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和漏电闭锁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KBZ16-400(200)/1140(660)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漏电保护工作原理及设置方法总开关漏电保护和漏电闭锁工作原理:总开关漏电保护:当馈电设置为总开关时,漏电保护使用附加直流方式监测电网三相对地绝缘电阻。
附加直流回路为:36V直流电源正极--35#线和扭子开关接点,保护器R0输入端--保护器内部--RON输出端--大地、电缆三相对地绝缘电阻--三相电抗器--R1--36V电源负极形成回路。
当电缆三相对地绝缘电阻小于整定值时保护器内部继电器J1释放,接通分闸继电器HK2,馈电开关显示漏电。
漏电闭锁:采用附加直流工作原理,保护电路同漏电保护。
分开关漏电保护(功率方向型)工作原理:当馈电开关设置为分开关时,漏电保护采用基于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的保护方式。
当电网发生漏电故障时,互感器上会产生零序电流,零序电流经54#、55#接线端子输入给保护器,与此同时,零序变压器BK2二次侧会产生零序电压,并经U0、U0N接线端子输入给保护器。
保护器将采集到的零序电流值和零序电压值与保护器设定值比较,并判断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之间的相位角。
当零序电流值和零序电压值大于设定值,同时零序电流相位角滞后零序电压53°―218°时(保护器程序已设好此参数,无法更改),保护器做出漏电故障判断,其继电器J1释放,接通分闸继电器HZ2,于是断路器失压线圈S失电释放,而脱扣线圈F得电带动断路器分闸机构动作,断路器跳闸。
与此同时,保护器液晶显示屏显示故障类型为“选漏”(故障界面参见图1),保护器面板上“选漏”故障指示灯通电发出红光,给出故障指示信号。
图1选漏故障显示界面图2跳闸投退界面注意事项:1、一个系统中最多允许一台馈电开关设为总开关,他的下级开关都应设为分开关,并应设置总开关的漏电检测延时时间,通常设为0.2s。
若总开关下有多级分开关,那么分开关应设置“选漏延时”,各级延时的级差时间为0.2s。
2、若馈电开关是安装在移动变电站下级,那么低压保护箱为总开关,馈电开关应设置为分开关。
JD、KDJ型矿用低压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使用说明书无锡市军工电力电器有限公司一、装置概述KDJ型矿用低压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具有选择性漏电保护、漏电闭锁和漏电后备保护三种功能的两极漏电保护装置,且可进行人工漏电试验。
适用于作为矿用一般型660V、380V、127V系统的低压配电装置及防爆馈电开关的馈电选择性漏电保护。
本保护装置为组件式结构。
只要在支路馈电开关和JD型检漏继电器中加装相应的保护组件,即可实现前述三种保护功能而不需要增加新的低压配电装置及防爆设备,也不需要增加外部电缆接线。
使用KDJ型选择性漏电保护组件不增加变电峒室设备台数和峒室面积,便于标准化管理。
本保护组件可根据支路分路数目在2~12路中任选,安装地点除变电峒室外,还可以在离变电所不太远,且支路电缆敷设条件好的采区配电点使用。
本保护组件使用灵活方便、功能多,也是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的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的选择性漏电保护。
矿井低压供电系统使用本保护组件,可以消除因某一负荷支路漏电对其他负荷造成的停电故障,减少各用电负荷之间的相互影响,且选择性漏电跳闸与漏电闭锁结合可大大缩短查找故障点所花时间,有利安全生产,方便井下机电工作人员。
本保护组件充分考虑了安装使用及维护的方便。
二、装置组成、使用与功能1、组成选择性漏电保护、漏电闭锁组件:KDJ组件。
总检漏继电器,延时动作组件:JD组件。
图1KDJ型选择性漏电保护使用安装系统图2、使用与功能:KDJ型矿用低压选择性漏电保护组件安装使用系统图如图附1所示。
图1中,KDJ组件安装于支路馈电开关DW80—(200,350)Ⅰ、Ⅱ、Ⅲ中,则支路馈电开关具备了选择性漏电保护功能,漏电闭锁功能,人为漏电试验功能。
JD检漏继电器安装于总馈电开关上,则JD检漏继电器具备了延时动作的漏电后备保护功能。
