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教授讲座笔记----糖尿病方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学习黄煌经方医案(3050):糖尿病肾病–经方派马某某,女,52岁,献县本斋村人。
2008年10月26日初诊。
患者糖尿病史十年,糖尿病肾病半年。
目前尿潜血+++,尿蛋白+++,尿素氮13。
82血肌酐210,血糖12.2。
刻下:面色萎黄,双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小腿粗糙色黯,乏力,纳差,无恶心呕吐等症。
苔薄腻,脉沉。
处方:肉桂10茯苓40桃仁10丹皮10赤芍20牛膝20丹参20石斛10服前方45剂,症状无缓解,化验无改变。
再次详审病人,体型偏胖,面色萎黄,腹大而软,辩为黄芪体质。
改方:黄芪30肉桂10茯苓40丹皮10赤芍30桃仁10牛膝20石斛10丹参20服上方三十副,病人感乏力好转,尿素氮11。
4肌酐195,其它仍旧。
就此病例请教黄煌老师,师曰:黄芪重用。
处方:黄芪60肉桂10茯苓40丹皮10赤芍30桃仁10牛膝20石斛10丹参20服上方三个月,乏力食欲好转,肾功能恢复正常。
尿蛋白3个,尿潜血无。
血糖9个。
水肿依旧。
上方再进45副,肾功能正常,尿蛋白3,水肿消失。
沧州中心医院某肾病专家,惊奇不已。
余瞩患者每次化验后都要让其专家记录,以便总结中药治疗该病的效果。
目前病人仍在继续调理中。
按:本病属于疑难病症,余经验不多。
以前曾对此种病证运用过肾气丸,疗效不著。
本病余起初忽视了病人根本体质,从而效果未显。
转而从病人体质着手,又经黄师指教大剂量运用黄芪,经过守方坚持治疗,终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病人体型胖,面黄,腹软,水肿,显然黄芪体质。
下肢皮肤粗糙,乏力,提示桂枝茯苓丸和四味健步汤证(糖尿病验方:石斛赤芍牛膝丹参各30克),故三方合用之。
注:四味健步汤化裁于经方,主要用来治疗下肢疼痛为特征的瘀血性疾病,其作用部位以血管为主。
许多糖尿病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静脉血栓形成等经常有应用的机会。
四味健步汤出自《黄煌经方医话-临床篇》。
黄煌30种方人(体质与疾病的结合体)大总结(全文)所谓方人,即对本方有效而且适合长期服用此方的体质类型。
比起药人来说,方人更具体,范围更明确,往往与某些疾病或某类疾病相关,可以说,方人是体质与疾病的结合体。
根据体质定方选药在临床运用十分广泛,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下面从“经方-体质-疾病”模式简介门诊常见的几种方人。
1桂枝汤体质多体瘦柔弱,肤白无光,皮肤湿润而细腻,神情憔悴,常神疲乏力,易出冷汗、汗后怕冷恶风,对寒冷敏感,对疼痛敏感,常易关节痛、头痛、腹痛或少腹拘急,易于惊恐、头昏、鼻塞、咳喘等。
腹部扁平,腹肌较硬而缺乏抵力。
舌质淡红或暗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苔多薄白。
脉偏浮,脉缓而无力。
常为低血压。
易患疾病谱:心脏及瓣膜病变、心律失常,感冒,鼻炎、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慢性消化系统及消耗性疾病,慢性肌肉、关节疼痛类,产后发热、自汗等。
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体质桂枝汤体质为基础,腹主动脉搏动亢进,易心悸头晕、汗出、失眠多梦。
脉芤或革。
其人不耐体力劳动,常因受风寒而感冒,这就是《金匮要略》所说的“失精家”。
易患疾病谱:儿童期多发病为缺钙儿童的小儿肺炎、佝偻病、遗尿、多汗症、夜啼等。
成年期的神经衰弱、性功能障碍及机体精华物质外泄、外漏脱失症,诸如阳痿、早泄、遗精、阴冷、女子梦交、多汗症、遗精、遗尿、带下、崩漏、脱发等。
3小建中汤体质体形偏瘦,肤色白或黄,缺乏光泽。
易伤风,易疲劳,易腹中痛,易烦热出汗而怕冷。
腹直肌紧硬,腹壁扁薄绷紧,按之软而无抵抗感,称灯笼腹,常可触及腹主动脉搏动。
舌质淡暗、柔软而娇嫩,舌苔通常不厚。
易患病症:虚弱儿童易见腹痛、便秘、遗尿、过敏性紫癜、肠系膜淋巴炎等。
成年期小建中汤体质的常见疾病谱有各种慢性胃肠疾病,痛经,神经衰弱,贫血等,常需加味当归、党参、黄芪。
4炙甘草汤体质羸瘦,面色憔悴,皮肤干枯,贫血貌。
这种体质状态,多见于大病以后或大出血以后,或营养不良者,或极度疲劳者,或肿瘤患者经过化疗以后。
黄煌:我临床最常用的16首经方(纯干货,建议收藏)黄煌,1954年12月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
学位:医学博士。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与文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工民主党中央委员、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市委主委。
从医格言:不求其全,但求其真。
简介我常用的几张经方作者/黄煌我的材料已经发给了大家,就是把我运用经方的经验归纳了一下,想通过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经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运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的大智慧。
这个经方了不得,说到能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发明创造,中医中药应该算一个,而其中的经方更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它也是我们中医院校的宝贝。
很多人研究经方都喜欢搞纯理论或极纯粹的实验研究,这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以整理其应用经验作为基础,这些经验历经几千年,非常宝贵,把它们清楚、有序的整理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想这也应该是大家运用经方经验交流的重点所在。
所以我还不能完全按照发给大家的讲义来讲,我抽取了经方运用经验其中的二十多条跟大家分享。
首先讲第1条,大柴胡汤证。
一、大柴胡汤大柴胡汤是“心下按之满痛者”的必用方,我把这个意思抽出来,希望大家记住。
大柴胡汤在临床上运用非常多,像胰腺炎、胆石症、胆汁反流性胃炎、支气管哮喘、高脂血症、高血压、胆道感染等等我都会用。
但是我并不是盲目的用,张仲景是怎么说的?“按之心下满痛者,为实也,当下之,大柴胡汤主之。
”现在很多中医没有触诊,也不摸脉,就靠问诊,从头问到尾。
张仲景当时看病要摸肚子,那个人痛得不得了,一摸肚子,发现上腹部“按之满痛”,这时就用大柴胡汤,非常有效。
