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计算机网络作业2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78.11 KB
- 文档页数:7
中⼭⼤学计算机⽹络课平时作业(2)及参考答案计算机⽹络(09DE)作业3参考答案⽹络层1、IP分组的头部长度≤ B,选项长度≤ B,整个IP分组长度≤ B。
答:60,40,655352、针对因特⽹的⽹络层,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多选)(a) 该层提供⽆连接的不可靠的尽⼒服务;(b) ⼀台源主机发往同⼀⽬标主机的多个IP分组将会经过相同的路由器到达⽬的地;(c) ⼀个IP分组被中间路由器分拆成多个⽚段(fragment),它们将会经过相同的路由器到达⽬的地;(d) ⽬的主机发现IP分组的某个⽚段丢失后则丢弃整个分组;(e) 中间的路由器既将分组拆分为⽚断也负责⽚段重组;答:(a)(d)3、IP协议是如何防⽌分组⼀直在⽹上绕圈的?答:采⽤TTL,经过⼀个路由器将减1,减⾄0将被丢弃,并⽤ICMP分组通告源主机.4、⼀个路由器收到⼀个⽆选项的IP分组(协议号=6,TTL=60,TOS=0,没有选项,标识=26208,源地址=192.168.1.120,⽬标地址=172.16.45.96,Payload的长度为4000),现在需要将该分组转发到⼀个以太⽹上(MTU=1500), 该路由器将如何分段,先填写原分组的值,然后写出拆分后各个⽚断的字段值。
5、指出以下IP地址的类别(A,B,C,D类),并分别说明它们的⽹络号和主机号:(a) 66.144.54.160(b) 190.168.1.34(c) 218.30.66.5(d) 192.168.1.1答:类别⽹络号主机号(a) A类 66 144.54.160(b) B类 190.168 1.34(c) C类 218.30.66 5(d) C类(私⽤⽹) 192.168.1 16、给定⼀个C类地址202.116.64.0, 如何采⽤⼦⽹掩码划分为8个⼦⽹,使它们都可以容纳20台主机,写出每个⼦⽹的主机地址范围和⼦⽹掩码。
答:202.116.64.1~202.116.64.30202.116.64.33~202.116.64.62202.116.64.65~202.116.64.95202.116.64.97~202.116.64.126202.116.64.129~202.116.64.158202.116.64.161~202.116.64.190202.116.64.193~202.116.64.222202.116.64.225~202.116.64.254⼦⽹掩码:255.255.255.2247、采⽤VLSM将⼀个C类⽹202.116.64.0/24划分成如下四个⼦⽹(允许⼦⽹号为全0):(1)⼀个可以容纳100台主机的⼦⽹;(2) ⼀个可以容纳50台主机的⼦⽹;(3) ⼀个可以容纳18台主机的⼦⽹;(4) 2个点到点⼦⽹;写出每个⼦⽹的主机地址格式(主机位采⽤X表⽰)和⼦⽹掩码。
《计算机网络》作业题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A、B、C、D2、D3、C4、D5、A、C6、A7、C8、D9、A、B、C 10、C 11、A 12、C 13、A、B、D 14、B、C、D、E 15、C 16、C 17、D 18、C 19、C 20、A 21、B 22、C 23、C 24、C 25、A 26、C 27、B 28、A 29、D 30、A 31、 C 32、A 33、D 34、B 35、 B 36、B. 37、C.38、B.39、B. 40、A 41、A ,B D 42.A 43.C44.D45.C46.C 47.B48.C49.B50.D 51.B 52.B53.B54.A55.A56.A 57.A58.B59.D60.C 61.C二、填空1、STP分为3类和5类两种,而UTP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
此处STP指的是屏蔽双绞线,UTP指非屏蔽双绞线。
2、假设信道内不存在噪声和干扰,即发送端所发送的信号都能到达接收端,我们把信道两端的发送接收设备能够改变比特信号的最大速率称为带宽,用Hz赫兹(单位)表示。
3、我们平时有线电视使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是频分多路复用(或者频分复用)。
4、无线网络采用的拓扑结构通常是蜂窝拓扑,例如电信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5、带宽使用机制有两种,基带和宽带,通常只使用“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的是基带。
6、调制解调器主要完成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7、网络的OSI模型将网络划分为七个层次,由底层到高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8、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以 TCP/IP 协议为核心。
其中 IP协议用来给各种不同的通信子网或局域网提供一个统一的互连平台, TCP 协议则用来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和控制功能。
9、总线型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式以ALOHA系统的访问控制方式的改进型为主,即CSMA与CSMA/CD 两种方式,其中CSMA指的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D 指的是冲突检测。
一、填充题1.网络常用拓扑构造有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型五种。
2.INTERNET旳重要应用包括远程登录(Telnet)、电子邮件(E-mail)、文献传播(FTP)、电子公告板(BBS)和全球信息网()。
3.FDDI网络旳长处是较长旳传播距离、具有较大旳带宽、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和互操作性强。
4.IPv4向IPv6 过渡旳重要方案有隧道技术、双栈技术和地址翻译技术。
5.目前使用较为广泛旳局域网操作系Netware、Unix、Windows server 2023和Linux。
6.网络资源共享方案共享文献夹、映射网络驱动器和共享网络打印机。
7.入网顾客旳IP地址有静态地址和动态地址之分。
8.OSI参照模式由七层协议构成,从高到低分别称为应用层、表达层、会话层、传播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9.一种完整旳电子邮件系统应当由客户端软件顾客代理、邮件服务器软件和协议构成。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分可以分为文献病毒、引导扇区病毒、多裂变病毒、秘密病毒、异形病毒和宏病毒。
1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旳产物。
