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输注顺序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输注顺序化疗已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临床上常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原理设计出许多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
但是,有些联合用药的先后顺序会因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药物的周期特异性对疗效及毒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联合化疗的用药顺序是有讲究的。
细胞周期特异性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时相敏感,甚至G0。
包括: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铂类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某些时相敏感,对G0不敏感。
包括:抗代谢药物(S期)、长春碱类(M期)肿瘤细胞周期:G0期(静止期)—G1期(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M期(有丝分裂期给药时应遵循的原则(1)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毒性,清除率等。
如紫杉醇与顺铂联用时,顺铂会延缓紫杉醇的排泄,加重不良反应,联用时须先给予紫杉醇。
(2)刺激性原则先用刺激性大的。
因治疗开始时,静脉尚未受损,结构稳定性好,药液渗出机会少,药物对静脉引起的不良反应小。
(3)细胞动力学原则对于生长较慢的实体瘤,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再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如:多种实体瘤;对于生长较快的肿瘤,先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再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如:绒癌,白血病等。
1.对增长缓慢的实体瘤,可先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增殖期及部分G0期细胞,使瘤体缩小,而驱动G0期细胞进入增殖周期,继而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杀灭。
2.对增长快的肿瘤如急性白血病,宜先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伤其他各时相的细胞,待G0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时再重复上述疗法化疗前药物的使用1. 紫杉醇(ptx)类目的为抗过敏处理。
化疗前 12 小时口服 10 mg 地塞米松,国产地米一般为 0.75 mg,所以一般口服(po) 13 片,即 9.75 mg。
化疗前再用 10 mg 地米静脉冲入,然后静滴(ivggt) 400 mg 西米替丁,紫杉醇半小时前还需苯海拉明 20 mg 肌注(im)。
pd1联合化疗用药顺序在PD1联合化疗中,药物的使用顺序对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用药顺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将探讨PD1联合化疗的药物使用顺序,并分析其原因与依据。
PD1联合化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模式,通过联合应用抗PD1抗体和化疗药物,以增强肿瘤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PD1抗体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重建免疫系统与肿瘤的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而化疗药物则可以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减少肿瘤负荷。
对于PD1联合化疗的药物使用顺序,目前尚无明确的共识。
不同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用药顺序:1. PD1抗体先于化疗药物这一用药顺序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抗PD1抗体先行抑制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为机体免疫系统创造有利条件。
这样可以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PD1抗体的应用还可以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减少毒性反应。
2. 化疗药物先于PD1抗体相对于PD1抗体,化疗药物是传统的抗癌治疗手段,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因此,在肿瘤负荷较高的情况下,先行应用化疗药物可以快速减少肿瘤负荷,为PD1抗体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疗效条件。
