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孔道压浆配合比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C50水泥浆配合比设计说明C50水泥浆拟用于G105宿松县城西河大桥箱梁孔道压浆工程。
我室于2008年10月8日~2008年10月10日对该水泥浆配合比的材料进行了技术性能检测,其各项性能均符合规范要求。
2008年10月11日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初步配合比计算成果并得到认可,2008年10月13日依据认可的初步配合比进行试拌,2008年10月20日、2008年11月10日、分别进行了七天、二十八天强度检测,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设计过程如下:一、【设计要求及基本资料】本水泥浆配合比设计强度为C50,稠度要求为14~18S,拟用于宿松县城西河大桥改建工程箱梁孔道压浆施工。
二、【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三、【选用材料】水泥:湖北省华新水泥股份公司(P.O42.5)水: 饮用水膨胀剂:江苏博特JM-HF高性能灌浆剂各种材料技术指标详见后附试验报告。
四、【计算初步配合比】1、计算水泥浆配制强度ƒcu,o依据相关规范及经验资料,强度标准差取σ=2.5 MPaRp =R+1.645σ=50+1.645×2.5=54.1 (MPa)2、确定水灰比(W/C)根据规范水灰比宜为0.40-0.45,掺入适量减水剂时,水灰比可减小到0.35,考虑其耐久性及经济性要求,故取其水灰比为:W/C=0.393、确定膨胀剂掺量根据膨胀剂厂家资料及经验取掺量为13%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及单位用水量假定容重1900㎏/m3(经验取值);计算每立方米各种材料用量⑴水泥+外加剂+水=1900;⑵水/水泥=0.39;⑶外加剂/水泥=0.13经计算得:水泥=1250㎏/m3外加剂=1250×13%=162.5㎏/m3;水=1250×0.39=487.5㎏/m3;五、【确定配合比】按初步计算配合比拌10L水泥浆,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1250×0.01=12.5Kg水:487.5×0.01=4.875Kg膨胀剂:162.5×0.01=1.625Kg测定其实际容重为1908㎏/m3、不需要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稠度为17S,泌水率及膨胀率符合规范要求。
C50水泥浆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说明C50#水泥浆主要用于预应力T梁和预应力箱梁、空心板的张拉后压浆。
采用普通压浆法,设计及规范要求如下:1、设计强度为50MPa,水灰比0.40-0.45。
2、泌水率不大于3%,拌和后3h的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在24h内能全部被浆重新吸回,膨胀率应小于2%。
3、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秒间。
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2、招标文件三组成材料1、水泥:九嶷骄阳生产的 P.042.5级水泥。
2、水:饮用水。
3、外加剂:膨胀剂6%。
减水剂1%。
四初拟配合比1、计算试配强度f m,0=f2×1.15则f m,0=50×1.15=57.5MPa2、假定水灰比(W/C)为0.42,校核水灰比。
3、按绝对体积法求每m3水泥及水用量(水泥ρc=3000 kg/m3,ρw=1000kg/m3).m c/ρc+m w/ρw=1m w/m c=0.42经计算得m c =1327kg/m3, m w =558kg/m3水泥:水:膨胀剂:减水剂1327:558:79.6:13.27=1:0.42:0.06 :0.01试拌0.005m3,取水泥6.64Kg、膨胀剂398g、减水剂66.4g、水2.79Kg拌和。
测拌和物的稠度为17.2s,3h泌水率为1.03%,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每立方米体积重2015 Kg。
五试验配合比的试配、调整、对比与确定根据初拟配合比进行试配,结果显示水泥浆的稠度、泌水率及膨胀率均能满足要求,故以此配合比作为基准配合比,以基准配合比所用原材料作为基准原材料。
将水灰比较基准配合比相应递增0.01,水用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分别进行水灰比为0.43、0.41、两个不同配合比的水泥浆强度检验。
1)W/C=0.43水泥:水:膨胀剂:减水剂1298:558:77.9 :12.98=1:0.43: 0.06 : 0.01试拌0.005m3,取水泥6.49Kg、膨胀剂389g、减水剂64.9g、水2.79Kg拌和。
C50孔道压浆水泥浆配合比设计书一、试配强度孔道压浆水泥浆设计强度C50。
水泥浆泌水率≤2%。
水泥浆膨胀率≤10%。
水泥浆稠度14~18s。
二、材料1、水泥:PI52.5级,生产厂家为烟台山水水泥有限公司,水泥密度ρc=3100kg/m3,28天抗压强度为56.9MPa,抗折强度为8.4MPa。