其动作情况是:当分支Ⅲdl点发生漏电,则支路Ⅲ馈电开关DW80Ⅲ选择性漏电跳闸,Ⅰ、Ⅱ支路正常工作。
Ⅲ支路跳闸后,QC1、2、3失压断开。
机电初级职称答辩题1、井下煤尘和瓦斯均能引发爆炸,引发瓦斯爆炸的理论最小能量是多少?答:最小点燃能量是0.28mj.2、万用表一般由哪三部分组成?答:表头、测量线路、转换开关.3、对于同一个短路点,三相短路电流和两相短路电流的关系是什么?答:三相短路电流是两相短路电流的1。
15倍4、井下电缆与压风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的要求是什么?答: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
3m以上的距离。
5、煤矿井下使用什么样的电动机时应采用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答:在使用40KW及以上的电动机时应采用真空电磁起动器6、采区电气设备使用哪种电压等级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答:在使用3300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7、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各种设备相互之间应留出多少米以上的通道?答: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各种设备相互之间应留出0.8米以上的通道8、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留出多少米以上的通道?答: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留出0。
5米以上的通道9、采煤机摇臂升起后自动下降的原因是?答:液压锁失灵10、矿井供电系统安全供电的三大保护是指?答:接地、过流、漏电保护。
11、常用兆欧表的额定电压可分为以下哪几个等级?答:100V、500V、2500V。
12、交流电的三要素?答:最大值、初相角、频率。
13、井下漏电故障按性质可分为哪两种?答:集中性漏电、分散性漏电.14、井下供电的“三无”是?答: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15、“一炮三检"是指?答: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
16、三极管的主要参数有什么?答:1。
电流放大倍数2.反向饱和电流3。
穿透电流17、液压系统由哪些元件构成?答:液压系统有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18、变压器的功能是?答:能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也能将低电压变成高电压19、开掘工作面防治水的原则是?答: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20:人体触电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答: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
K B Z9-400馈电开关原理及维修简要说一下KBZ9-400馈电开关的机械操作机构图一KBZ9馈电开关的分闸与合闸,主要是通过机械操作机构完成的。
如上图,真空管动触点通过连杆3与机械机构连接。
然后机械机构再通过连杆1与开关外壳上的操作手柄连接(如下图)。
转动外壳上的手柄,带动真空管的闭合与分开。
图二在图一中,有一个脱扣线圈5,这个脱扣线圈受馈电开关的保护插件控制。
当馈电开关有短路,过载,漏电等故障时,保护插件驱动脱扣线圈吸合,使馈电开关跳闸。
在脱扣线圈的旁边,有一个跳闸螺栓6。
如果在手动合闸的时候,搬动合闸手柄,机械机构不能合闸,就是机构打滑,在合闸状态保持不住。
这时,可以调整这条螺栓。
当按动试验按钮进行短路试验,电动分闸时,如果按动按钮后,脱扣线圈吸合,但是不跳闸。
这时,也可以通过调整这条螺栓解决问题。
不过调整的方向和合不上闸时调整的方向相反。
机械机构的原理,基本上就是这样,大家可以在操作开关的时候,自己仔细观察一下机械机构具体的动作过程,要比我在这里讲解好的多。
