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拨叉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95.23 KB
- 文档页数:2
一、设计题目设计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设备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2) 毛坯图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参附表1) 1张(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4) 夹具装配图1张(5) 夹具体图1张(6)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①目录②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③零件工艺性分析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⑤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⑥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⑦体会与展望⑧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期刊、报告等,10条以上)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用A4纸、纵向打印.四、进度安排(参考)(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4) 编写说明书3天(5) 准备及答辩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优秀:设计方案合理并新颖,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规范、内容丰富。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良好:设计方案合理,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比较规范、内容比较丰富。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中等:设计方案一般,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
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勤奋、创新思想不明显;及格:设计方案不完善,存在一些小错误,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精神不够:不及格: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不规范、内容浅薄。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精神不够。
摘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录1:序言............................................... 2:概述...............................................2.1夹具的现状几生产对其提出新的要求..................2.2现代夹具的发展发向................................2.3机床夹具及其功用 .................................2.4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2.5机床夹具组成和分类................................2.6机床夹具的分类....................................2.7机床夹具设计特点..................................2.8机床夹具的设计要求................................ 3:零件的分析.........................................3.1零件的作用.........................................3.2零件的工艺分析..................................... 4:工艺规程设计........................................4.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2基面的选择.........................................4.3制定工艺路线.......................................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4.5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夹具设计............................................5.1问题的提出.........................................5.2夹具设计...........................................总结.................................................参考文献............................................. 致谢.................................................1、序言毕业设计在我们学完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对所学各课程的深入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 A6140拨叉零件831003的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总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目录1 引言 (2)2 零件分析 (3)零件的作用 (3)零件的工艺分析 (3)3 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 (5)选择毛坯 (5)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5)锻件的公差等级 (5)零件表面粗糙度 (5)绘制拨叉毛坯简图 (5)4 工艺规程设计 (6)定位基准的选择 (6)精基准的选择 (6)粗基准的选择 (7)拟定工艺路线 (7)确定表面加工方法 (7)加工阶段的划分 (7)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8)工序顺序的安排 (8)确定工艺路线 (8)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9)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0)切削用量的计算 (10)工序01—粗铣左、右端面 (10)工序02—精铣左端面 (11)工序07—钻孔2×φ7 (11)工序08—攻螺纹2×M8.....................................................................................................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时间定额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时间tj辅助时间t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一、序言 (2)二、设计题目 (2)三、设计内容 (2)四、工艺规程设计 (3)(一)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二)确定毛坯、绘制毛坯件图 (4)(三)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6)(四)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9)(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0)五、夹具设计 (16)六、夹具设计中的特点 (20)七、总结 (20)八、参考文献 (20)一.序言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时在我们学习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坚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二.设计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铣槽夹具设计三.设计内容:(1)零件--毛坯合图(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3)夹具总装图、主要零件图(4)课程设计说明书拨叉得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某拨叉零件的零件图如下图所示:其余未注明圆角半径R3~5mm一、拨叉的用途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拨叉在改换档位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拨叉的工作条件。
