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反应器启动时的注意事项
- 格式:docx
- 大小:13.25 KB
- 文档页数:2
厌氧反应器安全操作规定厌氧反应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处理有机废水、食品废弃物等。
由于涉及到有害气体的产生,因此在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本文将就厌氧反应器的安全操作规定进行详细描述。
1. 设备检查在操作厌氧反应器之前,需要进行设备检查,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设备检查内容包括:检查下水道的通畅情况,检查管道是否泄漏,检查电机是否正常运行,检查电器箱安装是否牢固。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排除故障。
2. 安装警示标志在常规操作厌氧反应器之前,应安装警示标志,以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警示标志内容应至少包括以下几点:•厌氧反应器处于工作状态,请勿靠近;•在操作中,不得随意触摸设备;•如发现设备出现异常,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呼叫专业人员进行修复。
3. 特别操作规定在操作厌氧反应器时,需要注意以下特别规定:3.1 操作过程中禁止吸烟厌氧反应器中产生了大量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所以在操作期间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吸烟。
为此应在操作区域内张贴禁止吸烟标识,并向工作人员宣传反应器中有害气体的危害。
3.2 避免操作区域外的人员进入厌氧反应器的操作区域应设有围栏或隔离带,告知未经过授权的工作人员及陌生人员不得进入该区域,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3.3 工作人员应穿着专业防护服在操作各类反应器时,工作人员必须穿白色防护服、防护手套等防护装备以防受到有害污染物的侵袭,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4 厌氧反应器操作期间禁止参观厌氧反应器操作期间不允许其他未操作人员进入操作现场。
在操作的间隙,如工作人员需要离开操作区域,请在安全区停靠并在多人协作的情形下保障设备的正常是否。
4. 紧急事故处理在操作厌氧反应器期间,如发生紧急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厌氧反应器管道断裂、电器故障、卡住、外部研究危害等,请务必及时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5. 操作结束后的处理操作结束后,应先关闭电源,再卸下相应设备,清洁好设备,并对设备表面进行消毒,保护设备表面的光亮度。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的启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的启动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反应器在试用前应进行试漏和试压试验。
首先是充满水,检查各部是否有渗漏水等现象,并作处理。
然后进行试压试验,先加压到350mmH₂O(1mmH₂O=9.80665Pa),稳定15min,检查压降不得大于
10mmH₂O,方为合格。
如果反应器的启动尚需时日,最好是吹干充氮
保养。
(2)反应器试用前应进行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厌氧生物处理器因为微生物增殖缓慢,如果能加大接种厌氧污泥量,可以缩短启动时间,一般接种污泥数量要达到反应器容积的10%~90%。
厌氧活性污泥最好来自正在运行中的同类污水处理厂,但也可取自江、河、湖泊、沼泽底下淤泥或是下水道等厌氧环境下的淤泥,不过培养转型需时较长。
(3)反应器启动时的温度、pH、负荷量等的控制。
启动过程的温度控制,升温越慢越好,每小时不得超过1℃。
pH值应保持在6.8~7.8之间。
有机负荷量的控制与废水的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但一般来说,初始负荷不宜过高,为0.1~0.2 kgCOD/(kgMLSS·d),不应超过
0.5kgCOD/(kgMLSS·d)。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好反应器内污泥浓度等,适当递增负荷的幅度。
UASB厌氧反应器操作说明书一 UASB厌氧反应器的原理:在UASB厌氧反应器内,厌氧细菌对有机物进行三个步骤的降解:(1)水解、酸化阶段;(2)产氢产乙酸阶段;(3)产甲烷阶段,使污染物质得到去除,并产生沼气和厌氧污泥。
通过UASB内部的三相分离器的作用,实现水、污泥、沼气的分离,污泥回流至UASB底部,沼气经收集后进行沼气利用系统,清水至后续处理。
