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溶液溶解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20
高分子透明质酸钠溶于水方法高分子透明质酸钠是一种常用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美容和保健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高分子透明质酸钠溶于水的方法。
高分子透明质酸钠是由透明质酸经过化学反应得到的钠盐形式。
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多糖类物质,在皮肤和关节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它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润滑性能和养肤效果,因此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和医疗器械中。
高分子透明质酸钠的溶解是其应用的基础,只有在溶解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见的高分子透明质酸钠溶于水的方法。
方法一:加热溶解法将透明质酸钠粉末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然后用磁力搅拌器将其搅拌均匀。
接下来,将容器置于恒温水浴中进行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50-60摄氏度之间。
随着温度的升高,透明质酸钠粉末逐渐溶解在水中,并形成透明的溶液。
加热溶解法的优点是速度快、效果好,适用于透明质酸钠粉末较细的情况。
方法二:冷却溶解法将透明质酸钠粉末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然后用磁力搅拌器将其搅拌均匀。
接下来,将容器放置在室温下静置,待其自然冷却。
透明质酸钠粉末将逐渐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的溶液。
冷却溶解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温度低,适用于透明质酸钠粉末较粗的情况。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高分子透明质酸钠溶解于水后,可以得到透明、黏稠的溶液。
这种溶液可以直接应用于皮肤护理和医疗器械中,也可以作为其他化妆品原料的添加剂使用。
高分子透明质酸钠溶于水后,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和润滑性能。
它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的流失,同时增加皮肤的滑润感。
在医疗器械方面,高分子透明质酸钠溶液可以用于制备人工关节润滑剂,减少关节疼痛和磨损。
此外,高分子透明质酸钠还可以作为眼药水、人工泪液等眼部用品的成分,具有润滑眼球表面的作用。
高分子透明质酸钠溶于水的方法有加热溶解法和冷却溶解法两种。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可以得到透明、黏稠的溶液,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和润滑性能。
第八章高分子溶液性质及其应用第一部分内容简介§高分子的溶解一.溶解的过程:非交联高聚物:溶胀溶解;结晶高聚物:晶区破坏→再溶解交联高聚物:只溶胀特点:(1) 溶胀→溶解,对结晶高聚物则是先(2) 溶解时间长二.溶剂的选择原则1. 极性相近原则: 非极性体系PS :苯甲苯丁酮2.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δ=(ΔE/V)1/2△Fm=△Hm-T△Sm<0T>0,△Sm>0,则△Hm<T「△Sm「△Hm=Vφ1φ2〔(△E/V1)1/2-(△E/V2)1/2〕2V 总体积φ1 φ2 体积分数令(△E/V)1/2=δ则△Hm=Vφ1φ2(δ1-δ2)2若「δ1-δ2「→0 则△Hm越小△Hm-T△Sm<0对于混合溶剂δ=φAδA+φ2δB3.溶剂化原则—广义的酸碱原则如PAN-26(δ=)不溶于乙醇(δ=26)而能溶于甲基甲酰胺—C(O)—NH2—因为C—C(CN)—和CH3—CH2(OH)—都是亲电基团亲核(碱)基团有:CH 2NH 2>C 6H 6NH 2>—CO —N(CH 3)2>—CO —NH>PO 4 >—CH 2—CO —CH 2>CH 2—O —CO —CH 2>—CH 2—O —CH 2—亲电(酸) 基团有:—SO 2OH>—COOH>—C 6H 4OH>—CH(CN)—>—C(NO 2)—>—C(Cl)—Cl> —C(Cl)—§ 高分子稀溶液热力学理想溶液性质△S mi =-R(N 1lnx 1+N 2lnx 2) △H mi =o△F mi =RT(n 1lnx 1+n 2lnx 2)高分子稀溶液(Flory-Huggin 理论)假设(1) 每个溶剂分子和链段占有格子的几率相同 (2)高分子链是柔性的,所有构象能相同思路: △μ→△F →△S m = △H m =一、△S m 的求法设溶剂分子数为N 1链,大分子数为N 2 每个链段数为x 则格子总数为N=N 1+xN 2若已放入i 个链,则i +1个链的放法数为w i +1第1个链段放法为 N-iN 2 第2个链段放法为 NiN N z12--第3个链段放法为Nxj N z 2)1(---第x 个链段放法为Nx xj N z 1)1(+---则i+1个链段放法为1x 2)1(1-+-=+Nz z Wi x N I 个大分子总的放法为 n=∏-=+1122!1N i i w N =!!)1(!12)1(22xN N N N z N x N --- S 溶液=kln n=-k[N 1lnez x N xN N N N xN N N 1ln )1(ln 12212221---+++N 1=0时 S 溶质=-k(N 2lnx+(x+1)N 2lnez 1-) △S m =S 溶液-(S 溶质+S 溶剂)=-k (N 1ln2122211ln xN N xN N xN N N +++)△S m =-R(n 1ln φ1+ n 2ln φ2)二、△H m 的求法△Hm=P 12△ε12 △ε12=ε12-(21ε11+ε12) P 12=[(z-2)x+2]N 2211xN N N +=(z-2)N 1φ2X 1=Tz )2(-△ε12 △H m =RTx 1n 1φ2(1)ΔSm=-R(n 1ln φ1+ n 2ln φ2)其中φ1=211xN N N + φ2=212xN N xN +(2)△Hm=RTX 1n 1φ2 其中X 1=RTz 12)2(ε∆-三、△F m =△H m -T ΔS m=RT[n 1ln φ1+ n 2ln φ2 +n 1X 1φ2 ]四、△μ1的求法△μ1=[P Tn n Fm 2])(1∂∆∂ = RT[ln φ1+ )11(x-ln φ2 +X 1φ2 2] ln φ1= ln(1-φ2)=- φ2-(1/2)φ22△μ1= RT[(-1/X)ln φ2 +X 1-21φ2 2] 而理想溶液 △μ1I =-RTX 2=-RTN 2=-xRTφ2 超额化学位 △μ1E =△μ1-△μ1I△μ1E =RT(X 1-21)φ22 溶解过程判据 五、Θ温度的定义X 1-21=Κ1-Ψ1 Κ1:热参数Ψ1:熵参数定义 Θ=11ψK T/Θ=11K ψΘ温度即为热参数等于熵参数的温度 § 相分离原理∵ 化学位 △μ1/(RT)→φ2 的关系: △μ1=-RT[x 1φ2-(X-21)φ22]产生相分离可能性 (1) φ2↑→φ2c (2) X 1↑→X 1c (3) T ↓→T 1cTP )(221φμ∂∆∂=0 φ2c =x10)(2212=∂∆∂TP φμ X 1c =x121+由X 1-21=Ψ1()1-Tθ当X 1= X 1c 时 T c =)111(1xψ+Θ 相分离时 φ2c =x1X 1c =x121+ T c =)111(1xψ+Θ § 膜渗透压法测分子量纯溶剂的化学位是溶剂在标准状态下的化学位, 为纯溶剂的蒸汽压溶液中溶剂的化学位p 1为纯溶剂的蒸汽压溶液中溶剂化学位与纯溶剂中化学位之差为对于恒温过程有如果总压力的变化值为根据Van’t Hoff方程,对于小分子而言而高分子不服从Raoult定律,则有将Flory-Huggins稀溶液理论中溶剂中化学位表达式代入把展开,在稀溶液中远小于1因为定义第二维利系数为第二维利系数可量度高分子链段与链段之间以及高分子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