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主要氨基酸使用概述
- 格式:pdf
- 大小:239.38 KB
- 文档页数:5
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
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主要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能适应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氨基酸。
对成人而言,必需氨基酸有8种,即: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如果饮食中经常缺少上述氨基酸,可影响健康。
对于早产儿,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此外,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说人体不需要这些氨基酸,而是说人体可以自己合成或由其他氨基酸转化得到,不一定非从食物直接摄取不可。
这类氨基酸包括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及其胺)、脯氨酸、精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胱氨酸。
有些非必需氨基酸如胱氨酸和酪氨酸如果供给充裕还可以节省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
氨基酸在人体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参与合成组织蛋白质,变成酸、激素、抗体、肌酸等含氨物质,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及尿素,产生能量等。
因此,保持氨基酸的平衡摄入对维持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氨基酸在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不同的氨基酸对作物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又具有协同性,目前国内对氨基酸
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研究的较少,下面内容是根据国内外一些文献及资料整理的,仅供参考。
1、丙氨酸:增加合成叶绿素,调节开放气孔,对病菌有抵御作用;
2、精氨酸:增强根系发育,是植物内源激素多胺合成的前体,提高作物的抗盐胁迫能力;
3、天冬氨酸:提高种子发芽,蛋白质的合成,并在压力时期的生长提供氮;
4、半胱氨酸:含有氨基酸维持细胞功能,并作为抗氧化剂的硫;
5、谷氨酸:降低作物体内硝酸盐含量;提高种子发芽,促进叶片光合作用,增加叶绿素生物合成
6、甘氨酸:对作物的光合作用有独特的效果,利于作物生长,增加作物糖的含量,天然金属螯合剂;
7、组氨酸:调节气孔开放,并提供碳骨架激素的前体,细胞分裂素合成的催化酶;
8、异亮氨酸和亮氨酸:提高抵抗盐胁迫,提高花粉活力和萌发,芳香味的前体物质;
9、赖氨酸:增强叶绿素合成,增加耐旱性;
10、蛋氨酸:植物内源激素乙烯和多胺合成的前体;
11、苯丙氨酸:促进木质素的合成,花青素合成的前体物质;
12、脯氨酸:增加植物对渗透胁迫的耐性,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花粉活力;
13、丝氨酸:参与细胞组织分化,促进发芽;
14、苏氨酸:提高耐受性和昆虫病虫危害,提高腐殖化进程;
15、色氨酸:内源激素生长素吲哚乙酸合成的前体,提高芳族化合物的合成;
16、酪氨酸:增加耐旱性,提高花粉萌发;
17、缬氨酸:提高种子发芽率,改善作物风味。
早期应用小儿氨基酸对早产儿的影响作者:罗杰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273-02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逐年提高。
由于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LBWI)出生时体内营养能量储备不足,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单纯通过肠道喂养难以满足其机体生长和代谢等所需。
为了达到宫内应有的生長速度,需要提供较高的能量和营养素,所以早期充足的营养对其生长发育极其重要。
小儿氨基酸作为三大宏量营养素之一,其早期开始剂量未有定论,尚未达成共识。
因此,为了更好地早期合理使用小儿氨基酸,促进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正常的生长发育,现将小儿氨基酸的国内外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 氨基酸开始使用的最佳时间窗早产儿由于母体各种因素导致孕期最后三个月胎儿营养的积累错失,加上糖原和脂肪等营养素的储备有限,生后需要立即提供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各种营养素是必需的[1]。
研究发现[2],从生命的第1天开始每天输送3g/kg的蛋白质是安全的,可以使患儿的血浆氨基酸浓度和妊娠中、晚期胎儿的相似;从生后立即给予3g/(kg.d)蛋白质可促进蛋白质储备和保证早期正常生长是非常必要的[3]。
Valentine等[4]研究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后在24小时前开始补充氨基酸,在纠正胎龄36周时,小于胎龄儿的比例明显减少,提示在早产儿生后的第一个24小时补充包括氨基酸在内的营养素是十分必要的。
