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第2章
- 格式:ppt
- 大小:340.00 KB
- 文档页数:85
数据结构第二章课后答案数据结构第二章课后答案1. 线性表1.1 数组实现线性表Q1. 请说明线性表的定义,并结合数组实现线性表的特点进行解释。
线性表是由n(n≥0)个数据元素构成的有序序列,其中n表示线性表的长度。
数组实现线性表的特点是使用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连续存储空间存储线性表中的元素,通过下标访问和操作元素。
A1. 线性表的定义指出,线性表是由若干个数据元素组成的有序序列。
具体地,在数组实现线性表中,我们将元素存储在一组连续的内存空间中,通过下标访问和操作元素。
由于数组的存储空间具有连续性,这样的实现方式可以在O(1)的时间复杂度下进行元素的访问和修改操作。
1.2 链表实现线性表Q2. 请说明链表实现线性表的特点,并与数组实现进行比较。
链表实现线性表的特点是通过指针将线性表中的元素按照节点的形式连接起来,每个节点包含了存储的元素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与数组实现相比,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更为高效,但是访问某个位置的元素需要从头开始遍历,时间复杂度较大。
A2. 链表实现线性表的特点是通过使用节点和指针将线性表中的元素连接起来。
每个节点中包含了一个存储的元素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1),因为只需要改变指针的指向即可。
但是,访问某个位置的元素需要从头开始遍历链表,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n)。
2. 栈和队列2.1 栈的定义和基本操作Q3. 请给出栈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该端称为栈顶。
栈的基本操作包括入栈(push)和出栈(pop),分别用于将元素压入栈和将栈顶元素弹出。
A3.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这个特定的一端称为栈顶,而另一端称为栈底。
栈的基本操作包括入栈(push)和出栈(pop)。
入栈操作将一个元素压入栈顶,出栈操作将栈顶元素弹出。
2.2 队列的定义和基本操作Q4. 请给出队列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第2章线性表一选择题1.下述哪一条是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点?()【北方交通大学 2001 一、4(2分)】A.存储密度大 B.插入运算方便 C.删除运算方便 D.可方便地用于各种逻辑结构的存储表示2.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个?()【北方交通大学 2001 一、14(2分)】A.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B.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D.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
3.线性表是具有n个()的有限序列(n>0)。
【清华大学 1998 一、4(2分)】A.表元素 B.字符 C.数据元素 D.数据项 E.信息项4.若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和在最后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则利用()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1二、1(2分)】A.顺序表 B.双链表 C.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 D.单循环链表5.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第一个元素,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南开大学 2000 一、3】A.单链表 B.仅有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C.双链表 D.仅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6.设一个链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末尾插入结点和删除尾结点,则选用( )最节省时间。
A. 单链表B.单循环链表C. 带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D.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合肥工业大学 2000 一、1(2分)】7.若某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或删除最后一个结点。
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北京理工大学 2000一、1(2分)】A.单链表 B.双链表 C.单循环链表 D.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8. 静态链表中指针表示的是(). 【北京理工大学 2001 六、2(2分)】A.内存地址 B.数组下标 C.下一元素地址 D.左、右孩子地址9. 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福州大学 1998 一、8 (2分)】A.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B.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D.所需空间与线性长度成正比10. 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南京理工大学 1996 一、10(2分)】A.线性表在链式存储时,查找第i个元素的时间同i的值成正比B. 线性表在链式存储时,查找第i个元素的时间同i的值无关C. 线性表在顺序存储时,查找第i个元素的时间同i 的值成正比D. 线性表在顺序存储时,查找第i个元素的时间同i的值无关11. 线性表的表元存储方式有((1))和链接两种。