各项指标均符合GB175-2007标准要求。
2、外加剂:膨胀剂,(低泌水、微膨胀)高性能灌浆外加剂。
3、水:饮用水。
三、按规程JTG/T F50-2011进行试验室配合比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50+1.645×6=59.9Mpa2.水灰比采用0.35,通过试验在灌浆外加剂掺量为12%的情况下,稠度为17s,膨胀率为2.4%,泌水率为1.2%。
3、基准配合比为:水泥:水:灌浆外加剂=1:0.35:0.124、比较配合比采用水灰比分别增减1%,分别为W/C=0.34,W/C=0.35,W/C=0.36,拌制三组拌和物,三组配合比为:A组:水泥:水:灌浆外加剂 =1:0.34:0.12实测稠度15s,膨胀率2.5%,泌水率1.3%。
B组:水泥:水:灌浆外加剂=1:0.35:0.12实测稠度16s,膨胀率2.4%,泌水率1.2%。
C组:水泥:水:灌浆外加剂=1:0.36:0.12实测稠度15s,膨胀率3.2%,泌水率1.2%。
5、经测定A、B、C三组稠度,膨胀率,泌水率均符合要求,工作性良好,三组配合比经拌制成型,在标准条件下养护3天,7天,28天后,测定其抗压强度值为:A组:1:0.34:0.12B组:1:0.35:0.12C组:1:0.36:0.1228天达到设计强度的;(A): 112%; (B): 117%; (C): 123%;6、根据上述试验数据,本试验室要求采用基准配合比作为现场施工配合比。
B组:1:0.35:0.12根据下列方程得每方材料用量:C:水泥 YJJ:压浆剂 W:水YJJ/(C+YJJ)*100%=12%W/(C+YJJ)=0.35 C+YJJ+W=1900C=1250 YJJ=170 W:438 7、确定压浆配合比为:。
C50压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道路建筑材料》严家汲编著,人民出版社。
二、设计资料1.水泥:华润水泥(南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水河牌P .II52.5R。
2.外加剂:重庆奥凯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AK型灌浆剂,掺量10%3.水:饮用水。
4.设计配合比使用部位为预应力板梁,T梁管道压浆5.设计稠度:14~18秒。
三、设计步骤1.确定配制强度(f cu,o)已知设计强度等级f co,k=50M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表5-15查得:标准差σ=6.0 Mpaf cu,o=f co,k+1.645σf cu,o=50+1.645×6=59.9(Mpa)2.计算水灰比(W/C)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f ce)已知采用P.O42.5RR,水泥富余系数γc=1.13水泥实际强度: f ce=f ce,k×γc=42.5×1.13=48.0(Mpa)2.计算水灰比(W/C)已知配制强度f cu,o=59.9Mpa水泥实际强度f ce=48.0Mpa采用回归系数按表5.0.4a a=0.46,a b=0.07W/C= a a×f ce÷(f cu,o+a a×a b×f ce)=0.36计算水灰比W/C =0.36,采取经验水灰比为W/C=0.383.用体积法计算(m co,m wo)已知ρc=3100Kg/m3, ρ w=1000 Kg/m3, W/C=0.38m co/ρc+ m wo/ρw=1m co/3100 + m wo/1000 =1m co=1281Kg/m3m wo=541Kg/m3AK=142Kg/m3m co: m wo: AK=1281:541:1421: 0.38:0.10经试拌工作性、稠度、泌水率、自由膨胀率满足设计要求。
C50孔道压浆用水泥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配合比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二、配合比所用原材料1)水泥:蚌埠海螺水泥,P.O52.52)水:饮用水3)灌浆剂:江苏苏博特SBTHF高性能灌浆外加剂,建议掺量13% 三、技术要求及用途1)C50水泥浆设计极限抗压强度为59.9MPa2)水泥浆初始流动度10-17s、30min流动度10-20s、60min流动度10-25s3)水泥浆24h自由泌水率为0%4)水泥浆3h自由膨胀率0%-2%、24h自由膨胀率0%-3%5)抗压强度(MPa) 3d强度≥20 7d强度≥40 28d强度≥50 抗折强度(MPa) 3d强度≥5 7d强度≥6 28d强度≥10 四、试配步骤1)计算试配强度净浆配合比设计材料单纯,结合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计算要求,标准偏差σ=6MPaR试配=R+1.645*6=50+9.9=59.9 MPa2)确定水胶比根据规范和经验选用0.283)假定容重2115Kg/m34)计算每立方米各种材料用量水泥+灌浆剂+水=2115水/(水泥+灌浆剂)=0.28灌浆剂/(水泥+灌浆剂)=13%经计算得:水泥=1437Kg,水=463Kg,灌浆剂=215Kg 5)孔道压浆基准配合比为:水泥:水:灌浆剂=1437Kg:463Kg:215Kg五、水泥浆配合比试配按照上述配合比,试拌1.8L水泥浆,其各自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灌浆剂=2.587Kg:0.833Kg:0.387Kg拌合后,实测初始流动度为15s,30min流动度17s、60min流动度21s,水泥浆24h自由泌水率为0%,3h自由膨胀率1.1%、24h 自由膨胀率1.3%。