所以我们在用大柴胡汤的时候,一定要让病人躺下来,再按一按他的上腹部。
当我们医生手指存一种抵抗感,患者感到疼痛,甚至拒按的时候,我们就考虑用大柴胡汤;但反过来如果肚子软软的,像按在棉花枕头上一样,我们使用大柴胡汤就要注意了。
黄煌:糖尿病患者的经方治疗之路经方治疗是一种源于我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它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著为基础,强调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
经方治疗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经方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治疗糖尿病时,经方治疗不仅关注血糖水平,还注重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强化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经方治疗强调辨证论治。
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经方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使得经方治疗具有较高的针对性,能够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我的治疗过程中,中医专家黄煌教授根据我的病情,为我制定了详细的经方治疗方案。
他告诉我,经方治疗糖尿病需要坚持长期调理,不能急于求成。
在遵循医嘱的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了经方治疗的神奇之处。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方治疗,我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发症也得到了缓解。
更重要的是,我的体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这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战胜糖尿病。
在这里,我想以我的亲身经历,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推荐经方治疗。
我相信,只要大家坚定信念,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经方治疗一定会帮助你们走出糖尿病的困境,重拾健康的生活。
糖尿病患者还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
我要感谢黄煌教授以及其他关心和支持我的医护人员。
是他们用精湛的医术,为我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我相信,在经方治疗的帮助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糖尿病,过上健康的生活。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经方治疗是一种源于我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它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著为基础,强调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
糖尿病的五苓散证及其意义(二)(一)五苓散证之渴消渴一证,指下焦津液不足,或者下焦水停而津液不升所致的口渴。
小便的利数,可以使下焦津液亏虚。
下焦是藏津液之所,假若下焦津液不足则饮入即消,不能解渴,故名消渴。
下焦津液不足可以有不同的来路,如《金匮要略》第十三篇第2条的“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这是因为胃虚而热,以致小便数而引起的消渴;而同篇第3条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这又是因为下焦虚弱,不能制水,小便多,津液不升而致消渴。
五苓散证也每见消渴,却没有小便数,而是小便不利,显然五苓散证所导致的消渴与上述两种证型的情况有所不同。
李宇铭先生认为五苓散证是胃中水停热郁,且有下焦水停而津液不升,因而也见到消渴。
这里需要讨论的是下焦营血虚和中焦水停的关系,这两种病机似乎独立存在,可是中焦水停也是造成下焦营血亏虚的原因。
因为下焦的营血,需要透过中焦腐熟水谷,化生营卫精气,并将水液通过通调水道至下焦,所以中焦水停则使下焦营血生化无源。
五苓散的组方,是:猪苓十八铢,泽泻三十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十二铢。
按《神农本草经》的记载,桂枝、白术性温,猪苓、茯苓性平,泽泻性寒。
方中性温的桂枝和白术加在一起和性寒的泽泻的量相同,而且方中寒温并用,不但与“乌梅丸”等厥阴病组方的意思相仿,又部分符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
从方中药物的作用来看,五苓散中猪苓、茯苓、白术三味药剂量为等份,而猪苓、茯苓、白术三味等份为末,正是猪苓散的组方。
《金匮要略》第十七篇第2条说“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第13条说“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急与之。
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茯苓与白术的配伍,治疗水停下焦的小便不利,这种配伍在张仲景的“苓桂剂”之中最为突出。
白术性温味苦,性温能助下焦水气得化,味苦能通利小便,可见白术的作用在于下焦。
白术功在下焦,其性温的作用也就不会加重中焦的热郁。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1.小柴胡汤一直作为和解剂用来治疗少阳病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少阳病?少阳病的特点就是缠绵不愈,多见于疾病的迁延阶段。
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所致。
事实上,小柴胡汤治疗的很多疾病都与免疫失调有关。
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过敏性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等等。
