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锦集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179.91 KB
- 文档页数:8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这是一部能让你体会生命的意义、体会最深的母爱的纪录片——《唐山大地震》,在这里,有爱,有希望,有宽恕,有感动……蜻蜓迁徙,灾难就要上演。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道紫色的光环出现在宁静的唐山市上空,地震随之而来。
一家子,姐姐惊醒后趴在窗台上喊妈妈,墙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缝,母亲冲上去救孩子被父亲一把拉住,自己去了。
短短几十秒,唐山变成了一座废墟。
父亲被压死了,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面。
“只能救一个,只能救一个!”母亲选择了弟弟。
在另一边的姐姐哭了,因为她早就知道母亲会选择弟弟。
弟弟截取了一只胳膊,姐姐在几天后奇迹般醒了过来,却怎么也找不到妈妈,被军人收养了……在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中,姐弟相遇。
姐姐宽恕了母亲,体会到最真挚的母爱!父亲救了母亲,因为他知道:孩子是不能失去母亲的,以及他对母亲的爱。
父亲走了,舍得把母亲一个人和孩子扔在人间。
母爱是伟大的,但在姐姐面前,为何又消失了呢?可能母亲是想姐姐应该让着弟弟,所以先救弟弟。
也可能是母亲偏爱弟弟……但我最想相信的就是母亲只看到了弟弟,没看见姐姐,只听见弟弟说话,没听见姐姐说话。
以为姐姐生的希望不多了。
只有这种说法,对姐姐才公平一点点。
想到这儿,我早已泪如雨下……弟弟有愧于姐姐,因为要是先救姐姐,弟弟有可能已经掩埋在废墟里了。
姐姐有愧于母亲,因为她发现母爱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让母亲苦苦的相信她死有32年了。
母亲有愧于父亲,因为当时要是母亲没被父亲拦住,就不会是父亲离开了……现在,他们都已经互相原谅了,这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现在,想一想,我们的母亲对我们付出了多少爱:想起母亲为我准备的每一顿丰盛的饭菜;想起母亲为我洗的每一件衣服;想起母亲在我遇到挫折时那充满爱意、期待我站起来的眼神:还想起母亲在我生病时守在床头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我却总是说妈妈对别人比对我好、嫌她做的饭不和我的口味。
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极了!妈妈会用一生去爱我,我也会用一生去爱妈妈!《唐山大地震》这部纪录片反映了在地震时、地震后的母爱以及亲情!提醒着天下的子女们:要照顾好你们的母亲,至少也要对得起她给你美好的童年!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就那么强烈,那么振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人们脚下踩着血水,在一个个死人旁走过,场面令人恐怖,地震过后,唐山下着一场场倾盘大雨,那些孩子们痛失亲人的痛苦,与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我有了几度动容。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合集14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1本来不愿去看的,我向来不喜欢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太残酷,太纠结。
只是为了陪相公。
但是,看到一半,我突然很庆幸在上大学前看到了这部片子。
它让我对亲情与爱情的认识发生了转变。
影片运用了对比,很强烈地表现了两代人对亲情和爱情的不同认识。
第一组对比,是大强和元妮的爱情与方登和杨志的爱情作对比。
大强舍弃自己救下妻子的命,杨志导致方登怀孕然后不负责任,两个男人,两段爱情;元妮为大强终身寡居,方登放弃杨志也要生下孩子,两个女人,两种执着。
与上一辈生死相许的爱情相比,方登与杨志的爱情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杨志一出场,可以说是非常华丽丽,我听见周围的女生爆发出一阵尖叫,可是帅有什么用,还是始乱终弃。
我记得看到这部分的时候,我对我相公说了一句话,“我真庆幸在上大学前看到了这部电影”。
这场可笑的爱情冷却了我对大学里爱情的期待,不好意思,我直说了,我对大学里的爱情是有期待的。
但是,方登的遭遇使我冷静了下来,恢复了理智。
并不是说我对大学爱情失望了,只不过我会更谨慎,不要迷恋于表面的光华,免得到时候受伤的还是自己。
第二组对比,是小辈对长辈的亲情和长辈对小辈的亲情作对比。
养父对方登有万分担心与牵挂,方登却不辞而别。
虽然方登说自己没脸回家,可是,她也该想到,她的不辞而别会给爱她的养父带来多大的伤害。
面对困难时,父母更希望孩子和他们站在一起,而不是独自逃避。
亲人之间,信任必不可少。
还有更重要的是元妮和方登之间的亲情。
手心手背都是肉,元妮放弃女儿的那一刻,“心碎得像渣儿一样了”,可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在重男轻女思想长期的影响下,她只能保儿子,但凡有一点办法,她都不会放弃女儿。
后来,元妮心中始终存有愧疚,每年都给方登买一套课本,像儿子一样待她。
方登却始终心怀愤恨,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躺在废墟里的时候,毕竟是她妈妈亲手断送了她生的希望,但是后来她还是活了下来,她有32年时间去理解自己母亲,可是恨蒙蔽了她的双眼。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通用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这个清明假期在家重温了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这是第二次观看这部影片,却依然能震撼着我的心灵,沉痛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电影首先把我们带进了1976年的唐山,地震前的数个小时,一切还如平常一样,除了漫天飞舞的蜻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地震的到来。
电影中方登、方达是一对龙凤胎姐弟,这一天的晚上,他们像平常那样睡觉,可在睡梦中地震却到来了,父亲推到了母亲,自己独自冲进家中就俩孩子,可一进到楼里,大楼却倒塌了孩子和父亲都压在了里面。
整个唐山都成了废墟。
震后的唐山一片狼藉,电影给我们展现了地震悲惨的场面,让每一个观影的人的心头无不一颤,到处都是哭声、叫喊声。
