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5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大江保卫战》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四、主要板书:大堤抢险铮铮铁汉铭记大江保卫战↓勇救群众鱼水情深英雄五、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回顾整体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仍旧和时光老人回到那难忘的1998年,和人民子弟兵一起深入抗洪第一线,打响这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请你们用朗读来表达你们的参与热情。
学生齐读课题。
2、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围绕这个“战”字,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学习内容师:同学们,是的,98年那年夏天接连不断地大暴雨使滚滚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
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让我们一起来亲身感受一下那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吧!1、观看录像——洪涝灾害记录片。
看完学生谈感受。
(这段录像就在战马凄厉地嘶叫中结束了,同学们,你看到了些什么。
(提示: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或句子形容这一场面,)2、出示对联上半部分:老师想用一副对联的上联来形容这紧张的时刻。
这真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齐读就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涌现了多少感人的英勇事迹啊!通过上一节的学习,课文中介绍的感人事迹有(相机板书)(三)用心灵去体会――体会英雄壮举1、师:第2到5自然段就是具体描写了这些场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部分内容,把你最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补充习题》全部参考答案作业参考资料第一部分(1-8课)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歌谣寂寞咆哮茂密蹦跳裸露荒山野岭枝繁叶茂二、拥抱果园撑起大伞结束煎熬金色的秋天茂密的树丛寂寞的荒山三、1.千年裸露浑浊咆哮寂寞多年棵棵树苗2.松鼠小鸟小猴小兔四、1.轻抚柔和的春风轻抚着迎春花儿,让她绽开了微笑的脸庞西湖抱着阮公敦,哼着摇篮曲,哄他入睡2.踏撒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五、1.太阳在笑,小鸟在叫,柳枝头的绿在闹,春天的世界多奇妙。
捉住枝头的绿色,捉住小鸟的啼叫,捉住整个春天的奇妙,春天真热闹!2.提示:看到、听到、感觉到,可以说不一样,也可以说一样,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观察。
不一样的话,因为其中有细微差别。
2暖流一、压抑仰望琼浆掠过贤能展览二、兴奋高兴曲折歌曲不禁禁止三、1.情不自禁2.抑扬顿挫3.悲欢离合四、1.高兴欢快2.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五、1.C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欢畅旺盛舒展四肢解数二、魔鬼摩托车倚靠椅子栏杆阻拦三、1.zhǐ2.rǎnɡrānɡ3.jiěxièxiè四、1.√2.×3.×五、1.成千盈百、挤、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2.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作者看到这些像天使般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感受到了孩子的可爱与顽皮。
六、1.不甘示弱愈飞愈高2.高空中,一只“老鹰”和“燕子”正在比翼高飞。
“燕子”越飞越高,马上要超过“老鹰”了。
这时,“老鹰”的主人也不甘示弱,不停地放着自己手中的线轴。
在它们的旁边,有几只“仙鹤”正在跳着优美的舞蹈,头上的那条“蜈蚣”扭着长长的尾巴,在空中随风飘动。
只见“燕子”很快就飞了上去,而且越飞越高,终于超过了那只“老鹰”。
3.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课文叙述比较平实,语言比较朴素,店铺在此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课文原文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
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的历史。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
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
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札记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我先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作业,在上课时给学生讲解了汉朝和匈奴的关系,介绍了司马迁的生平。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秦兵马俑》一、教材解读:《秦兵马俑》,是状物类散文,采用总分总的思路。
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
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
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
秦兵马俑坑系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
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
俑分将军俑、铠甲俑、跪射俑等。
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兵器,馆内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绘铜车马。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也是长安何以会成为丝路起点的一个写照。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8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资料,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章中的作用。
通过精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知道课文是如何将观察和联想结合起来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的。
四、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五、总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二】、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条理,引导学生弄清作者介绍的思路。
2、学习课文第一、二段,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坑的规模宏大,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列数据,作比较等形式描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游园不值》教材分析《游园不值》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
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诗歌前两行叙述事情:游园未遇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这本是扫兴之事,后两行却话锋一转,吟出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耐人寻味的诗句。
这首诗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有景,有情,有理。
教学时,从文字表面挖掘开来,用朗读、吟诵、想像、谈话等方式,深入感受诗歌内涵,体会的思想感情,渗透科学自然观和美的教育,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对象是城里的孩子,他们相对农村孩子来讲,可以说是"见多识广',表达欲望强。
新课标倡导,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多元化思考、独特性表达、创造性运用'。
因此,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三基'中的"基点生发点',"四步'中的"精读感悟'环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读课文,用自己的心灵来想问题,用自己的嘴巴来做评价。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理解古诗,想像体会古诗的"景、情、理'。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并通过想像说出诗歌"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这首古诗的教学,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教学时,从文字表面挖掘开来,用朗读、吟诵、想像、谈话等方式,深入感受诗歌内涵,体会的思想感情,渗透科学自然观和美的教育,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设计理念诗歌的文字很少,所描绘的画面也比较单一。
而这,只是诗歌的表象,谁都知道,诗歌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大江保卫战课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大江保卫战》课文2021年的夏天。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时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确实是命令,灾区确实是战场。
在这万分危险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赶忙,一条长龙在倒塌的堤坝下显现了。
官兵们肩扛繁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干脆赤脚奔驰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身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
通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驰,突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先是一根铁钉扎了到里面去。
团长见状,赶忙派人去找随队军医。