它是把分布在不一样地点旳计算机从物理上连接起来,按照事先约定协议互相通信,以共亨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旳旳系统。
12.一种网络从层次上可以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13.根据通信方式局域网可以分为专用服务器局域网、客户机/服务器局域网和对等局域网。
14.防火墙技术覆盖OSI参照模型旳网络层、传播层和应用层。
15.局域网硬件重要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卡、传播介质和互联设备。
16.双绞线旳连接措施有正常连接和交叉连接。
17.接入因特网措施有线连接、专线连接、无线连接、有线电视网及电力MODEM。
18.网桥旳种类有透明网桥、转换网桥、封装网桥和源路由选择网桥。
19.ISDN旳带宽包括一种16kpbs控制信道和两个64kpbs通信信道。
20.局域网中用得较多旳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是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方式。
计算机网络作业参考答案CH1 绪论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答案:请参考教案2、LAN、W AN、MAN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要点:主要区别在于下列三点:地理范围或规模、速率、属于什么单位所有3、常用网络操作系统有哪些?如果你想自己组建一个网站,会选用哪种网络操作系统?为什么?参考答案:WINDOWSUNIX/LINUX中小型单位一般用WINDOWS,微机服务器可以选用LINUX,而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一般选用UNIX4、目前常用的PSTN、DDN、ISDN、ADSL和HFC几种接入方式中,适合于家庭接入的有哪几种?适合于网吧接入的有哪几种?适合于校园网接入的有哪几种?参考答案:家庭:PSTN,HFC或ISDN网吧:ADSL校园网:DDN5.C/S系统和B/S系统的工作原理;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C/S:客户向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处理客户的服务请求,并返回最后的处理结果;B/S:客户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WEB服务器处理客户的服务请求,并返回最后的处理结果给浏览器;它们之间的主要是B/S模式必须采用浏览器和WEB服务器。
6.请将以下网络术语译成中文:LAN、WAN、MAN、NOS、network、server、client、terminal、host、frame、QoS、virtual circuit、campus network、HFC、ADSL、DDN、Cable Modem、SONET/SDH、PSTN、B-ISDN、PSDN、DQDB、SMDS、ATM、packet switching、circuit switching、cell switching、FDDI、FR、URL、WWW、SMTP、FTP、TCP、UDP、SNMP、MAC 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服务器,客户,终端,主机,帧,服务质量,虚电路,园区网,广纤同轴混合网,非对称用户环线,数字数据网,线缆调制解调器,同步光网/同步数据体系结构,公共电话交换网,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分组交换数据网,分布式双环数据总线,交换多兆位数据服务,异步转移模式,分组(报文)交换,线路交换,信元交换,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帧中继,统一资源地址,万维网,简单邮件传输协同,文件传输协同,传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介质访问控制7.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参考答案:见讲义8.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主要里程碑有哪些?参考答案:见讲义9.填空题1).根据网络连接距离来划分,计算机网络可划分为__LAN__、____MAN___、____W AN__。
《计算机⽹络基础》(第2版)习题解答第1章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选择题1. C2. A3. D4. D5. D6. B7. D8. B9. D 10. C⼆、名词解释1. CPU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中央处理器单元。
是计算机系统的核⼼。
主要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
2. ⼆进制只有两个数码:0和1,基数为2,按“逢2进1”的原则进⾏计数。
⼆进制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4. 软件计算机软件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所编写的程序和⽂档的总和。
3. 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ASCII码共有128个字符,⽤7位⼆进制数进⾏编码。
计算机中⽤1个字节表⽰⼀个字符。
它包含英⽂字母、数字符号、算术运算符号、标点符号和⼀些控制字符。
5. RGB计算机中⽤于表⽰颜⾊的三基⾊,R:Red,G:Green,B:Blue。
6. 汉字国标码国标码是国家公布的简体汉字编码⽅案和标准。
它将整个汉字字符集分成94个区(⾏),每个区包含94个位(列),分别⽤1个字节来表⽰区号和位号,所以在国标码中⼀个汉字⽤两个字节表⽰。
三、简答题1. 简述计算机的组成及每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输⼊/输出(I/O)设备、主存储器(内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和总线等五个部分组成。
中央处理器:有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
控制计算机⼯作、完成各种计算。
输⼊/输出设备:将数据输⼊到内存、将结果输出到外设。
主存储器:存放正在运⾏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辅助存储器:存放⽂档资料。
总线:数据传输通道。
2. 写出⼗进制数79和-191的原码、反码和补码(⽤16位⼆进制数表⽰)。
