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话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14
杭州⽅⾔ 杭州话,是⼀种北⽅官话和南⽅越语的糅合。
了解杭州话,着重是对地⽅⽂化的打捞、保存、记录,继以传承复兴。
有两个新杭州⼈想学杭州话,问我“拷⽡⽙⼉”、“靠位⼉”啥格意思?杭州⼈在谈天中会出现⽊佬佬的“⼉”字,从两个字、三个字的“袋⼉、袜⼉、棒⼉、鸟(⾳巧)⼉、吊嘴⼉、酒⽔⼉”到七⼋个字的“头⼉脑⼉顶⼉尖⼉(夸奖最好的⼈和事)”和“夜饭吃饱吹腮⼉(侃⼤⼭、吹⽜)”,杭帮杭腔有乐感有韵味,下⽂罗列⼀些带⼉字的杭州话,与诸君互学、交流、品味。
先读读报上的两⾸童谣。
《⼤⼈的希望》是这样写的:“爸爸让我长⾼点⼉/妈妈让我考好点⼉/⽼师让我多学点⼉/奶奶让我多吃点⼉/哎呀呀/我就是想要痛痛快快玩点⼉”// 还有⼀⾸题⽬叫《杭州⼩伢⼉歌》:“杭州⼩伢⼉/西湖⾥⾯划船⼉/⼴场上⾯放鹞⼉/公园看花⼉/爬⼭抓抓⼉// 春天有柳条⼉/夏天有荷花⼉/秋天踏黄草⼉/冬天堆雪⼈⼉//⾖瓣⼉/⾹肠⼉/有个故事叫葱包烩⼉// 盐花⼉/葱花⼉/清清爽爽鱼丸⼉// 摆桌⼉/搬凳⼉/放好筷⼉瓢羹⼉/杭州伢⼉搞搞⼉//。
” 杭州话中有的“⼉”字嵌在词语当中,我称之为“夹⼼饼⼲”,如:杭⼉风、芡⼉粉、门⼉布、把⼉柴、贱⼉饭、锞⼉纸和滚得⼉势圆等。
话说杭州有个踏⼉哥,家住孩⼉巷,⽣活做好回家烧了三碗下酒菜,⼀碗筒⼉⾻,⼀碗瓢⼉菜,⼀碗烤⼉鲞,⽤筒⼉⾯做了⼀碗⽚⼉汆(⾮川),绍兴⽼酒弥弥(mi)。
⾝旁⽴着三个⼩伢⼉,⼀个吃棒⼉糖,⼀个吃枣⼉⽠,⼀个在骂⼈:“你个⾖⼉⿁”。
带⼉字的杭州话四个字的俯拾皆是:⼀把茶壶4个“⼉”:茶壶嘴⼉,茶壶盖⼉,茶壶柄⼉,茶壶底⼉。
⼀个⼿字有:⼿指头⼉,⼿指甲⼉,⼿底板⼉,⼿底⼼⼉。
再说有个学⽣⼦⼉,拨好算盘⼦⼉,摇起摇⾻冬⼉(拨浪⿎),玩⼀回打⽔漂⼉,再捏泥⼘头⼉,穿双拖鞋⽙⼉,露出脚趾头⼉,搬张⾻牌凳⼉,⾷祭(吃)起沙爆⾖⼉,望着马路对⾯,看见⼀股脑⼉⾛过来⼀个外国佬⼉。
晒晒“⽜⼤嫂奇遇记”:阿嫂拎只菜篮⼉,⼿上戴付镯⼉,称了半⽄虾⼉,捎上点⾁丸⼉、鱼丸⼉。
杭州话作文杭州话,又称浙江话,是中国浙江省的地方方言。
它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很多人发音不标准,也不易理解。
然而,杭州话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浙江人自豪的语言。
杭州话的发音特点是声调高,语音清脆。
在普通话中," 一声 " 和 " 四声 " 的区别不大,但在杭州话中," 一声 " 的音高要高于 " 四声 "。
另外,杭州话中" 二声 "和 " 三声 " 的区别也很明显。
杭州话的词汇丰富,有很多俗语、俚语和成语。
它们多数来自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例如,"滚粗"就是"滚蛋"的意思,"喝醋"就是"生气"的意思。
杭州话的语法也有一些特点。
它有很多的助动词和副词,使用起来很方便。
例如,"咱"就是"我们"的意思,"着"就是"着急"的意思。
杭州话在浙江省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杭州市。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杭州话的使用范围正在缩小。
为了保护杭州话的文化和语言传承,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杭州话的教学水平,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杭州话对于浙江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工具。
它蕴含着浙江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经验。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杭州话,让它永葆鲜活。
杭州话不仅是一种语言,它更是一种文化。
杭州话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是为了传承一种语言,更是为了传承一种文化,让下一代了解和珍惜自己的文化根基。
综上所述,杭州话是浙江省的地方方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浙江人自豪的语言。
杭州话的保护和传承对于浙江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杭州话,让它永葆鲜活。
