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无机材料 纳米陶瓷
- 格式:pptx
- 大小:7.03 MB
- 文档页数:59
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机纳米材料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无机纳米材料指的是尺寸在纳米级别的无机物质,通常由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构成。
与传统的大尺寸材料相比,无机纳米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好的机械、电子、热学性质,以及更强的化学活性。
本文将从制备和应用两个方面探讨无机纳米材料。
一、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制备无机纳米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包括溶液法、气相沉积法、物理法、生物法等。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溶液法和气相沉积法的原理和优点。
1. 溶液法溶液法是指在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出无机纳米材料。
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减少还原法、水热合成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较为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
其具体步骤为:①选择相应的金属盐或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前驱物;②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或聚合剂,维持体系的稳定性;③加入一定量的水解剂或模板分子,通过水解反应或模板效应,形成纳米尺寸的无机颗粒;④经过干燥和煅烧处理,得到稳定的无机纳米材料。
溶液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操作灵活、成本低等。
同时,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前驱物比例,可以制备出各种形态和尺寸的无机纳米颗粒,如球形、立方形、六角形等。
因此,溶液法常用于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等无机纳米材料。
2.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气态前驱体沉积到衬底表面,从而制备出无机纳米材料。
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两种。
其中,PVD是采用物理蒸发或物理溅射的方式,使金属、氧化物等前驱材料在真空腔内蒸发或溅射,并沉积在衬底表面形成薄膜或纳米颗粒。
PVD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高纯度、晶体结构好等特点,但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而CVD则是通过热解前驱体生成气态中间体,然后在衬底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沉积出无机纳米材料。
CVD法制备的纳米材料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可以批量生产,但需要处理好前驱体、反应条件和衬底表面等因素。
无机纳米陶瓷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材料,它是由无机纳米粒子与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树脂。
这种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疗等领域。
无机纳米陶瓷树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它可以将无机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制得性能优异的无机纳米陶瓷树脂。
无机纳米陶瓷树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火箭等飞行器的结构件和发动机部件;在汽车领域可以用于制造发动机部件、刹车片、气瓶等;在电子信息领域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元件、集成电路、传感器等。
总之,无机纳米陶瓷树脂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评述与专论纳米陶瓷材料摘要:纳米陶瓷材料的超塑性、强度大为提高,对材料的电学、热学、力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为材料的利用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已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对纳米陶瓷的制备、烧结、性能和应用做了简要综述。
并对其面临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纳米陶瓷;制备;性能; 应用Nano-scale ceramic materialAbstract:Nanoceramics has superior performances in electricity, thermology and mechanism, because of its improvement in superplasticity and intensity, which has extended to a new domain thus becoming a hotspot in materials science. In this text, a brief summery of preparation, sinter, property and application of nanoceramics will be reported, and possible solution of faced problems will be proposed.Key words:nanoceramics; preparation; properity;application.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材料之一, 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传统的陶瓷材料脆性大, 韧性和强度较差、可靠性低, 使陶瓷材料的应用领域受到较大限制。
