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下水南片区改建项目简介建瓯市下水南片区改建项目指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5
建甄市河道整治清淤工程招投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建瓯市建溪南雅河段清淤疏浚河道整治工程(南雅C1段)(项目名称)已由建瓯市水利局(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机关名称)以关于我市2021年度河道清淤疏浚计划实施等问题的会议纪要瓯水党组纪【2021】8号文(批文名称及编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建瓯市闽江上游防洪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自筹(资金来源),出资比例为财政资金投资比例:0(%),自筹资金投资比例:100(%),其他资金投资比例:0(%),招标人为建瓯市闽江上游防洪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建瓯市建溪南雅河段清淤疏浚河道整治工程(南雅C1段)(标段名称)施工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2.1建设地点:建瓯市建溪南雅河段;2.2工程规模:1858334元;2.3产业类型: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2.4招标范围和内容:建瓯市建溪南雅河段清淤疏浚河道整治工程(南雅C1段),具体以工程量清单为准,以施工图纸及技术标准和要求为依据;2.5最高控制价:1858334元;2.6标段划分(如有):1;2.7质量要求: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223—2008标准及现行工程质量规范合格标准要求;2.8工期要求:总工期210日历天,其中各关键节点的工期要求:x;3投标人资格要求及审查办法3.1本招标项目要求投标人须具备有效的不低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且是2021年建瓯市水利工程施工预选承包商名录的建筑企业,开标截止之日投标人公司注册地在建瓯市境内资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不要求业绩(指近10年内承担过类似的工程业绩)。
3.2投标人拟担任本招标项目的项目经理应具备有效的不低于二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考核合格证书(B证)和职称,业绩(指近10年内承担过类似的工程业绩)。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2017年投资工程包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2017年投资工程包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政办〔2017〕6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南平市2017年投资工程包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4月9日南平市2017年投资工程包实施方案为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创造有效供给,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南平”作出更大贡献。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在继续推进和提升拓展2016年已实施的20个工程包基础上,2017年新增实施12个工程包,共组织实施32个工程包,476个项目,总投资3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2.58亿元。
现制定如下方案:一、继续推进一批投资工程包进一步调整充实继续推进工程包的年度投资任务和实施内容,涉及的主要措施、牵头部门及共同协调推进单位等按照《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投资工程包的意见》(南政办〔2016〕55号)、《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2016年第二批投资工程包的意见》(南政办〔2016〕138号)执行,相关工程包的建设运营机制及配套政策延续实施。
同时,按照闽委办发〔2017〕4号文、南委办发〔2017〕7号文要求,纳入工程包的项目视同重点项目,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争取省市PPP引导资金、中央和省级预算内等各类资金补助;对争取国家不贴息专项建设基金的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蓄引调水、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等工程包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并对接享受省财政贴息支持。
(六)社会综合管理能力不断增强通济街道依托司法所和综治办建立信访接待服务中心,建立社区问题周排查反馈制度、保外违法罪犯定期约谈管理制度等,不断强化社会稳定管理。
按照健全社会综合管理网格化监管体系、完善监管运行机制的总体要求,出台农村“1+3”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收集相关信息,划分各级网络,对社会治安苗头、安全生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等问题进行排查登记,建立台账和档案,确定各级网络、各个责任区职责。
通过建立“1+3”网络,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社会综合管理监管网络,把网格化管理科学涵盖到整个辖区,实现了“无缝隙、无缺口”的社会综合管理监管格局。
在村、社区、企业和机关单位组建了调解室(站)19个,成员148人,分条块、分专线建立了维稳信息员20人。
已接受各类信访件14起,案件办结率95%;排查矛盾纠纷7起,成功化解7起,化解率100%;息诉息访率达85%,未发现越级上访,努力营造了一方平安稳定新局面。
开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整顿活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成效明显,确保了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抓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受理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年为民代理服务175件(次)。
(七)通济未来五年展望未来五年,通济街道将将坚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以培育城市特色街区经济、民营经济为抓手,大力推动辖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把通济打造成为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心。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引进大项目,稳定辖区经济发展源。
不断优化招商结构和投资环境,注重引进规模大、质量好的项目,特别是高端现代服务业项目,如沃尔玛商城项目;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税收的文化、旅游项目,如云际山公园旅游开发项目。
随着人民南路建成通车,下水南“三旧”棚户区改造项目平稳推进,博物馆、城市规划展示馆“两馆”建成,城南片区建设将迎来大的突破。
二是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支持重点企业发展,推动传统企业的改造升级,强化对特色企业的宣传引导,推进新的企业增长点。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建瓯市小桥镇水厂水源保护区的批复
正文:
----------------------------------------------------------------------------------------------------------------------------------------------------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建瓯市小桥镇水厂水源保护区的批复
闽政文〔2018〕146号
南平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报送建瓯市小桥镇水厂水源保护区划定调整方案的请示》(南政综〔2017〕506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调整建瓯市小桥镇水厂水源保护区范围,调整后范围批复如下:
一、建瓯市小桥镇水厂水源保护区取水口坐标:E118°30'2.44",N26°53'53.66"。
二、一级保护区范围:培溪垅拦河坝上游满溪、硬头溪1000米水域及其两侧外延50米范围陆域(遇村道以村道为界,不含村道)。
三、二级保护区范围:小桥镇培溪垅拦河坝上游整个集雨范围(一级保护区范围除外)。
四、你市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水源安全的各项防范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18年6月20日
——结束——。
建瓯市城市规划摘要: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为海西绿色经济腹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绿色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山水园林城市关键字:建瓯发展规划建设一、规划范围本次总体规划分为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范围:即建瓯市行政辖区,包括下辖的10镇4乡,总面积4233。
