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科研方法学第三讲
- 格式:ppt
- 大小:639.50 KB
- 文档页数:145
医学科研方法论第一章绪论前言●医学科研方法的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中医药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并进行有关的基础训练。
(1)拓展研究生在中医药学科研方面的知识结构,是研究生掌握基本科研技能,培养研究生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的能力。
(2)提高研究生的医学科学研究的思维能力,在中医药学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中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完成科研课题的设计,实施研究过程与资料整理统计,撰写研究论文论文。
(3)使研究生适应中医药学研究中继承,发扬的实际要求与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时代要求,能够在研究工作中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
●医学科研方法课教学要求:(1)掌握医学研究思维,科研选题方法。
(2)掌握医学科研实验设计原理,基本方法与中医药各学科的科研过程特点,以及医学研究资料总结,统计学处理与论文撰写。
(3)了解相关技术方法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绪论 4课时医学科研选题 4课时医学研究实验设计 20课时医学研究设计方案选择与资料分析 4课时第一节医学科学研究概述(了解)第二节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掌握)医学研究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等类型,各种类型的医学研究有其共同遵循的基本程序,这个基本程序有五个连续进行的步骤所构成。
1 立题(确立题目)●这是科学研究开始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确立研究的课题,也就是本研究所要认识或解决的问题。
●立题的重要意义:课题选的准才有可能取得成果,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前提。
●立题的过程4步(必考)(1)初始意念,提出问题。
根据与本专业有关的中西医学知识,最新研究进展。
(2)文献查阅(3)形成假说(4)陈述问题2 医学科研课题设计7条(必考)●科研设计是完成研究课题的一个完整,系统,科学的实施方案。
其包括(1)实验方法的设计(2)处理因素的设计(3)受试对象的设计(4)观察指标(实验效应)的设计(5)对照与分组的设计(6)误差控制的设计(7)数据统计处理的设计●科研设计的重要性:(1)如果说立题确定的是一个科研工作目标,设计则是完成,实现这个目标具体实施的工作计划。
2013-03-27第三章医学研究实验设计第一节医学研究的基本要素3.实验效应概念:观测指标的特点:种类多样;分为计数(定性)指标与计量(定量)指标。
选择观测指标的原则:必须与说明、解释研究课题的科学假说,与研究目的,有直接本质的联系或密切相关,能确切反映处理因素的效应;尽可能选择计量指标、客观指标、无创指标、直接指标;主次分明;主次择优。
对观测指标的要求:灵敏性(观测指标能正确反应效应变化的最小数量或最小水平),通常选择灵敏性高的指标;特异性(要求观测指标只对某种或某几种处理因素产生效应反应,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也称专一性、排他性),通常特异性越强,则越能说明问题,越能揭示事物本质;精确性,包括精密度(同一受试对象或同一样本多次测定值的集中程度)与准确度(测定值与真正值的接近程度);可行性(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该指标检测的相应条件与技能),包括实验室条件、课题组人员操作技能、用于效应检测的科研经费。
第二节医学研究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内容:对照、随机、重复、均衡、盲法1.随机化原则——随机抽样、随机分组、实验顺序的随机化随机抽样: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研究,并用样本所得的结果代表总体的状况。
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研究者抽取为样本而成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对随机抽样的样本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去,接受相应的处理。
每一个实验对象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出被并分配到各实验组中去。
实验顺序的随机化:每个受试对象接受施加处理因素的先后顺序的机会是相等的。
在各个实验组中,每个受试对象接受处理因素实验操作的顺序是随机安排的。
随机化的意义:选择和分配受试对象时防止受到各种影响因素带来的偏差影响,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非处理因素的一致性;是数理统计的先决条件,显著性检验的前提。
随机化的方法:半随机化(将符合研究课题要求的受试对象以个体为实验观察单位,按照其病历卡号、住院顺序号、身份证号、工号、学号、动物序号等的奇偶进行随机分组);完全随机化(把同质的受试对象以个体、家庭、团体、社区等为实验观察单位,完全依据抽签、随机数表、计算器、统计软件等随机化分配,直接进行随机化分组);分层随机化(根据受试对象的特点,即其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某些因素,如年龄、性别、工作、病型等,首先进行分层,然后在层内进行随机化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