第2章线性表典型例题解析一、选择题1.线性表是具有n个(n≥0)的有限序列。
A.表元素B.字符C.数据元素D.数据项【分析】线性表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n(n≥0)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通常记为(a1,a2,…,a n),其中n为表长,n=0时称为空表.【答案】C2.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点是.A.存储密度大B.插入运算方便C.删除运算方便D.可方便地用于各种逻辑结构的存储表示【分析】顺序存储结构是采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来依次存放数据元素,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和物理次序一致。
因此,其存储密度大。
【答案】A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断条件是.A.head==NULL B.head—〉next==NULLC.head->next==head D.head!=NULL【分析】链表为空时,头结点的指针域为空。
【答案】B4.若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第一个元素,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单链表B.仅有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C.双链表D.仅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分析】根据题意要求,该线性表的存储应能够很方便地找到线性表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A和B都能很方便地通过头指针找到线性表的第一个元素,却要经过所有元素才能找到最后一个元素;选项C双链表若存为双向循环链表,则能很方便地找到线性表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但存储效率要低些,插入和删除操作也略微复杂;选项D可通过尾指针直接找到线性表的最后一个元素,通过线性表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循环指针就能很方便地找到第一个元素。
【答案】D5.若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和在最后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则利用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顺序表B.双链表C.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D.单循环链表【分析】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和在最后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
因此不需要移动线性表种元素的位置。
根据题意要求,该线性表的存储应能够很方便地找到线性表的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顺序表是由地址连续的向量实现的,因此具有按序号随机访问的特点.链表需要通过指针才能找到线性表的莫以指定序号的元素,需要一定的时间开销。
第2章习题答案一、填空1. 【严题集2.2①】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表中一半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表长和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有关。
2. 线性表中结点的集合是有限的,结点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
3. 向一个长度为n的向量的第i个元素(1≤i≤n+1)之前插入一个元素时,需向后移动n-i+1 个元素。
4. 向一个长度为n的向量中删除第i个元素(1≤i≤n)时,需向前移动n-i 个元素。
5. 在顺序表中访问任意一结点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1),因此,顺序表也称为随机存取的数据结构。
6. 【严题集2.2①】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必定相邻。
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7. 【严题集2.2①】在单链表中,除了首元结点外,任一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其直接前驱结点的链域的值指示。
8.在n个结点的单链表中要删除已知结点*p,需找到它的前驱结点的地址,其时间复杂度为O(n)。
二、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勾,反之打叉)(×)1. 链表的每个结点中都恰好包含一个指针。
答:错误。
链表中的结点可含多个指针域,分别存放多个指针。
例如,双向链表中的结点可以含有两个指针域,分别存放指向其直接前趋和直接后继结点的指针。
(×)2. 链表的物理存储结构具有同链表一样的顺序。
错,链表的存储结构特点是无序,而链表的示意图有序。
(×)3. 链表的删除算法很简单,因为当删除链中某个结点后,计算机会自动地将后续的各个单元向前移动。
错,链表的结点不会移动,只是指针内容改变。
(×)4. 线性表的每个结点只能是一个简单类型,而链表的每个结点可以是一个复杂类型。
错,混淆了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链表也是线性表!且即使是顺序表,也能存放记录型数据。
(×)5. 顺序表结构适宜于进行顺序存取,而链表适宜于进行随机存取。
错,正好说反了。
