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只梅花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6
22. 一只梅花鹿【教学目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新词,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弄懂“赞不绝口”、“没精打采”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
2.评议小结,谈话激趣:伊索,古希腊寓言家,被称为西方寓言的始祖。
《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文学名著。
作者以拟人的笔法,借助动物的行为语言,展现出人性的善与恶,让人获得生活的经验和人生哲理的启示。
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把深奥含义寓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耐人寻味。
3.板书课题,导入学习:板书课题——一只梅花鹿,学生齐读课题。
4.读题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预设:这是一只怎样的梅花鹿?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及不理解的新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多媒体投影文中的词语,学生朗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池塘痛快清凉甘甜赞叹漂亮斑点外套身段匀称珊瑚欣赏陶醉泛起波纹撅嘴干巴可怜演员抱怨机灵悄悄逼近犹豫凶猛甩掉桂住挣脱拼命小溪喘气休息叹气梅花鹿栗红色模特儿美滋滋秃瓢儿皱眉头芭蕾舞灌木丛年轻漂亮油亮油亮雪白雪白赞不绝口精美别致不由自主美中不足没精打采撒腿就跑蹦来跳去灰心丧气狮口逃生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读音。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地方记下来多读几遍。
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小组交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堂作业新设计】1.读拼音写词语。
qīng liáng jūn yún tū tóu yóu yùsàng qì yǎn yuán bào yuàn shuǎi shǒu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一只梅花鹿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白美的真正含义,懂得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注重内在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鹿的心情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梅花鹿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梅花鹿的外形。
2、提问:你们觉得梅花鹿美吗?为什么?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梅花鹿的课文——《一只梅花鹿》(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教师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重点指导易错字的读音。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一只梅花鹿在河边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自己难看的腿,在遇到危险时,美丽的角差点让它送命,难看的腿却让它脱离了危险。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梅花鹿在干什么?它对自己的外表满意吗?(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梅花鹿对自己的外表很满意?(赞不绝口)(3)指导学生用“赞不绝口”造句。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梅花鹿为什么喜欢自己的角?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腿?(2)同桌交流讨论。
(3)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嘿,我的角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唉,这四条腿真是难看,又细又长,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4)引导学生理解“精美别致”“珊瑚”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梅花鹿对角的喜爱和对腿的不满。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梅花鹿对角的喜爱和对腿的不满。
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四至六自然段,思考:梅花鹿遇到了什么危险?它是怎么做的?(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眼看就要追上了,梅花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三年级语文上册28.一只梅花鹿教案28、一只梅花鹿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认识课后生子并正确书写。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的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关键点:1、学习本课的生字,能复述课文故事。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故事寓意。
三、教学准备:相关的教学挂图、幻灯片或是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提纲导学:1、激趣谈话,顺势导入(1)你对自己的长相哪里最满意?为什么?看看老师的左右手,哪只漂亮些?(左手)对,所以老师把漂亮的戒指也带在左手上。
可左手右手各能做些什么事呢?(对比右手虽不好看,但比左手更有用处)(2)有只漂亮的梅花鹿也跟我们一样,对自己的模样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一起去书中认识认识这只梅花鹿吧!(板书课题)2、出示导纲:(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及不理解的新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用开火车、请小老师等形式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3)、学生分段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自学设疑:(1)、梅花鹿遇到了什么危险?为什么?(2)、“无精打采”是什么意思?(二)、合作互动:1、小组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学的成果在小组中交流,小组长对导纲中的问题及自学质疑中的问题向组员进行分配,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协作,共同交流,并对交流成果进行记录。
2、展示评价:小组内分别或是组长汇报交流情况,并板书,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叹斑匀秃泛演怨凶甩挣教师范写,强调“斑、演、怨、挣”的写法。
教师指导,纠正“匀、挣”的读音,并写出“挣”多音字的读音。
交流:一开始,梅花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腿,当狮子扑过来的时候,梅花鹿有力的长腿帮助他死里逃生,而美丽的角却使它险些丧了命。
3、质疑解难:(1)、在狮子追来的时候,美丽的角被树枝挂住了。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一只梅花鹿》原文及教案【导语】《一只梅花鹿》选自《伊索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一开始只喜欢漂亮的皮毛和美丽的角,而抱怨干巴的腿,等到狮子追来的时候,美丽的鹿角差点要了它的命,而难看的退却让它死里逃生。