这类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发热或“寒热往来”的特点。
对于“寒热往来”这一表现临床应当活看。
所谓“寒热”,它可以是体温表所测得的发热,更多的却表现为病人的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属于感觉过敏状态。
所谓“往来”也有特殊意义。
一指有节律性,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这就是所谓的“休作有时”。
二指没有明显的节律,但表现为时发时止,不可捉摸,比如癫痫、过敏性疾病等。
小柴胡汤主治的这种“寒热往来”,既无可汗之表证,又无可下之里证;既无附子干姜可温之寒,也无石膏知母可清之热。
“寒热往来”常“如疟状”,但“如疟状”却并非都是本方所主治。
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也主“如疟状”,但确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治疟,但却为“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胸胁苦满”是小柴胡汤证的另一种表现。
“胸胁”提示了小柴胡汤主治的病位。
肝、胆、胰腺、肺、胸膜、乳房等疾病多表现为胸胁的不适。
但临床上应该将胸胁的概念拓宽,诸如甲状腺、胸锁乳突肌、耳颞部等头颈部的两侧,少腹部、腹股沟等都可以作为广义上的胸胁,我把它称为“柴胡带”。
“苦满”是患者自觉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
也有他觉指征,如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
除了自觉的胀满外,他觉的柴胡带的触痛、肿块也可以作为“苦满”的特殊表现形式。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是疾病累及胃肠,消化道功能受影响的结果,“烦”、“喜”、“默默”这些词带有很大的感情色彩,反映了患者主观感觉的过于敏感和情绪的相当低落。
此证当与百合病作鉴别。
糖尿病中医方剂:黄煌经验分享我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方法。
近年来,我尝试了多种西医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
于是,我开始转向中医,寻找一种能够帮助我控制血糖的方剂。
经过一番研究,我发现了黄煌经验方,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方剂,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使用经验。
黄煌经验方是由著名中医学家黄煌教授所创,主要成分有黄芪、黄连、黄芩、黄精、甘草等,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我在使用这个方剂时,是根据自己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了一些调整。
我每天都会煎制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除了药物治疗,我在生活中也进行了很多调整。
我坚持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每天都会进行适量的运动。
我还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自己的舌象、脉象来判断病情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我成功地控制了自己的糖尿病病情,过上了健康的生活。
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面对,用心治疗,糖尿病并不可怕。
我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对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带来希望和信心。
在使用黄煌经验方时,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调整剂量。
中医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耐心和毅力。
只要我们坚持,相信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战胜糖尿病。
我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糖尿病,过上健康的生活!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我深知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有效管理血糖水平的治疗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尝试了各种西医方法,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于是,我开始探索中医领域,希望找到一种适合我的治疗方案。
最终,我发现了黄煌经验方,这是一种极具价值的中医方剂,今天我愿意与大家分享我的使用经验和心得。
黄煌经验方是由著名中医学家黄煌教授根据中医理论精心配制而成,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芪、黄连、黄芩、黄精和甘草等。
这些药材相互配合,旨在达到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
以下是黄煌教授于07年11月22日晚在广东省中医院作的学术讲座记录。
一、常用经方的应用体会黄煌,男,1954年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副主任。
长期从事名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的整理研究工作,在抢救和整理我国当代名中医专家临床经验方面有突出成绩。
90年代以来,又致力于经方医学的研究。
他中医基础扎实,精于临床,多年来在传统中医研究领域中敢于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编著了多本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中医学著作发表了80多篇有新观点的学术论文,许多著作被多次重印,并翻译成日文、韩文出版。