该水泥浆工作性能良好,流动性、膨胀率满足规范要求,故采用此配合比作为孔道压浆C50配合比。
预应力孔道压浆配合比
预应力孔道压浆配合比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进行预应力施工时,需要在预应力管道中注入压浆料,以使预应力钢筋产生预压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预应力孔道压浆配合比的选择对于保证压浆料的质量和预应力效果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预应力孔道压浆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环境温度、预应力钢筋直径和长度、压浆料的种类和性能等因素进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应力孔道压浆配合比方案:
1. C30混凝土,环境温度20℃,预应力钢筋直径为10mm,长度为30m,压浆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浆,配合比为水泥:砂:水=1:3:0.4。
2. C50混凝土,环境温度20℃,预应力钢筋直径为12mm,长度为30m,压浆料为高强度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水=1:2:0.5。
3. 钢束预应力混凝土,环境温度20℃,预应力钢筋直径为16mm,长度为30m,压浆料为环氧树脂灌浆料,配合比为环氧树脂:硬化剂=1:1。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预应力孔道压浆配合比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规范和操作要求进行,确保施工
质量和结构安全。
同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合比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高速公路X合同范本段预应力砼梁板孔道水泥压浆配合比设计报告范文一、设计依据1、本合同段设计文件。
预应力砼梁板设计标号为C50。
2、《公路桥涵工技术规范》(JTJ41-2000)二、设计要求1、水泥浆设计标号为50MPa。
2、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
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
3、水宜采用清洁饮用水4、宜采用具有低含水量、流动性好、最小渗出及膨胀性等特性的外加剂,不得含有对预应力钢筋或水泥有害的化学物质。
5、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
4~0。
45,掺入适量减水剂时,水灰比可减小到0。
35。
6、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应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
水泥浆的膨胀率应小于10%。
7、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
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厂牌:建德“海螺”,规格:P。
O42、5。
2、水采用清洁的生活用水。
3、外加剂产地: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规格:JM-HF(低泌水、微膨胀)高性能灌浆外加剂以上原材料各顶技术指标均符合JTJ41-2000技术要求。
四、配合比设计1、计算初步配合比根据以上材料的技术指标和设计要求,确定水胶比W、C=0。
37,计算单位水泥用量为1423Kg、m3,外加剂掺率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3%,即185Kg、m3,用水量为527Kg、m3。
则水泥浆的初步配合比为:水泥:外加剂:水=1238:185:527 (Kg)2、试拌及工作性检验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浆拌和物10L,各材料用量水泥:12、38Kg外加剂:1、85Kg水:5、27Kg拌制后,测定其泌水率、膨胀率及稠度,试验结果如下:项目试验结果规范要求3h24h泌水率(%)1、6 0 <3膨胀率(%) 1 0。
8 10稠度(s)1714~18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3、检验强度及确定试验室配合比将试拌料制成70。
7mm标准立方体试件2组,经标准养护,测得7d、28d的抗压强度。
试验结果如下:水胶比、水泥(Kg)外加剂(Kg)水(Kg)实测表观密度(Kg、m3)7d强度(MPa)28d强度(MPa)0。