2 初始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的影响小儿氨基酸在初始剂量的使用上国内外差别较大,国内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从2005年版到2013年版,氨基酸的起始剂量有了一定增加,但是和国外报道仍有一定差距。
由于LBWI需要有更高的蛋白累积目标和新生儿期蛋白的丢失,要求每日予其3.5~4.0g/kg的氨基酸摄入以维持内源性氨基酸的储存,国外学者推荐对于未成熟儿可直接在生后每日给予2.5~3.0g/kg的氨基酸[5]。
氨基酸的分离与提纯摘要:国内外氨基酸分离与提纯的发展研究现状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氨基酸,分离,提纯,应用1 前言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饲料、化妆品工业等领域。
例如,在食品加工和饲料工业, L-谷氨酸一钠可作为增鲜剂,L-天冬氨酸、甘氨酸和DL-丙氨酸等也用作食品风味改良剂,另外,L-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作为低热量甜味剂(Aspartame),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饮料等食品。
L-赖氨酸和DL蛋氨酸广泛应用于改进饲料成份的营养价值。
L-赖氨酸还用于强化面粉和强化米的生产。
在医药卫生方面,除了大量应用结晶氨基酸输液外,某些氨基酸及其类似物也被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例如L-多巴[L-3-(3,4-二轻基苯基)丙氨酸]是治疗帕金森氏病的重要药物,而α-甲基-多巴为有用的降压药物。
L-谷酰胺及衍生物用于治疗胃溃疡,L-色氨酸和5-羟基-L-色氨酸是有效的抗抑郁剂。
另外某些氨基酸衍生物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一些肽类例如催产素,血管紧张肽和促胃液激素等,它们具有医疗效果的激素效应。
氨基酸聚合物,例如聚-γ-甲基-L-谷氨酸已被用作人造革的原料。
总之,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将会随着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发展,而被更加广泛地应用[1]。
然而,国内氨基酸的生产远不能满足其需求。
2 氨基酸的性质氨基酸是一种具有两性官能团的物质。
氨基酸分子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在溶液中主要以—NH3+,—C00—形式存在。
氨基和羧基的电离取决于溶液的pH值和氨基酸的等电点Pl:在pH低于等电点P1时,羧基的电离被抑制,氨基酸带正电荷;在pH值高于等电点Pl时,氨基的电离被抑制而带负电荷。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最易从溶液中析出。
按照侧链基团的不同,氨基酸可以分为3类:酸性氨基酸,中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
而各种氨基酸的等电点不同,酸性氨基酸<中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把它们进行分离提纯[2]。
2024年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是一种含有多种氨基酸的药物,广泛用于治疗病情较重或消化吸收受损的患者。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增加,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市场现状目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慢性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需要长期或频繁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从而推动市场需求增长。
2.医疗水平提高: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支撑,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保健品和营养品的需求。
3.市场竞争:随着国内外医药企业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的重视程度提高,产品的研发和销售竞争愈发激烈,从而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
市场规模及预测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稳步增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
具体预测如下:1.2020年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2020年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规模为X亿元。
2.2021年市场规模预测:根据市场趋势分析,预测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