13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芝山、建安、瓯宁、通济4个街道所辖行政区、徐墩镇的北津村、桂美村、富头村、富墩村、归宗村局部5个行政村,范围面积223.05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建安街道、通济街道、瓯宁街道、芝山街道和高铁新区在内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面积约4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三、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市域形成“一个中心城市、两条城市发展轴、四个中心镇、八个一般镇”的城镇空间结构。
川石乡调整为川石镇,水源乡调整为水源镇;顺阳乡并入东峰镇,龙村乡并入小松镇。
建瓯市中心城区:建瓯市域的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交通中心,市域综合服务中心. 东游镇:建瓯市东北部商贸次中心,交通发达、环境优美的商贸城镇。
东峰镇:建瓯市东部经济中心,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资源加工型工业和商贸物流为主的新型工贸小城镇,闽北“农副产品集聚地、竹木产业集群地”的绿色生态工业经济强镇。
徐墩镇:建瓯市西北部重镇,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基础,以根艺加工和展销以及归宗岩风景名胜区旅游为依托,建设功能分区明确、经济繁荣,生态旅游型小城镇。
南雅镇:以发展轻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贸型城镇。
四、城市性质、职能和规模(一)城市性质海西绿色经济腹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绿色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山水园林城市。
(二)城区职能建瓯市综合中心,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人口规模2015年人口规模16.0万人;2020年人口规模20.5万人;2030年人口规模28.5万人。
(四)用地规模近期至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1715。
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修改建瓯市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正文:
---------------------------------------------------------------------------------------------------------------------------------------------------- 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修改建瓯市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南政综〔2015〕118号
建瓯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修改徐墩镇、南雅镇、迪口镇、建安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瓯政〔2015〕32号)悉。
经研究,同意你市拟定的徐墩镇、南雅镇、迪口镇、建安街道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
你市应依照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以上乡镇(街道)修改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工作,并合理利用和集约利用土地。
此复
南平市人民政府
2015年5月27日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6月9日印发——结束——。
建瓯市白改黑工程改造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瓯市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白改黑工程就是一项重要的改造项目,旨在解决城市污水处理不完善、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
本文将从白改黑工程的意义、改造目标、方案设计、技术原理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为建瓯市的环境改造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二、意义分析1. 解决污水处理不完善问题。
目前,建瓯市的污水处理设施相对滞后,很多地方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进行白改黑工程改造,能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提高城市水质。
通过白改黑工程的改造,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将得到提升,排放的污水将更加符合环保标准,从而有效改善城市水质,保障市民的饮用水安全。
3.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白改黑工程的实施,将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使市民居住环境更加宜居,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改造目标1. 降低污水排放浓度。
通过改造提升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水平,降低污水排放中的污染物浓度,保证排放的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
2. 完善城市下水道系统。
对城市下水道系统进行全面检修和改造,确保管网畅通,减少因管道老化和堵塞所引发的污水外溢问题。
3.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改造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处理效率和能力,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能够达到可排放标准,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四、方案设计1. 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
对建瓯市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构建雨污分流系统。
对城市的雨污合流系统进行改造,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将雨水和污水分开收集和处理,减少污水处理厂的负荷,提高处理效率。
3. 建设中水回用系统。
在污水处理厂周边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对处理后的中水进行再利用,用于农田灌溉和城市绿化等用途,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4. 完善下水道系统。
对城市的下水道系统进行全面检修和改造,确保管道的畅通和密封性,减少因外溢和渗漏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适用于第三产业建设项目)(公示版)项目名称建发玺院建设单位(盖章) 建瓯嘉景房地产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黄**(盖章或签字)联系人吕**联系电话158********邮政编码353100福建省环境保护局制1 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基本情况表1.2项目由来为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区开发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品位,使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设施更加齐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建瓯嘉景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115000万元,新建建发玺院项目,根据建瓯市发展和改革局出具的备案表(闽发改备【2018】H040039号),项目用地面积52747.4m2,总建筑面积181485.02m2。
项目位于建瓯市水南片区SN-B-(17-18)地块,项目西侧水南八路(主干道),隔路为中侨花园(拟建),北侧水南二路(支路),东侧水南六路(支路),隔路为三江国际,南侧水南三路(支路)。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环保部门审查,擅自开工建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建瓯市规划建设和旅游局已对建设单位做出相应行政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缴纳凭证,见附件7),经研究认定,项目开工建设应前置组件报批方可开工建设,即未批先建属于同一违法事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的规定。
根据以上事实,针对本项目未批先建的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南平市建瓯生态环境局作出以下决定:1、责令建发玺院立即停止建设;2、不予执行罚款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见附件7)。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违法项目责任追究的通知》(环办函[2015]389 号)相关内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严格依法对存在“未批先建”“擅自实施重大变动”等环评违法行为的建设项目实施行政处罚”。