C50孔道压浆配合比设计说明C50孔道压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2、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4、 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5、 GB 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6、 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7、《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8、施工设计图纸设计要求:二、设计要求:设计强度:50MPa设计稠度:30-50s三、使用部位:预应力孔道压浆四、材料选择:水泥:洛阳黄河同力水泥有限公司产P.O52.5水泥;灌浆料:山西格瑞特GRT-U膨胀剂;水:工地饮用水。
五、配合比计算:1、确定水灰比:根据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取水灰比W/C=0.37 符合设计要求。
2、灌浆料掺量按水泥用量的10%掺加,3、计算每立方米水泥浆中各种材料用量:假定水泥浆容重为1950 kg/m3,按公式计水÷水泥=0.37灌浆料÷水泥=0.10水泥+水+灌浆料=1950计算得:水泥=1293kg/m3,水=486kg/m3, 灌浆料=129.3kg/m3即得室内理论配合比水泥:水:灌浆料=1293:486:129.3六、试拌调整:1、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拌,测定浆体拌和物的容重、净浆稠度、3h和24h泌水率和膨胀率,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不需要进行调整。
2、制件测水泥浆的7d和28d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七、推荐配合比:根据测得的水泥浆拌和物各项性能指标、试件28天抗压强度,拟采用如下净浆配合比:水泥:水:灌浆料:阻锈剂=1293:486:129.3=1:0.37:0.10其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采用以上水灰比成型两组试件.测得其抗压强度如下:本单位拟采用0.37水灰比作为M50预制梁、现浇梁孔道真空压浆用水泥浆配合比。
关于C50水泥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试验室所用仪器设备及试验环境:试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精度、规格、准确性等均符合规范要求,并通过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所检验合格。
试验室、标养室,温度、湿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材料选用1、水泥:选用湖北华新“堡垒”牌P.052.5,依据GB/T17671—1999,GB/T1346—2001及GB/T11345—1991试验规程,各项指标符合GB175—1999规范要求,详见下表:2、水:饮用水,符合JTJ041—2000规范砼拌合用水要求。
3、外加剂:江西瑞腾RT 灌浆剂,掺量为14%。
瑞腾牌RT —FDN 高效减水剂,掺量为0.5%。
三、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依据JTJ041—2000规范,关于后张法孔道压浆的有关规定,水灰比0.40—0.45之间,稠度宜控制在14—18S 之间。
1、计算每立方米水泥灌浆剂的用量: m co =1000(1/pc+w1)(1)W /C =0.41 1000/(1/3.1+0.41)=1000/0.7326=1365㎏/ m 3 (2)W /C =0.42 1000/(1/3.1+0.42)=1000/0.7426=1347㎏/ m 3 (3)W /C =0.43 1000/(1/3.1+0.43)=1000/0.7526=1329㎏/ m 3 2、减去灌浆剂14%后,每立方米水泥用量: (1)W /C =0.41 1365-(1365×14%)=1174㎏/ m 3(2)W/C=0.421347-(1347×14%)=1158㎏/ m3(3)W/C=0.431329-(1329×14%)=1143㎏/ m33、高效减水剂按水泥灌浆剂用量的0.5%掺量,每立方米的水泥浆外加剂用量:(1)W/C=0.411365×0.5%=6.83㎏/ m3(2)W/C=0.421347×0.5%=6.74㎏/ m3(3)W/C=0.431329×0.5%=6.64㎏/ m34、确定各种水灰比的原材料用量:(1)1174:481:191:6.83(2)1158:566:188:6.74(3)1143:571:186:6.64四、其试验结果详见下表:五、根据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的原则,拟定表4中试验编号2的配合比为C50T形梁孔道压浆施工配合比。
孔道压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标准JTJ041-2000)
(一)设计要求:
1、使用部位:用于箱梁、T梁孔道压浆
2、设计强度50Mpa
3、稠度要求:14-18S
(二)原材料来源及规格
1、水泥:亚美水泥厂亚美牌(普通硅酸盐52.5水泥)
2、膨胀剂: 山西黄河外加剂厂HJUEA-1膨胀剂.