曾7次赴日本讲学,他学术观点鲜明且有新意,学术专著紧密结合临床,实用性强,受到国内外中医界的广泛关注,是一位在继承发扬中医学术传统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中年学者。
代表性著作有<张仲景50味药证>、<中医十大类方>、<医案助读>、<中医临床传统流派>等,并主编<方药心悟>、<方药传真>、<经方100首>等.1. 排脓散组成:枳实芍药桔梗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
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
所以可称“排痰散”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2.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治偏头痛,伴吐水者。
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
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黄煌八大体质详解与用方八大体质详解一、寒体指身体机能处于收敛、低下、阴冷、减退、沉迷的状态。
体质特征:黄肿发胖而身体困倦的人;面部浮肿或有黄褐斑的人;皮肤干燥粗糙作痒的人;平时不易出汗的人;经常腰痛腿痛的人;有剧烈头痛的人;月经延后、经量少或闭经的人;经常大便不成形或腹胀腹泻的人;疲倦懒言而思睡的人;口不干渴、小便清长的人;脉象沉细微弱迟缓的人。
调体药物(1)麻黄发汗、平喘、利尿、通经、兴奋。
主治黄肿,兼治咳喘恶寒无汗而身痛者。
所谓黄肿是指面色黄暗而浮肿或有浮肿貌者,患者多见小便量少。
咳喘则是麻黄的兼治证之一,这种咳喘多伴有喉中痰声,或有哮鸣音。
黄肿者的咳喘,用麻黄最为适宜。
恶寒无汗而身疼痛者,乃是一组综合症状。
这种恶寒是指虽不当风而感觉有寒冷感;无汗的互词是皮肤干燥;身疼痛,是指全身性的疼痛感、困重感、拘急感。
临床有恶寒而体痛气喘者;有恶寒而体倦、息微而脉沉迟无力者;有始虽恶寒,后必肌肤发热者;有恶寒而面目黄肿、精神困顿者;由于恶寒与身体疼痛均是属于患者的自觉症状,所以无汗一症的鉴别特别重要,患者多无汗或少汗并且平素不易出汗,故其皮肤多见干燥而粗糙,或如粟粒,或如鱼鳞,其肤色多黄暗而缺乏光泽。
张仲景在判定使用麻黄后的疗效时,常以患者服药后有无出汗作为标准。
麻黄体质:是寒体中相对来说较为充实的体质,具体特征是体型壮实,肌肉发达或较肥满,胖或浮肿、同时皮肤干燥而粗糙,不容易出汗,无光泽、发暗,困倦;感觉和反应比较迟钝;腹肌较有弹性,腹壁脂肪较厚,脉搏有力,心脏功能较好,无心脏病。
常用麻黄类方:麻黄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麻杏甘石汤等。
(2)干姜温中化饮,主治多涎唾而不渴者。
所谓涎唾即涎沫,即唾液及痰涎,多痰涎者,即口内唾液较多,或咳吐痰涎较多。
而干姜所主的涎唾多清稀透明,或多泡沫,患者多无口渴感,或虽渴而所饮不多。
临床见此等症,其舌苔必白厚或腻,或白滑,舌面若罩一层粘液,这种舌象表现正是所谓的“干姜舌”。
第一:黄煌经方治疗肝病肝病:全身倦怠、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觸之如額).等→目前沒有較佳療法,中藥只能緩解症狀,沒有治本之法。
民間療法:壁虎+蟾蜍+斑毛蟲…等等→以毒攻毒一、茵陳蒿湯【傷寒260: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多、少、頻、短、無皆是),腹微滿者】原方:茵陳蒿6兩梔子14枚大黃2兩黃煌:茵陳蒿30g 梔子15g 制大黃10g(茵陳蒿→退黃專藥)1. 本方適用於”急性” 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炎膽道感染見黃疸,色鮮明(陽黃→有光澤:三黃瀉心湯、黃連解毒湯),小變色黃短少,腹滿,舌紅苔黃膩(如甲肝大流行即可用)2. 患者體質:身目黃染色鮮明,黃紅隱隱,兼有身熱便結,口乾燥煩,舌紅脈數(陰黃:晦暗如煙薰非本方証)3. 可治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證;新生兒黃疸紅素血症(量要少,如茵陳8g梔子4g大黃3g)4. 本方治黃疸多與大小柴胡湯合用矢數道明曰:與小柴胡湯合用,治療熱毒鬱肝,症見黃疸、腹脹。
與大柴胡湯合用,治療膽道感染、膽囊炎5. 本方證不必見便秘(大黃於此方中不必後下,用量不必太大),大黃主退黃、除腹滿6. 本方劑型可用灌腸二、小柴胡湯(天然之干擾素,所有病毒感染均可用)黃煌方:柴胡10g 黃芩10g 薑半夏10g 黨參12g 生甘草6g 乾薑6g 紅棗10g1. 小柴胡湯主治慢性肝炎(濕熱內蘊)症見寒熱往來(往來即指纏綿難癒、節律不定→肝指數變動)、胸脇苦滿(右上腹肝區隱痛、胸悶)、默默不欲飲食(精神抑鬱、社會壓力)2. 小劑量長期服用(因為此藥亦須由肝處理),兩個月檢查肝指數一次,无改善或肝功能反異常即停3. 體質:青年人多,膚色黃暗、偏瘦,舌脈無明顯異常,肝功能基本正常,易食慾不振,睡眠障礙,常與五苓散、茯苓豬苓合用 (便稀, 口渴無津) (不辨體質曾有間質性肺炎之後遺症)4. 脂肪肝病人數上升 (酒肉油炸..) 中醫可治調代謝補虛三、小建中湯經方:桂枝3兩芍藥6兩甘草2兩生薑3兩大棗12枚飴糖(麥芽糖)1升黃煌方:桂枝10~20g/肉桂5~10g 白芍10~20g(倍於桂枝) 炙甘草3~6g生薑3~6片/乾薑5~10g 紅棗15~30g 糖15~30g(可用蜂蜜代替,亦可用麥芽糖代替)1. 本方為強壯性保肝藥,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體型:多瘦、膽紅素不高、膚白而細膩、皮膚濕潤、喜甜食、大便多乾結、小腿抽筋、易疲勞、出汗、易腰酸背痛、易肢體酸痛、舌苔薄白、舌質嫩紅2. 芍藥當重用,赤芍為佳(膽紅素高時尤有效!茵陳無效時可試)(黃疸越深,預後越差) 原發性膽汁淤積性肝硬化渾身發癢如蟲咬,大便乾結如栗,右側腰部肌肉酸痛→芍藥乾草湯(小建中湯主要組合)白芍30g赤芍30g炙甘草10g (需合用西藥熊去氧膽酸→優思弗,效果才出來)3. 按照中醫養肝柔肝學說加減(龍骨牡蠣山藥枸杞鱉甲北沙參)飴糖一般不用,以生麥芽取代4. 糖尿病足可用四味健步湯 (芍藥牛膝石斛丹蔘)四、茵陳五苓散(治濕>熱) (五苓散可解酒毒、味精吃多)原方:茵陳蒿10分五苓散5分黃煌方:茵陳蒿120g 豬苓10~20g 澤瀉15~30g 白朮10~20g 茯苓20g 桂枝12g/肉桂10g 1. 本方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見輕度黃疸(膽紅素偏高),兼下肢浮腫、大便不成型者若有腹水者→加懷牛膝20~40g赤芍20~60g。
中医经方治疗糖尿病:黄煌的独到见解黄煌医生是中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他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应归属于“消渴”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脾胃虚弱等。