79的原码、反码和补码:0 000 0000 0100 1111-191的原码:1 000 0000 1011 1111-191的反码:1 111 1111 0100 0000-191的补码:1 111 1111 0100 00013. 计算⼀⾸5分钟⽴体声歌曲在ADC转换后产⽣声⾳数据的存储容量(以MB为单位)。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网络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132, 做题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一个校园网中的4个部门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以太网,所有计算机使用的操作系统都相同,现在需要将这些部门的局域网互联起来,而且每个部门使用不同的网络地址(即每个部门一个子网),应当选择的互联设备是____。
SSS_SINGLE_SELA 第2层交换机B 集线器C 路由器D 网桥分值: 2答案:C解析:考查异构网络互联。
能够互联不同网络地址的应该是网络层设备,第2层交换机和网桥是数据链路层设备,集线器是物理层设备,只有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因此选C。
2.需要将一个局域网分为多个IP子网时,应当选用的网络互联设备是____。
SSS_SINGLE_SELA 中继器或集线器B 网桥C 路由器D 网关分值: 2答案:C解析:考查网络互联。
解决划分子网问题需要的也是网络层设备,中继器是物理层设备,而网关是在传输层上以实现网络互联,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联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联。
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联,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联。
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
3.在计算机网络中,能将异种网络互联起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相互转换的网络互联设备是____。
【中南大学2007年】SSS_SINGLE_SELA 局域网交换机B 集线器C 路由器D 网关分值: 2答案:D解析:考查异构网络互联。
关4.在OSI中,完成整个网络系统内连接工作,为上一层提供整个网络范围内两个终端用户之间数据传输通路工作的是____。
【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SSS_SINGLE_SEL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运输层分值: 2答案:C解析:考查网络层的功能。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有:异构网络互联、路由选择与转发、拥塞控制、网络管理等。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网络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13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一个校园网中的4个部门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以太网,所有计算机使用的操作系统都相同,现在需要将这些部门的局域网互联起来,而且每个部门使用不同的网络地址(即每个部门一个子网),应当选择的互联设备是____。
(分数:2.00)A.第2层交换机B.集线器C.路由器√D.网桥解析:解析:考查异构网络互联。
能够互联不同网络地址的应该是网络层设备,第2层交换机和网桥是数据链路层设备,集线器是物理层设备,只有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因此选C。
2.需要将一个局域网分为多个IP子网时,应当选用的网络互联设备是____。
(分数:2.00)A.中继器或集线器B.网桥C.路由器√D.网关解析:解析:考查网络互联。
解决划分子网问题需要的也是网络层设备,中继器是物理层设备,而网关是在传输层上以实现网络互联,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联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联。
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联,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联。
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
3.在计算机网络中,能将异种网络互联起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相互转换的网络互联设备是____。
【中南大学2007年】(分数:2.00)A.局域网交换机B.集线器C.路由器D.网关√解析:解析:考查异构网络互联。
关4.在OSI中,完成整个网络系统内连接工作,为上一层提供整个网络范围内两个终端用户之间数据传输通路工作的是____。
【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分数:2.00)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解析:解析:考查网络层的功能。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有:异构网络互联、路由选择与转发、拥塞控制、网络管理等。
为上一层提供整个网络范围内两个终端用户之间数据传输通路的工作即路由选择,因此选C。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答:①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不同的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通过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信息交换方式、控制程序、操作系统等)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②局域网:局域网,简称LAN(Local Area Network),是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施互联在一起,达到资源共享目的的通信网络。
③城域网:城域网,简称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是一种介于WAN和LAN 之间的高速网络,它既可以是私有网络,也可以是公共网络。
④广域网:广域网,简称WAN(Wide Area Network)是一种超大规模的国家网络或洲际网络,通常可以覆盖几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洲,甚至全球范围。
