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写作原题呈现【2023·全国乙卷】22.作文(60分)(适用地区: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点灯塔照你我前路,开百花成美美与共一花独放,秀也,然寂寥清冷;百花齐放,艳也,且美美与共。
习总书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思想既印证着人与人发展的规则,蕴含了国与国齐飞的大道,更照应着造化万物演变的规律。
而对于我们当代青年而言,应深谙“点灯塔照你我前路,开百花成美美与共”之微旨,建设你我共舞的和谐社会,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于己,百花齐放是理解包容、多元互助的胸怀与格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秦地百姓的千古吟唱撩拨了多少人的心弦!有道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生于社会长于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人与人的理解包容与互助,也不可能有成长的我们每一个人。
包容互助是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之和,是腾讯华为的技术共享,是“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三尺长巷,也是中国先富带动后富、成就共同富裕的富民智慧……包容互助的你我会走得更远,包容互助的社会会行得更稳,包容互助成就小个体与大集体之间的利益相合!“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于国,百花齐放是合作共赢、和谐共生的共同体理念。
冯友兰有言:“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当今,越来越多的世界性灾难与危机冲击着全人类,各个国家与地区不可能再是分离的碎片,唯有全世界联合一体,才能抵御全球性的危机与灾难,才能在新的世界格局中谋求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近义诗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具有深刻的意义。
它表达了在集体的力量和合作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促进团队的发展与进步。
这句诗也被广泛运用于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
在教育领域,这句诗表达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
只有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团队中大放异彩,才能实现学校教育的价值目标。
在经济领域,这句诗则突出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只有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实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每个企业都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利用资源,与其他企业合作共赢,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只有各个企业齐心协力,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体。
在文化领域,这句诗则强调了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只有通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交流渠道,才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交流、融合,才能形成一个多元、丰富的文化环境。
这句诗还可以引申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共同努力,达到家庭和谐幸福的目标。
在社区中,每个居民都应该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共同打造一个美好、宜居的环境。
在国家层面,每个公民都应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关心国家大事,共同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句诗揭示了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教育、经济、文化还是生活的各个层面,只有通过众人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促进团队的发展与进步。
只有各个个体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才能实现各个领域的繁荣和进步。
这句诗成为一句经典,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鼓舞。
【高考作文】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写作指导及范文引路【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引路】1苔花牡丹各芳菲最近与学生共读《红楼梦》,昨天随手翻开一回,看到薛蟠的新妇夏金桂给香菱改名字一节,颇为夏金桂的骄横跋扈而气恼,也为香菱的无辜受辱而不平。
6月7日上午高考语文科目结束,中午回到宿舍,朋友圈已被全国卷作文题目霸屏,其中全国乙卷作文材料中“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一句让我想得很远、很远。
金桂得知香菱的名字是宝钗取的,又听香菱夸宝钗学问好,脖子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哧两声,拍着掌冷笑道:“菱角花谁闻见香来着!若说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到哪里去!”香菱道:“不独菱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
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都好闻呢。
”金桂道:“依你说,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
”夏金桂与香菱的一段对话在大脑中回放,昨日的愤愤不平却已消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对二人对待自己与他人迥异的态度的良多感慨。
夏金桂貌美多金,也通文墨,却“娇养太过”“爱自己尊若菩萨,待他人秽如粪土”,以至她对香菱这个生命的存在如此不屑,甚至践踏,可我又在夏家金桂的唯我独尊、自命不凡中看到了她心灵的苍白和生命的枯萎。
当一个人的世界里只允许自己是美的,那么她的内心一定是灰色单调,可悲可怜的;而恰恰却是“平生遭际实堪伤”的香菱却对不同形态的生命拥有欣赏、包容和悦纳的态度。
402023高考回声·考场复盘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素材支持素材一华为在全国各地的园区里有各式各样的咖啡厅,在这里,你可能会偶遇公司高管,正在接受访谈;可能会看到外国面孔,正在用流利的中文分享他们的观点;也可能会发现一群年轻人在白板上推演公式,因为观点的不同而激烈辩论。