3.2022年市场规模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潜力预测,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
4.未来市场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的不断增加,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预计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竞争:1.产品竞争:市场上存在多个品牌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产品,不同品牌的产品在成分、效果和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竞争较为激烈。
2.营销竞争:各医药企业通过广告、推广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营销竞争。
3.渠道竞争:各医药企业通过与医院、药店等渠道的合作,争夺市场份额和销售渠道。
4.制度竞争: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国家政策对市场的调控,都会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影响。
国内外主要发酵类氨基酸产品发展现状摘要: 2006年世界味精需求量超过240万t,其中,日本味之素公司的味精生产量约占世界味精总产量的30% ,约58万t (包括在华企业的产量)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味精的主产地, 2006年产量增长至170万t,与2005年相比提高了25%;出口量达到20多万t,但我国味精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
近几年,我国赖氨酸产业高速发展, 2006年国内生产能力接近70万t/ a,出口量增长到1413万t,但由于养殖业低迷,导致需求欠佳;由于国内赖氨酸企业的激烈竞争,使得国际赖氨酸生产商售价和利润大跌。
本文还简要分析了国内外苏氨酸、色氨酸的生产情况,详细表列了苏氨酸、色氨酸的主要生产企业及日本味之素的产能情况。
关键词: 发酵类氨基酸; 味精; 赖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发酵类氨基酸(不包括医药用)主要包括谷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
表1 为2003 ~2006年三大限制氨基酸世界需求情况。
1味精(谷氨酸钠)1. 1我国味精行业发展现状味精是第一代食品调味品,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使用量最大的行业是食品工业。
权威机构如美国FDA和联合国已经证明,适量食用味精对身体无害。
而且,味精是鸡精的最大构成部分,鸡精里面含有35%以上的味精,所以,味精行业的发展仍将保持较高的年增长速度。
2000~2006年间,味精行业平均每年增长17%。
同时,由于世界其他主产地日本和韩国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当地对环境要求逐渐提高,使世界味精产能逐步向我国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味精的主产地。
2006年成为近10年以来我国味精总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其中民营和股份制企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2006年,我国味精产量增长至170万t,与2005年相比提高了25%;出口量达到20多万t,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5~2007年上半年我国味精产量分布见表2。
与2005年相比, 2006 年生产量增长最大的地区是四川、山东、河北、河南、宁夏、重庆、上海、广西、新疆等省、直辖市,降低最多的是甘肃、天津、湖北和湖南地区; 2007年上半年产量与同期相比增长最大的是河南、湖北、四川、宁夏、江西和山东,降低最多的是安徽、天津、广西、湖南和福建。
课程名称:精细化学品合成与技术班级:08应化1班小组成员:杜虹、崔巍、冯佳、高蔚、舒健利前言···········································1.生产对象·····································1.1生产产品名称及介绍·······················1.2产品市场调研·····························2.生产原料·····································2.1产品成分汇总表····························2.2产品成分主要原料源························2.3主要成分合成路线··························3.生产工艺·····································3.1配方介绍··································3.2复配技术··································4.物料衡算······································5.成本、利润计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卫生越来越受到重视,个人清洁用品(特别是脸部清洁用品)随之成为洗涤用品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我国氨基酸行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生产企业的现状我国氨基酸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