3、减水剂:山西凯迪外加剂厂KDNOF高效减水剂
4水、井水、饮水
(三)配合比参数的确定
1、按JTJ041-2000水灰比确定为:0.40
2、膨胀剂掺量确定为8%
3、减水剂掺量确定为1.5%
4、初步确定压浆配合比为:水泥:水:膨胀剂:减水剂=1:0.4:
0.08:0.015
(四)配合比的试拌与调整
1、试拌
按初步配合比,称量水泥10000g,水4000g,膨胀剂800g,减水剂150g,放在不透水的容器内搅拌均匀,测试其稠度为16(S),容重为1920Kg/m3.取水泥浆放入测试泌水率和膨胀率的容器内,3小时后水泥浆的泌水率为1.0%,并在24小时内被水泥浆全部吸收。
2、成型水泥净浆试件(70.7*70.7*70.7mm)三组,24小时后拆模,再放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室里进行养生。
养生至龄期后做抗压强度试验。
(五)关联配合比的确定:
为了便于比较,增加二个关联配合比。
列表如下:试拌结果见(D-50表)。
后张孔道压浆配合比算例一、编制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重点控制1、稠度2、泌水率及膨胀率3、强度。
二、设计要求及条件:1、要求:配制C50孔道压浆配合比;稠度为:14-18S;泌水率及膨胀率要求符合规范。
2、设计条件: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使用饮用水(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掺加灌浆剂(低泌水、微膨胀、高效能灌浆剂,按建议掺量暂取12%)。
三、试配步骤:1、计算试配强度:净浆配合比设计材料单纯,只要计量准确不存在太大的偏差,结合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要求,标准偏差σ取2.5Mpa就完全可以了。
Rp=R+1.645×2.5=50+4.1=54.1Mpa;2、确定水灰比:经验范围(0.35~0.37)暂取0.35;3、假定容重1900㎏/m3(经验取值);4、计算每立方米各种材料用量⑴、水泥+外加剂+水=1900;⑵、水/水泥=0.35;经计算得:水泥=1293㎏/m3取1300㎏/m3;外加剂=1300×12%=156㎏/m3;水=1300×0.35=455㎏/m3;四、试拌0.01m3水泥浆需要的材料用量:水泥1300×0.01=13㎏;外加剂156×0.01=1.56㎏;水455×0.01=4.55㎏;五、结果整理:经检验,该配合比的实测容重1910㎏/m3;稠度18S;泌水率及膨胀率符合规范要求;R28天抗压强度58.8Mpa;完全符合设计及JTJ041-2000规范要求。
(注:如果稠度不在规范要求之内可对水灰比及灌浆剂掺量稍作调整,直到能够满足现行的规范要求为止)。
目录一、设计说明(一)概括(二)资料(三)试件制作与养生(四)配合比设计(五)配合比试配与调整(六)强度汇总(七)关系配合比确立二、水泥浆配合比试验报告三、水泥性能试验报告C50 孔道压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概括1、使用部位:预制T 梁、现浇箱梁、盖梁等。
2、稠度要求:14~18S二、资料1、水泥:采纳湖南临澧冀东水泥有限企业盾石牌P.O52.5 级水泥,经试验得悉,该水泥各项性能均符合规范要求。
2、水:采纳可饮用水。
三、湖南前锋建材有限企业HEA压浆膨胀剂四、试件的制作与养生方法把用于 M50配制的水泥、水经计量,放入强迫式搅拌机和规准时间,检测稠度。
采纳70.7 X 70.7 X 70.7的试模制作试件,24 小时后拆模,再放入标准保养室内保养至7 天、 28 天,依据龄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五、水泥浆配合比的计算依据 JGJ55-2000《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JTJ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水灰比取 0.40 。
用水量( m W0)528kg.依据用水量及水灰比确立水泥用量=528/0.40=1320 kg膨胀剂掺水泥 10%1320×10%=132配合比与 1 m3资料用量计算项目实质取料 1 m3用量水泥( kg) 2.641320水( kg) 1.056528外加剂( kg)0.264132六、配合比调整与选定W/C=0.40 时, f7= 51.8 MPaF28= 63.0 MPa依据 28 天强度以水灰比0.40 的配合比作为施工理论配合比。
水泥:水:外加剂 =1320:528:132=1:0.40 :0.1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4、《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二、设计说明1、本次配合比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3、技术要求:设计强度等级50.0MPa。
三、原材料选用水泥:P.O 42.5。
外掺料:粉煤灰细骨料:河砂,中砂。
粗骨料:5-20mm连续级配碎石(二级配,5-10mm占40%,10-20mm占60%)。