华为高管孟晚舟说,热火朝天的讨论、思维火花的碰撞,往往是灵感的源泉、攀登的起点,华为鼓励员工走出办公室,与大学教授、科研人员一起喝喝咖啡、聊聊思想,共同探讨产业的方向与未来、甚至是全社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鼓励每位员工多读、善思、能辩,从悠久而璀璨的人类文明中获取智慧的力量,从他人和行业的优秀实践中寻找突破的方向,打开思维的天花板;华为还把先进论文和技术难题公开发布到网上,欢迎行业和社会合力推动、互相启发、竞相破题,让创新的力量奔涌向前。
(详见《作文与考试》2023年8期63页)素材二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斗,“孔明之谋蜀也,先结孙权而后攻魏;鲁肃之......2023高考回声·考场复盘谋吴也,先结刘备而后攻魏。
”意思就是:孔明为蜀谋划,是先结交孙权然后攻打魏国;鲁肃为吴谋划,是先结交刘备然后攻打魏国。
后来史书上称曹操听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不觉笔从手中落下。
他如此骇然震惊,正是害怕鲁肃的计策能实行,两位英雄联手,而天下难以争夺。
但遗憾的是,刘备和孙权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详见《作文与考试》2022年29期55页)素材三在2009年3月进行的中国乒协换届大会上,蔡振华提出中国乒协要和国际乒联加强合作,帮助其他乒协加大培养后备人才的力度,甚至可以提供中国乒乓球的一些成果与世界分享,这就是大家口中的“养狼计划”。
高考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考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文高考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文7篇其实写高考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文并不难,来看看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示范文百花齐放春满园,一花独放不是春。
这句话教育我们,团结合作、集体觉悟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也是每个人追求幸福的重要途径。
假设在一个村庄里,有一片空地。
一位村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觉得可以利用这片空地种植各种各样的花卉,美化村庄环境。
于是,他开始独自种植玫瑰花。
几个月后,这片土地确实变成了一片鲜花盛开的园林,玫瑰花的芳香弥漫在整个村庄中。
然而,这位村民并没有感到开心和满足,相反,他感到了孤独和寂寞。
因为他发现,虽然这片园林美丽,但缺乏了其他花卉的色彩。
他意识到,只有百花齐放,才能真正体现春天来了。
于是,他决定找到其他村民和他一起合作,共同美化村庄。
他去村子里拜访了其他邻居,向他们宣传自己的计划,并邀请大家一起来参与。
通过他的努力,逐渐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这个计划,他们带来了各种不同品种的花苗,如蔷薇花、菊花、牡丹花等等。
在众人的努力下,这块空地变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花园。
每一朵开放的花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们相互辉映,交相辉映,整个花园变得更加美丽壮观。
村民们每天在花园里徜徉,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也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意义。
只有在集体的努力和合作下,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长,只有将这些优势和特长相互结合,才能让整个团队更加强大和有活力。
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
在学校中,如果每个同学都只关注自己,不与他人合作,那么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精神。
而只有通过合作,才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只有当每个人都尽自己的努力,才能形成整体的繁荣和成功。
因此,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努力。
只有百花齐放,才能真正实现春满园。
我们要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他人相互合作和支持,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不仅是一种成功的示范,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价值观。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一盏点亮的明灯,为社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近的句子
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近的句子为题,列举一下:
1. 在春天来临之际,花园里的一朵独自盛开的花朵,并不能代表整个花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2. 虽然花园中有一朵孤零零的花儿在盛开,但这并不能与整个花园中百花争艳的景象相媲美。
3. 每年春天来临时,花园中只有一朵花独自盛开,并不能给人带来浓郁的花香。
4. 虽然花园中有一朵孤独的花儿在绽放,但整个花园并没有充斥着春天的气息。
5. 一朵独自绽放的花并不能带给花园带来春天的气息,只有百花齐放才能使花园春满园。
6. 虽然花园中有一朵独自绽放的花朵,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花园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7. 即使花园中有一朵孤独的花儿在盛开,但整个花园依然无法和百花齐放的春天相提并论。
8. 一朵孤零零的花朵并不能带给整个花园春满园的感觉,只有百花齐放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9. 花园中的一朵独自绽放的花儿不能代表整个花园都处于春天的盛开状态。
10. 虽然花园中有一朵孤独的花朵在绽放,但这并不能与整个花园的百花争艳相提并论。
以上是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近的句子,每个句子都符合标题内容,且字数超过了要求的800字。
一、引言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一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名句,这句诗歌寄托了人们对于春天的美好祝愿。
它不仅仅是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更是反映了人们对于和谐、美好、共融的向往。
这句诗句深邃而丰富,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一花独放不是春“一花独放不是春”这句诗歌表达了单一的美好并不能代表整体的丰富。
