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成长系列—产品各阶段文档输出
- 格式:pdf
- 大小:114.12 KB
- 文档页数:3
产品经理文档产品路线文档产品经理文档是产品经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必备的工具之一。
它是产品经理对产品进行规划、管理和决策的依据,也是交流和合作的桥梁。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文档能够有效地帮助团队成员理解产品的目标、需求和设计,提高团队的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个全面的产品经理文档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 产品概述:产品经理需要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概述,包括产品的定位、核心功能、目标用户等。
通过清晰明确地定义产品的基本信息,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产品的特点和目标。
2. 用户需求:产品经理需要收集和整理用户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用户体验需求等。
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可以更好地设计出符合用户期待的产品,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3. 竞争分析:产品经理需要进行竞争分析,包括市场调研、竞品分析等。
通过了解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和他们的产品优势,可以帮助产品经理更好地定位产品,并设计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4. 产品功能:产品经理需要定义产品的功能并进行详细的功能规划。
通过明确产品的功能需求,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产品的各个功能点,提高开发效率。
5. 产品设计:产品经理需要进行产品的整体设计和界面设计。
通过清晰地规划产品的设计风格、布局和交互方式,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实现产品的设计,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6. 开发计划:产品经理需要制定产品的开发计划,包括产品的版本迭代计划、开发时间表等。
通过合理的开发计划,可以帮助团队按时完成产品开发,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7. 测试计划:产品经理需要制定产品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范围、测试方法等。
通过明确的测试计划,可以帮助团队进行有效的测试,发现和修复产品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
8. 发布计划:产品经理需要制定产品的发布计划,包括产品的上线时间、发布方式等。
通过合理的发布计划,可以帮助团队顺利地发布产品,并与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反馈。
一个有指导意义的产品经理文档应该能够帮助团队成员明确产品的目标和需求,理解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规划,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产品经理需要输出哪些文档?在产品经理的招聘要求中,经常看到的字眼是:产品方案、产品需求、项目管理、用户研究、沟通能力……文档的输出是一个最直接的体现。
在公司每个人都很忙,多数人无法和其他人当面交流,除了我们做的产品之外,其他同事认识我们的过程,很多时候就是文档,产品从立项到上线,每个阶段都需要有文档输出。
以下从7个阶段说明产品经理需要输出哪些文档。
1. 立项阶段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市场分析、用户研究、竞品分析等,输出的文档有:市场与竞品分析报告:市场容量背景,竞品数据、操作流程、用户体验、优势、用户构成等;用户研究报告:这个部分内容很多,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具体方法输出不同形式的总结,譬如问卷调研、用户访谈、用户观察、头脑风暴等等;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个产品是满足哪一类用户的哪一项需求?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是提升效率,还是更加有趣好玩?产品立项评审申请:在以上的市场与竞品分析、用户分析基础上,提出立项申请,包含项目背景、项目目标、产品形态、项目投入与产出等。