母亲元妮找到了孩子的父亲,他却再也醒不来了,紧接着人们发现了她的两个孩子,这时问题来了,一块水泥板压在了两个孩子身上,救姐姐就救不了弟弟,救弟弟就救不了姐姐,艰难的选择摆在了元妮面前,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失去任何一个母亲都悲痛欲绝,可再拖延下去那两个都救不了,最后,母亲选择了弟弟。
就这样,残酷的地震让这样一个本来幸福的家庭一夜之间支离破碎,姐姐没有死去,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了,姐弟俩从此分开过着不同的生活。
生死分离的悲痛、对女儿的愧疚,让母亲30年来一直活在悲痛中,正如电影中弟弟方达说:“房子倒了,可以建起来,妈妈心里的房子倒了,却再也建不起来了。
”在选择面前,母亲也许受到了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影响,可母亲“救弟弟”这句话,却深深的印在女儿的耳边。
32年来,女儿并没有想不起她的亲人,而是忘不了,忘不了母亲的那句“救弟弟”,也许再女儿心中一直藏着对母亲的怨恨,所以,32年来女儿都没有回唐山寻找亲人。
他们因为地震而分离,却又因为地震重逢。
32年后的的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灾难再一次降临在人间,但得知这一消息后,移居国外的女儿和事业有成的儿子都来到了四川,偶然的情况下,姐弟俩重逢了。
姐姐和弟弟一起回到了唐山,一家人终于相聚在一起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0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一):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强死了。
孩子方登和方达都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达就会被压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达就会被压到。
周围余震不断,若再不下决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在万不得已的情景下,母亲做出了决定:“救弟弟吧……”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听到了妈妈的话。
震后,李元妮坚强地独自抚养着失去一只胳膊的儿子,而劫后余生的方登却被军人王德清收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直到32年后的汶川地震,他们才重新相逢。
最终姐弟俩一同回家看母亲。
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
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
电影的最终,女儿最终宽恕了妈妈。
母亲李元妮在应对救援人员的问题:“到底救哪一个”的时候,泣不成声地说:“都救”。
可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两个都会失去。
女儿年纪虽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负了,身为姐姐的要保护他;弟弟和自我都喜欢吃西红柿,只剩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姐姐也要让给他吃。
当方登听到“救弟弟”这三个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绝望,但自我却活了下来,于是她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我的妈妈。
母亲和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应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终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母亲一向都没有再嫁,是因为她的心里一向放不下方大强。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
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
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
”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__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
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
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
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
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
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今年的暑假更让我记忆犹新,我们一家去鲁迅电影院看《唐山大地震》,票价贵的要命,可影城里还是座无空席。
开幕时一幅幅温馨祥和的画面顷刻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一座座高楼霎时间倒塌了,到处是哭喊声、求救声,可人总就斗不过天,尸体遍布大地,活着的也是缺胳膊少腿,全身伤痕累累,方达一家也不例外,爸爸在救子女中不幸遇难,母亲在救子女时只能两者选一的情况下,选择了失去胳膊的弟弟,废墟下的姐姐用一双仇恨的眼睛盯着母亲,故事也由此展开。
多年来母亲在自责中生活,而姐姐也同样在仇恨中生活,就像两条反方向的火车线永远没有交织的时候。
三十二年的漫长岁月过后,姐弟俩在汶川大地震中作为志愿救援者中俄然相认了,故事由此推向高潮,最让我感动是相认之后,母女二人相跪地下恳求原谅,这让知道世上亲情是最可贵的,多大怨恨误会总有水落石出的时候,而父母的爱永远是最伟大的。
从这个生活的故事中让我懂得天灾虽然难防止,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好的环境,减少自然灾害。
如山体滑坡、台风、水灾……我们严厉阻止那些乱砍乱伐的不法分子,自己多栽树、多环保,相应能把灾难减少很多。
同时我们也应人人伸出友谊之手,多尽点自己的爱心帮助那些受难的同胞,一个人的力量是小的,只要我们发动起来相信灾难会被我们打跑。
我希望世界上没有灾难,到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唐山大地震刚好在暑期上映,我也有时间和妈妈一起去电影院观看。