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 纳米陶瓷随之产生。
纳米材料从根本上改变了材料的结构,可望得到诸如高强度金属和合金、塑性陶瓷、金属间化合物以及性能特异的原子规模复合材料等新一代材料,为克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开拓了新的途径。
50纳米陶瓷膜
50纳米陶瓷膜是一种具有高度精密过滤功能的无机材料,其孔径大小约为50纳米。
这种陶瓷膜通常由氧化铝、氧化锆或其他高性能陶瓷材料制成,通过精细加工和高温烧结形成具有均匀微孔结构的薄膜。
在实际应用中,50纳米陶瓷膜因其极小的孔径能够实现对溶液或气体中的微粒、细菌、病毒等进行高效分离和过滤,适用于:
1.微滤(MF)和超滤(UF)领域:如在食品、饮料、生物制药行业的澄清、除菌、浓缩等工艺。
2.纳滤(NF)应用:用于处理水溶液中的特定离子、小分子物质的分离。
3.气体分离与净化:在化工生产中去除有害杂质气体或提高产品纯度。
4.催化剂回收与分离: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作为催化剂载体使用,能有效分离催化产物和未反应物。
纳米陶瓷技术摘要:纳米陶瓷粉体是介于固体与分子之间的具有纳米数量级尺寸的亚稳态中间物质。
随着粉体的超细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块状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的效应。
纳米陶瓷的超细晶粒、高浓度晶界以及晶界原子邻近状况决定了它们具有明显区别于普通陶瓷的特异性能。
本文对纳米陶瓷的这些主要的特异性能及其制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纳米陶瓷;性能;制备陶瓷材料作为材料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由于传统陶瓷材料质地较脆,韧性、强度较差,因而使其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所以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纳米陶瓷随之产生,希望以此来克服陶瓷材料的脆性,使陶瓷具有像金属一样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
一、纳米陶瓷纳米陶瓷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先进材料。
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的纳米陶瓷材料是指在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中,晶粒、晶界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都处在纳米水平,使得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大幅度提高,克服了工程陶瓷的许多不足,并对材料的力学、电学、热学、磁学、光学等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为替代工程陶瓷的应用开拓了新领域。
二、纳米陶瓷材料的性能研究2.1 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当陶瓷材料成为纳米材料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极大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断裂强度大大提高;2)断裂韧性大大提高;3)耐高温性能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都会发生改变。
不少纳米陶瓷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比普通陶瓷材料高出4~5倍。
在陶瓷基体中引入纳米分散相并进行复合,不仅可大幅度提高其断裂强度和断裂韧性,明显改善其耐高温性能,而且也能提高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和抗热震、抗高温蠕变的性能。
2.2 低温超塑性陶瓷的超塑性是由扩散蠕变引起的晶格滑移所致,扩散蠕变率与扩散系数成正比,与晶粒尺寸的3次方成反比,普通陶瓷只有在很高的温度下才表现出明显的扩散蠕变。
而纳米陶瓷的扩散系数提高了3个数量级,晶粒尺寸下降了3个数量级,因而其扩散蠕变率较高,在较低的温度下,因其较高的扩散蠕变速率而对外界应力做出迅速反应,造成晶界方向的平移,表现出超塑性,使其韧性大为提高。
纳米陶瓷材料
纳米陶瓷材料是一种具有微观纳米结构的陶瓷材料,其特点是颗粒尺寸小于100纳米。
由于其微观结构的特殊性质,纳米陶瓷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首先,纳米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由于其微观结构的特殊性质,纳米陶瓷材料表现出比传统陶瓷材料更高的硬度和强度,这使得它在制备高性能陶瓷制品时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例如,纳米陶瓷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硬度的刀具、轴承等机械零部件,以及耐磨、耐腐蚀的陶瓷涂层等。
其次,纳米陶瓷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
由于其微观结构的特殊性质,纳米陶瓷材料表现出比传统陶瓷材料更高的折射率和透光性,这使得它在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纳米陶瓷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透光、高折射率的光学元件,如透明陶瓷玻璃、光学透镜等,以及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光学涂层等。
此外,纳米陶瓷材料还具有优异的热学性能。
由于其微观结构的特殊性质,纳米陶瓷材料表现出比传统陶瓷材料更高的热导率和热稳定性,这使得它在热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例如,纳米陶瓷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热导率、高热稳定性的陶瓷散热器、热障涂层等。
