。
Oeko-Tex标准100是全球范围内认可的纺织品安全标准,对纺织品
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进行限制。
GOTS认证则是针对有机纺织品的标准,涵盖了纺织品的有机纤维原料、生产加工、环保要求等方面。
Bluesign认证主要关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
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符合环保标准。
这些生态标签的出现,对纺织品行业起到了规范和引导作用,
有助于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更加关注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安全性,
也促进了纺织品生产企业对环保和健康安全的重视,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这些生态标签的认证和推广能够进一步提升纺织品行业的环保意识和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和环保的纺织品产品。
解析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与检测现状作者:杨辉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8年第10期摘要:对生态纺织品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内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我国生态纺织品的检测情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纺织品;标准;检测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就服装这一生活的必须品而言,人们开始要求其不仅具有保暖、舒适和时尚等基本要素,健康和环保也逐步成为了人们追捧的重要元素,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纺织品的加工和生产逐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今生态纺织品已经不仅仅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符号,而且直接的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许多国家利用绿色壁垒来限制纺织品的进口,从而达到保护本国纺织企业的目的,而我国服装行业对于出口的依赖比较大,因此这种情况下我国服装业面临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自身的发展,我国的纺织业和服装业领域应紧跟时代潮流,深入研究国外的生态纺织品的相关标准,促进我生态纺织品的标准化。
1 生态纺织品的基本概念所谓的生态纺织品,要求纺织品在其生命的全周期内都具备生态性,既包括生产和使用环节,也包括使用之后的处理环节。
生态纺织品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没有危害,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当前对于生态纺织品的定义分为全生态和部分生态两种,其中欧盟的“Eco-label”标准就是在全生态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在标准中,对于生态纺织品加工生产、使用以及处理等所有环节中对环境和人群造成的伤害都做规定。
而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测协会制定的Oeko-Tex Standard 100 标准则代表了部分生态,其中只规定了消费和使用环节,生态纺织品不会对人体健康和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对于纺织品原料的生产以及加工环节等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
2 国内关于生态纺织品标准的情况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家,在生态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背景下,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因此需要通过和国际的先进技术和标准接轨,建立起完善的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体系的方式,提高我国生态纺织品的质量,从而打破国外的“绿色壁垒”,促进我国纺织业和服装业的发展。
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与2014版Oeko—Tex®100标准比较作者:卢晓东索依拉来源:《中国纤检》2014年第08期摘要:本文将我国现行生态纺织品相关标准GB/T 18885—2009《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和HJ/T 307—2006《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纺织品》与2014版Oeko- Tex® 100标准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比较分析,以促使企业和检验机构更好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生态纺织品;标准;比较Oeko- Tex®100标准是由国际环保纺织协会(Oeko-Tex®)出版的规范性文件,该文件发布有关纺织品上有害物质的限定值和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