2.产品需求阶段立项成功后,就开始进入产品需求阶段,这时就要更加深入的分析用户需求,准备如下文档:产品策划需求,包含:产品目标、需求概述、产品逻辑、主要功能特性、数值策划;产品交互设计稿;数据需求文档:产品关键指标、指标体系、计算逻辑、数据上报、报表样式等;目的是产品上线后对产品的评估,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对产品优化提供决策参考;产品运营方案:产品上线发布策略、产品运营后台设计,产品营销推广,内容运营,运营工作安排,持续运营优化等;客服文档:包含产品说明、产品逻辑、用户有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如果产品相对复杂,需要对客服进行现场培训指引;3. 开发实施阶段产品进度文档:不少公司的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是同一个人,因此,产品经理会全程跟进开发过程,及时输出进度邮件;建议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尽量采用邮件进行备忘;4.测试阶段产品体验邮件输出:测试过程中,产品经理要进行产品内测体验,明确测试关键点,输出体验邮件,注意其中的数据测试部分,保证数据准确上报;测试后的产品优化改进文档;5. 灰度发布灰度确认邮件:灰度发布前,结合前期的各项文档,检查产品是否可用?灰度逻辑是否清楚?产品风险是否有规避措施?产品数据是否可以正常上报?运维监控告警是否到位?产品体验报告:灰度发布过程中,产品经理必须及时跟进产品体验,例如内部同事体验、首批灰度用户体验反馈、产品可用性测试等;数据分析报告:按日输出,根据既定产品目标,在灰度中评估产品是否有助目标达成,满足既定的各项标准后,再继续放量;6. 正式上线上线总结:产品上线绝对是一个里程碑,这时产品经理需要输出产品总结报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答谢项目成员。
B端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产品经理如何开展工作产品诞生后,会历经不同的生命周期:从新生到成长、再到成熟,最后进入衰老。
不同阶段,产品高级经理如何开展工作?探寻本文我对此进行了分析探究。
由于B端产品都面向商业地产的产品,所以B端产品通常都是各种商业业务的支持系统。
在这样背景下,B端产品通常都产品设计具有较为漫长的生命周期。
即使是一款挫败的B端产品,也据有较长的寿命。
这一点与C端产品差异极其大,C端产品比较大部分寿命都非常短,除非它具备不错的增长运营数据资料。
C端产品如果短期不能快速成长,一小部分就会迅速消亡。
当然,这是由产品的商业场景,产品公司战略方向的产品销售战略所决定的。
B端产品研发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化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是伴随商业业务发展和商业战略方向意谓模式调整的。
B端产品从立项到下线,产品会处在不同的状态,这就是产品的生周期。
如同人的一生一样,B端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是由目榧期、成长期、成熟期、暮年期所构成。
划分生命周期主要依据是产品与间的关系所决定的。
也因为如此,各生命周期状态的参与角色不同,工作内容不同,产品建设各别。
分析B后端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助于家电产品经理对B后端产品建立一个全面认识,有助于摸清产品与业务的关系,有助于设计极具商业价值的产品规划。
当然,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和我们产品的迭代计划息息相关,相互影响。
模块化产品的迭代计划时,必须要依据产品的生命周期。
各种因素影响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大因素是商业战略。
在投资业务稳定发展时,产品会较为自然的内生性,依次经历个生命周期。
但当商业战略进行调整时,家电产品生命周期将快速变化,甚至跳跃变化。
商业战略决定了产品在商业模式提议中所处的价值。
私人企业战略战略决定了产品和业务的关系。
比如,业务依赖于产品,产品本体就是商业等。
产品生命周期的转折路径,折射出的是商业战略的挑战,业务的更新迭代。
下文来具体聊聊B端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周期。
新生期,指的刚被研发出来的B端产品。
在撰写产品经理工作工具以及产出文档列表时,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和需求。
产品经理通常负责产品规划、市场分析、用户调研、需求分析、项目管理等工作内容,因此需要一系列的工作工具和产出文档来支持他们的工作。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产品经理常用的工作工具,以及根据不同工作阶段所需的不同产出文档,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深入探讨。
一、产品经理工作工具1.思维导图软件:产品经理在产品规划和需求分析阶段经常需要绘制思维导图,以帮助理清思路和构建逻辑框架。
MindManager、XMind等工具都是不错的选择。
2.原型设计工具:产品经理需要用原型设计工具快速绘制产品界面原型,以便与开发团队和设计团队进行和协作。
Axure、墨刀等工具都是不错的选择。
3.项目管理工具:产品经理需要使用项目管理工具来安排和追踪项目任务,以保证项目按时按质按量交付。