第一章总则第01条编制目的为了指导建瓯市绿化建设项目的安排,加强全市绿化工作的规划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建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福建省城市绿地建设导则(试行)》和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结合建瓯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02条指导思想以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城市绿地系统建设:1、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人为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
2、保护好市区与郊区的生态通廊和城市氧源地的生态环境。
3、充分利用规划区内的山体、水系、古树名木、绿道及历史文化古迹等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各类绿地,构建“点、线、面、环、楔”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有机整体。
4、加强滨水绿地建设,有效保护“面城一重山”的山体绿色背景。
第0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333号)4、《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2)5、《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颁发1992/100号令)6、《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2)7、《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3)8、《福建省省级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9、《福建省城市绿地建设导则(试行)》--(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10、《建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2002)1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1)13、其他相关规范、规定14、已批、已建项目或规划文件第04条规划范围根据《建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本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面:(1)第一层面,市域行政区划范围:用地面积约4233.13平方公里。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2.04•【字号】南政办〔2020〕60号•【施行日期】2020.1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政办〔2020〕6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南平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实施。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2月4日南平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福建省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闽政办〔2020〕43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缺失、设施设备陈旧、功能配套不全、日常管理服务缺失、环境脏乱差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加快推动城市更新,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城镇老旧小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居民参与。
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改善民生“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精神,坚持以居民为主体,调动居民全过程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积极性,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形成“政府统筹、部门指导、属地街道具体实施、社区协调推进、居民全程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回应需求。
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顺应群众期盼,重点解决严重影响居住安全和居住功能等群众反映迫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完善养老、托育、助餐、购物、文化、医疗、家政、快递等服务设施。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南平市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攻坚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2.19•【字号】南政办〔2021〕8号•【施行日期】2021.0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南平市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攻坚方案的通知南政办〔202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2021年南平市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攻坚方案》已经市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2月19日2021年南平市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攻坚方案为全面落实全省城市和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及《2021年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闽政办〔2020〕68号)的各项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一)居住品质提升1.老旧小区改造。
县(市、区)各新开工1个成片区改造项目,改造城市老旧小区3.2万户以上,其中:延平4600户、建阳900户、邵武12000户、武夷山1400户、建瓯2900户、顺昌1200户、浦城3000户、光泽4100户、松溪600户、政和1300户以上。
对标完整社区标准,重点打造延平梅山街道梅山片区、建阳西桥片区、邵武水北街道飞机坪社区、武夷山崇安街道和平社区、建瓯盛海小区、顺昌建光社区、浦城兴浦社区、光泽杭东社区中山南路片区、松溪县医院宿舍片区、政和宜和社区等10个示范“完整社区”。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住建局、城管局、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2.棚户区(危旧房)改造。
全市开工建设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14个、3357套,其中:邵武4个、182套,武夷山3个、1481套,建瓯3个、866套,浦城2个、239套,光泽1个、350套,松溪1个、239套。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住建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3.房屋安全专项治理。
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南政综[2017]425号【发布部门】南平市政府【发布日期】2017.08.31【实施日期】2017.08.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南政综〔2017〕42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加快完善我市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着力增强城乡综合承载能力,确保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重点针对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短板,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下大力气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拥堵、内涝、污染等问题,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力争到2020年我市城乡民生基础设施主要指标赶上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管理科学、安全高效的城乡民生基础设施体系。
二、重点任务重点推进水美城市、交通畅通、供水安全、污水治理、城乡环卫、防洪防涝、管网建设、景观提升、配套服务和智慧城市等10大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组织实施项目1043个,总投资2460亿元,2017-2020年完成投资1562亿元,建成项目980个。
其中:续建项目100个,总投资354亿元;2017年1-7月新开工项目485个,总投资118亿元;2017年8-12月计划开工项目289个,总投资311亿元;储备项目163个,总投资724亿元。
(一)水美城市工程全市实施水美城市工程项目12个,总投资349亿元,其中:2017年开工项目12个,年计划完成投资44亿元;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72亿元;2019年计划完成投资82亿元,建成项目1个;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95亿元,建成项目10个;2023年建成项目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