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体积[1]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11.00 KB
- 文档页数:79
教学笔记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教科书P33~34例2、例3,完成教科书P35“练习六”中第4~7题。
教学目标1.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直觉猜想——实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的探索过程,理解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课件,若干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少数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沙子和水。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求这堆沙子的体积就是求什么?【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求圆锥的体积。
师:你有没有办法求出这个圆锥形沙堆的体积呢?【学情预设】预设1:转化成长方体。
预设2:转化成正方体。
预设3:转化成圆柱。
(可能还有学生说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师:大家都想到了运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这样做似乎比较麻烦,想不想找到一种简单而又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出圆锥的体积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数学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推导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1.猜想。
师:你觉得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哪种图形的体积有关?【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关,因为它们的底面都是圆形。
师:(举起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教具,把圆锥套在透明的圆柱里)想一想它们的体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学情预设】学生猜测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可能是圆锥的2倍、3倍、4倍或其他。
师:我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下面请大家一起来验证吧!2.探究验证。
(1)开展实验收集数据。
师: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体积。
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把圆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经验,联想到把圆柱切拼成长方体并不难,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弄清楚圆柱与转化后的近似长方体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关键。
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认识圆柱体积、探索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及简单应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公式;能计算圆柱的体积。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探索圆柱体积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二、说教法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
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2.巧设疑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学法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能概括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2.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能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增强操作能力,体验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铅锤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沙子水教学过程板块一激发兴趣,问题导入1.提问激趣:怎样计算这个铅锤的体积?(出示铅锤)生:可以用排水法。
把铅锤全部浸入盛水的量杯中(水未溢出),升高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铅锤的体积。
2.追问:怎样求出沙堆的体积?(课件出示教材33页例3)工地上有一堆沙子,其形状近似于一个圆锥(如右图),这堆沙子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沙子大约重1.5 t,这堆沙子大约重多少吨?预设生1:用排水法好像不行。
生2:改变圆锥形沙堆的形状,堆成正方体,测出它的棱长后,计算它的体积。
生3:改变圆锥形沙堆的形状,堆成长方体,测出它的长、宽、高后,计算它的体积。
生4:改变圆锥形沙堆的形状,堆成圆柱,测出它的底面周长和高后,计算它的体积。
3.导入新知:大家都想到了用转化法求沙堆的体积,但如果我们在计算沙堆的体积时,必须把沙子重新堆放成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这样做既麻烦又不容易成功,看来我们还需要寻求一种更普遍、更科学、更便利的求圆锥的体积的方法。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操作指导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板块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1观察猜想,确定方向1.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学生大胆猜想,可能与圆柱的体积有关)2.交流:探究圆锥的体积要借助一个什么样的圆柱呢?明确:探究圆锥的体积要借助一个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
4圆柱和圆锥认识圆锥和圆锥的体积公式情境导入观察下图是什么形状?返回这些图形都是圆锥。
返回探究新知圆锥有哪些特征呢?返回底面..O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面。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侧面.圆锥有哪些特征呢?返回一个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图形呢?圆锥返回怎样测量圆锥的高?返回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圆柱的底面是圆,圆锥的底面也是圆,那么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关系呢?V = Sh返回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
入圆柱形容器,看几次能倒满。
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3倍。
按照下面的方法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3次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 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子,再倒返回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3倍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13V��3V= 1返回)是圆锥。
(填序号)(1)(2)(5)课堂练习下面(返回如图,测量中经常使用铅锤。
这个铅锤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答:这个铅锤的体积是26.17立方厘米。
1×3.14×(5÷2)�×431=3×3.14×6.25×4≈26.17(cm 3)3V = 1 返回如图,把下面的立体图形切开,想一想切开后的面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返回下面的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
已知圆柱的体积是45立方厘米,求圆锥的体积。
45÷3=15(立方厘米)答:圆锥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
返回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面。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课堂小结返回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 的三分之一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1V = 1 33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返回谢谢观看Thank You。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应用学生/课程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认识圆锥及其体积;掌握圆柱及圆柱体积应用课型一对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2、理解圆柱、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3、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运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运用圆柱与圆锥的关系解决问题。
重、难点重点:教学目标1、3 难点:教学目标2、4知识导图导学一圆锥的认识和体积知识点讲解 1:圆锥的认识圆锥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两部分组成的。
(1)底面:圆锥中圆形的面就是它的底面,它有一个底面。
底面的圆心、半径、直径和周长分别叫做圆锥的底面圆心、底面半径、底面直径和底面周长,分别用字母O、r、d和C表示。
(2)侧面:圆锥周围的面就是它的侧面。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3)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高用字母h表示。
圆锥只有一条高。
例 1.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例 2. 从圆锥的()到()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学有所获】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我爱展示1.一个圆柱形的水池,它的内直径是10米,深2米,池上装有5个同样的进水管,每个水管每小时可以注入水7.85立方米。
五管齐开几小时可以注满水池?2. 圆柱的高有()条,圆锥的高有()条。
知识点讲解 2: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公式: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V圆锥=Sh推导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推得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例 1. 如图,先将甲容器注满水,再将水倒入乙容器,这时乙容器中的水有多高?(单位:cm)【学有所获】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