UASB厌氧反应器的操作说明1开车: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提前5分钟上岗,了解上一班的情况(如UASB进水水温、水量、COD、PH值、NH3-N、SO42-,以及UASB出水水温、COD、PH 值、VFA等,并要上厌氧反应器巡视出水有无异常现象)掌握本班的生产要求,做好班前检查工作,熟悉厌氧塔进水泵的运行情况。
在预处理中废水达到工艺控制参数后,既可开启厌氧泵往UASB进水。
2操作过程:1)在预处理的废水满足厌氧处理所需的进水条件后,启动厌氧泵向UASB反应器进水。
启动厌氧泵之前检查需检查泵是否正常,开启泵后,检查流量计显示,判断废水是否正常输出。
调节泵的出口阀门,将各厌氧反应器的流量调节到规定范围;起用泵前一定要详细检查该泵的运转纪录,确认该泵无异常后方可启用。
2)密切注意厌氧反应器上部出水情况,要注意跑泥现象,防止出水带泥过多,一般小于20%,定期清理溢流堰口的堵塞物,但需注意防止跌落溺水。
3)密切关注厌氧反应器出水的COD、PH值、VFA、温度等指标,防止反应器工艺指标变化过大;4)经常巡视厌氧反应器顶部水面的情况,防止大量气体溢出;5)经常观察水封中的水位,将水封水位控制在一定高度;6)根据需要,每班进行取样送检,并根据化验结果判断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状况。
3停止:1)当预处理没有足够的废水或预处理水质达不到工艺控制控制要求时,反应器停止进水,待预处理正常后,再恢复进水;但在停水时要密切注意反应器内的温度变化,如温度下降多(超过5℃),再次进水时就先需将反应器的温度升至原正常运行时的温度,防止因温度变化的原因使反应器运行出现问题;2)当反应器出水带泥过多(SV≥20%要密切关注)或出水水质变差时,减少反应器的进水量或改为间歇进水,防止反应器的深度恶化;3)当UASB出水VFA大于8或UASB的COD去除率小于50%,适当减少反应器的进水量或改为间歇进水,甚至停止进水,防止反应器的深度恶化。
ic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操作
IC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操作包括以下几步:
1. 完善操作手册和安全规范,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反应器的基本信息和安全操作要求。
2. 检查厌氧反应器的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是否正常,包括检查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气体供应系统、控制系统、仪表等。
3. 负责人员进行操作前,需要穿戴好人身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4. 根据反应器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操作条件,如控制温度、pH值、搅拌等。
5. 开始注入反应物料,逐渐增加反应物料的浓度和数量,同时控制反应物料的进料速度,避免反应器因过量反应而出现事故。
6. 监测反应器内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反应条件,保证反应器内的厌氧反应有效进行。
7. 在反应结束后,要及时停止进料和搅拌,并对反应器内剩余物料进行处理和清洗。
8. 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清洁反应器和附件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IC厌氧反应器运行注意事项IC反应器,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相似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
其由上下两个反应室组成。
与UASB反应器相比,在获取相同处理速率的条件下,IC反应器具有更高的进水容积负荷和污泥负荷率,IC反应器的平均升流速度可达到处理同类废水UASB反应器的20倍左右。
以下是简易示意图。
IC反应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在控制厌氧处理影响因素方面比其它反应器更具有优势。
(1). 容积负荷高:IC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内循环,传质效果好,进水有机负荷可超过普通厌氧反应器的3倍以上。
(2). 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IC反应器容积负荷率高出普通UASB反应器3倍左右,其体积相当于普通反应器的1/4—1/3左右,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的基建投资;而且IC反应器高径比很大(一般为4~8),所以占地面积少。