虽然我对唐山大地震有一些模糊的理解,但是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所描绘的情形,还是让我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地震开场时那震撼的一面,最多的画面还是选择刻画人物的心理。
大强为了救孩子,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以倒塌的房子,不幸的是,大强遇难。
不仅没有救得孩子,反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父爱多么伟大啊!母亲元妮失去了丈夫,必须单独面对眼前的危情。
2024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约542字)1976年7月28日,河北的唐山发生了一场7.8级的大地震,共死了二十四万人。
我和老爸去电影院看了这部感人的电影。
主要讲的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大地震。
一个幸福的四口家庭,只有母亲没有被埋在废墟下,丈夫方大强已经死了。
当她去救儿女的时候,由于俩人压在同一块钢筋板下,只能就一个,可她终究选择了儿子,她还以为女儿已死,先带方达去看病。
一场大雨时,方登却奇迹般地醒了过来,造成了三十二年的母女恩怨,最后终于相认。
但在这三十二年中,一位军人夫妻把她收养,当作亲身女儿看待。
我认为最后一段最感人:她的妈妈——元妮,每年,当方达买了新课本后,她也会给方登在墓地里买一套课本。
当她死了,元妮还是那么照顾方登。
这三十二年来,方登却误解了元妮,还不肯去认她。
在生活中,大家也常常以貌取人,把好人当作坏人,把坏人当作好人,分不清是非。
人们常常受到欺骗,电视上常常播出人们被欺骗的事情。
请大家用心灵去体会好坏,千万不要被生活中的坏人欺骗哦!请大家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约676字)几个月前,我随母亲一起去看《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
从不会看电影落泪的我,在电影院里,低声落泪。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对父母在地震期间,拼命地寻找自己的儿女,却发现,只能救这两位的其中一位。
在当时的社会,是重男轻女的,因此,在不断的犹豫中,母亲选择了救弟弟。
而女儿却幸运地存活了下来。
女儿过了几十年后,最终与家人重逢。
最让我感动的是,母亲不忘女儿的愿望,给女儿买大大的西红柿。
我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母亲允诺的事情,她做到了。
尽管女儿“死去”了,母亲依然遵守诺言,在女儿的坟前,洗了两个西红柿。
可见,母亲对女儿那满满的爱啊!在生活中,母亲对我们的爱不亚于《唐山大地震》里面的母亲。
在儿女们需要温暖的时候,母亲会第一时间给予。
在儿女们有什么困难的时候,母亲就会像知心姐姐那样,热心帮忙。
2024年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早就听妈妈说,有一部电影叫《唐山大地震》,今天终于观看了。
我们一家三口吃过晚饭就出发了。
一九七六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方登和方达已经熟睡了,妈妈还在楼下等爸爸收工。
突然,房子开始剧烈摇动。
姐姐和弟弟被摇醒了。
姐姐趴在窗户上焦急的大声喊着妈妈。
妈妈不顾一切地去救孩子,爸爸一把把妈妈拽到一边,自己向楼里冲了进去。
房子顿时倒塌了,爸爸埋到了里面。
经过几秒钟的时间不震了,爸爸却被砸死了。
姐姐和弟弟也同时被压到一块水泥板下!听救人的叔叔说只能救一个。
在万般无奈之下,妈妈选择了弟弟,姐姐听了很伤心,姐姐好可怜啊!救出了弟弟,妈妈以为姐姐死了,背着弟弟逃命了。
三十二年后,在弟弟的帮助下,姐姐和妈妈终于见面了(其实姐姐没有死,那时只是晕了,被雨淋醒后被解放军叔叔收养了)!失散了三十二年的孩子终于跟妈妈见面了,我好感动呀!当他们抱在一起的时候,我也感动地哭了。
地震害死了多少人,震塌了多少房子!好可怕呀!我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有爱我的爸爸妈妈,我也非常爱他们!所以我要快快乐乐地生活,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星期六爸爸带我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
电影主要演了1976年在我国唐山发生了一场7。
8级的大地震,地震仅仅23秒,一个繁荣的城市灰飞烟灭,一片废墟。
有一对双胞胎姐弟被压在同一块楼板的两端,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条件下,救出其中一位,另一位就会被压死。
在大家的催促下,痛苦的妈妈选择了救弟弟,放弃姐姐,妈妈的话被压在石板下的姐姐听到了,她伤心的哭了,她也恨她的妈妈。
弟弟得救了,却失去了一只胳膊,而他的姐姐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了。
20年后姐姐考上了医科大,弟弟也从一个蹬三轮的车夫干到了一家公司的老总。
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参加了救援队,在地震现场姐姐感受到了,在天灾面前人类是多么的微小,他彻底理解了母亲。
2024年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编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在一九七六年九月十九日晚上七点十九分至早上七点二十二分时,唐山发生了八点一级的强烈大地震。
这突如其来的强烈大地震让唐山居民不知所措,许多人死伤惨重!幸存的居民,也因为害怕余震,所以睡在马路旁,但老天爷似乎不想饶了他们,隔天午夜又发生了一场规模七点六级的大地震,使得人们更加的慌乱,看着那些无助的灾民,我觉得他们好可怜。
尽管一切糟透了,但是仍不时有好消息传出,像是一位在医院准备生产的孕妇,因为大地震突然来袭,被压在医院中等待救援,最后被救难人员救出来时,也平安产下了婴儿;还有许多被活埋了几时个小时的人们,靠着喝渗入地底的雨水,奇迹似的活了下来;更有一些人,为了把握救援的黄金时间,徒手搬砖瓦,救了好几个人呢!这些事情都让我看了倍感温馨。
现在,大地震已是三十九年前的事了,当时倒塌的建筑物大多重建,人们也过着正常的生活,唐山又恢复了以往的样貌,不禁令我佩服起人类坚强旺盛的生命力了!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一群蜻蜓飞过,密密麻麻的,一场大雨似乎马上就要来临。
主人公方登和方达抱着爸爸新买的电风扇回到家里,吃着妈妈为他们准备的西红柿,一家人过着普通又快乐的日子。
夜深人静,方登和方达进入了梦乡中。
突然,鱼儿跳出鱼缸,灯光摇晃,“轰”的一声,天崩地裂,房屋在瞬间倒塌,爸爸为了救妈妈被压死了,姐弟俩被压在了石板的两端,石板太重,只能抬起一端,而另一端就会压死另一个人,妈妈被逼做出了救弟弟的选择,听到妈妈的决定,姐姐方登流出了眼泪。