Jira、Trello、Teambition等工具都是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
4.文档编辑工具:产品经理需要使用文档编辑工具来编写项目文档、用户调研报告、需求文档等。
Microsoft Word、Google Docs等工具都是产品经理常用的文档编辑工具。
5.数据分析工具:产品经理需要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来分析产品数据,为产品优化和决策提供支持。
Excel、SQL、Tableau等工具都是产品经理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
二、产出文档列表1.市场分析报告:产品经理在产品规划阶段需要写市场分析报告,分析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发展趋势,为产品定位和规划提供参考。
2.用户调研报告:产品经理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根据用户调研结果编写用户调研报告,总结用户需求和痛点,为产品功能设计提供依据。
3.产品需求文档:产品经理需要编写产品需求文档,详细描述产品功能和性能需求,为产品设计和开发提供指导。
4.原型设计稿:产品经理需要根据需求文档编写产品原型设计稿,以便与设计师和开发人员进行和确认。
5.产品规划报告:产品经理需要编写产品规划报告,总结产品规划和发展策略,为领导和团队提供决策参考。
5・3・1新产品研发各阶段的功能验证和结果输出如下:1)槪念设计阶段,需召开研发项目启动会议,输出主要有:开发计划书,包含开发计划、团队成员、设备资源等;光学/电子/机构等设计输出:各部分设计评审报告:BOM/物料准备:DFMEA评审报告;2)原型论证阶段,主要输出有:样品模型测试结果:测试报告审核结果:快速设计验证(可选):快速老化验证(可选):3)样品试制阶段,输出主要有:BOM/物料准备:样品试制测试结果:测试报告审核结果:Mini-DVT计划/报告:Mini-PQT计划/报告DFA/DFM/DFT相关报告4)小批量试制阶段,输出主要有:生产工艺准备QC Flow chart工程试产测试报告PFMEADVT计划/报告PQT计划/阶段性报告具体项目参考WS checklisto其中pilot run的•次良率要求达到85%,或评审团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和市场需求•致同意的其它良率。
以上才可进行WS release.5)在项目结束阶段,需召开Close meeting,总结整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并完成WS整体报告。
•概念设讣阶段-Design Stage-立项评审报告-kick off meeting- Evaluate opt:ical component- Design optics solution-Define the TOSA/ROSA spec- Evaluate elec, component-Design Schematic- Design mechanics & process-PCB/FPC layout1□ppmipsM - suqooS<-o 丄bd-1A0 _Pling SM - BSEl|d已列洎呦再料W雪拥・juaiuaAOjdiu! u^isaQ 一皋甜杀呼ldd/WTa/VTQ - ibd-juilAI - IAO-JUIIAI-PIEQ e|diues eqd|v 一-9se Md叫d|V洞靭憾於習対・juaiuaAOjduJ! uSisaQ 一1SVH Jonpuo3 一;uauj9AOjduJ! ssaDOjd Sui§e>|?ed s*do - a|diues adXjo^ojd 一a|diues go Pl«ng 一Bswqd Bd&so」d•狷呦3R安匪也•uoi^ejedajd a§e>|3ed u^isaQ 一JSOD woa^upjnos -AA9IAJ9AO |9A9| 9|npO|/\| 一IS8& w」oped 一。
从用户体验五要素入手,解读产品经理输出产物产品经理每天的工作中少不了和技术各种交流和探讨,如何做到有理有据并确保技术理解透彻,这很关键,下面,我将用户体验五要素作为切入点,分析产品各阶段的输出产物到底是什么,并如何传达给技术。
产品经理每天少不了的工作就是和技术人员各种撕,可能的原因:技术对产品的设计不满意技术对产品的产物不满意针对这两个问题,答案无非两种:技术的专业性和产品的专业性。
作为产品经理,技术的专业性不是你能掌控的,那么你应该考虑自身的专业性。
而产品自身的专业性可以概括成两点:第1点:你对一个事物输入和输出的能力,即你的获取能力和你的转化能力,回到产品上说,就是你的产品设计能力第2点:你的传达能力,回到产品上说,就是你的产物是否让不同参与者足够理解第1点可以说是一个长久的事情,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升,获取能力和转化能力都会得到阶段性不同程度的提高。
第2点往往被人们忽视,大部分人会将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当成是他人能力不及自己,当然,这是一方面,但从自身角度出发,你应该做到,无论对方水平如何,即使再高深的观点,都能用简单易懂的道理让对方理解。
下面,还是回到产品和技术工作的问题上,针对上述两点,阐述下我的解决方法。
产品的获取能力和转化能力,我在文章《经验总结|优秀的产品经理都具备的3种思维》中有讲到一些方面,这里就不做深入说明了。
