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绿地·606总结梳理
- 格式:ppt
- 大小:7.22 MB
- 文档页数:241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与介绍(doc 18页)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及介绍1、绿地规划背景在1999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199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武汉市城市环境和景观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滨江滨湖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适应武汉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特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是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规划策略和原则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着建立良好的城市绿化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突出战略性和超前性,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绿地系统格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
(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武汉市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规划指标规划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16.12%提高到30%,其中集中成片的公共开放性森林面积达到森林总面积的50%以上。
世界高楼排名1、哈利法塔828米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是韩国三星公司负责营造,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有162层,总高828米的摩天大楼。
哈利法塔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2010年1月4日竣工,为当前世界第一高楼与人工构造物,造价达15亿美元。
2、深圳平安国际金融大厦646米中文名称: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地点:深圳市福田区01号地块,益田路与福华路交汇处西南角。
建设单位: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单位: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开工时间:2009年8月(整理场地)。
竣工时间:2014年。
总用地面积:18931.74㎡。
建设用地面积:18931.74㎡。
总建筑面积:459187㎡,其中计容积率面积:388679.0㎡,不计容积率面积:71986.0㎡。
建筑基底面积:12305.63㎡。
塔顶高度:660米。
主体高度:597米。
建筑层数:地上118层裙楼:10层结构形式:带外伸臂的混合结构。
设计年限:50年3、东京天空树634米东京天空树(日语:东京スカイツリー,英语:Tokyo Sky Tree),正式命名前称为新东京铁塔(新东京タワー),又称墨田塔(すみだタワー)、东京晴天塔,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墨田区的电波塔。
由东武铁道和其子公司东武塔天空树共同筹建,于2008年7月14日动工,2012年2月29日竣工,预计于2012年5月22日对外开放。
其高度为634.0米,于2011年11月17日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第一高塔”,成为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电波塔。
名称:东京天空树外文名:日文:东京スカイツリー(假名:とうきょうスカイツリー;罗马音:Tōkyō Sukai Tsurī)英文:Tokyo Sky Tree其他名称:新东京铁塔(新东京タワー,为正式命名前的名称)、墨田塔(すみだタワー)、东京晴天塔(台湾译名)所在地:日本东京都墨田区押上一丁目现况:已建成建造时间:2008年7月14日~2012年2月29日开放日:2012年5月22日(预定)用途:电波塔、展览馆、商场、博物馆、商办设施、表演厅、学习中心、停车场高度:634.00米(铁塔本体),160米(附属建筑)楼层数:地上32层,地下3层楼板面积:31507.42 m²花费:约400亿日元(预计)4、上海中心大厦632米上海中心大厦,位于浦东的陆家嘴功能区,占地3万多平方米,所处地块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为上海陆家嘴摩天大楼建设计划最后的压轴工程。
目录1、工程概况分析 (2)2、业主单位及施工单位资信情况 (2)3、客户需求分析 (3)3.1 各部位混凝土情况 (3)3.2 产品要求 (3)4、竞争分析 (3)4.1 主要竞争企业 (3)4.2 竞争优势 (3)4.2 品牌优势 (4)4.3 品质优势 (4)4.4 技术优势 (4)4.5 服务优势 (4)5、主要营销策略 (4)5.1 结算和付款策略 (4)5.2 服务策略 (5)6、工程对接联系人 (7)7、工程结果分析 (7)8、工程盈利能力测算 (7)前期商务策划实施细则1、工程概况分析湖北省武汉606米绿地中心暨绿地国际金融城a01地块(含超五星级丽思卡尔顿酒店)(绿地地产集团武汉置业有限公司)该项目的总建筑面积约500000平方米,包括新建1幢606米高的精装修的武汉绿地中心大厦的大楼,设有:超五星级酒店,国际甲级办公楼,顶级公寓,商业金融,影剧院,广场等,部分建材及配置包括:中央空调,安装数部电梯。