此外,化疗药物的使用还可以减少肿瘤抗原的产生,提高PD1抗体的治疗效果。
3. PD1抗体与化疗药物同时应用近期的研究表明,PD1抗体与化疗药物的同时应用可能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PD1抗体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而化疗药物可以杀伤肿瘤细胞,减少肿瘤负荷。
这两种药物的综合应用可以同时发挥它们的疗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用药顺序的选择应该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类型进行个体化分析。
对于肿瘤负荷较高、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可以首先使用化疗药物,并在肿瘤负荷下降后转为PD1抗体的应用;对于肿瘤负荷较低、治疗目标为缓解症状的患者,可以首先使用PD1抗体,再根据需要加入化疗药物的应用。
一、表柔比星输注方法:1、5%葡萄糖溶解,静脉滴注。
2、注药前需要有双人核对血管,确认在静脉后才能给药。
3、以减少药物外渗的危险。
并有记录,禁止护生执行静滴或静推。
4、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5、首选中心静脉给药,次选留置针,禁止钢针注射。
6、给药后给予足够的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冲洗。
7、持续化疗泵给药时不要延长输入时间,避免增加药物的毒性。
注意事项:应用中护士应床边看护,检查输液管和静脉通畅性。
用药后有一定量的药经肾排泄,尿液可能呈淡粉色。
严重的脱发,约见于70%-80%的病人。
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 会再生。
心脏毒性与累积量成正比。
用药后常见心率异常、心动过速, 多为一过性。
不能与肝素溶液混合,否则可形成沉淀。
不能长期与碱性溶液接触不宜与地塞米松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同时滴注(外渗后不能用 地塞米松局部封闭)氨茶碱与本品接触可使溶液变成紫蓝色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可引致沉淀给药期间,同用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有可能减 轻表柔比星的心脏毒性,并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二、奥沙利铂输注方法:1、5%葡萄糖液250-500ml稀释,稀释后的溶液应尽快滴注,2小时内。
2、用药后0~3天避免寒冷——吃、吸、摸不吃冰或过凉食品、不呼吸冷空气(冬天戴口罩)、不接触金属制品(冬天戴手套)等,注意保暖是预防神经毒性的关键。
3、偶有喉痉挛,遇冷激发。
4、留置针刺激感明显,PICC可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神经系统毒性为剂量限制性毒性,为可蓄积的、可逆的周围神 经毒性,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
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和∕或感 觉异常,遇冷加重,用药期间应当注意保暖。
不能用生理盐水或其他含氯的化合物溶解和稀释,禁止与碱性 药物配伍。
在配制液体和输注时应当避免接触铝制品,否则会产生黑色沉 淀和气体。
本品不能静脉推注。
药物外渗可引起轻度局部反应。
与氟尿嘧啶同时使用时,最好间隔1小时。
如奥沙利(2h)—亚 叶酸钙(2h)—氟尿嘧啶(4-6h)序贯使用。
临床化疗药物使用顺序分析抗肿瘤药物一般为细胞毒类药物,具有对肿瘤细胞强大的杀伤力。
但同时对正常组织,尤其是新陈代谢活跃的细胞亦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治疗期间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所以必须正确、规范的使用抗肿瘤药物。
下面主要谈谈两种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时正确的使用顺序。
1顺铂与氟尿嘧啶顺铂为目前常用的金属铂类络合物,主要作用靶点为DNA,与DNA分子形成交叉联结,直接破坏其结构和功能。
静脉注射、动脉给药或腔内注射吸收均极迅速。
分布半衰期25-49min,消除半衰期58-73h。
氟尿嘧啶为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阻断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
主要在肝脏代谢,半衰期0.5h。
联合应用顺序:先顺铂静滴(周期非特异性药),作用于细胞周期中的任何时相,对整个增殖周期中的细胞均有杀灭作用,再用氟尿嘧啶维持(周期特异性药物)治疗,能更好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值,并可改善细胞周期分布促进细胞凋亡。
2丝裂霉素与氟尿嘧啶丝裂霉素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肿瘤细胞的G1期、特别是晚G1期及早S期最敏感,在组织中经酶活化后类似烷化剂,可与DNA发生交叉联结,抑制DNA合成,对RNA及蛋白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主要经肝脏代谢,血浆半衰期为17min。