⑤AEPANET:远程分组交换网,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深度结合的产物,是网络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ARPANET为代表的网络系统也称为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它核心技术是分组交换技术,实现了通信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结点或者不同的路径到达同一个目的结点。
⑥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主要由通信控制处理机、各种通信线路以及相应的通信设备构成,主要负责信号转换、整形、放大,数据交换,信息的发送、接收、校验、存储、转发等通信处理业务。
2.网络协议。
3.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4.语法,语义,时序。
5.网络接口层(主机-网络层),网际层(互联层),运输层(传输层),应用层。
6.D。
7.C。
8.C。
9.C。
10.B。
11.C。
12.B。
13.D。
14.B。
15.B。
16.D。
17.答:ARPANET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本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分类的研究;第二,首次提出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概念;第三,系统地研究了数据包的分组交换技术和网络的分散控制技术;第四,提出并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和协议体系;第五,促进了TCP/IP协议和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等。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2第三章一、选择题参考答案:二、填空题参考答案:1、源系统、信道和目的系统2、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3、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4、点到点和多点连接方式5、基带和频带6、越宽越大7、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8、无线电波、微波和激光三、简答题1.什么是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答:在数据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数据基带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基带传输。
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音频信号后在发送和传输,到达接收端时再把音频信号解调成原来的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频带传输。
利用宽带进行的数据传输称为宽带传输。
2.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个有哪些特点?答:在传输数据时,数据是一位一位地在通信线路上传输的称为串行通信。
要传输的数据中多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中传输的称为并行通信。
3.什么是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各有何特点?答:单工通信: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信号的传输方向的通信方式。
半双工通信: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必须交替进行,在任一时刻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通信方式。
全双工通信:信号可以同时双向传送数据的通信方式。
4.简述数据传输速率的概念。
答:数据传输速率也称为比特率,是指信道每秒种所能传输的二进制比特数,记为bps。
5.电视信道的带宽为6MHZ,理想情况下如果数字信号取4种离散值,那么可获得的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少?C=2wlog2L=2*6000*log24=24000bps6.数据在信道中传输时为什么要先进行编码?有哪几种编码方法?答:在数据通信中,要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个节点,必须将数据转换为信号,所以在传输之前要进行编码。
数字数据的编码方式有3种:不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7.什么时多路复用?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答:多路复用:通过采取适当措施,使多个信号共用一个信道,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8.若传输介质带宽为20MHz,信号带宽为1.2MHz,问采用FDM进行多路复用,信道中最多可复用多少路信号?答:20/1.2=169.有1500b的数据要传输。
计算机网络技术大作业一、问答题1. IEEE802.3标准以太网的媒体访问控制的工作原理(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及冲突处理的原理)。
答:(1)工作站要发送数据时,先侦听信道是否有载波,如果有,表示信道忙,则继续侦听,直至检测到空闲,立即发送数据;(2)在发送数据过程中进行冲突检测,如果在冲突窗口内没有发生冲突,则表示数据发送成功,否则立即停止发送,并采用二进制指数回退算法,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在重复发送过程;(3)对于接收方,则根据数据包的校验和正确与否和物理地址是否为自己来决定是否将数据交给上层协议。
2. 在IEEE802.3标准以太网中,为什么说如果有冲突则一定发生在冲突窗口内,或者说一个帧如果在冲突窗口内没发生冲突,则该包就不会再发生冲突?答:(1)由于节点要发送数据时,先侦听信道是否有载波,如果有,表示信道忙,则继续侦听,直至检测到空闲为止。
(2)当一个数据帧从节点1向最远的节点传输过程中,如果有其他节点也正在发送数据,此时就发送冲突,冲突后的信号需要经过冲突窗口时间后传回节点1,节点1就会检测到冲突,之后如果其他节点再要发送数据,就会侦听到信道忙,而不会发送数据,从不会发生冲突。
3. 简述CSMA/CD 的工作原理。
答:在Internet中,传送信息是以“包”为单位的,简称信包。
在总线上如果某个工作站有信包要发送,它在向总线上发送信包之前,先检测一下总线是“忙”还是“空闲”,如果检测的结果是“忙”,则发送站会随机延迟一段时间,再次去检测总线,若这时检测总线是“空闲”,这时就可以发送信包了。