妈妈带着断了一只手的弟弟坚强地活了下去,而姐姐并没有死,她被一对好心人收养了,虽然生活条件比过去还要好,可是在她心里却留下了一道伤痕:妈妈选择弟弟却不选择她。
其实她不知道妈妈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做的这个决定,否则姐弟俩都不能活。
几十年过去了,方登和方达相遇在汶川,他们都是来救灾的志愿者,方达把方登带到唐山的新家。
亲人终于相见,白发苍苍的妈妈跪在了方登面前,请求她的谅解,方登也跪在了妈妈面前,她终于原谅了妈妈。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观唐山大地震有感集锦15篇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唐山大地震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灾难总是以迅急的速度降临,又以迅急的速度离开,只留给世间一片废墟和惨败,让人们眼睁睁目睹无数鲜活的生命顿时却又永远的失去色彩。
我想这是大自然在以另一种方式证明人类的弱小。
二十三秒的地震,三十二年的感情纠结。
我无法真正体会最为一个母亲的李元妮舍女救子时内心的剧痛和无奈。
儿子和女儿,失去任何一个都将成为一个母亲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但地震留给母亲选择的余地却显得那样小的可怜,就像别人给你出了一道单选题,明知给出的两个选项都是对的,但偏偏要你放弃一个,你可能不服气的反驳题目出的不公道。
但在大自然面前是没什么公道可言的,生命可能就在弹指一挥间便灰飞烟灭,大自然从不会吝惜一个生命的死活。
最终,母亲选择了儿子。
即便他知道无论选择哪一方,对另一方都会造成致命的损伤,这是一个母亲的选择。
在大地震来临之际,父亲则如擎天柱一般撑起一片生命的绿地。
父亲总是在最险要的关头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与信念,这便是父爱的伟大之处。
在你最紧要的关头,父亲仍然能能够清醒的告诉你:别怕,有我在。
生命的韧度从父亲身上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让人肃然起敬。
但父亲还是走了,亲情的力量还是没能夺回大自然对生命的审判权。
终于,生命的精彩在这一刚一柔中毫不保留的展现,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以一个赞颂者的姿态去祈福他们。
其实电影自始至终都在演绎一场关于亲情的故事,给人以透彻心扉的感动。
让人在冷酷的自然面前仍然能够感受到爱的温存。
地震再强烈也震不倒用爱构筑起来的心墙,这便是人类的伟大之处。
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父母亲人的爱才称得上人间至爱,而我们更不能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在他们爱的呵护下,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汲取营养,茁壮成长,以此来报答父母以及所有爱过、疼过我们的人。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精选31篇)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176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地震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无助。
丈夫用生命换得了妻子的生命,而妻子在悲痛之余,发现自己的龙凤胎孩子还活着,被一块石板压住了两头。
此时救援人员发现石头无法抬起,两个只能救一个,母亲坚定说:“两个都得救!”可救援人员没有办法,最后母亲只能心痛的说:“救弟弟!”姐姐听着了,绝望了,这三个字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了!弟弟救活了,一只胳膊没了!本以为必死的姐姐却奇迹般的活了,她的心有的只是对母亲的恨。
她没有找母亲和弟弟,而是被当做孤儿被一对解放军夫妇给收养。
长大的她一向没有回过唐山,知道08年汶川大地震,学医的她跑到前线进行救援,被一个母亲的行为感动了,最后明白了妈妈当时情绪,慢慢放下了对亲人的恨,觉得弟弟能活着,真好!受到良心谴责的母亲,她没有搬家,一向守在唐山过着清贫的生活,说是等着丈夫和女儿的魂回来。
她没有再嫁,一辈子就嫁给这个用生命呵护她的男生。
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许诺给孩子的。
上学的书本,母亲也是买两套。
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明白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
母亲,我亲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2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
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
《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令我最感动是片尾处,方登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登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登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4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4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1有一种情,叫亲情;有一种爱,叫母爱。
一场无情的地震,使本来幸福的一家四口,变成了一家两口,但那位母亲还不知自己的女儿被一位解放军叔叔收容。
小女孩心中一直有阴影,因为在她和她弟弟之间,她的母亲选择了弟弟女孩长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在小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她一直记得三个字,也是让她彻底绝望的三个字:救弟弟。
对于她,这样的选择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后连生的希望都不给她留下。
小女孩获救后,也许他对自己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许,是一定。
然而她的母亲也在为失去她而痛苦。
对于这位母亲,她得到两条命的喜悦,也掩盖不了失去一条命的痛苦。
当初在选择时,他曾央求过:两个都救。
这说明,他同样不想失去女儿。
只不过条件不允许罢了。
我们也再也没有理由去责怪那位母亲的偏心。