当时,我国氨基酸生产技术落后,主要依赖进口。
直到60年代,我国才开始逐步探索氨基酸工业化生产。
1965年,我国成功研发出发酵法生产味精的技术,并在石家庄味精厂进行工业化生产,实现了氨基酸工业化生产的历史性突破。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我国氨基酸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发展,氨基酸的种类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我国氨基酸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一、起步阶段我国氨基酸行业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氨基酸主要应用于医药和营养领域。
由于生产技术落后,我国氨基酸主要依赖进口。
直到60年代,我国才开始逐步探索氨基酸工业化生产。
这一阶段氨基酸行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市场规模较小。
二、工业化生产阶段1965年,我国成功研发出发酵法生产味精的技术,并在石家庄味精厂进行工业化生产,实现了氨基酸工业化生产的历史性突破。
此后,我国氨基酸行业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随着技术的进步,氨基酸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包括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在工业化生产阶段,我国氨基酸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氨基酸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这一阶段氨基酸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医药、食品、化妆品等。
三、市场需求拓展阶段随着氨基酸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拓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氨基酸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展到饲料、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与此同时,人们对氨基酸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一阶段,我国氨基酸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国氨基酸生产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
四、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氨基酸行业进入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发展,氨基酸的种类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及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近二十余年由于对氨基酸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使氨基酸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有机合成工业和发酵工业的不断发展,氨基酸的大量供应才有可能。
目前氨基酸的应用面已越来越广,除医药、兽药外,也用于食品工业、家畜饲料及农药等方面。
在医药上除许多个别氨基酸有重要治疗作用外,氨基酸的方制剂也有很大发展。
因此氨基酸已成为生化药物的重要分支。
一、有关氨基酸的基本知识(一)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是由几十、几百或几千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但就氨基酸种类而言,主要有二十余种(见表1)。
这二十余种氨基酸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氨基都结合在与竣基相邻的a一碳原子上,故称为a一氨基酸。
除一甘氨酸外,所有氨基酸分子中的d一碳原子都是不对称的,因此有D 型和L型两种光学异构体,而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属于L型。
(二)必需氨基酸:表1所列氨基酸对合成人体蛋白质都是不可缺少的,但通过人及动物的营养学研究发现当食物中缺乏某几种氨基酸时,人或动物就无法维持氮平衡,而缺乏另一些氨基酸时,对氮平衡没有影响。
前一类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后一类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对人体来说,有八种必需氨基酸(见表2)。
必需氨基酸可在人体内合成,不一定要由食物摄取;必需氨基酸因在体内不能合成,一定要靠外界供应。