二、拨叉的工艺分析拨叉这个零件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它一共有两组加工表面,而这二组加工表面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将这二组加工表面分述如下:1.以Ø25mm 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21.0025+φ的六齿花键孔及倒角,尺寸为80㎜与花键孔垂直的两端面,尺寸为11.0018+与花键孔垂直的通槽。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制定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设计钻M22孔的钻床夹具设计要求:中批量生产手动夹紧通用工艺装备设计内容:1、熟悉零件图;2、绘制零件图(一张);3、绘制毛坯图(一张);4、编写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各一张);5、绘制夹具总装图;6、说明书目录序言 (3)一、零件的分析 (4)(一).零件的作用 (4)(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二. 工艺规程设计 (4)(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二)基面的选择 (4)(三)制订工艺路线 (4)(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三、夹具设计 (12)(一)问题的提出 (12)(二)夹具设计 (12)(三)定位误差分析 (13)四、参考文献 (14)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机床上的拨叉,他位于机床变速箱内。
主要作用是用于机床的变速。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车床共有四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1. 以φ25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023.0+的孔。
2 以φ25孔为基准来加工φ60的圆弧和圆弧的两个端面来达到图纸要求。
3 以φ25孔来定位来加工16的槽来满足垂直度要求。
4 铣32×32面后钻孔攻丝加工M22螺纹孔。
二. 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为HT200铸铁,考虑到零件的几何形状比较复杂。
开题报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CA6140拨叉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本课题研究目的就是学习研究制定CA6140车床拔叉零件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的设计,制定复杂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作为生产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使工件能按照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加工出来。
通过仔细了解零件结构,认真分析零件图,培养我们独立识图能力,增强我们对零件图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零件图的绘制,不仅能增强我们的绘图能力和运用autoCAD软件的能力。
制订工艺规程、确定加工余量、工艺尺寸计算、工时定额计算、定位误差分析等。
在整个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些设计,不仅让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零件的加工过程、加工尺寸的确定,而且让我们知道工艺路线和加工余量的确定,必须与工厂实际的机床相适应。
这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的复习,也是以后工作的一个铺垫。
2.本课题的主要任务要求1、绘制零件图、毛坯图;2、设计机械加工该零件工艺规程,并填写工艺卡片(过程卡、工序卡);3、设计铣拨叉18H11底槽加工专用夹具一套,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4、设计铣拨叉25H7六齿方花键专用拉刀一把,绘制刀具工作图;5、翻译外文资料;6、编写设计说明书3.本课题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本课题的关键问题是CA6140拔叉的加工工艺和夹具的设计。
工序的划分和定位基准的选择:在开始的时候,要认真分析零件图,了解拔叉的结构特点和相关的技术要求。
加工表面的平行度、粗糙度、垂直度注意零件各孔系自身精度(同轴度、圆度、粗糙度等)和它们的相互位置精度。
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图,一方面增加我们对零件的了解认识,另一方面增加我们对autoCAD软件的熟悉。
工序的划分:确定加工顺序和工序内容,安排工序的集中和分散程度,划分工序阶段,与生产纲领有密切关系,具体可以根据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
定位基准的选择:根据粗基准,精基准的选择原则;遵循基准统一、基准重合。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前言CA6140车床是普通精度级万能车床,它运用加工各种轴类,套筒类和盘类零件上的回转表面,以及车削端面等,是应用最广泛的车床。
CA6140车床床身是机床的基础构件,机床的各个主要部件和零件都装在床身或床身的导轨上作相对运动。
在切削中,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力传递到床身上而使床身变形床身的变形和振动直影响到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床身是车床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部件。
而导轨,则是床身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床身上共有四条导轨,其中,有两条导轨是拖板用的导轨,另外两条导轨为尾座导轨,其作用为导向和承载,所以,以导轨要求有较高的的导向精度,结构简单,工艺好等特点。
本次的设计主要就是针对加工床身导轨而进行设计的,为了保证导轨的精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床身导轨的加工基准选用导轨本身即“自为基准”原则。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个调节装置,其作用就是在加工床身时对床身在空间的各个位置进行调节,限于目前的水平有限,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1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2第3章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第1章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机床床身,它是机床的基础构件。