在女儿前去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了挽救她女儿的生命,竟选择了锯掉她女儿的腿,而真正据掉后,她的母亲却又哭着喊要她女儿的腿。
在这位母亲选择后,女儿问:“你不怕你女儿将来恨你?”她说:“恨就恨吧……”恨就恨吧多么轻松的四个字,却是经过多少思想斗争后得到的?她为了换回女儿的生命,宁愿让自己养大的女儿恨自己。
这时,女儿似乎明白了,母亲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救弟弟,她说出这三个字,经过的思想斗争也不比那位母亲少,她应该原谅她母亲,因为她母亲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我终于明白:什么情都会磨灭,但亲情不是,什么爱都会黯淡,但母爱不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2下了阵暴雨,像是在废墟中大声喊叫亲人名字的声音。
在今天的语文晚自习上,我们观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一幕幕在废墟中振撼人心的场景,也让我们都流下了悲哀的泪水,最让我心酸的画面是:母亲在最后断然决定救儿子,当她的女儿听到后,心凉了。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是爱她的孩子的,但是,因为他们说只能救一个时,哭着求他们把两个孩子都救出来,很让人心酸的画面。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通用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星期天的早晨,我和8岁的妹妹,一起去看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幸福安康的一家四口,原本是快乐、平淡的生活在唐山,但却在1976年7月28日被里氏7.8级的唐山大地震而震的支离破碎:一家之主,孩子们的父亲方大强为了救孩子们而丧失了性命;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板下的两边,撬任何一边,另一个都会有生命危险,在这种危机的关头下,母亲元妮只能救一个,最终母亲选择了小弟方达,母亲抱走了小弟,却不知道在另一头的姐姐方登活了下来。
母亲走后,姐姐被一位解放军收养了。
32年之后,在四川大地震时,姐弟俩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四川当志愿者,两人意外相逢。
从此,三口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早已湿润了整个脸庞,妹妹也同样如此。
是啊,这样感人的电影,谁会看了不感动啊!电影中,有着太多太多伟大的情感,父母亲对孩子爱的情感;解放军舍己为人的情感;养父母无偿抚养姐姐方达的情感……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的证实着,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不论是父母儿女之间的亲情,还是救援人民助人为乐之情,都是博大的、无私的!而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现在不正是应该学习这种好品质、真情感吗?想想近来,也确实有着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4月14日的玉树大地震;8月7日甘肃泥石流……都有着许许多多的感人事件,救援人民日夜辛辛苦苦的救死扶伤灾民们,警察阿姨帮助受伤的家庭照顾孩子,中外人民集体捐赠钱财、衣物、食物……这些,证明了不管是中国人民或亦是外国人民,都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幸福啊!相比那些已经去世的人们,我们能够快快乐乐的活着是件多么美好的事啊!我们应该珍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为祖国,做一番伟大的贡献!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看后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挥之不去,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同学们,你们经历过灾难吗?你们经历过地震吗?你们看见过大地震吗?今天,是影片《唐山大地震》公演的日子,当我满怀激动的心情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思绪已经久久不能平静了。
头脑里首先觉得应该感谢导演冯小刚,感谢他为全国人民奉献了又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好电影,感谢他把34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的悲烈地情景又一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受到了一次地震撼和教育。
又使我们面对当今的太平盛世有了一种更加强烈地忧患意识,面对着影片中两次大地震,我们还不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今天的生活吗?在影片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当年那场大地震的场景。
由于导演和剧组人员高度的敬业和真诚,使整个影片无论是演员感人的演技,还是用高科技展现出来的恢弘的场景,无论是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巷,还是返扑归真的家庭院落,拟音是那么的震撼,道具是那么的真实,尤其反映那些年代的生活,都是那么贴切可信。
影片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到那朴实无华的生活当中。
使我们不得不跟随着电影又回到了当时的中国,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大地震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了超常的升华。
灾难改变了人们的命运,也激发了人们对生活更加地热爱。
《唐山大地震》将两场巨大的灾难——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都放入了一部电影之中,在灾难面前,人性和亲情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正是中华民族面对强大地灾难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不怕困难,英勇顽强,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作为一部反映灾难的影片,导演并没有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望而生畏,而是从人们面对着灾难而表现出来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真挚,让我们从影片中得到了又一次的人性教育。