在杭州话教学方面,应该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开始教授杭州话,并在中学和大学阶段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今天学习杭州话,杭州俚语⼤全,看你知道⼏个?有种难弄叫勒格,有种⾁⿇叫利⼏,有种闪电叫豁闪,有种谎⾔叫造话,有种程度叫尽该,有种过去叫上⽑⼦,有种颜⾊叫墨墨⿊,有种感觉叫滥滥湿,有种⽆奈叫空牢牢,有种态度叫门门帐,有种祝福叫好好交!有种笨蛋叫62 / ⽿朵有种⼈叫欧⼦,有种速度叫豪扫,有种讨厌叫熟及,有种进⾷叫⽯基,有种清仓叫倒担,有种粗粮叫泥搜,有种谈恋爱叫拷位⼉,有种⼋卦叫格是格⾮,有种触觉叫粘兹个哒,有种舒服叫落胃,有种完蛋叫⾼场,有种⼩⽓叫⼗刮 / 精巴有种告别叫⾊阔,有种休息叫困告,有种程度叫到门,有种⽆奈叫活测空,有种厉害叫节棍 / ⾊照有种思考叫咪⼀咪,有种丢脸叫滴卤⼉,有种⽩吃叫贱⼉饭,有种“饭”叫鞭三饭,有种“⾯”叫滑乐⾯,有种“栗⼦”叫笃栗⼦,有种凶的⼈叫汪爽胚,有种点⼼叫么⽆烧,有种游戏叫秦综梆,有种数量叫⽊⽼⽼,有种⽣⽓叫扮俏作,有种乐趣叫琴开⼼,有种匆忙叫跌⾊拜倒,有种罗嗦叫背事⽼到。
有种可爱叫发靥,有种舒服叫下以,有种AA制叫拷⽡派⼉,有种零⾷叫宵夜果⼉,有种性格叫⽕⾚郎当,有种迟钝叫⽊⽽各⼦,有种没困醒叫客冲梦东,有种呱噪叫咋拉望天,有种付出叫扑⼼扑肝。
再来⼀拨有种恋⼈叫套⼉有种耍流氓叫丫桌,有种赞扬叫靠的⽼,有种骂⼈话叫实你挖得,有种解⼿叫杂物,有种⽅便叫杂西。
有种恶⼼叫⽑有种情绪过激叫班牢有种逞能叫⼈⼉登有种夫妻⽣活叫腿有种商量叫接个套有种决定叫⾆个套有种说⼤话叫吹三⼉有种说谎叫杂假乌有种陷阱叫汪荡有种⾃以为是叫拐头拐脑 / 拿弄拿弄有种价格贵叫杀猪有种轻⽽易举叫蓬松有种踩油门叫哄⼀计有种恐怖叫⿊⼈到怪有种烦⼼叫戳 / 炸死的还有⼀种粗粮叫乌选头有种拒绝叫表有种温度叫泡有种软体动物叫盐喽喽有种昆⾍叫灶哔叽有种⼩偷叫插⼿⼉有种感谢叫即即有种蔬菜叫其⼉(茄⼦)有种功夫叫浪叉有种打扫叫掸蓬尘有种脏叫窝封叽糟有种晚上不睡觉的⼈叫夜新鲜有种⾯好吃的⾯叫⽚⼉川有种背后说别⼈叫嚼⾆头有种清洗叫达(达菜,达脚,达⾐裳…)有种损别⼈叫索夺有种⽩忙叫哨(哨喔,哨吃,哨挵。
杭州话口头禅杭州话,是浙江省杭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方言,属于吴语的一支。
作为杭州人独特的语言特征之一,杭州话口头禅在当地人的日常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口头禅不仅代表了杭州人独有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点,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1. 杭州话特点1.1 音调清晰杭州话相较于其他方言而言,音调比较清晰。
说话时音高变化明显,声音起伏有致。
这种音调特点使得杭州话听起来韵味十足,给人一种悦耳动听之感。
1.2 轻声细腻杭州话注重轻声细腻的表达方式。
在日常交流中,讲究用词准确、抑扬顿挫、节奏鲜明。
通过适当运用轻声、浊音和咬字发音等技巧,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1.3 口头禅丰富多样杭州人善于用简洁而有趣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杭州话口头禅也相对丰富多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杭州话口头禅及其含义。
2. 常见杭州话口头禅2.1 撒娇音撒娇音是杭州话中常见的一种特殊发音方式,用于表达亲切、温柔或开心的情感。
例如:•“阿哟”:表示疼痛或惊讶。
•“唷唷”:表示喜悦或惊讶。
2.2 询问身体杭州人关心他人,经常会用口头禅询问对方身体状况。
例如:•“你老神经怎么样啊?”:询问对方身体是否健康。
•“你老了吧?”:表示关心对方年纪是否增长。
2.3 赞美美食杭州以美食闻名,当地人对美食有着极高的认同感。
因此,在描述美食时也有一些特定的口头禅。
例如:•“好吃到爆!”:形容食物非常好吃。
•“这个菜真是下饭啊!”:表示菜肴很适合作为主食。
2.4 质疑、否定杭州人在表达质疑或否定时,也有一些常见的口头禅。
例如:•“你不要脸!”:表示对对方行为的不满或不认同。
•“才没有那么简单!”:表示对某事的质疑或怀疑。
2.5 轻松幽默杭州人喜欢用幽默的方式调侃自己和他人,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轻松幽默口头禅。
例如:•“你这个二货!”:形容对方做事不太聪明。
•“傻乎乎的样子真可爱!”:形容对方天真可爱。
3. 杭州话口头禅的文化意义杭州话口头禅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杭州话——普通话对照表
日里:白天
夜到头:夜晚
头毛:刚才
格毛:现在
旧年子:去年
豁闪:闪电
老倌:用于指人,