1992年4月7日正式公布第一版Oeko- Tex®100标准,随后几乎每年都进行改动,多次修订反映了欧盟一些最新要求以期更加严格地限定测试纺织产品有害物质的标准与极限值。
因此及时掌握和了解Oeko- Tex® 100标准的新版本将有助于中国纺织企业及检测机构对欧洲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中的技术要求。
2014版Oeko- Tex®100标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文介绍2014版Oeko- Tex® 100标准的变动,并与我国现行生态纺织品相关标准进行比较,以指导相关检测机构开展该方面的工作。
1 2014版Oeko- Tex® 100标准的变动(1)全氟化合物的限量值要求更高,并且新增4种物质。
2014版全氟辛酸Ⅰ级产品限量值为0.05 mg/kg,Ⅱ、Ⅲ类产品限量值为0.1mg/kg,Ⅳ类产品限量值为0.5mg/kg;新增的4种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分别为全氟十一烷磺酸(CAS 2058-94-8)、全氟十二烷磺酸(CAS 307-55-1)、全氟十三烷磺酸(CAS 72629-94-8)和全氟十四烷磺酸(CAS 376-06-7),其限量要求同全氟辛酸。
(2)可萃取重金属镍(Ni)的限量值放宽。
生态纺织品标准之浅见一、我国的生态纺织品标准现状与纺织工业的发展相适应,我国纺织标准化工作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提高,取得不小的成绩,纺织标准化工作为适应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纺织工业的发展需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从纺织材料到制成品和服装的标准已形成体系和规模我国纺织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多年来我国纺织行业主动参与、追踪国际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标准已经从过去的单纯产品标准过渡到与国际纺织品市场相适应的纺织品商业标准、检测和质量认证标准体系,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环保标准,极大地增强了出口产品的适应性,增强了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使我国逐步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
(二)纺织品标准的采标率列为前位,基础标准与国际接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对国际标准的采标率,国内平均水平约为44%,而纺织品的采标率达80%。
ISO中有关纺织品和服装的标准约有280多个。
纺织行业对这些国际标准进行了研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采用或已列入年度采用计划。
除采用国际标准外,还不同程度的采用了国外先进国家的标准。
(三)各类标准发挥了巨大作用与国际接轨的基础标准,对统一纺织工业科技术语、统一纺织材料和产品的检测手段、统一规范产品的性能指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依据这些检测方法试验出具的数据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而且也得到了国外客户的认可,对纺织品贸易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与2014版相比,2015版OEKO-TEX Standard 100新标准具有七大变化(一)针对全部4个产品级别,壬基酚(NP)、辛基酚(OP)、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1-20)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1-20)总和的限量值将显著降低,限值的上限由2014版标准中的250mg/kg降至100mg/kg。
OEKO-TEX已经连续3年加强对该项目的限量值严格要求,这也使OEKO-TEX系统中的所有企业逐渐意识到含有此类问题物质的助剂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生态纺织品的检测一、生态纺织品(ecological textiles)生态纺织品是指从原料的选择到生产、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理整个过程中,对环境或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又称环保纺织品或绿色纺织品。
它必须符合四个基本前提:⑴ 资源可再生和可重复利用;⑵ 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⑶ 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没有危害;⑷ 废弃后能在环境中自然降解,不污染环境,即具有“可回收、低污染、省能源”等特点的纺织品。
狭义的生态纺织品是指在现有的科学知识下,经过测试不含有会损害人类健康的物质,且具有相应标志的纺织品。
目前生态纺织品的检测主要是针对狭义上的有关内容。
二、检测对象有关的生态纺织品(和皮革制品)检测对象包括:l服装、睡袋、床上用品、毛巾、发饰、假发、帽子、尿片及其它卫生用品;l鞋袜、颈挂式钱袋、手套、表带、手袋、钱包/皮夹子、行李箱、座椅套;l纺织品或皮革制成的玩具,包括纺织制品和皮革服装上的玩具;l最终将为消费者使用的纤维和织物。
