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总结ppt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24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P2-5](及部分第二课)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会不会制造工具。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
3、北京人的体质特点: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5、火的使用: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火照明、防寒。
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6、我国远古人类分布特点: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7、山顶洞人的体质特点: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8、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原始社会。
第三课华夏之祖[P12-15]1、距今约四五千年,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人文初祖"指黄帝。
2、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原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所以后人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3、禅让: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尧、舜、禹);品德高尚,受到百姓爱戴的人才具备禅让的资格。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原始社会结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成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P20-24]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西周(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2、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了夏朝建立商朝,他任用有才能的伊尹;周文王、周武王任用姜尚辅助自己治国。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 [2022淮北五校联考]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发现的古人类遗址有北京人遗址、 金牛山遗址、 河套人遗址、 许家窑人遗址、 长阳人遗址、 柳江人遗址、 马坝人遗址、 左镇人遗址等。
这说明我国 ( )A.古人类都分布于北方地区B.古人类由猿进化而来C.是最早出现古人类的国家D.古人类遗址非常丰富1.D 分析题干材料可知,在我国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古人类遗址,这说明我国古人类遗址非常丰富,故选D。
根据所学知识,A说法不符合史实, B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C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且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2. 经专家推测,在我国安徽省繁昌区人字洞发现的繁昌人可能生活在距今约240万—200万年前。
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我国境内人类的历史可以向前推进约( )A.20万—60万年B. 100万年C.30万—70万年D. 130万年2.C 由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经专家推测,繁昌人可能生活在距今约240万—200万年前,如果这一结论确凿,我国境内人类的历史可以向前推进约30万—70万年。
故选C。
3. 考古学者在元谋人遗址发掘出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这反映了元谋人 (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 ④已经能够直立行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C 根据材料“一些粗糙的石器”“炭屑和烧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元谋人会制造和使用石器,会使用火,①③正确。
②④由材料得不出。
故选C。
4. [2022沧州期末]某同学在他的旅游日记中写道:“他们使用的火不是人工取的,而是打雷正好击中干燥的木头所点燃的火,又或是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的火。
他们晚上轮流看火,用灰来保存火种。
”以下选项与日记中的“他们”不相符 的是 ( )A.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B.使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C.用火烧烤食物、 防寒、 照明、 驱兽D.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4.A 题干信息“他们使用的火不是人工取的”说明他们还不会人工取火,“他们晚上轮流看火,用灰来保存火种”说明他们已经会保存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