因此,治疗糖尿病应从整体出发,调和阴阳、补益肝肾、健脾胃、润燥清热,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黄煌医生在治疗糖尿病时,擅长运用经方。
经方是中医学中经典的治疗方案,具有疗效确切、配伍严谨、适应症广泛等特点。
他在临床上常用的经方有:1. 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肾阴虚证。
该方具有滋阴补肾、益精填髓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的患者。
2. 七味白术散:用于治疗糖尿病脾胃虚弱证。
该方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乏力等症状的患者。
3. 八味地黄丸:用于治疗糖尿病肝肾不足证。
该方具有滋阴养血、益肝肾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患者。
4. 十味地黄丸:用于治疗糖尿病阴阳两虚证。
该方具有滋阴温阳、调和阴阳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四肢逆冷、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的患者。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黄煌医生运用中医经方治疗糖尿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许多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中医经方治疗糖尿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黄煌医生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我相信,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经方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有幸深入研究中医学,特别是黄煌医生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独到见解。
黄煌医生以其深厚的中医经方知识和对患者个体差异的敏锐洞察而闻名。
他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医学实践,更是一种融合了理性思维与深刻情感的艺术。
黄煌医生认为,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应归属于“消渴”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脾胃虚弱等。
这一理论基础不仅仅是对糖尿病病机的理解,更是对患者整体状况的深刻关照。
黄煌:五苓散运用经验讲解1减肥这是我的病案。
病人五十多岁,主诉是减肥后身体不舒服,受凉即腹泻,腰背不适,睡觉时必须侧卧,眠差。
检查结果: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糖接近临界值,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心肌缺血,舌头暗淡胖大,伴有脂肪肝。
家族史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
病人的要求是调理体质。
临床上有很多病人找我们调体,因为他们知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行的。
当时我看病人受凉容易腹泻,血脂高,故用了五苓散;因为后背不适,同时出现心肌缺血,所以合用了葛根、川芎。
葛根、川芎合用,能够改善心-脑供血。
葛根,可以用于治疗项背强,张仲景说过,项背强几几,指的就是项背部肌肉的僵硬,但是不能理解为是大椎部疼痛,项背,指的是头项腰背这部分不舒服。
强,就是沉重感,无力感,拘急感,僵硬感。
在表述上,有的病人会说,身体重;有的会说我拖不动身体;有的会讲,身体疲劳。
凡是那些粗壮的人出现这种症状,我必用葛根。
川芎是止痛药,张仲景用它来治疗胸痛。
在《金匮要略》中,白术散下有八个字:“心下毒痛,倍加川芎”,心下出现毒痛,就是让人置于死地的疼痛,指的就是心绞痛、真心痛,张仲景这个时候就要把川芎加倍。
加倍的川芎治疗胸痛很有效,所以我就晓得速效救心丸为什么有用了。
速效救心丸里面2味药,一味是冰片,还有一味就是川芎。
川芎也能治疗头痛,散偏汤,川芎一两治疗偏头痛;川芎也能治疗肚子痛,当归、川芎、白芍,张仲景经常用来治疗妇人肚子痛的三姐妹药。
现在看来,川芎就是止痛药,它有解除痉挛、扩张血管、改善心脑供血的作用。
对于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我经常使用葛根、川芎再配上五苓散,芍药可以用赤芍,也有活血止痛的功效。
他后来在2009年2月份四诊的时候告诉我,吃了这个药,全身都很舒服,胸闷、心慌、心痛的感觉没有了,而且腰也不痛了。
大家注意,其实很多的腰痛是葛根汤证。
更令人可喜的是,他的体重下降了10斤。
五苓散确实有减肥作用,现在很多女孩子、胖妞减肥就可以用这个来减。
黄煌:让糖尿病患者重拾信心的经方疗法这种疗法,源自我国古代的经典医学著作,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验证,已经帮助了无数的糖尿病患者重获健康。
它,就是黄煌疗法。
黄煌疗法,是以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黄煌的名字命名的。
黄煌先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医术高明,尤其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他的疗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还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煌疗法的核心,是强调阴阳平衡,以及内外兼修的治疗原则。
他认为,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衡,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了糖尿病。
因此,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就是要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畅通气血。
黄煌疗法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