总的来说,纳米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光学、热学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纳米陶瓷材料必将在材料科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一、前言随着人们对于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而在建筑节能中,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尤为重要。
传统的保温隔热材料如聚苯乙烯(EPS)、聚氨酯(PU)等存在着易燃、易老化、易变形等缺点,而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什么是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1. 纳米陶瓷微珠纳米陶瓷微珠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由硅酸盐类原料经过高温反应制成,其粒径一般在10-100纳米之间。
纳米陶瓷微珠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因此具有良好的吸声、吸湿、抗菌等性能。
2. 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将纳米陶瓷微珠与其他填充物(如水泥、聚合物等)混合后形成的材料即为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
该材料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效果、耐火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三、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1. 保温隔热性能纳米陶瓷微珠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内外温差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同时,其良好的孔隙结构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
2. 耐火性能纳米陶瓷微珠本身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
3. 抗老化性能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可以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开裂等现象。
四、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1. 建筑领域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保温隔热中,如外墙保温、屋顶保温、地面保温等。
其优异的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2. 航空航天领域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还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导弹、火箭等的隔热防护。
3. 其他领域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还可以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器制造等领域,如汽车排气管、电器散热器等。
五、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的发展前景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在未来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同时,其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未来将会出现更加优秀的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材料。
无机纳米陶瓷涂料介绍无机纳米陶瓷涂料是一种新型的涂料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和优势。
它由无机纳米颗粒组成,这些颗粒具有极小的尺寸,通常在1到100纳米之间。
这种涂料可以应用于各种材料表面,如金属、玻璃、塑料等,以提供保护、装饰和功能性。
无机纳米陶瓷涂料具有出色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其颗粒具有高硬度和化学惰性,能够有效防止外界因素对材料表面的损害。
这使得涂料可以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无机纳米陶瓷涂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
由于其无机成分的特殊性质,这种涂料可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不会发生脱落、变色或变形。
这使得涂料可以广泛应用于高温设备和工业领域,提供额外的保护和隔热效果。
无机纳米陶瓷涂料还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
在阳光暴晒下,许多材料会因紫外线的照射而发生老化、褪色和劣化。
而这种涂料可以有效阻挡紫外线的侵入,保护材料表面免受紫外线的损害,延缓材料的衰老过程。
除了以上的性能优势,无机纳米陶瓷涂料还具有很好的透明性和装饰性。
由于其颗粒尺寸极小,涂料形成的薄膜非常薄,几乎不会改变材料的外观和质感。
同时,涂料可以通过调整颗粒的成分和形态,使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泽,满足不同需求的装饰效果。
这种涂料还具有自洁性和防污性能。
由于其表面具有高度的光滑度和抗粘附性,涂料可以自动排除和防止污垢、灰尘和油污的附着,使材料表面保持清洁和亮丽。
这使得涂料在一些对清洁度要求高的场合,如医疗设备、食品加工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无机纳米陶瓷涂料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其制备工艺相对复杂,需要控制颗粒的尺寸、形态和分散性,以保证涂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其次,涂料的成本较高,价格相对昂贵,限制了其在一些大规模应用领域的推广。