在井下,有这样一个要求,就是在没有通风的情况下,工作面的电气设备不允许工作。
也就是说,风机开关不启动,其他电气设备的开关不能启动。
为了确保这一功能的实现,便有了“风电闭锁”。
因为馈电开关是一个工作面的总开关,如果馈电开关不合闸,其他的电器设备就无法工作。
所以“风电闭锁”的连接,就是风机开关与馈电开关的闭锁连接。
风电闭锁的接线方法如下:上图中,灰色部分为馈电开关的原理图,图中,你可以看到在漏电插件与过载插件的引脚上分别有个A4点,在两点之间写着“风电闭锁”。
在开关的接线室中,你会找到A3和A4这两个接线柱,就是原理图中的这两个接点。
白色为风机开关的一对“风电闭锁”接点。
在实际使用中,将风机开关的风电闭锁点与馈电开关的“风电闭锁”点连接起来,如上图所示。
当风机开关启动以后,就会将风机开关的“风电闭锁”触电1K1闭合。
从而使馈电开关中的A3与A4形成“通路”。
煤矿低压选择性漏电保护新探1 问题的提出第一,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要求:矿井主要高压供电线路上必须安装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保证在高压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时接地电流超过安全电流时能够立即切断线路供电,保证供电安全。
在井下低压供电线路上,必须装设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或者检漏保护装置,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当线路出现漏电现象、线路绝缘电阻下降到指定数值后,该装置保证能够自动切断漏电的供电线路,在保证供电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事故影响范围。
第二,井下低压供电系统中常用的漏电保护有三种,分别是漏电保护(非选择性)、选择性漏电保护及漏电闭锁保护。
漏电保护(非选择性)是采用附加直流电源法;选择性漏电保护是取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两种信号,若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近90°,则该支路为故障线路;漏电闭锁则是在开关合闸前通过对负载设备进行检测,若检测设备绝缘值低于设定值则该开关拒绝启动。
第三,漏电保护(附加直流)跳总开关,停电面积大;选择性漏电保护设置在分开关上,只跳漏电支路。
但当供电网络分布电容大到一定程度时,零序电压就降到取不出信号,无法起到漏电保护的作用。
2 选择性漏电保护附加直流电源漏电保护的缺点是没有选择性,只有安装在变压器低压侧总电源开关处。
这样当低压电网任一点发生漏电时,都会引起总开关跳闸,使整个低压电网停电,停电范围大,寻找故障点所需花费的时间较长,对生产的影响也大。
由于矿井供电线路使用的是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方式,因而可以安装选择性漏电继电器。
选择性漏电保护具有横向选择性,弥补了漏电保护的不足,即只切断漏电故障支路的供电电源。
2.1 基本原理由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分析可知:当电网正常运行时,各相对地电压对称,电网无零序电压,也无零序电流;当电网发生不对称漏电时,各相对地电压不再平衡,电网出现零序电压U0,因而必有零序电流I0。
选择性漏电保护的原理就是利用零序电流实现不对称漏电保护的。
它利用零序电流互感器LH作为漏电检测元件。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统称为煤矿井下电器的三大保护。
井下常见的漏电故障可分为集中性漏电和分散性漏电两类。
集中性漏电是指漏电发生在电网的某一处或某一点,其余部分的对地绝缘水平仍保持正常。
分散性漏电是指某条电缆或整个网络对地绝缘水平均匀下降或低于允许绝缘水平。
二、漏电保护方式漏电保护方式有漏电保护、选择性漏电保护、漏电闭锁。
l.漏电保护目前使用的漏电保护装置种类很多,有电子电路的,也有单片计算机控制的。
这里介绍的漏电保护,从原理上也叫附加直流电源漏电保护,如图4—1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漏电继电器用直流电进行绝缘监视,当人体触电时,绝缘电阻降低,其回路如下:电源接地极人体负荷线C相~SK(三相电抗器)LK(零序电抗器)Ω(欧姆表)ZJ(直流继电器)电源,ZJ吸合ZJ1闭合TQ(跳闸线圈)有电触点断开DW(馈电开关)断开一切断了供电回路。