顺序表才适合随机存取,链表恰恰适于“顺藤摸瓜”(×)6. 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入、删除运算效率高。
数据结构第二章参考答案习题21. 填空题(1)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每个结点包含data和next两个域,q所指结点是p所指结点的直接前驱,若在q和p之间插入s所指结点,则执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操作。
答案:q->next = s; s->next = p; 或 s->next=q->next; q->next = s; (2)表长为n的顺序表,当在任何位置上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的概率相等时,插入一个元素所需移动元素的平均个数为(___________),删除一个元素需要移动元素的平均个数为(___________)。
答案:n/2 (n-1)/2(3)表长为0的线性表称为(___________)。
答案:空表(4)动态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其作用是响应用户程序对内存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请求。
答案:申请释放(5)顺序表多采用(___________)实现的,是一种随机存取结构,对表中任意结点存取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____)。
而查找链表中的结节,需要从头指针起顺着链扫描才能得到,平均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____)。
因此,若线性表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查找,很少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时,采用(___________)表比较合适。
答案:数组 O(1) O(n) 顺序(6)在链表某个位置上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只需要修改(___________)即可,而无须移动大量元素,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____)。
而在顺序表中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往往要移动大量元素,平均移动元素的数目为(___________),平均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____)。
因此,若对线性表进行频繁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采用(___________)表相对合适。
若插入和删除主要发生在表头和表尾,则采用(___________)表更为合适。
数据结构第二章习题第2章线性表一、单选题1.线性表是具有n个_________的有限序列。
a、表元素B.字符C.数据元素D.数据项2。
线性表格是。
a.一个有限序列,可以为空b.一个有限序列,不可以为空c.一个无限序列,可以为空d.一个无限序列,不可以为空3.线性表采用链表存储时,其地址_________。
a、 U4。
列表中不连续的部分必须是U4。
a.可随机访问任一结点b.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d.所需空间与其长度成正比5.设线性表有n个元素,以下操作中,_________在顺序表上实现比在链表上实现效率更高。
a、输出I(1≤ 我≤ n) th元素值b.交换第1个元素与第2个元素的值c.顺序输出这n个元素的值d、输出与线性表中给定值x相等的元素序列号6.设线性表中有2n个元素,以下操作中,_________在单链表上实现要比在顺序表上实现效率更高。
a.删除指定的元素b、在最后一个元素后插入新元素。
C.按顺序输出前k个元素d.交换第i个元素和第2n-i-1个元素的值(i=0,1…,n-1)7.如果最常见的操作是获取第i个节点及其前体,请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
a.单链表b.双链表c、与单链表相比,双链表的优点之一是。
a.插入和删除操作更简单b.可以进行随机访问c.可以省略表头指针或表尾指针d.访问前后相邻结点更灵活9.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为空的判定条件是_________。
a、 l==nullb.l->next==nullc.l->next==ld.l!=无效的10.在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仍然保持有序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_____。
a、 o(1)b.o(n)c.o(n2)d.o(nlog2n)11.在一个长度为n(n>1)的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上,另设有尾指针r(指向尾结点),执行_________操作与链表的长度有关。
∥算法2.1: 将所有在线性表Lb中但不在La中的数据元素插入到La中void union(List &La, List Lb){La_len=ListLength(La);Lb_len=ListLength(Lb);for(i=1;i<=Lb_len;i++){GetElem(Lb,i,e);if(!LocateElem(La,e,equal)) ListInsert(La,++La_len,e);}}∥union∥算法2.2: 已知线性表La和Lb中的数据元素按值非递减排列。
∥归并La和Lb得到新的线性表Lc ,Lc的数据元素也接值非递减排列。
void MergeList(ListLa,List Lb, List &Lc){InitList(Lc);i=j=1; k=0;La_len=ListLength(La); Lb_len=ListLengtb(Lb);while((i<=La_len)&&(j<=Lb_len)){∥La和Lb均非空GetElem(La,i,ai);GetElem(Lb,j,bj);if (ai<=bj) { ListInsert(Lc, ++k, ai); ++i; }else{ListInsert(Lc, ++k, bj); ++j;}}while(i<=La_len){GetElem(La, i++, ai); ListInsert(Lc,++k,ai);}while(j<=Lb_len){GetElem(Lb,j++,bj); ListInsert(Lc,++k,bj);}}∥MergeList∥算法 2.3: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L。