此外,涂料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以满足更严苛的应用需求。
总的来说,无机纳米陶瓷涂料是一种具有许多独特特性和优势的新型涂料材料。
它具有耐磨性、耐腐蚀性、耐高温性、抗紫外线性能、透明性、装饰性、自洁性和防污性等特点,可以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纳米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一、研究现状
1、纳米陶瓷材料的科学定义
纳米陶瓷材料是一种同时具有有机和无机特性的材料,其中包含硬晶体、软晶体和非晶状结构。
它们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且具
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目前,纳米陶瓷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如生物
医学、煤炭工业、航空航天、能源储存等领域。
2、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陶瓷材料的研究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纳米陶瓷材料的研究已从传统的材料表征和性能
测试扩展到对其结构、形貌、微观组成和制备条件等的深入研究。
目前,
研究者正在尝试利用纳米技术制备新型纳米陶瓷材料,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多功能性。
目前,纳米陶瓷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受到了学者们
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研究者已经成功地通过合成和优化材料结构,提高了
纳米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并实现了纳米陶瓷材料的多功能性。
3、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陶瓷材料范文引言:陶瓷材料是一种非金属无机材料,它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材料性能的需求日益增长,新型陶瓷材料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型陶瓷材料及其应用。
一、功能陶瓷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是指具有特殊功能或特殊性能的陶瓷材料。
例如,氧化铝陶瓷是一种高硬度、高绝缘性和耐高温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此外,二元氮化硅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切割工具、高温热电转换器件等。
二、纳米陶瓷材料纳米陶瓷材料是指晶粒尺寸在纳米量级的陶瓷材料。
由于其晶粒尺寸小,纳米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电性能等。
例如,二氧化钛纳米陶瓷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催化和传感器等领域。
此外,纳米氧化铝陶瓷具有高硬度、抗磨损和高熔点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和电子等行业。
三、复合陶瓷材料复合陶瓷材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基质的材料通过烧结等工艺组合在一起的材料。
复合陶瓷材料可以综合多种原材料的优点,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例如,碳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结合了碳纤维的高强度和陶瓷的高温稳定性,适用于航空发动机、列车制动器等高温高压环境。
此外,氧化铝/氮化硅复合陶瓷是一种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导热性的材料,可用于切削工具和研磨材料。
四、生物陶瓷材料生物陶瓷材料是指能够与生物体组织相容,并在体内进行生物骨骼修复的材料。
生物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惰性和生长诱导性。
例如,钛合金和硬质合金是常用的生物陶瓷材料,可以用于植入体、人工关节和牙科修复等领域。
此外,陶瓷氧化锆作为一种人工牙根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手术。
结论:。
纳米陶瓷隔热膜纳米陶瓷隔热膜是一种新型的绝热材料,它不仅可以有效地阻绝热量的传导,而且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良好的抗静电性能等优点。
它是最新开发的一种革命性的多功能材料,在工业、建筑、航空航天、车辆环境控制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
本文将聚焦介绍纳米陶瓷隔热膜的性能、制备工艺、应用领域,并以此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纳米陶瓷隔热膜的性能纳米陶瓷隔热膜的热导率极低,其高度热导率可达0.15 W m-1 K-1 以下,具有较强的绝热性能。
而且它不仅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热性,而且易于加工,可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和抗压强度性能。
它还具有碳活性,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外部热负荷,对环境也是有益的。
二、纳米陶瓷隔热膜的制备工艺纳米陶瓷隔热膜的制备工艺主要有热法法和热压法两种,热法法的基本过程如下:首先将需要制备的原料用热法法进行有机聚合,形成热膜;其次,将热膜加入二氧化硅粉末并经过有机、无机反应,形成带有纳米粒子与空气层析的复合材料;然后将复合材料复合,形成纳米陶瓷隔热膜。
热压法主要分为三步:首先,将原料和热压剂混合后放置垫,然后用热压机加压,使原料均匀地覆盖在垫上,形成膜;其次,将膜加入置于加热室的蒸发器中,使膜的蒸发剂蒸发;最后,将膜从加热室拉出,经过冷却后,形成纳米陶瓷隔热膜。
三、纳米陶瓷隔热膜的应用领域纳米陶瓷隔热膜可以用于工业、建筑、航空航天、汽车等多种领域,能够有效防止二氧化碳逸出和改善环境状况。
(1)工业应用。