如果绝缘阻值高于整定值时,直流监测电流小于ZJ的动作电流,馈电开关不会跳闸,正常供电。
2.选择性漏电保护选择性漏电保护大多利用零序电流方向保持原理,如图4—2所示,采用的主要检查元件是零序电流互感器。
零序电流互感器有一个环形铁芯,其上缠有二次绕组,环形铁芯套在电缆上,穿过铁芯电缆中的三根芯线就是它的一次绕组。
3.漏电闭锁漏电闭锁是指在开关合闸前对电网进行绝缘监测,当电网对地绝缘阻值低于闭锁值时开关不能合闸,起闭锁作用。
三、漏电保护装置的整定、维护及检修1.漏电保护装置的整定漏电继电器动作电阻值是以网路绝缘电阻为基准确定的,即当低压电网绝缘水平下降到对人触电有危险时,漏电继电器应动作,并切断电源。
因此,把这个对人身触电有危险的电网极限绝缘电阻值,定为漏电继电器的动作电阻值。
对漏电保护和漏电闭锁装置按表4—1整定。
第二节过电流保护一、过电流故障的危害及原因过电流是指流过电气设备和电缆的电流超过了额定值。
其故障有短路、过负荷和断相。
第三节保护接地漏电保护的侧重点是故障发生后的跳闸时间,一旦发生漏电或人身触电.应尽快切断电源,将故障存在的时间减少到最短。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煤矿瓦斯、煤尘发生爆炸事故中,由电火花引起的事故约占50%;在煤矿发生的触电事故中,井下触电死亡人数约占64%;在井下电器着火事故中,低压橡套电缆着火所占比例最大。
由于煤矿井下环境条件恶劣和属于易燃易爆场所,故井下的负荷特征、电气设备及供电系统等都与地面有较大的差异,对安全供电与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井下电气设备的工作条件⑴、煤矿井下的空气中含有瓦斯及煤尘,在其含量达到一定量时,如果遇到电气设备或电缆电线产生电火花、电弧和局部高温时,就会燃烧或爆炸。
⑵、井下硐室、巷道、采掘工作面等需要安装电气设备的地方,空间都比较狭窄,因此,电气设备的体积受到一定的限制,且使人体接触电气设备、电缆的机会比较多,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⑶、井下由于岩石和煤层都存在着压力,常会发生冒顶和片帮事故,使电气设备(特别是电缆)很容易受到砸、碰、挤、压而损坏。
⑷、井下空气比较潮湿,湿度一般在95%以上,并且机电硐室和巷道经常有滴水和淋水,使电气很容易受潮。
⑸、井下有些机电硐室和巷道的温度较高,而井下电气设备的散热条件较差,电气设备容易过热损坏。
⑹、采掘工作面的电气设备移动频繁,且经常起动,使用电设备的负荷变化较大,有时会产生短时过载。
⑺、由于井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或在雨季期间,井下有发生突然出水事故的可能,其出水量往往为正常井下涌水量的几倍或几十倍,要求排水设备迅速开动,以保证矿井安全。
⑻、井下如发生全部停电事故,超过一定时间后,可能发生采区或全井被淹的重大事故。
同时井下停电停风后,还会造成瓦斯积聚,再次送电使时,可能造成瓦斯或煤尘爆炸的危险。
为了避免井下电网所造成的各种危害,《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对井下用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及管理方面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主要采取使用三大保护装置的措施,即过电流保护、漏电保护和保护接地。
漏电保护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如下几点:1、能够防止人身触电。
第一章KBZ9-400/200馈电开关漏电闭锁保护原理谈到漏电保护,需要说明一下,漏电保护分为漏电闭锁和漏电检测,这是两种不同的功能,这个在以前的帖子中也谈到过,在这里再说一下:漏电闭锁:就是在开关合闸之前,开关的保护插件先对负载线路的绝缘情况进行检测,如果线路绝缘低于规定值,则开关不能合闸。
漏电检测:简称检漏,就是开关合闸之后,如果负载线路发生漏电情况,开关立即跳闸。
漏电检测从工作原理上又有,附加直流漏电检测和零序电流检测。
在本贴中,我们将通过对KBZ9-400/200馈电开关漏电保护原理的介绍来讲解这两种漏电检测的工作原理。