外加剂:减水剂(减水率20%)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f cu.o设计混凝土强度f cu.k=40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6f cu.o=f cu.k+1.645·σ=40+1.645×6=49.87MPa2、确定水灰比W/Ca、计算水泥实际强度采用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f ce暂无资料,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常规γc=1.16f ce=γc·f ceg=1.16×42.5=49.3MPab、计算水灰比W/C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αa=0.46,α=0.07bW/C=αa·f ce/(f cu.o+αa·αb·f ce)=0.4297≈0.43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碎石最大粒径(20mm)及塌落度(35-50mm)查表(JGJ55-2011),1m³混凝土的用水量为m wo=195㎏,掺入水泥用量的0.75%减水剂后经试拌,减水率达20%,用水量m wo=195×(1-20%)=156㎏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 co根据确定的单位用水量m wo和确定的水灰比W/C值,计算水泥用量m com co=m wo/W/C=156/0.43=363㎏5、确定粉煤灰用量粉煤灰代替20%水泥用量m co=363×80%=290.4kg粉煤灰用量为72.6kg6、确定砂率值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确定砂率为βs=34%7、计算碎石、砂的用量采用质量法外加剂=290.4×0.75%=2.19㎏假定混凝土1m³重量为2200㎏m so+m go=2200-m co-m wo-减水剂=2200-290.4-156-2.19=1751.41㎏砂用量m co=1751.41×34%=595.48㎏碎石用量m go=1751.41-595.48=1155.93㎏8、混凝土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 : 粉煤灰290.4 595.48 1155.93 156 2.19 72.61 ∶ 2.05 ∶ 3.98 ∶ 0.54 ∶ 0.0075 : 0.25五、经济分析本组配合比中未使用新型材料,故材料成本较低,在配合比中使用了25%的粉煤灰来代替水泥,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
箱梁压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水泥浆设计标号:M50 ,设计稠度为14 ~18(S)二、设计依据:依据设计图纸、《公路桥涵施工设计规范》JTJ041-2000。
三、使用部位:天桥预应力箱梁(孔道压浆)四、原材料来源:水泥:孟电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052.5)产地:新乡孟电水泥有限公司外加剂:山西桑穆斯EA-L型复合膨胀剂五、设计步骤1、设计强度:根据图纸要求,水泥浆设计强度为M50。
2、确定水灰比因EA-L型复合膨胀剂,为不溶物,故采用内掺法掺入。
经试验在保证稠度要求的情况下,水与胶凝材料配合比例为:(水泥+膨胀剂)/水=(0.9+0.1)/0.37,确定水灰比为W/C=0.37/0.9=0.41。
3、计算各种材料用量采用质量法假定每m3水泥浆容重为1920Kg,计算得出水泥用量为1263Kg,水用量为518Kg,EA-L型复合膨胀剂为139Kg。
4、计算配合比结果为:水泥:水:外加剂1263:518:1391:0.41:0.11六、确定配合比1、计算材料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计算试拌6L水泥浆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7. 578 Kg水:3.108Kg外加剂:0.834Kg2、试拌:将胶凝材料和水分三次投入10L容量桶,用倒棒或勺子拌匀后迅速沿顺时针方向搅拌,直至见不到细小结块和颗粒为止。
将拌和好的水泥浆倒入已标定好水泥浆稠度漏斗内,打开阀门用秒表读数,检测稠度三次实测值为:18 S、17.5S。
经试验计算水泥浆实际容重为1920Kg/m3,实拌后配合比为:水泥:水:外加剂1263:518:1391:0.41:0.11。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doc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C50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在桥梁的上部结构中,如梁板等商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基本上采用C50商品混凝土或大于C50的商品混凝土。
所以对C50以上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对C50以上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的设计、商品混凝土的施工需注意的事项,结合本人多年来对桥梁上预应力C50预制25m、30m组合箱梁、预制45mT型梁、现浇箱梁及悬浇箱梁配合比的设计及原材的选择注意要点作如下简述。