而且在信包的发送过程中,发送站还要检测其发到总线上的信包是否与其它站点的信包产生了冲突,当发送站一旦检测到产生冲突,它就立即放弃本次发送,并向总线上发出一串干扰串(发出干扰串的目的是让那些可能参与碰撞但尚未感知到冲突的结点,能够明显的感知,也就相当于增强冲突信号),总线上的各站点收到此干扰串后,则放弃发送,并且所有发生冲突的结点都将按一种退避算法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然后重新竞争发送。
一、选择题题目1局域网的分类,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可分为星型、()和环型局域网。
选择一项:A. 网格型B. 树型C. 总线型D. 网状型题目分析: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局域网可分为星型、总线型和环型局域网。
目前常用的是星型和总线型局域网。
题目2组建局域网的硬件设备主要有 ( )、中继器、集线器和以太网交换机等。
选择一项:A. 读卡器B. 网络适配器C. 无线路由器D. 调制解调器题目分析:组建局域网的硬件设备主要有网络适配器(NIC)、中继器(REPEATER)、集线器(Hub)、以太网交换机(Ethernet Switch)等。
题目3网络适配器又称(),是计算机间进行网络互联的重要设备。
选择一项:A. 集线器B. 总线C. 显卡D. 网卡题目分析:网络适配器又称网卡或网络接口卡,是计算机间进行网络互联的重要设备。
网络适配器插在计算机主板的扩展插槽中,是计算机与网络间联接的电气接口,即它一边通过计算机主板的扩展插槽与计算机主板相连,另一边通过其上的电气接口与传输介质相联。
题目4集线器工作于OSI模型的(),其主要功能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
选择一项:A. 传输层B. 物理层C. 网络层D. 数据链路层题目分析:集线器工作于OSI模型的物理层,其主要功能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
集线器不具有寻址功能,所以它并不记忆每个端口的所连接网卡的MAC地址。
题目5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
交换机除了拥有集线器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量控制等功能。
选择一项:A. 物理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数据链路层题目分析: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智能的集线器。
交换机除了拥有集线器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量控制等功能。
题目6()是指控制多个节点利用公共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是局域网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术。
计算机网络作业二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1.( )不是对网络模型进行分层的目标。
A.提供标准语言B.定义功能执行的方法C.定义标准界面D.增加功能之间的独立性2.【2010年计算机联考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3.将用户数据分成一个个数据块传输的优点不包括()。
A.减少延迟时间B.提高错误控制效率C.使多个应用更公平地使用共享通信介质D.有效数据在协议数据单元PDU中所占比例更大4.关于计算机网络及其结构模型,下列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RPAnetB.Internet最早起源于ARPAnet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设计出了OSI/RM参考模型,即实际执行的标准D.TCP/IP参考模型分为4个层次5.下列能够最好地描述OSI的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 )。
A.提供用户和网络的接口B.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C.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D.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和完整性6.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不提供下列哪种功能( )。
A.物理寻址B.流量控制C.差错校验D.拥塞控制7.数据的格式转换及压缩属于OSI参考模型中( )层的功能。
A.应用层B.表示层C.会话层D.传输层8.在OSI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层是( )。
A.会话层B.网络层C.传输层D.数据链路层9.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可同时提供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的是()。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10.【2009年计算机联考真题】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11.在0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①)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②);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③);传输层提供(④)的数据传送;为网络层实体捉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⑤).①A.1、2、3 B.2、3、4 C.3、4、5 D.4、5、6②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会话层D.传输层③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④A.主机进程之间B.网络之间C.数据链路之间D.物理线路之间⑨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会话层D.传输层12.在OSI参考模型中,(①)利用通信子网提供的服务实现两个用户进程之问端到端的通信。
第8章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习题参考答案1.①主机:通常把CPU、内存和输入/输出接口以及在一起构成的子系统称为主机。
主机中包含了除输入/输出设备以外的所有电路部件,是一个能够独立工作的系统。
