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2014-2018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因此,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势在必行。

为落实我院未来五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中关于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系办学历史、实力、条件和定位,特制定本规划。

一、专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目前本专业共有本科生886人,专科生109人,本科专业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2个专业,专科开设旅游管理(导游方向)1个专业。

(一)专业现状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思路明确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和旅游学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厚实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外语交际水平,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适应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管理、会展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旅游企事业单位、旅行社、景区景点、酒店业等旅游行业的经营管理、资源开发、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

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系精心设计了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导向,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突出职业性、注重应用性,加大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2、教学管理有序,课堂教学改革稳步铺开,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针对以往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人才流失多、稳定性差的现状,经过不断对比和反思、探索和研究,形成了旅游管理专业在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景区管理和导游行业的特色优势。为保证本专业教学质量,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建立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成立教学督导机构,加强对教学的管理和监督,保证教学质量

为了加强专业建设,更好地落实学院三级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旅游管理专业制订了教研室工作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利用每周例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开展教学交流;建立了系级教学督导机构,将听课、评课和常规教学检查有机结合,加强对教师的管理,确保和提高教学质量。

(2) 更新了办学理念,推进专业特色建设

在“以人为本,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旅游管理专业坚持科学的办学定位,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根据多年来本科办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利用多年来积淀的实习基地资源,紧贴社会经济需要,创新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精品战略,在专业、师资、实践教学基地、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等方面争创一流,切实提升办学质量,促进我院“质量工程”的贯彻实施。

(3)课程体系设计科学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既体现了本科通才教育“厚基础,重素质”的要求,又体现了应用型复合型本科“强化技能培训”的特点。在课程安排上,既注重通识教育课程,又强调学科教育课程,开设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特色课、专业方向性选修课,更突出专业实践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实验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的两大实践体系11项实践内容/类别。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是根据专业需求,针对旅游活动食、住、行、游、购、娱六项内容和旅游行业在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旅行社与导游服务、酒店管理与服务三大块的人才需求,设置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二是突出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实践技能的培训,加大了实践技能类课程教学内容的力度;三是进一步强化了专业认知、专业实习的教学内容。做到了本专业所开出的全部课程,其教学大纲、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大纲、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进度表、课改方案、课改进度表等教学文件完整齐全。

(4)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了过去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模拟式”、“案例分析式”、“讨论式”、“探究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力推广研究性教学和案例教学。在教学手段上,理论课广泛的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专业实践中采用认知实习、理论实验、课程实习和专业岗位实习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方式。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

(5)师资队伍建设可喜,强化了教学科研能力,为“质量工程”提供了软环境保障

目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占6%,副高级职称4人占22%,中级职称4人占17%,初级职称5人占21%,上述18人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有16人,占到了教师队伍的89%;45岁以下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99%。整个师资队伍组成人员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

师资队伍最突出的优势是:①学缘结构合理。大部分成员具有不同的学缘,极具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互补性;②学历层次较高。除2名成员是本科学历外,其余成员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③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年龄大多数都在45

岁左右。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曾经承担多项省内和校内的科研、教研项目,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此外,为了开阔师生的视野,了解社会和行业发展状况,还聘请了30多位学识广、资历深、有着丰富经验的校外高校名师和企业家做客座教授,按计划来校为师生进行专业教育,开设讲座。

建立了教师校外学习、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组成发展态势良好的学术梯队,有助于互帮带动、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也将逐步扩大骨干教师队伍人数,提高专业水平,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软环境保障。

3、凸现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

在对人才市场进行社会调研和专家论证评估的基础上,该专业形成了基于传统、敢于创新,以“强化英语能力,厚实人文素养,凸显实践应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增设了形体与礼仪、茶艺插花等课程,突出职业性;设置英语应用、模拟导游等课程来进一步提升能力,注重能力性;实行岗位实习等强化实践性,构建了开放的、多元的、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提高的教育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基本素质教育体系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并且做到“全程培养”、“全员培养”、“全面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了良好的学风形成。秉持“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强化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专题性或开放性社会实践、专项性能力实践、综合性学科实践、业务性“岗位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创作实践的“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旅游专业依托学校千兆校园网在校内建有语音室、基础课实验室、酒店管理模拟实验室、形体训练室、客房实训室、GIS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实践教学场所,满足了旅游专业的《英语听力》、《旅游英语》、《自然地理学基础》、《饭店服务学》、《导游实务》、《模拟导游》、《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中国旅游地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学概论》等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在旅游模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欣赏旅游地风光、从事旅行社综合业务训练、商务办公、旅游酒店营销、前台服务、客房服务、等系列训练项目,涵盖了整个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活动内容。

进行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实习提供保障。旅游专业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向,利用行业在圣诞、元旦、春节旺季人力资源缺乏的契机,积极主动与省内及全国发达地区的多家大型餐饮、星级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联系,开展教学实习活动。目前我院已与省内外50余家旅游景区、旅行社、大型酒店确立了长短期实习、长期实践、定期岗位实习及其就业协议,同时对课程进行整合,既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又适应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