精装修。
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由a01 、a02、a03、a04四个地块组成。
根据规划,a01地块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业用地、影剧院用地、广场用地、公共绿地,其中临江主要公建高度不低于600米。
该主要公建即指“长江之心”。
另外a02、a03、a04三个地块中,a02、a03地块为居住用地,a02地块临江主要公建高度不低于150米,目前还没启动。
a04地块为居住用地、商业金融业与居住混合用地、现在已经确定设计和施工单位了,预计近期就会开工建设,外网也即将报道该项目。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武汉606米绿地中心工程主要联系人、职务项目执行经理林伟洪工程地点武昌和平大道840号联系方式工程预计开工时间2011.8月项目楼层124层拟签约方量200000M3主打站点/项目运距青山站2、业主单位及施工单位资信情况武汉606米绿地中心项目由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与我司预签订合同方量为20万方,预结算方式为图纸结算。
世界高楼排名1、哈利法塔828米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是韩国三星公司负责营造,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有162层,总高828米的摩天大楼。
哈利法塔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2010年1月4日竣工,为当前世界第一高楼与人工构造物,造价达15亿美元。
2、深圳平安国际金融大厦646米中文名称: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地点:深圳市福田区01号地块,益田路与福华路交汇处西南角。
建设单位: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单位: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开工时间:2009年8月(整理场地)。
竣工时间:2014年。
总用地面积:18931.74㎡。
建设用地面积:18931.74㎡。
总建筑面积:459187㎡,其中计容积率面积:388679.0㎡,不计容积率面积:71986.0㎡。
建筑基底面积:12305.63㎡。
塔顶高度:660米。
主体高度:597米。
建筑层数:地上118层裙楼:10层结构形式:带外伸臂的混合结构。
设计年限:50年3、东京天空树634米东京天空树(日语:东京スカイツリー,英语:Tokyo Sky Tree),正式命名前称为新东京铁塔(新东京タワー),又称墨田塔(すみだタワー)、东京晴天塔,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墨田区的电波塔。
由东武铁道和其子公司东武塔天空树共同筹建,于2008年7月14日动工,2012年2月29日竣工,预计于2012年5月22日对外开放。
其高度为634.0米,于2011年11月17日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第一高塔”,成为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电波塔。
名称:东京天空树外文名:日文:东京スカイツリー(假名:とうきょうスカイツリー;罗马音:Tōkyō Sukai Tsurī)英文:Tokyo Sky Tree其他名称:新东京铁塔(新东京タワー,为正式命名前的名称)、墨田塔(すみだタワー)、东京晴天塔(台湾译名)所在地:日本东京都墨田区押上一丁目现况:已建成建造时间:2008年7月14日~2012年2月29日开放日:2012年5月22日(预定)用途:电波塔、展览馆、商场、博物馆、商办设施、表演厅、学习中心、停车场高度:634.00米(铁塔本体),160米(附属建筑)楼层数:地上32层,地下3层楼板面积:31507.42 m²花费:约400亿日元(预计)4、上海中心大厦632米上海中心大厦,位于浦东的陆家嘴功能区,占地3万多平方米,所处地块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为上海陆家嘴摩天大楼建设计划最后的压轴工程。
中国的高楼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1985年,150多米高的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的深圳速度首开大陆超高层建筑先河;1990年,北京京广中心突破200米;1996年,深圳地王大厦以“九天四层楼”的新深圳速度将楼高拔高到384米;随后上海金茂大厦以420米的高度排名世界第三。
专家告诉记者,在世界排名前十的摩天大楼中,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就占了4个。
如果仅仅按照楼高为标准,深圳地王、广州中信都应该列入前十名,深圳地王甚至应在前四名之列。
观察记者获取的一份资料显示,目前,世界超高层建筑排名前十名是:一、台湾101大厦,高度480米,位于台北;二、佩重纳斯大厦,高度452米,位于吉隆坡;三、西尔斯大厦,高度443米,位于芝加哥;四、金茂大厦,高度420米,位于上海;五、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高度417米,位于纽约(在9.11恐怖事件中倒塌);六、帝国大厦,高度381米,位于纽约;七、中环广场大厦,高度374米,位于香港;八、中国银行大厦,高度369米,位于香港;九、T /C大厦,高度374米,位于高雄;十、阿摩珂大厦,高度346米,位于芝加哥。
上海是个以高度著名的城市,不仅有目前国内最高的建筑,其高层建筑之多也是国内之最。
