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技术的创建
Kary B. Mullis(穆利斯(美))
• Khorana(1971)等提出在体外 经DNA变性,与适当引物杂交,再 用DNA聚合酶延伸,扩增DNA的 设想。
• 1983年,Mullis发明了PCR 技术,使Khorana的设想得到实 现。
• 1988年Saiki等将耐热DNA 聚合酶(Taq)引入了PCR技 术
• 最后是采用热启动的方法使耐热DNA聚合酶仅在反 应体系到较高的温度是才发挥作用,消除非特异性的 扩增,提高PCR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梯度PCR仪
PCR仪器
PCR荧光分析系统
二PCR 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1)啤酒腐败菌的鉴定:众所周知,啤酒花中的异a 酸对 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是有一些乳酸 菌,特别是乳杆菌对异a 酸有抗性,可以在含酒花物质的 啤酒中生长,从而造成啤酒的腐败。从抗酒花菌株短乳杆 菌ABBC45 的质粒上鉴定得到抗酒花基因horA。,凡是能 引起啤酒腐败的乳杆菌,均含有似horA基因,这证明了 horA基因与酒花抗性有关。根据horA 的部分基因顺序人 工合成2 段特异性引物,使用TaqDNA 聚合酶,从一系列 乳杆菌中提取DNA溶液,加人含特异性引物的反应混合物 中,进人热循环,最终的反应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研究者通过检测微生物中的似horA基因的存在与否来预言 其对啤酒的腐败特性。horAPCR技术对腐败菌的检测大约 需要6h左右,比基于生长现象的传统平板培养方法要快捷 得多,因此受到各国广泛应用。
• 模板:就是需要扩增序列的核苷酸,来源很广,几乎所有 形式的DNA和RNA都能作为PCR反应的模板。
• 引物:是与靶DNA的3’端和5’端特异性结合的核苷酸片段, 是决定PCR特异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