如,这个老倌,那个老倌,即这个人,那个人手膀:胳膊
大脚膀:大腿
烧酒:白酒
老酒:黄酒
炮煞的:很烫
疲疲软:很疲
洋番薯:马铃薯,土豆
麻巧儿:麻雀
曲蟮:蚯蚓
造话:假话
高头:上面
下底:下面
尽该、蛮蛮、木老老:很……
蹩脚、起泡、推板:差……
发靥:可笑、好笑
冰冰瀴(yin 音阴):很凉
墨墨黑:漆黑
慢慢交:慢慢地
好好交:好好地
糊达达、糊里达喇:粘粘糊糊
浑滔滔:稀里糊涂
瞌目充懵懂:神志不清(搞不清状况)
吃馆子:到饭店吃饭
会钞:付钱
一沓括子:总共
寻事儿:找碴
闹架儿:吵架
耍子:玩
有数:懂了
特为:故意
打呃得:打嗝
吃不落:不能胜任
一眼眼:一点儿
一息息:一会儿
毒头:指脾气古怪的人
藤头:喻人固执己见,不可说服
勒格:形容善于挑剔的人,难以相处
汪颡(sang 音桑):用以称蛮不讲理,态度凶恶的人寿头:称不合时宜的人
别苗头:与人竞争,比高低
牵煞煞:谓忸怩作态,取悦于人(多指女性)
空老老:无事找事干,无话找话说
牵头皮:因某人或某事受牵连,被人背后议论
半吊子:对某人或某事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碰鼻头:指做事碰壁或寻人未遇
敲瓦爿儿:指大家聚集吃饭,大家分摊出钱(即AA制)
碰头磕脑:做事不顺当,挫折多
歪了头由自己窝(话):指听不进不同意见,自以为是,自说自话。
杭州话与普通话对照
杭州话——普通话对照表
⽇⾥:⽩天
夜到头:夜晚
头⽑:刚才
格⽑:现在
旧年⼦:去年
豁闪:闪电
⽼倌:⽤于指⼈,
如,这个⽼倌,那个⽼倌,即这个⼈,那个⼈⼿膀:胳膊⼤脚膀:⼤腿
烧酒:⽩酒
⽼酒:黄酒
炮煞的:很烫
疲疲软:很疲
洋番薯:马铃薯,⼟⾖
⿇巧⼉:⿇雀
曲蟮:蚯蚓
造话:假话
⾼头:上⾯
下底:下⾯
尽该、蛮蛮、⽊⽼⽼:很……
蹩脚、起泡、推板:差……
发靥:可笑、好笑
冰冰瀴(yin ⾳阴):很凉
墨墨⿊:漆⿊
慢慢交:慢慢地
好好交:好好地
糊达达、糊⾥达喇:粘粘糊糊
浑滔滔:稀⾥糊涂
瞌⽬充懵懂:神志不清(搞不清状况)
吃馆⼦:到饭店吃饭
会钞:付钱
⼀沓括⼦:总共
寻事⼉:找碴
闹架⼉:吵架
耍⼦:玩
有数:懂了
特为:故意
打呃得:打嗝
吃不落:不能胜任
⼀眼眼:⼀点⼉
⼀息息:⼀会⼉
毒头:指脾⽓古怪的⼈
藤头:喻⼈固执⼰见,不可说服
勒格:形容善于挑剔的⼈,难以相处
汪颡(sang ⾳桑):⽤以称蛮不讲理,态度凶恶的⼈寿头:称不合时宜的⼈别苗头:与⼈竞争,⽐⾼低
牵煞煞:谓忸怩作态,取悦于⼈(多指⼥性)
空⽼⽼:⽆事找事⼲,⽆话找话说
牵头⽪:因某⼈或某事受牵连,被⼈背后议论
半吊⼦:对某⼈或某事⼀知半解,似懂⾮懂
碰⿐头:指做事碰壁或寻⼈未遇
敲⽡⽙⼉:指⼤家聚集吃饭,⼤家分摊出钱(即AA制)
碰头磕脑:做事不顺当,挫折多
歪了头由⾃⼰窝(话):指听不进不同意见,⾃以为是,⾃说⾃话。
杭州话谚语集锦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杭州话谚语集锦,一起来看看吧。
杭州话谚语摘抄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
(旧指一些杭州人,只讲空话不务实)苏空头,杭铁头。
(旧指一些苏州人不实在,杭州人刚直且强硬)钱塘不管,仁和不收。
(今杭州市区历史上曾分属钱塘和仁和两县管辖,此语谓某事或某地方现在谁都不管)破雨伞里戳出。
要紧关头烤潮烟。
饭店门口摆粥摊。
苏州订货杭州卖,不讨钱赚只讨快。
红萝卜上在蜡烛帐上。
上赶江头,下赶湖墅。
(江头即江干,说明做生意要信息灵,交易快)急奔二龙头。
(二龙头在江干,南宋时设西关于此。
一说,当时西关甚热闹,人争趋之。
另一说,西关每天下午规定关城门时间,外乡人来杭做生意要赶回去。
今用此谚形容办事心急慌忙)西湖日销寸金,西湖日产寸金。
(西湖历史上为旅游胜地,消费大,而西湖历来又多产鱼虾莲藕,土特产丰富,收入好,故有此语)城外楼外楼,城里天香楼。
(指两个著名饭馆)龙井茶叶虎跑水。
(名茶、好水,被称为“双绝”)九九落雪,西湖开裂。
百年难遇岁朝春。
(岁朝春指春节适逢立春)踏雪迎春,大熟年成。
(立春下雪年成好)瘦人瘦马难过二月八。
(谓二月初八,天气寒冷)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年。
(邋遢指下雨)杭州话谚语精选初二、十六,店员吃肉。
(旧杭州商界习俗)西湖天下景,一世游不尽。
(极言西湖景胜,景点极多,并随天时之变化而变化,无穷无尽)西湖十样景。
(指著名的西湖十景)六桥三竺。
(指苏堤六吊桥,上、中、下三天竺)一湖二堤三岛。
(一湖指西湖,二堤指苏堤、白堤,三岛指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西湖六吊桥,间枝杨柳间枝桃。
独自个上城隍山。
(譬喻人之无聊)过了白堤有苏堤。
(借指人做事要留有余地)跳进西湖洗不清。
(譬喻人受冤枉)苏州头,绍兴脚,杭州姑娘好穿着。
春有两件,冬吃四肴。
(杭州食俗,两件指盐件儿、葱包烩儿;四肴指豆腐皮、发皮、录笋、粉丝)杭州话谚语推荐年三十的火,年初一的穿。