(三)氨基酸的配比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被吸收入体内后,并不能全部用于合成组织蛋自质,这是因为食物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从种类、含量和比例方而与组织蛋旦质都有一定差别,因此总有一部分氦基酸不能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最后在体内被分解。
这说明不同的食物蛋白质有不同的利用率,利用率越高的蛋白质,对人休的营养价值就越高。
一般说来,动物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从组成和比例方面都较合乎人体的需要。
飞957年FAO(FoodandAgrieultureorgani- gatoin—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Rose等人多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制订了必需氨基酸的配比暂定标准(见表二、氨基酸的生产概况自1820年由蛋白质的水解液中最早发现甘氨酸与亮{氨酸以来,已经过了150余年,在这漫长的时间卫,科学家们对氨基酸的分离提取与化学合成,均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国内氨基酸输液的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作者:刘丽影麻馨月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6期摘要:本文现总结近年来相关文献简单地阐述国内氨基酸输液的发展概况,应用方法以及在不同疾病人群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在国内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氨基酸输液;临床应用;现状;前景目前,我国医疗科研部门对氨基酸在人体内代谢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由于不同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和身体素质不同,体内氨基酸代谢情况不同,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也会产生显著性差异,因此,我国医疗部门根据某些疾病如肝性脑病、肾病、烧伤等血清氨基酸图谱的变化,研制出了各种类型的氨基酸输液,不仅用于提供营养、维持生命,而且起到特殊治疗作用。
一、氨基酸输液的组分分析1. 氨基酸。
氨基酸分子属于两性物质,同时含有氨基和羧基。
配制氨基酸输液宜用游离氨基酸,不宜用与酸或碱结合的氨基酸,以免影响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2.碳水化合物。
机体氮平衡是蛋白质和能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能量不足,氨基酸就不能用于合成机体蛋白质而作为能量被消耗,这样就失去了输入氨基酸的意义。
实际上氨基酸输液中所含的山梨醇量,远远不能满足合成蛋白质的能量需要,使用时必须另用高渗葡萄糖配伍注射。
3.维生素。
维生素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在氨基酸输液中,维生素一方面发挥着其自身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协同氨基酸的正常代谢。
4.电解质。
在任何疾病过程中,如果已有大量能量的消耗,则静脉营养不仅必须补给氮和热量,而且早期应注意补充重要的阳离子。
因此,要根据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适当地对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含量进行及时地检测及调整,防止电解质紊乱。
二、我我国氨基酸输液的应用分析1.营养型氨基酸输液。
它的主要用途是:①改善外科术前患者的营养状态,使大型手术成为可能;并促进术后正氮平衡加快伤口愈合及体力的恢复。
②供给胃肠道疾病,消化吸收障碍患者的蛋白质营养。
③供给创伤、烧伤、骨折,手术后患者补充损失的蛋白质。
④提供慢性疾患,急性传染病的静脉营养。
1.医药中间体市场对手性药物需求的日益增长也促进了药用氨基酸的增长,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成为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原料。
L-脯氨酸是胆矸酯抑剂(ACE)的合成原料。
D-苯苷氨酸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是合成新抗生素的原料。
L-缬氨酸是合成环孢菌素的原料。
L-苯甘氨是合成HIV蛋白酶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紫杉的重要原料。
位于日本大阪和美国纽约的KaneKa公司擅长于将合成中的生物转化和微生物拆分。
在新加坡设有年产1000吨的氨基酸工厂,生产的手性中间体包括β-内酰胺抗生素侧链D-苯甘氨酸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
氨基酸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使其成为世界新药研究和开发的新方向和热点之一。
2.肽类乳链菌肽乳链菌肽是从乳酸链球发酵中制备的一种多肽物质,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近来发现乳链菌肽除了可以作为天然防腐剂外,还可以防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和皮肤病。