不属生态纺织品检测范围的有:l土工布、防水油毡基布等工程用纺织品l造纸毛毯、帘子布、过滤布、绝缘纺织品等工业用纺织品l无土栽培基布等农业用纺织品l防毒、防辐射、耐高温、阻燃等特种防护用纺织品l渔网、缆绳、登山用绳索等绳网类产品l麻袋、邮包等包装用纺织品l医用纱布、绷带等医疗用纺织品l装饰挂件、工艺品等小物件装饰用纺织品l广告灯箱布、遮阳布等室外装饰用纺织品l东方手工纺织制品除外l部分回用纤维制成的纺织品三、测试项目根据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Oeko-Tex 标准100,生态纺织品必须测试的项目有:pH值、禁用染料、甲醛、重金属、氯苯酚、色牢度、农药残留、有机氯载体、PVC增塑剂、有机锡、挥发性物质、气味等。
所涉及的化学物质有100多。
目前实际检测最多的主要是前五项内容。
1在后道加工中必须进行湿处理的产品,其pH值允许在4.0-10.5之间;产品分类为Ⅳ的皮革、涂层或层压(复合)产品,其pH值允许在3.5-9.0之间。
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与欧盟纺织品生态标签的比较
蔡涛;黄颖;胡美桂;薛宇锋;张慧玲;童南英
【期刊名称】《合成纤维》
【年(卷),期】2012()11
【摘要】通过对我国现行的生态纺织品标准体系与欧盟最新的纺织品生态标签《Oeko-Tex Standard 100》比较发现: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生态纺织品的标准体系,其中GB/T 18885—2009《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是较为成熟的标准,但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研究和限量相对较为落后。
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纺织品贸易竞争,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也为了符合绿色环保生产的需求,我国应加快生态纺织品标准研发,促进我国纺织业的健康发展。
【总页数】4页(P40-43)
【关键词】生态纺织品;标准;欧盟
【作者】蔡涛;黄颖;胡美桂;薛宇锋;张慧玲;童南英
【作者单位】福建省纤维检验局;江西省纤维检验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7
【相关文献】
1.欧盟将采用纺织品生态标签新标准 [J],
2.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与2014版Oeko-Tex(R)100标准比较 [J], 占晓东;索依拉
3.欧盟颁布关于纺织品“生态标签”申请标准的新法规 [J], 无
4.欧盟颁布纺织品“生态标签”申请新标准 [J], ;
5.欧盟颁布纺织品“生态标签”申请标准新法规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欧盟生态纺织品测试标准欧盟生态纺织品测试标准生态纺织品是指达到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和通过检测的纺织行业中那些采用对周围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并合理利用这些原料生产的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产品。
随着美国CPSIA 的颁布以及欧盟REACH法规的全面实施,备受关注的生态纺织品已成为今后纺织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消费者、国外买家不再只关注产品的外观质量,将更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型。
为了更好地了解产品的质量,知道如何提升出口产品的品质,我查找了相关资料了解生态纺织品测试的标准。
欧盟是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为此,有必要对欧盟有关生态纺织品法规及技术标准的信息有个全面的了解。
欧共体的Eco-label所倡导的是全生态的概念,与部分生态概念有很大的差异。
Eco-label 的评价标准涵盖了某一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如纺织产品从纤维种植或生产、纺纱织造、前处理、印染、后整理、成衣制作乃至废气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可能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将康的危害。
因此,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看,Eco-label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更理想的生态标准,并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
此外,由于欧共体的Eco-label标准三以法律的形式推出的,在全欧盟范围内的法律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而且其影响力也会进一步扩大。
1、欧盟67/648EC指令欧盟于1997年发布67/648EC指令,是一个欧盟国家禁止在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使用可裂解并释放出某些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的法令。
与当时德国政府的法规不同的是增加了邻氨基苯甲醚和氨基偶氮苯,共22个致癌芳香胺。
2、欧盟2001/C96E/18指令欧盟于2001年3月27日发布了2001/C96E/18指令,该指令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列入控制范围的纺织品。
该指令还规定了三个禁用染料的测试方法,致癌芳香胺的检出量不得超出30mg/kg。
三个检测方法为:35LMBGB82.02-2-1998(纺织日用品),B82.02-3-1997(皮革),B82.02-4-1998(聚酯)。