以下是整理的(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一只梅花鹿》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高山密林中住着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
有一天,梅花鹿渴了,他找到一个池塘,痛快地喝起水来。
“哇,好清凉、好甘甜的水啊!”梅花鹿喝完,赞叹道。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梅花鹿忽然发现了水面上的自己的影子。
“咦,这是我吗?”梅花鹿摇摇头,水中的影子也跟着摇摇头。
果然是自己!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这么漂亮。
他不急于离开了,要好好看看自己美丽的形象:“嗬,这身栗红色皮衣油亮油亮的,上面的斑点雪白雪白的,这一定是世界上看的外套了!我的身段那么匀称,简直可以做模特儿啦!”梅花鹿美滋滋地想着,又看看头上的角,更是赞不绝口:“嘿,我的角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如果像猴子那样顶一个秃瓢儿,真该羞死人了。
”梅花鹿久久地站在那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着。
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梅花鹿不由自主地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真是美中不足,太干巴了,那雪花一样的斑点也少得可怜。
要是我的腿更美丽些,我不就可以当个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了吗?”梅花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了,没精打采地正要离开。
就在这时,梅花鹿听到了脚步声。
他机灵地支起耳朵,是脚步声!他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梅花鹿不敢犹豫,撒腿就跑。
他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梅花鹿的角却被树枝桂住了。
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
眼看就要追上了,梅花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小学语文22-教案设计:一只梅花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只梅花鹿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世界保护的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动物形象识别能力。
3.训练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动物形象识别能力,训练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展示一只梅花鹿,引出新课。
2.呈现教材内容
学生看图说话,描述一只梅花鹿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3.教学重点难点解析
教师针对性地解析学生在描述一只梅花鹿时的重点难点。
4.配合教师展开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同时,根据教师安排的问题和提示,完成口头表达和
书面表达的任务。
5.学生自主阅读
老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有关一只梅花鹿的相关文章和故事,并要求学生在阅读后
作出相应的记录和总结。
6.开展团结合作学习活动
团结合作学习体验,在分组活动中让学生锻炼社交与合作能力。
7.课堂小结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结本节课程的重点,给出自己对一只梅花鹿和生态环境的理解和感受,并进行讨论。
四、教学评估与反思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家庭作业等进行评估。
教学反思: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加强与实际联络,注重师生关系,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让学生学得有声有色,学以致用。
小学语文22-教案设计一:一只梅花鹿一、基本信息•年级:小学三年级•科目:语文•教学内容:《一只梅花鹿》•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人:XXX老师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一只梅花鹿》的基本情节和故事内涵。
•能够记忆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增强学生对诗文整体性的感知,学习如何感知诗词的韵律和语言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物世界的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兴趣和意识。
•培养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读懂诗文《一只梅花鹿》。
2.理解故事中的生物形态和生态环境。
3.感悟故事中的深意。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阅读诗文,理解故事并感受自然之美。
2.学习如何提高语言素养和阅读水平。
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讲的内容。
对课文《狮子和老鼠》进行复习。
•接着,引领学生进入新课《一只梅花鹿》的内容。
讲授主要内容(30分钟)一、情节通过诗文展开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借写一只梅花鹿的命运来表达爱护环境的深意。
二、语言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及句式,需要学生背诵。
三、韵律通过诗歌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诗文的韵律。
实践操作环节(45分钟)一、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行语音、语调、停顿等方面的练习。
二、剧情表演选择部分情节,进行集体组织课堂剧表演,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思考题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思考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总结评价环节(20分钟)•学生课堂表现及作业表现评价。
•提出下节课预习内容和要求。
五、板块设计板块一:情节通过展开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借写一只梅花鹿的命运来表达爱护环境的深意。
板块二:语言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及句式,需要学生背诵。
板块三:韵律通过诗歌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诗文的韵律。
六、补充说明•本教案循序渐进,从故事情节到语言素养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从表面走向深层。
《一只梅花鹿》的教学设计以下是关于《一只梅花鹿》的教学设计,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一只梅花鹿》的教学设计王书红【教学目标】1、能复述课文。
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图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2、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进行遣词造句的训练。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预习检测。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寓言故事——《一只梅花鹿》,板书课题,指导“鹿”的写法。