(3).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低浓度废水(COD=2000~3000mg/L)时,反应器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2~3倍;处理高浓度废水(COD=10000~15000mg/L)时,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10~20倍。
大量的循环水和进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充分稀释,大大降低了毒物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IC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日常注意事项由于该污水站厌氧工艺处理设备主要是IC厌氧反应器,其主要的控制参数有以下内1、污泥菌种的成分污泥菌种的成分:厌氧污泥中具有处理污染物能力的就是细菌等有机物质,菌群的组成及菌种的成分决定了其颗粒强度、产甲烷活性及对污水的适应能力。
一般来说,污泥中有机物的成分占70%左右,污泥外部菌种主要为丝菌,污泥内部主要为杆菌、球菌等。
2、PH值:反应器进水PH值要求控制在6.5~7.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对工艺造成巨大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厌氧菌(主要是产甲烷菌)的方面,包括①影响菌体及酶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活性②影响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③影响基质的活性。
厌氧反应器适用范围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引言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重要的处理有机废水的设备,其在污水处理、生物能源生产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为确保反应器的正常运行,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本文将介绍厌氧反应器的适用范围、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适用范围厌氧反应器适用于处理有机废水,主要功能为降解有机废物和产生甲烷气体。
其适用于以下领域: - 工业废水处理厂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 - 特定行业废水处理,如纸浆造纸、食品加工等安全操作安全操作是保证厌氧反应器运行稳定的关键,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在进入厌氧反应器区域前,应佩戴防护服、手套、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化学物质溅及皮肤。
2.严格操作流程: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严格执行相关操作流程。
如添加废水、调节温度、控制压力等,务必确保每个步骤正确无误。
3.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厌氧反应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阀、传感器等部件的工作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修。
4.禁止饮食或吸烟:严禁在反应器区域内饮食或吸烟,以防止化学物质的误食或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5.充分通风:厌氧反应器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排除产生的有毒气体,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6.注意火源和爆炸品:反应器区域应禁止带有火源的物品进入,避免和易燃易爆品接触。
保养规程良好的保养和维护可以延长厌氧反应器的使用寿命,确保其正常运行。
以下是保养规程的主要要求:1.定期清洗:定期清洗反应器表面和附着物,以防止污垢堆积,并确保反应器表面的光滑和清洁。
2.检查管道和阀门:定期检查进出口管道和阀门的连接情况,确保无泄漏现象,并及时修复。
3.检查传感器和仪表:定期检查厌氧反应器的传感器和仪表的工作状态,如有故障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4.定期更换媒介物: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定期更换厌氧反应器内的媒介物,以保证其降解有机物的效果。