机床的各个主要部件和零件都装在床身上或在床身导轨上作相对运动。
床身是机床的支承件,装左床腿和右床腿并支承在地基上。
床身上安装着机床的各部件,并保证它们之间具有要求的相互准确位置。
在床身上安装有刀架、尾座、床头箱等零件。
在切削中,刀具与工件相互作用力传递到床身上而床身变形,床身的变形和振动直接影响到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因此,床身是机床上极为重要的构件。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主要有四组加工表面,该三组加工表面都要求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现述如下:1.2.1床鞍与床身的结合面。
该平面是床鞍与床身的结合面,负责纵向进给运动。
所以,要求该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不得超过1.6,以保证纵向进给的精度。
1.2.2导轨面。
床身上有四条导轨,其中有两条上安装拖板,另两条安装尾架,导轨面是床身的的一个重要表面,刀架负责安装车刀,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切削精度,尾座可以安装钻头进行钻削等工作,因此,要求导轨面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和好的直线度,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开题报告河南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 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生姓名专业机电技术教育学号所学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职称讲师导师姓名完成期限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在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特别是生产批量较大时~大都用夹具装夹工件~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工件加工的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
机床夹具的使用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有利于改善工人劳动条件~保证安全生产,有利于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实现“一机多用”等。
题目所给的零件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厢体内部:主要作用是传递纽矩~帮助改变机床工作台的运动方向。
虽然现阶段数控机床夹具已经开始在一些企业中使用开来, 数控机床夹具所具有的柔性为能装夹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多品种工件~在经过适当调整即可夹持多种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但数控夹具只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而CA6140车床的拨叉零件的结构简单,又是属于大中批量生产~所以采用专用机床夹具比较方便、合理。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近些年来~随着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等现代化加工设备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机械加工的制造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人们对夹具的功能已经从过去的装夹、定位、引导刀具定位为装夹、定位。
而数字化的设备加工功能的扩大化~已经将夹具的引导刀具的功能完全替代~给今后夹具的快速定位、快速装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已开始将夹具设计和数字化、现代化加工技术相结合~研究和推广KBV夹具~即基于知识的工程。
KBV把知识、技能、经验、原理、规范等结合到三维CAD系统中~使得设计人员只要输入工程参数或应用要求~系统就能依据相关的知识~推理构造出符合特定要求的工程设计结果KBV 夹具。
三、主要设计内容1.简述机床夹具的发展现状以及机床夹具的分类与构成。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中批量生产)设计者:指导教师:学院:Xxxx年xx月xx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中批量生产)1.零件毛坯合图一张2.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一张3.结构设计装配图一张4.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前言通过机床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公差于配合》、《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等)。
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铣床夹具。
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
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尤其是教务处张永丹老师,我系xxx老师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感谢!机制xxxx班第x小组XXXX年XX月XX日目录前言 (3)一.设计的目的: (5)二.零件的分析 (5)(一)、零件的作用: (5)(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6)二、工艺规程设计 (6)(一)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6)(二)基准的选择。
(6)(三)制定工艺路线。
(7)(二) 机械加工余量。
(8)(四)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夹具设计 (20)(一)问题的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结. (25)械加工工序卡片 (26)一.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
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题目CA6140车床变速拨叉机械加工工艺及加工拨叉工作面夹具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海都学院工程系目录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 (2)(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2)二、工艺规程的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二)基面的选择 (3)(三)制定工艺路线 (4)(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三、夹具设计(一)问题的提出 (13)(二)夹具设计 (13)四、设计总结 (16)五、参考文献 (17)六、工序简图 (18)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本次设计所给题目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上方的φ22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另外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小头孔以及与此孔相通的的锥孔、螺纹孔2、大头半圆孔Ф553、小头孔端面、大头半圆孔上下Ф73端面,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小头孔上端面与其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小头孔端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