1、原材料1.1 集料商品混凝土中集料体积大约占商品混凝土体积的3/4,由于所占的体积相当大,所以集料的质量对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生产成本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配制C50商品混凝土时,对集料的强度、级配、表面特征、颗粒形状、杂质的含量、吸水率等,必须认真检验,严格选材。
这样才能配制出满足技术性能要求的C50商品混凝土,同时又能降低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1.1.1 细集料砂材质的好坏,对C50以上商品混凝土的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比粗集料要大。
优先选取级配良好的江砂或河砂。
因为江砂或河砂比较干净,含泥量少,砂中石英颗粒含量较多,级配一般都能符合要求。
山砂一般不能使用,山砂中含泥量较大且含有较多的风化软弱颗粒。
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以上,细度模数小于2.5时,拌制的商品混凝土拌和物显得太粘稠,施工中难于振捣,且由于砂细,在满足相同和易性要求时,增大水泥用量。
这样不但增加了商品混凝土的成本,而且影响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如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收缩裂缝等。
砂也不宜太粗,细度模数在3.3以上时,容易引起新拌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浇筑过程中离析及保水性能差,从而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
C50泵送商品混凝土细度模数控制在2.6~2.8之间最佳,普通商品混凝土控制在3.3以下。
另外还要注意砂中杂质的含量,比如云母、泥的含量过高,不但影响商品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而且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引起商品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等其他性能。
孔道压浆配合比如何配制以及应注意哪些事项?1、水灰比宜为0.40~0.45,掺入适量减水剂时,水灰比可减小到0.35。
2、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应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
3、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
4、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
这里有个C50孔道压浆配合比(仅供参考):水泥:水:膨胀剂=1261(P.O42.5):506:188孔道压浆中的膨胀剂是为了使孔道饱满,而不是提高水泥浆的强度。
加膨胀剂的水泥浆在做试块时会膨胀(无侧限,自由膨胀),这样会比在孔道中的水泥浆的实际强度小(有侧限,膨胀率较小)。
孔道压浆配合比中一般都掺入适量膨胀剂,有膨胀剂的水泥浆在做试块后会膨胀,强度会减小,所以孔道压浆的标准试块一般都是加膨胀剂前的水泥浆,强度会高一些。
从原理上讲,铝粉作为膨胀剂,实际上是一种发气剂,即通过与水泥浆的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实际上在压浆时并未起明显的膨胀作用,因为这个时候水泥浆是饱满的,其所产生的气体大部分通过排气孔排出,而在水泥浆硬化过程中水泥浆产生了干缩,为避免在狭长的水泥浆体内产生裂缝、断层的现象,通过发气来补偿水泥浆的干缩。
对于强度而言并无性质上的变化。
而其发气补偿的过程也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进行的,即补偿了干缩即可,多余的气体仍然会排出水泥浆外,其膨胀率也很小。
而试块的制作中,如掺加了铝粉,则其为一种自由膨胀,膨胀率非常大(7%-8%),水泥浆在硬化过程中被膨胀至试模外,漏浆损失明显,强度降低也非常明显。
总之,膨胀剂的作用并不是增加强度,而是在封闭空间中进行水泥浆的微小干缩的补偿,避免裂缝断层,对水泥浆的强度并无明显影响,而在试块中掺加膨胀剂后,由于自由膨胀导致水泥浆体积变化、,空隙增大,明显影响强度,与实际施工不符。
从这一点上来说,做试块时要么能够封闭试模(在试模上加个带气孔的铁盖),或干脆不加膨胀剂。