5.注重防腐蚀措施:厌氧反应器要采取防腐蚀措施,如涂层、防锈润滑剂等,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厌氧消化器的安全操作事项厌氧消化器是一种重要的环保设备,广泛应用于废弃物处理、垃圾处理、生物质能源等领域。
然而,厌氧消化器的操作需要高度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否则会引起重大的事故和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厌氧消化器的安全运行,以下是一些关于厌氧消化器安全操作的事项。
1. 了解厌氧消化器的操作原理和特点在操作厌氧消化器之前,首先要了解该设备的操作原理和特点,掌握其工作流程、设备结构和运行特点等。
只有对该设备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操作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安全稳定地运行。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使用厌氧消化器的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
特别是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好相关记载、记录,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防止出现误操作和事故。
3. 掌握安全用电知识厌氧消化器是基于电器控制系统的设备,一旦出现电器问题,会对设备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都应掌握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了解主观的电路标准、电器接线和检修技巧,避免因电路故障导致厌氧消化器失效的情况发生。
4. 掌握设备保养维护知识保养和维护是确保厌氧消化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应定期对该设备进行清洗、检查,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故障。
另外,在运行期间,还应注意检查防爆门的储液维护,防止储液位不足,导致防爆门失效的情况发生。
5. 加强应急预案和逃生演练在厌氧消化器操作过程中,应加强应急处理知识的学习和训练。
特别是在出现突发意外的情况下,必须必要的事项迅速地启动应急预案,维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厌氧消化器安全操作的事项,希望相关用户能够认真,并把这些事项作为设备使用和操作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危害事故的发生。
厌氧反应器污泥投加及启动要点厌氧反应器一般都是投加厌氧颗粒污泥的,接种污泥数量大小10-15%。
但是很多情况下,环保公司为了省钱,让现场调试人员用活性污泥驯化出颗粒污泥。
1、污泥投加量计算当一个厌氧反应器需要进行生物启动时,如果需要处理的有机负荷小于该反应器最大的处理负荷时,可以按照需处理的有机物总量核算出相应的厌氧污泥接种量,而没有必要满量接种,从而降低厌氧污泥的采购成本。
那么到底该接种多少厌氧污泥呢?这需要了解污泥负荷这个基本概念:污泥负荷是指每天施加给单位质量有效厌氧污泥的有机物的量,以SCOD的公斤数衡量,计算公式为:污泥负荷(kgSCOD/kgVS.d)=Q(m³/d)*SCOD(mg/L)/VS(kg)其中:Q为厌氧反应器每日的处理量SCOD为废水的溶解性cod浓度VS为厌氧反应器中厌氧污泥的挥发性固体总量2、接种污泥启动:启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启动与提高污泥活性阶段、形成颗粒污泥阶段、逐渐形成颗粒污泥床阶段:(1)启动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反应器负荷低于2KgCOD/(m3.d)的阶段。
这一阶段反应池负荷从0.5-1.5kgCOD/(m3·d)或污泥负荷0.05-0.1kgCOD/(kgVSS·d)开始。
这一阶段洗出的污泥仅限于种泥中细小的分散污泥,洗出的原因主要是水的上流速度和逐渐产生的少量沼气。
进入厌氧池消化降解废水的混合液浓度不大于COD 5000mg/L,并按要求控制进水,最低的COD负荷为1000mg/L。
进液浓度不符合应进行稀释。
进液时不要刻意严格控制所有工艺参数,但应特别注意乙酸浓度,应保持在1000mg/L以下。
进液采用间断冲击形式,即每3~4小时一次,每次5-10min,之后逐步减断间隔时间至1小时,每次进液时间逐步增长20~30min。
起始阶段,进水间隔时间过长时,则应每隔1小时开动泵对污泥搅拌一次,每次3~5min。
启动第二阶段: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上升到2-5kgCOD/m3·d的启动阶段。
厌氧消化器的安全操作事项模版安全操作是厌氧消化器运行的基本前提,只有在安全操作的基础上,才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厌氧消化器的安全操作事项模版,以供参考。