元旦书红,万事亨通。
贱儿饭——蹭吃别苗头——与人竞争,比高低吃相——谓态度,如“吃相难看”,即态度不好毒头——脾气古怪的人杀猪——敲竹杠一息息——一会儿一滴滴——一点儿晏歇会——等会儿见吃不落——不能胜任打呃得——打嗝特为——故意有数——懂了耍子——玩儿歇力——休息困觉——睡觉寻事儿——找岔糊达达、糊里达喇——粘粘糊糊墨墨黑——漆黑冰冰溲——很凉滥滥湿——很湿发靥——可笑、好笑麻巧儿——麻雀钉头碰铁头——比喻硬碰硬,互不相让为好跌一跤——意谓出于好的愿望办了某事,不仅不被理解,反遭人怨回汤豆腐干——指人被辞退而复人吃隔夜螺蛳——喻人说话罗嗦,纠缠不清蚂蚁扛鲞头——比喻人多活少,许多人聚在一起做少量的工作歪了头由自己说——意谓听不进意见,自以为是高头——上头造话——假话抽斗——抽屉天井——院子弄堂——胡同曲蟮——蚯蚓沙核桃儿——山核桃温吞水——温水赤膊——光膀子大脚膀——大腿手膀——胳膊眼乌珠——眼珠额角头——额跷拐儿——瘸子贼骨头——贼郎中——多指中医师老倌——用于指人,如:葛个老倌,那个老倌,即这个人,那个人奶奶——祖母爹爹——祖父姆妈——母亲阿爸——父亲落雪——下雪落雨——下雨豁闪——闪电辰光、时光——时候旧年子——去年上毛、上毛子——前回葛毛——现在头毛——刚才不灵光——不好使刨黄瓜儿——敲竹杠耍子儿——玩耍小伢儿——小孩子踏儿哥——三轮车夫敲瓦片儿—— AA制敲拐儿——瘸子夜里头、晚上头——夜晚晚快边儿——傍晚日中——中午日里——白天早上、早半日——上午。
杭州话的语音和词汇特点杭州话使用的范围不大,大致东至余杭下沙,南到钱塘江边,西自五云山、转塘至留下附近,北经拱宸桥至余杭三墩,东北经笕桥至余杭乔司之间。
在这个范围之内,约有一百万人说杭州话。
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杭州话却是浙江吴语中最小的方言点之一。
杭州方言属吴语区太湖片方言。
由于杭州话受外来方言的影响,与同片诸方言相比较,显得有许多特点。
外来影响最大的要数宋朝迁都临安。
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从建炎元年(1127年)到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30年间,外籍居民已超过土著。
当时南渡士民带来以汴梁为主的北方“官话”,对南方本地话施加影响。
终于使杭州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起了不小的变化,染上了浓厚的北方话色彩。
其次,清政府被推翻后,旗下营被迫解散,数量众多的旗人子弟和随军家属便混入杭州的普通百姓之中,他们浓重的北京“官话”,进一步使杭州话受到影响。
再次,对杭州话影响较多的是绍兴话。
绍兴有句谚语:“经济人断勿得杭州路”,是说绍兴人来杭贩卖物品或经商定居的多。
杭州也有一句谚语:“杭州萝卜绍兴种”,是说有很多杭州人的祖籍在绍兴。
绍兴人多了,绍兴话对杭州就有了影响。
一、语音特点l 家、嫁、交、江等字,杭州话只有[t -]声母一读,吴语湖嘉方言则有[K-][t -]两读,吴语有的地方只有[K-]一读。
2 古日母字“儿、二、耳”等字都只有[ l]一读,相当于吴语其它地方的文读,接近北京话,而吴语其它地方的白读多读鼻音自成音节或鼻音[ -]声母。
古日母字“热、人、软、肉”等字声母也不读[ -]声母,与吴语其它方言不同。
3 古明母字“蚊、问”杭州读[cven] [ven ],不读[m-],与吴语的湖嘉地区及多数地方都不相同。
4 杭州话韵母[ ]自成系统。
它可以单独与声母拼音,如:猪[ ]、举[ ]、书[ ],又可以作为介音与其它韵母拼合组成音节。
如:抓[ ]、帅[ ]、蛇[ ]、孙[ ]、装[ ]、转[ ]、热[ ]等。
常用杭州话与普通话对照表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常用杭州话与普通话对照表早上、早半日——上午日里——白天日中——中午晚快边儿——傍晚夜里头、晚上头——夜晚头毛——刚才葛毛——现在上毛、上毛子——前回旧年子——去年辰光、时光——时候豁闪——闪电落雨——下雨落雪——下雪雪烊得来——雪化了男人家——男人女人家——女人小伢儿——小孩子男伢儿——男孩子女伢儿——女孩子阿爸——父亲姆妈——母亲爹爹——祖父奶奶——祖母阿哥——兄阿弟——弟阿姐——姐阿妹——妹伯伯——伯父大姆妈——伯母小伯伯——叔父婶娘——叔母娘舅——舅父舅姆——舅母老公——丈夫老婆——妻子丈人——岳父丈姆娘——岳母郎中——多指中医师烧饭师父、厨房师父——厨师、厨子贼骨头——贼跷拐儿——瘸子喉咙——嗓子、喉面孔——脸额角头——额鼻头——鼻子眼乌珠——眼珠头颈——脖子手膀——胳膊大脚膀——大腿脚踝头——膝盖骨及其周围赤膊——光膀子菜蔬——指下饭的菜菜馒头——菜包子肉馒头——肉包子烧酒——白酒老酒——黄酒温吞水——温水六谷——玉米黄豆——大豆番茄——西红柿洋番薯——马铃薯、土豆沙核桃儿——山核桃雄鸡——公鸡婆鸡——母鸡麻巧儿——麻雀曲蟮