它提示我们,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优越并不能代表整体的繁荣。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人或事物突出于众,但我们不能因此忽略其他人和事的存在。
就像春天中一朵美丽的花朵,虽然它是美丽的,但它不能代表整个春天的繁华。
我们需要在欣赏优秀的人或事物的也要关注和包容整体的多样性。
三、百花齐放春满园“百花齐放春满园”则强调了多样性和共融的美好。
在春天,各种不同的花朵相互映衬,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种多样性和共融的美好景象,也启示着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各种不同的声音、观点和文化。
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虽然它们各自不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美好。
四、对主题的理解和思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句诗歌不仅仅是对于自然景象的描写,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启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启示。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贡献,不应该只看重个别人的出众,而忽略其他人的存在。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文化,共同促进社会的融合和进步。
五、总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句诗歌,启示我们应该既关注个体的优秀,又应该包容整体的多样性。
我深切地认同这句诗歌所蕴含的美好意境,并愿意将其融入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在日常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做到“百花齐放”,不断学习各种文体和风格,并勇于尝试各种写作技巧。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写就更加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真正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句诗歌的意境不仅适用于文学艺术方面,更贴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考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考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文高考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文7篇其实写高考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文并不难,来看看吧。
2023高考全国乙卷作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审题立意材料分析与范文作文真题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欲审时度势,先深挖背景。
试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和第二段是试题主体部分,分别引述了两则材料;第三段交代了材料来源,简要评述了材料特点,并明确了写作指令,“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第四段说明了写作要求。
第一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15日在北京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以朴素直观的语言,表达了对排他利己行为的否定。
这里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的匠心。
2023年是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10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周年。
第二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主题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生动形象的譬喻,表达了对百花齐放、美美与共的崇扬。
两则材料并举,感情倾向鲜明,寓意深刻,普适性强。
全国乙卷作文命题不仅有机融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高考命题“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基本原则,而且紧密契合党和国家现阶段战略方针的宏大背景,蕴含着对考生关注社会、胸怀天下的更高期许。
当然,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也是考生“认识和思考”的范畴。
语文主题阅读学习小结
六年组语文组王晓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语文主题学习”课程实验的春风催开了朵朵馨香的教研之花,点缀着永丰县恩江小学。
漫步恩小校园,仿佛置身于书的海洋之中。
“读书伴我成长,书香溢满校园”为孩子们营造了读书的氛围;“我参与,我进步,我展示,我提高”让孩子们有了展翅高飞的空间;“在参与中体验快乐,在合作中分享成功”使全校师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的确,自从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孩子们的身上发生了许许多多可喜的变化。
一、培养兴趣,增大阅读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
两千年前的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乐之者。
”兴趣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润滑剂”,它能推动学生从课外有益读物中去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
不管是何种课外阅读方式,关键在于课堂上必须要给学生提供舞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激发他们课外继续阅读的兴趣而乐此不疲并持之以恒。
“语文主题”学习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提高了阅读速度。
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不但学会了默读课文,还学会了快速阅读文章。
经过一段时间的“主题学习”,孩子们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课堂上,他们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不像以前一样随便说话、交头接耳了,他们不需要老师布置,便主动拿出课外书来读,而且读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