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
黄晓文赶忙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日夜夜,有多少如此感人的事迹啊!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动晃的电杆。
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期望。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耀。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5望月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望月》是一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诗。
小编在此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望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望月》课文原文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
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
“是月亮把我叫醒了。
”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
”小外甥向我挑战了。
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他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我笑着反问道。
“像眼睛,天的眼睛。
”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的比喻使我惊讶。
我好奇地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
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一会儿,月光就被云层封锁了。
“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
”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地走回舱里去了。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课本第24课《隐姓埋名三十年》课文1961年春季的一天,国家二机部副部长、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把年近五十的女科学家王承书请到自己办公室,神情庄重地说:“祖国需要自己的科学家研制原子弹。
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工作,你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更不能出席国际会议。
你愿意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吗?”“我愿意!”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
这极为平常的三个字,对王承书来说,将意味着从此放弃自己熟悉而喜爱的专业,从此放弃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待遇和荣誉,从此放弃一切名利,而不能像其他领域的功臣那样面对鲜花和掌声;不管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自己的名字也不会为人所知。
但是,“名利”二字在王承书心中,一向是十分渺小的。
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放弃名利了。
青年时代的王承书,怀着一腔爱国热忱留学美国。
她决心努力学习掌握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来报效祖国。
在美国,她获得了博士学位,在稀薄气体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949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yù)(我国著名高能物理学家)毅然决定,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和先进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美国政府听说王承书要回国,立即派特务监视她的行踪,没收了她替中国科学院采购的半导体材料,还对她非法传讯;美国政府百般威逼利诱,企图阻止她回国。
但是,王承书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
1956年,王承书夫妇终于冲破重重难关,一起回到祖国的怀抱,在中国科学院工作。
当时,我国正在研制原子弹。
原先中苏曾有协定,由苏联专家帮助我国研制。
但是,1960年,苏联撕毁协议,撤(chè)走专家,带走全部资料,只留下一堆拆不走的机器和厂房。
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我国政府毅然决定,依靠本国专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研制原子弹。
在研制过程中,有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那就是研究掌握提炼浓缩铀(yóu)的技术。
不掌握这项核心技术,就不能制成原子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课本承接前9册“习惯篇”的内容,继续在课本开头安排了有关自主修改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图片,作为全套教材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系列之十。
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种渠道学语文的习惯培养,把它们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
比如,本册习作课文中,专门安排了修改作文的练习,就应该将其作为一次习惯培养的实践来进行教学。
2、第一单元的主题为“春光无限”。
本单元由一首现代诗歌,两篇叙事散文,两首古诗组成,通过诗歌、散文的形式,让学生们充分感知春光的美好。
乃至感受到春光也来源于自己----有儿童的地方就有春天!古诗的描绘更加证实了这些,那飞入菜花得意的蝴蝶,十分懊恼的儿童,二者相映成趣,透射着自然美和人性美。
春光在哪里?春光在青山碧岭之间——“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
”春光在小天使般的儿童身上——“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春光在喷花的海棠树间——“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华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春光在冰清玉洁的梅花的花瓣上——“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
”春光在红杏枝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春光在黄蝶飞舞的菜花丛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诗歌,描绘了植树造林对于改造荒山野岭,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表达了少年儿童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科学的认识,抒发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怀。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语言优美、情感纯真的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
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封面
目录
01 草原
02* 丝绸之路
03 白杨
0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Secord组
05 古诗词三首
06 冬阳童年骆驼队
07* 祖父的园子
08 童年的发现
09* 儿童诗两首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10 杨氏之子
11 晏子使楚
12* 半截蜡烛
13* 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14 再见了,亲人
15* 金色的鱼钩
16 桥
17* 梦想的力量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8 将相和
19 草船借箭
20* 景阳冈
21* 猴王出世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七组
22 人物描写一组
23* 刷子李
24* 金钱的魔力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6 威尼斯的小艇
27* 与象共舞
28* 彩色的非洲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01 拉萨古城
02 故事两则
03 一件运动衫
04 丰碑
05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06 我们家的男子汉
07 孔明智退司马懿
08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09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_———01 草原———
———02 丝绸之路——————03 白杨———
———0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
Secord组
———05 古诗词三首——————06 冬阳童年骆驼队——————07 祖父的园子——————08 童年的发现——————09 儿童诗两首——————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10 杨氏之子——————11 晏子使楚——————12 半截蜡烛——————13 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14 再见了,亲人———
———16 桥———
———17 梦想的力量———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8 将相和———
———19 草船借箭———
———20 景阳冈———
———21 猴王出世———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七组
———22 人物描写一组———
———23 刷子李———
———24 金钱的魔力———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6 威尼斯的小艇———
———27 与象共舞———
———28 彩色的非洲———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02故事两则———
———03一件运动衫——————04丰碑———
———05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06 我们家的男子汉——————07 孔明智退司马懿——————08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09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