一、操作前准备1. 确认操作人员具有相关的培训和证书,了解有关厌氧消化器的基本原理、操作规程、应急措施等。
2. 确保操作人员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
3. 在操作前检查厌氧消化器的各个部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液位、温度等参数正常。
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在操作厌氧消化器之前,应先切断电源,并确保设备处于停机状态,方可进行必要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2.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安静,严禁大声喧哗,以免干扰周围环境和其他工作人员。
3. 操作人员应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的工作参数和运行模式,以免引发意外事故。
4. 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设备的运行情况,特别是液位、温度等参数的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5.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厌氧消化器的阀门、管道等部件是否有泄漏现象,确保设备的密闭性,防止有害气体泄露。
6. 操作人员在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时,应先将厌氧消化器的电源切断,并确保设备处于停机状态,方可进行必要的操作。
7.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厌氧消化器的电气系统,确保电源线路、控制系统等设备正常运行,防止短路和电器故障。
8.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切勿懈怠和马虎,特别是在高温、高压等危险环境下操作时,更应加倍小心。
9. 操作人员应熟悉厌氧消化器的应急设施和应急措施,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
三、操作后的处理1. 在操作结束后,应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处于安全停机状态,并切断电源,防止误操作和危险发生。
2. 清理工作场地,清除厌氧消化器周围的杂物和残渣,保持清洁整洁的工作环境。
3. 对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记录并上报,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整改。
厌氧反应器启动时注意事项厌氧反应器中的厌氧过程实质是一系列多而杂的生化反应,其中的底物、各类中心产物、终产物以及各种群的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多而杂的微生态系统,仿佛于宏观生态中的食物链关系,各类微生物间通过营养底物和代谢产物形成共生关系或共营养关系。
因此,厌氧反应器作为供应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微型生态系统,各类微生物的平稳生长、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搜寻顺畅是保持该系统连续稳定的必需条件。
厌氧反应器启动时的注意事项哪些(1)厌氧反应器在投入运行之前,必需进行充水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2)厌氧活性污泥应从处理同类污水的正在运行的厌氧处理构筑物中取得,也可取自江河湖泊沼泽底部、市政下水道及污水集积处等处于厌氧环境下的淤泥,甚至还可以使用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剩余污泥进行转性培养,但这样做需要的时间要更长的一些。
(3)厌氧反应器由于微生物增殖缓慢,一般需要的启运时间较长,假如能接种大量的厌氧污泥,可以缩短启动时间。
一般接种污泥的数量要实现反应器容积的10% ~9%,具保值依据接种污泥的来源情况而定。
接种量越大,启动时间越短,假如接种污泥中含大量的甲烷菌,效果会更好。
(4)采用中温消化或高温消化时,加热升温的速度越慢越好,肯定不能过1℃/h。
同时对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缺乏碱性缓冲物质的废水时,需要增补投加一部分碱源,并严格掌控反应器内的PH值在6.8~7.8之间。
(5)启动时的初始有机负荷与厌氧处理方法、待处理废水性质、温度等工艺条件及接种污泥的性质等关,一般从较低的负荷开始,再渐渐加添负荷完成启运过程。
例如UASB启动时,初始机负荷一般为0.1~0.2kgCODCR/(kgMLSSd),当CODCR去除率实现80%或出水中挥发性机酸VFA的浓度低于1000mg/L后,再按原负荷50%的递增幅度加添负荷。