Status InitList_Sq(SqList &L){L.elem=(ElemType*)malloc(LIST_INIT_SIZE*sizeof(ElemType));if(!L.elem) exit(OVERFLOW);L.length=0;L.listsize=LIST_INIT_SIZE;return oK;}∥InitList_Sq∥算法2.4:在顺序线性表L中第i个位置之前插入新的元素e,∥i的合法值为1≤i≤ListLength_ Sq(L)+1Status ListInsert_ Sq(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if(i<1|| i>L.length+1) return ERROR;if (L.length>=L.listsize){newbase= (ElemType *)realloc(L.elem, (L.listsize+ LISTINCREMENT)* sizeof(ElemType));if(!newbase)exit(OVERFLOW);L.elem=newbase;L.listsize+=LISTINCREMENT;}q=& (L.elem[i-l]);for(p=&(L.elem[L.length-l]);p>=q;--p)*(p+1)=*p;*q=e;++L.length;return OK;}∥Listlnsert_ Sq∥算法2.5:在顺序线性表L中删除第i个元素,并用e返回其值∥i的合法值为1≤i≤ListLength_ Sq(L)Status ListDelete_ Sq(SqList &L, int i,ElemType &e){if((i<1)|(1> L.length)) return ERROR;p=&(L.elem[i-l]);e=*p;q=L.elem+L.length -1;for(++p;p<=q;++p) *(p一1)=*p;--L.length;Return OK;}//ListDelete_Sq算法2.6:在顺序线性表L中查找第1个值与e满足compare()的元素的位序,//若找到,则返回其在L中的位序,否则返回0LocateElem_Sq(SqList_L, ElemType e, Status(*compare)(ElemType,ElemType)){;L.elem;while(i<=L.length&&!(*compare)(*p++,e)) ++i;if(i<=L.length) return i;else return0;}∥LocateElem_Sq∥算法2.7:已知顺序线性表La和Lb的元素按值非递减排列∥归并La和Lb得到新的顺序线性表Lc ,Lc的元素也按值非递减排列void MergeList_ Sq(SqList La, SqList Lb, SqList &Lc){pa=La.elem; pb=Lb.elem;Lc.listsize=Lc.length=La.length+Lb.length;pc=Lc.elem=(ElemType* )malloc(Lc.listsize* sizeof(ElemType));if(!Lc.elem) exit(OVERFLOW);pa_last=La.elem+La.length-l;pb_last=Lb.elem+Lb.length-l;while (pa<=pa_last&&pb<=pb_last){*pc++=*pa++;while (pa<=pa_ last) *pc++=*pa++;while (pb<=pb_ last) *pc++=*pb++;}∥MergeList_Sq∥算法2.8:L为带头绪点的单链表的头指针。
数据结构与算法1.1 基本概念信息--------》数据1.1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就是计算机化的信息,数据元素(结点记录表目)是数据的基本单位,一个数据元素由多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有独立含义的数据的最小单位。
数据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数据的储存结构数据的运算包括:检索,插入,删除,更新,排序等。
1.12主要的数据存储方式(1)顺序存储结构结点中只有自身信息字段,没有链接信息字段可以通过计算确定数据结构中第I个结点的位置删除,插入运算会引起大量的结点移动(2)链式存储结构结点中除了自身信息外,还有表示连接信息的指针字段,用指针来体现数据之间逻辑上的联系逻辑上相邻的结点物理上不必相邻插入,删除操作灵活方便,不必移动结点,只要改变结点中指针值即可1.13算法的设计与分析算法采用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的逐步求精的方法算法分析:主要分析算法所占用的计算机资源,即时间代价和空间代价两个方面。
1.2线性表线性表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数据结构。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为n个数据元素的有序序列。
线性表的储存结构多样其中:顺序储存结构的线性表称为顺序表(一维数组)链式储存结构的线性表称为链表散列方法储存的线性表称为散列表线性表根据其上的运算集合不同可以分为:栈和队列1.21 顺序表和一维数组用顺序方式储存的线性表成为一维数组。
用存储单元的邻接性体现线性表元素间的一维顺序关系,对线性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可能需要移动大量的结点。
1.22 链表(1)线性链表(单链表)头指针--→头结点--→结点(2)双链表设置两个指针,其中Llink指向前驱结点,Rlink指向后继结点。
(3)可利用空间表作用是管理可用于链表插入的结点,当链表插入需要一个结点时,从可利用空间表删除第一个结点,用这个结点去做链表插入;当从链表中删除一个结点的时候,就把这个结点插入到可利用空间表第一个结点的前面。
1.23 栈栈是限定仅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的线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