——蚯蚓胡蜂——马蜂犭活狲——猴子弄堂——胡同窗门——窗户茅坑——厕所天井——院子扶梯——楼梯抽斗——抽屉戏文——戏剧造话——假话高头——上头下底——下头好看——美难看——丑土奉(音近"风")——骨亢骨葬薄(如:粥太薄)——稀厚(如:粥太厚)——稠壮(指动物)——肥长(人长)——高狭——窄阔——宽尽该、蛮蛮、木佬佬——很蹩脚、起泡、推板——差不乖——顽皮吃力——累发靥——可笑、好笑难为情——害臊滥滥湿——很湿冰冰氵婴——很凉墨墨黑——漆黑慢慢交——慢慢地好好交——好好地糊达达、糊里达喇——粘粘糊糊讨老婆——娶媳妇嫁老公——出嫁生病得来——病了肚皮层(音同查)——泻肚子发寒热——发虐疾看医生、看毛病——看病捞痒——搔痒做事体——干活儿吃酒——喝酒吃烟——抽烟吃茶——喝茶洗浴、氵大浴——洗澡倒霉——丢脸寻事儿——找岔闹架儿——吵架拎起来——提起来目困觉——睡觉歇力——休息耍子——玩儿晓得——知道有数——懂了记牢——记住粘牢——粘住特为——故意打呃得——打嗝吃不落——不能胜任摆、安、搁——放用场——用处跌了得来——遗失了寻着得来——找到了啥时光——什么时候啥地方——什么地方啥花头——什么花样,什么东西做啥——做什么晏歇会——等会儿见一毛、两毛——一次、两次一道——一块儿一床被——一条被一部车——一辆车一桄鱼——一条鱼打一记——打一下一滴滴——一点儿一息息——一会儿杀瘟猪一敲竹杠吃盾白儿——受人驳诘毒头——指脾气古怪的人瘟孙——指无用的人寿头——称不合时宜的人枣儿瓜——喻不知好歹的人别苗头——与人竞争,比高低上轧头——喻遇棘手事,两面受挤大青娘——少女的一种旧称空老老——无事找事干,无话找话说起搁头——作梗,或寻衅藤头——喻人固执己见,不可说服勒格——形容善于挑剔的人,难与相处半吊子——对某事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头大心慌——指人自以为了不起碰鼻头——指做事碰壁或寻人未遇桂花师傅——指初出茅庐、没有本事的师傅汪颡——用以称蛮不讲理、态度凶恶的人牵头皮——因某人或某事受牵连,被人背后议论门分账——原指应得之分,后引申为指应做之事敲瓦片儿——指大家聚集吃饭,大家分摊出钱碰头磕脑——做事不顺当,挫折多三不知头——忽然之间,出其不意挖脚底板一说别人以前不光彩的事吃空心汤糊——比喻向别人许了愿而不能兑现钉头碰铁头——比喻硬碰硬,互不相让为好跌一跤——意谓出于好的愿望办了某事,不仅不被理解,反遭人怨回汤豆腐干——指人被辞退而复人吃隔夜螺蛳——喻人说话哼嗦,纠缠不清蚂蚁扛鲞头——比喻人多活少,许多人聚在一起做少量的工作歪了头由自己话——意谓听不进意见,自以为是老头儿——泛指老年男人;妻子对别人称自己的丈夫(限于中老年人)木榔豆腐——从前指包头鱼头烧豆腐,现成为骂人很笨的意思老倌——用于指人,如:葛个老倌,那个老倌,即这个人,那个人吃相——谓态度,如"吃相难看",即态度不好牵煞煞——谓忸妮作态,取悦于人(多指女性)接口令——指回答别人说话的本领,如说:某人接口令好,即称赞该人答人之言敏捷而且得当。
眼睛掀开杭州话引言杭州话是浙江省杭州市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方言,也是中国汉语方言中的一支。
眼睛掀开杭州话是指通过杭州话来了解和认识杭州这座城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杭州话的起源与特点、杭州话的发展与变化、杭州话的影响与传承以及对杭州话的认识与看法。
杭州话的起源与特点起源杭州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吴越国时期,当时杭州是吴越国的都城,杭州话在这个时期形成并发展起来。
特点1.声调:杭州话的声调比较平缓,没有太多的起伏。
一般情况下,杭州话的声调是四声。
2.韵母:杭州话的韵母比较多,且有一些特殊的发音。
例如,“o”发音为”wo”,“e”发音为”ye”。
3.语调:杭州话的语调比较柔和,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在表达情感时,杭州话的语调变化丰富,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
杭州话的发展与变化发展历程1.古代:杭州话在古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了当时杭州地区的主要方言。
2.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各地方言的交流逐渐增多,杭州话也受到了其他方言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化。
变化特点1.词汇: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古老的杭州话词汇逐渐被现代汉语所替代。
同时,一些外来词汇也逐渐进入杭州话中。