……总体来说,影片《唐山大地震》对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是一次很好的警示。
它让我们更加懂得了怎样珍惜今天的生活。
更加认识到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近期发生在全国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破坏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的最有力地回报。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它为我们再次呈现了 9 年唐山那场可怕的大地震,描写了当时灾害的无情,人们的无助,亲人的难舍,以及痛苦的创伤。
淋漓尽致地表演让我们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笼罩的城市,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故事发生在一个“重男轻女”观念的七十年代,就在灾后救人的时候,这一观念还刻画在人物的语言、行动里。
当时的情景让那位母亲痛不欲生(她的孩子是龙凤胎),因为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石板下,而孩子只能救一个,这让那位母亲措手不及,手心手背都是肉,能有什么办法呀!最后,她选择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亲一直认为姐姐死了。
这让庆幸活下来的姐姐一直对她妈妈憎恨不已。
就这样,时间无声无息地过去了年,姐姐对妈妈的憎恨持续了年,妈妈对“死去”的姐姐的愧疚也维持了年,直到年后的一天他们相认之后,一切的误会与惭愧才终于解开了。
我看完电影后深受感触,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
惊讶的是仅仅秒就让唐山这个大城市沦陷成一片废墟,一片血迹斑斑的废墟,一片死亡人数高达二十四万人的废墟。
感动的是一位母亲,就因为救人时没有救她的女儿而惭愧,而伤心,而开始讨厌自己,这种情感竟持续了年。
年里,每年女儿的祭日,母亲都会向女儿忏悔,诉说心中的内疚,无论儿子如何劝说,母亲都仍然执着的为女儿祭奠,年坚持不懈。
这正是伟大的母爱啊!有一句话说得好:天灾无情人有情。
大地震后的几天,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姐姐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了,他们辛辛苦苦地养育了姐姐十年,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视她为掌上明珠。
虽然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我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一点足以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同情心是无处不在的!从这对夫妇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亲情也好,友情也好,都足以证明大爱无疆,人间处处有真爱!有人说,生命像玻璃,一撞即碎,不可复原。
所以生命很可贵,一定要珍惜不能让它浪费。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李元妮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我总是自以为,是一个行将成年的人,其实在我生活过的短短十六年光阴中,我可以说是毫无阅历,至少,我总是不懂得珍惜的含义,而这部电影却第一次让我懂得,珍惜拥有小盆里的蔬菜,鱼缸里的热带鱼,恩爱的夫妻,和睦而快乐的家庭,一切美好的事都可以随着大地小小的抖动一次身体而成为过眼云烟,在这一切都成为过去后,我们可以指责老天的不公,痛惜失去的一切,可是在这一切牢牢握在我们手中时,我们可曾如此地珍视他们?李元妮在片头给过女儿一个承诺,“明天,妈再给你买西红柿。
”明天,一个多么平凡的字眼,我们的口中不也是有很多明天吗?——“今天太忙了,明天再回家看父母。
”“今天累了,明天再做这些题。
”“孩子,明天我再陪你玩。
”,有时,我们确实是因为太累了,太忙了,把事情暂搁到了明天,可有时,我们是否是在“明天”真正解决了这些事,我们也许在明天来临时,以另一个理由将事情推到了更遥远的明天,然而我们可曾想过,我们其实就像是那只“明天再垒窝”的小猴子,今日复明日,直到有一天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浇个猝不及防。
而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恰恰便是这个道理。
人生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树,看似枝繁叶茂,充实繁密,然而秋风一打,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零了,往往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看一看,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我们往往太过熟悉,熟悉到我们总是天真的以为,他们永远都会陪在我们身边,不会消失,然而在灾难面前,人类永远是卑微而猝不及防的,自然界一点小小的变动,上帝一个小小的玩笑,都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往往这时,我们才知道失去事物的珍贵,因为没了,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很多人总是恐惧着世界末日的到来,然而恐惧又有何益,我们既然无力对抗自然,还不如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学一些知识,多陪陪父母孩子。
我们不是圣人神仙,不可能解决人生中每一个未了心愿,但我们至少可以,多珍惜一下身边的一切,不要等到一切都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2024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约577字)影片一开头便为我们呈现了1976年唐山的那场可怕的大地震。
天空发紫、乌云密布,随后地动山摇,轰隆隆的雷声和无数石块破裂的声音齐声而下,过于真实的画面感让我全身木讷。
一霎那间,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块成块地塌陷,“方达”爸妈不停往前跑时,吊车砸楼、许多逃生的人被砸死、哭叫声、呼喊声、呻吟声响成一片。