下面要讲的是通常被人们忽视的传达能力,即产品的产物,当然,这里的产物除了文字、图等能力,还包括语言沟通能力。
对于技术的不理解,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文档,原型,流程图,结构图,用户路径图,技术真的想要看这些吗?从技术角度出发首先,要清楚,不同职位的技术人员需要的产物是不同的,的确,用户需求不同,痛点不同。
对于技术都分哪些种类,不同种类关注的重点是什么,网上有很多相关的文章,后面我可能会单独写一篇此类文章,这里就不做过多说明。
从产品自身角度出发我们到底应该给技术传达清楚关于产品的哪些方面内容?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从用户体验五要素这个点切入阐述下我的一些想法。
产品经理需求调研输出文档
需求调研输出文档是产品经理在进行需求调研之后的总结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调研目的:说明为什么要进行需求调研,解释调研的背景和目标。
2. 调研方法:具体说明采用了哪些调研方法,比如问卷调查、访谈、竞品分析等,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
3. 调研对象:说明调研的具体对象,比如目标用户、竞品产品等。
4. 调研结果概述:对调研结果进行概括性的总结,简要描述主要发现和问题。
5. 调研结果分析:对调研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如用户需求、痛点、竞品优劣势等方面的分析。
6. 用户画像:根据调研结果,绘制用户画像,包括用户特点、行为习惯、偏好等。
7. 用户需求列表:根据调研结果,列出用户的主要需求,按重要性进行排序。
8. 功能需求:根据用户需求,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功能需求,详细描述每个功能的实现方式和特点。
9. 非功能需求:描述与产品性能、安全性、兼容性等相关的需求。
10. 需求优先级:根据用户需求和产品策略,确定每个需求的
优先级,包括必须、重要、可选等。
11. 需求验证:提出如何对需求进行验证和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以确保需求与用户实际情况一致。
12. 建议和结论: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建议和结论,指导后续
产品规划和设计。
以上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产品经理需求调研输出文档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在产品经理的招聘要求中,经常看到的字眼是:产品方案、产品需求、项目管理、用户研究、沟通能力……文档的输出是一个最直接的体现。
昨天和毕业生产品经理说到邮件的输出,在公司每个人都很忙,多数人无法和其他人当面交流,除了我们做的产品之外,其他同事认识我们的过程,很多时候就是文档,产品从立项到上线,每个阶段都需要有文档输出。
以下从7个阶段说明产品经理需要输出哪些文档。
1. 立项阶段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市场分析、用户研究、竞品分析等,输出的文档有:市场与竞品分析报告:市场容量背景,竞品数据、操作流程、用户体验、优势、用户构成等;用户研究报告:这个部分内容很多,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具体方法输出不同形式的总结,譬如问卷调研、用户访谈、用户观察、头脑风暴等等;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个产品是满足哪一类用户的哪一项需求?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是提升效率,还是更加有趣好玩?产品立项评审申请:在以上的市场与竞品分析、用户分析基础上,提出立项申请,包含项目背景、项目目标、产品形态、项目投入与产出等。
2. 产品需求阶段立项成功后,就开始进入产品需求阶段,这时就要更加深入的分析用户需求,准备如下文档:产品策划需求,包含:产品目标、需求概述、产品逻辑、主要功能特性、数值策划;产品交互设计稿;数据需求文档:产品关键指标、指标体系、计算逻辑、数据上报、报表样式等;目的是产品上线后对产品的评估,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对产品优化提供决策参考;产品运营方案:产品上线发布策略、产品运营后台设计,产品营销推广,内容运营,运营工作安排,持续运营优化等;客服文档:包含产品说明、产品逻辑、用户有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如果产品相对复杂,需要对客服进行现场培训指引;3. 开发实施阶段产品进度文档:不少公司的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是同一个人,因此,产品经理会全程跟进开发过程,及时输出进度邮件;建议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尽量采用邮件进行备忘;4. 测试阶段产品体验邮件输出:测试过程中,产品经理要进行产品内测体验,明确测试关键点,输出体验邮件,注意其中的数据测试部分,保证数据准确上报;测试后的产品优化改进文档;5. 灰度发布灰度确认邮件:灰度发布前,结合前期的各项文档,检查产品是否可用?灰度逻辑是否清楚?产品风险是否有规避措施?产品数据是否可以正常上报?运维监控告警是否到位?产品体验报告:灰度发布过程中,产品经理必须及时跟进产品体验,例如内部同事体验、首批灰度用户体验反馈、产品可用性测试等;数据分析报告:按日输出,根据既定产品目标,在灰度中评估产品是否有助目标达成,满足既定的各项标准后,再继续放量;6. 正式上线上线总结:产品上线绝对是一个里程碑,这时产品经理需要输出产品总结报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答谢项目成员。
