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力的合成与分解 练习与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与解析

1.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的一个分力的大小

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

D.合力不可能与其中的一个分力相等

答案:C

解析:根据合力和分力的关系,合力的大小可能比最大的分力大,也可能比最小的分力小.

2.如图3-23所示,两个共点力F

1、F

2

的大小一定,夹角θ=

角ο0从逐渐增大到ο

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从最小逐渐增加到最大

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解析:根据合力与两分力夹角的变化关系,正确的答案是C.

3.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

,当它们间的夹角为ο

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

当它们间的夹角为ο

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N B.102N

C.202N D.103N

答案:B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分力的大小为102N,当两分力的夹角为ο

120

时,分力和表示合力的对角线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故此时合力为102N.

4.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

1=15N,F

2

=9N,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A.9N B.25N C.6N D.21N

答案:B

解析:两力进行合成时,合力最大为两分力之和,最小为两分力之差,故选B.5.弹簧秤两端各拴一端,用大小都等于F、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分别拉住两绳.则

弹簧秤的读数F

1和弹簧秤所受的合力F

2

分别为()

A.F

1=2F,F

2

=2F B.F

1

=0,F

2

=0

C.F

1=2F,F

2

=0 D.F

1

=F,F

2

=0

答案:D

解析:弹簧的读数显示的是拉力的大小,而弹簧本身受到两根绳的拉力的作用,这一对力是平衡力,所以弹簧的合力为0,故正确答案是D.

6.如图3-24所示,力F分解为F

1、F

2

两个分力,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F

1、F

2

的合力就是F

B.由F求F

1或F

2

叫做力的分解

C.由F

1、F

2

求F叫做力的合成

D.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答案:ABCD

7.如图3-25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重力的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ON绳先被拉断

B.OM绳先被拉断

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

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答案:A

解析:如右图将重力G沿OM和ON方向分解,由于MO>NO,

所以绳ON承担的力较大,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的过程中绳

ON先断.所以选A.

8.如图3-26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绳子和墙壁的夹角是ο

30,则绳子的拉力F和

球对墙壁压力N的大小分别是()

A.G,G/2 B.2G,G

C.3G,3G/2 D.23G/3,3G/3

答案:D

解析:如右图,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将重力沿绳子方向和

墙壁对球的弹力方向分解得到G

1和G

2

,显然N=G

1

=Gtanο

30=

3G/3

F=G

2=G/cosο

30=23/3.

9.已知力F的大小和方向,在以下三种条件下(如图3-27),通过作图求两

个分力F

1和F

2

图3—27

(1)图甲,已知两分力的方向,求两分力的大小.

(2)图乙,已知一个分力F

1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F

2

的大小和方向.

(3)图丙,已知F

1和F

1

的大小,求F

1

和F

2

的方向.

答案:略

解析: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答案如下图:

10.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随这两个力夹角θ变化的情况如图3-28所示,由图中提供的数据求出这两个力的大小. 答案:F 1=4N ,F 2=3N 或F 1=3N ,F 2=4N 解析:从图可知两力合力夹角为2

π

时为5N ,夹角为π时,最小值为1N ,即

2

221F F +=5;|F l —F 2|=1,

解这个方程组得到F 1=4N ,F 2=3N 或F 1=3N1,F 2=4N . 此题考查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