假如出水中VFA浓度较高,则不宜提高负荷,甚至要酌情降低负荷。
(6)厌氧反应器的出水以肯定的回流以返回反应器,可以回收部分流失的污泥及出水中的缓冲性物质、平衡反应器中水的PH值。
一、厌氧反应操作规程1、准备: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提前5分钟上岗,了解上一班的情况(如IC、水量、COD、PH值,以及IC出水COD、PH值、VFA以及水封液位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并要求巡视厌氧反应器出水有无异常现象)掌握本班的生产要求,做好班前检查工作,熟悉厌氧泵运行情况;2、操作过程:(1)预处理的废水满足厌氧处理所需的条件后,启动厌氧泵可以向厌氧反应器进水,启动厌氧泵之前检查,进口阀是否处于开启状态,用手盘动联轴器观察其运转情况,无异常现象后微微逆时针方向松动出口阀,启动该泵并迅速打开出口阀门,用手触摸泵的前后管道的温度或看流量计显示判断废水是否正常输出。
若泵没有输出料液(感觉泵的前后管道无温度或流量计无显示),应立即停下该泵关闭出口阀门,在负压罐内加引水后,重新启动该泵。
调节泵的出口阀门,将各厌氧反应器的流量调节到规定范围(具体流量见分厂最近的工艺通知);起用泵前一定要详细检查该泵的运转纪录,确认该泵无异常后方可启用。
(2)密切注意厌氧反应器上部出水情况,要注意跑泥现象,防止出水带泥过多,SV小于15%。
要定期清理溢流堰口的堵塞物,对于中间溢流堰口的堵塞物清理时要在溢流堰上铺上木板、搭上平台防止溺水。
(3)密切关注厌氧反应器出水的COD、PH值、VFA、的变化情况,防止反应器工艺指标变化过大;(4)经常巡视厌氧反应器顶部水面的情况,防止大量气体溢出;(5)经常观察水封中的水位,将水封水位控制在溢流口处(6)巡视中沉池水面,如发现出水带泥过多,则进行回泥,污泥回流至IC 中或排至污泥浓缩池;(7)每班进行取样送检,并根据化验结果判断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状况;(8)经常巡视、观察IC、IC顶部的“三相分离包”,看是否有水提升上来,旁通阀是否开启以及出气量是否正常。
3、停止:(1)当预处理没有足够的废水或预处理水质不能满足反应器进水要求时,反应器停止进水,待预处理正常后,再恢复进水;(2)当反应器出水带泥过多(SV≥15%要密切关注)或出水水质变差时,应及时向发分厂汇报,由分厂通知减少反应器的进水量或改为间歇进水,防止反应器的深度恶化(具体要求见分厂工艺通知);(3)当厌氧出水VFA大于6或COD除率小于60%时,应及时向分厂汇报,由分厂通知减少反应器的进水量或改为间歇进水,甚至停止进水,防止反应器的深度恶化。
厌氧消化器的安全操作事项厌氧消化器是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弃物的设备,它通过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质来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然而,由于厌氧消化器在操作过程中涉及到有害气体的产生,因此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的安全操作事项。
下面将详细介绍厌氧消化器的安全操作事项。
1. 进入厌氧消化器的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和防护面具等,以保护自己免受有害气体和物质的侵害。
2. 在进入厌氧消化器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通风处理,确保消化器内无有害气体积累。
在进入消化器之前应使用气体检测仪检测气体浓度,并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3. 在操作厌氧消化器时,必须确保周围的环境温度适宜,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
4.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厌氧消化器的设备和管道,确保其安全运行。
注意查看与温度、压力和气体浓度相关的参数,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在启动和停止厌氧消化器之前,必须先关闭与其相关的电源和气源,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6.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准确控制厌氧消化器的进料量,避免过多或不足的有机物进入消化器,导致消化器的负荷不均衡和故障。
7.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定期对厌氧消化器的进料物进行筛查,避免进料中有异常物质进入消化器,造成设备堵塞或毒性物质累积。
8.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消化器内的气体排放,采取有效的气体收集和处理措施,以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大气。