产品经理每个阶段的的核心文档产品经理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需要准备的核心文档如下:1. 产品策划阶段:- 产品愿景:描述产品的整体目标和愿景,包括满足用户需求的核心功能和特点。
- 产品范围说明书:定义产品的边界和范围,包括功能、特性、目标受众等。
- 产品路线图:展示产品的发展计划和时间表,包括不同版本的功能和特性规划。
- 用户画像和用户需求分析:描述目标用户的特征和需求,为产品设计提供指导。
- 竞争分析报告:评估市场上类似产品的竞争情况,洞察竞争对手的优势和不足。
2. 需求分析阶段:- 产品需求文档(PRD):详细描述产品的功能、特性、需求和约束条件,为设计和开发提供指导。
- 用例图和流程图:展示产品的功能流程和用户操作路径,帮助开发团队理解产品需求。
- 信息架构和界面设计:描述产品的交互流程、界面布局和元素设计,确保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3. 设计和开发阶段:- 原型与交互设计:制作产品的原型和交互设计,展示产品的外观、布局和功能操作。
- 技术文档:针对开发团队,提供详细的开发要求、技术约束和接口规范等。
- 测试用例和质量保证计划:定义产品的测试范围、测试用例和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 迭代开发记录:记录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决策和变更,供团队进行后期总结和优化。
4. 上线和运营阶段:- 上线计划和发布说明:制定产品上线的详细计划,包括发布时间、渠道和推广策略。
- 用户指南和帮助文档:为用户提供产品的使用指南和问题解答,提升用户满意度。
- 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报告:分析产品的使用情况和用户反馈,为后续改进提供参考。
这些核心文档的编写和维护有助于产品经理与团队成员沟通,明确产品方向和要求,保证产品按时上线,并为后续的产品迭代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编辑导语:我们在职场中经常会遇到跨行业的经历,跨行做产品经理也是比较难的一个方向,需要有很多基础的方法论需要学习;但如果先前都处在互联网行业,以前积累到的经验还是可以复用;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跨行产品一年的工作方法总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本人从事的是K12 STEAM教育,就是少儿编程,创客教育领域;之前做的是课程设计师,由于当时公司的产品以课程的角度存在很多问题,想要试图去解决这些,但又不懂如何去做;在找解决办法的时候,知道了产品经理这个角色,立刻就有了浓厚的兴趣。
之后就去学习与之有关的东西,大概一年之后换了工作,成为产品助理,还是在这个行业中。
由于新公司所在的部门,原来没有专职的产品经理,所以使得有机会能够接触到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款软件和一款硬件从0到1的过程,写这个文章就是为了沉淀自己的工作技能,帮助技能迭代。
下面就是个人工作的回顾和整理:工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产品策划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产品开发阶段、产品上线运营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弄清楚要做什么,就是要搞清楚需求是什么。
什么人做什么以达到什么目的。
这里面会有很多专业技能,如果是在大公司,每个技能可能都会有专人来负责,但是小公司,就是一人身兼数职了;包括确定目标用户、需求分析、完成产品定位等。
这些完成后,大公司可能会写详细的BRD、MRD;小公司不会要求这个细致,但是也需要有文档,能够呈现分析的过程,可以向领导和同事说明需求的必要性;文档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能说清楚就行。
确定目标用户:看似差不多的用户,其实需求差异是比较大的,比如相同年龄用户,培训机构和公立学校对于产品的要求会有很多差距;培训机构的用户会对于产品外观、产品体验,内容质量要求都会更高,对于价格更敏感;所以产品是给谁做的,一开始就要想清楚。
这里有专门的方法,比如创建用户角色,通过对一个人物的主客观描述,使团队能够直观的弄清楚,是谁用我们的产品。
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产品工作中的核心,需求管理分为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筛选。