其中,中药治疗是最为核心的部分。
黄煌先生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精选了一些具有降糖、降脂、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的药物,组成了黄煌方。
这个方子,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对于治疗糖尿病有着显著的效果。
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是黄煌疗法的两个重要辅段。
饮食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保持饮食的均衡。
运动治疗,则是通过适度的运动,促进身体的代谢,帮助降低血糖。
我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黄煌疗法虽然效果显著,但是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积极配合,遵循医嘱,坚持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总的来说,黄煌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它不仅可以降低血糖,改善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黄煌疗法,糖尿病患者一定能够重拾信心,重获健康。
这种疗法,源自我国古代的经典医学著作,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验证,已经帮助了无数的糖尿病患者重获健康。
它,就是黄煌疗法。
黄煌疗法,是以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黄煌的名字命名的。
黄煌先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医术高明,尤其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他的疗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还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煌教授经方医案随想(六)(2015-03-14 23:18:51)作者:开心中医缘牙周脓肿与甘草麻黄汤上周,我的牙周脓肿又发作了,连续两天服用附子理中丸。
上周三开始,右边的下磨牙龈漫肿无头,疼痛绵绵遍及左侧头部,牙齿浮出,说话不小心咬到便痛得钻心,右腮肿,本来不白的脸皮变得暗红。
周四天晚上又逢喜事,喝点茅台酒,回家便更觉疲惫。
我冲了点葛根汤颗粒便上床睡觉,但右侧面部无法着枕,两小时后身上依然滴汗全无。
我想这不行,必须发汗!便起身,抓生麻黄一把,生甘草一撮,放铁锅内,嘱咐家人翻炒几下,然后放水煎煮数沸后递我。
药液麻、涩嘴,我只喝两口。
因牙痛齿浮,晚饭没吃啥,又进食热粥一碗,便盖被躺下。
不久,心率加快,心搏颇强,脉约近百,迷迷糊糊睡去。
至半夜,浑身出汗如水,衣被尽湿,但让我高兴的是,牙痛也大好,只是无睡意,直到凌晨方小时片刻。
晨起精神好,但见右腮肿依然,不过讲话和吃饭已经无大碍。
去北京开会和在海口讲课均顺利。
我用的是中医外科的温散法,方是经方甘草麻黄汤。
甘草麻黄汤方载《金匮要略》,药仅麻黄、甘草两味,治疗浮肿无汗者。
后世用麻黄甘草,炒至微黄,研为细末,每服三钱,用水盅半,锅内滚一大沸,温服后盖被,不使透风,汗出为度。
可治疗诸风寒感冒头痛,疔疮初起,风痹不仁,手足麻木,皮肤癣等。
因起效甚捷,方名走马通圣汤。
牙周脓肿,在我身上是属于阴疽之类,用清热泻火往往无效。
我服用过黄连上清丸,腹痛便溏,人反而不舒服,用附子理中丸则腹内温暖,全身舒服。
不过,牙周脓肿光温中不够,还需要温散,麻黄不可少。
甘草麻黄汤发汗甚灵,我的亲身试验可以见得。
发汗是现象,温散是实质。
发汗的背后,有全身机能的振奋,有头面部血液循环的加速,这些都有利于深部感染的控制和吸收。
外科著名的治疗阴疽的阳和汤,就是这种思路。
【有一民间牙痛古方就是甘草麻黄汤加大黄薄荷,从黄师所言,有所收获,谢谢】【放血和发汗,法不同理同。
用消毒后的针灸针刺破患处,疏散气血,亦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二-----麻黄类方(1)麻黄证:头痛寒热骨身痛,无汗咳喘鼻塞,浮肿,溲约。
(2)麻黄体质:肌肉发达或偏松,体形略胖肤黄黑,血压不高唇暗红,体壮无汗肤燥粗,舌淡苔白口不干,寒喘鼻塞流清涕,感觉迟钝头沉重,汗出不畅易汗闭。
肌肉酸重身无力,不可一味认作虚,心下重压感腹胀,或有浮肿之倾向.(3)麻黄汤方证: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宜选用,皮肤燥,不出汗,脉浮紧,舌暗淡.(4)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无汗恶寒较明显,神萎倦怠感,热不热,不一定,面晦乏泽手足冷,脉沉迟细弱,舌淡苔白润. 阳虚怕冷老嗜睡,变态鼻炎和阳痿,脉沉苔白面色晦,麻附辛汤不后悔.(5)小青龙汤方证:咳喘鼻塞打喷嚏,痰涕量多如水稀,背部冷感身恶寒,平素无汗咳喘汗,.热或不热苔白滑,呕渴利噎少腹满.(6)麻杏石甘汤方证:发热汗出时多少,口渴体温降或高,,咳喘气急而胸闷,苔薄腻干脉数滑.(7)越婢加术汤方证: 发热恶风汗出渴,肌肉酸重浮肿多,关节肿痛溲不利,越婢加术方证合.(8)阳和汤方证: 局部无热色苍紫,漫肿无头如絮石,麻木酸楚不觉痛,畏寒喜暖神萎靡.小便清长口不渴,皮肤苍白枯憔悴,腰脊空痛气短喘,阳痿贫血冷枯瘦,舌淡嫩脉沉迟细..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五---------黄芪类方(1)黄芪证及黄芪体质:体重溲约肢麻痹,自汗盗汗恶风袭,溃疡久不敛脓水稀。
面色黄白红隐隐,黄暗乏泽肉松弛,目少精彩面无华,腹软舌淡胖苔润。
遇风冷感易过敏,鼻塞易感咳嗽喘,大便稀或干后溏,食欲不振腹易胀,易浮肿,多足肿,手足麻木用之灵.(2)玉屏风散方证: 易感喷嚏头身痛,畏风自汗浮肿,便溏溲短玉屏风.(3)防己黄芪汤方证: 浮肿下肢甚,汗多尿少恶风,肌肉痛膝肿,关节痛.(4)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四肢无力动不灵,肌萎麻木酸痛楚,自汗浮肿淡恶风.(5)黄芪建中汤方证:慢性腹痛喜温按,形寒恶风自盗汗,身重面萎或浮肿,脉象虚大舌暗淡.(6)补中益气汤方证:宿肥今瘦面萎黄,舌淡质嫩体瘦长,身倦发热恶寒风,各种下垂泻秘肛,头痛昏晕胁微满,自汗浮肿溲约良.(7)补阳还五汤方证:身痛不遂肢麻木,自汗恶风下肢肿,舌质淡胖暗紫色,脉象沉缓细涩寻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声诀之八---------干姜类方(1)干姜证:痰唾尿便无臭稀,畏寒喜热精神萎,口不干渴舌质淡,舌腻白滑或灰黑。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方剂加减汇总1半夏厚朴汤加减法:(1)痰多、呕甚、惊恐、焦虑、失眠严重:重用半夏(2)眩晕、心悸水舌、水肿、小便不利胃内振水音:重用小半夏加茯苓汤(3)胸闷、腹胀,舌苔厚腻:重用厚朴(4)胸闷、腹胀、手脚冰凉、便秘脉弦长有力:合四逆散(5)眩晕、心悸、失眠:合温胆汤(6)焦虑失眠:合酸枣仁汤(7)腹痛腹泻:合黄芩汤(8)心烦焦虑失眠腹中胀满:合栀子厚朴汤2半夏泻心汤加减法:(1)上消化道出血、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大便不畅:加制大黄(2)腹胀气多,叩之如鼓:加厚朴(增加胃肠动力)(3)舌不红、面黄、消瘦:加肉桂(4)咽痛充血、胸闷、身躁热:加连翘、栀子。