测试与标准 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与Oeko2Tex R○标准对比 王 芳,冯昭燕 (TESTEX R○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北京100140)摘 要:将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与Oeko2Tex R○标准100进行对比,分析二者测试项目的差异(包括pH值、可萃取甲醛、可萃取重金属、被消解样品中的重金属、杀虫剂、氯化苯酚、邻苯基苯酸酚、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邻苯二甲酸盐、有机锡化合物、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致敏致癌染料、抗菌阻燃剂、色牢度、可挥发物释放量、气味测定和石棉纤维等测试项目)表明,我国的相关标准修订周期较长,使二者差异逐年累积,应加快这方面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关键词:测试;标准;生态学;纺织品中图分类号:TS19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017(2009)10-0041-03Com par ison between Ch i n a’s eco2textile st andards and O eko2Tex R○st andardWANG Fang;FE NG Zhao2yan(TESTEX Sw iss Textile Testing Institute,B eijing100140,China)Abstract:The com p a riso n be t w ee n Ch i na’s e co2textil e s tanda rd s and O eko2Tex S tanda rd100w a s ca rri ed o u t.The d i ffe rence s be t w e en the t w o te st item s w e re summ ed up and ana l yze d,i nc l ud i ng pH va l ue,e xtrac tab l e fo r m a l de hyde,extrac tab l e he avy m e ta ls,he avy m e ta ls i n d i ge s te d sam p l e s,p e sti c i de s agen ts,ch l o ri de p he no l,o2p he nyl p he no l,p e rfl uo r oo c tane su l fo na te s and p e rfl uo r oo c tano i c ac i d,p h tha l a te s,o rgano ti n com po und s,de com po sab l e a r om a ti c am i ne dye s,a ll e rge n i c and ca rc i no gen i c dye s,an ti2bac te ri a l age n t and fl am e re ta rdan t,co l o r fa stne s s,vo l a til e em iss i o n s,o do r m e a su rem e n t and a sbe s to s fi be rs e tc.Key words:te sti ng;standa rd s;e co l o gy;textil e s0 概述G B/T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和HJ/ T307—2006《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纺织品》是目前国内企业熟知的生态纺织品标准,其分别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国家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Oeko2Tex R○标准100是由Oeko2Tex R○国际环保纺织协会于1992年推出的一套专门测试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标准,现行版本为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
由于G B/T18885—2002的产品分类和要求采用的是2002年版Oeko2Tex R○标准100,而HJ/T307—2006的基本框架也是参照Oeko2Tex R○标准100制定的,所以这两个国内生态纺织品标准的测试项目与现行的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大致相同。
为了确保Oeko2Tex R○标准100中被考察物质更好地与最新研发成果和法规等相衔接,从1999年起,Oeko2Tex R○国际环保纺织协会每年都会综合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结合各地区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最新科研成果对Oeko2Tex R○标准100进行部分修订。
因此,上述两个收稿日期:2009-02-13作者简介:王 芳,纺织工程师,德国纺织工程硕士,从事Oeko2Tex R○系列标准生态纺织品认证和有关研究工作。
国内的生态纺织品标准与现行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测试项目及要求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近几年Oeko2Tex R○标准100的修订项目及测试参考依据上。
以下就这些差异的主要内容作一些阐述。
1 测试项目的差异分析1.1 pH值参照标准的版本及具体操作均有不同。
尽管G B/T18885—2002和HJ/T307—2006与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均参照I S O3071标准,但版本不同。