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林区伴行公路EPC项目经理部C50孔道压浆配合比设计设计人:审核人: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林区伴行公路EPC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2012年3月16日C50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 175-2007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 119-88二、设计资料:1、设计等级为C50水泥净浆,用于桥涵梁板的孔道压浆,设计稠度为14-18s2、原材料:水泥:亚泰集团哈尔滨水泥有限公司天鹅牌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膨胀剂:大庆鑫金恒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膨胀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8%减水剂:大庆鑫金恒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2%三、配合比设计1、单位用水量:确定单位用水量为486Kg2、确定水灰比:根据经验采用0.39的水灰比进行试拌3、确定每m3净浆水泥用量(mco):按规范要求取每立方米净浆的水泥用量mco= mwo /(W/C)=486/0.39=1246kg四、确定初步配合比初步水泥净浆配合比:水泥:水:膨胀剂:高效减水剂= 1246:486:99.7:24.9=1:0.39:0.08:0.02五、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试拌10L水泥净浆所需各材料用量水泥(Kg)水(Kg)膨胀剂(Kg)减水剂(Kg)12.46 4.86 0.997 0.249拌和物经测定,稠度为15s,泌水率为1.54%,膨胀率为1.36%,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提出基准配合比为:(单位:kg/m3)水泥:水:膨胀剂:高效减水剂= 1246:486:99.7:24.9=1:0.39:0.08:0.02六、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1、用水量保持不变,分别按照0.36、0.39、0.42水灰比试拌10L 水泥浆拌和物。
各材料用量组号水灰比水泥(Kg)水(Kg)膨胀剂(Kg)减水剂(Kg)A 0.36 13.50 4.86 0.108 0.270B 0.39 12.46 4.86 0.997 0.249C 0.42 11.57 4.86 0.926 0.231三组配合比经拌制成形,在标准条件养护7d和28d,按规定方法测定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值如下:水灰比7天强度平均值(MPa)28天强度平均值(MPa)稠度(s)0.36 52.7 63.7 64.5 140.39 51.8 60.3 60.8 150.42 48.9 56.8 57.0 182、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28d强度结果,取B组为试验室配合比。
C50孔道压浆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2、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4、 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5、 GB 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
6、 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
7、《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8、施工设计图纸设计要求:
二、设计要求:
设计强度:50MPa
设计稠度:30-50s
三、使用部位:预应力孔道压浆
四、材料选择:
水泥:洛阳黄河同力水泥有限公司产P.O52.5水泥;
灌浆料:山西格瑞特GRT-U膨胀剂;
水:工地饮用水。
五、配合比计算:
1、确定水灰比:
根据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取水灰比W/C=0.37
符合设计要求。
2、灌浆料掺量按水泥用量的10%掺加,
3、计算每立方米水泥浆中各种材料用量:
假定水泥浆容重为1950 kg/m3,按公式计
水÷水泥=0.37
灌浆料÷水泥=0.10
水泥+水+灌浆料=1950
计算得:
水泥=1293kg/m3,水=486kg/m3, 灌浆料=129.3kg/m3
即得室内理论配合比
水泥:水:灌浆料=1293:486:129.3
六、试拌调整:
1、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拌,测定浆体拌和物的容重、净
浆稠度、3h和24h泌水率和膨胀率,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
要求,不需要进行调整。
2、制件测水泥浆的7d和28d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七、推荐配合比:
根据测得的水泥浆拌和物各项性能指标、试件28天抗压强度,拟采用如下净浆配合比:
水泥:水:灌浆料:阻锈剂=1293:486:129.3
=1:0.37:0.10
其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采用以上水灰比成型两组试件.测得其抗压强度如下:
本单位拟采用0.37水灰比作为M50预制梁、现浇梁孔道真空压浆用水泥浆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