短短23秒,唐山变成了一片死气沉沉、惨不忍睹的废墟。
我眼里的泪水就没有停过,人的生命在无情的灾难中真的显得很脆弱。
“只能救一个”,工人的声音充斥在这位母亲耳朵里,当妈妈狠下心来说道“救弟弟”。
这几个字让姐姐“方登”原来在用石头敲击地面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看着姐姐眼里闪动着的泪花,让我不禁想起我的爸妈偏心弟弟的种种瞬间也令我抽泣不止。
令我惊叹不已的是国家的发展,短短32年,唐山栋栋高楼、条条大道平地而起,这离不开国家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团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用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困难,重建了美好家园。
影片结尾,家人团聚。
转头一想,我们经过这三年的疫情反复折磨,我想国泰民安,健康幸福才是最好的。
晚上躺在床上,我给爸妈发了一条信息“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约693字)这部电影最让人催人泪下的场景,是奶奶无情地留下媳妇在唐山生活,硬要带余震后仅有一个胳膊的孙子走。
当老太太在车上,看见小孙子哭哭啼啼要妈妈时,当老太太看见媳妇失去儿子痛不欲生时,她的心软了,把孙子留在了媳妇身边。
看见母子相拥相泣的场面时,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泪……观众还没从刚才的感动中回味过来,就又陷入了另一场感动之中。
当母亲扑通地跪在地上向女儿道歉时,我的心紧紧揪在一起,眼泪随之流下。
这是多么浓厚的亲情啊!母女久别重逢的一幕,母爱的伟大再次激荡我的心头。
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爱我们的。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时候,我听爸爸说,妈妈生完姐姐后,想生个男孩,没想到,刚刚出世的我又是个女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锦集文档A review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编订:JinTai College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锦集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唐山大地震》是由亲历者钱钢忆大地震创作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于20xx年5月1日出品。
下面是小泰整理的一些关于《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闲暇之余,我读了一本名叫唐山大地震的书,读完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那一场发生在多年前的大灾难,从蕴酿、发生、结束、到重建,一切均像在钱钢先生的笔下复活了一般,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经历劫难洗礼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现於眼前,我就像参与其中,见证?那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惨烈的大天灾。
这确实是一场浩劫。
作者并没加上一丁点儿的夸张、一
丁点儿的放大,只用了最写实的方法,将几位亲身经历地震人士的感受记下来,将地震的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等资料摘录下来,已教人感觉到那是一件多麽悲惨的事。
但愿这一切都是假的。
书中记录了很多受灾者的故事,有几个令我印象极为深刻。
在第二章,作者的采访笔记记录了这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地震时遭撞伤,头皮被掀开一大块,里面满是沙子,救灾人员用水去为他冲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
读到这一段,我几乎掉下眼泪,那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小孩,却要承受?成人也难於忍受的剧痛,这是多麽的令人心
酸啊!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令我热泪盈眶:分别是那位被楼板压
住下身,无法脱险的护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尽力去救治的仁医。
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麽惋惜,无奈。
但此书的最大价值却不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个
个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那一堆堆统计资料向人类发出的严厉警告。
书的第一章就已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人类是多麽的愚蠢麻木。
一开始,作者描述了许多地震前的异象,一大群老鼠移居,一大群昆虫远飞,?、狗等都出现不寻常的举动,是否在说明人类连动物都不如呢?动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来临,
但一直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连一丁点感觉也没有,是甚麽回事?是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失去了最基本预知灾害的动
物本能吗?但这仍不算是最令人类汗颜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
耻的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科技万能思想。
人类就是太过倚赖它,明明看见一大堆不寻常的事正在发生,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那些仪器并没有动静,所以不会有事发生。
结果一直被人类奉为至宝的仪器出卖了人。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日渐发达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们灭亡的毒药呢?况且,那
些所谓的新科技产品、现代化建筑,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吗?