国内的两个标准参照的是1980年版本,而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参照的是2006年版本。
在具体操作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如国内两个标准测试pH值时采用水作为萃取液,而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则采用KCl溶液作为萃取液等。
1.2 可萃取甲醛参照的标准、具体操作及要求存有不同。
国内的两标准参照I S O/F D I S14184-1:1997,而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参照的是Japanese La w112中的J I S L-1041-2000。
在测试的实施上,2009版Oeko2 Tex R○标准100首先是进行定性分析———即先确定是否含有甲醛,然后再对甲醛进行定量测定。
在样品准备阶段,国内两标准规定对样品进行密闭,而2009版Oe214 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与O eko2Tex R○标准对比印 染(2009No.10)ko2Tex R○标准100则规定样品放置在开放的空间。
在第一级别产品的检出限要求上,国内两标准规定为20mg/kg,而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规定为16mg/kg。
1.3 可萃取重金属在测定方法及考核产品范围上存在差异。
首先,在测定方法上,国内两标准采用的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镉、钴、铬、铜、镍、铅、锑)、分光光度法(六价铬)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砷、汞),而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 CP/MS(除六价铬外其它重金属一次全部检出)。
其次,在具体重金属的考核产品范围上也有一些差异。
G B/T18885—2002规定,四个级别的产品都要考核锑,对于砷的考核仅适用于天然材料(包括木质材料)及金属辅料,对于第三和第四级别无机材料制成的辅料产品不考核重金属铅和镉,而对镍的考核则不包含94/27/EC中对该项目的要求,重金属汞的测定仅适用于天然纤维;HJ/T307—2006中,锑、砷、铅、镉和汞的考核产品范围及要求与G B/T18885—2002相同,但对镍的考核包含了94/27/EC中对该项目的要求。
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中对可萃取重金属考核范围的规定与国内两个标准相比差异较大:对第四级别的产品不考核锑;对于砷、镉和汞的考核适用于所有材料;禁止使用铅及其合金,但对第二至第四级别的无机材料制成附件的认证产品该项不检测;镍的考核包含94/27/EC中对该项目的要求,而且对于有表面处理工序的金属附件,在进行镍测定前要按照E N12472:1999进行老化和腐蚀预处理。
1.4 被消解样品中的重金属G B/T18885—2002和HJ/T307—2006均没有对此项进行规定。
从2009年开始,本着与美国市场及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相关法规相协调的原则,Oeko2 Tex R○标准100增加了对消解样品中重金属铅和镉的总量考核。
该项测试针对所有非纺织辅料、组成部分以及原液着色的有色纤维,具体规定为第一级别的铅和镉总量分别为45mg/kg和50mg/kg,第二至第四级别的铅总量均为90mg/kg(对于采用铅化玻璃生产的附件则无此要求),第二至第四级别的镉总量则均为100mg/kg。
1.5 杀虫剂在考察的杀虫剂种类和测试方面有差异。
在杀虫剂种类上,G B/T18885—2002考察的杀虫剂共54种, HJ/T307—2006只有52种;而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考察的杀虫剂达到了60种。
在测试上,国内两个标准只例举有机氯杀虫剂残余量测定可采用G B/T 18412;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则把考察的60种农药分成极性和非极性,分别采用不同的萃取液萃取后测定。
1.6 氯化苯酚考察范围不同。
G B/T18885—2002和HJ/T 307—2006考察的仅是2,3,5,62四氯苯酚的一种异构体,测定参考G B/T18414.1和G B/T18414.2;而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考察的是四氯苯酚的三种异构体(即2,3,5,62四氯苯酚,2,3,4,62四氯苯酚和2,3,4, 52四氯苯酚)总量。
1.7 邻苯基苯酚(O PP)规定的指标差异很大。
在G B/T18885—2002和HJ/T307—2006中,规定第一级别产品的OPP检出限为0.5mg/kg,第二、三、四级别产品的检出限为1.0mg/kg;而2009版Oeko2Tex R○标准100中,第一级别产品的OPP检出限为50.0mg/kg,第二、三、四级别产品检出限为100.0mg/kg,标准中规定当所测产品为地面铺材———有羊毛或羊毛混纺的绒面层时,测试仅对该层进行,且OPP检出限的质量比是相对地面铺材成品的质量。
国内两个标准则未提及邻苯基苯酚的检测标准。
1.8 全氟辛烷磺酸(PF O S)和全氟辛酸(PF OA)G B/T18885—2002和HJ/T307—2006均没有对此项进行规定。
2009年,基于欧盟对PF OS和PF OA 的相关规定,Oeko2Tex R○标准100增加了对PF OS和PF OA的考核,该项测试适用于所有经防水、防油后整理和涂层处理的材料。
具体规定为:第一至第四级别的PF OS检出限为1.0μg/m2,第一级别的PF OA检出限为0.1mg/kg,第二、第三级别的PF OA检出限为0.25mg/kg,第四级别的PF OA检出限为1.0mg/kg。
1.9 邻苯二甲酸盐在适用的产品领域和考核级别方面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