9. 在常规操作中,操作人员必须随时留意厌氧消化器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报告任何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处理。
10. 在紧急情况下,必须熟悉紧急停机程序,及时切断厌氧消化器的电源和气源,采取应急措施保护人员和设备。
总之,厌氧消化器是一种复杂的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事项,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人身安全。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厌氧消化器的运行效率和处理能力。
厌氧反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与启动一、工艺技术参数①水力停留时间:HRT ②有机负荷③污泥负荷二、厌氧反应器启动(1)接种污泥有颗粒污泥时,接种污泥数量大小10~15%。
当没有现成的污泥时,应用最多的是污水处理厂污泥池的消化污泥.稠的消化污泥有利于颗粒污泥形成。
没有消化污泥和颗粒污泥时,化粪池污泥、新鲜牛粪、猪粪及其它家畜粪便都可利用作菌种,也可用腐败污泥和鱼塘底泥作接种污泥,但启动周期较长。
污泥接种浓度至少不低10Kg·VSS/m3反应器容积,但接种污泥填充量不大于反应器容积60%。
污泥接种中应防止无机污泥、砂以及不可消化的其它物进入厌氧反应器内。
接种污泥启动:启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1)接种污泥启动第一阶段—反应池负荷从0.5-1.0kgCOD/m3·d或污泥负荷0.05-0.1kgCOD/kgVSS·d开始。
进入厌氧池消化降解废水的混合液浓度不大于COD5000mg/L,并按要求控制进水,最低的COD负荷为1000mg/L。
进液浓度不符合应进行稀释。
进液时不要刻意严格控制所有工艺参数,但应特别注意乙酸浓度,应保持在1000mg/L以下。
进液采用间断冲击形式,即每3~4小时一次,每次5~10min,之后逐步减断间隔时间至1小时,每次进液时间逐步增长20~30min。
起始阶段,进水间隔时间过长时,则应每隔1小时开动泵对污泥搅拌一次,每次3~5min。
(2)接种污泥启动第二阶段—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上升到2-5kgCOD/m3d时,这一阶段洗出污泥量增大,颗粒污泥开始产生。
一般讲,从第一段到第二段要40d时间,此时容积负荷大约为设计负荷的50%。
(3)接种污泥启动的第三阶段—从容积负荷50%上升到100%,采用逐步增加进料数量和缩短进料间断时间来实现。
衡量能否获进料量和缩短进料时间的化验指标定控制发挥性脂肪酸VFA不大于500mg/L,当VFA超过500-1000mg/L,厌氧反应器呈现酸化状态,超过1000mg/L则表明已经酸化,需立即采取措施停止进料,进行菌种驯化。
厌氧反应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厌氧反应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工程的设备,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微生物代谢生成有机酸和气体,进行有机物的降解。
由于反应器内氧气含量极低,气味严重,内部存在引起燃烧或爆炸的易燃气体,因此操作时需要特别小心,严格保护个人和设备安全。
本文旨在介绍厌氧反应器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现场安全1.禁止在反应器周围吸烟、使用火源或电动工具等,以防止火源引发反应器内部气体引起的火灾或爆炸。
2.必须穿戴符合操作规定的防护服、手套、眼镜等防护设备。
3.在反应器内出现问题时必须立即切断进料管路和空气进气,停机检修。
4.禁止将其它物品(如金属比如电线,以及玻璃、钢统等压力容器)放进反应器里,避免损坏反应器,影响正常工作。
操作规定1.确认进料流量、浓度,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流量,并注意控制调整量,以免过度或欠度,影响反应器的效率。
2.对于含有酸、碱性溶液或有害气体进料,应采取必要的中和、吸收措施。
3.在进料口开启后,需等待至少30分钟,确保进料系统稳定,不添加反应器压力、湍流、压力溢出或其它问题。
4.若发现有反应器内发生显着变化、酸度等值波动、或微生物浓度过高,及时关闭连续进料台,检查故障原因,及时处理。
紧急处理1.当反应器内压力过高,或温度升高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应立即关闭所有插入口、排气口,同时查找故障原因,及时处理。
2.反应器内出现灰或红色的爆炸可能不时发生,此时应立即切断所有进料管道和空气进气口,同时打开排气口以保持最佳电解自由将反应区甩出。
保养规程日常保养1.反应器系统和仪器必须进行定期检测,保持设备系统处于良好状态,并定期对各部件进行维持。