2.语法:杭州话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但在现代社会中,一些外来语的影响导致了一些语法结构的变化。
3.发音:随着时代的变迁,杭州话的发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些古代的发音方式逐渐被现代的发音方式所取代。
杭州话的影响与传承影响范围杭州话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杭州市及周边地区,但随着人口流动和交通的发展,杭州话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
文化传承1.语言:杭州话是杭州地区的一种重要的语言文化符号,对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文学:一些杭州本土的作家和诗人通过使用杭州话来创作文学作品,进一步推动了杭州话的传承和发展。
对杭州话的认识与看法传统价值杭州话作为杭州地区的一种方言,具有重要的传统价值。
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杭州地区的独特文化。
杭州话特色方言贱儿饭——蹭吃别苗头——与人竞争,比高低吃相——谓态度,如“吃相难看”,即态度不好毒头——脾气古怪的人杀猪——敲竹杠一息息——一会儿一滴滴——一点儿晏歇会——等会儿见吃不落——不能胜任打呃得——打嗝特为——故意杭州话有数——懂了耍子——玩儿歇力——休息睏觉——睡觉寻事儿——找岔糊达达、糊里达喇——粘粘糊糊墨墨黑——漆黑冰冰溲——很凉滥滥湿——很湿发靥——可笑、好笑麻巧儿——麻雀钉头碰铁头——比喻硬碰硬,互不相让为好跌一跤——意谓出于好的愿望办了某事,不仅不被理解,反遭人怨回汤豆腐干——指人被辞退而复人吃隔夜螺蛳——喻人说话罗嗦,纠缠不清蚂蚁扛鲞头——比喻人多活少,许多人聚在一起做少量的工作歪了头由自己说——意谓听不进意见,自以为是高头——上头造话——假话抽斗——抽屉天井——院子弄堂——胡同曲蟮——蚯蚓沙核桃儿——山核桃温吞水——温水赤膊——光膀子大脚膀——大腿手膀——胳膊眼乌珠——眼珠额角头——额跷拐儿——瘸子贼骨头——贼郎中——多指中医师老倌——用于指人,如:葛个老倌,那个老倌,即这个人,那个人奶奶——祖母爹爹——祖父姆妈——母亲阿爸——父亲落雪——下雪落雨——下雨豁闪——闪电辰光、时光——时候旧年子——去年上毛、上毛子——前回葛毛——现在杭州话头毛——刚才不灵光——不好使刨黄瓜儿——敲竹杠耍子儿——玩耍小伢儿——小孩子踏儿哥——三轮车夫敲瓦片儿—— AA制敲拐儿——瘸子夜里头、晚上头——夜晚晚快边儿——傍晚日中——中午日里——白天早上、早半日——上午三、杭州话对照表杭州话词语丰富,随着普通话影响的扩大,杭州话词语也出现了一些发展与变化,而其中仍有很大部分保持其地方语言变体的独立性,较为典型的词语有:早上、早半日——上午日里——白天晚快边儿——傍晚夜里头、晚上头——夜晚头毛——刚才葛毛——现在上毛、上毛子——前回旧年子——去年辰光、时光——时候豁闪——闪电落雨——下雨落雪——下雪雪烊得来——雪化了男人家——男人女人家——女人小伢儿——小孩子男伢儿——男孩子女伢儿——女孩子阿爸——父亲姆妈——母亲爹爹——祖父奶奶——祖母阿哥——兄阿姐——姐阿妹——妹伯伯——伯父大姆妈——伯母小伯伯——叔父婶娘——叔母娘舅——舅父舅姆——舅母老公——丈夫老婆——妻子老头儿——泛指老年男人;妻子对别人称自己的丈夫(限于中老年人)丈人——岳父丈姆娘——岳母老倌——用于指人,如:葛个老倌,那个老倌,即这个人,那个人郎中——多指中医师烧饭师父、厨房师父——厨师、厨子贼骨头——贼跷拐儿——瘸子喉咙——嗓子、喉面孔——脸鼻头——鼻子眼乌珠——眼珠头颈——脖子手膀——胳膊大脚膀——大腿脚踝头——膝盖骨及其周围赤膊——光膀子菜蔬——指下饭的菜菜馒头——菜包子肉馒头——肉包子烧酒——白酒老酒——黄酒温吞水——温水六谷——玉米黄豆——大豆番茄——西红柿洋番薯——马铃薯、土豆沙核桃儿——山核桃雄鸡——公鸡婆鸡——母鸡麻巧儿——麻雀曲蟮——蚯蚓胡蜂——马蜂犭+活狲——猴子弄堂——胡同窗门——窗户茅坑——厕所天井——院子扶梯——楼梯抽斗——抽屉戏文——戏剧造话——假话高头——上头下底——下头好看——美难看——丑土+奉(音近“风”)——骯髒薄(如:粥太薄)——稀厚(如:粥太厚)——稠壮(指动物)——肥长(人长)——高狭——窄阔——宽尽该、蛮蛮、木佬佬——很蹩脚、起泡、推板——差不乖——顽皮吃力——累发靥——可笑、好笑难为情——害臊滥滥湿——很湿冰冰瀴——很凉墨墨黑——漆黑慢慢交——慢慢地好好交——好好地糊达达、糊里达喇——粘粘糊糊讨老婆——娶媳妇嫁老公——出嫁生病得来——病了肚皮尸+查(音同查)——泻肚子发寒热——发虐疾看医生、看毛病——看病捞痒——搔痒做事体——干活儿吃酒——喝酒吃烟——抽烟吃茶——喝茶洗浴、汏浴——洗澡倒霉——丢脸寻事儿——找岔闹架儿——吵架拎起来——提起来睏觉——睡觉歇力——休息耍子——玩儿晓得——知道有数——懂了记牢——记住粘牢——粘住特为——故意打呃得——打嗝吃不落——不