纳米陶瓷隔热膜可用于电视机、电视机机身、中央空调系统、散热器等工业设备中,可以防止热量逸出,降低设备的发热量,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2)建筑领域的应用。
纳米陶瓷隔热膜可以应用于建筑节能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热负荷,节省建筑能源,保持建筑内部温度,有利于室内空气质量的保持,为社会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3)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纳米陶瓷隔热膜的低重量、良好的抗热性能,使其可以用于航空航天设备的保护,减轻设备的重量,提高航空航天设备的稳定性,以及防止设备在外太空环境下受到紫外线、太阳辐射等伤害。
世界上的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结构材料,如黄沙、石子;一类为功能材料,如磁性材料、超导材料。
现在人们发现,一些结构无机材料,加工到纳米级后,也成了功能材料,具有与原来材料完全不同的特性。
如:铜不导电了、塑料导电了、陶瓷打不碎了。
它们的声、光、电、热、磁和乃至化学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特异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小尺寸效应与隧道效应。
而且,有的还富有辐射、吸收、杀菌、吸附等许多新特性,具有新的功能,可以用于改造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材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物质基础。
材料科学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新材料、新效应、新器件、新应用的出现,都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新的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的变革。
对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对材料应用的水平标志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
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材料也提出了更高、更加苛刻的要求。
如何满足人类发展需要,提供出高质量的带有多种功能的优秀材料,是摆在每个从事材料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者必须应答的挑战。
这也是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中倍受关注的核心问题。
目前所用的材料制备方法大多是对目的产物的结构、性质无法预测,完全依靠经验与直觉。
产物的特性和功能也常是单一的。
此外,还有很少考虑到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和材料功能的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的影响。
显然,利用现有的单一方法制备能够满足生态环境及社会的需求,并具有优异特性的多功能材料是不合适的。
本项研究主要是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各方面的影响,把研究内容分成以下两部分。
第一部分在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大前提下,考虑如何确定一个化学品或一个化学过程是否是绿色的,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原料是否是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利用,是否可再生,综合考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有何影响,从而提出绿色化学评估的初步建议。
第二部分以组合形式充分利用低温熔盐、水热和Sol-Gel方法,结合超分子化学、晶体工程、主-客体化学、自组装和模板效应等手段,力求在低温或溶液中使反应物在分子态尺寸上进行可控制的一步反应,经过生成前驱物或中间体,最后生成具有指定组成、结构、物相或形貌、带有特定功能的材料。
纳米技术在陶瓷领域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纳米陶瓷材料的概况及所具有的特殊性能。
进一步详细探讨了纳米技术在陶瓷领域的最新应用及发展状况,及其在耐高温、催化、生物临床、涂料、清洁方面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贡献,对研究纳米陶瓷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陶瓷陶瓷应用发展前景一、纳米陶瓷所谓纳米陶瓷,是指显微结构中的物相具有纳米级尺度的陶瓷材料,也就是说晶粒尺寸、晶界宽度、第二相分布、缺陷尺寸等都是在纳米量级的水平上。
由于界面占有可与颗粒相比拟的体积百分比,小尺寸效应以及界面的无序性使它具有不同于传统陶瓷的独特性能。
二、纳米材料性能1.纳米陶瓷材料具有极小的粒径、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化学性能,可以降低材料的烧结致密化程度,节约能源。
2.材料的组成结构致密化、均匀化,改善陶瓷材料的性能,提高其使用可靠性。
3.以从纳米材料的结构层次(1~100 nm)上控制材料的成分和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陶瓷材料的潜在性能,而使纳米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定向设计成为可能。
4.催化性:纳米粒子晶粒体积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中心多,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高于传统催化剂。
三、纳米陶瓷的应用领域(1)耐高温材料纳米陶瓷粉末涂料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优异的隔热保温效果,不脱落、耐水、防潮,无毒、对环境无污染。
在汽车工业也有着广阔前景,如用纳米陶瓷作为气缸内衬材料,因耐高温可提高燃料燃烧温度,使燃料的热效率提高,涂覆于汽车玻璃表面可起到防污和防雾、隔热作用。
(2)催化方面纳米粒子由于粒径小,比表面大,故表面活性中心数量多,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会加大,产物收率会增高。