2.反应器上下缸内壁附着物,必须经常进行清午,避免影响反应器的操作效率,获取的产物的纯度等。
3.反应器内的天然气和可燃气体必须通过管路排出,防止内部气体积聚发生事故。
4.每次操作结束后,必须关掉各插入口和排气口,以保证反应器内部没有残留气体,从而避免透气性能的灵敏问题引起的危险。
ABR反应器的启动影响厌氧反应器启动的因素很多,包括废水的组成及浓度、接种污泥的数量和活性、环境条件(pH、θ/℃)、微量元素的补充、操作条件(COD容积负荷、水力停留时间)和反应器的结构尺寸等诸多因素[22]。
WeiLand和Rozzi[23]在讨论高效厌氧反应器的启动问题时特别提出了以下需注意的问题:1.为了丰富污泥中产甲烷菌的种类,采用几种不同来源的厌氧污泥进行接种;2.温度应在33~37℃或50~55℃范围内,pH值应在7.2~7.6范围内,以保证产甲烷菌的最大活性;3. COD:N:P=100:(10~1):(5~1),NH3-N<1000mg/L;4.微量金属元素的需求,尤其是Fe、Ni、Co、Mo。
Henze等人则建议启动的初始COD容积负荷应低一些(ρt<1.2kgm-3 d-1 ),这有利于厌氧活性污泥的生长。
Baber和D.C.St uckey[24]系统的研究了ABR的启动方式,采取了两种启动方式:(1)固定进水基质浓度,逐步缩短HRT的启动方式;(2)固定HRT,逐步提高进水基质浓度的启动方式,因为前者从COD去除率、运行的稳定性及污泥的流失量方面衡量均优于采用后者方式启动的反应器,一般采用前者为ABR的启动方式。
ABR反应器的运行影响因素ABR反应器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挥发性脂肪酸(VFA)、容积负荷、水力停留时间(HRT)、水力特性、温度、pH值等。
挥发性脂肪酸是有机物厌氧发酵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它反映了废水可生化性的改变情况。
但VFA的过度积累会抑制甲烷菌的生长,从而使反应器的稳定时间延长。
特别当反应器中的碱度充足时,用pH值很难判断挥发酸的积累程度,因此控制反应器内挥发酸浓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容积负荷直接反应了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容积负荷的变化可通过改变进水浓度或改变水力停留时间来实现。
水力停留时间是控制ABR反应器运行的主要参数,它直接影响了ABR中的CO D去除率。
厌氧反应器启动时的注意事项
(1)厌氧反应器在投入运行之前,必须进行充水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充水试验要求无漏水现象,气密性试验要求池内加压到350mm水柱,稳定15min后压力降小于100 mm水柱。
而且在进行厌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之前,应使氮气吹扫。
(2)厌氧活性污泥应从处理同类污水的正在运行的厌氧处理构筑物中取得,也可取自江河湖泊沼泽底部、市政下水道及污水集积处等处于厌氧环境下的淤泥,甚至还可以使用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剩余污泥进行转性培养,但这样做需要的时间要更长的一些。
(3)厌氧反应器因为微生物增殖缓慢,一般需要的启运时间较长,如果能接种大量的厌氧污泥,可以缩短启动时间。
一般接种污泥的数量要达到反应器容积的10% ~9%,具保值根据接种污泥的来源情况而定。
接种量越大,启动时间越短,如果接种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甲烷菌,效果会更好。
(4)采用中温消化或高温消化时,加热升温的速度越慢越好,一定不能超过1℃/h。
同时对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缺乏碱性缓冲物质的废水时,需要补充投加一部分碱源,并严格控制反应器内的PH值在6.8~7.8之间。
(5)启动时的初始有机负荷与厌氧处理方法、待处理废水性质、温度等工艺条件及接种污泥的性质等有关,一般从较低的负荷开始,再逐步增加负荷完成启运过程。
例如UASB启动时,初始有机负荷一般为0.1~0.2kgCODCR/(kgMLSS•d),当CODCR去除率达到80%或出水
中挥发性有机酸VFA的浓度低于1000mg/L后,再按原有负荷50%的递增幅度增加负荷。
如果出水中VFA浓度较高,则不宜提高负荷,甚至要酌情降低负荷。
(6)厌氧反应器的出水以一定的回流以返回反应器,可以回收部分流失的污泥及出水中的缓冲性物质、平衡反应器中水的PH值。
一般附着型的反应装置因填料具有一定的拦截作用,可以不用回流出水;而悬浮生长型反应装置启动时因污泥易于流失,可适当出水回流。
(7)对于县浮型厌氧反应装置,可以投加粉末无烟煤、签名册水砂砾、粉末活性炭或絮凝剂,促进污泥的颗粒化。
(8)启动初期水力负代号过高可能造成污泥的大量流失,水力负荷过低又不利于厌氧污泥的筛选。
一般在启动初期选用较低的水力负荷,经过数周后再缓慢平稳地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