最新统计表明,上海高层建筑达到2100幢,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有140余幢。
有统计数据显示,陆家嘴金融区启动十几年来,平均每12天就崛起一幢约30层高的大楼。
高层建筑群是体现商务中心区核心地位的标志之一。
据了解,上海市政府在小陆家嘴地区的设计规划是“山”字形,即中心地带定为建设400——500米的超高大厦,外面一圈是300米左右高度的大厦,最外面一圈是200米及以下高度的办公楼。
对此,日本的《产经新闻》说,日本游客来到上海,对摩天大楼之高、之多,无不感到惊讶。
自20世纪九十年代开发浦东以来,上海中心城区发展很快,从1993年开始,8层以上的建筑几乎每天建成一幢。
建“世界第一高楼”似乎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
房地产市场萎靡形势下,房产企业的唯一生存之道差异化竞争是任何一家企业长久发展需要具备的战略要求,随着08年金融危机,国家提出4万亿救市政策,使2009年中国市场贷款规模空前庞大,直接刺激了房地产热度。
2010年房地产市场过热才得到国家的重视,提出一系列限购令和房产降温政策。
但到了2013年政策放松,房地产又迎来新的热潮。
房价猛增、炒房等词汇占据了新闻的头版头条,人们茶余饭后闲聊的也都是关于房价的种种情况。
标签:房地产;差异化竞争;房产企业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口号,一大批传统企业都开始投入房地产的开发与建设当中。
2014年~2016年是我国房地产发展最快速的3年,各城各市的新楼盘井喷式爆发,并且开盘价格屡创新高,无论各色地产形式,都能收到不错的经济效益。
房地产市场变得杂乱无章、横尸遍野,鬼城、烂尾楼、空楼盘更是层出不穷。
城镇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质量却得不到保障,在没有任何医疗、教育、商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凭空建城。
而如今,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控以及房地产市场萎靡,已经不是遍地捞钱的时期了,而拥有深厚底蕴的房地产企业,已经展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
无论是严谨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是独创的商业发展模式,也或许是楼盘开发的差异化市场定位,都是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在这种萎靡的市场前景下,这些企业往往逆势而上,成为房地产行业绝对的领导者。
如今,中国房地产形势散发出独有的特质。
刚需依旧存在,炒房现象逐渐缓解。
第一,雄安新区的成立后公租廉租房模式的推出,使炒房团绝望至极,同时各大开发商还是模仿雄安模式进行房地产开发,不售只租成为一波小潮流,也正在改变着中国传统住房观念。
第二,“丈母娘经济”是影响房地产热度的罪魁祸首,嫁女儿的首要条件就是有房有车,房产证还要加上女方的名字,这种情形让中国传统住房观念根深蒂固,短时间内很难有很大的改观,所以“婚房”是房地产的刚需。
第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二孩政策的推出使得原本居住空间开始压缩,一部分有经济能力的人不满足现在的住所,开始追求更高的居住环境以及更大的居住空间。
超高层建筑基础大底板混凝土施工的组织杨晖彬;杨敏【摘要】武汉绿地中心主塔楼基础大底板为超大体积混凝土,在对其施工组织进行分析后,分别从设计措施、原材料的选择、现场施工措施、施工效果、混凝土后期养护等几个方面对基础大底板混凝土的施工要点进行了优化.【期刊名称】《建筑施工》【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2页(P1345-1346)【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大底板;混凝土施工;施工组织【作者】杨晖彬;杨敏【作者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上海 200080;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上海 2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551 工程概况武汉绿地中心位于武昌滨江商务区核心区域,项目总建筑面积300万 m2。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由1 栋超高层主楼、1 栋办公副楼、1 栋公寓及裙楼组成,其中超高层主塔楼地下室6 层,地上119 层,建筑高度606 m。
主塔楼大底板平均混凝土厚5 m,沉降后浇带基础底板面积约6 300 m2。
大底板浇筑混凝土等级为C50,抗渗等级为P10。
浇筑体积30 380 m³,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地下底板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混凝土中氯离子及碱含量要控制好,其中氯离子最大含量不得超过0.06%,碱含量最大不得超过3.0 kg/m³。
2 设计措施2.1 大底板混凝土浇筑体积大,施工组织难度较大本工程大底板面积约为6 000 m2,深约5 m,钢筋铺设层数为3 层:底面为Φ50 mm Q235B钢筋,层数为6~10 层不等;中间1 层温度筋,Φ25 mm,层数为4 层;顶面钢筋Φ40 mm,铺设4 层。
混凝土浇筑体积逾3万 m3,并且是一次性浇筑完成,用时四天四夜。
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工程中由于体积过大、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泵车运输较长等各种问题可能会导致出现施工冷缝,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前就已提出了应对措施,比如提前跟各个搅拌站联系并规划好交通路线,以确保混凝土供应满足现场需求,同时预拌混凝土车进场等待浇筑前不得将转筒停止,要保持一定的转速。