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38页表2.2-3,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1,加工余量等级为H。
课程设计指导设计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中批量生产)工业学院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备(中批量生产)1.零件毛坯如图1所示。
2.机械制造工艺综合卡13.结构设计和装配图14.一份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通过机床工艺和夹具的设计,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总结为一体(如协调中的公差、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技术等。
).让我们巩固、复习、应用所学的专业课,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我们更加深入的熟悉和理解各科的作用,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些设计中,我们主要设计了CA6140前叉的铣床夹具。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的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完成了设计。
期间查阅了大量书籍,得到了相关老师的建议,特别是教务处的雍丹老师和我们系的薛斌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我想在这里表达我的感受!G组,0202类,机械装置20**年1月15日目录前言3一.设计的目的:5二.零件的分析5(一)、零件的作用:5(二)、零件的工艺分析:6二、工艺规程设计6(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6 (二)基准的选择。
6(三)制定工艺路线。
7(二)机械加工余量。
8(四)确定切削用量与基本工时。
9 夹具设计20(一)问题的提出20(二)夹具设计20参考文献22小结23械加工工序卡片24一.设计目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学习《机械制造技术与夹具设计原理》课程后,通过生产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的一个教学环节。
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在设计中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的所有课程,独立完成一项基础工程训练。
同时也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知识,正确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合理制定工艺规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零件某一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习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拨叉是一咱辅助零件,通过拨叉控制滑套与旋转齿轮的接合。
滑套上有凸块,滑套的凸块插入齿轮的凹位,把滑套与齿轮固连在一起,使齿轮带动滑套,滑套带动输出轴,将动力从输入轴传至输出轴。
摆动拨叉可控制滑套与不同齿轮的结合与分离,主要起换档目的。
宽度为18+o.o12o mm 的槽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
所以,宽度为18+o.o12o mm 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零件的工艺分析:该拨叉有三组加工表面,他们之间和内部之间存在一定的位置关系,现分述如下:(1)A面及?22花键底孔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A端面和轴线与A端面相垂直的花键底孔。
(2)8mmf槽及外端平面和18mn大槽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8+0.030 mm的槽的B面,槽和18+0.012o mn的^槽。
B面所在平面垂直于A端面所在的平面。
( 3)花键孔及两处倒角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6- ? 22mn t勺六个方齿花键孔,及?25mn花键底孔两端的2X 75倒角。
根据要求,可以先加工A面及?22花键底孔,而后基它表面的加工以这两个表面为精基准进行。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零件材料为HT200灰铸铁,考虑到零件需加工表面少,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有强肋,无交变载荷,属间歇工作,故选用金属型铸件,满足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及生产纲领要求。
零件形状简单,毛坯形状要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由于内孔很小,不可铸出。
(二)基准的选择。
1. 粗基准的选择:因为要保证花键的中心线垂直于右端面,所以以①40的外圆表面的粗基准。
2. 精度基准的选择:为保证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重合,以零件的A面为精基准。
(三)制定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 粗、精车端面,钻、扩花键底孔、倒两端’'倒角。
以①40圆柱面为粗基准。
选用C3163-1转塔式六角车床及三爪卡盘夹具。
摘 要 本设计是车床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
从零件的结构外型分析,它的外型复杂,且不易加工,因此该零件选用铸造件。
它的主要加工面是孔、拨叉叉口两端面和槽,在设计中采用先面后孔的原则,先以一个面加工出一个基准面,然后,再以该基准面加工相应的孔。
在后面的工序中,均以该孔为定位基准,加工其他部位,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铣床、钻床和镗床。
按要求设计了镗孔专用夹具,采用一面两销定位。
由于该零件的尺寸不大,所需的夹紧力不大。
因此,夹紧方式都采用手动夹紧,它的夹紧简单,机构的设计更为方便,满足夹紧要求。
关键词: 拨叉,加工工艺,专用夹具,定位 The plectrum parts processing and special fixtureDesigns to the lathe of CA 6140AbstractThis design is a lather plectrum parts processing and special fixture designs. Appearance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parts, it looks complicated and difficult process, the choice of casting parts. Its main processing side holes at both ends of fork surface and groove, used in the design after the first hole of the principle of surface, first with a surface of a base-level processing, and then base-level process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hole. Behind the processes, are the base of the hole for positioning, processing other parts of the body, in the whole process, namely the use of a milling machine, drilling and boring m achine Required to design a special jig boring, using a two-pin position. Due to the size of the parts do not, the clamping force is not required. Therefore, the clamping means are manually clamping, clamping it simple, more convenient for the design of institution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clamping.Keywords:Fork,Processing, Technology, Dedicated fixture, Positioning目录1 绪论 (3)2 概述 (3)2.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3 零件的分析 (4)3.1 零件的作用 (4)3.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3.3 本章小结 (5)4 工艺规程设计 (5)4.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4.2 基面的选择 (6)4.2.1 粗基准的选择 (6)4.2.2精基准的选择。