3白虎汤加减法:(1)消瘦、口渴、舟状腹:加人参(白虎加人参汤)(2)关节疼痛气上冲:加桂枝(白虎加桂枝汤)(3)关节疼痛口中粘、苔厚腻:加苍术(苍术白虎汤)(4)高热不退、发斑、吐血、衄血、谵语躁扰:加水牛角、玄参(化斑汤)(5)甲亢:合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白虎汤)。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法:(1)其人如狂、少腹疼痛、大便秘结:合桃核承气汤(2)脑梗死:合桂枝茯苓丸(3)心烦失眠、舌体紫暗、面色暗红:合桂枝茯苓丸(4)失眠头痛恍惚舌淡红:合酸枣仁汤(5)高血压烦躁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6)焦虑不安胸闷腹胀:合栀子厚朴汤。
5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法:(1)腹中疼痛面黄眩晕:合当归芍药散(2)口渴(水少)浮肿(水多):合五苓散(3)腹胀腹痛:合四逆散。
6大柴胡汤加减法:(1)心中烦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2)面红赤、舌紫暗少腹压痛小腿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3)焦虑腹满胀气:合栀子厚朴汤(4)咽喉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5)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心悸失眠:合黄连解毒汤(6)急性感染:合黄连解毒汤(中药抗菌素)(7)哮喘见痰稠难咯:合排脓(痰)散(8)胸痛、痰黄、便秘:合小陷胸汤。
7大承气汤加减法:(1)痞满燥实之轻症者:去芒硝,厚朴枳实减量(小承气汤)(2)热病神昏:合黄连解毒汤(3)热毒发斑出血:合白虎汤(4)胎死腹中:合桂枝茯苓丸。
[转]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糖尿病方转载自百草仙转载于2009年01月31日 21:43 阅读(4) 评论(0) 分类:医道举报我国发病率:与GDP增长速度同步。
糖尿病与紧张、压力有关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产生的胰岛素。
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儿童多见。
离开胰岛素迅速死亡。
发病急,表现为明显的多尿,口渴,饥饿,视力减退2型糖尿病:成年人多见。
90%的糖尿病为2型。
特点:发病非常缓慢,不依赖胰岛素,多数人在40岁以后发病,肥胖者多见。
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巨大胎儿。
各种并发症:常见的有:脑梗,脑出血,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心梗,心绞痛,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足,感染,下肢坏死、麻木。
糖尿病性神经病:导致下肢麻木疼痛,糖尿病足:皮肤发黑,溃疡,或下肢溃烂。
糖尿病肾病(DN):全身水肿,蛋白尿,10%-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
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有的糖尿病患者还有抑郁症和焦虑症。
经方优势:1.治疗或预防并发症2.改善体质3.提高生活质量----睡眠改善等。
适用中医者:1.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后血糖控制不理想;2.已出现并发症者;3.有其它非糖尿病相关症状,但无有效治疗措施。
如便秘、腰痛、腿痛,但血糖正常。
一、葛根芩连汤伤寒论里用来治疗下利、腹泻。
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
葛根20-60克黄芩6-20克黄连 5-10克生甘草3-10克葛根:治疗口渴,项背强痛,含葛根黄酮,有降糖作用黄连:也有降糖作用,量可适量加大可用于二型糖尿病。
三种情况下用:1.伴有舌红,腹泻,心率偏快。
黄连可用来治疗消渴,古代有很多的经验。
本草纲目:用酒制黄连治疗消渴。
治疗热利。
其作用类似二甲双胍。
2. 伴有项背强痛,或头痛,或腰腿痛,全身乏力。
如高血压,或颈椎病导致。
葛根善于治疗“项背强几几”症候群,主诉可能有:腰酸,腿拖不动,疲劳,头痛。
3.嗜酒者,可导致血糖居高不下。
有口渴,喝酒后口干得不得了:葛根最好。
有解酒毒作用。
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口渴。
形体特征:壮实,中年,喜喝酒吃肉,肌肉发达,满脸油腻,容易出现大便不成形或腹泻,吃得多,饮食上不大忌口,全身无力,困重,特别是头项腰背强痛不舒。
尤其是应酬多工作压力大的。
体检常发现血糖高或血压高。
葛根:食品,量要大,30克以上,甚至60-100克。
也可采用先煎葛根,再把连、芩放入。
对于消除头痛、腰背拘急,颈项强痛有效果,同时有降压作用。
加法:加制大黄:适用于有高血压,有出血倾向。
合为三黄泻心汤,有降压,止血作用。
也可清火,对牙周脓肿、牙痛有效。
加怀牛膝:可用来治疗糖尿病导致的性功能障碍。
原因:下半身供血障碍,导致阳萎。
还可治疗腰痛,腿痛(下肢供血不好)。
对扩张下肢血管非常有好处(引血下行)。
糖尿病足,伴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者可用。
量要大,至少15克,甚至30克。
二、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渴欲饮水,口干舌燥等,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生石膏15-60克知母10-30克生甘草6-12克粳米30-50克(山药20-40克)人参(生晒参6-12克,党参或北沙参10-20克)知母也有降血糖作用,清热除烦止汗止渴,多食易致腹泻,适于便干结者。