能胜任摆、安、搁——放用场——用处跌了得来——遗失了寻着得来——找到了啥时光——什么时候啥地方——什么地方啥花头——什么花样,什么东西做啥——做什么晏歇会——等会儿见一毛、两毛——一次、两次一道——一块儿一床被——一条被一部车——一辆车一桄鱼——一条鱼打一记——打一下一滴滴——一点儿一息息——一会儿杀瘟猪一敲竹杠毒头——指脾气古怪的人瘟孙——指无用的人吃相——谓态度,如“吃相难看”,即态度不好藤头——喻人固执己见,不可说服勒格——形容善于挑剔的人,难与相处汪颡——用以称蛮不讲理、态度凶恶的人寿头——称不合时宜的人枣儿瓜——喻不知好歹的人别苗头——与人竞争,比高低上轧头——喻遇棘手事,两面受挤牵煞煞——谓忸妮作态,取悦于人(多指女性)大青娘——少女的一种旧称空老老——无事找事干,无话找话说起搁头——作梗,或寻衅木榔豆腐——从前指包头鱼头烧豆腐,现成为骂人很笨的意思牵头皮——因某人或某事受牵连,被人背后议论门分账——原指应得之分,后引申为指应做之事半吊子——对某事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接口令——指回答别人说话的本领,如说:某人接口令好,即称赞该人答人之言敏捷而且得当碰鼻头——指做事碰壁或寻人未遇吃盾白儿——受人驳诘桂花师傅——指初出茅庐、没有本事的师傅头大心慌——指人自以为了不起敲瓦片儿——指大家聚集吃饭,大家分摊出钱碰头磕脑——做事不顺当,挫折多三不知头——忽然之间,出其不意挖脚底板一说别人以前不光彩的事吃空心汤糊——比喻向别人许了愿而不能兑现钉头碰铁头——比喻硬碰硬,互不相让为好跌一跤——意谓出于好的愿望办了某事,不仅不被理解,反遭人怨回汤豆腐干——指人被辞退而复人吃隔夜螺蛳——喻人说话哼嗦,纠缠不清蚂蚁扛鲞头——比喻人多活少,许多人聚在一起做少量的工作歪了头由自己说——意谓听不进意见,自以为是。
杭州话学习宝典————————————————————————————————作者:————————————————————————————————日期:杭州话学习宝典杭州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但受官话的影响很大,其人称代词、名词等中的官话成分相当大,成为吴语中的“异类”。
杭州话主要分布在杭州市区和杭州近郊,不包括杭州远郊以及新近并入的萧山、余杭两区。
保守估计,中国以杭州话为母语的人口在120万~150万之间。
三种城区话:属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特点:说话加个“儿”字北郊话:属吴语太湖片苕溪小片,特点:湖、河分不清南郊话:属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特点:说话鼻音比上述两片重。
贱儿饭——蹭吃别苗头——与人竞争,比高低吃相——谓态度,如“吃相难看”,即态度不好毒头——脾气古怪的人杀猪——敲竹杠一息息——一会儿一滴滴——一点儿晏歇会——等会儿见吃不落——不能胜任打呃得——打嗝特为——故意有数——懂了耍子——玩儿歇力——休息困觉——睡觉寻事儿——找岔糊达达、糊里达喇——粘粘糊糊墨墨黑——漆黑冰冰溲——很凉滥滥湿——很湿发靥——可笑、好笑麻巧儿——麻雀钉头碰铁头——比喻硬碰硬,互不相让为好跌一跤——意谓出于好的愿望办了某事,不仅不被理解,反遭人怨回汤豆腐干——指人被辞退而复人吃隔夜螺蛳——喻人说话罗嗦,纠缠不清蚂蚁扛鲞头——比喻人多活少,许多人聚在一起做少量的工作歪了头由自己说——意谓听不进意见,自以为是高头——上头造话——假话抽斗——抽屉天井——院子弄堂——胡同曲蟮——蚯蚓沙核桃儿——山核桃温吞水——温水赤膊——光膀子大脚膀——大腿手膀——胳膊眼乌珠——眼珠额角头——额跷拐儿——瘸子贼骨头——贼郎中——多指中医师老倌——用于指人,如:葛个老倌,那个老倌,即这个人,那个人奶奶——祖母爹爹——祖父姆妈——母亲阿爸——父亲落雪——下雪落雨——下雨豁闪——闪电辰光、时光——时候旧年子——去年上毛、上毛子——前回葛毛——现在头毛——刚才不灵光——不好使刨黄瓜儿——敲竹杠耍子儿——玩耍小伢儿——小孩子踏儿哥——三轮车夫敲瓦片儿—— AA制敲拐儿——瘸子夜里头、晚上头——夜晚晚快边儿——傍晚日中——中午日里——白天早上、早半日——上午典型词汇杭州话词语丰富,随着普通话影响的扩大,杭州话词语也出现了一些发展与变化,而其中仍有很大部分保持其地方语言变体的独立性,较为典型的词语有:时间早上、早半日——上午日里——白天日中——中午晚快边儿——傍晚夜里头、晚上头——夜晚头毛——刚才葛卯——现在上卯、上卯子——前回旧年子——去年辰光、时光——时候人称阿爸——父亲姆妈——母亲爹爹——祖父奶奶——祖母阿哥——兄阿弟——弟阿姐——姐阿妹——妹伯伯——伯父大姆妈——伯母小伯伯——叔父婶娘——叔母娘舅——舅父舅姆——舅母老公——丈夫老婆——妻子老头儿——泛指老年男人;妻子对别人称自己的丈夫(限于中老年人) 