乳链菌肽发现得比较早,目前国际上对它的应用研究正方兴未艾。
谷胱甘肽谷胱甘肽(hlutathione,简称GSH牘是一种具有多种重要生理的功能的三肽。
谷胱甘肽能够作为多种酶反应的辅酶,对生物分子蛋白质的疏基有保护作用,可维持某些酶的活性。
此外还有防止脂质氧化、解毒、防止白内障发展和保护皮肤等作用。
临床上用于肝脏疾病、药物和重金属中毒的治疗,并可与抗癌药合用。
目前,谷胱甘肽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针对上述情况,世界主要的氨基酸制造商如Kyowa、A jino moto和Deggusa等都相继投巨资于氨基酸的研究与开发,仅Kyowa1998年的氨基酸研究与开发就耗费达1.9亿美元,而GSH是其重点产品之一,Kyowa目前是GSH主要供应商。
3.多聚氨基酸上世纪90年代世界工业的一大新趋向是:开发“绿色化学产品”(即对环境无害的化工产品)。
聚合氨基酸系列产品已在“绿色化学产品”中崭新露头角。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氨基酸生产国与输出国。
日本科学家在聚合氨基酸的研究开发方面已领先于世界。
钓鱼氨基酸的正确选择和用法
一. 国内外目前开发出氨基酸三百种左右,用于生物医药`化工合成`饲料添加剂,作为钓鱼诱食剂,效果显著的目前有七种被国内外学者`专家共同认可。
二. 钓鱼应该选择么样的氨基酸?目前市场销售的有香味`腥味`草莓`奶香等。
以上本身是对消费者的误道,氨基酸应该是无色无味`或少有微量气味`纯白色晶体,容于水无杂质。
对于钓鱼虽要求纯度不用那么严格,但是还的认真对待,尤其竞技钓鱼钓鲫鱼,选择搭配不好回造成南辕北辙。
我们应选择无色`无味`钓鱼型氨基酸。
三. 制作应用:
1. 选择雪花粉200克,均运散开。
选择钓鱼用氨基酸50克,溶于100克90度开水中,加入适量白糖。
雾状喷洒雪花粉,烘干或太阳下晒干,装瓶或装袋保存。
2. 根据水温度的高低`肥瘦,饵料的香腥来掌握氨基酸用量的多少。
温度低`水肥`腥多用,温度高`水瘦`清淡饵少用。
量的控制0.5%-3%左右
3. 根据用饵的克数,添加0.5%-3%的氨基酸。
如:200克腥商品饵用于肥水,应添加3%氨基酸6克,(也就是氨基酸雪花粉30克,目的是均匀。
)和匀加水。
四. 注意事项:
1 .如果直接先配氨基酸,一定显要用水溶开氨基酸,在添加饵料,目的还是均匀。
2. 如果成品饵以配好诱食剂,应摇动均匀,避免上面是料底下是氨基酸。
五. 钓滑鲤鱼`滑草鱼竞技池回锅鲫鱼,应加大倍数,参考数1. 5%-5%。
食品级氨基酸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食品级氨基酸标准是指用于衡量食品中氨基酸质量的一套指导方针和标准。
在食品制造业中,氨基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它们不仅是身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同时也对产品的质量和口感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确保食品中氨基酸含量满足标准要求,对于保证产品品质及满足人体需求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讨论:引言、食品级氨基酸标准的重要性、食品级氨基酸标准的制定过程与流程、食品级氨基酸标准解释说明及应用案例分析以及结论。
其中,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文的背景和目的,并概述各个章节内容。
接下来的章节将详细探讨食品级氨基酸标准相关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提供更具体的说明。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阐述食品级氨基酸标准的概念、其重要性以及制定过程,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解释说明食品级氨基酸标准对于食品加工及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作用。
结合文中论述的现状和数据,本文致力于提出一些未来研究方向和实践建议,以促进食品级氨基酸标准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通过本文的撰写和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关食品级氨基酸标准的全面理解和指导,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2. 食品级氨基酸标准的重要性:2.1 食品制造业中的氨基酸应用:食品制造过程中,氨基酸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各种食品。
作为蛋白质的构成元素,氨基酸在食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不仅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还能提供食物的营养价值。
例如,在加工肉类产品中,肌肉组织是由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的,而不同类型的肉类所含的氨基酸比例也有所差异。
2.2 不同食品类别中氨基酸需求的差异性:各个食品类别之间存在着氨基酸需求的差异性。
不同种类和部位的食材具有不同的组成,因此其所含氨基酸也会有所区别。