产品经理成长系列—产品各阶段文档输出1.2. 产品需求阶段立项成功后,就开始进入产品需求阶段,这时就要更加深入的分析用户需求,准备如下文档:产品策划需求,包含:产品目标、需求概述、产品逻辑、主要功能特性、数值策划;产品交互设计稿;数据需求文档:产品关键指标、指标体系、计算逻辑、数据上报、报表样式等;目的是产品上线后对产品的评估,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对产品优化提供决策参考;产品运营方案:产品上线发布策略、产品运营后台设计,产品营销推广,内容运营,运营工作安排,持续运营优化等;客服文档:包含产品说明、产品逻辑、用户有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如果产品相对复杂,需要对客服进行现场培训指引;3. 开发实施阶段产品进度文档:不少公司的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是同一个人,因此,产品经理会全程跟进开发过程,及时输出进度邮件;建议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尽量采用邮件进行备忘;4. 测试阶段产品体验邮件输出:测试过程中,产品经理要进行产品内测体验,明确测试关键点,输出体验邮件,注意其中的数据测试部分,保证数据准确上报;测试后的产品优化改进文档;5. 灰度发布灰度确认邮件:灰度发布前,结合前期的各项文档,检查产品是否可用?灰度逻辑是否清楚?产品风险是否有规避措施?产品数据是否可以正常上报?运维监控告警是否到位?产品体验报告:灰度发布过程中,产品经理必须及时跟进产品体验,例如内部同事体验、首批灰度用户体验反馈、产品可用性测试等;数据分析报告:按日输出,根据既定产品目标,在灰度中评估产品是否有助目标达成,满足既定的各项标准后,再继续放量;6. 正式上线上线总结:产品上线绝对是一个里程碑,这时产品经理需要输出产品总结报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答谢项目成员。
7. 产品运营产品运营报告:按时间分,有日报、周报、双周报、月报,各自产品重要程度与阶段、运营节奏不同,分别选择适合的输出周期,建议在新产品上线初期,按日输出产品数据日报,按周进行产品分析周报。
产品人的学习和成长认识产品经理布老师没有直接给出产品经理的定义,而是从行业与职业发展的角度,定位了产品经理未来的趋势。
在价值定位上,产品经理的工作与交互、技术和运营有很大程度上的重合,生存空间一直不断受到挤压。
所以说产品经理是一个入门容易入行难的工作。
从未来趋势来看,产品经理未来的定位会受到很多挑战,包括:(1)前端产品需求萎缩,(2)后端产品成就感偏弱,(3)垂直能力不足,(4)对逻辑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从产品经理个人职业发展来说,一开始产品经理跟运营、UX、商业、研发类似,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岗位。
而后随着职级的升高,除了纵向提升自身的产品技能,产品经理还得横向融合运营、商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才可以从业务的角度负责起独立的项目或产品线。
所以,产品经理这个工作也许与其他工作确实有不太一样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产品经理被称为CEO学前班的原因吧~)。
能力要求布老师通过拆解腾讯与百度公司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梳理了一个产品经理的成长体系。
同时,课程也给出了不同阶段对产品经理能力的要求。
实习/助理●执行力:胜任功能设计与迭代主管/经理●项目管理:有能力负责一个产品项目高级经理/总监●团队效能:同时负责多款产品、或负责一个重要项目学习路径与方法而一名产品助理的成长,更应该注重产品感和执行力,本课程将用以下六个模块的内容帮助大家进行产品感和执行力这两大核心能力的锻炼。
●脱离小白视角,用产品视角看产品;●需求训练,定位用户问题;●流程分解,透过流程剖析产品本质;●还原原型,透过原型看交互;●结构表达,产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综合运用,完整的小功能设计,产出PRD;最后,一定要时常问问自己:在产品经理的工作中,你是否真正以用户为中心,关注了产品长期价值?。
产品经理如何培养文档输出能力?近期在网站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文章——如何将需求分析做到极致?个人评价这篇文章可以写得再深入点,但是有点着急,幸好以往在这方面总结的比较深入,文字写的也比较多,所以发文前大部分做的工作都是组织整理。
以下是个人在输出文章方面的一些经验,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
1、平时养成多思考、多积累、多记录的好习惯人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一系列新的学习理念和方式充斥着你有限的时间,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和众多的知识中快速取舍和永久留存,取决于你的思考和记录能力。
我们日常学习的媒介其实很多,如: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书籍报刊杂志平时在这些众多的媒介中阅读时,就要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将他人和你自己的灵感记录下来。