丈人——岳父丈姆娘——岳母男人家——男人女人家——女人小伢儿——小孩子男伢儿——男孩子女伢儿——女孩子老倌——用于指人,如:葛个老倌,那个老倌,即这个人,那个人郎中——多指中医师烧饭师父、厨房师父——厨师、厨子贼骨头——贼跷拐儿——瘸子人体器官喉咙——嗓子、喉面孔——脸额角头——额鼻头——鼻子眼乌珠——眼珠头颈——脖子手膀——胳膊大脚膀——大腿脚踝头——膝盖骨及其周围其他豁闪——闪电落雨——下雨落雪——下雪雪烊得来——雪化了赤膊——光膀子菜蔬——指下饭的菜菜馒头——菜包子肉馒头——肉包子烧酒——白酒老酒——黄酒温暾水——温水六谷——玉米黄豆——大豆番茄——西红柿洋番薯——马铃薯、土豆沙核桃儿——山核桃雄鸡——公鸡婆鸡——母鸡麻巧儿——麻雀曲蟮——蚯蚓胡蜂——马蜂犭活狲——猴子弄堂——胡同窗门——窗户茅坑——厕所天井——院子扶梯——楼梯抽斗——抽屉戏文——戏剧造话——假话高头——上头下底——下头好看——美难看——丑土奉(音近“风”)——骨亢骨葬薄(如:粥太薄)——稀厚(如:粥太厚)——稠壮(指动物)——肥长(人长)——高狭——窄阔——宽尽该、蛮蛮、木佬佬——很蹩脚、起泡、推板——差不乖——顽皮吃力——累发靥——可笑、好笑难为情——害臊滥滥湿——很湿冰冰瀴——很凉墨墨黑——漆黑慢慢叫——慢慢地好好叫——好好地糊达达、糊里达喇——粘粘糊糊讨老婆——娶媳妇嫁老公——出嫁生病得来——病了肚皮层(音同查)——泻肚子发寒热——发虐疾看医生、看毛病——看病捞痒——搔痒做事体——干活儿吃酒——喝酒吃烟——抽烟吃茶——喝茶洗浴、汏浴——洗澡倒霉——丢脸寻事儿——找岔闹架儿——吵架拎起来——提起来困觉——睡觉歇力——休息耍子——玩儿晓得——知道有数——懂了记牢——记住粘牢——粘住特为——故意打嗝得——打嗝吃不落——不能胜任摆、安、搁——放用场——用处跌了得来——遗失了寻着得来——找到了啥时光——什么时候啥地方——什么地方啥花头——什么花样,什么东西做啥——做什么晏歇会——等会儿见一卯、两卯——一次、两次一道——一块儿一床被——一条被一部车——一辆车一桄鱼——一条鱼打一记——打一下一啲啲——一点儿一歇歇——一会儿杀瘟猪一敲竹杠毒头——指脾气古怪的人瘟孙——指无用的人吃相——谓态度,如“吃相难看”,即态度不好藤头——喻人固执己见,不可说服勒格——形容善于挑剔的人,难与相处汪颡——用以称蛮不讲理、态度凶恶的人寿头——称不合时宜的人枣儿瓜——喻不知好歹的人别苗头——与人竞争,比高低上轧头——喻遇棘手事,两面受挤牵煞煞——谓忸妮作态,取悦于人(多指女性) 大青娘——少女的一种旧称空老老——无事找事干,无话找话说起搁头——作梗,或寻衅木榔豆腐——从前指包头鱼头烧豆腐,现成为骂人很笨的意思牵头皮——因某人或某事受牵连,被人背后议论门分账——原指应得之分,后引申为指应做之事半吊子——对某事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接口令——指回答别人说话的本领,如说:某人接口令好,即称赞该人答人之言敏捷而且得当碰鼻头——指做事碰壁或寻人未遇吃盾白儿——受人驳诘桂花师傅——指初出茅庐、没有本事的师傅头大心慌——指人自以为了不起敲瓦片儿——指大家聚集吃饭,大家分摊出钱碰头磕脑——做事不顺当,挫折多三不知头——忽然之间,出其不意挖脚底板一说别人以前不光彩的事吃空心汤糊——比喻向别人许了愿而不能兑现钉头碰铁头——比喻硬碰硬,互不相让为好跌一跤——意谓出于好的愿望办了某事,不仅不被理解,反遭人怨回汤豆腐干——指人被辞退而复人吃隔夜螺蛳——喻人说话哼嗦,纠缠不清蚂蚁扛鲞头——比喻人多活少,许多人聚在一起做少量的工作歪了头由自己说——意谓听不进意见,自以为是歇后语语西湖里放酱油——无济于事吃得麦稀饭游西湖——穷开心一根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一脚跨过钱塘江——说大话城隍山上看火烧——幸灾乐祸西湖是没有盖儿的——要死自己去死西湖边搭草棚——煞风景做梦游西湖——想得美西湖里挖月亮——枉费心机白娘子遇许仙——两相情愿白娘子哭断桥——怀念旧情梁山伯遇祝英台——前世一劫黄牛钻狗洞——大小不符(犭活)狲头上放鸭蛋——滑而又滑痱子当作发背医——小题大作屁股里吃人参——后(候)补烧香望和尚——一带两便王府里招亲——大来大去叫化子吃死蟹——只只鲜姜太公的坐骑——四不像蜻蜓咬尾巴——白吃自荷叶包刺菱——里戳出半空里的灰尘——无着落大蒜叶儿打气——混葱(充) 外婆的鞋样儿——老花头床底下放鹞儿——一世不得高拷儿鲞都是头——主意多寿星老儿吃砒霜——活得不耐烦老虎打雄——一回头屁股画眉毛——大脸孔吊死鬼搽粉——死要面子老太婆坐花轿——浑沌沌石板上甩乌龟——硬碰硬和尚拜丈母——没遇着过火筒里煨鳗——直死牛皮兜儿——点水不漏豆芽菜切丝儿——细做四金刚腾云——悬空八只脚四金刚买帽儿——大头寸饭店里的臭虫——吃客泥水打墙——两面光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三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芥菜子掉在针眼里——碰巧黄鼠狼跟了黄瓜宕——盲目追随谚语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