你瞧,就连我们班以往最不爱学习的张磊同学现在也愿意阅读了,时不时,他还会在QQ上发表说说,谈谈自己读书的感受,交流交流自己的见解,也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
我默默地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真为它们的进步高兴。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阅读的机会,能有更广阔的视野,全班同学集思广益,让班上的书橱派上了大用场。
我们先从学校图书室借来各类书籍放在书橱中,每天午读时孩子们会主动到书橱中领书,看完后又自觉放回去。
不仅如此,下课后,我也欣喜地见到孩子们在教室走廊的书柜中找书籍阅读。
慢慢地,校内的书看得差不多了,孩子们又想了一招,他们从家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最受益的一本书拿到教室的书橱中,编上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图书漂流阅读。
这样一来,自己的一本书就换来了全班另外几十本书进行阅读。
读完这一轮后,把书还给孩子们,又进行第二轮的图书阅读漂流……这样一来,许多孩子便觉得“书非借不
能读也”,学习阅读兴趣大涨,读的书多了,孩子们的语言积累也多了,而且这种做法经济实惠,一举两得。
阅读了一段时间的书籍后,我又让学生来展示阅读成果。
展示阅读成果可以是带着一本好书,大方地向同学们推荐;可以是师生就一部或一系列作品交流最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读一段最喜欢的阅读摘抄;可以是把读后的真情实感写成读后感;可以是为阅读的文本配上美丽的图画;可以是把自己的阅读成果用PowerPoint制成电子简报……阅读成果的展示既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也燃起了更多同学主动课外阅读的激情,而且展示的形式越是丰富多彩,就越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
二、广泛阅读,学会自主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是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
”有了阅读的渴望,学生进行了广泛地阅读,接下来就该有所收获了。
这时,独立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主题”学习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法,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因为只要阅读得法,在阅读中获得思考,那么不管读什么样的书都是有收获的。
最怕的就是学生读书不求甚解,只被故事情节吸引而不重视质量。
那么读再多的书也是白费的。
我教的班级里也确实有一些学生读了很多课外书,但是站起来读课文依然磕磕巴巴,考试时候分数也很低。
我有时候很困惑,因为古人经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他们读了很多书,可是为什么依然不喜欢语文,依然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呢?后来我总结出来,学生们看课外书籍的过程其实跟看电视剧没什么本质区别,就是看个热闹。
没有思考就没有收获。
因此,阅读与思考必须相结合,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只能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
所以我们主张阅读要边读边想,带着问题去阅读。
比如阅读主题丛书《闪光的礼物》时,就先让学生看题质疑,从中梳理出“闪光的礼物指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能收到这些礼物?”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接下来,我又让孩子们开始在阅读的文章旁作批注,既可以写下自己的困惑,也可以写下自己的独到见解。
不久之后,孩子们又开始学写读书笔记了,他们随时随地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真正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看到我班的李佳同学在读完梁晓声的《偷了豆饼回家》后是这样写道:“小小的一块豆饼,竟然引发了这么一个令人发省的故事,我不仅同情文中的老大爷,更佩服文中的母亲,她能在饥寒交迫中抵住诱惑,还把家中仅有的粮食送给了老大爷,这种言传身教不知比空洞的说教强多少倍!正因为如此,作家梁晓声才会由衷地发出感慨‘这些道理不在书本里,不在课堂上,可这些道理使我一生受益。
’”
的确,“语文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锻炼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语文主题实验学习活动后,老师们不约而同地发现,“语文主题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培养了想象能力。
阅读与想象相结合,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只要展开想象的双翼,孩子们就会给文本带来更多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解读。
不仅如此,在“语文主题学习”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搜集了许多佳句美片,为自己的习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于是在写作文时,学生写作兴致大涨,他们有话说了,有素材写了,写的文章也就内容丰富,人物丰满,再也不会枯燥无味,味如嚼蜡了。
更惊喜的是,原来那些一提作文就头疼的学生也愿提笔写作了文了,并且作文水平越来越高了。
你瞧,在一次作文中,我班的钟依罗这样写道:“凉风微微拂面,空气真是清新!乡间水泥路上,骑车的妈妈们不紧不慢地踩着,说着,看着,笑着,唱着,我们几个坐在后座的孩子更是手舞足蹈、东张西望、问这问那!路两边,早有农夫赶着牛儿,卖力地犁着田,使劲一闻,一股泥土的芳香迎面扑来!近处,一只水牛慵懒地趴在水田里,它一个狼狈的转身,惹来我们一阵善意的嬉笑!“快看!天鹅!”顺着一个哥哥手指的方向,大家都在寻找天鹅的踪影,可是目之所及,只见着三两只闲散的白野鸭,哪里还有其它?……不知踩了多少回合,十几里的乡间路终是有了尽头!没等大人停稳车子,我和小伙伴们便争先恐后地向山的方向跑去,灵巧又莽撞地向上攀登着。
许是亲近自然的童心囚禁太久,大家都有使不完的劲,当大人们还在山腰喘气歇脚的时候,我们这群小屁孩早已经在山顶凌空搭建的亭中尽情欢呼了!”
“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崔峦老师指出:“最好的教育是教
会学生阅读”,“成功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主题学习”的课程实验,已经向新课改的目标迈进,它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我们的校园中你会发现操场上东奔西走,左冲右撞的学生少了,教室里静心读书,潜心思考的孩子多了,昔日的喧闹被今朝的阅读代替,读书让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爱思考,更加爱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