这样长时间的积累,在你需要输出的时候,才会马上找到,做为论点或论据。
可以将这些关键内容分类,按照目录式形式记录,后期需要时便于查找,如下:产品思路文档能力部门配合宣讲能力方案能力用户调研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在此,推荐大家2个工具,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以下是我在印象笔记中的一些记录:另外,工作中每天都要在网络上获取大量的资源和信息,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收藏在浏览器中,如下: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以后会陆续分享给大家。
2、好准备不如“烂开始”不要等到万事俱备时再提笔,其实根本没有万事俱备的时候,在写的过程中才是你真正思考的过程。
随着内容深度广度的增加,你才知道要找寻哪些资料。
更深入地说,就是每个人都有完美主义情节,只停留在想法中,就会很难迈出第一步。
但一旦开始,你可能根本就停不下来,其实也就是从0到1的过程,至于从1到N怎么坚持下来,我可以推荐给大家两本书,分别是:《自控力》——凯利·麦格尼格尔《习惯的力量》——查尔斯·杜希格一个教大家如何克制欲望,一个教大家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
3、不要直接套用他人模板千万不要直接套用别人的模板大纲,而是要将自己零散的思路想全,甚至归类建立起联系,形成组织后,你会更清楚哪个模板大纲更适合你,亦或是取众多之精华,形成自己的脉络模板。
产品经理产品发布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作为产品经理,我负责了一款新产品的发布工作。
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这款产品已经成功地面向客户投放。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产品发布的过程以及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
一、需求分析与产品规划在产品发布的前期,我们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
我们通过与潜在用户的沟通,收集了大量反馈和建议。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竞品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我们产品的定位和差异化特点。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产品规划和设计。
重点考虑了用户体验、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因素,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具备竞争力。
二、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在产品发布的过程中,团队协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设立了明确的项目目标和里程碑,并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分工和时间表。
通过每周团队会议和每日站立会议的方式,及时跟踪项目进展,确保各个环节协调顺利。
我们还采用了灵活的敏捷开发方法,定期进行产品迭代和测试,快速发现和解决问题。
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相互配合,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产品推广与市场营销产品发布之后,我们重点关注产品推广和市场营销的工作。
通过制定营销策略和计划,我们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包括线上广告、社交媒体、行业展会等。
同时,我们积极与合作伙伴和行业专家进行合作,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通过与客户的深入交流和反馈收集,我们不断优化产品和推广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用户满意度。
四、用户反馈与产品优化在产品发布后的运营中,我们重视用户反馈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的用户反馈和评价,我们了解到产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我们对用户反馈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及时解决了一些功能缺陷和用户体验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用户的建议和需求作为产品的改进方向,不断推出新的功能和服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五、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通过这次产品发布的经验,我们也吸取了一些教训并制定了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意识到在产品规划和设计阶段要更加注重用户的真实需求,避免盲目追求功能争议。