千多年累积而来的科学知识所造出来的建筑,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已将其完全摧毁。
人是否要醒觉,不应再完全倚赖这些不可靠的东西呢!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大
的触动,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
强死了。
孩子方登和方达都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达就会被压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达就会被压到。
周围余震不断,若再不下决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在万不得
已的情况下,母亲做出了决定:“救弟弟吧……”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听到了妈妈的话。
震后,李元妮坚强地独自抚养着失去一只胳膊的儿子,而劫后余生的方登却被军人王德清收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直到32年后的汶川地震,
他们才重新相逢。
最后姐弟俩一同回家看母亲。
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
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
电影的最后,女儿终于宽恕了妈妈。
母亲李元妮在面对救援人员的问题:“到底救哪一个”
的时候,泣不成声地说:“都救”。
但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两个都会失去。
女儿年纪虽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负了,身为姐姐的要保护他;弟弟和自己都喜欢吃西红柿,只剩
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姐姐也要让给他吃。
当方登听到“救弟弟”这三个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绝望,但自己却活了下来,于是她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
母亲和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
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
无果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
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母亲一直都没有再嫁,是因为她的心里一直放不下方大强。
她也没有离开唐山,因为她怕方大强和方登回家,会找不到,所以年年都要讲一次家的地址,讲了整整32年。
母亲心里憋了32年的是对方登的愧疚,她这32年来,一直都在忍受着折磨。
养父母给予方登真实真挚的爱。
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生命,对待方登视如己出,把她当做自己亲生的孩子,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表达了人性的关怀,拍得非常真实,非常震撼人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电影《唐山大地震》以其突破 6 亿元的票房向世人证明它无疑是相当成功的,确实,不愧是大导演导的电影,这部影片在催人泪下的影视效果之余,让人感触良多,笔者从个人的感觉漫谈一下该片成功的几个方面:
整个故事情节精彩而完整,前后呼应。
影片以唐山大地震为历史背景,从著名演员徐帆饰演的母亲痛苦无奈在女儿和儿子之间,选择放弃女儿救出儿子,导致侥幸幸存下来的幼小的女儿登对此心灵遭受沉重打击而引出的故事为电影主线,这个故事选得非常成功,震撼人心,活生生骨肉分离的震慑力一点都不亚于《泰坦尼克号》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故事情节铺展合理,展现生命的脆弱和真、善、美的情怀。
6000 多万重金打造出来的大地震惨烈的场面,篇幅恰到好处,充分展示了编剧和导演对整个影片节奏把握的功力,使人们不要忘记 30 多年前那次惨痛的大自然灾难,又紧紧围绕故事主线展开。
影片中女儿登遭受的巨大的心灵创伤使她几十年不愿与母亲相见,让人觉得合理,情有可原。
在养母弥留之间,她温柔的贴着养母的面说,爸爸爱你,我也爱你。
这是一个很善很美的瞬间,这一刻,这位养母一定觉得为养育登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要学会感恩,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品质,影片用这一句温柔的话昭示了这个简朴而重要的道理。
而登的亲身母亲因为绝望无奈放弃登而负疚了一辈子,一样痛苦的心灵关闭了本能属于还年轻的她的幸福。
经历汶川地震救灾场面的登最后理解母亲当时的痛苦与无奈,与母
亲尽释前嫌相认,这些情节都过渡得相当自然感人,令人扼腕信服。
演员的表演自然、到位,徐帆、“老戏骨”陈道明的演绎让影片增色不少,几位年轻演员表现也出彩,有一处小的细节:高大帅气的研究生师兄在送新生登去女生宿舍的途中,示意远道而来正内急的登上洗手间,登愣住了,没想到这位酷毙了的师兄如此细心体贴,影片后来两人很快成为情侣并导致登未婚先孕也在情理之中,这种看似不经意又非常巧妙的画龙点睛之笔又完全可以与电影《阿凡达》严谨的故事设计媲美。
可以预言,成功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会是影视界众多奖项的宠儿,如果国外不对中国电影有偏见,对中国文化有一些真正的了解,笔者甚至认为,外国奖项也可以收获良多。
我感动嘘唏之余,为咱们中国人能拍出这么好的特定题材的影片感到振奋和高兴。
而影片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光辉与感恩的伟大更是一切奖项所不能涵盖的成就与贡献。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