馈电开关与磁力启动器的区别:1、磁力启动器是用来控制一个负载电源的通断控制的,他不允许一个磁力启动器控制两台设备。
而馈电开关是作为一个工作面的总开管使用,他可以连接较多的负载。
2、磁力启动器可以频繁启动、停止以控制设备的启停。
馈电开关一旦合闸,如果负载线路不发生故障,或其他情况(像停电检修),馈电开关是不需要停电的。
3、磁力启动器只具有漏电闭锁,而没有漏电检测功能。
馈电开关同时具有漏电闭锁、漏电检测、过负荷等故障保护。
4、磁力启动器的接触器吸合维持靠衔铁带电维持,而馈电开关的接触器闭合维持靠机械结构维持。
说完上面这点小常识之后,现在步入正题,KBZ9-400/200馈电开关漏电保护原理漏电闭锁工作原理如下图:变压器将1140(660)V电压变成12V交流电,通过红线1、2所示引入插件内部,然后整流成直流电。
直流12V电源如图中红线3中的箭头所示,通过电阻2R13 —— 2R14 ——二极管2D1 ——插件引脚2A1 ——馈电开关辅助常闭触点ZD ——总分选择开关FK(此时开关拨至总开关FK 位置)——三相电抗器SK ——将12V直流电源加入负载导线上面——负载导线的对地电阻(正常时此电阻很大,有漏电现象,负载线路对地电阻减小)—— 12V电源负极(图中蓝色箭头所示)。
如果负载对地电阻低于规定值,则IC1 13(集成运算放大器13脚)电位下降,低于IC1 12脚,则14脚变为12V,经2R32,2D8,FK,2J1,2B7进入过载插件A2脚,使D13截止,过载插件IC2 5脚变为高电位,使IC2 7脚输出24V,推动G管,使J1吸合,脱口线圈TQ动作闭锁,使断路器三相对地绝缘电阻低于规定值时不能合闸。
漏电保护和漏电闭锁
漏电保护装置是煤矿井下不可缺少的安全设备,常用的有JJB-380/660 矿用隔爆型捡漏继电器。
而漏电闭锁是实现部分漏电选择性的必要补充,因此在大多数矿用开关中都有此功能,如QBZ系列矿用隔爆型真空电磁起动器中都具备漏电闭锁功能。
煤矿防爆电器中以电磁起动器和馈电开关为用量最大,探讨这两种产品的保护性能对产品的设计、检验,都是有益的。
电磁起动器和馈电开关中的保护器是用来保护电动机和线路出现过载、短路和断相以及漏电故障的,其中的漏电保护尤为重要。
漏电保护和漏电闭锁都是十分必要的。
目录
1漏电保护的必要性
2漏电安全电流值及绝缘电阻危险值的确定
3漏电保护
4漏电闭锁
1漏电保护的必要性
煤矿电动机及其供电线路发生的漏电故障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由于受潮使电动机及其供电线路绝缘电阻下降,漏地电流增加使电动机外壳及电器外壳带电;
2 电动机及其供电线路绝缘因老化、机械损伤或电压性击穿等原因使一相接地(金属性接地或弧光接地);
3 电动机及其供电线路带电体的裸露部分(如有机械性损坏或检修时)被人员直接或通过工具等导电体接触造成一相接地的触电事故(偶然性、短暂性)。
发生漏电故障,如不及时保护,特别在煤矿井下有着严重的后果;它可能导致人身生命的危险;它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的爆炸;它可能提前点燃雷管;对于中性点接地系统以及系统有着较大分布电容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都有可能使电动机一相绕组烧毁。
为此对煤矿电动机及其供电线路,特别是井下,必须进行漏电保护。
2漏电安全电流值及绝缘电阻危险值的确定我国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是变压器中性点严禁接地。
人身触电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
程度主要取决于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作用时间的长短。
研究结果表明流经人体的电流与作用时间的乘积小于50mA·s时对人体来说是安全的。
但考虑到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不点燃电雷管爆发而引燃瓦斯和煤尘。
取一定的安全系数,1975年煤炭工业部正式确认把人体触电电流与作用时间的乘积规定为30mA·s为安全值。
因此,从保护人身触电安全的角度出发,30mA·s是规定漏电保护装置主要技术指标的依据。
为达到这一指标有三条途径:(1)提高网路对地绝缘电阻;(2)对网路对地分布电容电流采取有效的补偿措施;(3)提高漏电保护装置与馈电开关脱扣装置的跳闸速度。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人身触电电流IR,在忽略电网对地分布电容的情况下(一般漏电保护装置中均采用电感补偿)