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可大大提高反应效率,控制反应速度,甚至使原来不能进行的反应也能进行。
纳米微粒作催化剂比一般催化剂的反应速度提高10~15 倍。
用纳米微粒作为催化剂提高反应效率、优化反应路径、提高反应速度、降低反应温度和光催化降解方面的研究,是未来催化科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很有可能给催化在工业上的应用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纳米陶瓷材料前言纳米陶瓷材料是纳米材料的一个分支。
从广义上讲,按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零维纳米材料即纳米陶瓷粉,一维纳米陶瓷材料即纳米陶瓷纤维或纳米陶瓷管,二维纳米陶瓷材料即纳米陶瓷膜,三维纳米陶瓷材料即纳米陶瓷块材;按传统陶瓷的概念纳米陶瓷是烧结后的块材,即在陶瓷结构的显微结构中,晶粒、晶界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等都处在纳米尺寸水平(1~100nm)。
对纳米陶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陶瓷的制备上,包括纳米粉体的合成、素坯的成型、纳米陶瓷的烧结等。
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纳米陶瓷粉体是指颗粒尺寸为纳米量级的陶瓷颗粒的集合,它的尺度大于原子族,小于通常微粉,是人们研究开发最早的纳米材料之一,在微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是纳米陶瓷材料制备的基础,纳米陶瓷粉体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对制备过程和制品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要使纳米陶瓷具有优良的性能,必须要有容易分散、流动性好、高纯度、化学组成均匀、颗粒大小能满足要求,并且粒度分布较窄的纳米粉体材料作为原料。
1.制备纳米粉体的机械方法①机械粉碎法:典型的纳米粉碎技术有球磨、振动球磨、振动磨、搅拌磨、胶体磨以及气流粉碎。
球体在球磨中不仅发生了粒子的粉碎,也会因范德华力、静电引力、离子间的冷焊等原因发生聚合,粉磨的越细,聚合越严重。
在球磨介质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助磨剂)可解决球磨过程中粉体的团聚,降低平衡粒度,常用的助磨剂有硬脂酸、乙醇、乙酸乙酯等。
加入助磨剂后,可以磨到19.8nm的粒度。
机械粉碎法尤其适用于制备脆性材料的纳米粉,其中气流粉碎可以连续操作,为大量生产纳米粉体创造了条件。
同时,因为没有研磨介质,物料不会受污染。
但粉碎过程中物料与气流充分接触,粉碎后物料表面又十分发达,所以吸附的气体很多,粉体在使用前需要排除吸附的气体。
②机械力化学反应法:这是将一种或几种物质在高能球磨机中球磨,通过适当控制球磨条件,使材料在球磨过程中粒子尺寸减小、晶格畸变,从而发生晶型转变或者混合物粉体极度无形化、相互之间发生界面反应,在室温下基本合成纳米晶,或在低于传统的退火温度下煅烧得到纳米粉。
纳米陶瓷制备及其应用前景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陶瓷的制备及制备过程中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和前景。
合成法中主要介绍了气相合成法和溶胶-凝胶合成法,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孔的尺寸大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还有流动性(我不能解决的问题)。
前景是通过西方国家对纳米陶瓷的投资来做参考的。
关键词:纳米陶瓷力学性能气孔流动性一:前言陶瓷材料作为材料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陶瓷又可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结构陶瓷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以及质量轻、导热性能好等优点;功能陶瓷在力学、电学、热学、磁光学和其它方面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使陶瓷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1]。
但陶瓷存在脆性(裂纹)、均匀性差、韧性和强度较差等缺陷,因而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纳米陶瓷随之产生。
纳米陶瓷粉体是介于固体与分子之间的具有纳米尺寸(1~100 nm)的亚稳态中间物质。
随着粉体的超细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块状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的效应而在纳米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中,晶粒、晶界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都处在纳米水平,使得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大幅度提高,克服了工程陶瓷的许多不足,并对材料的力学、电学、热学、磁学、光学等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为工程陶瓷的应用开拓了新领域。
二:性能纳米陶瓷具有优异性能(1)纳米陶瓷材料具有极小的粒径、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化学性能,可以降低材料的烧结致密化程度、节约能源;(2)使材料的组成结构致密化、均匀化,改善陶瓷材料的性能,提高其使用可靠性;(3)可以从纳米材料的结构层次(1~100 nm)上控制材料的成分和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陶瓷材料的潜在性能,而使纳米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定向设计成为可能。
另外,陶瓷是由陶瓷原料成型后烧结而成的,而且陶瓷粉料的颗粒大小决定了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
如果粉料的颗粒堆积均匀、烧成收缩一致且晶粒均匀长大,则颗粒越小产生的缺陷就越小,所制备的材料的强度就相应越高,这就可能出现一些大颗粒材料所不具备的独特性能。