适用于各型糖尿病(1型、2型、妊娠糖尿病),要见到烦渴多饮,口渴程度非常严重。
一定要看舌苔,舌干燥,大便干结,如羊矢状。
多汗或易汗,动则出汗。
形体消瘦。
临床使用机会不是很多。
对于人要求比较严格。
人参、知母:有降血糖作用。
体质特征:明显消瘦,白瘦,皮肤白净,但少光泽。
消瘦后消耗比较多。
大便干结如栗。
口渴感明显,口唇,舌可能淡(不一定很红),但舌面要干燥。
易出汗,汗多。
皮肤黑暗、黄、浮肿、或满面红光者,无效(谨慎使用)。
人参切片口服或含服:吸收率80%。
白参、红参、别直参:效果相同。
精神萎靡,出汗多,气喘,脉虚者:用吉林参最好(别直参、白参)口干舌燥:用西洋参食欲不振:用党参,降血糖作用不明显干咳或便秘:用北沙参或玄参。
北沙参治疗干咳,养肺阴;玄参治疗咽喉疼痛和大便秘结。
配合其它药物:麦冬,生地,芍药,石斛,丹参,怀牛膝麦冬:治疗赢瘦(消瘦得厉害,肌肉萎缩)生地:有降糖作用,可治疗便秘。
消瘦,口干,大便干结者适用芍药(白/赤芍):治大便干结和糖尿病足(小腿抽筋,麻木、疼痛)石斛:凉药,治口渴,对糖尿病引起的周围血管损害,糖尿病足,下肢疼痛血栓,腰腿无力有效丹参:活血化瘀,保护心脑血管牛膝:引血下行,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三、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胖人,尊荣人(地位比较显赫,平时好逸恶劳)生黄芪3两桂枝3两白芍3两生姜 6两大枣适用于糖尿病导致的血管和神经损害。
主诉: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蚁行感,火烧感,怕冷,不能吹风。
下肢皮肤发暗,发黑,或变苍白,出现溃疡(足诊)。
注意穿宽松的鞋子,不要穿皮鞋,不能磨破。
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糖尿病视网膜病,都可以使用。
松软无力,肌肉萎缩。
它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神经、肌肉的营养剂。
芪桂五物汤体质:肌肉松软,水多,易浮肿,易自汗。
食欲很好,吃了后不胀。
但无力,头晕,气短,心慌,爬楼梯都气喘吁吁。
严重时胸闷胸痛,头晕眼花,提示心脑供血不足。
脸色:黄暗,也有暗红。
舌质淡红,或淡胖,不是通红。
甚至紫,有紫斑(有瘀血,心脑供血有问题)。
一般都是食欲旺盛,腹部松软。
如进食后腹痛腹胀者,慎用黄芪。
瘦瘦的,有胆囊炎,胆石症,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道炎患者,不能用黄芪。
加减:加葛根川芎:机率很高,血压高,头晕头痛,有脑梗塞的,对心脑血管供血有促进作用。
腰痛下肢痛:加怀牛膝,治下肢浮肿,或腰痛生姜:用量大,祛寒药,促进周围血液循环,能发汗。
祛风寒,通血痹。
服药后要注意保暖。
四、桂枝茯苓丸千古名方:活血化瘀,而瘀血的病理因素在慢性病中很多。
适用于糖尿病导致的血管损伤伴有瘀血证。
瘀血证:较壮实,皮肤干燥,如蛇皮,肌肤甲错;舌质暗红,紫红,也有暗淡。
问诊:腰腿痛,大便干结。
摸下腹部:往往有疼痛(盆腔供血不好)。
或有脑梗塞:瘀血的一种表现。
视网膜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引起溃疡疼痛,或糖尿病肾病:也有瘀血。
治疗糖尿病肾病:1.加大黄,牛膝:治BUN,CREAT居高不下,而且大便干结者:帮助肾功能得到改善,使BUN,CREAT降低2.出现下肢浮肿,面色黄、多汗,即出现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患者:加黄芪,葛根。
黄芪用治肾病也非常有效,补气活血3.痛,两腿疼痛(糖尿病足的一种表现):重用芍药。
芍药甘草汤治脚挛急,用赤芍30-60克五、芍药甘草汤脚挛急,用芍药甘草汤,其脚即伸。
芍药、甘草:原方各四两。
现代:芍:甘=6:1白芍/赤芍20-60克生甘草3-10克。
糖尿病足的常用方又名去杖汤:治疗下肢麻木、疼痛、步履困难。
四味健步汤:芍药石斛牛膝丹参,治疗糖尿病足,加甘草也可:治下肢疼痛,麻木,发冷,溃疡可用。
石斛:《千金方》,《外台秘要》用得很多:治疗腰腿痛,脚弱不能步履,糖尿病患者芍药甘草汤还能治疗便秘:尤其是大便干结如粒状。
芍药50克以上有通便作用,有解除肠痉挛的作用。
赤芍:活血化瘀,舌暗紫,或血液粘稠度大。
脑梗、心梗、下肢血栓,或闭塞性动脉炎,血液粘稠,血管不通白芍:养血柔肝,用于肌肉痉挛性疾病,如腓肠肌,胃肠平滑肌痉挛六、金匮肾气丸生地15-30克山药15-30克萸肉10-20克泽泻10-20克丹皮10-20克茯苓10-20克肉桂5-10克/桂枝6-12克制附子5-10克即桂附八味丸“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可能是糖尿病肾病腰痛,小腹拘急疼痛,小便多:糖尿病肾病的表现小便多,口渴者,适用真正治病的是八味丸不是六味丸适用人群:中老人群,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
神情倦怠,易累易疲劳,皮肤肌肉松软,腰膝酸软(很多由糖尿病引起),下半身常感到冷和浮肿,也有烦热感。
重要的腹证:小腹(肚脐下,关元,气海)感觉松软无力,或拘急不适。
表现为男人阳萎遗精,想小便而不出,而且憋不住。
按压腹部松软无力。
肚子上面大,肚脐下面松。
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会出现。
类方:加牛膝,车前子:济生肾气丸,治糖尿病肾病很好。
日本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神经损害。
或合四味健步汤。
高血压病引起肾功能损害亦可用,或其它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也可用。
余听鸿:《诊余集》治疗腹水病例:1.糖尿病,高血压,脑垂体瘤,呼吸暂停综合征,系膜增生性肾炎。
腹大,软,浮肿,头晕,皮麻无力腰酸口干,能食,舌体胖大。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味健步汤加葛根(芪60,牛膝30)。
效果:两月后,血压稳定,疲劳感消失,下肢有力2.糖尿病多年,喝酒多,壮实,背部肌肉发达。
出黄汗,腰腿麻木,大便稀,舌红。
葛根芩连汤加桂枝,芍药,牛膝。
坚持服用一年多,血糖稳定。
3.68岁老太,糖尿病7-8年,血糖不稳定,服用格列齐特。
腰痛,下肢无力,凹陷性浮肿。
四味健步汤加枸杞。
两月后:诉口感好,泡沫样小便消失。
4.70岁。
糖尿病,血糖餐前9.2,餐后17.3。
头痛,大便干结,小腿抽筋,眼睛模糊。
舌头疼痛,裂纹。
白虎加人参汤,芍药甘草汤,四味健步汤。
服后口渴感减轻,一直在服。
体重回升,眼睛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