例如,植物性食材通常富含精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而动物性食材则更丰富于构建起蛋白质结构所需的谷氨酰胺、丙氨酸和酪氨酸等。
2.3 衡量食品级氨基酸质量的标准和指导方针:为了确保食品的氨基酸质量,制定食品级氨基酸标准是必要的。
国内外主要氨基酸使用概述
世界上最大的氨基酸消费市场是饲料添加剂,目前国内用于饲料添加剂的氨基酸主要有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
其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占饲料工业的95% 以上,而苏氨酸的使用呈增长趋势。
表1 为近年来,世界三种氨基酸产量及主要生产商。
表1 近年来世界三种氨基酸产量(万吨)及主要生产商
1、赖氨酸
1.1 赖氨酸的作用
赖氨酸是谷物中最缺乏的氨基酸,因此,一般来说它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限制猪、肉禽蛋白质沉积的主要氨基酸;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禽的第二限制氨基酸。
工业生产的赖氨酸至少发挥着下面几个方面的作用:(1)补充动物赖氨酸需要的不足,(2)改善饲料氨基酸的平衡,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3)改善谷物饲料的营养价值;(4)降低动物饲粮蛋白质含量,配制低蛋白质日粮。
1.2 国内外主要生产商及产量
2011年全球赖氨酸产量为148万吨,主要生产商为中国长春大成实业集团公司、日本味之素公司、美国ADM公司、德国德固萨公司、日本协和公司、韩国的希杰、台湾的味丹和德国巴斯夫公司等。
近几年我国赖氨酸产能高速增长。
从2001 年不足5 万吨/年增长到2011年的近68万吨/年,成为世界最大的赖氨酸生产国。
仅大成集团的赖氨酸产量已占全球45%。
目前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长春大成、川化味之素、聊城希杰、宁夏伊品、山东金玉米、安徽丰原等。
1.3 赖氨酸主要品种
2003年以前,中国市场主要赖氨酸产品为98.5%的赖氨酸盐酸盐,品种比较单一。
大成生化公司于2003年自行研发生产65%赖氨酸硫酸盐,是继德国德固萨(Degussa)公司后,世界上第二家生产赖氨酸硫酸盐的制造商,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2011年中国98%赖氨酸产量为22.1万吨,同比下降1.34%,65%赖氨酸产量为45.8万吨,同比上升10.1%。
近年该2种氨基
酸的消费量见下图7.9。
1.4 中国氨基酸进出口数量
近10年中国氨基酸的进口量在大幅减少,而出口量在急剧增加。
见下图7.5。
2、蛋氨酸
2.1 蛋氨酸的作用
蛋氨酸是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之一,是必需氨基酸中惟一含硫的氨基酸,它还参与动物体内甲基的转移、磷的代谢以及肾上腺素、胆碱和肌酸的合成。
蛋氨酸由于无法在动物体内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将它加入饲料中,可以促进禽畜生长、增加瘦肉量和缩短饲养周期。
2.2 蛋氨酸产量
2011年全球蛋氨酸产量达到73.5万吨,蛋氨酸的生产主要由几家欧美和日本公司所垄断的国际市场格局并没改变,主要集中在安迪苏、德固赛和诺伟司、住友,约占世界产量的90%。
以前国内生产蛋氨酸的企业约有十余家,但总产量只有1 万吨左右。
直到2010 年6 月,重庆紫光天化蛋氨酸有限公司1 万吨/ 年的饲料级蛋氨酸生产装置建成投产,这也成为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大型的饲料级蛋氨酸生产商。
2.3中国进口蛋氨酸
2011年中国累计进口蛋氨酸11.9万吨,比利时、日本、美国和法国是主要的进口国。
下图为中国近年蛋氨酸的消费量以及进口量。
3、苏氨酸
3.1 苏氨酸作用
苏氨酸的生产可采用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等。
现在世界上大都采用发酵法生产,主要以酪蛋白、丝蛋白、丝胶蛋白等为原料制得。
长期以来,国际市场对苏氨酸的需求持续稳定增长,是需求增长最快的氨基酸品种之一。
特别是饲料添加剂方面的用量增长快速,它常添加
到未成年仔猪和家禽的饲料中,是猪饲料的第二限制氨基酸和家禽饲料的第三限制氨基酸。
多年来,全球市场苏氨酸消耗量的70%左右在欧洲,因为欧洲绝大部分饲养户是以苏氨酸含量较少的小麦为饲料。
3.2 苏氨酸生产商
目前全世界主要的苏氨酸生产企业为日本味之素公司、德国德固赛公司、美国ADM公司、日本协合发酵工业公司等。
其中,日本味之素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苏氨酸生产企业,多年来该公司生产的苏氨酸占据全球市场60%以上的份额。
自2008年以来,中国苏氨酸产能迅速扩大,2011年全球苏氨酸产量大26万吨,中国产量约为7.4万吨。
占全球的28%。
中国苏氨酸的主要生产企业为肇庆星湖、长春大成、梅花、聊城希杰、阜丰、伊品等。
下图为2011年苏氨酸生产的企业结构。
3.3 中国苏氨酸的使用及进出口
当前国内苏氨酸主要使用在高档乳猪料中,目前国内苏氨酸需求量约2万吨。
下表为08-11年中国苏氨酸的消费量。
中国苏氨酸生产是出口驱动型的,出口约占国内生产的90%.下表为近年苏氨酸进出口量。
4、色氨酸
色氨酸是重要的氨基酸之一,目前世界色氨酸年产约1万多吨,世界上主要生产厂家是日本的昭和电工、协和发酵和三进化学公司,它们主要用发酵法生产色氨酸,德国的德固赛公司则兼用发酵法和合成法生产色氨酸。
中国主要有上海、武汉、北京等地小规模生产,用于药品。
但尚无厂家生产饲用色氨酸。
雨润慕德技术研发部
JMM 201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