IR=3U相/3RR+r绝
U::线路相电压
RR :人体电阻,可取最小值1千欧;
r绝:线路一相对地绝缘电阻值。
按IR<30毫安,不难推出在660伏供电系统中r绝≥35千欧,也就是说当每相绝缘电阻值降低到35千欧时,人身触及一相时就有生命危险。
三相电网总的绝缘电阻为三相r绝的并联值(11.7千欧),因此规定对660伏供电系统总的绝缘电阻危险值定为11千欧。
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有着不同的数值的绝缘电阻危险值,绝缘电阻危险值就是漏电保护整定的动作电阻值。
3漏电保护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般漏电电流很小,很难区分故障与正常状态,为此要设立一接地的检测电源E,如图1所示。
当正常时电流信号U极小,当漏电时漏电信号U足够大,可以由它推动后级触发器实现保护,甚至直接推动灵敏继电器进行保护。
为了使三相均能得到检测,通常的做法是检测电压E通过三相电抗器接入三相系统,见
图2。
对于工频交流电,三相电抗器和零序电抗器具有极大的阻抗,因而使系统对检测部
分的影响极小。
对于直流来说,三相电抗器、零序电抗器只有极小的电阻,不影响检测的
灵敏度。
利用三相电抗器和零序电抗器还可以起到补偿系统电容电流的作用,从而减少漏
电时通过接地点的电流或人身的触电电流。
利用三相零式整流既得到了检测电源,又达到了对三相均进行检测的目的。
特别在低电压供电系统中可供采用。
4漏电闭锁
上述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漏电保护是没有选择性的,只要是在电路上有联系的同一系
统,任何地方出现漏电,保护都会动作,因此通常在每一独立系统中,统一设立一漏电继
电器,实现漏电保护。
但这种方法使任何处漏电必将造成全系统停电的后果,为了更好地鉴别漏电点,以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在开关中增加漏电闭锁。
从安全角度来说,漏电闭锁的重要性不亚于漏电保护。
漏电闭锁的原理如图4所示,当主控接触器KM释放后,系统断电,漏电闭锁通过接触器常闭接点KM1接入系统,如果系统有漏电,则漏电信号U输出,将保证接触器KM不能再吸合,从而实现闭锁。
漏电闭锁后,供电系统其他部分可以照常工作,从而缩小了鉴别故障范围,为迅速寻找故障创造了条件。
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实行有选择的漏电保护是很困难的,目前大都只设置漏电闭锁,也能部分地达到漏电的有选择保护。
为了对系统绝缘水平进行可靠的监视,为了尽可能对各种漏电事故都能进行可靠的检测和闭锁,正确地设计检测电源是必要的。
对检测电源的原则要求是要有一定的电压和足够高的内阻。
目前国内通用的电压为10-40伏,也有采用100伏的,检测电压过高往往无法做到安全火花,而检测灵敏度一般和检测电压无关。
试验证明,绝缘受潮绝缘值均匀下降的情况下,绝缘电阻大小基本和检测电压无关,因此采用低电压进行漏电检测是可取的。
要求有足够高的电源电阻,也是为了减少检测电流,以保安全。
漏电闭锁检测电路是在开关不工作时接通的。
通常在开关主触点分断同时投入,但由于主触点分断时尚有电弧接通,或者所带电动机因继续转动在1-3秒内会有剩磁电势,如果与此同时投入漏电闭锁检测电路,那么上述高电压就会窜入检测电路,造成不应有的损坏。
为此通常采用:a,加一延时继电器,使漏电检测电路延时投入,通常延时时间为2-3秒;b 检测电路设计具有自保护功能,当高压窜入时可以抑制或阻挡高电压,从而保护自身电路元件不受损坏。
这两种方法都有采用,后者可以节省一个延时继电器,但对电路设计要求较高。
在电磁起动器中加装漏电闭锁只需要单相检测,因为被检测对象一般包括三相电动机,通过定子绕组三相是接通的,特别对直流检测电压来说更相当于直接短接,所以无需三相检测。
对于在馈电开关中装设的漏电闭锁仍应考虑进行三相检测。
考虑到在一台漏电继电器保护的供电系统范围内可能同时有2-3处设备绝缘电阻降低。
为了保证设备开关闭锁后仍然能投上漏电继电器,必须使闭锁电阻值确定为漏电继电器动作电阻值(即上述绝缘电阻危险值)的2-3倍。
当然,如果井下机电管理水平较高,能经常保持较高的绝缘水平时,闭锁电阻值可以适当提高,反之只能相应降低一些,否则开关经常闭锁,设备无法正常运转,也会影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