联合应用顺序:先静滴丝裂霉素(周期非特异性药),再用氟尿嘧啶(周期特异性药物)维持44h治疗,能有效的杀灭肿瘤细胞,协同增效。
3甲氨蝶呤与氟尿嘧啶由于四氢叶酸是体内合成嘌呤核苷酸和嘧啶脱氧核苷酸的重要辅酶,甲氨蝶呤作为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使二氢叶酸不能被还原成具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从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中一碳基团的转移过程受阻,导致DNA生物合成受抑制。
其血浆消失曲线呈三相,半衰期分别为1h、2-3h、8-10h,主要以原形经肾排泄。
联合应用顺序:甲氨蝶呤与氟尿嘧啶同用或先用氟尿嘧啶再用甲氨蝶呤,均可产生拮抗作用。
但如先用甲氨蝶呤4-6小时后再用氟尿嘧啶则可通过不同路径阻断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生成,抑制DNA 的生物合成,产生协同作用。
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输注顺序序号方案顺序原理1 AT方案先阿霉素(ADM),后紫杉醇(PTX)PXT与ADM通过共同途径代谢,相互竞争代谢途径,PTX后用ADM会增加心脏毒性,先给PTX再给ADM,发生中性粒细胞降低和口腔炎更为严重。
2 VCM方案先长春新碱(VCR),后甲氨蝶呤(MTX)可阻止MTX从细胞内外流,从而提高细胞内药物的浓度。
3 CHOP方案先长春新碱(VCR),6-8小时后环磷酰胺(CTX)VCR使细胞停留在M期,约6-8小时后同步进入G1期,CTX对G1期细胞杀伤作用最强。
4 VDLP方案先长春新碱,后门冬酰胺酶门冬酰胺酶会减少长春新碱在肝的清除率,合用会加重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毒性,VCR应先于门冬酰胺酶12-24小时给药。
5 CMF方案先甲氨蝶呤,4-6小时后氟尿嘧啶(5-FU)序贯抑制MTX-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5-FU—胸腺嘧啶还原酶抑制剂。
两者何用会产生药理拮抗。
6 GP方案先吉西他滨(GEM),后顺铂(DDP)DDP会影响GEM的体内过程,加重骨髓抑制。
7 FP方案先顺铂,后氟尿嘧啶小剂量的DDP能够增加细胞内蛋氨酸,使细胞内活性叶酸生成增加,从而增加5-FU的抗肿瘤作用。
8 FOLFOX6方案先亚叶酸钙(LV),后氟尿嘧啶LV增加四氢叶酸浓度,与5-FU产生协同作用9 TP方案先紫杉醇,后顺铂DDP对细胞色素P450酶有调节作用,使PTX的清除率下降30%,产生骨髓抑制更为严重。
10 先伊立替康(CPT-11),后依托泊苷(VP-16)9.伊立替康(CPT-11)和VP-16协同效应的机制为: CPT-11可以增加细胞内拓扑异构酶2mRNA的含量,导致肿瘤细胞内拓扑异构酶2过度表达,使用拓扑异构酶2抑制剂(VP-16)的细胞毒性增强,因此临床上要求CPT-11的使用先于VP-16,两者若同时使用则表现为拮抗效应11 先长春新碱,后博来霉素(BLM)先给VCR后6小时再给博来霉素,可明显提高BLM疗效。
化疗药物给药顺序原则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药物给药顺序的选择对于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和个体特点,我们需要合理选择化疗药物以及其给药顺序,并遵循以下原则:1.药物的疗效和耐药性:不同的药物对于不同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疗效和耐药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首先选择疗效较好的药物进行化疗。
对于耐药性较高的药物,可以选择在其他药物的加入或者联合使用的情况下,以增加疗效。
2.药物的毒副作用: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毒副作用,给药顺序的选择应该尽量避免药物的相互叠加或者加重毒副作用的可能性。
有些药物具有明显的骨髓抑制作用,可选择在其他药物的加入或者联合使用之后再给予,以减少骨髓功能的不良影响。
3.药物的配伍禁忌:一些化疗药物在配伍使用时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或者会相互影响药物的疗效。
因此,在选择药物和给药顺序时,需要注意一些明确的配伍禁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4.肿瘤的病理特点:不同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病理特点,化疗药物的选择和给药顺序应该根据肿瘤的生长特点和分子表型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快速生长的肿瘤,可以优先选择细胞周期非特异性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5.病情的变化:在化疗过程中,肿瘤的大小、病理特点以及患者的耐受性都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随着治疗的进行,给药顺序也应该随时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原则只是给药顺序选择的一般原则,实际的给药顺序还应该结合具体的病例和临床实践进行调整。