这里主机是指放在能够提供服务器托管业务单位的机房的服务器,通过它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从而省去用户自行申请专线连接到Internet的麻烦。
数网公司是一个提供服务器托管业务的单位,拥有ChinaNet的接入中心,所以被托管的服务器可以通过100MB的网络接口连接Internet。
② TCP/I P:包含了一系列构成Internet通信基础的通信协议。
这些协议最早发源于美国国防部的DARPA互联网项目。
TCP/IP代表了两个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IP(I nternet Protocol),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信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TCP/IP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
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计算机规定一个地址。
③ I P地址:尽管Internet上连接了无数的服务器和计算机,但它们并不是处在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而是每一个主机都有唯一的地址,作为该主机在Internet上的唯一标识,这个标识就称为IP地址(I 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它是分配给主机的32位地址,是一串4组由圆点分割的数字组成的,其中每一个数字都在0至255之间,如202.196.14.222就是一个IP地址,它标识了在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并且指定了在一个互连网络上的路由信息。
计算机网络第二次作业姓名:陈锴煌学号:14348005请对单工、半双工、全双工这三种通信方式的技术特点做一个讨论,并各给出一个例子。
单工:通信是单向的,只能是A发信号,B接收信号半双工通信是双向的但同时只能有一个方向进行无线电话同一时间只能有一方讲话全双工通信是双向的可以同时双向进行电话双方可以同时对话2.消息交换和分组交换之间有何区别?消息交换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指通信双方以分组为单位,使用存储-转发的机制实现数据的交互。
分组是指将用户数据分成多个等长的数据段,在数据段前面加上控制信息的首段,形成分组3. 数据片段(A B ESC C ESC FLAG FLAG D)出现在一个数据流的中间,假设成帧方法采用的是字节填充算法,请给出填充后的输出序列。
A B ESC ESC C ESC ESC ESC FLAG ESC FLAG D4.为什么数据链路协议总是把CRC 放在尾部,而不是头部?因为数据帧每经过一跳都要修改源和目的mac和其他的可选字段项目,CRC放到最后才可以根据新的内容进行计算(差错控制)5.请简述滑动窗口协议的工作原理。
在接收端与发送端都设立滑动窗口,发送端口的大小代表还没有接受到对方确认消息下可以发送的最多数据帧,接收窗口只接受落入窗口的,其余一律丢弃,只有收到的帧的序号与接收窗口一致才接受,否则丢弃;当接收一个序号正确的帧,接收窗口就向右滑动一个帧,同时发送给发送方对该帧的确认,发送窗口才向前滑动,从而提高网络效率6.为什么ATM 使用定长的小数据包?定长可以提高效率,避免不同长度交付时产生变化的时延,使用小数据包等待的时延小,保证数据安全,通道不拥挤7. 当一个文件在两台计算机间传输的时候,有两种可能的确认策略。
在第一种策略中,该文件被分为多个分组,接收方会独立确认每一个分组,但是文件传输过程作为整体没有被确认。
在第二种策略中,这些分组并没有被单独确认,但是整个文件到达的时候会被确认。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他们各实现什么功能?计算机网络分为用于信息处理的资源子网和负责网络中信息传递的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包括提供资源的主机HOST和请求资源的终端T,它们都是信息传输的源节点,有时也通称为端节点。
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主要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单个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计算机和多个没有自主处理功能的终端组成网络。
第二阶段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组成独立的网络系统。
第三阶段为开放式标准化网络,特点是由多个计算机组成容易实现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开放式网络系统。
第四阶段为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点是网络系统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与完善的管理机制,网络覆盖范围广泛。
3.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中,那些技术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期的ARPANET、TCP/IP、SNA的技术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主要有存储器、打印机等硬件资源共享,数据库等软件资源共享和收发邮件收发消息等信息交换三方面的功能。
5.缩写名词解释。
PSE:分组交换设备PAD:分组装拆设备NCC:网络控制中心FEP:前端处理机IMP:接口信息处理机DTE:数据终端设备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PDN:公用数据网OSI: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简述模拟数据及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及数字信号表示方法。
模拟数据可以直接用对应的随时间变化而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来表示,也可以经相应的转换设备转换后用离散的数字信号表示。
数字数据可用二进制编码后的离散数字信号表示,也可经转换设备转换后用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表示。
2.简述Modem和CODEC作用Modem可以把离散的数字数据调制转换为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后经相应的模拟信号媒体传送出去,把接收到的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解调还原成原来的离散数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