1、上海市第一高楼:上海中心632米121层(在建);2、已建成: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101层3、天津市第一高楼:天津117大厦高度600米117层(在建)4 、台湾省第一高楼:台北101大厦高度509米101层5、香港特区第一高楼:香港ICC 高度484米98层澳门特区第一高楼:澳门中银大厦高度484米98层6、江苏省第一高楼:南京紫峰大厦高度450米93层7、广东省第一高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高度440.2米90层8、辽宁省第一高楼:沈阳龙之梦亚太城高度430米99层8、湖北省第一高楼:武汉金融中心高度428米88层(在建最高楼:武汉绿地中心606米)9、浙江省第一高楼:.温州鹿城广场高度350米77层10、北京市第一高楼:北京国贸三期大厦高度330米66层11、山东省第一高楼:烟台世茂海湾1号高度323米64 层12、广西区第一高楼:南宁国际财富中心高度300米92层宁波中心是杉杉集团在不动产投资中的重要项目,由杉杉集团及日本伊藤忠商事共同投资开发。
宁波中心项目总投资达到97亿元,占地11.38万平方米,中心建筑高度398米,作为宁波未来的城市中心和地标,它更将承接长三角都会圈南翼经济与浙江海洋经济核心。
宁波中心地处未来大宁波中心—宁波东部新城核心区,踞城市中轴之心,毗邻中心公园、新市政府,杨木春哟┬卸30公顷明湖近在咫尺。
坐拥东部新城八大地标,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时尚中心、国际采集中心、行政中心、创意文化中心、生态休闲中心,聚合五大业态,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国际高端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环球商业、未来住品于一体。
宁波中心定位未来城市顶端综合体,包括酒店、写字楼、商业、住宅、公寓等多种产品形态。
以宁波中心为中心,周边1公里范围内汇集了全宁波最丰富、最奢华、最便利的高端资源和生活配套,包括以宁波中心未来的超五星级酒店为代表的八座五星级酒店全部集中在这一区域,以宁波中心超高层写字楼为代表的一幢幢甲级、超甲级写字楼正在拔地而起宁波中心将集高端现代化购物中心、超白金五星级酒店、国际甲级写字楼和酒店式服务公寓与一体,辐射包括新城内部、江东、鄞州等区域的高端消费群。
购物中心内部控制现存问题及完善建议作者:吴伟钟来源:《财会学习》2019年第08期摘要:购物中心在正常运转及持续发展中需要有强大的内部管理能力予以支撑,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下,购物中心需要进行更为良好与高效的内部控制,借助内部控制能力上的提升来带动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较为可行。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很多购物中心在内部控制上依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本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就其如何更好加强、完善内部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购物中心;管理;内部控制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购物中心数量不断增加,这一方面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另一方面却导致购物中心面临的经营发展压力不断增加,同向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以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均为购物中心的发展平添了许多压力。
依托内部控制能力上的提升带动自身更好发展已经是不二选择,但很多购物中心对如何完善内部控制较为茫然,鉴于此,探寻出购物中心更好进行内部控制的一般性路径便十分必要。
一、购物中心内部控制概述购物中心内部控制是指对内部经营管理事务进行协调,管理与控制的系列活动总称,其目的目标在于将经营管理所需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配置,确保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可以正常开展以促进购物中心更好发展。
购物中心内部控制与一般性企业存在一些明显不同,但内部控制相关工作开展的本质并未发生变化。
整体上来看,国内购物中心数量不断增加,其内部控制能力与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提升。
但购物中心在内部控制上也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这些问题也正在制约着购物中心的正常运转与发展。
二、购物中心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到位国内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中会忽略制度建设,很多购物中心同样如此,决策层与管理层对于具体管理事务处理和解决的重视程度较高,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上其并未给予制度层面的建设以应有关注。
由于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予以支撑,购物中心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实际开展上便缺乏了明确的指导与规范,诸如运营开销较大,综合管理效率这些显著的管理问题也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