移动端交互输出文档,应该怎么写设计师在团队一般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游视觉相互配合视觉设计师和项目经理,构想下游对接视觉设计师和开发计划工程师,他们都是下要根据交互建筑家输出的交互文档作为下一步的工作的参考,不言而喻交互应用程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我从项目实践出发,结合案例的分享了移动端交互输出文档等撰写步骤以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供大家一同参考和学习。
一套配置文件完整且比较优秀的网络连接端交互文档,我认为可以包含以下部分:当然也可以增加产品概况和日志等内容,产品概况即简单说明这个产品版本号和产品相关人员。
更新系统升级日志主要是注明每次更新之后,更新了哪些内容、更新人和更新日期,如下图所示。
作为一个人机交互设计师。
在我们接到融资需求之后,首先需要搞清的是产生需求的业务业务背景是什么。
其次是最终目标基于业务背景了解产品的目标是什么。
最后弄清楚产品的使用者弄清楚人群有哪些,用户目标是哪些。
设计师通过从产品经理或者其他需求发起方那里了解需求生产的业务背景,了解为什么要做这个资金需求。
在了解清楚之后,追溯需求最零碎本质。
在我们实际工作的大部分情况下,产品经理是不会在需求文档中将业务背景写清晰,这时候我们交互设计师就可以将业务背景在交互文档中输出,并清晰的展示出来。
接下来我以一个虚构的案例来讲解如何输出转换器移动端交互文档。
案例:浏览器的竞猜拉新活动。
该活动的需求是通过浏览器的金币竞猜活动让用户与产品有一个拉新互动,进一步提高新用户和老用户的日活量,提升活跃度。
基于这个需求,我们交互设计师该如何进行设计并输出一份交互文档呢?根据以上所说:我们在设计之前,需要综合考虑业务背景、产品目标、用户青壮年和用户目标。
经过分析,可以得到需求这个需求的业务背景、产品目标、用户人群和用户目的如下:业务背景:让用户通过使用某浏览器的一些指定任务赚取金币,并将金币用于消费(竞猜活动),从而形成一个较完整良性的良性闭环。
1.
2. 产品需求阶段
立项成功后,就开始进入产品需求阶段,这时就要更加深入的分析用户需求,准备如下文档:
产品策划需求,包含:产品目标、需求概述、产品逻辑、主要功能特性、数值策划;产品交互设计稿;
数据需求文档:产品关键指标、指标体系、计算逻辑、数据上报、报表样式等;目的是产品上线后对产品的评估,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对产品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产品运营方案:产品上线发布策略、产品运营后台设计,产品营销推广,内容运营,运营工作安排,持续运营优化等;
客服文档:包含产品说明、产品逻辑、用户有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如果产品相对复杂,需要对客服进行现场培训指引;
3. 开发实施阶段
产品进度文档:不少公司的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是同一个人,因此,产品经理会全程跟进开发过程,及时输出进度邮件;建议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尽量采用邮件进行备忘;
4. 测试阶段
产品体验邮件输出:测试过程中,产品经理要进行产品内测体验,明确测试关键点,输出体验邮件,注意其中的数据测试部分,保证数据准确上报;测试后的产品优化改进文档;
5. 灰度发布
灰度确认邮件:灰度发布前,结合前期的各项文档,检查产品是否可用?灰度逻辑是否清楚?产品风险是否有规避措施?产品数据是否可以正常上报?运维监控告警是否到位?
产品体验报告:灰度发布过程中,产品经理必须及时跟进产品体验,例如内部同事体验、首批灰度用户体验反馈、产品可用性测试等;
数据分析报告:按日输出,根据既定产品目标,在灰度中评估产品是否有助目标达成,满足既定的各项标准后,再继续放量;
6. 正式上线
上线总结:产品上线绝对是一个里程碑,这时产品经理需要输出产品总结报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答谢项目成员。
7. 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报告:按时间分,有日报、周报、双周报、月报,各自产品重要程度与阶段、运营节奏不同,分别选择适合的输出周期,建议在新产品上线初期,按日输出产品数据日报,按周进行产品分析周报。
一般的报告内容有:当前产品数据指标、数据走势分析、竞品比较、产品体验分析、产品迭代优化进度等。
在产品的持续运营过程中,数据分析、用户CE、用户反馈收集报告等贯穿始终。
—产品各阶段文档输出
我是BLUES,一个简单、真诚、热心的人,做过销售、市场、用户研究、数据分析、产品运营……对产品体验有着极致的追求,喜欢读书、电影、旅行、做美食,欢迎收听我的公众平台,欢迎交流。
如果觉得分享内容还不错,就推荐到你的朋友圈吧,让更多人一起交流和分享。
文章来源:公众帐号bluemidou 作者BLUES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