齐读课题。
2、下边,老师要检查一下上节课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拿出你的练习纸,在田字格内工工整整地默写三个词语。
赞不绝口抱怨叹了口气A、老师读,学生默写。
B、(课件出示三个词语)对照大屏幕(田字格出示三个词语。
)同桌两个相互对改一下。
·C、展示学生默写并评价。
D、用上这三个词语,谁能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梅花鹿对自己的角赞不绝口,但对自己的腿却不停地抱怨,但最终他叹了口气说,好看的角让他差点送了命,难看的腿却让他狮口逃生。
)E、同学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关注了这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你就可以像他一样把文章概括得更清楚。
同桌两个相互试一试。
3、好,让我们再读一读课题。
(学生读)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1、这是一只怎样的梅花鹿?2、他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师在黑板左侧板书:怎样?道理?二、品读课文,美读升华。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请大家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这是一只怎样的梅花鹿?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下简单的批注。
时间:五分钟。
2、谁来谈一谈?预设A:年轻漂亮生:我从“高山密林中住着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
”读出了它的年轻漂亮。
预设B:爱美。
·A、生:我从课文的第六段“果然是自己!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这么漂亮。
”感受到了这是一只爱美的梅花鹿。
B、谁再来谈一谈?你还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这只梅花鹿的爱美?生:我从第七自然段中感受到了它的爱美!C、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一只梅花鹿》教案走进寓言故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2、拓展阅读量,明白更多的道理,激发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重点:品读句子,从中悟出道理。
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
1、《竹石》、《墨梅》2、《弟子规》二、导入新课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8《一只梅花鹿》板书课题,齐读。
2、这篇课文是什么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生自说。
《井底之蛙》、《亡羊补牢》、《守株待兔》、《水滴石穿》等3、寓言故事往往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
这篇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请快速浏览课文,把它用“一一”画出来。
指生回答。
师:谁来大声读一读这句话?师:理解句子的意思需要我们联系课文内容,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三、走进文本1、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梅花鹿的美丽?哪些句子写了梅花鹿的难看?并用波浪线画出来。
(课件出示:因为一一,所以它觉得很美丽。
因为一一,所以它觉得很难看。
不但……而且……)师:孩子们能不能选一个这样的句式把你勾画的内容告诉大家?生自发言。
师:孩子们真能干,不仅找到了相应的内容,还能用恰当的关联词表述相应的内容。
是的,因为梅花鹿对自己的形体和角特别满意,所以它非常高兴。
让我们先来感受它的美丽吧。
(课件出示句子)2、嗬,这身栗红色皮衣油亮油亮的,上面的斑点雪白雪白的,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外套了!我的身段那么匀称,简直可以做模特儿啦!谁能用你的声音读出它的美。
假如你就是这只美丽的梅花鹿,你也来夸夸自己的美丽吧!、刚才你们在夸自己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梅花鹿的美和它高兴的心情吧!嗬,这身栗红色皮衣油亮油亮的,上面的斑点雪白雪白的,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外套了!我的身段那么匀称,简直可以做模特儿啦!仿说词语,感受叠词的美师: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两个词语读得非常美,能告诉我这两个特别的词语吗?师:恭喜你,答对了。
《一只梅花鹿》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美丑观念。
2、过程与方法1.谈话导入。
2.联系课文,学习内容,明白道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
不要因为他的长处而看不见他的短处,也不要因为他的短处而否定他的长处。
教学重点读通、读懂课文,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美丑观念。
教学难点理解“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所蕴含的寓意。
教学方法教授法,启发法。
课前准备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先生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你转身离开时,它却突然变成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那么在本文这只爱美的梅花鹿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故事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寻找答案!2、新课学习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高山密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梅花鹿,一开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腿),当狮子扑来时,鹿(有力的长腿)帮助他死里逃生,而(美丽的角)却险些使它丧了命。
品读课文,体会寓意。
1.让我们走近这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看看它美在哪?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课文1——9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让学生图文结合,更好的理解这段话。
(适时板书:角美)嗬,这身栗红色皮衣油亮油亮的,上面的斑点雪白雪白的,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外套了!我的身段那么匀称,简直可以做模特了!梅花鹿美滋滋地想着,又看看头上的角,更加赞不绝口:“嘿,我的角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如果像猴子那样顶一个秃瓢儿,真该羞死人另外。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只梅花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一只梅花鹿》选自《伊索寓言》,主要讲述了年轻漂亮的一只梅花鹿,开始只喜欢漂亮的皮毛和美丽的角,而抱怨干巴的腿,等到狮子追来的时候,美丽的鹿角差点要的它的命,而难看的腿却让它死里逃生。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只梅花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只梅花鹿》原文高山密林中住着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
有一天,梅花鹿渴了,他找到一个池塘,痛快地喝起水来。
“哇,好清凉、好甘甜的水啊!”梅花鹿喝完,赞叹道。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梅花鹿忽然发现了水面上的自己的影子。
“咦,这是我吗?”