另外,在化疗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选择、给药途径和给药周期等因素,以确保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化疗药物的给药顺序选择应该基于疗效、耐药性、毒副作用、配伍禁忌、肿瘤特点和病情变化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只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给药顺序选择,才能取得最好的化疗效果。
常用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顺序给药方案给药顺序间隔时间备注TP方案紫杉醇→顺铂(铂剂)顺铂对细胞色素P450酶有调节作用,可使紫杉醇(PTX)清除率大约降低33%,产生更为严重的骨髓抑制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立即与顺铂联合使用时,宜先用本品后用顺铂,以免降低本品的清除率FP方案顺铂→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顺铂作用于细胞膜,阻碍细胞内外源性蛋氨酸的进入,促进细胞内蛋氨酸生成,结果增强活性型叶酸的生成,此时再给予5-FU,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吉西他滨可抑制顺铂引起的DNA损伤的修复,增加双链的断裂和顺铂-DNA复合物的形成,并且先给予吉西他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GC方案卡铂→吉西他滨卡铂后4h后用吉西他滨疗效更好P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30min 说明书规定应在培美曲塞给药结束30分钟后再给予顺铂滴注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VP-16的作用靶点是DNA拓扑异构酶Ⅱ,抑制有丝分裂,使细胞分裂停止于S期或G2期,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顺铂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此方案应先用VP-16,后用DDP。
IP方案顺铂→伊立替康先给予顺铂,伊立替康的活性代谢产物SN-38清除率增加,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低,化疗有效率高NP方案顺铂→长春瑞滨其中NVB是通过阻滞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和诱导微管解聚,使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形成障碍而停止有丝分裂于中期,因此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顺铂的主要靶点是增殖细胞的DNA,使DNA分子链内和链间交叉键联,因而失去功能不能复制,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这个方案应用时应该先用顺铂,后用长春瑞滨。
异环磷酰胺→顺铂先用顺铂会加重异环磷酰胺的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肾毒性。
AT方案多柔比星→紫杉醇紫杉醇与阿霉素通过共同途径代谢,相互竞争代谢途径。
紫杉醇后用阿霉素会提高阿霉素的血药浓度,先给PTX再给ADM,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口腔炎更严重AC→T方案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他赛1小时说明书规定给予阿霉素50mg/m2及环磷酰胺500mg/m2,1小时后,给予多西他赛75mg/m2。
紫杉醇用法:静滴,滴注本药时应采用非聚乙烯材料的输液用具,治疗前按常规应用地塞米松和H2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
滴注时间:3小时副作用:a过敏反应、末梢神经障碍、肌肉酸痛、关节痛、心脏毒性(特有的)b骨髓移植c脱发d恶心呕吐培美曲塞用法用量:静滴,本品联合顺铂时应在本品给要结束30min后再给予顺铂滴注,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静滴超过10min保存:室温保存,配置好的溶液,置于冰箱冷藏或置于室温(15-30℃)无需避光,其物理及化学特性24小时内保持稳定。
副作用:白细胞减少,中性细胞减少,发热,乏力,皮疹,腹痛,肝肾功能异常护理要点:A接受本药治疗同时接受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补充治疗,减少血液学和胃肠道的反应,第一次给予本药治疗开始5-7天服用叶酸,一直服用整个治疗周期,在最后一次本品给药后21天可停服。
患者还需在第一次本品给药前7天内肌注维生素B12一次,以后每三个周期肌注一次,以后的维生素B12给药可与本品用药在同一天进行。
B本品与吉西他滨合用时,应在使用吉西他滨90min后再使用本药C预服地塞米松可以降低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多西他赛用法:静滴,治疗前一天服用地米,持续至少三天,防止过敏和体液潴留。
滴注时间:1小时副作用:a骨髓抑制B过敏反应:C皮肤反应:红斑,皮疹D体液潴留:水肿E胃肠道反应F本要外周用药后1周内可出现延迟性静脉炎或局部皮肤反应。