开题报告
四、主要研究内容
本设计是CA6140 杠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CA6140 杠杆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
一般来说, 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 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
基准的选择以杠杆45 外圆面作为粗基准, 以 25 孔及其下表面作为精基准。
先将底面加工出来, 然后作为定位基准, 在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孔。
整个加工过程选用组合机床。
在夹具方面选用专用夹具。
考虑到零件的结构尺寸简单, 夹紧方式多采用手动夹紧, 夹紧简单, 机构设计简单, 且能满足设计要求。
五、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1. 文献资料法:通过各种途径, 翻阅大量文献资料, 扩展自己知识, 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 为毕业论文打下理论基础。
2. 数据分析法:通过一定的数据, 分析存在的现象情况, 对结果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 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行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实例, 来说明论证自己得出的结论, 这样可以更形象, 客观的来论证论文的观点。
4、资料引用法:通过对大量资料的阅读掌握, 引用其中有用的内容来论证论文的观点。
报告人签名:
年月日。
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CA6140拨叉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研究目的就是学习研究制定CA6140车床拔叉零件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的设计,制定复杂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作为生产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使工件能按照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加工出来。
通过仔细了解零件结构,认真分析零件图,培养我们独立识图能力,增强我们对零件图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零件图的绘制,不仅能增强我们的绘图能力和运用
autoCAD软件的能力。
制订工艺规程、确定加工余量、工艺尺寸计算、工时定额计算、定位误差分析等。
在整个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些设计,不仅让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零件的加工过程、加工尺寸的确定,而且让我们知道工艺路线和加工余量的确定,必须与工厂实际的机床相适应。
这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的复习,也是以后工作的一个铺垫。
2.本课题的主要任务要求
1、绘制零件图、毛坯图;
2、设计机械加工该零件工艺规程,并填写工艺卡片(过程卡、工序卡);
3、设计铣拨叉18H11底槽加工专用夹具一套,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4、设计铣拨叉25H7六齿方花键专用拉刀一把,绘制刀具工作图;
5、翻译外文资料;
6、编写设计说明书
3.本课题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课题的关键问题是CA6140拔叉的加工工艺和夹具的设计。
工序的划分和定位基准的选择:在开始的时候,要认真分析零件图,了解拔叉的结构特点和相关的技术要求。
加工表面的平行度、粗糙度、垂直度注意零件各孔系自身精度(同轴度、圆度、粗糙度等)和它们的相互位置精度。
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图,一方面增加我们对零件的了解认识,另一方面增加我们对autoCAD软件的熟悉。
工序的划分:确定加工顺序和工序内容,安排工序的集中和分散程度,划分工序阶段,与生产纲领有密切关系,具体可以根据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
定位基准的选择:根据粗基准,精基准的选择原则;遵循基准统一、基准重合。
夹具设计可能遇到的问题:工件定位是否正确,定位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工件夹紧牢固是否可靠等等。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精度,主要与定位基准是否与工序基准重合、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的配合状况等因素有关,可提高夹具的制造精度,减少配合间隙,就能提高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精度,夹具中出现过定位时,可通过撤消多余定位元件,使多余定位元件失去限制重复自由度的能力,增加过定位元件与定位基准的配合间隙等办法来解决。
夹紧必须可靠,但夹紧力不可过大,以免工件或夹具产生过大变形。
可采用多点夹紧或在工件钢性薄弱部位安放适当的辅助支撑。
夹具的设计必须要保证夹具的定位准确和机构合理,考虑夹具的定位误差和安装误差。
我们将通过对工件与夹具的认真分析,结合一些夹具的具体设计事例,查阅相关的夹具设计资料,联系在工厂看到的一些加工的夹具来解决这些问题。
4.计划进度:
1. 查阅资料,熟悉课题相关内容,确定技术方案并完成翻译英文资料,撰写文献综述等任务;(2月初—3月初)
2. CA6140拨叉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月份)
3. 相关专用夹具和刀具设计;( 4月份)
4. 整理资料,并撰写论文;( 5月上旬)
5. 对论文进行修订完善,并准备好答辩工作。
( 5月中旬)
5.参考文献:
卢秉恒.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高职教育分社机械工业出版社音像分社.2001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王先逵.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徐鸿本.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
陈穗玉. 工艺过程的可靠性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 . 1995(03):55~61
Smith, R., Eppinger, S.: Deciding between sequential and concurrent tasks in engineering design.Concurr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15–25 (March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