梅花鹿摇摇头,水中的影子也跟着摇摇头。
果然是自己!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这么漂亮。
他不急于离开了,要好好看看自己美丽的形象:“嗬,这身栗红色皮衣油亮油亮的,上面的斑点雪白雪白的,这一定是世界上看的外套了!我的身段那么匀称,简直可以做模特儿啦!”
梅花鹿美滋滋地想着,又看看头上的角,更是赞不绝口:“嘿,我的角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如果像猴子那样顶一个秃瓢儿,真该羞死人了。
”
梅花鹿久久地站在那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着。
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梅花鹿不由自主地看
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真是美中不足,太干巴了,那雪花一样的斑点也少得可怜。
要是我的腿更美丽些,我不就可以当个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了吗?”
梅花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了,没精打采地正要离开。
就在这时,梅花鹿听到了脚步声。
他机灵地支起耳朵,是脚步声!他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梅花鹿不敢犹豫,撒腿就跑。
他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梅花鹿的角却被树枝桂住了。
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
眼看就要追上了,梅花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梅花鹿跑到一条小溪边,一边喘气,一边休息。
他叹了口气,说:“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字词:
密林、梅花鹿、池塘、痛快、甘甜、漂亮、美丽、形象、斑点、匀称、美滋滋、精美别致、珊瑚、陶醉、芭蕾、狮子、逼近、犹豫、凶猛、小溪、喘气【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只梅花鹿》教案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重点句体会寓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头饰。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顺势导入
1、你对自己的长相哪里最满意?为什么?
看看老师的左右手,哪只漂亮些?(左手)对,所以老师把漂亮的戒指也带在左手上。
可左手右手各能做些什么事呢?(对比右手虽不好看,但比左手更有用处)
2、有只漂亮的梅花鹿也跟我们一样,对自己的模样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一起去书中认识认识这只梅花鹿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
符号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及不理解的新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用开火车、请小老师等形式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3、学生分段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1~10段
1、文中的梅花鹿对自己的模样满意吗?它最喜欢自己的哪些部
分,对自己的哪一部分最不满意?(自读、勾画、汇报)随机理解赞叹匀称赞不绝口欣赏陶醉等词。
2、指导朗读。
在朗读中巩固赞叹赞不绝口欣赏陶醉等词的理解。
四、学习11~13段
1、出示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自读第11~13段,说说是指的什么?随机理解抱怨没精打采等词。
2、指导感情朗读。
随机体会逼近犹豫挣脱拼命等词。
五、表演、复述
小组内完成,班内展示。
六、揭示寓意
1、看完同学们的表演,你对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七、课外阅读
介绍《伊索寓言》,请生进行课外阅读。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只梅花鹿》教学反思《一只梅花鹿》是一篇寓言故事,选自《伊索寓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生动地记叙了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对自己美丽的角和难看腿的认识的转变,在生动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第一课时我带领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学会10个生字、并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为下节课的感悟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重点就是让学生体会“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
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的含义。
所以,复习引入后,我就引导学生直奔中心:找出梅花鹿最后明白的道理,也就是最后一句话,并抓住句中的重点词“美丽”和“难看”,以此为线索进入品读感悟环节,让学生边读边画出文中描写梅花鹿的美丽和难看的句子,这些句子文字优美,特别适合于有感情地朗读。
因此,教学时,我为学生创设各种朗读的情境,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比如说: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这只美丽的梅花鹿,你会怎么夸赞自己的美丽呢?还有就是让学生通过想象、填空等环节来深入体会梅花鹿的内心世界及情感变化,从而有效地理解重点词语“赞不绝口”“喜滋滋”等。
之后我创设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梅花鹿的好朋友,你想对梅花鹿说点什么呢?学生们已经能比较鹿的角和腿的优点和缺点。
我觉得时机成熟,于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课文中引发的`道理,让学生明白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更要讲求实用。
最后进行拓展,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同学们积极发言,有的说妈妈手上的美甲、冬天穿的丝袜,还有的说爱美女孩穿的高跟鞋等。
但课下细细想想,觉得还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够好,如:最后的拓展环节,如果能再让学生跳出文本,思考美丽的角是不是就没有用了呢?美丽的东西是不是就一定没有用?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寓意,学会用辨证的观点认识事物。
今后还要不断提高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力求在扎实的教学中能有所创新。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只梅花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