G肝功能损害顺铂用法:静滴,胸腹腔内注射,动脉注射保存:避光冷藏副作用:a胃肠道反应:严重的恶心呕吐,可持续一周,B骨髓抑制C脱发D肾损害,听力损害,神经损害,为减轻肾脏负担,需在给药前2-16h和给药后6h内大量补液,注意询问有无耳鸣E不能接触含铝器具,会产生黑色沉淀及气体F变态反应症状,溶血性贫血卡铂用法:静滴,用5%葡萄糖溶解本品保存:室温避光保存,因制剂中无抗菌成分,按规定稀释后的药液,在室温中保持8小时稳定副作用:a特有的副作用:延迟性呕吐B骨髓抑制C脱发D肾损害较轻,听力损害,神经损害,肝损害少见。
泌尿外科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 静脉的化疗护理目前A老师已开展两例肿瘤患者术后的治疗,主要是用于中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患者。
常用药物是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进行化疗,具体医嘱:第一天先用吉西他滨(具体剂量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来)先输,后面再水化(GNS+NS共1000ml)治疗,中间予以地塞米松。
第二天GNS1500ml先水化(速度要快),再用地塞米松、格拉司琼(使用顺铂前30分钟),然后顺铂(具体剂量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最后再水化(速度可以慢一点)第八天:基本同第一天。
1、化疗前准备:需了解患者的心、肝、肾、肺等病史,及血常规、凝血机能、肝功能、胸部x光片、CT等资料。
若白细胞低于4.0×109/L,血小板低于70×109/L、体温超过正常值患感冒等,不宜做化疗,同时应避开月经期。
应向患者介绍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及应对措施,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增强接受治疗的信心。
同时加强与家属沟通,和家属一起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患者以最佳精神状态接受治疗。
同时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 避免感冒;予以清淡易消化饮食, 必要时补充高蛋白食物以提高化疗耐力。
2、血管保护:吉西他滨与顺铂是一般刺激性化疗药物,在浅静脉给药时会对血管内膜有刺激。
要有计划地选用静脉;避免在患者同一处血管上多次输注化疗药物,而且要每日换血管,避免造成外周浅静脉的药物渗漏和损伤。
静脉血管的选用遵循左右交替、由远而近、由小到大的原则。
注射化疗药物时,要选择管腔比较大、弹性较好、皮下组织厚的血管。
留置针选择BD 公司密封型24G ,避开肌腱、关节处。
在静脉给药前应用NS10ml推注,确定留置针有无渗漏,同时输液中加强巡视,做好健康宣教,嘱病人制动,严防药液外渗。
为了预防静脉炎可以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取水胶体敷料10 cm×10 cm 固定留置针;或者用无菌剪刀将水胶体敷料修剪成5 cm×10 cm 的长条形,在留置针穿刺部位向上沿静脉走行方向覆盖水胶体敷料10 cm,下缘距穿刺点2~3 cm,再次消毒后用3M 透明贴固定留置针。
紫杉醇,培美曲塞,多西他赛,顺铂,卡铂,伊立替康,贝伐珠单抗,奥沙利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吉西他滨,阿糖胞苷,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卡培他滨,替吉奥。
1、紫杉醇用法:静滴,滴注本药时应采用非聚乙烯材料的输液用具,治疗前按常规应用地塞米松和H2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
滴注时间:3小时副作用:a过敏反应、末梢神经障碍、肌肉酸痛、关节痛、心脏毒性(特有的)b骨髓移植c脱发d恶心呕吐2、培美曲塞用法用量:静滴,本品联合顺钻时应在本品给要结束30min后再给予顺铂滴注,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静滴超过10min保存:室温保存,配置好的溶液,置于冰箱冷藏或置于室温(15-30C)无需避光,其物理及化学特性24小时内保持稳定。
副作用:白细胞减少,中性细胞减少,发热,乏力,皮疹,腹痛,肝肾功能异常。
护理要点:A接受本药治疗同时接受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补充治疗,减少血液学和胃肠道的反应,第一次给予本药治疗开始5-7天服用叶酸,-直服用整个治疗周期,在最后一次本品给药后21天可停服。
患者还需在第一次本品给药前7天内肌注维生素B12一次,以后每三个周期肌注一次,以后的维生素B12给药可与本品用药在同一天进行。
B本品与吉西他滨合用时,应在使用吉西他滨90min后再使用本药。
C预服地塞米松可以降低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3、多西他赛用法:静滴,治疗前一-天服用地米,持续至少三天,防止过敏和体液潴留。
滴注时间:1小时。
副作用:A骨髓抑制;B过敏反应;C皮肤反应:红斑,皮疹;D体液潴留:水肿;E胃肠道反应;F本要外周用药后1周内可出现延迟性静脉炎或局部皮肤反应;G肝功能损害。
4、顺铂用法:静滴,胸腹腔内注射,动脉注射。
保存:避光冷藏。
副作用:a胃肠道反应:严重的恶心呕吐,可持续一周;B骨髓抑制;c脱发;D肾损害,听力损害,神经损害,为减轻肾脏负担,需在给药前2-16h和给药后6卜内大量补液,注意询问有无耳鸣;E不能接触含铝器具,会产生黑色沉淀及气体;F变态反应症状,溶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